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企业养老金会计

上传人:hh****3 文档编号:205199617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6.8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浅论企业养老金会计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浅论企业养老金会计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浅论企业养老金会计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资源描述:

《浅论企业养老金会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论企业养老金会计(1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浅论企业养老金会计摘要养老问题是人类历史发展的永恒主题。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类的诞生率和死亡率正逐年下降,人类的平均寿命不断延长,人口老龄化趋势犹如一股银色浪潮起先冲击着全球。从我国来看,我国不仅是世界上人口数量最多的国家,也是老年人口数量最多的国家。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须要,我国目前建立起一套基本适合我国国情的养老保险模式,即由基本养老保险、企业补充养老保险(企业年金)、职工个人储蓄养老保险组成的三支柱养老保险体系。但与此不协调的是我国并没有与基本养老保险相配套的养老金会计体系。在这一背景下,本文分析我国企业养老金会计的相关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构建出符合我国基

2、本国情的企业养老金会计准则。关键词:养老金支配;养老金会计;养老金会计准则AbstractThe pension problem is the eternal theme of the development of human history.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and the continuous improvement of the living standards of the medical technology, human birth and death rates are declining, the average human lif

3、e expectancy has been increasing, and the trend of population aging as one wave of silver began to impact the world. From our point of view, China is not only the most populous country in the world, also the elderly population than any other country. In order to meet the needs of the development of

4、the socialist market economy, China has established a set of basic suitable for Chinas pension insurance model, that is, from the basic pension insurance, supplementary pension insurance (enterprise annuity), employee personal savings pension insurance three-pillar pension insurance system. But unco

5、ordinated system of our country and not matching with the basic old-age insurance pension accounting. In this context, this paper analyzes Chinas corporate pension accounting related issues, and on this basis to build a corporate pension accounting standards in line with Chinas basic national condit

6、ions.Keywords:Pension plan; pension accounting; pension accounting standardsI目 录摘要IAbstractII引言11、养老金概述11.1养老金概述和性质11.2养老金会计的概念和基本要素21.2.1养老金支配资产21.2.2养老金负债21.2.3养老金费用22、我国企业养老金会计的概述32.1我国企业养老金制度的发展历程及现状32.1.1我国企业养老金制度的发展历程32.1.2我国企业养老金制度的现状42.2我国企业养老金会计的规定42.3我国企业养老金会计存在的问题52.3.1对养老金会计准则的规范不完善52.3.

7、2不符合权责发生制52.3.3与配比原则不符合52.3.4信息披露不充分53、对将来我国企业养老金会计准则的制定和完善63.1我国企业养老金会计准则的制定63.1.1确定养老金会计的基本理念63.1.2 确定养老金会计目标73.1.3 确定养老金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73.1.4 制定适合我国的企业养老金支配73.2 我国企业养老金会计准则详细内容探讨83.2.1 我国企业养老金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83.2.2 我国企业养老金会核算的会计基础93.2.3 我国企业养老金会计相关科目的设置103.2.4我国企业养老金会计处理104、结束语114.1结论114.2展望12致谢13参考文献14引言养老金会

8、计问题是会计界的一个难点问题。这主要是基于以下两方面的缘由:一是养老金涉及的时间涵盖了职工的整个工作生涯,其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涉及的期间较长;二是与养老金相关的资产、负债和费用,尤其是在养老金支配中涉及很多将来不确定因素,在理论上对养老金负债和费用的性质及确认还存在较大争议。我国从20世纪80年头起先进行养老金制度改革,历经30年,到目前为止已建立起一套基本适合我国国情的养老保险模式,即由基本养老保险、企业补充养老保险(企业年金)和职工个人储蓄养老保险组成的三支柱养老保险体系。养老金制度的改革与发展要求会计做好相关配套工作,突显了养老金会计信息的重要性和规范养老金会计处理的必要性,对养老金会

