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的来历100字

上传人:时间****91 文档编号:205280632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01.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清明节的来历100字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清明节的来历100字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清明节的来历100字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资源描述:

《清明节的来历100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清明节的来历100字(9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清明节的来历10字(一)中国老式的清明节大概始于周代,已有二千五百近年的历史,由于清明节与寒食的日子接近,而寒食是清明的禁火扫墓的日子,徐徐的,寒食与清明就合二为一了,而寒食既成为清明的别称,也变成为清明扫墓的一种习俗,清明之日不动烟火,只吃凉的食品。慢慢地成为扫墓祭祖的日子,即今天的清明节。从此,清明节踏青扫墓成为中华民族一种固定的风俗。清明节的来历10字(二)国内老式的清明节大概始于周代,清明最开始是一种很重要的节气,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后来,由于清明与寒食的日子接近,而寒食是民间禁火扫墓的日子,徐徐的,寒食

2、与清明就合二为一了,而寒食既成为清明的别称,也变成为清明时节的一种习俗,清明之日不动烟火,只吃凉的食品。扫墓祭祖清明节中国历史上,寒食禁火,祭祀先人,早已蔚为习俗。唐朝之后,寒食节逐渐式微,于清明节扫墓祭祖成了此后持续不断的节俗老式。唐朝大诗人白居易寒食野望吟诗云:乌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风吹旷野纸钱飞,古墓累累春草绿。棠梨花映白杨树,尽是生死辞别处。冥漠重泉哭不闻,萧萧暮雨人归去。宋朝诗人高菊卿也曾于一诗中描写道: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日落狐狸眠冢上,一滴何曾到九泉!就是到了今天的社会,人们在清明节前后仍有上坟扫墓祭祖的习俗:铲除杂草,放上供

3、品,于坟前上香祷祝,燃纸钱金锭,或简朴地献上一束鲜花,以寄托对先人的怀念。踏青清明之时,正值春回大地,人们乃因利乘便,扫墓之余亦一家老少在山乡野间游乐一番,回家时顺手折几枝叶芽初绽的柳枝戴在头上,怡乐融融。也有的人特意于清明节期间到大自然去欣赏和领略生机勃勃的春日景象,郊外远足,一抒在严冬以来的郁结心胸,这种踏青也叫春游,古代叫探春、寻春。其含义,就是脚踏青草,在郊野游玩,欣赏春色。清明前后正是踏青的好时光,因此成为清明节俗的一项重要内容。古时妇女平日不能随便出游,清明扫墓是难得的踏青的机会,故妇女们在清明节比男人玩得更开心,民间有“女人的清明男人的年”之说。插柳清明节是杨柳发芽抽绿的时间,民

4、间有折柳、戴柳、插柳的习俗。人们踏青时顺手折下几枝柳条,可拿在手中把玩,也可编成帽子戴在头上,也可带回家插在门楣、屋檐上。谚语有“清明不戴柳,红颜成皓首”“清明不戴柳,死后变黄狗”的说法,阐明清明折柳在旧时是很普遍的习俗。据说柳枝具有辟邪的功用,那么插柳戴柳不仅是潮流的装饰,并且有祈福辟邪之效了。清明插柳也也许跟过去寒食节以柳枝乞取新火的的习俗有关。今天看来,随意折取柳枝是对树木的一种损害,是不适宜倡导的。清明节插柳植树的风习,据说是纪念发明多种农业生产工具并曾尝百草的神农氏;另一说是介子推死时所抱的柳树后来复活,晋文公赐名为清明柳,并折柳成圈戴在头上,此习俗后传入民间。虽然有着不同的典故源流

5、,但这些风俗仍不离人们对春回大地的喜悦。清明游乐清明节除了上述扫墓祭祖、踏青插柳的习俗之外,尚有大量纯属游乐的风习,千百年来,倍受人们的爱慕,如延续至今的牵钩、放风筝和荡秋千等,也尚有曾盛行一时,惟今已不复见的射柳和蹴鞠(音:cj)。牵钩“牵钩”是古称,其实就是现代的拔河运动。据说春秋时,楚国为了攻打吴国,以牵钩这种运动来增强人民的体质。它重要是以一根麻绳,两头分为许多小绳,比赛时,以一面大旗为界,一声令下,双方各自用力拉绳,鼓乐齐鸣,双方助威呐喊,热闹非常。放风筝放风筝是清明节人们最爱慕的活动之一。古人相信若某人生病可将其病况写或画于扎制的风筝上,用线系着风筝在空中放飞,让它飞至高空就拉线剪

