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江师范学院教案

上传人:时间****91 文档编号:205324762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牡丹江师范学院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牡丹江师范学院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牡丹江师范学院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资源描述:

《牡丹江师范学院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牡丹江师范学院教案(11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牡丹江师范学院教案教研室:教育教研室 教师姓名:于海英 授学时间: 第十一周课程名称教学论授课专业和班级级教育专业授课内容第八章 措施论(二)授课学时2学时教学目的通过教学,增强学生对教学组织形式的理解与结识,为她们后来结合具体的教学实际灵活地改革教学组织形式、有效地组织教学、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率打下基本。教学重点教学组织形式的内涵、历史演变及对班级授课制的对的结识教学难点常用的教学组织形式、课堂管理的有关方略及班级授课制的改革教具和媒体使用多媒体课件教学措施讲授法、讨论法、问答法教学过程涉及复习旧课、引入新课、重点难点讲授、作业和习题布置、问题讨论、归纳总结及课后辅导等内容时间分派(9

2、0分钟)一、导入新课: 如何结识班级授课制?如何改革班级授课制?二、讲授新课:第八章 措施论(二)第一节 教学组织形式概说第二节现代对教学组织形式改革的趋势第三节 国内外教学组织形式改革的趋势三、本节课的归纳总结:归纳本节课的重要内容、重点和难点。10分钟25分钟2分钟25分钟5分钟板书设计第八章措施论(二)第一节 教学组织形式概说第二节 现代对教学组织形式改革的趋势第三节 国内外教学组织形式改革的趋势讲授新拓展内容课后总结教研室主任签字 年 月 讲稿讲授内容备注教学目的:1、识记教学组织形式的定义、理解并论述教学组织形式的种类及其特点教法选择: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是教学组织形式,可采用问答法提出

3、有关概念及问题,并加以讨论法让学生进行进一步的界定,最后采用讲授法让学生澄清教学概念及问题的对的性。讲授内容:第八章 措施论(二)第一节 教学组织形式概说四、教学的辅助形式个别辅导与现场教学(一)个别辅导1.涵义:个别辅导,又称个别教学,是在课堂教学的基本上教师针对不同窗生的状况进行个别辅导的教学组织形式。个别辅导一般是在学生已有学习的基本上,通过学生的复习、预习和对自己感爱好的问题的进一步学习,发现自己还不明白的问题,然后向教师请教,教师针对学生的具体状况进行个别辅导。 以整个班级为对象的课堂教学,是以学生的共性问题为出发点的,遵从学生整体认知特点,但是在现实的教学活动中,每个学生对问题的理

4、解和掌握限度是不同的,兴奋点、疑难点也各不相似,这就需要教师针对学生的特殊性进行个别辅导。 2.种类:个别辅导根据其内容的不同大体可以分为两大类:对教材的复习和预习中发现的问题的辅导,目的是让学生打下坚实的基本;此外是对学科内容有关学习中的疑难问题的辅导,目的是拓宽学生的视野,发展学生的思维。 3.在进行个别辅导中,应注意如下几种问题。 ()个别辅导,一般是个别进行的,教师要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状况,以便有效地进行指引。个别辅导就是个别指引,而不是一般的课堂教学,而不要搞成课堂教学中的分组教学。()个别辅导,是以学生的自己的独立学习为基本的,不是以教师为主,而是以学生为主,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在自

5、己独立完毕有困难的状况下,才求助于教师。 ()在个别教学的过程中,不仅要对学生的知识、技能问题予以协助,并且要指引她们学会对的的学习和思考措施。 (4)平等地看待学生。个别辅导可以有针对性,如针对学习能力差或有特长的同窗。但对学生提出的问题都应尽量予以回答,不要有所偏向。 4.在倡导学生个性的健全发展的现代教学中的作用体现为: (1)弥补班级授课制的缺陷,增进个体的充足发展。班级授课制的内容、时间、进程较为划一,每个学生的学习是有其特殊性的,个别指引可以针对个别学生,使个体得到充足发展。(2)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积极性。 教师对学生进行个别指引,是将注意力集中于个别学生,学生在受教师注重、关