9、计问题探讨及我国企业养老金会计准则的制定提出了紧迫的要求。因此,结合我国当前国情,对养老金会计问题及其准则制定进行系统、深化的探讨具有较强的理论与实践意义。1、养老金概述1.1养老金概述和性质养老金,通俗地讲,就是人渐渐变老后丢失劳动实力被赡养所用的钱财,也会称着退休金。人们对养老金的了解,一般有两种不同的观念,“劳动酬劳观”与“社会福利观”。依据马克思政治经济学原理,大家认为:职工在职期间的工资收入基本上是按劳安排的,这正是体现了国家和企业的关怀。养老金制度就是国家和企业的关怀下产生的,员工在退休前是不须要预先计提养老金的,在实际支付时只是作为“营业外支出”来处理。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劳

10、动酬劳的观念渐渐克服了社会福利观的弊端,退休金是劳动的价值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在劳动过程中的员工劳动酬劳的一部分,是在赢得了员工退休后领取养老金的基础上服务,其实质是一种递延补偿性收入。供应服务的企业职工养老金作为当期费用处理。一方面,是一种公认的养老金成本;另一方面,确认应计负债,核算企业担当供款退休员工的义务。这些观点已渐渐被世界公认的会计理论和实务。1.2养老金会计的概念和基本要素养老金,也被称为退休金会计,是一个全面,系统地反映和监督养老资金运作的管理活动。会计要素是会计须要具有肯定程度的标准,依据对象的详细内容来分类。它的形式是会计对象的详细体现,也是财务报表的基本构成要素。会计要

11、素的主要作用在于通过设置和应用的会计帐户,揭示资金流淌的过程和结果,并供应须要会计信息的调整和经济的各种经济管理安排企业的利益。养老金的会计要素的基础上的元素分为基本的交易或事项,总体说来,企业年金会计涉及到三类会计要素:资产,负债和成本,详细会计报表项目是养老金费用、退休金支配的资产和养老金负债。1.2.1养老金支配资产退休金支配资产是依据退休金计来规定的,企业养老基金受托人、托管代理、受托人管理及投资业务做打算的养老金支付的全部的资产。不同于一般的企业资产,它通常是代管交付给基金身体的,事实上,这些企业资产已经和企业发生了隔离,其目的是要能够支付企业年金福利支配,通常是股票,债券及其他证券

12、。量减去养老金支配资产的数额是相等的企业,工人,或沉积所赚取的金额投资总额中介支付退休金的数额。依据相关制度和法律,退休金支配资产普遍成立了由支配不能退出的意愿。1.2.2养老金负债退休金负债是指员工在服务过程中,为企业供应依据企业规定的退休金支配的回报之一时,应支付职工退休后的债务。所谓精算现值的债务是指精算现值的总和或一系列后续应付账款或应收的账款。考虑到货币的时间价值和支付的可能性,将会转换到一个特定日期的价值。1.2.3养老金费用费用是指在其持续的经营业务,由于交付或者是产生这些产品,以进行服务或者是为进行其他的活动,而到支付的或者耗用的资产。之所以负债是因为他们将会成为负担。在此交易

13、或事项的企业年金支配进行期间,为企业供应服务的工人。因此,企业必须要付出相应的经济资源,详细表现为资产流出或负债的增加中。2、我国企业养老金会计的概述2.1我国企业养老金制度的发展历程及现状2.1.1我国企业养老金制度的发展历程1951年2月26日,我国颁布了养老金制度。1953年1月2日修正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障条例,这是一个不向职工征收缴费的综合性劳动保障基金制度,企业向这个基金缴纳全部费用(职工工资总额的3%)。作为职工的劳动保险金,由中华全国总工会托付中国人民银行代理保管。以界定福利退休金支付,然而,此基金不支付职工个人积累,所以它事实上是一个现金收付系统负责养老金的成本计入

