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复习八:修辞的考查(附答案)

上传人:bei****lei 文档编号:205351325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75.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散文复习八:修辞的考查(附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散文复习八:修辞的考查(附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散文复习八:修辞的考查(附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资源描述:

《散文复习八:修辞的考查(附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散文复习八:修辞的考查(附答案)(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散文复习八修辞的运用及考查一、理解常见的修辞方法及作用1.【比 喻】 根据事物的相似点,用具体的、浅显、熟知的事物来说明抽象的、深奥的、生疏的事物,即打比方。比喻能生动具体形象表现人物(事物)的性格特征(抒发人物或作者的感情),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用浅显常见的事物对深奥生疏事物解说、帮助人深入理解。 比喻的三种类型:明喻、暗喻和借喻。 明喻 使用“像、似的、好像、如、宛如、好比、犹如 ”等喻词,本体喻体均出现。 如: 那小姑娘好像一朵花一样。 暗喻 使用“是、成为 ”等喻词,本体喻体均出现,表达形式是:甲是乙 如:那又浓又翠的景色,简直就是一幅青山绿水画。 借喻 甲代乙,本体和喻词都不出现

2、如:地上射起无数的箭头,房顶上落下万千条瀑布。2.【拟 人】 把物当做人写,赋予物以人的言行或思想感情,用描写人的词来描写物。拟人可把禽兽鸟虫花草树木或其他无生命的事物当成人写,使具体事物人格化,能生动形象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或事物的特征。如: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3.【夸 张】 对事物的性质,特征等故意地夸张或缩小。 夸张可提示事物本质,烘托气氛,加强渲染力,引起联想效果。 夸张类别: 扩大夸张 对事物形状、性质、特征、作用、程度等加以夸大。 如:柏油路晒化了,甚至铺户门前的铜牌好像也要晒化 缩小夸张 对事物形象、性质、特征、作用、程度等加以缩小。如:我家门前

3、只有巴掌大的地方。 超前夸张 把后出现的说成先出现,把先出现的说成后出现。 如:她还没有端酒怀,就醉了。4.【排 比】 把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意思相关联的句子或成分排列在一起,但要三个以上。 排比可增强语言气势,强调突出对象的特点、作者的情感,加强节奏感。 如: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的纯洁和高尚,他们的意志是那样的坚韧和刚强,他们的气质是那样的淳朴和谦逊,他们的胸怀是那样的美丽和宽广。5.【对 偶】字数相等,结构形式相同,意义对称的一对短语或句子,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的意思。 对偶整齐匀称,节奏感强,高度概括,抒情酣畅,易于记忆,有音乐美感。 如: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6.【反 复】可

4、增强语言气势,强调突出对象的特点、作者的情感,加强节奏感。 反复的种类:连续反复和间隔反复,连续反复中间无其他词语间隔。间隔反复中间有其他的词语。 如:山谷回音,他刚离去,他刚离去。(连续反复) 好像失了三省,党国倒愈像一个国,失了东三省谁也不响,党国倒愈像一个国。(间隔反复)7.【设 问】 为了引起别人的注意,故意先提出问题,然后自己回答。 设问的作用是激发读者的注意和思考,有时为了突出某些内容。 如:花儿为什么这样红?首先有它的物质基础。8.【反 问】 无疑而问,用疑问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用肯定形式反问表否定,用否定形式反问表肯定。 反问的作用是加强语气,把本来已确定的某些内容、某种情感表

5、现得更加鲜明、突出。如:我呢,我难道没有应该责备的地方吗?9.【引 用】引用现成的话来提高语言表达效果,分直接引用和间接引用两种。其作用是语言凝练,言简意赅,使形象鲜明,增强表现力,同时能加强真实性,起到证明作用。10.【借 代】用相关的事物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 借代种类:特征代事物、具体代抽象、部分代全体、整体代部分。 如:不拿群众一针一线。 先生,给现钱,袁世凯,不行么?借代修辞的作用是可以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增强语言的形象性,而且可以使文笔简洁精练,语言富于变化和幽默感,同时能引发读者的联想。11.【反 语】 用与本意相反的词语或句子表达本意,以说反话的方式加强表达效果。有的讽刺揭露,有

