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比较阅读(模拟专练)-2022年中考语文二轮复习讲练测(原卷版)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205219771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PDF 页数:25 大小:3.28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文言文比较阅读(模拟专练)-2022年中考语文二轮复习讲练测(原卷版)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文言文比较阅读(模拟专练)-2022年中考语文二轮复习讲练测(原卷版)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文言文比较阅读(模拟专练)-2022年中考语文二轮复习讲练测(原卷版)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资源描述:

《文言文比较阅读(模拟专练)-2022年中考语文二轮复习讲练测(原卷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言文比较阅读(模拟专练)-2022年中考语文二轮复习讲练测(原卷版)(2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专题1 2:文言文比较阅读(模拟专练)碱第1篇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各题。(甲)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子日:“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子日:“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子夏日:“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张)(节 选 自 论语十二章)(乙)匡衡字稚圭,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邑人大姓文不识,家富多书,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主人怪,问衡

2、,衡日:“愿得主人书遍读之。”主人感叹,资给以书,遂成大学支(选 自 凿壁借光)【注】逮:及,到达。邑 人:同乡。文 不 识:一个人的名字。大 学:大学问家。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1)不亦训乎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2)思而不学则凿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3.语 段(甲)中的“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能不能调换顺序?为什么?4.读 了 语 段(甲)(乙)后,关于学习你得到了哪些启示?第 2卷阅 读【甲】【乙】两则选文,完成小题。【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

3、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乙】孔子曰:“吾死之后则商也日益赐也日损。曾 子 曰:何 谓 也?”子曰:“商好与贤己者处,赐好说不若己者。不知其子,视其父;不知其人,视其友。”故曰:“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丹之所藏者赤,漆之所藏者黑。是以君子必慎其所与处者焉。”(选 自 王 肃 孔子家语)注释 商和下文的赐皆为孔子弟子。益:长进。损:减损。贤 己 者:比自己贤良的人。说:谈论。视:看,比照。化:融和。鲍鱼之肆:卖咸鱼的店铺。

4、5.解释下列句子中枷点的词。斯是陋室()无案牍之劳取)(3)不期其子,视其父()赐好说不若己者()6.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是以君子必慎其所与处者焉。7.用为【乙】文中的划横线句子断句(断两处)吾 死 之 后 则 商 也 日 益 赐 也 日 损8.下列各项中,之”的意义和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A.如入芝兰之室 B.何陋之有C.水陆草木之花 D.其反激之力9.【乙】文中的“芝兰之室,后人常用来喻指贤士居所。【甲】文的陋室以及文中提到的_ _ _ _ _ _ _ _ _ _和 都称得上是“芝兰之室o10.【甲】文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与【乙】文丹之所藏者赤,漆之所藏者

5、黑等涉及的都是“交友的话题,在这方面你有怎样的感悟?请联系文段内容和自己的生活感受谈谈看法。回第3悬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完成各题。【甲】爱莲说周敦颐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蓄。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抄,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乙】和郭主簿 其二(节选)陶渊明芳菊开林耀,青松冠岩列。怀此典秀姿,卓为霜下杰久衔觞念幽人,千载抚尔诀久【注释】耀:光耀,增辉。冠岩列:在山岩的高处排列成行。卓:独

6、立不群。杰:出众的,超越一般的。衔觞:指饮酒。幽人:指古代的隐士。抚尔诀:坚守你们的节操。11.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1)可爱者甚蕾(2)濯清涟而不败(3)富乎众矣(4)怀此南秀姿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1)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2)菊之爱,陶后鲜有闻。13.对【甲】【乙】两文理解和分析不当的一项是A.【甲】文“出淤泥而不染”一句,既写莲本身的特征,又象征着君子身处污浊环境而不同流合污的美好品质。B.【甲】文结尾的一问一叹情味复杂,既有追求君子人格的自傲,又有同道稀少的寂寥,还有对追名逐利世风的批判。C.【乙】文 衔觞念幽人,千载抚尔诀 两句,赞美了隐士的高尚节操,也寄寓着诗人内在品

7、格的追求。D.【甲】【乙】两文都运用了象征和衬托的手法,【甲】文中的牡丹和【乙】文中的青松分别是为了衬托莲与菊。1 4.对陶渊明爱菊的原因,周敦颐的分析和陶渊明的自诉有何异同?请 结 合【甲】【乙】两文分析。颂第4 悬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小题。【甲】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二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把,寻十余里无迹。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柿,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