14、“营业外支出”。经济改革如火如荼,传统的养老金制度的弊端也渐渐暴露出来。自1984年以来,在广东,江苏和辽宁省的第一家国有企业职工退休费用在此类试点项目,随后逐步应用在全国范围的几个县市。在此基础上,一些地方也接连绽开了工作,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制度。国务院发布的国有企业实行劳动合同制暂行规定中规定,企业依据劳动合同制,工人工资总额的15%左右,劳动合同制规定工人依据不超过本人标准工资的3%缴纳退养息老保险金。1997年,国务院颁布了国务院关于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确定规定把实行的两套方案向新的方案过渡,基本确定了城镇职工养老保险模式,也就是个人账户与社会统筹结合的模式

15、,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和个人储蓄养老保为基本养老保险的补充,逐步实行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省级统筹。1998年8月发布的关于实行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省级统筹和行业统筹移交地方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提出加快实行企业基本养老保险省级统筹,并提出要实行基本养老保险行业的统筹兼顾。企业应当按规定把养老保险工作移交给地方进行管理。1999年1月社会保险费征缴暂行条例的颁布与事实,这意味着基本养老保险费的征缴渐渐工作渐渐走向了规范化和法制化的健康道路。2.1.2我国企业养老金制度的现状经过多年的改革,我国已经形成了三个层次的养老保障模式,即是国家基本养老保险、补充养老保险和职工个人储蓄。养老保险和养老保险制

16、度由三方共同出资。基本养老保险,是指一个国家依据法律和法规的要求,强制社会保险制度的建立和实施。在这个制度下,雇主和工人都须要依法缴纳养老保险,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依法支付退休金后员工为了达到国家规定的退休年龄或因其他缘由离开劳动力治疗后以保障他们的基本生活。企业补充养老保险是企业依据自己的经济实力、国家的实施政策和实施条件的企业职工建立起的补充养老保险。它是由国家宏观指导,内部决策的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的其次个层次。企业补充养老保险,也被称为企业年金。职工个人储蓄养老保险是由员工参与自愿选择保险机构的补充形式。养老保险是由社会保险机构经办的职工个人储蓄,社会保险主管部门制定详细方法,职工个人依据自

17、己的工资收入支付。个人储蓄养老保险向当地社会保险机构向有关银行入账开立个人账户养老金,并不得低于或高于同期城乡居民储蓄存款利率的计息,以提倡和激励职工个人参与储蓄养老保险,所得利息记入个人账户的本金和利息归职工个人全部。撤消修改2.2我国企业养老金会计的规定在2006年,中国颁布实施了新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这个标准体系中,企业职工供应的服务是以各种形式的酬劳以及其他相关费用计入会计准则来体现出来的。该准则规定,企业为职工缴纳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等社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在供应应雇员这些基础之上,有肯定的会计期间内会依据有关规定执行。这之中应当生产的产品或供应服务的雇

18、员福利工资总额的计算和处理都包含在产品成本和服务成本之内,无形资产的职工薪酬,计入购建固定资产资产或无形资产成本。该标准还规定,企业应当在附注中披露应为职工缴纳的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等社会保险累计的未付金额。2.3我国企业养老金会计存在的问题从养老金会计的发展历程上来看,我国的养老金会计才刚刚起步。相应的,在企业养老金会计的准则制定和核算上存在着肯定的问题。笔者认为,有以下几方面的问题:2.3.1对养老金会计准则的规范不完善在探讨养老金会计之后,发觉养老金会计在国外已经有一段历史了,基本上形成了相对完善的一套养老金会计系统。而我国,则与国外与之形成显明的对比,在这方

19、面探讨成果是比较少的。2006年,虽然颁布了最新的会计法则,意图想要跟上国际会计准则的步伐,但是所得到的结果是令人匪夷所思的,没有起到肯定的效果,最终是还没有制定详细的养老金会计准则。2.3.2不符合权责发生制当前,我国养老金支配只是规定的提存支配,该支配并没有把界定福利和退休金给付义务在将来,只需先付预确定的养老金数额,并可以依据自己的经营状况,将来的养老金投资收益的风险由工作人员作出适当的调整个人的责任。然而,养老金是员工的服务期为企业服务,为他们的劳动酬劳的一部分,与工资差异作比较,工资劳动酬劳是现收现付养老金递延支付劳动酬劳的一部分。由于养老金是劳动酬劳的一部分,在员工供应服务在支付工

