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同寅简介

上传人:m**** 文档编号:205429041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99.39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施同寅简介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施同寅简介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施同寅简介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资源描述:

《施同寅简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施同寅简介(12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施同寅施同寅字和廷,生于清同治四年 (1865 年),大田县湖 美乡湖上人,增贡生。清光绪年间任光泽、永定两县 教谕,民国11年(1922年)任大田县知事。施同寅任职期间为官公正,廉洁奉公。上 任后,他以兴利除弊为己任。当时县有里书(经 管催收田赋的官员),世袭掌管全县田赋亩册, 弊端很多。他欲绝其流弊,一面具文呈请上峰 准饬调回亩册归公,一面召集各都乡绅长开会 商议,由民众出资从里书手中赎回亩册,同时 令各都乡绅民公选、县署委任新里书,并定册 推收各费规则十二条报省存案,革除承袭私递 弊端,绅民称他是体察民情、减轻民众负担的 好官。施同寅热心教育事业。民国15年,他与蒋超、林维邦等人倡议在城

2、内明伦堂旧 址兴建中学,并带头捐出光洋200元,其他人士也踊跃捐献,再向县署申请拨款,校 舍于民国17年建成,定名为福建省大田县初级中学(全县第一所中学,现大田一中前 身)施同寅任职时社会现况民国初,县政务沿用清制,主要是征粮、收税、户政、文化教育和民政事务。此间,机构尚 未健全,社会动荡,经济凋敝,官方常以募捐派款勒饷。民国26年至民国34年(19371945 年)大田处于福建抗日后方,县政府一方面配合前方抗战,一方面为巩固国民党统治,健全 地方自治机构,整编保甲、征兵、征税、土地普查、丈量田亩等。同时,还倡导“新生活运 动”,倡办各级消费合作社;进行局部市政建设;增办一些教育、卫生、文化设

3、施。但其规 模小,效益甚微。民国35年至民国38年,国民党挑起全面内战,大田政务活动围绕“戡乱 建国”,到处抓兵派夫,造成田园荒芜,人口外流,农业生产受到严重破坏。通货膨胀,货 币贬值,国民经济处于崩溃状态施同寅出生地探索一、湖美湖上施氏源流施姓的出源有五:(一)施氏出自姬姓,为春秋时鲁惠公子尾生之后,以祖字为氏。据元和姓纂载,春秋时,鲁惠公之子尾生,字施父,其后代以祖字为姓。(二)施氏为夏时施国公族之后,以国名为氏。据姓氏考略载,夏时,有个诸侯国施国(在今湖北省恩施市一带),国亡后,其公 族子孙就以国名为姓。(三)施氏出自子姓,为商民七族之一有施氏。据左传载,周初,武王之弟康叔受封为卫侯,分

4、到“殷民七族”。施氏为“殷民七 族”之一,为制旗帜的工匠;其后代以施为姓。(四)其他姓改姓施。方姓改姓施。据姓氏词典载:“系改姓,明代方孝孺被杀后,其同族外逃,惧怕株 连改此姓。施字拆开为方人也。”(五)少数民族中有施姓。1. 云南白族以海螺为图腾的氏族,汉姓为施。2. 明至清时,云南土司有施姓;世居沈阳的满洲人也有施姓。3. 京、彝、苗、蒙古、羌、傣、怒、纳西、傈僳等少数民族均有施姓。大多数汉放施姓以施父为得姓始祖。施父为鲁惠公之子,所以旋姓最早期的以源地在 齐鲁(即今山东西南部一带)。春秋时,孔子的两位弟子一一施伯、施之常均为鲁国人。战 国鲁顷公二十四年(公元前249年),鲁国被楚国灭亡。

