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增长中的人力资本效应研究1

上传人:卷*** 文档编号:205288773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296.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增长中的人力资本效应研究1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增长中的人力资本效应研究1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增长中的人力资本效应研究1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资源描述:

《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增长中的人力资本效应研究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增长中的人力资本效应研究1(1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国内城乡居民收入增长中的人力资本效应研究摘要:改革开放30年,国内的经济获得飞速发展,与此同步,城乡居民收入也增长迅速,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在过去30年里分别增长了40.15倍和30.99倍,虽然剔除价格因素,这一增长速度仍是可观的。本文通过度析人均GDP的增长要素以及人均GDP与人均收入之间的因果关系,得出人力资本对国内城乡居民的收入增长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加大教育、医疗保健等多种形式的人力资本投资,成了下一步增进国内城乡居民收入增长的最为有效的手段。核心词:人力资本、格兰杰因果检查、城乡差距随着改革开放的进展,国内的国民生产总值即国民收入总值由1978年的3645.2

2、亿元增长至的251483.2亿元,年均增长率达15.16%;人均GDP由1978年的381元增长值的18934元,年均增长率为13.91%。由此可见,自改革开放以来的三十年,不管是国民收入总值还是人均国民收入,其增长速度都是非常快的。随着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国内城乡居民收入也是迅速增长的,在1978年,国内的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纯收入分别为343.4元和133.6元,比值为2.57:1;而,国内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纯收入分别增长至13785.8元和4140.4元,比值为3.33:1,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呈上升趋势。本文通过对1978-间的人均GDP增长研究,对影响国内居民收入

3、增长的重要因素进行了分析,并运用格兰杰因果检查分析了城乡居民收入增长与人力资本投资的关系。一、国内城乡居民收入分析(一)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表达的是一种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它直接决定着了该国家或地区居民的收入水平。因此,研究一种国家或地区的居民收入增长状况,一方面要分析该国家或地区的人均GDP。图1显示了按可比价格计算的国内自1978年至的人均GDP变动状况,由图1可以看出,剔除了价格因素后来,国内的人均GDP由1978年的381元,增长至的4148.3元,增长了9.89倍,这阐明了改革开放30年间,国内的经济发展态势良好,速度可观。图1 1978-国内人

4、均GDP变动(按可比价格计算)(二)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变动状况国内城乡居民收入都是持续上升的,就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而言,由1978年的343.4元增长至的13785.8元,增长了39.2倍;农村居民纯收入由1978年的133.6元增长至的4140.4元,增长了30倍。表1 1978-城乡居民收入变动 单位:元年份城乡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纯收入城乡收入比1978343.4133.62.61980477.6191.32.51985739.1397.61.919901510.2686.32.219911700.6708.62.419922026.6784.02.6199

5、32577.4921.62.819943496.21221.02.919954283.01577.72.719964838.91926.12.519975160.32090.12.519985425.12162.02.519995854.02210.32.66280.02253.42.86859.62366.42.97702.82475.63.18472.22622.63.29421.62936.43.210493.03254.93.211759.53587.03.313785.84140.43.3资料来源:中国记录年鉴尽管改革开放以来,国内城乡居民收入都呈现大幅度增长,于此同步,城乡居民收入

6、差距也在进一步拉大,在1978年-期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呈先缩小后加大的趋势,由1978年的2.6:1缩小至1985年的1.9:1后,逐渐增长至的3.3:1。这阐明经济的发展、城乡居民的收入增长等没能使得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缩小,反而使得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拉大,如图2示。图2 1990-国内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变动二、国内城乡居民人力资本现状分析根据舒尔茨对人力资本的典型定义,我们将人力资本的形式划分为正规教育、培训、医疗保健、人口迁移。由于数据的可获取性,我们选用人均教育经费、城乡居民教育投入、医疗保健支出、人均卫生经费等指标,来对国内城乡居民人力资本投资进行分析研究。(一)人力资本现状1. 人

7、口身体素质不断提高国际上一般以婴儿死亡率和出生时的预期寿命,作为衡量人口身体素质最重要的两项指标,国内的婴儿死亡率从上世纪40年代的200迅速下降到1990年人口普查时的32.9,这一数据为25.5 卫生部-中国卫生发展状况简报,国内的婴儿死亡率为15.3。居民的平均预期寿命也成逐年上升的趋势,由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时的68.55岁提高至第五次人口普查时的71.40岁,近年来仍持续增长,国内居民的平均预期寿命为73.0岁,较1990年增长4.45岁。这阐明国内的人口身体素质是不断提高的。表2 国内居民预期寿命的变动 单位:岁年份平均男女199068.5566.8470.4771.4069.

