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幼儿园教师信息素养提升研修总结-(62)

上传人:29 文档编号:205045428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4.06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中小学幼儿园教师信息素养提升研修总结-(62)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中小学幼儿园教师信息素养提升研修总结-(62)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中小学幼儿园教师信息素养提升研修总结-(62)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资源描述:

《中小学幼儿园教师信息素养提升研修总结-(6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小学幼儿园教师信息素养提升研修总结-(62)(11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中小学幼儿园教师信息素养提升工作坊研修项目研修总结最近我参加了“国培计划(2019)”中小学幼儿园教师信息素养提升工作坊研修项目的学习。这次的学习主要采取集中研修,研讨交流,成果展示等方式,帮助我们开拓视野,更新理念。下面汇报这次参加培训的所得所思所盼:第一部分 培训过程简介本次培训是由“国培计划(2019)”中小学幼儿园教师信息素养提升工作坊研修项目的学习内容完全一致。1领导对培训学员表示慰问并提出严格要求。明确培训任务,严格培训纪律,确保如期完成培训任务。对本次培训研修进行了“微导航”,讲解了此次的培训任务,让我们对本次研修内容和任务有了更全面的理解和认识。领导也作了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

2、能力提升工程2.0解读的专题讲座,对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的变化及要求进行了深入的解读。2首先校领导作了题为全面推进智慧学校建设 打造基础教育信息化升级版的专题讲座,从政治角度、发展角度、社会角度、教育角度阐述了建设智慧学校的原因,方法和措施。然后,省能力提升工程执行办公室黄敏主任从实施思路产生的过程、实施思路介绍、整校推进工作思路、2019年试点实施工作思路等四个方面解读了能力提升工程2.0实施思路。4校长深入浅出地阐述了信息技术2.0县区整校推进的路径与策略。然后,校长又为我们分享了学校信息技术能力提升工程2.0的设计思路与方法。5教师进修学校管理员作了能力提升工程2.0

3、应用考核如何开展和能力提升工程2.0实践应用如何落地的话题分享,老师先是给大家推荐了一款很好用的“幕布”极简笔记软件,通过分级目录带大家整理出了能力提升工程2.0在校级实施的具体方法,又通过具体的详案介绍了她们整校推进的经验。第二部分 “能力提升工程2.0”介绍一、什么是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是新时代高素质教师的核心素养。2013年以来,通过实施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以下简称“能力提升工程1.0”),教师应用信息技术改进教育教学的意识和能力普遍提高,但仍然存在着信息化教学创新能力不足,乡村教师应用能力薄弱,支持服务体系不够健全等问题,同时大数据、人

4、工智能等新技术变革对教师信息素养提出了新要求。按照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决策部署,根据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和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20182022年)总体部署,服务国家“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重大战略,推动教师主动适应信息化、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变革,积极有效开展教育教学,教育部决定实施全国中小学教师(含幼儿园、普通中小学、中等职业学校,下同)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以下简称“能力提升工程2.0”)。二、目标任务到2022年,构建以校为本、基于课堂、应用驱动、注重创新、精准测评的教师信息素养发展新机制,采用以整校推进为目的的混合式研修新模式,通

5、过示范项目以点带面,对全省中小学教师开展不少于60学时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其中网络研修与实践应用各30学时),并在校本应用考核中获得不少于20学分。通过培训基本实现“三提升一全面”的总体发展目标:校长信息化领导力、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培训团队信息化指导能力显著提升,全面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创新发展。校长信息化领导力打造信息化教学创新团队,引领未来教育方向;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高教师应用信息技术进行学情分析、教学设计、学法指导和学业评价等的能力,破解教育教学重难点问题,改变学生学习方式,满足个性化发展需求,助力学校教学创新。促进教师跨学科教学能力提升;培训团队信息化指导能力打造专兼结合