6、怀的状况下,学习的积极性和积极性会大为增长。 目前中小学的班额较大,给教师进行个别教学带来了困难。教师工作量大,还难以照顾全体,在编班时应尽量控制班额,以提高教学效率。(二)现场教学 1.现场教学的含义 让学生通过自然或社会实践获得必要的直接经验,验证或运用理论知识,借以开阔眼界,扩大知识,激发学习热情,培养独立工作能力,陶冶品德的组织形式。2现场教学的类型根据现场教学的目的和任务,可以将现场教学分为两大类型。 一种是根据学习某学科知识的需要,组织学生到有关现场进行教学。 一种是由于学生为了从事某种实践活动,需要到现场学习有关的知识和技能。.现场教学的作用 ()利于学生获得直接经验,深刻理解理

7、论知识()使教学丰富多彩(3)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组织现场教学应注意的问题(1)教学目的要明确。(2)准备要充足。 ()注重现场指引。()及时总结。五、教学的特殊组织形式复式教学(一)复式教学的含义复式教学是把两个或两个以上年级的学生编在一种班里,由一位教师分别用不同限度的教材,在同一节课里对不同年级的学生,采用直接教学和自动作业交替的措施进行教学的组织形式。它可以节省师资力量,教室和教学设备等。复式教学是由于一定地区的教育条件和经济条件落后或不平衡而产生的,它利于普及教育。复式教学是班级教学的一种特殊形式,它保持了班级教学的一切本质特性。其差别在于:当教师给一

8、种年级上学时,其他年级的学生根据教师的批示进行预习、复习、练习或做其他作业。复式教学的特点是:学科头绪多;授学时间少;教学任务重,备课复杂;对教学过程的组织、教学时间的分派和教学秩序的解决等有更多的规定。(二)复式教学具体形式 1 同室双级异科式,即一种教师在同一节课上,同一种教室里,对两个不同的班级讲授不同的科目。 2. 同室双级同科式,即一种教师在同一节课上,同一种教室里,对两个不同的班级讲授相似的科目。这里的“相似科目”是同属一种科目的意思,例如,分别讲小学数学第一册和第二册,数学第一册、第二册同属于数学。 3 分室双级异科式,又称“复式分室”式,即一种教师在同一节课上,不同的教室里,对

9、两个不同的班级讲授不同的科目。 4. 同室一级同科式,也称“单科复教”即一种教师在同一节课上,同一种教室里,对同一班级讲授相似的科目。这与一般教学的分层教学是相似的。(三)组织复式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国内有0的人口居住在农村,而农村多数地广人稀,在即定的条件下有两种方案可以选择,一是学生住宿,进行寄宿学习,二是实行复式教学。而在农村多数学生由于许多因素不能住宿,因此只能选择复式教学这一教学组织形式。复式教学的组织应当注意解决好如下几对关系。.解决好“动”和“静”的关系 复式教学中,教师给一种年级上课,称为直接教学;其他年级的学生根据教师的指引进行预习、复习、练习或做其他作业,称为自动作业。要对的

10、解决“动”和“静”的关系,必须解决好一种年级的直接教学和自动作业的搭配;解决好复式班里各个年级之间的直接教学和自动作业的穿插。2解决好“多”和“少”的关系在复式教学中,教学的班级增多了,教材的内容增多了,而直接教学的时间减少了,这就浮现“多”和“少”的矛盾。要解决“多”和“少”的关系,必须注意:要突出重点;内容和自动作业需要更加少而精。. 解决好“点”和“面”的关系在复式教学中,教师对某个年级进行直接教学,这个年级就称之为“点”;教师中的其他年级就称之为“面”。解决“点”和“面”的关系,要注意照顾全面;要尽量避免声浪冲突;要妥善解决偶发事件。 4. 解决好教师和助手之间的关系 复式教学中使用助