20、资的同时,我们必需遵循的条款、参照权责发生制原则,刚好确认和计量递延支付的这部分增值并包含在目前的成本。因此,退休金会计的权责发生制显得尤为重要。2.3.3与配比原则不符合退休金是建立在工人劳动的基础之上,劳动酬劳的实际支付延期付款后退休的员工。从那时起工人再也不能带来任何经济利益的企业,明显不能被确认在支付任何费用。依据配比原则,企业应包含在所产生的退休金,只有这样,才能正确地反映经营业绩。因此,匹配的原则不相符。2.3.4信息披露不充分中国目前的会计准则要求养老的员工福利应付会计,养老金会计信息披露是不足够的,对社会的贡献和应担当社会责任的企业可以不做出正确的措施。为了信息运用者能够充分须

21、要驾驭有关的会计并了解更多有关财务报表的信息报告的数据,充分披露退休金会计信息在财务报表中是特别重要的。3、对将来我国企业养老金会计准则的制定和完善前面通过对我国养老金会计的现状进行探讨,分析了我国当前养老金会计处理实务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实务中对养老金会计准则的详细需求,为我国养老金会计准则的制定供应了大量可以借鉴的阅历和理论。本章将在前面章节探讨的基础上,对我国养老金会计准则的制定进行探讨。3.1我国企业养老金会计准则的制定3.1.1确定养老金会计的基本理念依据会计要素的定义可以来分类分类,有两种基本的会计概念:平衡成本和收入前景的概念。不同的国家和组织的会计标准的制定者选择这两个会计概念,会

22、导致制定的会计准则体系,从目前的发展趋势有很大的不同,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和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会计准则制定倾向于平衡的理念,更加注意我们收入和支出的传统观念。可以看出,受美国和国际养老金会计准则的相关指引的发展主要体现平衡的概念,依据测得的退休金成本,这有助于一个更真实地反映财务状况的退休金支配退休金支配的资产及负债。在过去往往在中国会计准则收入的概念和费用,是由特定时期会计环境,结果推入当期损益的成本匹配,依据匹配原则,不会在资产负债表,否则会大大减弱了资产和负债信息的真实性。此外,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在中国和会计环境的改变,在这种环境下的会计创新,以适应不断改变的环境,从而促进全面,协调,可

23、持续的社会经济发展,形成一个互动的循环效应当今世界经济一体化,全球化日益显着的环境,任何一个国家,为了获得持续,稳定的发展,我们必需加快融入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步伐。这必定要求,也是促进国际化和统一的会计准则,不断提高不同国家之间会计信息的可比性和透亮度。因此,中国的养老金会计准则的发展,我们应当充分借鉴美国和国际养老金会计标准发展过程中平衡后所取向改变的有益阅历,并主动移动接近、平衡,中国的会计标准国际化加速的过程。3.1.2 确定养老金会计目标信托责任的概念和决策是相关会计目标,而会计理论的两种代表性的观点是一个有用的概念。随着资本市场的成熟,可用性和运行一个完整的社会经济环境的影响,确定 -

24、 受托责任的概念正逐步替代。从国外养老金会计的发展过程中,养老金会计,和最重要的目标的首要目标是为会计信息运用者供应有用的信息,养老金会计的客观反映决策更加有用的概念。在养老金资产和负债的退休金会计准则的状况下,在经济生活中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资本市场的发展,因此,多数企业的财务报表,投资者应当真实地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的须要增加;退休金支配程序参与者的作用增加,使工人的迫切须要财务状况有关的信息的退休金支配。相应的决策,养老金会计准则及持续改善和发展,以满意利益相关者的需求。因此,在退休金会计探讨的过程中,养老金会计准则的发展,还必需满意利益相关者的要求,对于相关信息的用户作出贡献的经济决策信息作

