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毕业论文-—oraclejde系统edi数据接口的实施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205349268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 页数:55 大小:1.02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大学毕业论文-—oraclejde系统edi数据接口的实施_第1页
第1页 / 共55页
大学毕业论文-—oraclejde系统edi数据接口的实施_第2页
第2页 / 共55页
大学毕业论文-—oraclejde系统edi数据接口的实施_第3页
第3页 / 共55页
资源描述:

《大学毕业论文-—oraclejde系统edi数据接口的实施》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毕业论文-—oraclejde系统edi数据接口的实施(5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硕士学位论文Oracle JDE系统EDI数据接口的实施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摘要摘要EDI是电子商务发展的重要支撑技术,具有高速、精确、远程和巨量的技术优点,因此在国际间贸易中发挥重要作用。JDE ERP系统具有专门的EDI处理模块,提供EDI数据交换的数据接口,此外还能实现系统整体互用性功能,和能满足需要相关文档才能进行电子商务贸易的业务要求。电子商务的飞速发展,要求企业的信息管理系统能够满足与客户或供应商实现信息数据的共享和直接的数据交换的能力,从而强化了企业之间的联系,形成共同发展的供应链,体现企业为达到共同生存与竞争的供应链管理思想。因此,企业实施一套能实现信息数据共享的ERP系统

2、就显得十分必要了。而作为实现桥梁的数据接口也就显得十分必要了。本文在概述介绍JDE系统为EDI处理提供的数据接口的功能介绍和使用步骤后,再进一步举例介绍JDE系统是如何实现销售单业务记录的出入站数据交换的。论文最后对某个数据接口项目的示例介绍。关键词:JDE, EDI,数据接口i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AbstractAbstractEDI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an electronic commerce strategy, and it has the advantages of high speed, accuracy, remote, and mass. As

3、such, EDI is an important technology for international trade. The Oracle JD Edwards EnterpriseOne has standard system of EDI processing, and has data interface for data exchanging. Data interface can also be used for general interoperability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needs where a file based interface

4、 meets the business requirements.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electronic commerce which requesting the enterprises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 can meet with customers or suppliers to realize information data sharing and direct data exchange. Such enhanced the link between enterprises and formation com

5、mon development supply chain. So enterprise implements a can realize information data sharing ERP system becomes very important, and the data interface for realizing bridge is also very necessary. This study introduces the common foundation of the Data interface which for EDI and the implementation

6、steps. Then take the “Receiving and Sending Electronic Data Interchange Sales Order Documents” for example, studying how JDE processing EDI documents. Finally, show the effect of data interface in an actual project.Key Words:JDE, EDI, Data Interface ii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目录目录摘要iAbstractii图目录IV表目录V第1章 绪论11.1

7、课题来源11.2 拟解决的问题11.3 论文组织结构21.4 本章小结2第2章 JDE EDI基本原理与技术32.1 JDE EDI数据接口概述32.1.1 EDI的概念42.1.2 EDI的产生和发展42.1.3 EDI的效益52.2 EDI原理概述62.2.1 EDI标准62.2.2 EDI通信网络环境和安全82.2.3 EDI的软硬件说明92.3 本章小结10第3章 EDI在Oracle JDE中的实施113.1 JDE中EDI的概述113.1.1 JDE EDI对单据的处理113.1.2 JDE E19.0版本目前支持的EDI单据类型123.1.3 JDE EDI程序和数据表命名规则1

8、43.2 设置JDE EDI的数据接口153.2.1 设置客户开票指令153.2.2 设置容差规则163.3 处理JDE EDI文档173.3.1 接收EDI标准业务文档的处理173.3.2 发送EDI标准业务文档的处理193.3.3 清空EDI接口表数据203.4 运行状态查询/修订程序223.5 本章小结23第4章 JDE EDI销售单业务记录出入站的处理244.1 前言244.2 JDE EDI销售单业务记录出入站的处理244.2.1 接收询价单(840/REQOTE)的处理254.2.2 接收客户定单(850/ORDERS)的处理274.2.3 接收客户定单变更(860/ORDCHG)

9、304.2.4 接收收货确认单(861/RECADV)的处理314.2.5 发送答复报价单(843/QUOTES)的处理324.2.6 发送采购确认单(855/ORDRSP)的处理324.2.7 发送采购单变更确认单(865/ORDRSP)的处理334.2.8 发送发运通知单(856/DESADV)的处理334.2.9 发送发票(810/INVOIC)的处理334.3 本章小结34第5章 数据接口实施实例介绍355.1 上海东冠数据接口项目说明355.2 数据接口项目中间表的设计365.3 东冠接口项目实例演示395.3.1 菜单介绍395.3.2 WMS生产完工出入库记录查询程序P56480

10、1A395.3.3 WMS生产完工记录批量导入批程序R564801A415.3.4 JDE生产完工记录在程序表中的生成425.4 东冠接口项目实施效果说明425.4.1 生产完工入库接口开发的业务需求425.4.2 接口项目如何满足需求介绍435.5 本章小结43第6章 总结和展望446.1 总结446.2 展望44参考文献45作者简历47致谢48III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目录图目录图 3.1 JDE EDI处理流程图12图 3.2 客户开票指令设置图15图 3.3 EDI业务记录交叉参考设置屏幕图16图 3.4 设置容差规则图17图 3.5 平面文件交叉参考处理图18图 3.6 清除接口表