11、手,可以减轻教师的承当。助手应是学习成绩好;思想品德好;遵守纪律;工作耐心;有能力;乐意协助同窗。第二节 现代对教学组织形式的摸索目前,在国内外的课程与教学的改革中,教学组织形式的改革突出如下几种重点: 一、缩小班级规模二、综合运用多种教学组织形式三、座位排列多样化,加强课堂教学的交往互动四、摸索现代化个别化教学第三节 国内外教学组织形式改革的趋势(一)班级规模由大趋小教学单位的合理化班级规模是指一种教学班的学生人数。班级规模不是固定不变的,它会因应办学理念、办学物质条件、生源等因素的变化而浮现相应变化。1、班级规模的大小与办学理念密切有关过去,在社会本位教育观或学科本位教育观的影响下,以较大

12、班级规模、一师多生地开展教学活动,曾一度被觉得是一种既节省教育资源又可高效地实现人才培养目的的有效措施,但在这种教学状态中,除了少数学习上的优秀生得到教师的“偏爱”以外,大多数学生的个体需求和发展状态往往被忽视了,教学质量与效益也因此打了折扣;今天,随着着教育的现代化、民主化、个性化、大众化,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课程与教学在面向学生全体的同步,务必保证对个体差别的充足关注和对个人潜能的充足开发,从而尽最大也许的实现因材施教,只有这样的教育教学,才算充足发挥了课堂教学的优越性。在这一办学理念的观照下,课堂教学小班化几乎成为一种国际化的课程与教学诉求。、班级规模的大小与学校办学物质条件特别是教学用

13、建筑面积息息有关一般而言,学校的教学用建筑面积越富余,那么在生源接近的学校中,人均可占有的单位教学物质空间越大,该学校实现小班化教学的也许性也就越大,反之,难免会浮现“人多地少”,众多学生在狭小的教学物质空间中拥挤不堪的不良状况。3、班级规模的大小与生源密切有关在学生来源相对充足地区,班级规模有增大的也许。班级规模是影响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变量之一。一般而言,这种影响重要体目前如下几种方面:一是人际关系。过大的班级规模,在一定限度上限制了师生交往和学生参与课堂,阻碍了课堂教学的个别化,也有也许导致较多的纪律问题。二是学业成绩。就教师的角度而言,班级规模大,便于教师在单位时间内迅速高效地面向集体传

14、授知识,但相对而言,却很容易导致教师忽视大多数学生的个体差别,而只注重少数学习成绩上的尖子生;就学生的角度而言,班级规模大时,诸多学生受到空间位置、人员密度、发言机会的限制,对课堂教学的参与度较低。三是课堂座位排列。例如四五十个学生的大班教学只能是秧田式座位排列,它更适合于教师讲、学生听的老式课堂教学,适合于知识授受,而对于学生情感、交往乃至发明性素质的培养则有很大局限。而当班额度较小时,如 20 个左右时,座位可排列成马蹄形、圆形、V 形、T 形等。四是学生的健康和用脑卫生。据卫生部门测试,小班教室内二氧化碳的含量明显低于一般班。显然这有助于学生的学习发展。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中肯定比70 多种

15、学额的环境要好,学生的心境、教师的心境肯定也会较放松、豁达。 班级规模与学业成绩的关系国内外诸多学者对班级规模进行了研究。在美国,978年,史密斯(it,My L)和格拉斯(Gl,Ge )等人先后两次出版了两份对班级规模与成绩关系实验研究的元分析。她们发目前所有的年级小班都与较高的成绩有关。特别当学生在小班学习的时间超过 10 个小时,并且学生的任务受到细心管理时,成绩更好。她们发现,当班级规模缩小到 20 人如下时,这些重要的好处都发生了。在她们的第二份研究中,她们得出的结论表白,小班在学生的反映教师士气和教学环境质量方面有优势。合适缩小班级规模,以解决因班级规模过大带来的诸多问题,已经成为

16、当今世界各国的努力方向。以美国为例,自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部分州就开展了“小班化实验”。至1999年,联邦政府正式启动“缩小班级规模筹划”,明确规定要减少班级规模,将各年级的班级学生人数从平均每班23人减少至1人,重点是小学1年级:一年级减少到7人,二年级减少到不超过18人,三年级减少为1人左右。就国内的教育现状而言,小学班级规模过大已经成了一种突出的问题。特别是某些城乡重点小学,班级规模更大,远远超过了国内学校管理规程中规定的每班人的原则,并且尚有上升趋势。针对这种状况,国内北京、上海等地区正在积极进行“小班化教育”的实验,实验的重点是减少班级人数,贯彻因材施教原则,增长师生交往比率