25、为融资退休金会计探讨起点问题。3.1.3 确定养老金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依据FASB的概念框架结构,以会计目标为动身点,通过一座桥连接目标与其他概念,会计要素的识别,计量和报告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详细体现会计目标。全部的会计信息质量,相关性和牢靠性的特点是会计信息质量的主要特征。随着的进一步发展,中国的资本市场,以及融资渠道,为企业和逐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逐步扩大为会计信息运用者的多样性,该国是刚刚的用户之一会计信息,广阔投资者的投资决策,相关的会计信息的需求,势必中国会计准则规范的重点往往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因此,养老金会计准则的发展,养老金会计准则的不确定性有充分的相识,尽可能真实地反映了养老金

26、支配的前提下,信息,为广阔信息用户供应了有力的相关信息。同时,在其他条件的状况下已经成熟,并逐步提高养老金会计的牢靠性。3.1.4 制定适合我国的企业养老金支配退休金支配的制度支配来确定退休金会计方法,选择的退休金支配,将实行适当的退休金会计处理。退休金会计处理养老金会计准则的核心内容,所以选择的退休金支配的企业年金会计准则的制定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中国的资本市场是在建设的初期阶段,该系统是不完备的,投资市场的系统风险。应避开大的市场风险,引导养老金由政府投资。在中国的特别国情选择的退休金支配,既在短期内并存。中小企业实施定额供款支配,该支配的优势。大型上市公司,经济实力雄厚,条件成熟的企业

27、可以提前界定福利支配的实施。有些公司情愿以吸引和激励员工长期住也可以用来界定福利支配。随着技术的不断改进和发展,中国的养老保险会计制度,在加强政府监管的资本市场,同时提高企业会计人员的质量,精算队伍的建设和成长,逐步过渡界定福利支配。3.2 我国企业养老金会计准则详细内容探讨我国的应制定退休金会计准则并充分借鉴国际阅历,这样才能学到有用的部分,为推动中国的养老金会计的发展。然而,在借鉴国际阅历的同时,你应当考虑我国的实际状况,不应当被复制的国际惯例。本节将是第一个探讨的基础上,结合退休金会计准则的详细内容与中国的国情分析。3.2.1 我国企业养老金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基本会计假设为遵循人民的共识

28、或协议,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前提下,合理设置会计在时间,空间环境中的会计活动。退休金会计探讨,以清除退休金会计假设,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和测量运用的货币。3.2.2 我国企业养老金会核算的会计基础现在相识到的养老金由社会福利,劳动酬劳的概念的概念,人的本质的理解是目前世界上在工人退休金成本应确认为企业供应服务。就其性质而言,退休金是部分员工在工作期间的薪酬应当取得劳动,劳动酬劳是延期付款,这部分工人劳动酬劳的某些权利,这部分工人的企业的权利,不能无偿占有一旦工人为企业供应服务,企业享受员工同时供应当前服务的力气,就意味着要担当同样的义务,支付工人的工资和退休金负债的确认,承诺为员

29、工在将来支付退休金。这两部分是不是无关紧要的,劳动酬劳的积累,假如没有期限,延期付款,不存在。因此,退休金成本必需被相关的确认和计量期间的权利和义务,作为一个必要的生产经营活动成本,权责发生制的原则的体现。因此,中国的企业年金会计权责发生制为基础。3.2.3 我国企业养老金会计相关科目的设置中国在2006年颁布的会计准则,企业年金在中国会计通过“应付职工薪酬”科目没有设置退休金会计科目。企业应设立特地的的退休金会计科目,进行独立核算的养老金。详细科目如下:a.预付退休金科目。主体是一个资产类科目,用于计算的金额的养老金给付义务的过资企业超过。过资助支配资产借方登记的退休金收入,信用注册支配的资