11、数据图21图 3.7 状态查询/修改程序界面图23图 4.1 EDI模块销售单业务记录处理菜单图25图 5.1 项目接口设计流程图35图 5.2 JDE EDI入站文档处理流程图35图 5.3 项目WMS接口的JDE系统处理程序菜单图39图 5.4 生产完工出入库记录查询程序版本信息图40图 5.5 WMS生产完工出入库记录查询界面图40图 5.6 处理状态码说明图41图 5.7 调整情况码说明图41图 5.8 生产完工记录批量导入批程序版本信息图42图 5.9 JDE生产完工记录在程序表查询界面图42图 5.10 状态查询/修改界面图43表目录表 2.1 两种贸易方式的操作比较说明表5表 2

12、.2 EDI的语法结构与自然语言相比有某种相类似的关联表7表 3.1 JDE E19.0版本目前支持的EDI单据类型列表13表 3.2 JDE EDI数据表命名规则表14表 3.3 EDI入站表的命名规则表14表 3.4 EDI出站表的命名规则表14表 3.5 清除程序与相对应的接口表列表21表 4.1 运行接收询价单“入站编辑/更新”程序用到的EDI入站接口表26表 4.2 运行接收询价单“入站编辑/更新”程序用到的应用程序表27表 4.3 运行接收客户定单“入站编辑/更新”程序用到的接口表29表 4.4 运行接收客户定单“入站编辑/更新”程序用到的应用程序表30表 4.5 运行接收客户定单

13、变更单“入站编辑/更新”程序用到的接口表31表 4.6 运行接收收货确认单“入站编辑/更新”程序用到的入站接口表32表 4.7 运行接收收货确认单“入站编辑/更新”程序用到的EDI接口表32表 5.1 “生产领退料的中间表”的字段设计表36表 5.2 “生产完工入库”的中间表字段设计表38V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第1章 绪论第1章 绪论1.1 课题来源现阶段以及未来一段较长的时间里,我国经济的将处于高速发展以及明显的转型时期。电子商务的飞速发展,要求企业的信息管理系统能够满足与客户或供应商实现信息数据的共享和直接的数据交换的能力,从而强化了企业之间的联系,形成共同发展的供应链,体现企业为达到共同

14、生存与竞争的供应链管理思想。因此,企业实施一套能实现信息数据共享的ERP系统就显得十分必要了。尽管JDE 的ERP 系统经历了30多年的实际应用检验,随之也经过30多年的经验积累和不断的更新,在功能及设计上已经日趋强大与成熟1。但由于不同企业生产工艺流程的复杂性和不同企业因地区性造成的差异存在不同的需求, 因此, 企业所有的功能需求是无法通过一套ERP 软件就能完全解决需求的。此外,企业经过多年的实践操作及经验积累,本身已经开发了针对某模块的非常成熟的系统软件。如果ERP 系统想将这些独立单个模块运行的软件进行生硬的集成亦无法达到一套高效的系统2。而企业实施ERP软件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一套E

15、RP软件能把企业内部本来分散于各个部门的信息数据集成到该ERP系统,供相关的其它部门共享。这对于实施JDE作为其ERP软件系统的企业来说,如何把在各个独立模块系统上的信息数据导入到JDE系统,实施信息的共享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因此, 为弥补存在的缺陷, 提高生产效益, 提出了系统接口技术的要求。1.2 拟解决的问题Oracle JDE系统拥有EDI处理功能,在大多数子模块中也拥有数据接口,以方便用户把系统外的数据传入JDE系统,或者把JDE系统内部的数据导出系统之外。本文将结合上海某使用JDE Enterprise One (E1)作为其ERP软件的制造公司,为了实现其自主开发的WMS(仓库管理

16、系统)与JDE系统之间实现数据交换的能力,进行的一个“WMS接口的实施项目”为背景,说明Oracle JDE ERP E1系统数据接口的实施应用。同时,也介绍JDE系统是如何实现EDI功能。笔者作为项目实施的一名应用顾问助理,重点工作在于确定客户需求,让客户明确进行数据接口开发的想要获得的功能,修正客户不合理的需求,从而避免项目的实效性不高的问题;同时利用自身对业务和JDE系统的了解,对客户的需求提出优化意见。在涉及对系统进行的相关开发,具体工作会由开发人员完成,笔者只是将开发的需求和目的告诉开发人员,故涉及开发方面的内容将较少,但为了保持本文的完整性,笔者也将尽己所能的将相关开发内容也写入论

17、文中。1.3 论文组织结构本文首先在第二章详细介绍了JDE EDI的基本原理和技术情况,为本文后面的进一步研究深入打下铺垫。接着在第三章详细地介绍JDE这套ERP软件在应用EDI方面的基本情况,主要内容在于介绍处理各种入站或出站EDI文档的流程。然后在第四章举例介绍了JDE系统EDI模块中是如何实现销售单业务记录出入站的处理情况。最后,在第五章再引用实际数据交换实现的实际项目例子来说明该如何实现不同系统的数据集成和共享,及其效果演示。1.4 本章小结本章主要介绍了论文的来源、论文拟解决的问题和论文的组织结构。论文来源于笔者实际参加的一个项目,而这个问题的解决对以后相关类似项目具有很强的借鉴作用

