防潮密封类辅材行业市场突围战略研究报告

上传人:陈雪****2 文档编号:205445971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6.63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防潮密封类辅材行业市场突围战略研究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防潮密封类辅材行业市场突围战略研究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防潮密封类辅材行业市场突围战略研究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资源描述:

《防潮密封类辅材行业市场突围战略研究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防潮密封类辅材行业市场突围战略研究报告(1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防潮密封类辅材行业市场突围战略研究报告绝热节能材料产业布局基本形成,华北地区的大城县和河间市在不到30公里范围内,形成生产和销售型服务的绝热材料生产基地,其中岩棉、玻璃棉、橡塑泡沫产品为主要产品。岩棉主要生产在河北、山东、辽宁、安徽、江苏、内蒙等地区。形成产销平衡的生产格局。一、 推进行业研发能力建设,促进企业创新驱动发展成立绝热行业应用技术研究院,发挥企业力量,借助协会研究院的平台效应,打通绝热材料生产与应用的关键环节,让生产精准匹配应用,推出适宜并满足工程需求的各类绝热材料和复合产品的应用技术,以期实现产品部品部件化、工程构造系统化、设计规程图集化、施工工法规范化、检测验证统一化、标准体系

2、系列化等,推动行业研发能力建设。打造行业工艺技术、装备技术、产品应用技术的研发中心,培养行业技术领军企业,从生产设备、工艺技术入手助力行业的技术升级和装备升级,秉持行业发展和市场需求,依托各产业领域最新科技成果,促进企业创新驱动发展,助力行业的高质量发展。二、 绝热节能材料行业的上下游关系(一)绝热节能材料行业与上下游行业之间的关联性上游行业主要包括玻璃和聚氨酯等原材料行业及天然气、电力等能源行业,下游行业主要为石油化工、液化天然气(LNG)、液化石油气(LPG)、液氢(LH2)、煤化工、空气分离、城市建筑、轨道交通等行业的各类储罐、管道和设备绝热节能领域。(二)上游行业对绝热节能材料行业的影

3、响行业的上游行业为玻璃和聚氨酯等原材料行业及天然气、电力等能源行业。与发达国家同类生产商相比,国内生产厂商在材料、能源供给和成本上优势明显。我国拥有世界玻璃生产总量的31%,因此上游废玻璃等供应充足。2020年我国聚氨酯产量达1,400万吨以上,聚氨酯产品消费量达1,200万吨以上。我国目前已成为了世界上最大的聚氨酯生产国,上游聚氨酯供应充足。另外,利用玻璃、聚氨酯等原材料生产绝热产品,需要耗用电力和天然气等能源,目前国内电力和天然气供应较为充足。(三)下游行业对绝热节能材料行业的影响行业的下游产业主要包括石油化工、液化天然气(LNG)、液化石油气(LPG)、液氢(LH2)、煤化工、空气分离、

4、城市建筑、轨道交通等行业。下游行业的供求关系、景气程度、经营模式和技术水平对本行业的发展及盈利能力有较大的影响。近年来下游石化产业快速发展,各种利好政策相继出台,带来绝热节能材料生产需求的增加。目前绝热节能材料行业的需求主要在炼化管道、储罐等石油化工行业,在建筑、地下工程等行业的产品渗透率并不高,随着国家节能环保政策不断趋严以及相关下游产品能效等级标准的提高,并伴随泡沫玻璃、硬质聚氨酯泡沫等绝热节能材料产品性价比的提升,新型绝热节能材料的应用领域将会得到进一步拓展。三、 绝热节能材料行业的周期性、季节性、区域性特征(一)绝热节能材料行业周期性行业泡沫玻璃、硬质聚氨酯泡沫绝热节能产品本身的周期性

