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大学新使命

上传人:卷*** 文档编号:205162946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4.14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当代中国大学新使命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当代中国大学新使命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当代中国大学新使命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资源描述:

《当代中国大学新使命》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当代中国大学新使命(1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第 25 卷第 5 期 年 10 月南京理工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Journal of Nanj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Vol 25 No 5Oct 现代中国大学新使命:基于汉语思维与双语解决的文化传承和创新邹晓辉1,2,3,邹顺鹏1( 1 中国地质大学( 北京) 高等教育研究所,北京 100083; 2 清华科技园( 珠海) 融智文化基因工程研究所( 筹) ,珠海,广东 519000; 3 贝克莱大学塞尔研究( 中美合伙) 双语信息解决项目,加州,美国,94720 2390)摘要: 本文旨在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论述现代中国大学传承和创新

2、人类文化的新使命。采用双语信息解决的研究措施,具体涉及: 广义和狭义、言和语、宏观与微观、世界观与措施论,四组相辅相成的基本划分。其研究成果不仅波及: 信息学、语言学、教育学和哲学四个研究领域的主线性问题,并且,还可形成继人类发明电脑硬件之后的软件工程,特别是语言解决和知识工程,虚拟的“第三脑”其推广普及可形成具有协同智能的超级互动平台。它将会深刻影响: 机与人、学与用、教和管、知和行等相辅相成的活动。这是现代中国大学完毕人类文化传承和创新这一新使命的简捷途径。这就是本研究得出的结论。核心词: 形式信息学; 形式语言学; 高等教育学; 科学哲学; 协同智能计算系统; 双语解决中图分类号: G6

3、49 21一、引言文献标记码: A文章编号: 1008 2646( ) 05 0106 08那么,她 或 她 就 务 必 要 首 先 克 服“三 类 语 言 瓶颈”。在传承和创新人类文化的过程中,现代中国大学依托什么来担当这一新使命呢? 其中,首当其冲的是 985 和 211 这两个平台上的现代中国大学,它们比其她一般的现代中国大学又均有哪些具体的优势呢? 特别是在通用英语、程序语言和领域术语“三类语言瓶颈”问题上,在现代国际互联网及其计算机辅助条件下,应当说,重要是生源和软硬件设施以及师资乃至教育和管理等方面不足为道的优势。如果仅就观念和工具两方面而论,笔者觉得,可概括为: 愿望、能力和机会

4、三方面,在机与人、学与用、教和管、知和行等相辅相成近年来国内外在信息学、语言学、教育学和哲学四个研究领域已触及相称主线性的问题,特别值得关注的是: 继人类发明电脑硬件之后形成了软件及软件工程、语言解决和知识工程所具有的可称之为虚拟的“第三脑”其推广普及可形“机与人、学与用、教和管、知和行”发生在大学的本文旨在明确现代中国大学如何运用“第三脑”高效完毕文化传承和创新的新使命。的一系列活动中所体现出来的距离。如果一种普二、正文通的现代中国大学生重要依托自己的悟性来同步持续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愿望、能力和机会三方面,下面笔者分别通过几种典型事例,展示我们是如何具体地在信息学、语言学、教育学和哲学四收稿日

5、期: 08 11作者简介: 邹晓辉( 1958) ,男,四川成都人,中国地质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研究员; 研究方向: 高等教育学。 106 成超级的协同智能互动平 台。1 它 将 深 刻 影 响一系列相辅相成活动。2个研究领域所波及的若干基本性或主线性的问题上来探寻文化传承和创新的历程。1 广义和狭义的双语及其相辅相成的作用在当今中国,数学和语文以及英语是三门雷打不动的基本性或主线性的课程,它们已经是贯穿于大中小学的具有全过程乃至全方位作用和意义的根基性课程。笔者曾经并且始终用这三门课程的“懂、会、熟”评价尺度来判断一种学生在学业上的发展潜力。无论是 1989 年在深圳,还是 1996 年在珠海