17、,营造和谐课堂环境和氛围,提高课堂效率。北京实验班控制在20-30人,上海实验班控制在230人。(二)多种教学组织形式有机结合教学组织形式的综合化多种教学组织形式各有短长,因此,要想使课堂教学的优越性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就必须对多种教学组织形式加以有机整合、综合使用。如前所述,早在0世纪5年代,美国特朗普专家就采用灵活的时间单位取代固定划一的学时, 由优秀教师担任大班上课,所占时间比例一般为4,;由一般教师担任小班上课,时间比例占20,;学生独立研究占%。可以说特朗普制注重大集体、小集体、个人自学相结合,又兼顾学生集体和教师集体的组织, 是一种比较综合性的教学组织形式。如今教学组织形式的综合化

18、已然成为目前世界各国努力的新方向。1、班级授课与个别教学、分组(层)教学的有机结合近年来,国内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等地的小学实行的“分层递进教学”的研究与实验。江苏溧阳市溧城中心小学实行的“分层异步教学”,其努力的实质方向就是将全班教学、分层教学、个别教学相结合,从而大大提高教学效果。其中,在解决共性问题时,就采用全班教学。在解决不同层次问题时,就采用分层教学,其实行要点为:在班级授课的教学过程中,在面向全体学生的同步充足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别,将全体学生划分为发展指数处在不同层级(群组)的群体,根据学生学习的也许性水平,针对每个层级(群组)小朋友的身心发展不同需求,拟定分层(群组)教学目的,进

19、行不同的教学设计,展开不同的教学实践,传授不同的教学内容,实行不同的评价原则,从而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最后实现学生的身心健康、全面发展。在解决个别性问题时,就采用个别教学,其实行要点为:拟定合适而明确的教学目的,教学目的既有固定的,又有灵活的,由教师、家长、社区有关人员共同拟定;教学评价视需要而定;根据学生的爱好、需要灵活调节学习内容、形式及途径;学生自主学习;在班级教学时,开展补救性和充实性教学活动。前者为落后者而备,后者为学优者而设。2、课堂教学与课外教学的有机结合目前,课外教学与课内教学的有机结合已经成为一种不争的事实。随着教学理论研究与教学实践摸索的日益进一步,人们越来越结识到,学

20、习作为一种复杂的心理过程与行动过程,其知识、经验的获得方式与组织方式涉及“间接经验直接经验化”和“直接经验间接经验化”这样两种方式,这两种方式的实践运作,具体地体现为课堂教学中所教学的间接经验将借助于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得以现实化、具体化、直观化,这样才干便于学生的理解、吸取并实践应用;同步,在广阔的活动课程时间领域和空间领域,学生将在直接接触自然生活和社会生活时,通过不断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达到对已有知识的重组和应用,并将全新获得的直接经验吸纳到个体的知识构造、经验序列中来。从这个意义上说,课堂教学与课外教学的有机结合,是达到有效教学的重要途径。课堂教学与课外教学有机结合的形式多种

21、多样。从结合的紧密限度看,重要有:课堂教学与小组活动、班级活动、年级活动、校级活动的结合。课堂教学与各层级活动前后紧密相衔,课堂教学为各层级活动提供知识平台、活动导向与活动任务,各层级活动为课堂教学提供知识、经验的课外实践空间、运用途径、整合环境;课内规划指引与课外现场教学的结合。在这里,课堂教学与课外教学紧密结合为一种整体的教学过程。课堂教学以灵活的时间安排规划、指引课外教学的总体思路、具体环节、注意事项,学生的大部分精力将集中与课外教学部分。综合实践活动与校本课程开发及实行。在这里,课堂教学与课外教学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在不同的活动单元、活动周期中联手发挥教学功能,课堂教学由此更具生活化、