5、并不十分显著,但其主要下游应用领域石油化工、天然气行业受到整体宏观经济形势、下游基础建设投资等因素影响,具有较强的周期性。在宏观经济尤其是固定投资增速较高的状况下,行业扩张速度和利润增长速度较高;如宏观经济增速放缓,外加环保等压力叠加,则可能导致行业进入周期性的调整。(二)绝热节能材料行业季节性和区域性从工业领域石油炼化、LNG等下游行业看,泡沫玻璃、硬质聚氨酯泡沫等绝热节能产品的需求主要集中在七大炼化生产基地等沿海地段、LNG接收站等沿海沿江地区;建筑领域需求端没有明显区域性。四、 绝热节能材料行业概况绝热节能材料是用于设备或者建筑围护,阻抗热流传递的材料或者材料复合体。保温性能优劣主要通过

6、导热系数反映,在一般情况下,平均温度等于或小于623K(350)时,其导热系数不大于0174W/(mK)、密度不大于350kg/m3的材料可称为绝热材料,导热系数小于等于0055W/(mK)的绝热材料称为高效绝热材料,影响材料导热系数的因素包括密度、湿度、温度三大类。绝热节能材料一方面要满足建筑空间或设备装置对热环境的要求,另一方面也节约了能源。绝热节能材料广泛应用于能源、工业生产、建筑、交通、仓储等行业,用于设备、储罐、管道、建筑物、电器、冷库、车船等设备的绝热节能。绝热节能材料是我国推进节能减排,实现绿色低碳发展的关键材料。根据中国绝热节能材料协会提供的数据,我国绝热节能材料产量从2016

7、年起产量开始增长,尤其是2017年绝热节能材料行业受到国家政策影响,产量出现较大幅度增长。2021年,我国绝热节能材料产量达到850万吨,同比上升759%,从整体来看,我国绝热节能材料行业总体运行稳步增长。绝热节能材料按绝热材料材质可分为无机绝热材料、有机绝热材料、金属绝热材料、真空绝热材料和纳米孔绝热材料五大类。无机材料主要包括岩棉、矿棉及其制品、玻璃棉及制品、硅酸铝纤维及制品、泡沫玻璃等;有机绝热材料主要包括聚氨酯(PU)、挤塑聚苯乙烯(XPS)、可发性聚苯乙烯(EPS)、酚醛树脂泡沫等泡沫塑料;金属绝热材料主要有铝箔和锡箔;真空绝热材料包括真空绝热板、真空绝热容器等,目前主要应用在家电领

8、域(冰箱、冷柜等)以及冷链物流(医用及食品保温箱、自动贩卖机等)等领域。纳米孔绝热材料主要包括气凝胶等复合材料,由于使用成本还比较高,目前尚处于导入期阶段。五、 基本原则(一)坚持创新发展原则充分发挥技术创新、装备创新的带动作用,依靠创新促进绝热材料行业的工业设计理念、工艺技术、装备制造、节能环保、产品升级换代,突破并推广行业共性关键技术。以创新实现行业节能环保、绿色生产。(二)坚持绿色发展原则以规模,能耗,排放三条政策基线为行业绿色发展的着力点,加大落后产能淘汰力度,全面推行产品全生命周期绿色制造、绿色产品、绿色使用和回收再利用,大力发展低碳、环保、节能和本质安全的高性能绝热节能材料。(三)

9、坚持产业融合发展原则鼓励行业企业跨界融合,提升行业各产业协同发展能力;推进绝热行业与新一代信息技术深度融合,促进行业数字转型智能发展;推动绝热行业与生产性服务业有机融合,促进绝热产业链价值链延伸发展。(四)坚持智能化原则智能化是指企业工装设备在网络、大数据、物联网和人工智能等技术的支持下,所具有的能满足企业生产产品的各种需求。智能化工厂是自下而上的过程,即人和智能设施、智能管理形成智能工序,众多智能工序集成为智能产线,众多智能产线集成为智能车间,多个智能车间等集成为智能工厂。由新的技术体系构建形式的智能化工厂,工厂形成精益管理、智能制造以应对未来的新业务形态。(五)坚持高质量发展原则坚持质量优