5、鲁国被楚国所灭,施父的后裔便 散居于山东各地。秦汉时,施姓开始迁徙至河北、河南、安徽、江苏一带。汉初,与孟喜、 梁丘贺并列于易家三大家的施仇就是沛人(今江苏沛县),可见那些时施姓已进入江苏。魏晋时,为了避战乱,北方施姓族人开始大举南徙,江南一带形成施姓新的聚居地。浙 江的吴兴成了施姓重要的郡望地。唐代时,北方施姓迁徙至河南光州。唐中叶又从河南光州 迁居福建。据泉州施氏族谱载:“唐之中叶,始由河南光州迁徙入闽,有秘书郎承公者, 宅居于泉州钱江乡嗣是而子姓蕃衍,支分派别”。这一支施姓后裔遍布于福建和广东各 地,并成为当地名门望族。北宋末,元军南侵,中原一带成了战争中心。为了逃避战乱,中 原难民大批

6、南迁,加速成了南方各省的发展。施姓广泛进入广东、云南、广西、湖南、湖北、 江西、四川等到地。明初,施姓作为山西洪洞大槐树迁民姓氏之一,被分迁于河南、山东、 河北、天津、北京等地。明末清初之际,福建浔江的施姓族人开始迁徙至台湾。施姓在长期的迁徙和发展中形成的郡望地的吴兴郡;主要的堂号有:恭敬、务本、临湃、 存仁、桓德、麟庆、敦睦、馀庆、式古、彰德、敦厚、志远、奉恩、亲亲、培远、学馀、永 宁、永恩等。如今,施姓虽然在全国分布甚广,但已形成典型的南方姓氏,以江苏、浙江、 福建三省施姓人口最多,约占全国汉族施姓总人口的58%。施姓在中国姓氏人口中列第105 位,约占全国汉族总人口的0.16%。二、入明

7、与迁徙唐天佑元年(904年),施太定仕官宁阳(今宁化县),为宁邑博士,遂卜居宁化。据 宁化方田(大坪地)施氏族谱载,始祖太定(有谱作泰定),字子坚,籍出广东广州。 施太定的第二十世孙施泽唐迁居朱坊(属宁化方田乡)。明末,施泽唐的后裔分居江西的石 城,续衍永安、邵武等地。北宋时,施十八从福建省仙游县壶山迁居尤溪县城关暗厂(今城关镇三角埕)。宋代时, 尤溪城关一支施氏迁居尤溪溪尾的大宁村下厝,后播迁至尤溪十五都搝叶底,再徙龙洋下溪 湖十字路。明初,城关暗厂施氏第九世孙施七从尤溪县城关暗厂迁居尤溪中仙的东华洋尾。南宋淳熙元年(1174年),南京沈川县一支施氏迁徙至福建青口的壶山越;下传九世, 明正统

8、年间(1436-1449年)施朝官有三子:长子施洪开、次子施洪兰、第三子施洪佳。其 中,长子施洪开之子施国梓随母迁徙至尤溪县城关,为尤溪施氏始祖。施洪开有八子,其 后裔分别徒至南安向阳乡的马迹、大田湖美的湖上、中仙乡的东华村等地。尤溪联合乡岭 头村后湾施氏迁居梅仙镇的龙云村。元代初,尤溪县城有施千八迁居大田孟上(今大田湖上)。(施千八先祖于北宋淳化五年 (994 年)迁福州仙游,至南宋景炎二年(1277 年)迁沙县。至元朝延佑三年(1316年) 施千八迁施垅坑,即今湖美湖上。大田施姓总人口3100多人。主要分布湖美湖上、岬才、 后坑、宏才村及均溪、桃源等)民国时,浙江平阳县施氏迁居尤溪西城的七

9、尺洋美自然村。三明市有施姓人口 7623人,在全市姓氏人口中列第66位,占全市总人口的0.28%;其 主要集中大田县、三明市区、尤溪县。其中,大田县有施姓人口 3149人,占全市施姓总人 口的41.31%;具体分布为:三明市区1163人(其中梅列区686人),永安市561人,明溪 县110人,沙县263人,清流县81人,宁化县595人,尤溪县1035人,将乐县298人,大 田县3149人,泰宁县289人,建宁县278人。三、谱牒与文物(一)谱牒宁化方田(大坪地)施氏族谱始修年代不详。该谱载,唐天佑元年(904年),原 籍广东广州的施太定出任宁化博士,卜居宁化,开基宁化施氏。大田湖上施氏族谱始修