8、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纪 啊 河中石兽)【乙】蜀中有杜处士,好书画,所宝以百数。有 戴 嵩 牛一轴,尤所爱,锦囊玉轴,常以自随。一日曝书画,有一牧童见之,拊掌大笑,日:“此画斗牛也。牛斗,力在角,尾搐入两股间,今乃掉尾而斗,谬矣。”处士笑而然之。古语有云:“耕当问奴,织当问婢。”不可改也。(苏 轼 杜处士好书画)1 5.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1)网十余

9、岁(2)一日粤书画16.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17.结合语境,用自己的话说说下面句中“笑 的具体原因。有一牧童见之,拊掌大器。18.结合本文,谈谈你读了甲乙两文后分别得到的启示。第5篇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甲】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喊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

10、者歌目:“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选 自 郦 道 元 三峡)【乙】粤东峡山,高不过里许,而磴级纣曲,古松张覆,骄阳不炙。过石桥,有三奇树,鼎足而立,忽至半空凝结为一。凡树皆根合而枝分,此独根分而枝合,奇已!登山大半,飞瀑雷震,从空而下。瀑旁有室,即飞泉亭也。纵横丈余,八窗明净。闭窗瀑闻,开窗瀑至。人可坐,可卧,可箕踞,可偃仰,可放笔砚,可渝茗置饮。以人之逸,待水之劳,取九天银河置几席间作玩。当时建此亭者其仙乎!(节 选 自 袁 枚 峡江寺飞泉亭记)19.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 项 是()A.量几席间作玩 且焉罩土石 B.高不迎里许 及鲁肃迎寻阳C.素湍绿潭 可以调奉琴 D.属

11、引凄异 下车引之20.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待水之劳 笑而止曰 B.以人之逸 不功疾也C.鼎足画立 面山内居 D.当时建此亭者苏仙乎!飞漱不间21.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2)凡树皆根合而枝分,此独根分而枝合,奇已!22.甲文中“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描写三峡之山的特点,乙文中 闭窗瀑闻,开窗瀑至”突出瀑布的特点,二者都采用了 的写法。您第6篇阅读下列两则文言文,按要求回答问题。【甲】答谢中书书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

12、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乙】天镜园浴凫堂天镜园浴凫堂Q高槐深竹,槌暗千层,坐对兰荡,一泓漾之,水木明瑟,鱼鸟藻苻,类若乘空。余读书其中,扑面临头,受用一绿,幽窗开卷,字俱碧鲜。每岁春老,破塘 笋必道此,轻物飞出,牙人择顶大笋一株掷水面,呼园中人日:“捞笋!”鼓糙飞去。园丁划小舟拾之,形如象牙,白如雪,嫩如花藕,甜如蔗霜。煮食之,无可名言,但有惭愧。注释 浴凫堂:天镜园中一个堂名。槌:树荫。兰荡:湖名。明瑟:明净新鲜未破塘:绍兴地名,以产笋著称。轻 期(dao):小船。牙人:商人。他(yl):船桨。23.理解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含义。(1)夕日欲预(2)类荐乘空_ _ _ _ _ _ _ _ _

13、 _ _ _2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1)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2)形如象牙,白如雪,嫩如花藕,甜如蔗霜。25.下列理解分析不正确的是()A.甲 乙 两文分别用“清流见底”水木明瑟 突出 水 的明澈明净、这与“游鱼戏石,直视无碍 有异曲同工之妙。B.甲 乙 两文都选择代表性的景物人文,都从远近、高低、动静、色彩搭配人手,调动视觉、听觉、触觉、味觉等器官进行描写。C.甲 乙 两文写景,不仅仅停留在景物本身,而是抓住景物特征,营造优美的意境,表达作者独特的情感。D.甲 文在写景的基础上进行议论,表达情感。乙 文则先写景,再描写商人卖笋、园丁捞笋的场面,富有生活情趣。2 6