18、,实践作用明显。2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第2章JDE EDI基本原理与技术第2章 JDE EDI基本原理与技术2.1 JDE EDI数据接口概述当今世界,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同时全球贸易快速增长,在全球化经济相互依存和竞争日益强化的形势下,EDI技术一经出现就显示处理了强大的生命力,许多国家纷纷采用这项由电子计算机及通讯网络来处理业务文件的技术。如今,EDI已成为一种全球性的,具有战略意义和巨大商业价值的贸易手段。JDE的EDI数据接口,作为一个位于JDE ERP系统数据和转换软件之间的接口,是数据进入和输出系统应用程序的集结待命区域(staging area)1。JDE的接口除了能实现EDI数据

19、交换的作用外,还能实现整体互用性功能,和满足需要相关文件的电子商务的业务要求。本文中举例研究的项目,就是使用接口带来的整体互用性能力来实现JDE系统与外部WMS系统的数据交换。EDI从20实际60年代某开始出现,到20世纪90年随着Internet技术的不断成熟而不断发展,出现了Internet EDI,使EDI从专用网发展到了互联网,降低了应用EDI的成本,满足了中小企业对EDI的需求2。JDE系统有一个专门的“EDI处理”模块,但你也可以不用专门上线该模块也能实现利用EDI功能交换数据,因为在相关的其它模块中(例如销售,采购)有涉及该模块的EDI处理设置。这不仅能简化系统的复杂性,也能增强

20、其针对性。EDI具有高速、精确、远程和巨量的技术性能,因此EDI的兴起标志着一场全新的、全球性的商业革命的开始。数据接口能实现两个系统间的数据交换,在企业系统多元化的趋势下也是前途光明。JDE EDI数据接口能给企业带来的好处有:缩短履行(完成)周期减少错误通过减少人工输入来增加信息的完整性减少人工操作文档的文书工作增加市场竞争力改进货物或服务的交付减少支付和生成发票时间减少收款时间2.1.1 EDI的概念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将EDI描述成“将贸易(商业)或行政事务处理按照一个共认的标准变成结构化的事务处理或信息数据格式,从计算机到计算机的电子传输”3。而JDE系统对EDI的定义则是“ED

21、I is the paperless, computer to computer exchange of business transactions, such as purchase orders and invoices, in a standard format with standard content. As such, i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an electronic commerce strategy.4”JDE系统认为EDI能实现无纸化的,从计算机到计算机商业交易记录的交换,例如采购单和发票等单据的交换,它使用由标准元素组成的标准格式来实现交换。

22、EDI是实现电子商务的重要组成部分。EDI是B to B(Business to Business)交易的关键组成部分。当计算机使用EDI交换数据时,数据被转换成EDI标准格式,从而能被其它使用相同EDI标准的计算机系统所识别。使用EDI的公司拥有自己的转换软件,把来自EDI标准格式文件转换成为公司计算机能识别的数据格式。2.1.2 EDI的产生和发展EDI的产生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的六十年代末期,当时的美国和欧洲几乎同时提出EDI的概念。1968年美国的运输业的许多公司联合成立了一个运输数据协调委员会TDCC(Transportation Data Coordinating Committee

23、)研究开发电子通讯标准的可行性,他们的方案形成了当今EDI的基础。早期的EDI只是两个商业贸易伙伴之间的依靠计算机到计算机的直接通信来传递具有特定内容的商业文件。20世纪70年代初期,随着数字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它大大加快了EDI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使用EDI进行商业贸易,一些行业性的工作小组开始致力于发展行业性数据交换标准,并建立了行业性EDI系统。到了20世纪70年代后期,影响EDI发展的关键因素EDI标准问题得到了很大程度的解决。美国国家标准研究院/信息标准委员会(American National Standards Institute/Accredited Standards

24、Committee)形成了ANSI ASC X12标准,它实现了跨行业EDI系统的发展。80年代EDI标准的国际化又使EDI的应用进入了一个新的里程。1985年,由欧洲和北美20多个国家参与开发的一种新的国际标准EDIFACT(Electronic Data Interchange For Administration,Commerce and Transport),在联合国的支持下成为国际标准,称为UN/EDIFACT标准体系。我国已决定采用UN/EDIFACT标准,并以此为依据,制定国家标准,发展自己的子集。时至今日,EDI已经发展成为一种成熟的技术。正如英国的EDI专家说明的那样:“以现

25、有的信息技术水平,实现EDI已经不是技术问题,而仅仅是一个商业问题”3。2.1.3 EDI的效益在国际间贸易等领域中采用EDI,对传统贸易方式发起了强有力的挑战。两种贸易方式的区别比较,如表2.1所示。EDI具有快速、精确、远程、巨量和减少成本的技术性能,这些都是企业所追求的目标。EDI不仅为企业带来直接的经济效益,也能带来间接的战略效益。表 2.1 两种贸易方式的操作比较说明表步骤传统贸易方式EDI贸易方式1买方准备一份请购单买方准备一份请购单2获得批准或授权获得批准或授权3输入请购单数据输入请购单数据4打印采购订单5邮寄采购单给卖方6卖方接收采购订单7进行订货登记8卖方打印装箱单或订单卖方