30、产损失。b.养老金应付科目。主体是一个用于计算养老金给付义务的企业应担当的负债类科目。借记注册企业实际支付给员工,贷方登记企业提取应付退休金负债。c.“养老成本”科目。受试者用于计算企业的目前的养老保险费用。产生借记注册退休金成本,贷方结转的登记期结束,期末结转金额的退休金成本,该帐户的金额是零。这当然包括企业缴纳基本养老保险的成本还包括企业在实施退休金支配提取或成立费用的摊销。科目由目前的服务成本,利息费用,摊销前期服务成本,摊销未确认收益或亏损,过渡成本,摊销和基金资产的预料,以嘉奖六个明细科目。元素,这些成本的会计处理方法,我们可以参考FASB的处理干脆从养老金会计准则制定的运用。3.2

31、.4我国企业养老金会计处理中国企业年金的会计处理方法,可以借鉴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的规定,企业年金的会计处理,将其分为立下丰功伟绩支配界定福利退休金会计处理依据该支配,养老金会计。a.设定提存支配下的养老金会计处理设定提存支配的会计处理比较简洁。在设定提存支配下,企业在每一期间的义务取决于该期间提存的金额。计量费用时不须要精算假设,也没有产生精算利得和损失的可能。详细来说,企业应当在职工供应服务期间,将为换取该服务应付给设定提存支配的提存金额确认为一项费用(养老金费用),该应付金额在扣除任何已付提存金后作为一项负债(应付养老金)。假如已付提存金超过了资产负债表日之前服务应得的提存金,且该预付

32、将导致将来支付的削减或现金返还,企业应将超过部分确认为一项资产(预付养老金)。也就是说,企业在计提养老金费用时,借记成本、费用科目,贷记“养老金费用”;向支配管理者支付约定的金额时,借记“养老金费用”,贷记“银行存款”等;假如企业未支付足额提存金时,应视作一项负债,借记“养老金费用”,贷记“应付养老金”,“银行存款”等;假如企业超额提存,应视作一项资产,借记“养老金费用”,“预付养老金”,贷记“银行存款”等。b.设定受益支配下的养老金会计处理界定福利支配,企业年金会计处理较为困难。于资产负债表日,依据精算师,基金受托人提交的报告和工作底稿编制前期服务成本及未确认的收益及亏损和转型的成本,进度及

33、摊销表,目前的退休金成本表;应付账款及预付退休金养老金账户资产负债表。详细的会计处理方法:企业基金将于存入基金受托人,同时确认在前面的退休金成本的方法。养老金费用与提存金额之间可能会发生差额,假如前者大于后者,应确认为一项资产,借记“养老金费用”,“预付养老金”,贷记“银行存款”等;假如前者小于后者,应确认为一项负债,借记“养老金费用”,贷记“应付养老金”,“银行存款”等。4、结束语4.1结论我国于2006年颁布、2007年起先实施新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在这个准则体系中,将企业养老金会计的相关规定都列入了企业会计准则第9号职工薪酬中进行规范,但是有关养老金会计的规定相对较少。基于国际上将养老金

34、会计的处理具有相应的详细准则规定,我国应把涉及养老金会计的内容单独列示,作为独立的准则。在准则中完善养老金会计的内容,可以依据我国的国情制定相应的养老金支配,即短期内二者共存,待条件成熟再由设定提存支配逐步过渡到设定受益支配;对于养老金的性质,我国会计理论界渐渐认同了“劳动酬劳观”。因此,对于养老金会计核算的基础应逐步由收付实现制转为权责发生制,只有这样才能符合养老金会计核算的原则;对于养老金会计的处理,应增设养老金会计的相关科目,这样不仅有利于对养老金进行会计核算,更有利于养老金的信息披露;养老金会计的信息是企业信息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养老金会计的信息披露时,应尽可能对养老金会计信息充分