8、6373.3373.0资料来源:中国记录年鉴,-中国卫生发展状况简报2. 居民受教育水平不断提高居民受教育水平可以用多种指标来衡量,此处,我们选用6岁及以上人口总各受教育层次人口的比重和居民人均受教育年限来考察。各教育水平人口占总人口比率可以较好地反映出居民的受教育构造;人均受教育年限是衡量居民教育水平变动的最直接指标,根据第三、四、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和中国记录年鉴历年数据,我们可以采用内插法计算出1978-人均受教育年限的数据如表4示。从表3和表4,我们可以看出,自1982年到,国内居民的受教育限度大幅提高。国内大专及以上教育限度的人口在1982年味0.68%,这一比例提高至6.65%,并且

9、文盲比率大幅度下降。与此同步,居民的人均受教育年限也大幅度提高。表3 各教育水平人口占总人口比率 单位:%年份文盲小学初中高中大专及以上198231.88 39.94 20.03 7.48 0.68 199020.61 42.27 26.50 9.04 1.59 199615.62 41.28 31.46 9.41 2.23 199714.16 40.66 32.06 10.38 2.74 199813.71 39.79 33.04 10.67 2.79 199913.37 38.50 34.33 10.71 3.09 15.58 35.70 33.96 11.15 3.61 7.75 39.

10、97 36.52 11.95 3.81 10.23 34.96 37.65 12.45 4.71 9.68 33.42 38.04 13.37 5.49 9.16 32.38 39.29 13.40 5.77 10.37 33.28 38.35 12.44 5.56 8.79 33.07 38.99 12.93 6.22 8.01 31.80 40.22 13.41 6.56 表4 国内居民人均受教育年限年份197819821990年限4.675.206.267.628.58资料来源:根据中国人口年鉴1985,中国1990年人口普查资料,人口普查分县资料整顿计算。(二)国内城乡人力资本投资分析

11、根据人力资本的典型定义,人力资本投资的重要形式为正规教育、培训、医疗卫生支出和劳动力迁移等。由于数据的可获取性,本文选用人均教育经费、城乡居民教育支出、人均卫生经费、城乡居民医疗保健支出来衡量国内城乡居民人力资本投资的变迁。1. 人均教育经费逐年增长,国家财政性经费为重要来源 1992年以来,国内的卫教育总费用和人均教育经费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教育总费用由1992年的567.05亿元增长至的9815.31亿元,增长了16.31倍;人均教育经费由1992年的74.00元增长至的746.71元,增长了9.09倍。就教育经费的来源来看,国内教育总经费中,以国家财政性经费为主体,所占比例在60%以上,

12、另一方面是家庭个人的教育经费支出。但是,自1992年以来,国家财政性经费所占总经费的比例呈下降趋势,由1992年的84.05%下降到的64.68%,低至61.30%;而个人支出则由1992年的7.92%增长至的28.81%,达32.25%,这阐明了国内教育总费用中,由政府承当的部分越来越少,而由家庭个人承当的部分越来越多。表5 国内教育经费变迁 单位:亿元年份总经费国家财政性社会团队和个人社会捐资集资学杂费其她人均教育经费(元)1992867.05 728.75 0.00 69.63 68.67 0.00 74.00 19931059.94 867.76 3.33 70.19 118.66 0

13、.00 89.43 19941488.78 1174.74 10.78 97.45 205.81 0.00 124.22 19951877.95 1411.52 20.37 162.84 283.22 0.00 155.05 19962262.34 1671.70 26.20 188.42 376.02 0.00 184.85 19972531.73 1862.54 30.17 170.66 468.36 0.00 204.79 19982949.06 2032.45 48.03 141.85 726.72 117.57 236.38 19993349.04 2287.18 62.90 125

14、.87 873.10 123.38 266.25 3849.08 2562.61 85.85 113.96 1086.67 148.39 303.69 4637.66 3057.01 128.09 112.89 1339.68 182.16 363.38 5480.03 3491.40 172.55 127.28 1688.79 227.87 426.62 6208.27 3850.62 259.01 104.59 1994.03 272.19 480.42 7242.60 4465.86 347.85 93.42 2335.47 324.04 557.17 8418.84 5161.08 4