10、先,发展高端复合产品,引领行业发展。高端产品是工艺思想、高端设备、精细化管理的结晶,高端复合产品应用摈弃单独产品的限制,发挥产品的优势集合而成。通过高端复合提升产品品质,也同时提升了行业的管理水平、工艺路线、装备制造水平,形成行业高质量的路径。六、 绝热节能材料行业主要产品需求情况绝热节能材料产品具备防火、防水、耐化学腐蚀、防蛀、不易老化、导热系数低、机械强度高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液化天然气(LNG)、液化石油气(LPG)、液氢(LH2)、煤化工、空气分离、城市建筑、轨道交通等行业的各类储罐、管道和设备绝热节能领域。(一)绝热节能材料行业产品在工业领域需求概况及前景分析绝热节能材料在

11、工业领域的应用主要集中在石油化工、液化天然气(LNG)、液化石油气(LPG)、液氢(LH2)、煤化工、空气分离等领域。乙烯、丙烯、乙烷、丙烷、甲烷、液氨、液氧、液氮和LNG等相关石化设备为了减少冷介质在生产或输送过程中的冷量损失,防止在环境温度下设备外表面结露或为减少冷介质在生产输送过程中温升和汽化,相应设备均需要进行绝热保冷,对储存和输送此类介质的设备大多也需要绝热保冷。在石油和天然气生产、运输过程中,储油罐、储气罐用于储存原油、液化石油气、LNG和其他油,以及用于将天然气转化为液态的液化工厂,同时,还可以用于存储其他(比如乙烯、丁烷、氨、氯、丙烷、丙烯、二氧化碳、氧气、氩气、氮气和氢气等)

12、对液化储存温度要求较高的化工产品。根据GlobalIndustryAnalysts,Inc发布数据,预计全球储罐保温的市场规模从2020年的55亿美元,增长到2027年74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预计为44%;其中PUR及PIR类储罐,在2020年-2027年期间预计复合增长率为49%,2027年将达到34亿美元。1、绝热节能材料行业产品在石油化工领域需求概况及发展趋势石油化工行业在国民经济的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是我国的支柱产业之一。在石油化工装置中,设备及管道的保温、保冷工程是防止或减少热(冷)损失、保证安全操作,改善劳动条件和经济运行的重要措施。我国石油化工行业发展迅速,石油炼化产能从2008

13、年的55亿吨增长到2020年的89亿吨。根据2020年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经济运行报告以及国家石油和化工网的信息显示,2020年,石油和化工行业规模以上企业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22%;全国油气总产量332亿吨(油当量),较上年增长5%;原油加工量674亿吨,较上年增长3%;主要化学品总产量较上年增长约36%。我国炼油产能存在炼能区域分布不均、炼厂平均规模较小等特点。十三五以来,石油化工行业把淘汰落后产能、促进转型升级、加快结构调整作为重点工作。根据石化和化工行业十四五规划指南:未来我国石化行业需求增速放缓,但结构性短缺依然存在,将着力推动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在加快推动炼油产业转型优化的同时,提升

14、烯烃、芳烃产业综合竞争力,重点引导下游产业实现高端化转变,以炼化一体化开启产业升级提质增效,是中国石油化工行业未来发展的主导方向。炼化一体化是指炼油和石脑油裂解生产化学品相结合的一体化生产模式,这种生产模式可以充分利用石油资源,降低能耗和生产成本,多种产成品可以丰富产品结构,是未来全球石化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2015年国家发改委印发石化产业规划布局方案,决定建设上海漕泾、浙江宁波、广东惠州、福建古雷、大连长兴岛、河北曹妃甸、江苏连云港七大世界级石化基地,要求新建炼油项目布局在产业基地内,并按照炼化一体化、装置大型化的要求建设。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预计,到2025年七大石化基地的炼油产能将占全国总

15、产能的40%。以炼化一体化开启产业升级提质增效,是中国石油化工行业未来发展的主导方向。炼化一体化建设的发展带来了装置改造和产能升级,而且更多地促进了相关绝热节能市场格局的改变以及行业集中度的提升。根据超级石化数据整理,预计至2023年末,中国新增及扩建炼油产能将达到21亿吨,届时国内炼油总产能将达到1082亿吨,新增产能主要在东部沿海7大石化产业基地。我国石油炼化行业中烯烃的制取及分离产业对绝热节能材料的需求较高。以乙烯为例,2020年我国乙烯产能为3,518万吨,产量达到2,160万吨,较2016年的1,781万吨已经有较为明显的增长,表观消费量达到2,348万吨,预计20202025年我国