6、,或是 年在北京,甚至就是 年在美国贝克莱大学,笔者这个评判尺度都得到了师生们的承认。作为双语信息解决系统的设计人以及中美合伙项目的主持者,笔者发现: 如果说中国的英语教学是一块短板,且美国的汉语教学是一块超级短板( 这里的“板”是就管理的综合能力评估的“水桶原理”而言的) 的话,那么,为什么中美双方的学界看待它们的认知态度和实际行为之间会有如此巨大的反差呢?例 1,在中国无论我们的大学还是科研机构特别是学术期刊都把英文水平视为一种基本的衡量尺度,最典型的就是没有很棒的英文就不也许在国外顶级刊物上刊登 SCI 的论文。例 2,在美国无论在大学还是科研机构或者是学术期刊都把平常汉语交流水平视为一

7、种基本的礼仪衡量尺度,最典型的就是没有很棒的中文或汉语就不也许同中国人自由对话。如, 年我们无论是在哈佛大学还是麻省理工学院或是在美国科学杂志社所遇到的大学教授和期刊高档编辑都觉得自己的汉语交流水平很低( 固然这是与我们的英语交流水平相比较) ,但是,她们或她们几乎都很少会像我们中国的学者那样来真正下功夫学习并掌握并不断地提高自己的外语交流水平( 尽管如此还是很少人可以像母语者那样运用自如) 。又如, 年以来,笔者所出席的信息学、语言学、教育学和哲学四个研究领域的一系列国际学术会议,除了其中强调汉语特色的国际会议外,都是把英语作为学术交流的唯一语言工具,可是,我们看到多数中国学者英语水平( 特

8、别是口语水平) 相本地欠缺。可见,中国现代大学仍然处在非英语发展中国家的水平,特别是对绝大多数师生而言,“三类语言瓶颈”问题都远没得到解决。为此,笔者考虑了一种启用“第三脑”的方案。所谓“第三脑”,与其赖以生成的“第一脑”即自然人的大脑和“第二脑”即计算机或电脑均有很大区别。一方面,在硬件方面几乎不存在独立于人脑和电脑的“生理 物理”实体,进而,在软件方面似乎也不存在独立于人脑和电脑的“心理 数理”实体。但是,的的确确又存在独立于人脑和电脑的“虚拟实体”,并且,在协同地解决“三类语言瓶颈”的问题上独具优势。这也许就是本文作者为什么所要特别强调的“第三脑”特有的功能。图 1信息学领域的传承与创新

9、: 从图灵机到孪生图灵机再到协同智能计算系统及其应用由图 1 可知,a 描述的具有并行计算特性的面前; c 给出了它如何具体称量一系列对象的实3就是直接传承了图灵机思想; b 引施例,即: 通过为单音节字,也就是一般既可听又入了天平原理从而不仅以其右列 id 十进制数指代的序列模拟了砝码的功能,并且还以其左列 ge相应空格代表的位置模拟了秤盘的功能,于是,一个可称量虚拟的对象的天平也就展目前了人们的可见的汉语或中文( 英语均为 Chinese) 的每一种字,配备唯一 id 代码并以其占据的 ge 格子一道建立明确的序位关系即本真信息,从而创新了协同智能计算系统。由于其中的 a、b、c 三种并行

10、装 107 孪生图灵机置等价且逐渐收敛,同步,也由于其中单音节字的对象特性,因此,该协同智能计算系统也就蕴含了可间接计算字式图表音像立体活体多种对象的功能。为了简化描述,同步也为了直接阐明其原理,笔者把 b 这种装置简称为广义的双语协同智能计算系统。由于,其中,十进制数体现的算术语言,不仅与 c 这个实行例中展示的中文语言之间可构成广义的双语系统,并且,还可与其他广义文本描述的任何一类文本语言之间也构成广义的双语系统。这样表述固然是相对于英语和汉语这样的狭义的双语系统而言的。图 2语言学领域的传承与创新: 从左右两端英汉双语各自的解释途径4到上下两类文本由图 2 可知,这是一种狭义的双语信息解