26、打印装箱单或订单9卖方货物装运给买方卖方货物装运给买方10打印发票给买方11将发票寄给买方12买方收到货物买方收到货物13买方收到发票14买方登记所收货物存货科目买方登记所收货物存货科目15买方将发票输入应付款系统16买方生成支票17买方将支票寄给卖方18卖方收到支票19登记应收款账户冲账在传统国际贸易中,贸易额上升的同时也带来了各种纸质贸易单据、文件数量的激增。据美国森林及纸张协会曾经的统计显示:年国民生成总值每增加10亿美元,用纸量就会增加8万吨3。EDI实现了“无纸化”贸易,大幅度地节省了纸张、打印、存储及邮寄的费用,同时也会避免纸面贸易文件数据重复录入带来的浪费人力、降低效率、出错率高

27、的问题。据香港专家统计,实施EDI的直接经济效益是:商业文件传递速度提高81%,文件成本降低44%,有差错造成的商业损失减少40%,文件处理成本降低38%5。EDI能带来的间接效益是巨大的。例如使用EDI能提高客户服务水平、优化与贸易伙伴组成的供应链。在一个不再依赖于价格竞争,逐渐以客户服务为竞争核心的现代经济中,EDI能对客户的需求快速做出反应,提高了办事效率,改善对客户服务的手段,对企业竞争力的提高是巨大的。同时,21世纪的经济竞争不再仅仅是一个企业与另一个企业之间的竞争,往往是以一个企业为核心组成的整条供应链与另一个核心企业组成的供应链之间的竞争。不难想象一条内部实现EDI业务处理的供应

28、链,其贸易的效率,贸易的循环,信息数据流的流通都将大大优于使用传统贸易方式的供应链。使用EDI将帮助企业成为一条腾飞的巨龙,而坚持传统的贸易方式将使企业成为“恐龙”而被残酷的市场竞争环境淘汰。2.2 EDI原理概述EDI包括三个要素:数据标准化;EDI软件(应用系统)及硬件;通信网络。2.2.1 EDI标准数据标准化是实现EDI的前提和基础,是EDI三个要素中限制EDI发展最显著,作用最核心的要素。毫不夸张的说,没有EDI的标准化,就没有今天EDI的蓬勃发展,而EDI标准的发展也带动了EDI的应用进入更高的阶段。目前,世界上使用的EDI标准主要分成三种情况:6UN/EDIFACT由联合国欧洲经

29、济委员会(UN/ECE)指定的一套EDI标准,得到联合国的支持,成为国际标准。EDIFACT成为统一的EDI标准已是大势所趋。ANSI X.12由美国国家标准化协会成立的X.12鉴定标准委员会指定的一套流行于北美和部分气体国家的EDI标准。由于在国际贸易中,对统一EDI国际标准的愿望强烈,所以在EDIFACT被ISO接受成为国际标准后,1992年11月美国ANSI X.12鉴定委员会投票决定,1997年美国将全部采用EDIFACT来代替现有的X.12标准。但由于历史遗留的原因,ANSI X.12标准还在北美继续使用。其它EDI标准由区域性组织或国家制定的其它EDI标准,在小范围内使用。由于JD

30、E这套ERP软件是由美国一家公司开发的,所以JDE不仅仅支持EDIFACT标准,同时也支持ANSI X.12标准。2.2.1.1 UN/EDIFACT标准介绍EDIFACT 采用的是一种结构化的数据格式方式,因此它在描述信息时是以一种层次隶属的关系将标准化的数据元以不同的组合而形成一个一个的标准报文4。EDI的语法结构与自然语言相比有某种相类似的关联,如表2.2所示。表 2.2 EDI的语法结构与自然语言相比有某种相类似的关联表EDI语言:自然语言:EDI标准语言语法规则(syntax rule)语法报文(messages/transaction sets)单证文件数据段(segments)句

31、子数据元(data elements)词代码(codes)简称缩写UN/EDIFACT由一系列涉及数据交换的标准、指南和规则、目录和标准报文组成,主要可分为以下两类5:指南和规则:EDIFACT应用级语法规则(ISO9735)EDIFACT语法规则实施指南EDIFACT报文设计规则和指南目录:EDIFACT数据元目录EDIFACT复合数据元目录EDIFACT段目录EDIFACT代码表EDIFACT标准报文目录2.2.2 EDI通信网络环境和安全EDI的通信方式经历了几个发展阶段:点到点、专用系统方式、增值网(VAN)方式、公共开放的EDI(基于Internet)系统方式7。目前常用的是增值网方

32、式和公共开放EDI系统方式。随着Internet的广泛应用,基于Internet的公共开放EDI通信方式以其覆盖范围广、实现成本低等优点越来越受到关注。其中,增值网方式是增值数据业务公司,利用现有的计算机和通信网络设备,除完成一般的通信任务外,增加了EDI服务功能。增值数据业务公司提供给EDI用户的服务主要是租用信箱及协议转换。信箱的引入,实现了EDI通信的异步性,提高了效率,降低了通信费用。近年来,由于通信技术的进步,增值网方式的不足也逐渐显现。因为各增值网的EDI服务功能不尽相同,增值网系统并不能互通,从而限制了跨地区、跨行业的全球性应用。同时,增值网方式只实现了计算机网络的下层,相当于O