15、52.22 93.16 2712.38 372.38 643.86 9815.31 6348.36 549.06 89.91 2827.98 420.67 746.71 表6 国内教育经费构成年份国家财政性社会团队和个人社会捐资集资学杂费其她199284.05 8.03 7.92 0.00 199381.87 0.31 6.62 11.19 0.00 199478.91 0.72 6.55 13.82 0.00 199575.16 1.08 8.67 15.08 0.00 199673.89 1.16 8.33 16.62 0.00 199773.57 1.19 6.74 18.50 0.00

16、 199868.92 1.63 4.81 24.64 3.99 199968.29 1.88 3.76 26.07 3.68 66.58 2.23 2.96 28.23 3.86 65.92 2.76 2.43 28.89 3.93 63.71 3.15 2.32 30.82 4.16 62.02 4.17 1.68 32.12 4.38 61.66 4.80 1.29 32.25 4.47 61.30 5.37 1.11 32.22 4.42 64.68 5.59 0.92 28.81 4.29 2. 卫生总费用和人均卫生经费持续增长作为人力资本投资的方式之一,卫生资源和卫生费用可以保证国内

17、居民的身体健康素质,减少死亡率和患病率,可以直接提高人力资本含量。自来,国内的卫生总费用持续增长,由的4586.6亿元迅速增长至的9843.8亿元,年均增幅达13.6%。而人均卫生经费由的361.9元增长至的748.8元,增幅达12.9%。图2 国内卫生总经费变迁(单位:亿元)图3 国内人均卫生经费变迁(单位:元)3. 人力资本投资占财政支出比值下降,占GDP比重不高尽管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在教育总费用中占主体,并且国家财政性卫生经费在卫生总费用中占较大比例,但近年来财政支出中教育支出和卫生经费所占的比例都是下降的。从教育支出占GDP的比重来看,国内教育经费占GDP比重不超过3,。这一指标远远低

18、于世界5.1%的平均水平,甚至还落后于发展中国家4.1%的平均水平,也低于国家2.6%左右的平均水平,距离中国教育发展纲要提出的到20世纪末实现4%的目的相距甚远。并且,卫生经费占财政支出和GDP的比重也较低,这阐明国内财政支出和GDP用于人力资本投资的部分是局限性的。4. 4. 城乡人力资本投资差距增长受历史、制度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国内的教育和医疗卫生资源总体是向都市倾斜的,与此同步,城乡居民教育支出和医疗保健支出也存在较大差距,其中,城乡居民人均教育支出大概为农村居民人均教育支出的3-4倍甚至更大,城乡居民医疗保健支出为农村居民医疗保健支出的3-4倍,见表8。这一方面是由于制度和习俗的差别

19、所导致的对教育、医疗保健等人力资本投资的不注重,另一方面,则重要是由于城乡居民收入的差距所致。表7 国内财政支出中教育和卫生支出年份财政支出教育占比1 占比1为经费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占比2为经费支出占GDP的比重。占比2卫生经费占比1占比219923742.2728.75 19.47 2.71 64.211.72 0.24 19934642.3867.76 18.69 2.46 90.011.94 0.25 19945792.621174.74 20.28 2.44 103.441.79 0.21 19956823.721411.52 20.69 2.32 55.540.81 0.09 1

20、9967937.551671.70 21.06 2.35 32.550.41 0.05 19979233.561862.54 20.17 2.36 41.050.44 0.05 199810798.182032.45 18.82 2.41 121.931.13 0.14 199913187.672287.18 17.34 2.55 120.880.92 0.13 15886.52562.21 16.13 2.58 174.671.10 0.18 18902.583057.01 16.17 2.79 304.011.61 0.28 22053.153491.40 15.83 2.90 487.6

21、82.21 0.41 24649.953850.62 15.62 2.84 654.892.66 0.48 28486.894465.86 15.68 2.79 677.792.38 0.42 33930.285161.08 15.21 2.82 943.12.78 0.51 40422.736348.36 15.70 3.00 1077.622.67 0.51 49781.357122.32 14.31 2.85 1989.964.00 0.80 资料来源:中国记录年鉴表8 国内城乡居民人力资本投资比较年份城乡教育支出农村教育支出比值城乡医疗保健农村医疗保健比值1993194.0158.38

