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拳第一套教学设计

上传人:痛*** 文档编号:205352990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63.5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少年拳第一套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少年拳第一套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少年拳第一套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资源描述:

《少年拳第一套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少年拳第一套教学设计(9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少年拳第一套(14动作)教学设计一、指导思想以弘扬中华武术精神,发展学生的武术运动技能为教学目的。在课堂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体现以人为本,强调个性化,多样化学习,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终身体育锻炼习惯;以教师为主导,创设情境游戏,引发学生间互动、交流、探究式地学练;并结合生活实践练习武术,达到完成学习目标的目的。二、教材分析武术作为一种民族体育项目,受到学生们的普遍喜爱。学生通过演练武术得到美育熏陶。小学阶段是学生由启蒙教育向正规教育转型的开始,应当把姿态教育和培育武术兴趣放在目的的首位,为学习少年拳奠定基础,初步建立武术套路的概念,发展身体的柔韧性、灵活性、协调性和节奏感,提高动作的速度和连

2、贯性,培育学生的武术兴趣,激发民族自满感,养成经常运用套路锻炼身体的习惯。使学生在提高所学动作质量的基础上,学习和体验不同作风的武术套路动作,了解武术的攻防含义,培育崇尚武德的精力。武德教育应从“抱拳礼”开始。上下课要有礼;表演前后要有礼;互相学习要有礼;师生之间要有礼。使学生真正做到“以礼始,以礼终”,规范其行动方式。本课内容选自人教版体育与健康水平三武术项目单元。本教材共安排三个课时,本课为第一课时。二、学情分析1、小学五年级学生正处在生长发育的症结时期,他们的年龄特点是:模仿能力强;好动、好奇心强;敢于表现自我。2、五年级学生运动参与能力、性情爱好都具有很大的差异,部分女生往往会表现出怕

3、羞的一面,而男生则会无所顾忌地表现自我。因此,一些带有模仿性、表演性的练习,很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武术运动恰恰是一项刚、柔兼备的项目,既能表现出男生的刚强,又能体现出女生的柔美。三、教学重难点重点:第一套少年拳1-4动的每个动作名称以及动作的规范、动作的力度、动作的准确性、动作的路线和连贯程度。 难点:学生手、眼、身法、步法的协调一致。四、教学方法运用1、教法根据本课教学内容枯燥的特色,结合体育与健康的教学新理念,勇敢运用创新教学,一改以往先示范后讲解再练习的常规教学模式,以学生自主探究学习为主线。首先采用情绪激励法和情境教学法进行教学,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能积极自动地去学习。还采

4、用示范法、镜面示范法,以精确精美的示范动作沾染学生,激发学生“我想学”的情绪,为学生能更快、更好地控制组合动作要领而打下基础。2、学法本课,学生重要采用:尝试学习法、对比学习法、小组合作学习法。首先让学生在尝试练习中发现自身动作的问题。而后在练习中,通过学生间相互对比、交换、评价和小组探讨中悟出动作要领,理解含义。最后通过集体表演、个人展示相结合,解决所发现的问题。增进学生积极自动参与学习,提高学习的自主性。五、教学流程:(一)准备部分:1、课堂常规:(1)行抱拳礼,培育武术精神。2、准备活动(1)徒手操:行进间正踢腿、侧踢腿、单拍脚(2)步法:马步、弓步、虚步。(3)教师说动作名称,学生做相

5、应的动作。设计意图:学习和演练武术,对学生柔韧性要求较高,柔韧性的优劣直接影响到完成动作的质量。因此通过武术的基本腿法和步法练习,达到热身效果。而且渐渐引导学生进入课的主题,培育武术精力。(二)基本部分:1、教师完整演练少年拳第一套的武术动作。设计意图:通过老师刚劲有力的动作来沾染学生。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武术的欲望,使学生的求学兴趣达到最高点。2、教师分解动作示范,同时讲解动作名称和要领。学生边看边听讲边模仿老师动作。设计意图:武术属于肢体语言,每一招每一势代表着学生的内心世界。模仿教师的动作很重要,先模仿上肢,再模仿下肢,最后整体模仿。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随时用语言提醒,以使学生的模仿更加逼真

6、。(2)学生自由组合,体验动作。教学组织:让学生(3-5人)自由组合成学习小组,选出小组长,通过学生慢动作的演练,在尝试练习中发现自身动作的问题所在。设计意图:在学生慢速体会时,学生之间可用口令控制练习,用自己的标准改正动作,并自己琢磨动作,与同伴互相学习,与教师切磋动作等。此时要施展小组长的作用,在这个时候教师巡回领导,激励学生练习积极性。同时重点提醒学生在初步控制动作阶段一定要记住不要改变方向练习,始终朝一个方向,这样会增强学生的记忆力。(3)集体练习,汇报表演。组织教学:学生列队练习,先分解再整体最后连贯均匀。教师巡回指导并且关注控制动作速度慢的学生。留一段时间,让学生展演。学生互相察看