6、的表示亲密友好的感情。反语的作用是产生讽刺性,有时比正说更有力量。如:(清国留学生)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12.【对 比】故意把两个相反、相对的事物或同一事物相反、相对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用比较的方法加以描述或说明,这种修辞手法叫对比,也叫对照。对比的作用通过鲜明对比,有力突出所要表达的事物的特征或任务的性格或某种感情。如: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臧克家有的人)13.【顶针】用上句结尾的词语作下句的开头,前后顶接,蝉联而下,促使语气衔接。又称联珠、蝉联、连环。 例如: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

7、开口便笑,笑世间可笑之人(佚名题北京潭柘寺弥勒殿联)作用是环环紧扣,引人入胜。 具体地说:议事说理,准确、谨严、周密。抒情写意,格调清新。状物叙事,条理清晰。常考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对比、夸张、排比、引用等。二、实战演习(一)雨中片段放学后,女儿没有地方可去,又担心我接不着她,便跑到我必经的路口去会我。天气有些阴冷,下着小雨,女儿光着脑袋,一动不动地站在雨中等着我的出现。我看到她时,她已由一只活泼的小鸟变成了落汤鸡。本想责怪她为什么不躲到一边避避雨,但看到她那个样子,我什么也说不出来。女儿毕竟只有七岁,我能想得出那一刻她内心的焦急。现在又有几人能执着地站在一场雨中,一动不动地等他要等的人

8、?女儿看到我的时候,不仅没有埋怨这恼人的雨,反而喜出望外地扑向我,一个劲地喊着:“妈妈,我终于看到你了!”多年未淋过一场雨了!雨,曾经给了我许多美好的回忆。儿时的雨,来不及想象,来不及躲避,说来就来了。放学时,我们经常护抱着书包拼命往家赶,夹着嘻嘻哈哈的追闹声,全然没觉得一场雨会给人的心情带来忧愁。回到家,母亲一个劲地拉长她的衣角在我头上擦了又擦,既不怨天也不责怪我们,眼里只有自责与心疼,因为那时家里根本就没有一把像样的伞。当母亲触摸到我的脑袋时,我顿感心里暖暖的,恨不得很多淋几次这样的雨。我们姊妹很多,那个年代能在母亲面前撒娇,好像是非常奢侈的事。暴雨已经来了,在地里干活的父母已被雨浇个透湿

9、。裤管卷得老高,雨中的父亲一边往家跑,一边“哦哈嘿,哦哈嘿”很有节奏地喊着。那个时候,他们都还是年轻,年轻得使我们记不起那些年月里生活有多艰难,只记得他们每次从雨中赶回来时,陡然间家里溢满了温馨。一家人都在,哥哥姐姐们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只管玩耍,因为有父母在呢!母亲会闲下来,低着头安心纳她的鞋底或缝缝补补;父亲会摆弄他心爱的二胡笛子什么的,奏出的旋律传出很远,跟随茫茫的雨雾婉转起伏,隐约迷离。整个村子仿佛在雨中舞蹈着,也变得婉约、优雅起来。还有些雨,不大不小,反正知道它要来了,左邻右舍都手忙脚乱地一起来帮忙。谁家晒在外面的稻谷麦粒,谁家的棉被衣物,那时一定要赶在雨前抢收完毕的。一阵紧张的忙乱之

10、后,大雨就来了。粮食、衣物丁点儿也未被淋,大家你看着我,我看着你,那一刻,有 、 的笑容写在脸上。乡村的一场及时雨后,会有泥土、绿叶散发出清新的味道。能看到天边拱出美丽的彩虹,能听到欢快的鸟儿一阵清亮的歌唱。干涸已久的田渠、沟壑、池塘顿时灌满了琼浆。乡村人最愿意看到的是种子突然冒出了牙尖尖儿。本是蔫了下去的秧苗与一场雨相遇后,一根根一簇簇有棱有角地鲜活起来了。那个时候的雨好像会和很多人,很多事,很多感情牵连在一起的。时过多年,我对雨的感受愈发地迟钝了,甚至时常根本不愿意看到一场雨的到来。每天都要看天气预报,提前添衣带伞,仿佛雨来的时候,是它独自的行为,与我的情感一丁点儿关系都没有。我甚至开始怀