16、乙烯需求将保持年均88%的增速。随着该类型石化行业的稳定发展,将对绝热节能材料行业的市场需求形成有力拉动。我国2021年-2025年规划新增乙烯产能分别为740万吨至995万吨,据估算每100万吨/年乙烯项目的装置、储罐、管道需耗用2亿-22亿元绝热节能材料,预计2021年-2025年每年我国乙烯产业相关绝热节能材料市场规模可达1533亿元-1686亿元人民币。同时,绝热节能材料可以有效阻抗设备、储罐、管道等深冷保温系统的热流传递,节约维持深冷所需能耗,是推进石油化工行业绿色发展的重要支撑。国内前期已经建成的化工储罐、管道等装置由于需要符合目前更高的安全与节能环保要求,每5年左右均需要检测及大

17、修,为相关绝热节能材料提供了后续稳定的存量市场。未来,伴随石油和化工行业的持续发展、产业结构调整的深化、大型设备储罐的建设和国产化深入、绿色发展理念的持续推进以及的不断深化实施,未来,高端绝热节能材料产品在石油和化工行业的市场空间有望得到进一步提升。2、绝热节能材料行业产品在天然气需求概况及发展趋势根据国家统计局、发改委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2021年,我国天然气产量分别为1,76174亿立方米、1,92495亿立方米和2,07580亿立方米,天然气表观消费量分别为3,05968亿立方米、3,24000亿立方米和3,72600亿立方米。2021中国天然气发展报告显示,2020年,中国天然气

18、进口量1,404亿立方米,同比增加36%。其中,全年LNG进口量6,713万吨,同比增长115%。2020年,受新冠疫情抑制消费及国际油价大跌双重影响,我国天然气进口均价同比下降235%。受淡季历史低价及冬季保供需求双重拉动,全年LNG现货进口量2,717万吨,同比增长289%,占LNG进口量的405%,较2019年提升6个百分点。根据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规划,到2025年,国内天然气年产量达到2,300亿立方米以上,全国集约布局的储气能力达到550亿600亿立方米,占天然气消费量的比重约13%。通过合理引导和市场建设,预计我国2025年天然气消费规模达到4,300亿4,500亿立方米,2030

19、年达到5,500亿6,000亿立方米,其后天然气消费稳步可持续增长,2040年前后进入发展平台期。根据GlobalIndustryAnalysts,Inc发布数据显示,2020年LNG低温储罐全球市场为377亿美元,预计在2020年-2027年期间将以68的年复合成长率增长,2027年之前达到597亿美元。目前国内已建成的LNG接收站基本上都采用泡沫玻璃作为LNG储罐罐底保冷层的材料。截至2020年底,我国油气管网总里程为175万公里;截至2021年底,我国已投运的LNG接收站数量已达24座,年处理能力达8,090万吨。LNG进口量的持续增长以及LNG接收站新建扩建带来泡沫玻璃等低温绝热材料需

20、求量的增长。截止2021年底,我国在建、拟建的LNG接收站合计接卸能力21,570万吨/年,已公布的拟建、在建储罐合计3,573万立方米,根据现有项目耗用绝热节能材料情况估算每100万吨/年接卸能力LNG项目的储罐、管道需耗用5,300万元绝热节能材料,预计2021年-2025年我国LNG相关储罐、管道绝热节能材料市场总规模可达11464亿元;如我国在建、拟建的LNG接收站未来五年分批开建投产,预计2021年-2025年每年我国LNG相关储罐、管道绝热节能材料市场规模可达2293亿元人民币。进口LNG业务的国际采购、仓储、物流、销售等环节均有一定的技术要求。国际采购环节需要由专业的LNG船进行

21、运输,LNG船是国际公认高技术、高难度、高附加值的三高产品,是一种海上超级冷冻车。此外,经LNG船运送至岸线码头后,还需经过专门的卸船系统进行安全卸货。仓储物流环节需要对低沸点的LNG进行低温或加压储存,其中由于LNG的超低温性,对LNG的储罐具有较高的技术要求,需要具备有良好的耐低温性能、优异的保冷隔热性能和较高的安全性能等。在巨量缺口下,LNG船作为一种大量越洋输送天然气的商业化技术,必将成为一种趋势。因此,包括硬质聚氨酯泡沫绝热节能材料等在内的多个LNG相关产业都将迎来巨大的市场发展空间。近年来我国LNG进口量的快速增长推动了市场对LNG船舶的需求,而LNG运输船由于制造工艺复杂,目前只