22、3.3256.8927.172.091994250.7575.093.3482.8932.072.581995312.71102.353.06110.1142.472.591996374.95132.462.83143.2858.262.461997448.38148.183.03179.6862.452.881998499.39159.413.13205.1668.133.011999567.05168.333.37245.5970.023.51627.82186.723.36318.0787.573.63736.63192.643.82343.2896.613.55902.28210.31

23、4.29430.08102.944.18934.38235.683.96475.98115.754.111032.8247.634.17528.15130.564.051097.46295.483.71600.85168.093.571203.03305.133.94620.54191.513.241329.16305.664.35699.09210.243.33资料来源:中国记录年鉴三、国内人均GDP增长的实证分析(一)数据的选用本文选用了国内1978-间人均GDP、非农产业占整个GDP的比重BZ(本文重要是运用第二、三产业总值占整个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以及都市化水平C(此处选用都市人口占总

24、人口的比重)和人均受教育年限E的数据,数据来源于国家记录局历年的中国记录年鉴,中国劳动记录年鉴各地区的记录年鉴,以及新中国成立50年资料汇编。本文重要是选用时间序列数据,运用回归模型措施分析环渤海地区人均GDP增长的因素分析,并对城乡差距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二)人均GDP增长模型的建立与检查本文以人均GDP为解释变量,以人均受教育年限E、都市化水平t和非农产业GDP占整个GDP的比重BZ作为变量,建立简朴的计量模型。为消除异方差的影响,对所有数据取自然对数后,运用Eviews3.1进行运营。 其中 和分别表达人均受教育年限、都市化水平和非农产业占整个GDP的比重对人均GDP的产出弹性,为常数

25、。运用Eviews3.1运营成果如下:T -5.165 3.303 4.228 2.709= 0.987 F=15.589 DW=0.497方程的拟合度为0.987,常数项和自变量的估计系数均通过了方程得检查。从方程中可以看出都市化进程、人均受教育限度以及非农产业产值都与人均生产总值正有关,其中人均受教育年限对国内人均生产总值起的作用是最大的,每增长人均受教育年限一年将会增长4.013单位的人均生产总值;另一方面是非农产值所占GDP比重,每增长非农产值一种百分点将会增长14.010单位的人均生产总值;都市化进程对人均生产总值的作用是比较小的,每提高一种单位的都市化水平将会带动1.21个单位的人

26、均生产总值的增长,这阐明国内都市化水平对增长人均生产总值还是起正作用的。四、 人均GDP与城乡居民收入增长的实证分析(一)研究措施(1)平稳性检查计量经济学里的因果关系检查重要是指格兰杰因果检查,这是基于时间序列数据的分析,检查的前提条件是时间序列为平稳过程。所谓平稳过程的时间序列指的是记录特性,重要是均值与自协方差不随时间推移而变化的随机过程。平稳性检查的措施有多种,其中最常用的较严格的检查措施是单位根检查,一般采用扩大的ADF检查。其形式为: (7)式中加入了k个滞后项是为了使残值项成为白噪声,ADF检查采用最小二乘法得到有关的系数T-记录量进行单位根检查,即:t的记录量t的临界值:t的记

27、录量LNPGDP311.59240.00099回绝LNYLNPGDP14.91430.00034回绝418.28280.00044回绝LNPGDPLNY2.946590.09040回绝51.196580.33133回绝2.926560.08276回绝表14人均GDP与农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因果关系分析因果关系假定 滞后期数F值P值决策因果关系结论LNNLNPGDP32.982510.07788回绝 LNNLNPGDP1.077630.39851回绝43.547300.06001回绝LNPGDPLNN3.911260.04799回绝59.984310.01228回绝9.499170.01369回绝

28、从上文中的计量模型中可以得出城乡居民收入、农村居民收入与人均GDP存在长期的稳定关系。城乡居民收入与GDP的这种稳定有关关系,使得我们可以采用人均GDP的增长以及影响因素分析,来对影响城乡居民收入增长的各要素进行分析,并且可以断定,人力资本是影响国内城乡居民收入增长的重要因素。四、结论与政策建议从上文中人均GDP的影响因素的分析中可以得出人均受教育限度、产业构造的调节、都市化进程与人均GDP的增长是正有关的,这阐明了人力资本投资的重要性、非农产业的发展将会带动农村生产效率,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并且都市化进程的推动对国内人均GDP的增长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因此,加大人力资本投资、推动产业构造升级和