14、.甲 乙 两文,在景物描写方面有何相同之处?第7篇寺名同 承天”,文意各不同。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甲】承天寺泉州承天寺,异迹甚多。寺中有九十九井,相传一僧畜 异志,欲掘百井以为兆,后功亏其一而由。井上筑石塔数处,凡苍蝇飞数塔上无论多少头皆向下无有小异者。山门口有梅花石,石光而平,中隐梅影一枝。每年梅树开花时,影上亦有花;生叶时,影上有叶:遇结子时,影上有子;若花叶与子母落之时,则影上惟存枯枝而已。寺中又有魁星石,近视无物,远望如一幅淡墨魁星图。至天将雨时,石上绽出水珠,亦俨然结一魁星形也。(清1梁 章 银 归田琐记节选)【乙】记承天寺夜游苏轼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欣

15、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坯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苻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注】畜:同 蓄。承天寺:在今湖北黄冈南。27.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1)后功亏其一而止 止:(2)若花叶与子像落之时 俱:(3)月色入广 户:(4)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但:28.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凡苍蝇飞集塔上/无论多少/头皆向下/无有小异者B.凡苍蝇飞集/塔上无论多少头/皆向下/无有小异者C.凡苍蝇飞集/塔上无论多少/头皆向下/无有小异者D.凡苍蝇飞集塔上/无论多少头/皆向下/无有小异者29.把文中画

16、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近视无物,远望如一幅淡墨魁星图。(2)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30.标题是文章的眼睛。小明从标题看出了两文写作内容的不同,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说说不同之处。您第8篇阅读下面文言文阅读,完成下面小题。【选段一】孟子曰:“卷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日: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住,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节 选 自 富贵不能淫)【选段二】伯夷、叔齐,孤竹君之二子也。父欲立叔齐。及父

17、卒,叔齐让伯夷。伯夷日:“父命也。”遂逃去。叔齐亦不肯立而逃之国人立其中子。于是伯夷、叔齐闻西伯昌善养老,“盍往归焉!”及至,西伯卒,武王载木主,号为文王,东伐纣。伯夷、叔齐叩马而谏曰:“父死不葬,爰及干戈,可谓孝乎?以臣弑君,可谓仁乎?”左右欲兵之。太公日:“此义人也。“扶而去之。武王已平殷乱,天下争周,而伯夷、叔齐耻之,义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之。及饿且死,作歌,其辞日:“登彼西山兮,采其薇矣。以暴乡暴兮,不知其非矣。神农、虞、夏忽焉没兮,我安适归矣?于嗟徂兮,命之衰矣。”遂饿死于首阳山。(节 选 自 史记,伯夷列传)注 伯夷叔齐:伯夷为兄,叔齐为弟。孤 竹:殷商时一国名,大约在今

18、秦皇岛附近。西 伯 昌:周文王姬昌,时为西伯。盍:何不。归:投奔。武 王:周文王的儿子,名发。木 主:木头做的神主牌位。爰及:至于。3 1.参考表格中“方法,解释加点词。文言词句方法解释悬焉得为大丈夫乎成语迁移法:是可忍,孰不可忍?(1)_扶而去之课内贯通法:成礼而去(2)_天下塞周语境推断法:武王已平殷乱(3)_字典查询法:以暴易暴兮(4)(填选项)A.改 变B.交 换C.姓 D.容易32.用/为文中划线句断句。(断两处)叔 齐 亦 不 肯 立 而 逃 之 国 人 立 其 中 子3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1)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2)伯夷、叔齐叩马而谏日:父死不葬

19、,爰及干戈,可谓孝乎?”34.伯 夷、叔齐算是孟子心目中的“大丈夫 吗?请结合两则材料,说说你的理解。第9篇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甲】舜发于吠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肽,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孟子告子下)【乙】上 谓侍臣日:“治国如治病,病虽愈,尤宜将护久倘遽自放纵,病复作,则不可救矣。今中国幸安,四夷俱服

20、,诚自古所希,然联日慎一日,唯惧不终,故欲数闻卿辈谏争也。”魏征日:“内外治安,臣不以为喜,唯喜陛下居安思危耳。”【注释】上:皇帝,此指唐太宗李世民。将护:护理。傥:(tang)同 倘,角若。遽(ju):迅速。四夷:指唐王朝周边的少数民族部落。希;通 稀,罕见。35.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意思都相同的一项是()A.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以河内守亚夫为将军B.曾益其所不能曾不能损魁父之丘C.诚自古所希 公孙衍、张仪岂不调大丈夫哉D.岁其筋骨 上自为军36.下列加点字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 项 是()A.所以动心忍性 以残年余力 B.行拂乱塞所为 基如土石何C.然朕日慎一日 杂俗相许 D.四夷俱服 风烟