33、SI参考模型的底部三层,而EDI通信往往发生在各种计算机的应用程序之间,这导致了EDI应用进程与增值网的联系相当松散,效率很低。为了克服VAN方式的不足,于是诞生了MHS(信息处理系统)方式。MHS方式是建立在OSI开放系统的网络平台上,适应多样化的信息类型,并通过网络连接,具有快速、准确、安全、可靠等优点。它是以存储转发为基础的、非实时的电子通信系统,非常适合作为EDI的传输系统。MHS为EDI创造了一个完善的应用软件平台,减少了EDI设计开放上的技术难度和工作量,为EDI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前景3。在传统的贸易中,凭借各种纸质单据的“白纸黑字”和一套严密的规章制度来保证贸易活动的安全可靠。而

34、在应用了EDI后,纸质单据被全部是“0、1”组成的数据文件,一经修改,毫无痕迹,就是印章和签字也是“0、1”组成的字符串。同时,在EDI出现之前的法律,其重点在于减少贸易双方在纸质协议上因文字而发生的纠纷。但是对于一个完全以电子通信为主的EDI来说,其消除了文书工作,使得原来的法律已经不能完全被适用了。在EDI技术已经趋于成熟的今天,EDI标准将统一于国际标准的不久将来,可以说限制EDI发展的瓶颈在于EDI的安全和法律问题8。在EDI进入实用阶段以后,各国政府及国际组织就开始着手制订法律法规,以期解决在法律上接收EDI这一全新技术和其引发的法律问题。联合国国际贸易法委员会作为国际EDI立法的中

35、心论坛,起草了电子数据交换及相关电子化贸易手段所涉及法律方面的统一规则草案,国际上EDI统一法规已经基本成形,将为世界各国的EDI应用提供统一的法律依据。进入网络时代,EDI系统的信息安全变得极为复杂,EDI的安全保密主要牵涉到的是在EDI消息的处理、传送、存储和接收方面的安全问题。业内人士,早在应用EDI伊始就致力于从技术上保证EDI的安全,例如:数据的加密和解密;电子签名;制定EDI系统中的责任传送模型,明确在各个交换环节上的责任;制定EDI系统的分级模型,将EDI中的安全分为几个级别或区域,让EDI系统的责任域概念与信息管理域密切相关。这些技术各有其自身的不足,而且纯粹依赖技术手段来抵御

36、各种类型的非法访问和恶意攻击几乎是防不胜防,比较有效的方式是政府参与管理,通过制定维护协调运作的法律和管理规则,使得每一个EDI使用者如果不遵循这个环境的运作规则,就很难达到自己的商业目的8。2.2.3 EDI的软硬件说明严格来说,没有“EDI硬件”这一概念,因为没有专门用于EDI的硬件设备,而我们所说的EDI硬件,是指在EDI的应用中所使用到的硬件设备。对于一个小的EDI用户,一台微型计算机、一个调制解调器、一些通信线路就能满足需求了,但对于一家大公司来说,它可能需要先在其内部建立一个计算机网络(局域网或广域网),这就还需要相应的网络设备和计算机设备。EDI软件就其所包括的范围而言,可分为狭

37、义的EDI软件与广义的EDI软件。所谓狭义的EDI软件是指执行EDI格式翻译功能的软件,故也称为EDI翻译器;而广义的EDI软件是泛指设计EDI作业全过程的各有关软件,包括用户接口软件、EDI翻译器、通讯软件以及其它辅助软件等。5其中用户接口软件将用户格式的文件转化为EDI软件所需要的平面文件格式,或者执行相反的转换;通讯软件的功能是利用通讯线路,接收或发送从一台计算机传到另一台计算机之间的数据信息。EDI翻译器的主要功能包括:文件维护:该功能允许你查看、加入、编辑和删除你的贸易伙伴及EDI的标准等的相关信息。报文操作:该功能允许你以自动或手动的方式进行报文的翻译,即将用户的平面文件翻译成为标

38、准格式的EDI报文,并进行语法检查;同时也可进行相反的翻译过程;该功能还允许你以各种格式查看报文。队列管理:当EDI报文数据流进出你的系统时,它们是临时性地存放于某个队列中。该功能允许你在每个队列中,加入、删除或查看有关的报文列表。日志:该功能允许你查看、打印和清除日志,日志可作为以后审计之用。实用工具:该功能允许你设置系统的 参数,归档EDI数据,恢复档案文件。在线帮助:该功能提供了软件使用的在线帮助信息。邮箱服务:该功能允许你接收或发送电子报文,即执行“存贮转发”的功能。它使得你的企业与你的贸易伙伴之间的电子数据交换成为可能。完善的网络服务:该功能允许你使用多种通讯协议、软件及硬件与服务器

39、相连;还允许你与其它网络上的贸易伙伴进行报文交换。安全服务:该功能提供多种较强的安全设计以保护信息的保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2.3 本章小结本章概述了EDI的概念、发展历程和经济效益,同时详细介绍了组成EDI系统的三个方面:数据标准化、EDI软硬件和通信网络。总体上说,EDI已经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技术,关于EDI技术的相关理论也比较完善了,安全和法律问题也得到了基本的保护。因此,企业应用EDI在技术上已经是没有什么困难了,企业是否应用EDI仅仅是企业自身的发展战略问题。10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第3章EDI在Oracle JDE中的实施第3章 EDI在Oracle JDE中的实施3.1 JDE中E