29、都市化进程对国内人均GDP的提高非常重要。对剔除了价格影响后来的人均GDP进行计量分析的成果表白,对人均GDP的影响较为重要的是教育水平,因此,加大教育、培训、人口迁移、医疗保健等各方面的人力资本投资,可以使得国内人均GDP长足增长。在运用格兰杰因果关系检查法对人均GDP与城乡居民收入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检查的成果表白:国内人均GDP的增长与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纯收入增长之间,存在着互为因果的明显的双向格兰杰因果关系。因此,为了国内经济的长足发展和城乡居民收入的持续增长,应当充足发挥人力资本投资对城乡居民收入的增进作用,加大人力资本投资。1、从国内教育经费的来源上看,政府支出的经费越

30、来越少,而家庭个人所承当的部分越来越大。随着国内经济的迅速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也随之增长,教育经费短缺的问题将日益突出。缺少高素质的劳动力和技术人才,将会影响国内经济发展的水平和速度。应转变政府职能,科学调节财政支出构造,在有限的财力中保证教育支出的优先增长,并根据经济发展状况,将财政收入超收部分更多地用于教育投入,保证教育支出的稳定增长。2、国内财政对医疗卫生投入的局限性,至少与经济发展水平和人均GDP的增长不相适应,且医疗资源在地区之间和城乡的资源配备很不平衡。应加大政府在医疗卫生领域的支出,增长公共医疗卫生支出规模,并在城乡之间、东西部地区实现公共医疗卫生支出的均衡配备。3、 针对目前国内

31、都市化进程推动的状况,应完善农村医疗救济制度,建立农村医疗保险制度,增进新型合伙医疗发展。新型农村合伙医疗制度应努力提高医疗保险覆盖率和农民参合率,提高参合农民就诊率和住院率,减轻农民就医经济承当;在注重大病医疗保障的同步还应当补偿部分门诊费用和提供免费避免及卫生教育。参照文献蔡昉:城乡收入差距的政治经济学J,中国社会科学,4.蔡昉:工业反哺农业、都市支持农村的经济学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1.陈秀山、徐瑛:中国区域差距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J,中国社会科学,5.陈志按、冯继康:山东省居民收入分派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J,山东社会科学,2.冯星光:北京市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测度与其分解J,记录与信息论

32、坛,9。郭剑雄:二元经济与中国农业发展M,经济管理出版社,1999,1.何盛明等: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与农民增收J,财政研究,2.黄泰岩,王检贵:如何看待居民收入差距的扩大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李子奈、田一奔、羊健:居民收入差距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的关系分析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9.林光彬:级别制度、市场经济与城乡收入差距扩大J。管理世界,(4)。邵玲:中国城乡居民收入分派国际研讨会综述J,经济学动态,1992,2.宋荣兴,孙海涛: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变化的分析比较J。财经问题研究,(7)。孙志毅:试析中国居民收入差距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及对策J,商业研究,.尚林,秦伟良:农民家庭

33、人均纯收入与经济增长关系实证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35(4)。许秀川:国内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及重要影响因素分析P。西南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王艳萍:收入差距对国内经济增长的影响J,经济经纬,3.王密仙,陈明贺:河北省城乡居民收入分析J,北方经济,(1)。王秋娟:北京市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研究J,北方工业大学学报,(12)。赵人伟,李实,卡尔.李思勤。中国居民收入分派再研究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9。周文兴:中国收入分派不平等与经济增长,北京大学出版社,3.Adelman, I and Morris,C T, Economic Growth and Social Equality in Devel

34、oping Countries,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73.Chen S, Wang Y. Chinas growth and poverty reduction: trends between 1990 and 1999, PolicyResearch. Working Paper. Washington, DC: World Bank, Khan A, Carl R. Income and Inequality in China: Composition, Distribution and Growth ofHousehold Income, 1988

35、to 1995J. China Quarterly, 1998, 154: pp. 221-53Lee J. Changes in the Source of Chinas Regional InequalityJ. China Economic Review.,11(3): pp.232-45.Meng X. Profit-sharing and the earnings gap between urban workers and rural urban migrantsin Chinese enterprisesJ. Australian National University, Mime

36、o,Tsui K Y. Factor Decomposition of Chinese Rural Income Inequality: New Methodology,Empirical Findings, and Policy ImplicationsJ. Journal of Comparative Economics, 1998a, 26,pp.502-528Xu, Colin L, Zou H. Explaining the Changes of Income Distribution in ChinaJ. ChinaEconomic Review. , 11 (2): pp.149-170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