10、年代不详。该谱载,元代初,尤溪县城的施千八迁居大田孟 上(今大田湖上)。尤溪中仙东华施氏族谱始修于民国37年(1948年),请台溪乡沶坑林应书撰修; 1984年,请西华村严子贤、严子鹏重修。(二)祖祠尤溪梅仙通演村施姓祖祠位于尤溪梅仙通演村竹篙林当箱坪前评,始建于明代。尤溪中仙东华施氏宗祠位于尤溪中仙的东华水尾,坐壬向丙,列有“施琅大将军”塑 像一尊。该祠始建于清康熙年间(16621722年),由施玉节主持修建;“文革”期间被拆,1993年重建。该祠为二层大楼,左右横厝,占地面积1600平方米。2005年,福建省对 外文化交流协会、福建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授于该祠堂为“八闽名祠”,载入“八闽宗祠

11、大 全”。尤溪中仙东华施氏三宗祠,又称“扬美堂”,位于尤溪中仙东华村洋尾路下,辛山乙向。 该祠始建于清雍正年间(17231735年),由施玉节主持兴建;2006年,由施发研、施发 茅为首重建左扶厝三座及学堂、右横厝一座,占地1600平方米。(三)墓葬尤溪梅仙通演村施氏开基始祖墓尤溪梅仙通演村施氏开基始祖于明正德十五年(1520年)葬于尤溪梅仙通演村对面大 墓埕。四、人物(一)古代施常,尤溪人,北宋元丰二年(1079年)进士。施国张,尤溪人,北宋元丰二年(1079年)特奏名。施颖,尤溪人,南宋嘉定十年(1217年)进士。施冠珍,大田人,清光绪二一年(1895年)进士,授修职郎,任寿宁县正堂。(二

12、)现代施同寅(18651935年),字和廷,生于清同治四年 (1865年),大田县湖美乡湖上人,增贡生,清光绪年间 任光泽、永定两县教谕,民国11年(1922年)任大田县知 事。施同寅任职期间为官公正,廉洁奉公。上任后,他以兴利除弊为己任。当时县有里书(经管催收田赋 的官员),世袭掌管全县田赋亩册,弊端很多。他欲绝其 流弊,一面具文呈请上峰准饬调回亩册归公,一面召集各 都乡绅长开会商议,由民众出资从里书手中赎回亩册,同 时令各都乡绅民公选、县署委任新里书,并定册推收各费 规则十二条报省存案,革除承袭私递弊端,绅民称他是体 察民情、减轻民众负担的好官。施同寅热心教育事业。民国15年,他与蒋超、林

13、维邦等人 倡议在城内明伦堂旧址兴建中学,并带头捐出光洋200元,其他人士也踊跃捐献,再向县署 申请拨款,校舍于民国17年建成,定名为福建省大田县初级中学(全县第一所中学,现大田 一中前身)。县内古道:县城一湖美 全程20公里。自城关出东门,经郭村、双板桥、周田、许思坑、汉岭、大尤、准坑、西燕、仁东达湖美。其中许思坑百步阶到准坑梅树桥,长2.5公里的路、亭、桥,于清嘉庆年间,由大尤刘知荣出资修筑。从准坑到湖美、张京洋、大才段,长22.5公里的石砌路,于民国1112年(19221923年),由湖美乡绅施同寅出资修筑。施锦星,泰宁大田乡大田村人,民国21年(1932年)11月任大田区苏维埃主席,翌年