40、DI的概述JDE系统对EDI的理解是:实现无纸化的,从计算机到计算机商业交易记录的交换,例如采购单和发票等单据的交换,它使用由标准元素组成的标准格式来实现交换。EDI是实现电子商务的重要组成部分4。而想在JDE系统中实现EDI的几条前提条件是:详细的系统需求分析设置好EDI软件(翻译器)设置好JDE系统中的EDI处理模块(模块代码47)与贸易伙伴进行连接测试,确保设置正确同时,实施EDI需要考虑的因素包括:如何选择应用EDI的软件和硬件支持EDI操作你需要多少人力,对操作人员的学历要求是多高实施EDI对公司的整体操作会带来什么影响现有员工是否能支持EDI的运行,公司哪些部门将裁减/增加员工实施

41、EDI带来的成本和收益是多少管理人员是否需要参与到EDI项目中此外,你还需和你的贸易伙伴协商好以下问题:通过EDI进行贸易的法律效应和相关责任多少标准的EDI单据将在贸易中使用到你有多少的贸易伙伴3.1.1 JDE EDI对单据的处理JDE EDI处理中把单据分为两类:入站单据(Inbound Documents)和出站单据(Outbound Documents)。入站单据的处理流程是:入站单据是指企业从贸易伙伴处接收到的单据文档。当你收到入站单据时,EDI软件通过通讯网络收到相关数据并翻译数据从EDI标准形式到平面文件(Flat File)形式,即EDI软件把数据翻译转移到JDE入站接口表(

42、interface tables),最后JDE系统的编辑/更新应用程序将转移数据到应用程序数据表中。出站单据的处理流程是:出站单据是指企业使用JDE EDI处理模块发送给贸易伙伴的EDI文档。系统相关程序从应用程序数据表中提取数据到EDI接口表中,接着平面文件生成程序编辑接口表中的数据成平面文件形式,最后通过EDI软件发送将数据发送给贸易伙伴。其中,平面文件生成的步骤是可选的。当翻译器不能直接从相关数据库中读取数据时,该步骤是必要的。具体流程如图3.1所示。图 3.1 JDE EDI处理流程图3.1.2 JDE E19.0版本目前支持的EDI单据类型和贸易伙伴进行文档的交换,你必须先转换数据到

43、EDI标准格式。EDI标准是对业务文档格式和内容有要求。EDI标准定义EDI文档中数据单元的正确顺序和位置。所有的EDI交易都是基于相关标准的前提上的。所有的EDI标准包括6:1、Elements(数据元):EDI标准的最小组成单位单词2、Segments(数据段):由一组数据元组成段落3、Transaction Set/Message(业务集或报文):由一组数据段组成文章你需要定义代码来描述JDE系统接收或发送的文档的类型,目前支持的电子文档(通过设置业务记录集代码)包括,如表3.1所示。表 3.1 JDE E19.0版本目前支持的EDI单据类型列表交易类型(交易ID)ANSI X12EDI

44、FACT入站到哪从哪出站Invoice(04)810INVOIC应付、采购模块销售模块Payment Order(05)820PAYORD-应付模块Lockbox823CREMUL应收模块-Application Advice824APERAKEDI模块-Planning Schedule Forecast(06)830DELFORDRP/MRP模块DRP/MRP模块Request for Quote(09)840REQOTE销售模块采购模块Product Transfer Account Adjustment844ORDCHG-销售、高级定价模块Price Authorization Ack

45、nowledgement/Status845PRICAT销售、高级定价模块-Response to Product Transfer Account Adjustment849ORDRSP销售、高级定价模块-Purchase Order(01)850ORDERS销售模块采购模块Product Activity Data(12)852INVRPT库存模块库存模块Purchase Order Acknowledgement(02)855ORDRSP采购模块销售模块Shipping Notice(03)856DESADV采购模块运输管理Purchase Order change(13)860ORDC

46、HG销售模块采购模块Receiving Advice(07)861RECADV采购、销售模块采购模块Delivery Just in Time862DELJIT-重复制造Purchase Order Response Message(14)865ORDRSP采购模块销售模块Functional Acknowledgements997CONTRLEDI模块-3.1.3 JDE EDI程序和数据表命名规则下表列出JDE EDI程序的命名规则,如表3.2、3.3、3.4所示。程序号中的“-”代表JDE系统的交易ID,交易ID是各种不同的EDI标准文档的唯一识别码。表 3.2 JDE EDI数据表命名

47、规则表程序命名规则状态查询/修订(Status Inquiry)R47-0或R47-6编辑/更新(Edit/Update)R47-1出站信息提取(Extraction)R47-2出站平面文件生成(Flat File Creation)R47-2C按发送更新(Update as Sent)R47-7清空入站表R47-8清空出站表R47-9表 3.3 EDI入站表的命名规则表表头信息(Header/Primary)F47-1明细信息(Detail)F47-2发运、目的地、数量信息(SDQ)F47-3地址信息(Address Information)F4706文本头部信息(Header Text)F