6、断,疾病劫难便会随着风筝一起飞走。后来,风筝亦逐渐发展成广为流行的郊游娱乐活动。清人潘荣陛所著帝京岁时纪胜记载:“清明扫墓,倾城男女,纷出四郊,提酌挈盒,轮毂相望。各携纸鸢线轴,祭扫毕,即于坟前施放较胜。”古人还觉得清明的风很适合放风筝。清嘉录中说:“春之风自下而上,纸鸢因之而起,故有清明放断鹞之谚。”在古人那里,放风筝不仅是一种游艺活动,并且是一种巫术行为:她们觉得放风筝可以放走自己的秽气。因此诸多人在清明节放风筝时,将自己懂得的所有灾病都写在纸鸢上,等风筝放高时,就剪断风筝线,让纸鸢随风飘逝,象征着自己的疾病、秽气都让风筝带走了。荡秋千秋千最早叫千秋,相传秋千为春秋时齐桓公从北方民族山戎所

7、传入,汉后来成为清明及其他如端午节、寒食节等节日的民间游戏。秋千最初是用一根绳子,以手抓绳而荡,后发展成于木架上悬挂两绳,下拴横板而成。秋千之戏在南北朝时已经流行。荆楚岁时记记载:“春时悬长绳于高木,士女衣彩服坐于其上而推引之,名曰打秋千。”唐代荡秋千已经是很普遍的游戏,并且成为清明节习俗的重要内容。由于清明荡秋千随处可见,元明清三代定清明节为秋千节,皇宫里也安设秋千供皇后、嫔妃、宫女们玩耍。今日的公园和游乐场仍然有秋千,供小朋友玩耍。射柳射柳是一种练习射箭技巧的游戏。据明朝人的记载,就是将鸽子放在葫芦里,然后将葫芦高挂于柳树上,弯弓射中葫芦,鸽子飞出,以飞鸽飞的高度来鉴定胜负。蹴鞠清明节除了

8、祭祖扫墓之外,尚有各项户外活动,像踏青、郊游、荡秋千等等,在祭祀追思的感伤之余,还融合了欢乐赏春的氛围。在这些活动中,“蹴鞠”就是一项十分有趣的活动。蹴鞠,就是目前足球的前身,球皮是用皮革做成,球内用毛塞紧。相传蹴鞠早于商代已有,战国时期流入民间,至汉代更成了军中用以练身习武,并列于兵书。“蹴鞠”就是用脚踢球,来源于春秋战国时期的齐国故都临淄,唐宋时期最为繁华,常常浮现“球终日不坠”,“球不离足,足不离球,华庭欣赏,万人瞻仰”的情景,宋太祖蹴鞠图描绘的就是当时情景。杜甫的清明诗中写到,“十年蹴鞠将雏远,万里秋千习俗同”,也阐明了当时蹴鞠活动的普及。在讲求“中庸”的老式文化背景下,蹴鞠逐渐由对抗

9、性比赛演变为表演性竞技。到了清代,在史籍上有关蹴鞠活动的记载,就寥寥无几了。蹴鞠的发源地山东淄博又兴起蹴鞠热,许多市民参与其中,既锻炼了身体,又传承了两千近年的民俗。斗鸡古代清明盛行斗鸡游戏,斗鸡由清明开始,斗到夏至为止。国内最早的斗鸡记录,见于左传。到了唐代,斗鸡成风,不仅是民间斗鸡,连皇上也参与斗鸡。如唐玄宗最喜斗鸡。清明 (唐)杜牧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途中寒食(唐)宋之问立即逢寒食,途中属暮春。可怜江浦望,不见洛桥人。北极怀明主,南溟作逐臣。故园肠断处,日夜柳条新。寒食(唐)韩翃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闾

10、门即事(唐)张继耕夫召募爱楼船,春草青青万项田;试上吴门窥郡郭,清明几处有新烟。清明(宋)王禹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苏堤清明即事(宋)吴惟信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加强未成年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老式和革命老式教育,引导广大未成年人积极参与爱国主义教育活动,继承合同要革命英烈优秀品质,不断丰富“做一种有道德的人”主题教育活动,以网上签名寄语活动形式,引导广大未成年人积极参与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增强爱国意识,激发爱国情感,学习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组织广大未成年人上网祭祀英烈,网上鲜花,寄语留言,体现心声,增强爱党爱