11、决系统。它不仅融合了认知心理学双语者理论所描述的两种存储模型“单独存储说”和“共同存储说”5,并且,逆向颠倒了“机译”的“金字塔”模型并以“双语者”假设替代了“中间语”假设。为进一步比较英汉双语以及古今汉语乃至算术语言和平常语言等狭义及广义的双语奠定了语言学与信息学结合的基本。进而也就为形式信息学和形式语言学的结合奠定了工程技术实践基本。这正是以往的计算机科学以及编程语言和软件技术,图 3言和语的关系的传承与创新: 从索绪尔辨别特别是与之密切有关的一般语言学和形式语言学,都严重忽视了的问题。这就像英美人士可以在学术上,特别是可以在自然科学上,不关怀汉语和中文同样,固然也就不必一定要关怀汉语和中

12、文的理论及其应用了。然而,对母语是汉语和中文的现代中国大学的广大教师和学生而言,这却是一种不能不注重的主线性问题。如果说此前英语为主导的世界学术界轻视汉语还是一件没有措施的事情,那么,接下来您将看到汉语或中文的理论建树如何在技术的传承与创新之后的科学传承与创新上的进步。2 言和语的辨别及其相辅相成的作用有了上述广义和狭义的双语概念及其辨别之后,就可再向前推动一步,即: 不仅在自然语言,而且也可在算术语言涉及十进制数和二进制数( 机器语言) 方面,谋求统一描述。由图 3 可知,无论是理论上所说的“语言”还是事实上所说的“言语”,众所周知,这是语言学之父索绪尔作的辨别语言和言语至今仍 108 语言

13、和言语到笔者进一步辨别言和语6然是语言学界公认的两个术语,它同步也是语言学理论发展的一种里程碑。在汉语或中文的体现形式来看,可向前再推动一步,即: 可辨别基本的单音节“言”和派生的双音节及多音节的“语”。这样一来,不仅狭义的语言如汉语或中文( 自然语言的一种体现形式) ,并且广义的语言如机器语言( 二进制数即算术语言的一种体现形式) ,均可满足这样的辨别条件。学界都懂得,无论是索绪尔建立的一般语言学,还是乔姆斯基建立的形式语言学,均无汉语和中文信息解决的理论地位。然而,图 3 给出的语言学乃至言语学的基本研究对象和派生研究对象的明确辨别,在形式上可通过自然人主体和计算机代理双方自动鉴定的特点,

14、同步拟定自然语言、形式语言乃至机器语言的科学研究对象,从而,至少在形式构造上可奠定广义和狭义的语言科学地位。由此可见,这是一种典型的文化传承与创新实例。其实际作用和理论意义都可谓是相本地突出。细心的读者应当会注意到: 图 1、图 2 和图 3共同指出了汉语单音节字即言所体现出的独特性质: 总量有限且可数字化自动计算,由于它不同于兼有言和语双重属性的混音节词。言和语的划分可凸显汉语或中文这种具有明确形式边界且相称便于间接形式化计算的特性。如果读者懂得上述此类特性的理论意义和使用价值,那么,您会预见到将来中国大学对人类文化传承和创新做出巨大奉献的契机。为什么笔者会这样说呢? 请看一种简要示例吧!图

15、 4数理逻辑领域的传承与创新: 对二进制数在形式上进一步加以抱负分类由图 4 可见,在图 4 上端的方框内,仅具有 0或 1 这两个单一元素的集合,因此,命名为“单一集合”; 其下方基于该“单一集合”而逐级组合派生的是一系列的“分层集合”及其“进阶层式”,其特性是除首层是由具有“言”的属性的单一元素构成的“单一集合”外,其他各层均是由具有“语”的属性的双音节及多音节元组( 即由单音节元素构成的元素组合) 构成的,具有“各就各位”的属性; 方框之外的一系列“标志集合”仅仅是根据某个“标志”从上述方框内“查询、复用、重组”而虚拟建构的,具有( 查询者) “各得其所”的属性。熟悉克莱尼星号 = ,0