48、4714文本明细信息(Detail Text)F4715其它信息(Other)F47-4表 3.4 EDI出站表的命名规则表表命名规则表头信息(Header/Primary)F47-6明细信息(Detail)F47-7发运、目的地、数量信息(SDQ)F47-8其它信息(Other)F47-93.2 设置JDE EDI的数据接口你必须要设置好JDE EDI的数据接口,这包括设置好每个贸易伙伴和交易类型的信息。而在设置EDI数据接口之前,有一些前提条件:设置好客户单据、采购单据、报价单的单据类型设置好批号、单据号的下一编码规则设置好销售业务、采购业务的订单活动规则确保客户和供应商信息已经在地址簿中

49、设置好了确保所有销售或采购的项目及项目成本和价格信息都已经在系统中输入3.2.1 设置客户开票指令我们可以在客户主文件程序(P03013)来设置客户开票指令,客户开票指令用来控制系统如何处理每个客户或贸易伙伴的EDI信息,如图3.2所示。包括设置该客户是否被允许进行EDI操作以及系统将如何处理贸易伙伴的信息。图 3.2 客户开票指令设置图批处理方式:输入一个代码值,控制系统是否允许该客户进行批处理。客户类型识别号:输入一个码值,用以规定要发送到EDI业务记录中的号码的类型,例如,DUNS号码或电话号码。项目类型识别号:此代码规定要发送到EDI业务记录中的项目号的类型,例如,UPC码、供应商部件

50、号或客户部件号。金额小数位:规定具体客户的EDI业务记录中的所有金额字段的小数位数。数量小数位:规定具体客户的EDI业务记录中的所有数量字段的小数位数。发送方法:输入一个代码值,说明单据将如何发送到客户或供应商,输入值2=EDI。在客户主文件修订界面(如图3-2所示),选择“屏幕”按钮下的“交叉参考修订”选项,进入下图界面设置具体客户要进行EDI处理的单据类型,如图3.3所示。图 3.3 EDI业务记录交叉参考设置屏幕图送/收指示符:用以识别是否可以发送或接收,或两者都允许。有效值为: S=发送;R=接收;B=既可发送又可接收业务记录组号:用于标识特定类型EDI业务记录。例如,810=发票单据

51、类型其中供应商的EDI信息设置与客户的EDI信息设置类似,不在累述。3.2.2 设置容差规则你只有在使用采购单变更(860/ORDCHG)或采购单变更确认(865/ORDRSP)出入站单据时,你才需要设置EDI容差规则。容差规则定义可接受数量、单位成本、总额容差、日期容差的规则,如图3.4所示。图 3.4 设置容差规则图3.3 处理JDE EDI文档发送EDI标准业务文档,你必须移动数据到应用数据表,EDI接口表,平面文件,EDI翻译软件,和通信网络;接收EDI标准业务文档,你必须复制数据来自于应用数据表,EDI接口表,平面文件,EDI翻译软件,和通信网络。接下来,我们将详细介绍JDE系统接收

52、EDI标准业务文档的流程,发送EDI标准业务文档的流程,以及清空EDI接口表的数据的操作。3.3.1 接收EDI标准业务文档的处理接收入站文档以来获取,例如客户订单、询价单等来自贸易伙伴的标准业务文档。本节将介绍两个标准业务文档:入站平面文件转换(R47002C)和入站编辑/更新(R47091)程序。3.3.1.1 接入翻译软件文件为了能从翻译软件文件中获取入站文档的数据,你必须:发起communication session来获取来自通信网络的数据查看你已经从翻译软件文件中收到的记录转移文档到EDI入站平面文件中可以参考第三方翻译软件关于这些处理的参考指南。3.3.1.2 运行入站平面文件转

53、换程序(R47002C)每一个EDI入站文档菜单都包含一个入站平面文件转换程序选项,每一个EDI文档都有属于其的接口表来暂时存储数据。使用者最好为每种EDI文档设置一个分开的入站平面文件转换程序的处理版本。平面文件转换程序使用F47002表(平面文件交叉参考表)来转换平面文件到EDI接口表。F47002表(平面文件交叉参考表)基于你将收到的EDI文档,来指示转换程序哪个平面文件应该被读取。F47002表数据如图3.5所示。图 3.5 平面文件交叉参考处理图“业务记录”字段说明你将接收的何种入站单据,图中“810”=发票单据;“方向指示符”字段说明文档是入站(输入“1”)还是出站(输入“2”);

54、“记录类型”字段说明接收的是入站文档哪个部分;“文件名”字段说明转换程序将把平面文件读取到哪个应用数据表;“平面文件名” 字段说明转换程序读取平面文件名和路径。平面文件转换程序按照预先设置好的字段定界符和文本修饰符等设置,读取平面文件中的每一条记录,并匹配这些记录数据到EDI接口表的每一个相应字段。当转换程序遇到一条出错的数据时,程序将保持该数据在错误的状态并继续转换的处理。你也可以在平面文件转换程序的处理选项中设置好,是否在成功转换平面文件后就自动运行“入站编辑/更新”程序将接口表中的数据直接转换到应用表中。此外,如果平面文件转换程序将平面文件中是数据成功翻译到接口表中后,系统将自动删除平面