11、国意识,激发爱党爱国情感,同步组织开展打扫烈士陵墓活动,体现情感2、班主任必须提前组织学生准备好寄语内容,学生也可以运用课余时间同同窗或家长一起准备,填好表格,并录入电脑,班级统一整顿好,运用微机学时间登陆,也可以在教师办公室统一登陆签名和寄语。完毕后寄语电子文档发送至电子邮箱:、签名网址:中国文明网:选择地区时请选择“贵州”,然后敬礼、寄语。4、活动期间,各年级、各班根据政教处下发的“网上祭英烈”网上签名寄语活动登记表认真登记,挑选优秀寄语,并及时上报年级组,由学校记录后上报教育局。学校最后印发各年级、各班签名寄语的人数,刊登精彩寄语,活动结束后来将整顿出版寄语活动专辑。学雷锋活动总结雷锋精

12、神是我们中华民族珍贵的精神财富。四十近年来,它鼓励着一代又一代的青少年健康成长,增进了社会文明的进步,社会风气的好转。校园是少年小朋友健康成长的摇篮,倡导“以德育人”,雷锋精神就是最重要的构成部分。根据镇教委的安排,3月份作为全校的学雷锋活动月,在这一种月里,我校组织广大师生集中开展学雷锋活动,以实际行动来弘扬雷锋精神,进一步推动我校的精神文明建设,为创立文明学校作出自己应有的奉献。 一、活动主题: 以“学习雷锋精神”为主题,弘扬民族老式和民族精神,增强师生“我与学校共荣辱”的责任感。开展“爱祖国,爱家乡,爱学校,爱班级”的四爱教育,增强主人翁意识,学会尊重她人、保护环境、尊重自我,具有良好的

13、服务意识。坚持从我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增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进一步推动我校的精神文明建设,为创立健康文明园校作出自己应有的奉献。 二、具体规定: 活动月的标语是“雷锋就是你我她”。在学习、纪律、卫生、文明礼貌等方面以“五要”、“五不要”为行动原则,立足实际学雷锋,发扬钉子精神、艰苦朴素作风和助人为乐老式。 1、见到杂物弯弯腰,节制零食不乱抛要“善小为之“,不要“小善不为”。 2、遵规守纪理应当,诚信朴实生之道要“严以律己”,不要“自由散漫”。 3、文明礼节很重要,不拘小节必自扰要“善待她人”,不要“作践自己”。 4、勤奋学习善思考,悲观懈怠是徒劳要“学而善思”,不要“思而不学”。 、

14、环境优雅育英才,教师教导要记牢要“善待环境”,不要“轻狂喧哗”。 三、学雷锋活动月具体安排: 1、3月2日,运用国旗下发言,做好“学雷锋活动月”的宣传启动工作,向全校师生发出向雷锋同志学习,开展学雷锋活动倡议。各班运用班会课召开一次以“学雷锋,懂礼仪,讲文明,做好事”为主题的班会,做好记录。 2、开展了一次学雷锋征文比赛,规定:以“我以雷锋为楷模”为主题,题目自拟,文体不限。三五年级每班选3篇优秀习作于月15日前上交少队。根据上交的优秀习作,少先队进行评比,在少队活动时间,请作者带领全体少先队员学习,并评出优秀作品,将成绩纳入评比优胜班级。 3、学雷锋校园实践活动结合 (1)、结合8国际妇女节

15、,学校组织了开展“感恩妈妈”活动(为妈妈制作一张心意卡,给妈妈洗一次脚,给妈妈写一封感谢信,做一件力所能及的家务活等),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在全校产生了较好的影响。 ()、立足校园做好事,净化、美化校园。做到“杂物三不扔”(不扔废纸,不扔塑料袋,不扔废包装盒),“两见两积极”(见到地上有杂物积极拾起,见到有人乱扔杂物积极劝阻)。 (3)、结合植树节,积极组织学习参与“美化校园”的活动。把爱祖国与爱学校、爱班级结合起来,引导广大学生积极投身养绿、护绿活动,不断增强绿化意识、环保意识和家园意识,争做爱绿护绿的小卫士。(4)、遵规守纪,开展零扣分活动。每一位同窗都要严格的规定自己,在纪律、卫生、文明举止方面展开竞争,不断改正自己的缺陷,人人争做“语言文明、举止高雅、助人为乐、大公无私”的好学生。 、以学雷锋为主题的黑板报比赛。学校规定3月日之前,各班完毕学雷锋专项黑板报。活动结束后,我们聘任学校领导,对本次活动成果进行评比,评出优秀板报班级。将成绩纳入优胜班级的评比。5、三月底,学校组织开展了学雷锋活动状况评比、总结工作。通过这次学雷锋活动月活动的开展,增强了班集体的凝聚力,同步还把学雷锋活动和学校德育工作有机的结合起来了,使学校的校园环境、同窗们的学习风气和精神面貌均有很大的提高。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