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疮性肾炎诊疗指南与操作规范(DOC 8页)

上传人:风*** 文档编号:205384735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0.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狼疮性肾炎诊疗指南与操作规范(DOC 8页)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狼疮性肾炎诊疗指南与操作规范(DOC 8页)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狼疮性肾炎诊疗指南与操作规范(DOC 8页)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资源描述:

《狼疮性肾炎诊疗指南与操作规范(DOC 8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狼疮性肾炎诊疗指南与操作规范(DOC 8页)(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狼疮性肾炎诊疗指南与操作规范【诊断与分型】1诊断标准: SLE患儿有下列任一项肾受累表现者即可诊断为LN:尿蛋白检查满足以下任一项者:1周内3次尿蛋白定性检查阳性;或24 h尿蛋白定量150 mg;或1周内3次尿微量白蛋白高于正常值;离心尿每高倍镜视野(HPF)RBC5个;肾功能异常包括肾小球和(或)肾小管功能;肾活检异常。2临床分型:7种类型:(1)孤立性血尿和(或)蛋白尿型;(2)急性肾炎型;(3)肾病综合征型;(4)急进性肾炎型;(5)慢性肾炎型;(6)肾小管间质损害型;(7)亚临床型:SLE患者无肾损害临床表现,但存在轻重不一的肾病理损害。3病理分型:(1)根据肾小球损害程度分型:I型

2、:轻微系膜性LN:光镜下肾小球正常,但荧光和(或)电镜显示免疫复合物存在。型:系膜增生性LN:光镜下可见单纯系膜细胞不同程度的增生或伴有系膜基质增宽,及系膜区免疫复合物沉积;荧光和电镜下可有少量上皮下或内皮下免疫复合物沉积。型:局灶性LN:分活动性或非活动性病变,呈局灶性(受累肾小球50)节段性或球性的肾小球毛细血管内增生、膜增生和中重度系膜增生或伴有新月体形成,典型的局灶性的内皮下免疫复合物沉积,伴或不伴有系膜病变。A活动性病变:局灶增生性LN。A/C活动性和慢性病变:局灶增生和硬化性LN。C慢性非活动性病变伴有肾小球硬化:局灶硬化性LN。型:弥漫性LN:活动性或非活动性病变,呈弥漫性(受累

3、肾小球50)节段性或球性的肾小球毛细血管内增生、膜增生和中重度系膜增生,或呈新月体性肾小球肾炎,典型的弥漫性内皮下免疫复合物沉积,伴或不伴有系膜病变。又分两种亚型:(一s)LN:即超过50的肾小球的节段性病变;(一G)LN:即超过50肾小球的球性病变。若出现弥漫性白金耳样病变时,即使轻度或无细胞增生的LN,也归入型弥漫性LN。一S(A):活动性病变:弥漫性节段性增生性LN。-G(A):活动性病变:弥漫性球性增生性LN。-S(A-C):活动性和慢性病变:弥漫性节段性增生和硬化的LN。1V-G(AC):活动性和慢性病变:弥漫性球性增生和硬化性LN。-S(C):慢性非活动性病变伴有硬化:弥漫性节段性

4、硬化性LN。一G(C):慢性非活动性病变伴有硬化:弥漫性球性硬化性LN。V型:膜性LN(membranous LN):肾小球基底膜弥漫增厚,可见弥漫性或节段性上皮下免疫复合物沉积,伴有或无系膜病变。V型膜性LN可合并型或型病变,这时应做出复合性诊断。如V+、V+等。并可进展为型硬化型LN。型:严重硬化型LN:超过90的肾小球呈现球性硬化,不再有活动性病变。(2)肾小管损害:肾小管间质损害型以肾小管损伤为主要表现,此型为孤立的肾小管间质改变、而与SLE相关的肾小球病变轻微,出现与肾小球病变程度不相应的较严重球外病变。(3)血管损伤表现:狼疮性血管病变:表现为免疫复合物(玻璃样血栓、透明血栓)沉积

5、在微动脉腔内或叶问动脉,也称为非炎症坏死性血管病。血栓性微血管病:与狼疮性血管病变在病理及临床表现上相似,其鉴别要点为存在纤维素样血栓。坏死性血管炎:动脉壁有炎症细胞浸润,常伴有纤维样坏死。微动脉纤维化:微动脉内膜纤维样增厚不伴坏死、增殖或血栓形成。(4)增生性LN的活动指数(AJ)和慢性指数(CI):对增生性LN在区分病理类型的同时,还应评价肾组织的LN AI和CI,以指导临床治疗和判断预后。AI值越高是积极给予免疫抑制剂治疗的指征。CI值的高低则决定病变的可逆程度与远期肾功能。目前多推荐参照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的半定量评分方法【治疗】(一)治疗原则1伴有肾损害症状者,应尽早行肾活检

