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琵琶行》导学案--教师版

上传人:豆*** 文档编号:205318904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5.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琵琶行》导学案--教师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琵琶行》导学案--教师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琵琶行》导学案--教师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资源描述:

《《琵琶行》导学案--教师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琵琶行》导学案--教师版(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阳山中学高一年级语文科“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导学稿(023)班别: 学号: 姓名: 课题:琵琶行课型: 新授课 使用时间: 主备人: 李志凌 审核人: 饶志清 授课人: 一、学习目的:用一般话流畅地朗读课文,感受诗歌的丰富内涵,背诵全诗。2品味诗歌优美的语言,理解作品所描述的艺术形象。3在欣赏、感受、发现艺术美的同步,获得有关艺术欣赏的知识,得到艺术美的陶冶、情感的升华、心灵的唤醒,提高自己的艺术文化素养。二、学习重点、难点:三、学习过程: (呈现目的自主学习合伙交流展示点评巩固拓展总结评价)四、学习措施:五、时间分派:自主学习 交流研讨 ,展示 ,点拨: 六、学习内容:第一学时一、自主学习作

2、者简介:白居易,字 乐天,号 香山居士。她是继杜甫之后又一种伟大的_现实主义诗人。她和好友元稹在文学上积极倡导“新乐府运动”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强调继承诗经的优良老式和杜甫的创作精神,写下了不少感慨时世、反映人民疾苦的诗篇,即所谓“即事名篇”(新乐府50首秦中吟10首)。 白居易诗的通俗好懂,传说“白傅作诗,老妇皆懂”。其艺术成就最高的是长篇叙事抒情诗,如长恨歌、琵琶行。二、朗读并背诵课文,理解作品。有关题目:琵琶行原作琵琶引。行,又叫“歌行”,源于汉魏乐府,是其名曲之一。篇幅较长,句式灵活,平仄不拘,用韵富于变化,可多次换韵。歌、行、引(尚有曲吟.谣等)本来是古代歌

3、曲的三种形式,它源于汉魏乐府,是乐府曲名之一,后来成为古代诗歌中的一种体裁。三者的名称虽不同,其实并无严格区别,其音节、格律一般都比较自由,形式采用五言、七言、杂言等的古体。【司马青衫】:司马:古代官名,唐代诗人白居易曾贬官为江州司马。司马的衣衫为泪水所湿。形容极度悲哀。 司马青衫,作为典故,出自于白居易琵琶行中的诗句:“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后来高中语文课文王实甫长亭送别“淋漓襟袖啼红泪,比司马青衫更湿”、林觉民与妻书“司马春衫,吾不能学太上之忘情也”都用到这个典故。 白居易任江州司马,在送客上船时,偶尔听得琵琶声,于是邀请琵琶女演奏。在和琵琶女对话中,白居易理解了琵琶女的身世,

4、觉得她们两人命运相似,写出了“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惊人句,并为之泪湿青衫。青衫,是白居易司马身份的标志。 “司马青衫”体现的是“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的意思。因此,古代诗人常用此典故来表达由于内心痛苦而伤心流泪。宋司马光锦堂春“席上青衫湿透,算感旧、何止琵琶。”是说“伤心事”还不止琵琶女的身世。金吴激人月圆从“南朝千古伤心事”始终说到“江州司马,青衫泪湿,同是天涯”也是指伤心事太多,其中“同是天涯”还用了白居易“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句子。元白朴夺锦标在新亭眺望时触目伤心,也说到“谁念江州司马,沦落天涯,青衫未免沾湿”,这里就是写自己的悲哀了。 尚有反用这个