16、,1,00,01,10,11,000, 描述的字符串形式理论的读者可理解这是笔者在其基本之上所做的进一步分类。一方面,可把以二进制数为例描述的康托集合统称为某种“杂多集合”,然后,引入言和语的概念及其互相关系,对之做进一步的细分,即: 把仅具有 0 或 1 这两个单一元素的集合命名为“单一集合”,进而把分层递增逐个建构的集合命名为“分层集合”,其中,每一层可称之为“进阶层式”,因其构成的元组所蕴含的元素组合是按进化阶梯逐级体现为全排列的形式。如果说“单一元素”为“( 单音节) 言”,那么,但凡“元素组合”( 简称:元组) 就是( 双音节和多音节) 语”。这样,也就在广义和狭义的“言”和“语”之

17、间建立了最简朴且统一的形式理论。图 3 和图 4 是其框架模型。仅就图 4 方框中的情形所做的分类来说,其中,虽然仅有“分层集合”的首层与“单一集合”之间发生了完全重叠或一一相应的情形,但是这既不能排除还会有与该层发生重叠或一一相应的其它“单一集合”的情形存在,也不能排除还会有与该“分层集合”的其他各个“进阶层式”发生重叠或一一相应的其他“同类集合”的情形存在。前者如,与 0,1 等价的 开,关 、 兴奋,克制 、,后者如,与 00,01,10,11 等价的 A,T,G,C 、 a,bi,cj,dk 、。固然,这里列举的例子已经突破了图 4 方框中仅以最简朴的二进制数为例所描述的言和语以及“单

18、一集合”及其元素和“分层集合”及其元组的具体情形。但是,其中的序位关系及其所具有的可计算的数学关系和可推演的逻辑关系,却是清清晰楚的。就是说,这种序位逻辑自身是自圆其说的。至于,与之具有“同义并列,相应转换”关系的其他同类集合,至少在测度“单一集合”上具有等量代换或间接计算的功用。即使对根据其他各类“单一集合”建构的“分层集合”也具有理论意义或相应的指引作用。仅就图 4 方框外的情形来说,由于这里的“标志集合”是自然人主体或计算机代理根据其选择的某个标志从“分层集合”中抽取的蕴含某个标志的多种“进阶层式”的元素及元组所构成的,因此,被查询或调用的元素及元组在“分层集合”中的“序位关系,唯一守恒

19、”。好奇的读者也许会问: 笔者为什么要构造这么一种抱负分类集呢? 她有什么实际作用和理论意义呢? 在此,读者只要注意如下几组重要事实,就可洞悉笔者这样做的好处或价值。事实 1: 原先蕴含悖论的康托集合,在此抱负分类集中可辨别无悖论的部分和有悖论的部分, 109 这样,就可从数理逻辑中进一步抽取更为抱负的序位逻辑。事实 2: 因计算机及其通信装置已可对各类形式的广义文本实现直接或间接的数字化,故只要能建构一种数字化序位矩阵,就可间接地计算与之相应的任何可间接数字化的文本。事实 3: 因数学和逻辑的训练可抽象进行,同时,因经验感受不仅可虚拟实现并且还能通过间接形式化措施和间接计算模型转化为计算机辅