21、俱净37.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2)内外治安,臣不以为喜,唯喜陛下居安思危耳。38.甲文论述的观点是什么?乙文告诉我们怎样的道理?第10篇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下面小题。【甲】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量,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

22、,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选自陶渊明 桃花源记)【乙】南阳刘子骥,好游山水。尝采药至衡山,深入忘反。见有一涧水,水南有二石困(q u n)。一闭一开,水深广,不得渡。欲还失道,遇伐薪人问径,仅得还家。或说困中皆仙方灵药

23、及诸杂物。子骥欲更寻索,不复知处。长沙醴陵县有小水,有二人乘舟取樵,见岸下土穴中水,逐流出,有新斫木片逐流下。深山中有人迹,异之。乃相谓日:“可试如水中,看何由尔。”一人便以笠自障,入穴。穴才容人。行数十步,便开明朗然,不异世间。(节选自陶渊明 搜神后记)【注释】困(qun):这里指似圆形谷仓的巨石。斫:砍伐。39.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语。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余人各复尊至其家40.把 语 段【甲】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遂与外人间隔41.桃花源记中人们来到桃花源的原因是什么?42.甲文写刘子骥 欣然规往 未果,乙文写刘子骥 欲更寻索,不复知处。作者这样安排的目的是什么?您 第 g阅读下面两

24、个语段,完成下面小题。(-)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垠,为屿,为崛,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怡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选臼柳宗元 小石潭记)(-)从山门右折,得石径。数步,闻疾雷声,心悸。山僧日:“此瀑声也。”疾趋,度石罅,瀑见。瀑行青壁间,撼山掉谷,喷雪直下,怒石横激如虹,忽

25、卷掣折而后注,水态愈伟,山行之极观也。游人坐欹岩下望,以面受沫,乍若披丝,虚空皆纬,至飞雨泻崖,而犹不忍去。暮归,各赋诗。所目既奇,思亦变幻。(选自袁宏远 观第五泄记)【注释】第五泄:第五级瀑布。在今浙江诸暨境内,此处有五大瀑布,当地人称瀑布为 泄”,因此那山也叫五泄山,是著名旅游胜地。罅(xia):缝隙,裂隙。掉:摇动。怒石横激:突兀的岩石横拦瀑布,激起水花。掣折:转折。欹(扇):斜靠。43.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语。日光下撤 其岸势犬牙差互(3)乃记之而去44.把 语 段(一)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凄神寒骨,悄怆幽邃。45.请 从 语 段(一)、语 段(二)中各找出一个表现水的特点的词

26、。小石潭记:观第五泄记:46.两篇选文,让我们感受到小石潭的幽美和第五泄的恢宏气势,两文分别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第12篇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下面小题。【甲】北冥有鱼,其名为稣。跳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朋鸟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日:“鹏之徒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之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一一节选自 庄子逍遥游【乙】南海之帝为倏,北海之帝为忽,中央之帝为浑沌。倏与忽时相与遇于浑沌

27、之地,浑沌待之甚善。倏与忽谋报浑沌之德,日:“人皆有七窍,以视、听、食、息,此独无有,尝试凿之。”日凿一窍,七日而浑沌死。一一选 自 庄子应帝王4 7.参考表格提示的方法,解释加点的词。文言词句方法解释人皆有七窍,以视、听、食、思语境推测:与 息 并列的 视、听、食”都是动词,“息 也是动词;已知词义推测法:去以六月息者也。旦凿一窍课内迁移法:吾旦三省吾身(论语学而)4 8.把甲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水击三千里,拉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49.甲语段作者极力描写鲤鹏体型之大,用意何在?50.甲乙两个语段在写法上有哪些相同点?简要分析。第13篇阅读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甲】虽有

28、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日:教学相长也。兑命日:“学学半。”其此之谓乎!【乙】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 民,教学为先。兑命日:“念终始典于学。”其此之谓乎?【注】君:这里的意思是统治。念终始:始终想着。5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学学半不知道5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1)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2)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53.甲、乙两文的开头有什么相同之处?请简析。54.两篇文章都引用了 兑命中的话,有什么作用?55.两篇短文对你的学