6、,以利于依据不同肾脏病理特点制定治疗方案。2积极控制SLE/LN的活动性。3坚持长期、正规、合理的药物治疗,并加强随访。4尽可能减少药物毒副作用,切记不要以生命的代价去追求疾病的完全缓解。(二)狼疮性肾炎的治疗1根据病理分型治疗:LN肾脏病理基本病变包括炎症性病变、增生性病变、基膜病变、肾小管间质病变和血管炎病变。急性炎症性病变,使用糖皮质激素、尤其甲泼尼龙冲击治疗往往能明显改善症状。对于增生性病变则需要用抗代谢的药物环磷酰胺(CTX)、吗替麦考酚酯(MMF)、硫唑嘌呤、来氟米特和神经钙蛋白抑制剂(环孢霉素、他克莫司)。对于基膜病变神经钙蛋白抑制剂和抗B细胞抗体可能有效。对于血管炎性病变选用M

7、MF、他克莫司。(1)I型、型:一般认为,伴有肾外症状者,予SLE常规治疗;儿童患者只要存在蛋白尿,应加用泼尼松治疗,并按临床活动程度调整剂量和疗程。(2)型:轻微局灶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的治疗,可予泼尼松治疗,并按临床活动程度调整剂量和疗程;肾损症状重、明显增生性病变者,参照型治疗。(3)型:该型为LN病理改变中最常见、预后最差的类型。推荐糖皮质激素加用免疫抑制剂联合治疗。治疗分诱导缓解和维持治疗两个阶段。诱导缓解阶段:共6个月,首选糖皮质激素+CTX冲击治疗。泼尼松1520 mg/(kgd),68周,根据治疗反应缓慢减量。CTX静脉冲击有2种方法可选择:500750 mg/(m2次),每月1次

8、,共6次。812 mg/(kgd),每2周连用2 d,总剂量150 mg/kg。肾脏增生病变显著时需给予环磷酰胺冲击联合甲泼尼龙冲击。甲泼尼龙冲击1530mg/(kgd),最大剂量不超过1 g/d,3 d为1个疗程,根据病情可间隔35 d重复1-2个疗程。MMF可作为诱导缓解治疗时CTX的替代药物,在不能耐受CTX治疗、病情反复或CTX治疗无效情况下,可换用MMF 20一30 mg/(kgd)。CTX诱导治疗12周无反应者,可考虑换用MMF替代CTX。维持治疗阶段:至少23年。在完成6个月的诱导治疗后呈完全反应者,停用CTX,泼尼松逐渐减量至每日510 mg口服,维持至少2年;在最后一次使用C

9、TX后两周加用硫唑嘌呤(AZA)152 mg/(kgd)(1次或分次服用;或MMF。初治6个月非完全反应者,继续用CTX每3个月冲击1次,至LN缓解达1年。另外,近来有提出来氟米特有可能成为狼疮性肾炎维持治疗的选择,但对儿童尚没有来自多中心RCT的结果。(4)V型:临床表现为蛋白尿者,加用环孢霉素或CTX较单独糖皮质激素治疗者效果好,也有激素加用雷公藤或苯丁酸氮芥。合并增生性病变者,按病理型治疗。近年有报道针对V+型患者采取泼尼松+MMF+FK506的多靶点联合治疗有效,但尚需进一步的多中心RCT的验证。(5)型:具有明显肾功能不全者,予以肾替代治疗(透析或肾移植),其生存率与非狼疮性肾炎的终

10、末期肾病患者无差异。如果同时伴有活动性病变,仍应当给予泼尼松和免疫抑制剂治疗。值得指出的是,肾脏病变的分类只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患儿可以几种病变合并存在,治疗中要分清主次,同时兼顾。除上述治疗方法外,还有雷公藤、来氟米特等其他免疫抑制剂用于维持治疗,以及免疫重建、造血干细胞输注m1等用于重症有活动性病变而其他治疗无效的患者。血浆置换、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有助于改善机体内环境,但对LN无改善作用。阿贝莫司有助于降低体内抗-dsDNA水平,但其对肾脏远期预后的影响尚有待进一步的多中心RCT的验证。LN临床表现与病理类型具有一定的对应关系,但并不完全平行。因此,不推荐以临床表现作为制定治疗方案的依据。本

11、指南建议没有条件作肾活检不能明确肾病理类型者,应转诊至具有相应专科的医院诊治。2重视肾脏慢性化病变的预防:LN存在着肾组织进行性纤维化的过程,治疗中如果不考虑防止慢性纤维化的一些措施,将导致慢性肾衰的进程迅速发展。重型LN患者高血压发生率在50以上,高血压的存在必然加速肾硬化的过程。治疗除注意加强降压,应首选钙离子拈抗剂。如合并糖皮质激素治疗,酌情加用B一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ARB)的应用对肾脏的损害有改善作用,它们既能降压、保护肾功能,还有助于减轻蛋白尿。不少重型病例其远期存活率常常受并存的心脑血管合并症的影响,加强降压、降脂及拮抗RAS系统的措施,对于保护心脑肾功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随访与预后】不定期随诊、不遵循医嘱、不规范治疗和严重感染是儿童LN致死的重要原因。LN患儿在治疗的诱导缓解阶段,应每月1次到专科门诊复查,维持治疗阶段,23个月复查1次。复查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能、肾功能、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CRP)、狼疮相关抗体、补体等。近年来,由于加强了对患者的教育,以及诊疗水平的提高,LN的预后与过去相比已有显著改善。诊断后经正规治疗,肾脏的5年存活率44一93。死亡原因主要是伴有其他多脏器严重损害、感染、急进性LN、慢性肾功能不全、药物(尤其是长期使用大剂量激素)的不良反应等。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