20、助的高效解决形式,故不仅计算机辅助教学会得到明显改善,并且,所进行的计算机辅助研究、设计和制造乃至娱乐也均会受益。由于上述事实需相应背景知识才干感受完整,因此,需优化的学与用、教与管、知与行。3 宏观与微观的相辅相成在高等教育学界,英国的纽曼撰写的大学的理念奠定了“教学”职能的理论基本,德国的洪堡开办的“洪堡大学”奠定了“研究”职能的实践基本( 注: 笔者觉得其理论基本后来由美国的弗莱克斯纳撰写的现代大学论美英德大学研究奠定) ,而美国的海斯经营“威斯康星大学”期间奠定了“服务”职能的实践基本( 注: 笔者认为其理论基本后来由美国的克尔撰写的大学的功用奠定) 。至于,其“国际交流”和“引领社会

21、发展”的职能,笔者觉得: 前者从西方中世纪大学初创时就已存在并且延续至今因其交流的主要是“教学”和“研究”的经验故属于派生职能,后者虽是由美国的博克撰写的走出象牙塔现由图 5 可见,大学的活动是与大学的基本职能( 教学、研究和服务) 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笔者把“管理”活动中的“全面质量管理”引入大学作为与“教育”活动平行的范畴来看待,其用意重要在于体现大学的“教学、研究和服务”三项基本职能的“教育”活动常常随着着“管理”活动,并且,其中影响“教学、研究和服务”质量的“教育”质量,一般也都需要与其形影相随的“管理”质量,特别是全面的“管理”质量作保障,因此,“全面质量管理”的引入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

22、和意义。这与一般的组织管理不同,与政府公共管理和公司公司管理乃至私人家政管理也都不同样,甚至有别于一般的学校行政管理和后勤服务及物业管理。最典型的就是研究课题和教学课堂以及校企乃至学校与社区的关系中各服务项目管理,这些波及研究课题组、教学课程协作组、服务项目组。其中,不仅有人际之间的协作或管理问题,尚有人机、机际、机人之间的协作或管理问题。至于课题与项目发生交叉则是可以理解的。代大学的社会责任提出来的,但是,由于它本质图 5高等教育领域的传承与创新: 大学活动上属于一种基于“教学”和“研究”的高层次的“服务”因此也属于派生职能。与学科术语基本分类知识本体的宏观模型7图 6高等教育领域的传承与创

23、新: 引入新科技建构多学科精品课程术语知识本体数据库由图 6 可见,各门课程特别是国内外精品课 110 程和开放课程的教案及其典型示例文档库,放置于云端海量数据中心即可采用数据挖掘以及多种相应的方式措施来解决或调用,其中,进一步建立摘要数据库可为信息抽取以及各式各样有针对性的查询提供以便,固然,最彻底的做法是要及时引入新科技建构多学科术语知识本体数据库,即: 通过知识工程的途径不断地获取专家知识并及时完成适合计算机有针对性地调用的知识体现,以便于及时地形成通用的常用问题解答( FAQ) 和进一步的协助文献( help file) 。这样,不仅可以便一般的顾客查询,并且,也便于知识工程师和各个领

24、域的专家乃至广大师生顾客一道齐心合力地不断完善它。图 7高等教育领域的传承与创新: 微观的定量分析与宏观的定性分析相结合的中观模型由图 7 可见,由于汉语的特点便于孪生图灵机的应用,对教育界在计算机辅助条件下来评测受教育者级别以及所掌握的各学科门类的领域知识都是相称便捷的。有了本文所述的协同智能计算系统,不仅对学生,就是对教师,乃至对管理者,都容易很自然地检测评估其面对的“三类语言瓶颈”。其中,首当其冲的是汉语及其可体现的领域术语乃至基于广义的双语支持的汉语编程方面的相应问题,而通用英语、编程语言和领域术语“三类语言瓶颈”问题的检测评估一方面是结合图 8哲学领域的传承与创新: 中西哲学思想融通