22、有美国、中国、日本、韩国和欧洲的少数几个国家的少数船厂能够建造LNG运输船,整体而言,LNG船舶制造业处于供不应求局面。根据中国船舶工业年鉴统计,2017-2019年全球LNG新船订单量分别为17艘、77艘及60艘。LNG新船订单的快速增长,体现了LNG船舶资源在LNG市场重要性的日益提升。LNG船根据储罐系统的不同可分为自撑式LNG船和薄膜式LNG船,其中自撑式围护结构包括挪威的MOSS型和日本的SPB型,薄膜式围护结构包括GTTNo96型和GTTMarkIII型。GTT薄膜舱(MarkIII和NO96系统)代表了LNG运输船货物围护系统应用最为广泛的选择方案。在现役的约500艘常规LNG运

23、输船和液化天然气浮式储存再气化装置(FSRU)中,75%使用了GTT的薄膜舱技术,其中MarkIII型和No96型比例基本持平。每艘MarkIII型LNG船大约使用7,000立方米薄膜型聚氨酯保温板,按2015-2019年年平均完工LNG船数量估算,每年全球LNG船用绝热节能材料市场规模约1741亿元3047亿元。3、绝热节能材料行业产品在液氢领域需求概况及发展趋势在能源短缺和环境恶化两大困境的威胁下,可持续清洁能源的开发日益迫切。目前可替代的新能源包括可再生电力、生物质和氢能等。相比于其他新能源,氢能的优势在于:热值高、能量密度大、储量大、污染小、效率高、可持续发展等。因此,氢能被认为我国碳

24、中和目标下理想的新能源,也是有希望成为能源的终极解决方案。截至2020年,中国已成为全球第一产氢大国,氢气产量由2016年1,850万吨增至2020年2,500万吨,随着对氢能需求的增加,预计2022年我国氢气产量可达2,747万吨。截止2021年底,我国已累计建成加氢站超过218座,约占全球数量的40%,加氢站数量位居世界第一。根据中国氢能联盟发布的中国氢能源及燃料电池产业白皮书(2019版),预计2036-2050年氢能源在我国能源消费中的占比将达到10%,年经济产值将超过10万亿元。制氢是氢能源的基础,储运和加氢是氢能应用的核心保障。目前,全球氢气储运主要有主要包括物理和化学两大类,根据

25、存储状态可细分为高压气态储氢、低温液态储氢、固态储氢(物理吸附和化学氢化物)和有机液态储氢。其中高压气态储氢技术成熟度高、成本较低,是现阶段我国主要的储氢方式。低温液态氢气的储运是利用氢气在高压、低温条件下液化,输送效率高于气态氢,低温液氢槽车运输效率高,约为气氢拖车运量的10倍,适合远距离、大批量运输。液氢储运的各种环节均需要用到大量保冷材料,将是行业未来重点关注并开拓的领域。(二)绝热节能材料行业产品在建筑领域需求概况及前景分析1、我国建筑业市场概况建筑业是我国国民经济支柱产业之一。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推进,住宅、办公楼、商业用房等领域的房地产开发建设投入增加,将为建筑保温材料市场提供更大

26、的市场需求。自2014年以来,我国建筑业增加值呈上升态势,发展良好。2021年,我国建筑业增加值为80,138亿元,比上年增长21%。由于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全年建筑业增加值增速有较大程度的下降,但行业整体发展趋势保持平稳。我国房屋新开工面积由2016年开始逐步回升,房地产开发企业新开工房屋在住宅、商业营业用房、办公楼和其他用途方面的面积逐步扩大。2021年,我国房屋新开工面积达到1989亿平方米,由于受到新冠疫情的影响,和2019年、2020年相比略有下降。从2021年全国房屋新开工面积构成情况看,住宅新开工面积占比最大,达到7360%;商业营业用房新开工面积、办公楼新开工面积分别占709