22、实践化特性,而课外教学由于常常与具体的研究项目相结合,因而更具问题性、科学性、探究性的学习色彩。(三)座位排列的丰富多样教学交往的强化和深化座位排列形式和学生座位位置对学生的学习态度、教学活动参与度、学业成绩等都会产生一定影响,同步,也制约着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往范畴、互动形式、人际互动效果,并对信息交流的方式、范畴、效果产生重要影响。座位排列形式在一定限度上反映着人们的课程与教学观。长期以来,老式的座位排列方式始终采用“秧田式”;近年来,随着教学交往诉求的不断增长,教学交往正由理论走向实践,逐渐得到显化、强化与深化,多种座位排列形式也随之越来越多地应用到课堂教学实践中来。1、秧

23、田式座位排列这是座位排列的老式形式,即讲台、黑板在前,标明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常在位置;学生座位排列成直行,类似于“秧田”,行行列列都面向教师,面向前方。这种座位排列,可以容许在有限的课堂教学物质空间内容纳较多学生。在这种座位排列中,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中心,是学生注意力集中的聚焦点,教师身在哪里,学生的目光就汇聚到哪里,因此,这种形式有助于教师管理和控制课堂,也有助于减少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相行为干扰。但这种形式中,教师与学生群体之间往往以教学信息的单向传授为沟通的重要途径,在教学过程中不利于教师关注学生个体的具体学习状况,在规模较大的班级,坐在后排及教室四角的学生却很容易被教师忽视;相对而言,前

24、排和中部的学生容易更积极地参与教学活动,学习成绩也更好。2、圆形座位排列具体形式有教师置于圆内型、教师置于圆外型、半圆型、同心圆型等。规定班级规模不超过-25名学生。在空间特性上,这种座位排列使教师与学生之间特别是学生与学生之间不再有主次之分,有助于建构平等、和谐、有序的师生关系,有助于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与对话,可以有效增进教学交往,适合于多种课堂讨论或互相学习。与“秧田式”相比较,圆形排列中邻座同窗、隔座同窗以及对座同窗,几乎都在彼此目力所及的视野范畴之内,使师生之间的交流更为简便易行;其局限性之处在于教师对学生的控制削弱,由于学生之间的信息交流空间较大、对话机会增多,因此在学习的用心

25、限度上,不如“秧田式”排列。3、马蹄形座位排列规定班级规模一般不超过20-25名学生,也称“”形座位排列;如果超过5人,那么可以采用双马蹄形。在这种排列中,教师处在“U”形缺口的对面,学生之间可以互相看到,学生也可以看到教师;便于教师主讲,也便于教师与学生之间互相倾听彼此的发言,教师与学生之间的非语言交流进行起来也清晰、简便,可以使更多的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局限性之处是:紧邻教师而坐的两侧数名学生,处在教师视线的余光范畴内,容易被教师忽视,但在这几名同窗发言或活动时,又由于其空间位置距离教师太近,在心理上难免会有紧张感;坐在“”形底部的学生,由于正好处在教师的对面,心理环境上容易受控于教师

26、。4、弧形座位排列每排呈弧形,最前排可以坐2-3名活动的重要参与学生,而全班级其她排学生很容易将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在这些同窗身上。在弧形的对面,可以坐主讲教师,也可以对坐数个矩形座位排列的学生小组,这些学生小组是活动的重要参与者,相对而言,弧形座位里面的同窗更多地扮演观众或“亲友团”的角色,固然也可以随时参与到活动中来。小组对抗赛、文艺表演等,常常采用这种形式。、模块形座位排列这种排列适合于小组活动或个别学习。这种座位排列使每个学生几乎均有自己的活动空间,座位与座位之间存在着便于走动的过道,学生行动起来很以便又不至于互相干扰。思考题:目前国内外教学组织形式改革呈现出如何的趋势和特点?参照文献:1、中国老式文化与教育 刘新科主编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2、教学论 唐文中主编 黑龙江教育出版社 、教学理论:课堂教学的原理、方略与研究施良方等主编华东师大出版社8-1828-318-418-518-6-18-889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