25、图 2 和图 6 所示原理及装置来完毕计算机辅助检测评估方式而实现的,另一方面是图 7 左( 可计算形式) 右( 可判断内容) 结合逐级细化的分类体系及其计算机辅助分析检测评估方式而实现的( 因为各个 细 化 的 学 科 领 域 均 为 其 辖 域 的 某 个 部分) 。4 世界观与措施论的相辅相成在哲学上,世界观与措施论是同一种事物的两个方面。前者强调视角或观点对“知”的影响,后者突出措施或途径对“行”的主导。并且,两方面几乎都是从宏观上来思考“类”特别是那些涉及最基本的“类”的大是大非的问题。笔者发现,汉语的“言”特别胜任。由图 8 可见,传承中国古代“道”和“易”的精髓,再外加西方的经验

26、科学的前瞻性和理性哲学的反思性两方面的研究成果,这超越了仅限于思而形成的宏观知识本体8辨的“唯物”、“唯心”、“语言转向”及“信息转向”的那种仅仅基于西方哲学的众说纷纭的多种信念或基本见解。特别是融入了“第三脑”的协同智能观。可以说,已把虚拟的思想与现实的世界乃至联结它们双方的语言形式及其广义文本背后的序位关系在宏观上描述清晰。由图 8 可见,“物、意、文、道”和“理、义、法、道”不 是 一 个 层 面 的“类”。两者是中西哲学融通融合的成果,其中,前者波及两个层次四个大“类”,后者均属于“序位逻辑”这个传递“本真信息”的大“类”。如果说最基本的“理、义、法、道”简化为可用“a pair of

27、”的方式来衡量的序位关系,那么,“文、意、物”分别简化为可用“a bit of”的方式来衡量的“文”、“a kind of”的方式来衡量的“意”和“apart of”的方式来衡量的“物”三类“广义文本”均 111 可用“a ge of”的方式来间接计算、记录或衡量。换句话说,“道之本、文之法、意之义、物之理”与“单一集合、分层集合、标志集合、杂多集合”的相互关系,均可分别被视为是一一相应的关系。这就是联系上述世界观和下述措施论的纽带。同时,也是分类与计量两套措施结合的体系。编程语言都是基于英语、英文以及美国原则信息互换码( ASCII) ,那么,使用其她语种的人们适应它就好了。事实上,特别是近

28、来几十年,我们中国的大学和学界的确也都是在适应或追赶,至于能否追赶上则是此外一种问题了。似乎只能这样了,除非我们中国能在文化传承与创新上做出重大突破!本文就是针对这个问题而提出来的。如果不解决这个问题,那么,中国大学依托什么来担当传承和创新人类文化这一新使命就必然存在问题。由于,它波及“三类语言瓶颈”问题限制我们解决普适措施与特殊措施结合的基本途径。本文采用的基本对策就是应用双语信息解决的措施,具体涉及: 广义和狭义、言和语、宏观与微观、世界观与措施论。其研究成果不仅波及信息学、语言学、教育学和哲学四个研究领域共同的一种主线性问题,并且,还可形成继人类发明电脑硬件之后的软图 9哲学领域的传承与

29、创新: 中西哲学措施融合件工程,特别是语言解决和知识工程,虚拟的“第而形成的宏微贯穿的措施体系由图 9 可见,不仅中西方的整体论,并且,西方的还原论,均在传承基本之上又再向前大大推进了一步,即: 基于序位逻辑的四个基本类的划分,明确了两个参照系和其中蕴含的“各就各位论”和“各得其所论”。在此,值得特别阐明的是,“基准参照系”简朴明了便于人机共同遵守,“应对参照系”建在基于形式的“各就各位论”和基于内容的“各得其所论”协同共用的基本之上,是针对具体顾客的实际需要或实际情形而可逐渐收敛到位的尺度。三脑”其推广普及可形成具有协同智能的超级互动平台。它将会深刻影响: 机与人、学与用、教和管、知和行等相