5、典故的,如刘镇水龙吟“笑多情司马,留春无计,湿青衫泪”和辛弃疾满江红“笑江州、司马太多情,青衫湿”。但是这些反用,表面上是旷达的样子,事实上蕴含着更多的悲哀。创作背景: 琵琶行是她被贬为江州司马后的次年秋天写的。元和三年(808),白居易任“谏官”(即左拾遗);五年,调京兆府户曹参军;九年,接太子左赞善大夫;十年,宰相武元衡被刺死,白居易一方面上疏,急请捕贼。朝廷深恶其僭越言事,诬其“浮华行”,“甚伤名教”,贬为江州司马。三、阅读作品,思考回答问题:1、梳理课文构造,并用简洁的语言概括(10字以内)。2、通过叙事塑造了哪几种人物形象3、诗人用哪两句诗将两个形象连接在一起的?诗人为什么会发出这样

6、的叹息,白居易和琵琶女之间有什么共同的命运、遭遇?“沦落”的具体状况是如何的? 、读了本诗,我们恐怕更多的是对琵琶女的命运掬一把同情泪。的确,琵琶女的命运令世人感慨。但是,我们与否可以从琵琶曲调的起伏变化中,捕获到琵琶女情感和生活变化的轨迹呢?5、“男儿有泪不轻弹,只因未到伤心时。”诗人白居易为什么在一种素不相识的琵琶女面前泪洒青衫呢?6、诗歌往往少不了景物的描写,同样,本诗歌前后贯穿了几处风物描写的文字。这些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呢?四.知识整顿1.写出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拼音,反复朗读。如果尚有读不准的字,请写在背面的方框里,也注上拼音。由于长句(wi ) 贾人(g)悯然(mn )红绡(xio )

7、幽咽(y)阑干(l )呕哑嘲哳难为听( y zo )湓浦口(n ) .解释句中加点的字由于长句(写成)初为霓裳后六幺(是 ) 呕哑嘲哳难为听(中 )为君翻作琵琶行(替、给 )东船西舫悄无言(说话 )自言本是京城女(说 )凡六百一十六言( 字)3选出自己觉得重要的文言词语,借助注释和工具书制作文言词语卡片,在组内进行交流。 学习卡片 类别:文言词语课 文词 语例 句 解 释琵琶行第二学时一、【探究与发展】1.琵琶行前面的小序重要写了哪些内容?与全文的关系如何?交待时间、地点、事件、琵琶女身世、作家境况、创作动机,与全诗在内容上互相照应并互为补充。2.“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为我们描述了

8、一种如何的琵琶女形象?请简要分析。琵琶女是一位在封建社会中被侮辱、被损害的乐妓的形象。从开头到“犹抱琵琶半遮面”写琵琶女的出场,从夜送客之时的“秋瑟瑟”、“无管弦”、“惨将别”转而“忽闻”、“寻声”、“暗问”“移船”直到“邀相见”这对于琵琶女的出场来说可以说是“千呼万唤”了,“邀相见”还不那么容易,又要“千呼万唤”她才“始出来”。由于她有满腹“天涯沦落之恨”不便明说,也不肯见人。作者用“犹抱琵琶半遮面”来体现它的难言之痛。 3.作者与琵琶女在生活境况上有哪些相似之处?由此作者发出了如何的感慨?体现了如何的情感?相似之处:都是由京都来到偏远江州,均有出类拔萃的才干,均有由荣到衰的遭遇和满腹的哀愁

9、暗恨。由此作者发出了“同步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得感慨一方面感慨自己的身世,另一方面体现了对琵琶女遭遇的同情。二、学习研讨(一)赏析音乐1、描写音乐的手法(1)正面描写 .多种描写手法描写手法原文句子作用比方(修辞方面)“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把音乐的音高、节奏、旋律用画面形象地写出来,给人以无限的联想双声叠韵词(用字方面)“嘈嘈切切”,“幽咽”能把音乐的韵律和节奏体现出来运用心情来体现音乐“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体现了心情的压抑,就可以体会到弦声的低沉。把无形的音乐化为有形“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幽咽泉流冰下难”“银瓶乍