7、、交换、评价。设计意图:1、根据学生个体差异,重点辅导一般学生。激励他们建立自信,使全班学生均衡发展。从练习活动中培育学生团结协作,谦虚好学的习惯。2、充分挖掘学生运动潜能,通过教师评价,学生互评,增进学生改进动作。以完美动作表演体现“我能行”。使学生能在表演过程中体验成功。(三)结束部分:以太极拳音乐为背景音乐,在教师带领下,学生模仿运用太极拳的简略动作进行放松。排除疲劳,达到恢复体能和心理的效果;同时渗透了音育和美育,陶冶情操,让学生在舒缓欢乐的气氛中停滞课堂的学习。随后,引导学生针对本课进行了学习总结,探讨经验,激励再学习。师生再见并回收器材。六、教学效果预计:(一)生理负荷:预计学生平

8、均心率为85100次/分,最高心率为110次/分上下,涌现在35分钟左右,练习密度为55%,运动负荷中下等。(二)心理负荷:课堂气氛轻松、愉悦,身心得到充分的放松。七、本课特色:1.以音乐题材为本课的开始,以艺术的美感吸引学生注意力,启发学生的课堂兴趣。2.充分挖掘学生的学习力和发明力。3.师生互动,为师生提供了一个交换平台。本课倡导“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体育思想,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体现新课标的思想。4.培育武术精力,激发民族自满感八、教案年级:五年级 人数:人 授课教师:王雪华学习内容少年拳第一套1-4动作 体能练习:武术基本功学习目标1.认知目标:了解中华武术的博大精深,并积极主

9、动地参与武术学习。2.技能目标:95%以上的学生能够掌握第一套少年拳1-4动的动作。发展学生力量、柔韧、灵敏等身体素质,提高身体的协调性。3.情感目标:陶冶学生的武德情操,増强组织纪律性。通过游戏,塑造英雄形象,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热情,提高在集体与分散活动中与同伴合作的能力,发扬团结互助的优良品德。课的部分学习内容及设计意图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次数时间准备部分101、武术课堂常规。2、热身活动:1)行进间正踢腿、侧踢腿、单拍脚2)步法:马步、弓步、虚步。3)教师说动作名称,学生做相应的动作:蹬踢、弾踢、并步推掌;马步冲拳;弓步冲拳等设计意图:1、武术课堂教学要养成“以礼始,以礼终”的武德习惯。2、学

10、习和演练武术,对学生柔韧性要求较高,柔韧性的优劣直接影响到完成动作的质量。因此通过武术的基本腿法和步法练习,达到热身效果1、教师讲授“抱拳礼”的意义及动作方法。2、教师带领学生进行热身活动,同时反复强调动作要领。1、学生认真听讲并模仿动作。2、学生跟随教师进行热身活动,同时注意动作质量。19基本部分251、少年拳第一套的1-4动作学习少年拳第一套的14组合动作,让学生记住单个动作名称及动作方法,并能够连接成组合动作,同时有自信在同学面前展示。1、震脚架打:动作要领:落步轻,冲拳有力。有气势。教学重点:震脚。教学难点:震脚时身体要直立下沉2、蹬踢架打:动作要领:蹬踢时脚尖上勾,手脚配合连贯、快速

11、。教学重点:蹬踢。教学难点:蹬踢下压有力,与架打动作连贯快速。3、垫步弾踢:动作要领:弹踢时脚面绷直绷平,与膝盖同高。教学重点:垫步。教学难点:垫步与弹踢要紧凑,弹踢时上体要稳定。4、马步横打:动作要领:平行挥摆、横打。教学重点:马步型,步法和手法协调。教学难点:马步、转体与横打动作协调一致,右拳平伸,两肩平。1、教师展示少年拳整套动作。2、教师分解教学少年拳1-4动作,边展示边说出动作名称及动作要领。3、教师带领下练习4、教师巡视指导。5、教师下口令,全部整体练习。1、学生观察模仿教师的动作。2、模仿学习少年拳1-4动作,记住动作名称及方法。3、自主学练。4、小组学练。5、个人或小组展示6、教师下口令,全部整体练习。结束5部分1、放松练习:太极2、小结本课,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收获。3、行抱拳礼,师生道别。1、教师播放太极音乐,跟随音乐放松。2、小结本课。3、行抱拳礼,师生道别1、跟随音乐,模仿教师的动作放松。2、说说本节课的收获。3、行抱拳礼,师生道别311场地田径场预计心率平均心率为85100次/分,最高心率为110次/分上下,涌现在35分钟左右,练习密度练习密度为55%,运动负荷中下等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