30、辅相成的活动。这就是现代中国大学完毕文化传承和创新这一新使命的一种相称有效的简捷途径。本研究得出这样的结论是基于图 1 至图 9 所描述的一系列例证。本文虽然旨在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论述现代中国大学传承和创新文化的新使命,但是,由于笔者在形式信息、形式语言、高等教育和科学哲学诸方面的传承及其关节点上的创新,特别是在协同智能计算系统和双语信息解决上的原创性成果,三、结语因此,有助于笔者在如何结合上述几种领域的具体研究成果来论述如何为现代中国大学完毕新使综上所述,信息学、语言学、教育学和哲学四个方面的传承与创新,不仅仅限于该领域自身的文化知识发展更新,并且,延伸到了其交叉领域的特性不可避免地要被移植

31、到其有关的各个学科和专业领域。众所周知,索绪尔辨别语言和言语至今仍然是语言学界公认的一种里程碑。遗憾的是,无论是索绪尔建立的一般语言学还是乔姆斯基建立的形式语言学均无汉语和中文信息解决的理论地位。用清华大学计算机系自然语言理解研究组的一位同行专家的话来说,就是人家为什么要考虑我们汉语及其理论研究的情形? 既然自然语言和 112 命发明条件,特别是发明如何解决“三类语言瓶颈”问题的条件。但愿它可以在态度和工具上提供某种有益的启示!参照文献1 邹晓辉 软件工程学科何以独特形式化措施的双重途径J 软件,( 7) : 12 邹顺鹏,邹晓辉 “教、管、学”的分层次多模式探新“自主、互动、积累”良性循环C

32、/ /北京市大学英语研究会年会论文集 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3 邹晓辉,邹顺鹏 间接计算模型和间接形式化措施J 软件,( 5) : 14 邹晓辉,邹顺鹏 协同智能计算系统理论模型及其应用J 软件,( 6) : 1Management) Z Advances i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Volume 3,5 王甦,汪安圣 认知心理学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 344 3676 邹晓辉,邹顺鹏 语言的取值与置信对语言学研究对象的哲学分析Z/ / “语言与价值”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7 邹顺鹏,邹晓辉,刘志方 大学的教育与管理“迭8

33、邹 晓 辉 Intelligence Means Information Processing( 智意味着信息解决) Z Proceedings of the VIIInternational Ontology Congress: Real or Virtual: fromPlatos Cave to Internet,( 责任编辑、校对: 张叔宁)交”模 型 ( The Overlapping Model of Education andA New Mission for Contemporary Chinese Universities:Cultural Inheritance and I

34、nnovation Based on Chinese Thinkingand Bilingual ProcessingZOU Xiaohui1,2,3,ZOU Shunpeng1( 1 Institute of Higher Education at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 Beijing) ,Beijing 100083;2 Institute of Rongzhi Cultural Genetic Engineering ( In Preparation ) at Tsinghua Science Park,Zhuhai,Guangdong,51

35、9000; 3 SINO US Project of Bilingual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t UC Berkeley,California,America,94720 2390)Abstract: This paper aims to theoretically and practically discuss the new mission of contemporary Chinese universities in humancultural inheritance and innovation It adopts a bilingual informati

36、on processing approach,including four mutually complemen-ting divisions: broad and narrow,langue and parole,macro and micro,worldview and methodology Research findings can notonly tackle fundamental problems in these research areas,namely,informatics,linguistics,pedagogy and philosophy,but alsoform

37、software engineering after the invention of the computer hardware,especially in the areas of language processing,knowledgeengineering,and virtual third brain Their popularization can form superb interactive platforms with collaborative intelligence,and will pose a profound impact on machines and peo

38、ple,learning and use,teaching and administration,knowledge and practice,as well as other complementary activities This is a shortcut for contemporary Chinese universities to fulfill the new mission of hu-man cultural inheritance and innovation,and thus concludes the paperKey words: formal informatics; formal linguistics; higher education; philosophy of science; collaborative intelligent computingsystem; bilingual processing 113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