10、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有了画面感对比(有声和无声)、动静结合等等B重点讲评”比方” 及其体现音乐的特点找出比方音乐的句子,并指明分别描摹了音乐的哪些特性?比方句音乐 比方句 音乐大弦嘈嘈如急雨繁密(粗重) 小弦切切如私语幽细大珠小珠落玉盘清脆圆润 间关莺语花底滑宛转流利幽咽泉流冰下难低沉入微 银瓶乍破水浆迸激越雄壮铁骑突出刀枪鸣激越雄壮 四弦一声如裂帛戛然而止(2)侧面描写(音乐的效果)A“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以主人与客人的体现烘托音乐美妙惊人。 B第一次演奏后“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人们被音乐打动,心往神驰沉浸在音乐当中,烘托音乐高超迷人。 C再次弹奏时:“凄

11、凄不似向前声,满座重闻皆掩泣。坐中泣下谁最多?江洲司马青衫湿”写尽音乐的动人力量。 、音乐暗示的生活状态音乐旋律有什么变化?音乐的变化与琵琶女的身世有什么联系?作者有何感受?旋律原文音乐的特点生活状态白居易的感受前奏曲“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低沉抑郁浔阳江边,风寒月冷,琵琶女独守空船,孤单凄凉。由琵琶女的遭遇联想到自己遭贬,心情十分低落 “四弦一声如裂帛”,如裂帛,这是琵琶女的心的碎裂,也是诗人被贬九江之后,她的伟大抱负被扯破,是愤激的哀号。欢乐曲“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欢快明

12、朗、清脆悦耳;清脆圆润、轻快舒徐.“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沉思曲“幽咽泉流冰下难。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生。”缓慢,“冷涩”“凝绝”,音乐之声“暂歇”“弟走参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年长色衰”“老大嫁作商人妇”悲愤曲“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刚劲急促、震撼人心.高昂激越薄情的丈夫“厚利轻辞别”(二)赏析琵琶女形象 、学生齐读,请一名学生用第三人称的口吻论述琵琶女的身世。 明确:“自言”后来二十二句论述了琵琶女两个阶段的不同遭遇。前半部写早年色艺超群、红极一时的歌妓生涯。“秋月春风等闲度”一句过渡到后

13、半部。后半部写年长色衰后的寂寞处境,“弟走”两句写琵琶女生活道路发生转折的三个因素:弟走参军,阿姨身死,年长色衰。后边写她人生道路的重大转折以及嫁作商人妇后的孤苦凄凉的寂寞生活。 、这一段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写出了什么内容,塑造了一种怎么样的妇女形象? 这一段运用了对比、反衬的手法;用年轻貌美衬年长色衰;用门庭若市衬独守空房;用昔日欢笑衬后来的辛酸;用夜梦往事衬孤寂伤感的情怀。 作者塑造了琵琶女这样一种封建社会中被玩弄、被侮辱的妇女的典型形象,对世人的重色轻才和商人厚利寡情提出了控诉。 3、完毕课后第二题(三)赏析环境1、赏析“枫叶荻花秋瑟瑟”。 论述秋夜江边送客时的环境,秋夜江边,枫叶、荻花

14、,色调暗淡,“瑟瑟”二字点情,景物成了溢满悲凉情感的意象,叠加在一起,令人顿觉秋凉袭来,渲染了送别时人物凄凉愁惨的心情。 2、赏析“别时茫茫江浸月”。 论述别时的情景。景中含情,茫茫江水,溶溶月色中无不弥散着作者的离愁别绪,仿佛作者的心情融化其中,与自然景物有了感应。情景交融,自然地点染出哀伤之别,同步为水上琵琶声的浮现准备好氛围。 、完毕课后第四题(四)领悟感情1、诗人与琵琶女的感情是如何产生共鸣的? 点拨:诗人听完琵琶曲,理解了琵琶女的身世后,不由自主发出了“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感慨。看来琵琶女昔日在京城里“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的状况和作者被贬此前的状况有相通之处