11、疑自己,是否还有勇气,像七岁的女儿一样站在大街上去淋一场属于自己心中的雨?(选自散文百家,徐金秋作,有删改)1本文段作者回忆了儿时下雨的四个美好片段。根据你的理解,仿照示例,在空白方框里填写相应的小标题。(4分) 母亲怜爱之美 乡野生机之美 2.品味语言,回答问题。(共6分,每小题3分)A从内容理解、表达效果等角度,品评赏析第段画线句。父亲会摆弄他心爱的二胡笛子什么的,奏出的旋律传出很远,跟随茫茫的雨雾婉转起伏,隐约迷离。整个村子仿佛在雨中舞蹈着,也变得婉约、优雅起来。B第段中加点的词语“溢满”,如果换成“充满”,表达效果哪个更好?请说明理由。 只记得他们每次从雨中赶回来时,陡然间家里溢满了温

12、馨。3依据上下文的内容,在第段中两个空上填写两个合适的形容词。(2分)4从行文结构、表现手法、文章主题等方面任选一个角度,谈谈“雨”在文中的作用。(4分) 5根据你的生活体验,用“初春、细雨、柳树”扩写一个片段,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字数60字左右。(4分)60(二)养 蚕丰子恺那是我五六岁时,我祖母在世的事。我祖母是一个豪爽而善于享乐的人。不但良辰佳节不肯轻轻放过,就是养蚕,也每年大规模地举行。其实,我长大后才晓得,祖母养蚕并非专为图利,叶贵的年头常要蚀本,然而她喜欢这暮春的点缀,故每年大规模地举行。我所喜欢的,最初是蚕落地铺。那时我们的三开间的厅上,地上统是蚕,架着经纬的跳板,以便通行及饲

13、叶。蒋五伯挑了担到地里去采叶,我与诸姐跟了去,去吃桑葚。蚕落地铺的时候,桑葚已很紫很甜了,比杨梅好吃得多。我们吃饱之后,又用一张大叶做一只碗,采了一碗桑葚,跟了蒋五伯回来。蒋五伯饲蚕,我就以走跳板为戏乐,常常失足翻落在地铺里,压死许多蚕宝宝。祖母忙喊蒋五伯抱我起来,不许我再走。然而这满屋的跳板,像棋盘街一样,又很低,走起来一点也不怕,真是有趣。这真是一年一度的难得的乐事!所以虽然祖母禁止,我总是每天要去走。蚕上山之后,全家静静守护,那时不许小孩子们噪了,我暂时感到沉闷。然而过了几天,采茧,做丝,热闹的空气又浓起来了。我们每年照例请牛桥头七娘娘来做丝。蒋五伯每天买枇杷和软糕来给采茧、做丝、烧火的

14、人吃。大家认为现在是辛苦而有希望的时候,应该享受这点心,都不客气地取食。我也无功受禄地天天吃多量的枇杷与软糕,这又是乐事。七娘娘做丝休息的时候,捧了水烟筒,伸出她左手上的短少半段的小指给我看,对我说:做丝的时候,丝车后面,是万万不可走近去的。她的小指,便是小时候不留心被丝车轴棒轧脱的。她又说:“小囝囝不可走近丝车后面去,只管坐在我身旁,吃枇杷,吃软糕。还有做丝做出来的蚕蛹,叫妈妈用油炒一炒,真好吃哩!”然而我始终不要吃蚕蛹,大概是我爸爸和诸姐都不要吃的缘故。我所乐的,只是那时候家里的非常的空气。日常固定不动的堂窗、长台、八仙椅子,都收拾去,而变成不常见的丝车、匾、缸。又不断地公然地可以吃小食。