35、披露,在表内列报的同时兼顾表外披露。4.2展望养老金会计准则会产生重要的经济后果。养老金会计准则是否能满意经济生活的须要,须要后续不断地检验。我国养老金制度正处于改革时期,养老金会计准则的制定也还处于摸索阶段,因此,有必要亲密关注我国养老金制度发展的动态,利用不断丰富的养老金会计相关数据对养老金会计及准则相关问题进行检验,逐步完善我国养老金会计准则。此外,随着其他相关制度、法规的建立和完善,可进一步探讨相关制度法规对养老金会计准则的影响。致谢本论文的最终完成是在我们的导师的细心指导下进行的。在每次论文遇到问题时,是老师不辞辛苦的讲解才使得我们的论文能顺当进行。论文从选题到资料的搜集直至最终论文

36、的修改,整个过程中,花费了指导老师很多珍贵的时间和精力,在此向指导老师表示诚心的感谢!指导老师严谨的治学看法,开拓进取的精神和高度的责任心都将使学生受用终生!鉴于水平有毕业论文中还存在不少缺点甚至错误,敬请老师指责和指正。毕业论文即将结束,美妙的学生生活也随之画上句号。即将走上社会的我,回想高校的生活感慨颇多。在这四年的时间里,相识了很多老师和同学,不论是在生活方面还是在学习方面,他们都给了我很大的帮助。通过这四年的学习,我不仅学到了很多文化学问,而且在做人和为人处世方面也深有所得,在毕业离校之际,深深地向他们表达我最真诚的谢意!最终,再次感谢母校和老师们。参考文献1刘畅.对社会养老保险金核算

37、方法的探讨.辽宁经济.2007(12):109.2苟新荣,张孝友.对我国企业养老金会计的思索.商业会计.2008(1):25-26.3郝惠平.对我国养老金制度及会计处理的思索.经济师.2009(3):72.4李竹林.关于企业养老保险会计核算问题的探讨.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7(9):201-202.5李红.关于养老金会计核算的思索.经济探讨导刊.2008(6):96-97.6李文.论养老金会计信息披露.中国酿造.2008(8):63.7万永瑞.美国养老金会计的动态平衡机理分析.会计之友.2007(6):89-90.8李真,石青.美国养老金会计准则的回顾与思索.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

38、07(4):35-37.9陈芳芳.美国养老金会计最新发展及其借鉴.财会通讯.2008(3):105-106.10于珂.企业养老保险会计核算探讨.时代经贸.2007(8):42-44.11洪昌文,阮雪琳.企业养老金相关问题探讨.特区经济.2008(2):140-141.12朱红梅.浅谈企业养老金的会计核算.时代经贸.2008,(S2):85-95.13李峰.浅谈养老金会计假设.科技经济市场.2007,(11):235.14王小春,梁永郭.关于我国基本养老金支付实力影响因素的探讨.特区经济.2009,(11):204-206.15李巧春.关于养老金的会计核算分析.现代企业教化.2009,(08):

39、118-119.16肖红霞,耿成轩.完善企业养老金会计模式的建议.财会通讯.2009,(04):147.17乔干.我国企业养老金会计相关问题探讨.科技信息.2009,(06):662-663.18王晓军,康博威.我国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收入再安排效应分析.统计探讨.2009,(11):75-81.19吴道友,叶馨,占欢梅.养老金调整政策的绩效与评价探讨.科技和产业.2009,9(10):81-92.20季晓东.养老金会计处理的探讨.会计探讨.2002(6):27-32.21陈秀霞.养老金会计相关问题探讨.中国农业会计.2009(3):57-58.22武清萍.养老金会计准则的中外比较及改进建议.商

40、业会计.2009,9(17):14-15.23Ahemd Belkaoui. Accounting Theory. Thomposn. 2004,P21224FASB,Statement of Financial Accounting Standards No.158:Employers Accounting for Defined Benefit Pension and Other Postretirement Plans, No.284-B Sept.200625FASB,Statement of Financial Accounting Standards No.158: Employers Accounting for Defined Benefit Pension and Other Postretirement Plans, No.284-B Sept.2006.26Tim V. Eaton, John R. Nofsinger, “The effect of financial constraints and political pressure on the management of public pension plans”, 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Public Policy,23(2004).P161-189.13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