15、。同样,她被贬后来的处境和琵琶女“老大嫁作商人妇”后来的处境有类似的地方。 2、赏析最后一段。 点拨:“我”的诉说,反转来又拨动了琵琶女的心弦,当她又一次弹琵琶的时候,那声音更加凄苦动人,因而反过来又激动了“我”的感情,以至热泪直流,湿透青衫。 、分析“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一句内涵。 点拨:“这两句诗体现了诗人对歌女不幸遭遇的同情,又抒发了自己谪居江洲后的郁闷的心情,隐含当时社会变乱,政治衰落给人们导致的痛苦,意义深刻。“天涯沦落”有着丰富的内涵,它写出了人们对苦难生活的共同的情感体验,引起了一代代人的共鸣。由于诗句简要精确,情意合一,成了千古名句。4、完毕课后第一题(五)总结课文

16、思路。 前言部分:交待写作动机。 第三段:江中听诉身世苦。 第一段:浔阳江边闻琵琶。第四段:同病相怜感慨多。 第二段:江心聆听琵琶曲。 第五段:重问琵琶青衫湿。 第三学时巩固延伸课外拓展1.下列词语中粗体字的读音对的的一组( C)A湓浦口(pn) 憔悴(jio)六玄(yo) B.铮铮然(zh)贾人(j) 荻花(d)C.虾蟆陵(h) 嘈杂()钿头(in) D.江浸月(jn) 呕哑(y) 嘲哳(zh)(A.“憔”应读为“io”。B.“贾”应读为“g”。D.“浸”应读为“jn”。)2.下列词语的书写,完全对的的一组是( A )A曲罢悯然钿头银篦 连篇累牍 杜鹃啼血 .转徒江湖 幽愁暗恨 扣人心弦豪言

17、壮语.轻拢慢捻 天崖海角 幽咽泉流 汗流浃背 .东船西舫 恬然自安 翻复无常 春寒料峭(.“徒”应为“徙”。.“崖”应为“涯”。D.“翻”应为“反”。)3对下列句子中词语解释,对的的一项是( D )A.使快弹数曲 快:赶紧。 B.老大嫁作商人妇 老大:排行第一C去来江口守空船 去来:拜别回来 D.弦弦掩抑声声思 掩抑:低沉抑郁(A.畅快。B.老大:年龄大了。C.去来:去了后来。)4.下列句子中加线的词语,古今意义相似的一项是( B )A.铁骑突出刀枪鸣 B门前冷落鞍马稀 C整顿衣裳起敛容 D凄凄不似向前声(.突出:忽然爆发出。C整顿。D.此前。)5.诗人用哪句诗把自己和琵琶女联系在一起?她们有

18、什么共同命运,是什么作为桥梁把她们联系在一起?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乐妓本来境况是“艺压京城、艳盖群芳”,后来的境况是“年老色衰、委身商人”;诗人早年的境况是“位至谏官、名动京师”,后来的境况是“谪居卧病、飘零天涯”。她们相似的经历都是由“盛”而“衰”。琵琶女用一支琵琶曲向人们倾述了她坎坷曲折的人生,白居易用文学艺术形象的再现了琵琶女精湛的演技。是“音乐”将她们联系在一起。.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送杜十四之江南 白居易荆吴相接水为乡,君去春江正渺茫。日暮征帆何处泊,天涯一望断人肠。 有人评论这首诗中的“景”和“情”全由第三句关联,你与否批准这种说法?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批准。本句携景入情,朋友刚刚出发,有点紧张那征帆晚来找不到停泊的处所,体现出对朋友一片殷切的关怀。同步,揣度行踪,体现出一片依依惜别之情。诗人便想到“日暮片帆何处泊”,春江渺茫与征帆一片,形成一种强烈对比。(前三句饱涵感情,非常含蓄,末句卒章显志。朋友别离,送行者放眼天涯,极视无见,不禁心潮汹涌。这样将惜别之情上升到顶点。)七、教、学后记(自我评价):学习评价对本节课内容掌握状况:( ) A. 较好 B. 较好 C. 一般 D. 较差困惑与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