14、 12月被保卫团杀害。施大增、施发庚、施生告,均系大田县湖美乡湖上村人,县独立营二连战士,1950年9 月在早兴被匪伏击牺牲。湖上人杰地灵施冠珍:大田人,清光绪二一年(1895年)进士,授修职郎,任寿宁县正堂(大田 县志)。施氏民族谱载,湖上施千八始祖的第十六世孙,其父施承智。施承智有五子:施冠珍、施冠青、施冠芳、施冠豪、施冠德施同寅:字和廷,生于清同治四年(1865年),大田县湖美乡 湖上人,增贡生。清光绪年间任光泽、永定两县教谕,民国11年(1922年)任大田县知事。施氏民族谱载,湖上施千八始祖的 第十七世孙,族谱名一-施文温,出生于月桂堂,其父施冠芳(施冠 珍的三弟),施冠芳有五子:施文

15、温、施文滋、施文洲、施文浏、施 文治。施文温设置施氏族二十八辈:宜、承、冠、文、永、大、发、 生(施千八始祖的第二十二孙)、明、朗、登、荣、华、富、贵、 全、盛、奕、世、家、祖、德、盟、贻、开、衍、庆、行、动、功、 垂、锡、名、嘉(共6+28)施永伦:明清时期,由医学训术掌管医政。民国时期,由省卫生处管理。民国31年 (1942年)2月,经省卫生处批准,由叶垂芳、叶光辉和施永伦组成考询委员会,负责考询社 会114名医药人员,对少数合格者予以登记发给行医证(官方资料)。叶垂芳:大田县民间 医疗疾病,历代靠郎中,但为数不多。广大农村缺医少药,有些农民凭借祖传单方、青草药 治病;不少人采取捶背捏痧、

16、拔罐针炙,自治感冒、发烧和轻微常见病。民国时期,大田医 生继承和发扬传统医学。章超拔精通中医,对武术、气功亦颇有研究,并用以治病。叶垂芳 为大田较有名气的老中医,诊治妇幼疑难病症。尚有散居部分村落的行医,常在赶集日在圩 集替人诊病,亦有其独到之处。施氏民族谱载,湖上施千八始祖的第十八世孙。成立湖 美行政乡后,施永伦大院作为湖美乡卫生院办公地。施文温、施永韶父子建有两处房子。一处:湖美政府的前身;一处:湖上村,下院, 文革时被强拆,现成水田,壮观地基清晰可见。数风流人物,看当代施氏热烈祝贺我校 2012 年高考再创佳绩!(三明二中) 囊括三明市文科、理科、艺术类和体育类四状元。 张懿雯,原始分6

17、41分,三明市文科状元! 王鹏飞,原始分685分,三明市理科状元! 余宗霖,原始分582分,三明市艺术类状元! 陈凯,综合分627分,三明市体育类状元!全省第五!2施文娴 投档分 690分(原始分 680分+省优生 10分),三明市榜眼。 3清华、北大上线 3 人,分别是王鹏飞、施文娴 和王晟。4600分以上 174人,其中文科22人,理科 152人。5本一上线430 人(不含艺体生),其中文科92人,理科338人。应届本一上线400 人,上 线率49.81%,其中文科 32.34%,理科58.61%。6理科前100名平均分 633分,文科前50名平均分 600分。附(施文娴,施千八始祖的第二

18、十二世孙女)高考简讯在县委县政府等几套领导班子、教育主管部门的正輛领导以及社会各界的 关心支持下,2012年高考中,我校师生员工的齐心协力、加班加点,经受了本 届初中生瀝数锐减、无序招生帶来优质生源流失(门人)的严峻考验,多项成 绩再创辉煌,实现了质与量的稳步提升,超过了预期的目标,彰显了我校堆厚 的办学实力.截至发稠日,据不完全统计,我校2012年高考中:高分段再突破,在高考试題难度提高情况下* 6呱分以上达砒人,其中 理科施素輝64$分、郑荣卓645分、林新瀚鬧5分、王住琪641分*文科吴昊6捕分;二、提前批招生办学效果显著,其中理科实验班本一上钱率达92. 3%,文科 实验班本一上线率达

