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框架,非常有用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205170937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68.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四川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框架,非常有用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四川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框架,非常有用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四川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框架,非常有用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资源描述:

《四川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框架,非常有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框架,非常有用(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 (一)教育的概念定义:个体的社会化和社会的个性化 一、教育的认识 (二)教育的要素:教育者、学习者和教育影响 1、教育系统自身形式化的程度划分 (三)教育的形态 2、教育系统运行的空间特性划分 第一章 3、社会形态的变迁划分 (一)教育的起源(代表人物及观点)教育与 二、教育的历史 神话起源说、生物起源、心理起源、 劳动起源 发展 (二)教育的历史发展过程(各阶段教育的特征)教育学 1、农业社会的教育;2、工业社会的教育; 3、信息社会的教育 (一)教育学的萌芽:学记 三、教育学的 (二)教育学的创立: 培根、夸美纽斯、康德、赫尔巴特、 洛克、卢梭、裴斯泰洛齐(代表作) 产生与发展 (三)教

2、育学的发展:实验教育学、文化、实用主义、 马克思主义、批判主义(代表人物代表作) (四)教育学的当代走向 (五个方面) 四、教育学的价值:超越日常教育经验、科学解释教育问题、 沟通教育理论与实践 1、含义:是教育活动和系统对个体发展和社会发展所产生 的各种影响和作用。P30第二章 一、教育功能 2、类型:作用的对象/作用的方向/呈现的形式/多维度的复 的概述 合分类(选择题常考) 1、教育对个体发展的促进功能:个体社会化和个体个性化 二、个体功能 2、教育的个体谋生和享用功能3、教育对个体发展的负向功能教育 1、改善人口质量、提高民族素质; 2、促进文化延续和发展的功能功能 三、社会功能 3、

3、促进经济发展功能(提高国民人力资本、通过生产科技) 4、促进政治民主化 5、调解人与自然的关系 6、对社会发展的负向功能 1)教育功能价值取向的确立 1、教育功能 2)功能行动的发生 的形成 3)直接结果的产生 四、功能的实现 2、教育功能的释放:产品的输入;产品的利用。 1、含义:教育要达到的预期效果,反应教育在人的培 养规格标准、努力方向和社会倾向性等方面的要求 一、教育目的的 2、基本类型 :价值性操作性教育目的/终极性和发展性 正式决策的和非正式决策的教育目的 类型及其功能 3、功能:定向、调控、评价 第三章 二、教育目的的 1、确立的基本依据:社会和人的依据(人的身心发展需要)教育目

4、的 选择与确立 2、基本价值取向 1)人本位:卢梭,裴、马斯洛等 (观点代表人物) 2)社会本位:纳托普、凯兴斯泰纳涂尔干 3)价值取向众人与社会关系的基本确认 3、教育目的价值取向应注意的问题 1、我国的教育目的精神实质:P76、P77 三、我国的 2、我国教育目的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教育目的 3、我国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构成:德智体美 正确领会和把握全面发展; 4、教育目的实现的策略: 树立全面发展教育观; 正确处理各育的关系; 防止教育目的实践性缺失。 一、教育制度 1、含义及其特点:客观性、取向性、历史性和强制性 概述 2、制约教育制度的社会因素:政治、经济、文化。

5、 3、教育制度的历史发展: 1、含义:简称“学制”P90第四章 二、现代学校 2、学制类型:双轨(纵向划分西欧)、单轨(横向划分美国)、 教育制度 分支型(我国) 教育 3、现代学校 1)从纵向学校系统分析: 制度 制度的变革 双轨向分支型和单轨学制发展 2)从横向学校阶段看:各阶段发生重大变化 三、我国现行学校 1、演变:我国最早颁布的学制:壬寅学制 1902年 教育制度 我国最早实施的学制:癸卯学制 1904年 六三三制:壬戌学制 1922年 2、我国现行教育制度形态:(1)学前教育(2)初等教育 (3)中等教育(4)高等教育 3、学校制度改革:适度发展学前教育;普及义务教育 调整中等教育