55、文件中的数据。3.3.1.3 运行入站编辑/更新程序(R47091)编辑/更新程序为每一种JDE支持的EDI标准文档执行报表功能。编辑/更新程序读取EDI入站接口表中的数据,将其更新到应用程序表中。例如,当你收到来自贸易伙伴的采购单,运行入站编辑/更新程序将更新销售应用程序生成一张销售单。当你运行入站编辑/更新程序,程序将生成一份跟踪报告来列出成功完成处理的单据。一旦有处理不成功的单据存在,发送错误的信息会发送到用户的雇员工作中心。上节也提到过,如果你不想在系统将平面文件转换到系统入站接口表后进行查看和修改,你可以在成功将平面文件转换到接口表后就自动运行入站编辑/更新程序,即自动将接口表中的数

56、据更新到应用程序表中。同时,你需要了解一些在处理入站接收文档时发生的一般性出错问题,这或许将使你能快速的解决相关问题。但问题发生在平面文件转换时,你可以运行“状态查询/修订”程序来检查发生了何种错误。例如,与存在于接口表中的关键字段的重复也会使平面文件转换出错,检查F47002表的设置,查看平面文件名和路径是否正确设置。当出错发生在运行入站编辑/更新时,你需要查看入站编辑/更新程序的审计跟踪报表。如果一个“Y”出现在报表的左边栏,说明在处理过程中有一个错误发生了,你需要进入雇员工作中心来查看明细的出错信息,此外确定是否是因为在系统中尚未设置好贸易伙伴的地址簿信息,以及尚未在客户或供应商主文件中

57、设置好售至方、运至方的信息而产生的错误。3.3.2 发送EDI标准业务文档的处理发送出站单据(例如采购单、发票)来转移EDI标准单据到贸易伙伴处。本节将介绍“出站信息提取”,“出站平面文件转换”,“按发送更新”三个程序,来说明JDE系统是如何处理发送EDI文档的。3.3.2.1 运行出站信息提取程序每个EDI出站处理菜单中都包括一个出站信息提取程序选项,例如,销售询价处理菜单(G47211)、发运通知处理菜单(G47215)。发运通知单出站信息提取程序(R47032)执行报表功能。当你运行诸如打印发票(R42565)和发运确认单(R47032)等程序时,你需要从相关应用程序表中读取数据复制到E

58、DI出站接口表中。也就是说,运行出站信息提取程序,程序将从应用程序表中提取数据并将其复制到EDI出站接口表中;程序同时会生产一份跟踪报表,报表列出被处理的单据有哪些,以及是否处理成功等信息。3.3.2.2 运行出站平面文件转换程序在运行完“出站信息提取”程序后,即系统将应用程序表中的数据复制到接口表后,再运行“出站平面文件转换”程序,系统将生成一份平面文件或附加到已经存在的平面文件中底部,平面文件的每一个字段都是由接口表中写入到平面文件中,该转换程序使用“,”(逗号)作为字段定界符和使用“”(双引号)作为文本修饰符。系统包含的出站平面文件生成的程序有:EDI产品活动数据出站平面文件转换(R47

59、122C)EDI采购单平面文件转换(R47012C)EDI采购确认单平面文件转换(R47022C)EDI发运通知单平面文件转换(R47032)EDI发票平面文件转换(R47042C)EDI计划表-预测平面文件转换(R47062C)EDI收货确认单平面文件转换(R47072C)EDI询价单平面文件转换(R47092C)EDI采购单变更平面文件转换(R47132C)EDI采购单变更确认平面文件转换(R47142C)在处理上述程序是应该设置好数据的选择,以确保选中的记录是未被处理过的记录。出站平面文件生成程序生成一份临时的平面文件在“C”盘(JDE系统安装盘),其命名规则是:C:R47-C。例如,采

60、购单平面文件转换程序R47012C生成的平面文件被命名为“C:R47012C”。3.3.2.3 运行按发送更新你需要运行“按发送更新”程序,在下列操作完成之后:EDI软件已经将EDI标准文档编制好了EDI软件已经将EDI标准文档发送到贸易伙伴处贸易伙伴确认已经收到你发送的EDI标准文档在你下载一批新的业务记录到EDI接口表时,你必须运行“按发送更新”程序,否则你可能会产生重复数据。运行该程序将标识所有你已经处理过的业务记录,从而防止你重复发送相同的文档。运行该程序后,系统将在“处理成功”字段标识“Y”,来指明该信息已经被EDI软件成功处理了,从而不会在以后的重复发送该条业务记录了。你也需要了解常见的发送出站文件时会发生的问题,以快速解决一些遇到的问题。发送EDI文档一般问题会发生在你生成平面文件的时候,这时你通常需要检查是否在运行“出站平面文件转换”程序时的数据选择条件能选中相关的业务记录;或者查看“出站平面文件转换”程序的处理选项设置正确,处理选项中必须保护正确的路径和(接口表)文件名。3.3.3 清空EDI接口表数据你需要运行“清空/存档”程序来移除出站或入站接口表中已经过期或不需要的数据。接口表中的数据越是少,系统处理的效率就越是高。每个EDI标准标准文档处理菜单中都包含对应的“清空/存档”程序,使用户能清除对应EDI出站与入站标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