27、%和263%;其他种类房屋新开工面积占比为1669%。2、建筑业保温材料需求概况目前,建筑节能是节能减排的重点领域,屋面及墙体保温是建筑节能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绝热节能材料是构成建筑保温系统的重要材料。近年来,屋面及墙体保温材料在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和新节能型建筑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面及墙体保温材料有硅酸铝棉、岩棉、陶瓷纤维、发泡水泥、发泡陶瓷、泡沫玻璃、真空绝热板、气凝胶等。近年来我国一系列建筑绿色节能政策不断出台,建筑保温材料市场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在建筑绿色节能方面,我国建筑多采用对墙体建筑进行保温的方式以求减少建筑消耗,目前大多数为外部保温形式。根据智研咨询整理的2020年中国建筑保温材料行业市

28、场规模及趋势分析,我国外墙保温材料市场规模由2014年的4808亿元增长至2018年的9641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190%。随着泡沫玻璃等新型外墙保温材料市场份额进一步扩大,预计2020年中国外墙建筑保温材料市场规模1,4233亿元,同比增长21%。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1年新开工建筑面积能达到1989亿平米。通常情况下,需保温外墙面积占建筑面积的比例在062067之间,建筑保温市场的潜在增量市场规模约为12331333亿平米/年。根据外墙泡沫玻璃保温板市价均价700元/立方米、平均厚度5cm预测,假设泡沫玻璃达到1%市场占有率,市场空间为431-467亿元。另一方面,国家住建部建筑节能与

29、可再生能源利用通用规范明确规定,自2022年4月1日起,新建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平均设计能耗水平应在2016年执行的节能设计标准的基础上分别降低30%和20%;同时还首次强制性纳入了量化的建筑碳排放强度指标,碳排放强度平均需降低7kgCO2/(m2a)以上,据CNKI测算,建筑物每使用1Kg聚氨酯PU板,相当于其平均寿命期间减少755KgCO2排放量,对应130kgCO2/(m2a),远超现行指标。而聚氨酯PU板更好的保温特性也能解决目前建筑外墙外保温体系的厚度问题,随着建筑业政策新标准的逐步强化和量化,建筑领域的聚氨酯保温材料需求也有望迎来持续增长。七、 做好协会平台,更好服务行业积极协助和争

30、取部门制定有利于行业发展的、有利于结构优化的和有利于补短板的各种扶持、支持政策,主动制定各产业鼓励,限制,淘汰的工艺技术装备产业目录,推动结构调整。准确传达政策精神,确保政令通畅,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重大,也是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的关键。要组织行业力量,瞄准世界领先技术组织,对关键产业关键技术和行业产业发展的瓶颈,开展研发与实施攻关。推动科技成果产业化,提升产业链水平,维护产业链安全,及时分析行业经济运行预判,预测预警做出导向,积极推进行业生态环保、组织实施节能减排达标,实现清洁生产,组织绝热行业标准化管理体制创新和标准化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积极建议并推进有

31、关部门增加行业短缺的新型产业、符合低碳节能产业的标准制定。八、 绝热节能材料行业技术水平及特点经过多年的发展,绝热节能材料行业内催生出泡沫玻璃、硬质聚氨酯泡沫、聚苯乙烯泡沫塑料、聚乙烯泡沫、膨胀珍珠岩、气凝胶毡及柔性泡沫橡塑类保冷材料,适用低温、超低温和不同化学环境,而不同产品的复合工艺更丰富了绝热节能材料品种。影响绝热节能材料性能的主要指标包括密度、导热系数、抗压强度、吸水率、阻燃性、防腐性等。绝热节能材料生产涉及多个环节,其中对泡沫玻璃、硬质聚氨酯泡沫性能影响最大的两个因素即为原材料配方和生产加工工艺。为了提升产品的使用寿命和绝热节能性能效果,提高产品的竞争力,行业内的主要企业在标准生产工艺框架基础上进一步调整生产配方、精益生产工序,形成了各自独特的原材料配方和加工处理工艺。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