29、习生活有哪些启发,请任选一句结合自身实际具体谈一谈。建第14篇阅读下面【甲】【乙】两段选文,完成下面小题。【甲】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祇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杨之间,不以千里称也。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才,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日:“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乙】治书侍御史权万纪上言:“宣、饶二州银大发采之,岁可得数百万缗。”上日:“朕贵为天子,所乏者非财也,但恨无嘉言可以利民耳。与

30、其多得数百万缗,何如得一贤才!卿未尝进一贤、退一不肖,而专言税银之利。昔尧舜抵璧于山投珠于谷汉之桓灵乃聚钱为私藏,卿欲以桓灵俟我邪!”是日,黜万纪,使还家。引 自 资 治 通 鉴 唐 纪 十 五【注】银:银矿。不肖:品行不好。抵璧:摔碎美玉。桓灵:东汉的桓帝和灵帝,他们在位时,宠信宦官,政治腐败。黜:罢免。56.选出下列各项中加点词意思不同的一项()A.但恨无嘉言可以利民耳B.共真无马邪C.4 聚钱为私藏D.一食更尽粟一石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记承天寺夜游再视下也 北冥有鱼乃不知有汉 桃花源记尊王命急宜 三峡57.请 用 /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断两处)昔尧舜抵璧于山投珠于谷汉之桓灵乃聚钱为私藏5

31、8.用现代汉语翻译选文中画线的句子。(1)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2)朕贵为天子,所乏者非财也59.乙文中权万纪之所以被罢免,是因为他与甲文中的 食马者 所象征的人一样,都存在什么不足?第15篇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面小题。【甲】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 必 日”先天下之忧而忧

32、,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乙飞至孝母留河北遣人求访迎归。母有痼疾,药饵必亲。母卒,水浆不入口者三日。家无婢侍。吴玲素服飞,愿与交欢,饰名姝遗之。飞日:“主上宵阡,岂大将安乐时?”飞辞不受,玲益敬之。少嗜酒,帝戒之日:“卿异时到河朔,乃可饮。”遂绝不饮。帝初欲为飞营第4,飞辞日:“敌未灭,何以家为?”或问天下何时太平,飞日:“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注】吴玲:人名,岳飞的朋友。名姝:有名气的美女。宵肝:即宵衣肝食,天不亮起床,天黑才吃饭,形容终日操劳。营第:建造宅子。60.下列加点词语解释错误的一 项 是()A.至若春和簟明(景:日光)B.而 或 长 烟;空(一

33、:全)C.吴圻素服飞(素:白色)D.饰名姝遇之(遗:赠送、给予)6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乃重修岳阳楼乃不知有汉,无 论 魏 晋 B.迁客骚人,多会于此尝射于家圃C.圻益敬之 已而细柳军 D.不 多 物 喜 去?六 月 息 者 也62.对比分析甲乙两文,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甲】文段以 至若 领起,语言骈散结合,格调高亢,节奏明快有力。B.【乙】文表现了岳飞是一个孝顺、自律、善用人才、以天下为己任的人。C.【甲】文概括写景,重在言志抒情。【乙】文通过记录人物言行来刻画人物形象。D.【甲】【乙】两文体裁各异,但都表现出“忧国忧民、心怀天下”的家国情怀。6

34、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微斯人,吾谁与归?64.用 为 画 横 线 句 子 断 句,断三处。飞至孝母留河北遣人求访迎归。第16篇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甲)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低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

35、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乙)修之来此为,乐其地僻而事简,又爱其俗之安闲。既得斯泉于山谷之间,乃日与滁人仰而望山,俯而听泉。掇幽芳而荫乔木,风霜冰雪,刻露清秀,四时之景,无不可爱。又幸其民乐其岁物之丰成,而喜与于游也。国为本其山川,道其风俗之美,使民知所以安此丰年之乐者,幸生无事之时也。夫宣上是德,以与民共乐,剌史 之事也。遂书以名其亭焉。注:此:指滁州。上:皇上。刺史:代称知州。写此文时,作者为滁州知州。65.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A.低偻矍圜)B.临溪而迎()C.搀幽芳而荫乔木()D.遂书以冬其亭焉()66.下列各句中加点字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禽鸟知山林之乐