19、82. 6%;三、本一上践再次突破三百大关,达孔3人,本科上线达932人,在我市同 类学校中继续保持锁先优势;四、特长教育显咸效.依育考生专业、文化本科双上线达17人,其中柳技 笔综合分达8分、居全省第14名;艺术考生专业、文化本科双上线达21人,其 中王浩如综合分达巧7分,居全省24名;五、单科高分凸显,其中数学陈加杰(理)141分、陈静、潘晨.文)139 分,英语陈明慧(文)143分*叶文艺(理 141分、卢晶馨(文)140分,理科 综合施素烬275分、田曉槛274分.林新關271分文综合陈继灵2馄分.一中所取得的成绩,得益于各级领导、社会各界的亲切羌怀和兄弟学校的 鼎力协助,凝聚着老师和

20、家长们辛勤耕耘的時血与付出,展示了莘莘学子立志 求学、竞报春晖的赤诚.在此向取得优异成绩的高三师生表示热烈祝贺,向 多年来为我校建设和发展付出努力的各级领导*兄弟学校及社会各界人士致以 真诚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大田一中二Q-二年六月二十七日施素烨:大田一中最高分648分附(施素烨,施千八始祖的第二十四世孙)历史上湖美施氏:施冠珍,大田人,清光绪二一年(1895年)进士,授修职郎,任寿宁县正堂。历代进士 (已知)名表三明境域考中进士时间较早的有:唐武德九年(626年)将乐的廖标、天宝七年(748年)将乐 的廖广、宝历元年(825年)大田的田奎。唐代共有10名进士,五代十国有2名进士,宋代 中进士

21、者达到高峰,计有503人,占全境历史上进士总数的69.86%。其中沙县进士 146名, 居境内各县之首,占境内宋代进士总数的29.03%。宋代泰宁有“隔河两状元(叶祖洽、邹应 龙),同堂四进士”、建宁有“一门四进士”的佳话。清乾隆年间建宁县黄溪堡杨林村、清 流城关、明溪县盖洋温庄皆有“兄弟双进士”,传为美谈。全境考取状元的有5名(沙县张确,泰宁叶祖洽、邹应龙,将乐武状元汤莺,宁化特赐状元张显宗,榜眼3名(将乐廖 淳、廖子孟,宁化张显宗),探花5名(沙县陈瓘、邓驿、武探花罗英笏,将乐廖如熏,大田 武探花林宜春)。全境历代进士共计720名。一大田县志历代三明境内进士统计表地域唐五代宋元明清其中合计

22、武进士特赐进士三甲登第永安549明溪114131219清流202125639宁化17171434193大田6112512123148尤溪110473138124沙县1146710144294178将乐2483314104470泰宁11411024255建宁54511152285全市合计103503278196219212720唐至清代三明境内进士(已知)名表朝代姓名籍贯科举时间榜名附注唐廖标将乐武德九年(626年)直阁副相清林佐汤大田光绪二一年(1895年)骆成骧榜施冠珍大田光绪二十一年骆成骧榜授修职郎、任寿宁县正堂陈文俊大田光绪二十一年骆成骧榜施同寅,字和廷,生于清同治四年(1865年),

23、大田县湖美乡湖上人,增贡生。清光绪年间任光泽、 永定两县教谕,民国11年(1922年)任大田县知事。施同寅任职期间为官公正,廉洁奉公。上任后, 他以兴利除弊为己任。当时县有里书(经管催收田赋的 官员),世袭掌管全县田赋亩册,弊端很多。他欲绝其 流弊,一面具文呈请上峰准饬调回亩册归公,一面召 集各都乡绅长开会商议,由民众出资从里书手中赎回 亩册,同时令各都乡绅民公选、县署委任新里书,并 定册推收各费规则十二条报省存案,革除承袭私递弊 端,绅民称他是体察民情、减轻民众负担的好官。施同寅热心教育事业。民国15年,他与蒋超、林 维邦等人倡议在城内明伦堂旧址兴建中学,并带头捐出光洋200元,其他人士也踊