6、;发展高等教育 1、教师 1)教师: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 职业 社会建设者、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 一、教师 2)社会地位与作用:社会作用、政治地位、经济待遇、职业权利、 第 3)基本特征:专业性职业、以教书育人为职责 2、教师个体的 1)内涵/具体内容:专业理想、知识、能力、专业自我形五 专业性发展 2)途径:师范教育、入职辅导、在职培训、自我教育 章 3、教师职业 1)角色:学习者传授者培育者、教学设计组织者、朋友榜样 角色形象 2)形象:道德形象、文化(核心)、人格形象 教 师 1、学生本质特征:学习间接经验为主、主体性、有明显发展特征 与 二、学生 2、学生地位

7、:1959年 儿童权益问题 联合国儿童权利宣言学 在教育过程中地位:学生既是认识的主体也是认识的客体生 3、学生的发展1)一般规律:顺序性阶段性、稳定性可变性、不均衡性、 个别差异性、整体性 2)中小学生发展的时代特点 1、在教育中的作用:重要条件、重要指标、重要内容 2、类型:社会关系、教育关系、心理关系 三、师生关系 1)影响师生关系因素:老师、学生、环境 3、理想师生关系 2)理想师生关系特征 的建立 3)良好师生关系构建策略 第六章 课程 一、课程与 1、课程的含义: 1)经验主义课程论:杜威为代表 课程理论 2)学科中心主义课程论 2、课程理论流派 3)社会改造主义课程论 4)存在主

8、义课程论 5)后现代主义课程论 1、课程目标:课程本身要实现的具体目标和意图 二、课程 2、课程内容:课程标准和教材 的组织 3、课程类型: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综合课程与核心课程/国家课程与校本课程/ 4、课程实施 :把课程计划付诸实施的过程 5、课程评价:学生学业的评价(学业评价与测量)和课程本身的评价 终结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 1、影响其变革的因素:政治 经济 文化 科技 学生发展 三、课程改革的 发展趋势 2、世界课程变革趋势(非重点) 3、我国课程改革未来发展趋势P170 第七章 课堂教学 1、教学定义/教学与相关概念的关系:教育(目的手段)、智育(途径一、教学与 2、当代教学 1)重视

9、教师重视学生 2)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 教学理论 变革趋势 3)重视认知重发展 4)重结果重过程 5)重视教法重学法 6)重继承重创新 3、当代主要的教学理论流派:哲学取向、行为主义、认知教学、情感教学 1、教学设计的依据:现代教学理论、系统科学的原理与方法二、 课堂教 教学的实际需要、学生需要和特点、教师的教学经验 学设计 2、教学设计的常用模式:系统分析模式、目标模式、过程模式 3、教学内容设计(知识分为三类):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策略性知识 4、教学时间设计:学生适当的学习时间各年龄段分别是多久 1、定义:P197/ 特征/依据 三、课堂教学策略 2、不同知识类型的教学策略 3、几种主

10、要的课堂教学策略: 讲授、对话(小组讨论以58人为宜)、 指导 第八章 学校教育与学生生活 1、学生心理障碍概念 2、常见的学生心理障碍有:攻击、退缩、焦虑、恐怖。 一、学生生活环境与 3、学生失范行为的各种表现:主要越轨行为和违法行为(4方面) 心理、行为示范 4、学生心理障碍和失范行为的归因分析:社会、学校失误、家庭 5、学生失范行为 1)心理学解释:“心理缺陷说”、“挫折侵犯说” 的理论解释 2)社会学解释:过程模式、结构模式(5种类) 3)失范行为类型:目的、价值、情感、传统失范 1、重要他人:由米尔斯最先提出,学生的重要他人可以分为互动性重要 二、学校生活和 他人和偶像性重要他人。