36、,巾不知人之乐 俯炉听泉B.宴酣之乐 修本来此C.醒能述以文者 以与民共乐D.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又幸其民,其岁物之丰成67.用/标出下面句子中的两处停顿。(每句标一处)既得斯泉于山谷之间,乃日与滁人仰面望山。6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道其风俗之美,使民知所以安此丰年之乐者,幸生无事之时也。69.甲、乙两文旨趣相同,你从中体会出作者怎样的情怀?第17篇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甲】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孥一小舟,拥羡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淞沆砌,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

37、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日:“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日:“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张 岱 湖心亭看雪)【乙】夜雪大作,时欲登舟至沙市,竟为雨雪阻。然万竹中雪子敲戛,铮铮有声。暗窗红火任意看数卷书亦复有少趣。自叹每有欲往,辄复不遂,然流行坎止,任之而已。鲁直所谓无处不可寄一梦也。(袁 中 道 夜雪)【注】雪子:雪粒,往往在下雪之初出现,状如盐粒。敲戛:敲打。流行坎止:顺流而行,遇阻而止。鲁直:即黄庭坚。70.请用/”给文中的划线处断句(两处)。暗 窗 红 火

38、 任 意 看 数 卷 书 亦 复 有 少 趣7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1)余强饮三大自而别:(2)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容此:(3)辄复不遂:(4)鲁直所谓:7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夜雪大作,时欲登舟至沙市,竟为雨雪所阻。73.【甲】文中 写出了西湖天寒地冻,万籁俱寂的意境。【乙】文中 万竹中雪子敲戛,铮铮有声”从 角度,反衬夜的寂静74.甲乙两文各自展现了文人高雅的情趣,他们的雅趣体现在哪里?请各写一点。第1 8篇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甲】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

39、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40、。(鱼我所欲也)【乙】孟子见梁惠王。王日:“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孟子对日:“王!何必日利?亦有仁义而已矣。王日 何以利吾国?大夫日 何以利吾家?土庶人日 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万乘之国弑其君者必千乘之家千柔之国弑其君者必百乘之家。万取千焉,千取百焉,不为不多矣。茗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麋。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王亦日仁义而已矣,何必日利?(节 选 自 孟子)注 乘:古代用四匹马拉的一辆兵车叫一乘,诸侯国的大小以兵车的多少来衡量。暨:音 丫而,饱,满足。75.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1)蹒 尔 而 与 之 蹑:(2)所识穷乏者得我与彳簧(3)万

41、钟 于 我 何 视 焉 加:(4)啰 为 后 义 而 先 利,:76.下列选项中 之 字用法和意义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万乘国A.子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B.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C.送杜少府书任蜀州D.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7 7.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2)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78.请 用 /”为【乙】段画横线句子断句。(限2处)万乘之国弑其君者必千乘之家。79.结合甲乙选文内容,请简要说说孟子在【甲】【乙】文中的主张各是什么。第19篇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甲】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经书以观,每假借于

42、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季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搀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遏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节 选 自 宋 濂 送东阳马生序)【乙】王冕者,诸暨人。七八岁时,父命牧牛陇上,窃入学舍,听诸生诵书;听 辄 默 记。暮归,忘其牛。或牵牛来责蹊田 者。父怒,挞之,已而复如初。母日:“儿痴如此,曷不听其所为?”冕因去,依僧寺以军。

43、夜潜出坐佛膝上执策映长明灯读之琅琅达旦。佛像多土偶,狞恶可怖:冕小儿,恬若不见。安阳韩性闻而号之,录为弟子,学遂为通儒。(选 自 王冕好学)【注释】蹊 田:践踏田地,指踩坏了庄稼。曷:同 何,为什么。80.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1)无从篡书以观(2)尝起百里外(3)门人弟子填其室(4)俟其欣悦81.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2)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82.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听?/亦若是则弓矣 B.依僧寺以周/不可久后C.恬荐不见/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D.安阳韩性闻而导之/渔人甚导之83.请 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断

44、三处)。夜 潜 出 坐 佛 膝 上 执 策 映 长 明 灯 读 之 琅 琅 达 旦84.阅读甲乙两文,说说宋濂和王冕的求学经历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第2 0篇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日:“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日:“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日:“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日:“小惠未遍,民弗从也。”公日:“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日:“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日:“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 日:“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日:“未可。”齐人三鼓。刿日:

45、“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日:“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日:“可矣。”遂逐齐师。既克,公问其故。对日:“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曹刿论战)(二)凡与敌战,士卒蹈万死一生之地,而无悔惧之心者,皆信令使然也。蜀相诸葛亮时在祁上,守在险要。会兵交换,在者八万。参佐成以贼众强盛,非力不制,宜权停下兵 一月,以并声势。亮日:“吾统武行师,以大信为本,得利失信,古人所惜。虽临征难,义所不废。”皆催令去。于是,去者皆悦,愿留一战;征者奋勇,思致死命。临战之日,莫不拔剑争先,一战大克,信之由也。(节 选

46、自 百战奇略第一卷信战,有删改)注:下兵:换防的士兵。85.解释下面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1)小 惠 未 遍 遍:(2)望 其 旗 摩 靡:86.把 语 段(一)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87.语 段(一)为什么要写乡人劝阻曹刿?请你简要分析。88.请结合语段(一)和 语 段(二)的内容简要概括战争的取胜之道有哪些。第2 1篇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甲】于是入朝见威王,日:“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名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手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47、王日:善。下令:群臣吏民能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多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选 自 邹忌讽齐王纳谏)【乙】伏伽日:臣闻 性相近,习相远。今皇太子诸王左右执事,不可不择。大抵不义无赖及驰骋射猎歌舞声色慢游之人,止可悦耳目,备驱驰,至拾遗补阙,决不能也。泛观前世,子姓不克孝,兄弟不克友,苇不由左右乱之。愿选贤才,澄僚友之选。”帝大悦,可诏:“周、隋之晚,忠臣结舌,是谓一言丧邦者。朕惟寡德,不能性与天道,然冀弼谐以辅不逮,即群公卿土罕进直言。

48、伏伽至诚慷慨,据义恳切,指朕失无所讳。其?伏伽为治书侍御史,赐帛三百匹。”(选 自 新唐书卷一百三列传第二十八)【注释】伏伽:孙伏伽,唐初大臣,历史上有据可查的第一位状元。子姓:子孙,子孙辈。僚友:指官职相同的人。帝:指唐高祖。8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1)臣之妻私臣 私:(2)群臣吏民能即刺寡人之过者 面:(3)莫不由左右乱之莫:90.下列各组加点词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皆以美于徐公每假借于藏书之家(送东阳马生序)B.闻寡人之耳者悉 以 咨 之(出师表)C.加群公卿土罕进直言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孟子鱼我所欲也)D.其以伏伽为治书侍御史乃入见。问:何以战?(:左传曹刿论战)9

49、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1)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2)周、隋之晚,忠臣结舌,是谓一言丧邦者。92.联系上下文,结合下面句中加点词语,分析齐威王和唐高祖两人的共同点。王日:善。不下令.帝大悦,甲诏.第22篇阅读下列甲乙两个文段,完成下面小题。【甲】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日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出师表节选)【乙】高祖 日:吾所以有天下者何?项氏之所以失天下者何?”

50、高起等对日:“陛下使人攻城略地,所降下者因以予之,与天下同利也。项羽妒贤嫉能,战胜而不予人功,得地而不予人利,此所以失天下也。”高祖日:”运筹帷帐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吾不如韩信。此三者,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了。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史记高祖本纪节选,有删改)【注释】高祖:指汉高祖刘邦。高起:高祖臣子。略:攻占。降:投降。天下:这里指刘邦的部属。子房:西汉名将张良。连:率领。93.下列加点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悉以冷之 咨:询问B.性行军均 淑:温和C.先帝简拔以遇陛下 遗:给予 D

51、.裨补阙而 漏:疏漏94.下列加点词意思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A.悉以咨之,然后施行B.此其所以为我擒也C.愚以为宫中之事D.战胜顶不予人功咨臣以当世之事宫中府中俱为一体连百万年军,战必胜足肤皴裂加不知95.选出下列对甲乙两文的理解有误的一项()A.甲文中诸葛亮向刘禅举荐贤臣分别管理 宫中 营中 之事,两个 必能 突出中了人才的重要作用。B.乙文中高祖与功臣论得天下,吾能用之 中的 能用 二字,揭示了高祖取得成功的根本原因。C.甲文中诸葛亮两次提到“先帝,是要求刘禅谨记先帝遗志,谨遵先帝安排,显得义正辞严。D.乙文中将项羽失败和高祖取胜作了对比,突出高祖爱护人才、重用人才。96.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97.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限断两处)。连 百 万 之 军 战 必 胜 吾 不 如 韩 信。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