15、丝做好后,蒋五伯口中唱着“要吃枇杷,来年蚕罢”,收拾丝车,恢复一切陈设。我感到一种兴尽的寂寥。然而对于这种变换,倒也觉得新奇而有趣。现在我回忆这儿时的事,常常使我神往!祖母、蒋五伯、七娘娘和诸姐都像童话里、戏剧里的人物了。且在我看来,他们当时这剧的主人公便是我。何等甜美的回忆!只是这剧的题材,现在我仔细想想觉得不好 养蚕做丝,在生计上原是幸福的,然其本身是数万的生灵的杀虐!西青散记里面有两句仙人的诗句:“自织藕丝衫子嫩,可怜辛苦赦春蚕。”安得人间也发明织藕丝的丝车,而尽赦天下的春蚕的性命!我七岁时祖母死了,我家不复养蚕。不久父亲与诸姐弟相继死亡,家道衰落了,我的幸福的儿时也过去了。因此这回忆一

16、面使我永远神往,一面又使我永远忏悔。1.本文节选自丰子恺先生的忆儿时,他在开篇写到“我回忆儿时,有三件不能忘却的事”,这“养蚕”是其中的第一件。请结合选文,说说作者为何不能“忘却”?(4分)2.品味语言,回答下面的问题。(共6分,每小题3分) A.请从写作方法和表达效果等角度,赏析文章第段画线句。 然而这满屋的跳板,像棋盘街一样,又很低,走起来一点也不怕,真是有趣。 B.赏析文章第段加点词语“浓”的表达作用。 然而过了几天,采茧,做丝,热闹的空气又浓起来了。 3.结合语境,谈谈文章第段“ ”处应填的标点是 ,理由是 。(2分)4.篇末引用了西青散记里两句仙人的诗句,请结合全文内容,谈谈其表达作

17、用。(3分)5.文章第段写到“所以虽然祖母禁止,我总是每天要去走”,请你发挥想象,描述一下当时“我”走的举动和表情。(60字左右)(5分)60参考答案:(一)1家庭温馨之美 邻居互助之美 2. A示例:句子采用拟人的手法,通过“村子”的“舞蹈”,侧面反映出父亲二胡笛子声音的优美,表达了作者对父亲的无限思念之情。B示例:“溢满”效果好,理由:“溢满”有充满而流出来的意思,“充满”是填满、布满。“溢满”比“充满”程度更强烈,更形象,更能表现出此刻家庭满满的幸福。3. 示例:简单、满足、胜利、幸福4示例1:雨作为行文的线索贯穿全文(2分),作者通过描写雨前和回忆中几个下雨的片段,写出了亲情的温馨,邻

18、居的友善,表达了自己对快乐童年的向往,对亲人故乡的怀念(2分)。示例2:雨提供了特定的背景(环境)(2分),有力地烘托了儿时下雨的四个美好场景。雨和很多人,很多事,很多感情牵连在一起,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2分)。(二)1(1)养蚕给我的童年带来了无尽的欢乐(走跳板和吃枇杷和软糕),让我感到新奇而有趣;(2)使我感到养蚕是万千生灵的杀虐,让我永久忏悔。2.A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描述了我在满是架着经纬的跳板的养蚕屋子里快乐玩耍的情形,写出对童年生活的美好回忆。B“浓”是浓郁、浓重的意思,这里指空气中弥漫着养蚕时那种忙碌欢乐的气氛,生动地写出了蚕上山后家中热闹、忙碌的情形。3“:”(或者“”)引出下文内容,阐述细想后觉得不好的原因。4引用西青散记中的诗句来突出作者要表达的观点,揭示了自己长大后对养蚕的认识,表达了作者对无端残杀生灵的恻隐与忏悔之情。5示例:当大家都沉浸在午睡中时,我便偷偷地溜进屋子,小心翼翼地踏上跳板,或单腿跳跃,或沿踏板漫步,正暗自得意,忽然从跳板上掉了下来,吓得我脸黄黄的。- 6 -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