24、跃捐献,再向县署申请拨款,校舍于民国17年建成,定名为福建省大田县初级中学(全县第一所中学,现大田一中前身)。附:林维邦首创办谢洋国民小学;民国15年,谢洋林维邦与湖美施同寅、广平蒋超等乡绅 民团领袖倡议在城内明伦堂旧址兴建全县第一所中学大田县初级中学(现大田一中前 身)。 1926年,他与施同寅、林维邦等人创办了大田第一所中学大田县初级中学,结 束了大田人出外读中学的历史,为大田的教育事业奠定了基础。 1928年,蒋超因在军事利 益上与福建军阀卢兴邦有冲突而不当旅长,毅然选择到上海、南京、北平等地游学,进入北 京大学当旁听生接受新思想的教育。其间,他认识了爱国志士蔡公时的遗孀和教育家陶行知,

25、 深受民主思想的影响。 5年后,蒋超回到广平,创办了万厚小学,组织大田陶行知教育社, 推广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并在解除妇女裹足和戒赌方面做了许多事情大田县历任县知事、县长名录大田于明嘉靖十四年置县,至1949年9月 6日解放,间历414年。建县初,设县署, 县署设知县,明清沿用。民国元年,废除帝制,县署改公署,知县称知事。民国17 年,改 公署为政府,知事称县长。据大田县志辑录,明代知县35 人,多为广西、广东和江西 等地人(首任知县唐文杰,广西桂林人,前三任皆为广西人。)任职“文凭”:进士 5 人、举 人 17 人,可以说是素质较高的人。清代知县99 人,籍贯分布较广,除了广西、广东和江西 外

26、,还有山西、陕西、山东、甘肃、河南、北京、湖南、湖北等地人。任职“文凭”:进士 16 人、举人 21 人,较之于明代降之甚多。民国知事22名,县长 25名,多为福建省内籍贯, 大田周边永春、德化、永安、尤溪等地人增多,任职“文凭”:6 人从法政专门学校毕业,增 添了一丝与时俱进的新意。这一期间有范允文、施同寅2 名本地籍县长。如此,在414年间, 共有 181 位知县(知事、县长),引领着大田百姓向他们的未来走去。民国时期大田县历任县知事、县长名录顾嶽云湖南省民国元年胡保镰民国元年代理杨延枢晋江县民国元年陈应辰江西进贤民国2年清进士宋汾年福州民国2年清举人姚其昌湖南浏阳民国3年徐喻洁浙江省民国

27、6年省立法政专门学校毕业刘其忠江苏省民国7年范允文福建大田民国7年5月代理法政自治毕业刘汉兴江西省民国7年6月代理赖其浚德化县民国7年9月署清举人陈毓辉福宁民国8年署刘亚威湖南民国9年署范维合肥民国9年清附生施同寅大田县民国11年清增贡陈庆南德化县民国12年省立法政专门别科毕业陈大熏德化县民国12年法政专门法律别科毕业看完这些统计整理数字,作为后人,我有一种想法:这些父母官在任上到底做了些什么, 后人记都住他了吗!大田县志,辑录他们的名字,而且分类清楚,但不详细,只有名字, 籍贯,到任时间,“任职出身”四栏,不过也足以认知一二。四百年的历史不长,但对于个人 来说,已是极限的极限。能有大名列于其中而不被遗漏,也算被记住了。大田县志对明 清两代知县的“大事”记载很少,民国以后渐多。这是资料收集与时间岁月的矛盾问题。但有 做事的人终究还是会被记住,即使时间更久远。联 系:福建三明大田湖美高清卫星地图 福建三明大田县湖美乡湖上村 0598-7488272邮政编码 366115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