11、学生生活 2、学习压力:学生在就学过程中所承受的来自环境的各种紧张刺激以 及学生在生理、心理和社会行为上可测定、可评估的异常反应。 三、把知识传授的学校转变(1)教育实践重心的转变 为培育丰富人性的学校 (2)教育有利于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激发(重点) (3)学校教育有利于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 第九章 班级管理与班主任工作 1、班级组织概念的界定P239 /道尔顿制/ 特朗普制 2、班级组织发育经历三个阶段:个人属性之间、团体与个人之间、团体间 3、班级组织的特点(1班级组织的目标是使所有学生获得发展一、班级组织 (2)班级组织中师生关系是一种直接的、面对面的互动 (3)情感是班级组织中师生之间

12、和生生之间联系的纽带, (4)师生交往的多面性 (5)班主任和教师要用自己的人格力量来组织班级活动 4、班级组织的功能:社会化和个体化功能 (1)班级组织建设 二、班级管理的内容 (2)班级制度管理 (1)明确班级教学管理的目标和任务 (3)班级教学管理 (2)建立有效的班级教学秩序(3)建立班级 (4)班级活动管理 管理指挥系统(4)知道学生学会学习学生 (1)创造性地设计班集体目标 三、 班主任建设和管理 (2)合理地确定班级角色位置 班集体的操作方法 (3)协调好班内外各种关系 (4)构建“开放、多纬、有序”的班级活动体系 (5)营造健康向上、丰富活跃的班级文化环境 第十章 学生评价 1

13、、学生评价与教育评价的的概念 2、学生评价 1)据教学活动不同作用分为:诊断、形成、综合性评价一、 学生评价概述 的类型 2)据评价标准不同分为:相对评价法、绝对评价法、 (各自定义) 个体内差异评价法 3、学生评价的功能:诊断、导向、发展、管理 4、学生评价理论与 (1)倡导构建以发展为本的学生评价体系 实践的当代走向 (2)以质的评价模式取代量化的评价模式 (3)强调评价的真实性和情境性(4)鼓励学生 1、认知学习的评价; 评价中的合作行为(5)重视思维过程的评价 二、学生学业评价 中小学常用的测验类型:P275 2、技能学习的评价:动作技能形成经历三个阶段 3、学生情感学习的评价 1)一

14、般采用观察法问卷法 应注意的问题 2)尊重学生的学习情感表现 3)保护学生的个人隐私三、学生品德评价 1、品德心理结构:道德认知、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 科尔伯格 三水平六阶段理论2、我国中小学品德评价常用的方法:整体印象评价法、操行评定、操行计量 第十一章 教师的教育研究 1、教师进行教育研究具备的素养p296 (1)有利于解决教育教学的实际问题,提高教育一、教师即研究者 2、教师进行教育 教学的质量 研究的意义 (2)可以使课程、教学与教师真正融为一体。 (3)是教育科学繁荣的需要 (4)可以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与发展 (5)有利于教师不断积累实践知识二、 教师教育研究与理论 (1)促进教育的研究

15、与描述和解释教育的研究 工作者研究间的区别 (2)置身教育之中的研究和置身教育之外的研究 (3)为了教育的研究和关于教育的研究 1、调查法:问卷和访谈三、 教师教育研究 2、观察法:结构性与非结构性观察 的基本方法 3、个案研究:对单一的研究对象的变化过程进行剖析的研究方法 第十二章 教育改革与发展 1、现代教育的曙光:(19世纪末20世纪初 工业化时代 ) 现代教育的倡导者杜威 ,各国教育改革P319一、 世纪回顾 2、二战后教育大发展(20世纪50年代70年代): 加大教育投资,教育规模扩大,教学内容科学化,教学手段现代化 3、新世纪的教育改革方向和措施(20世纪80年代初至今)p321(重点) 1、从“学会生存”到“学会关心”二、当今世界教育 2、从科学主义、经济主义到推崇教育的社会价值转变 思潮的宏观演变 3、从国家主义教育到国际化教育 4、从阶段性教育到终身教育 全民教育三、21世纪教育 教育民主化 发展的趋势 教育信息化 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教育的个性化 四、终身教育的基本(1)终身教育的基本原则和原理:连续性整体性 原则和方法(2)终身教育的教学方法:重视作为教育基础的个人和小组, 要求教育遵循兴趣的原则,广泛采用创造性和非指导性的方法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