6、的高水平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团队(笔者注:可以理解为学校信息化应用指导团队)。推动培训团队开展应用信息技术促进学科教育教学的研究,探索基于“互联网+”的教研组织形式,提高指导学科教师信息化教学的能力,以及应用信息技术进行培训设计、管理、评价等的能力。三、安徽省实施步骤简介按照“三级三步试点”的办法进行整校推进,2019年启动能力提升工程2.0,在全省范围内遴选首批示范市、区县、校,完成试点单位信息化管理团队、培训团队的集中培训,整校推进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培训及校本应用考核(2019年合肥、亳州、黄山三市试点)。2020年在全省各市进行试点,完成全省20%的培训任务和校本应用考核;20

7、21年在剩余区县进行试点,完成全省50%的培训任务和校本应用考核;2022年完成剩余30%的培训任务和校本应用考核。四、能力提升工程2.0与能力提升工程1.0的比较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高教师应用信息技术进行学情分析、教学设 计、学法指导和学业评价等的能力,破解教育教学重 难点问题,改变学生学习方式,满足个性化发展需求,助力学校教学创新背景互联网,信息化教育互联网+,教育信息化2.0对象一线教师中小学校教师;关键人群(校长、管理者团队,培训团队等)关键能力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学科教学能力、专业发展能力校长信息化领导能力、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学情分析、教学设计、学法指导和学业评价)、培训团队指

8、导能力推进路径标准引领、各省实施国家示范、省市统筹,区县负责、学校自主、全员参与培训模式自主选学、混合式研修实践能力导向的学习(以校本研修为主,包括区域教研、自主选学、微能力考核等)评价诊断测评、培训测评校本应用考核(发展测评)第三部分 感想与反思本人参加“国培”是第一次,感想很多,回忆也多:一、关于电教手段变革的回忆我自1980年参加工作以来,经历了:1手动幻灯机,电影机。这是在玻璃上写字或画图,手动一张一张的播放内容;2幻灯机+录音机(广播)。在本地大约是从1979年,盘式录音机,后来,中日建交后,日本小录音机(我称之为砖头式);3幻灯机+录音机+电视。大约从1982年开始的,我所在学校1

9、981年底购了两台电视机专门放电视中教育教学讲座。特别中中央电视台的中学物理实验、中学化学实验、中学生物实验等讲座,留下深刻印像,更是收益匪浅。这实际是是播放全过程的实况录像,我以为比现在的动画演示真实有效。4单机版电脑应用。这个应该起于邓小平同志的“三个面向”,仅仅是英文版的程序教学,我所见到计算机应用于教学是在1984年9月的物理教学,杂志刊登了用APPLE-描绘曲线运动图形的小程序,随后,1985年我就成了安徽计算机函授大学(现在的中国计算机函授学院前身)的第一届学员。到了“汉王”的出现,计算机辅助教学才能算是真正开始。5多媒体时代。随着声卡、显示卡的出现,计算机辅助教学兴起了。这时已是

10、386时代。6网络时代。起于本世纪初,一般是2000年网络才进入少数家庭,那是通过电话线连入电脑。如果了解电教从幻灯机到信息化,我认为要看以下四本书:1、学习的革命;2、世界是开放的网络技术如何变革教育;3、技术时代重新思考教育数字革命与美国的学校教育;4、与大数据同行学习和教育的未来。二、关于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实施的思考能力提升工程1.0与能力提升工程2.0,我觉得关键在于人,在于人的思想,在于教师的教育观,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是新时代高素质教师的核心素养。因为实施的主体责任人变了,所以,实施的方法也变了。1.0的关键在教师,2.0的关键在校长。我认为:1对教育行政、培训机构负责

11、人的引领尤其重要。要明确教育局为提升工程组织管理的责任主体,要成立由教育局“一把手”为组长的提升工程领导小组。科学统筹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培训和推进工作。2对学校校长的引领是关键。转变全区域校长的教师观念,构建“以校为本、基于课堂、应用驱动、注重创新、精准测评”的教师信息素养发展新机制,明确校长是学校的第一责任人。3对专家团队的引领保证质量。培训团队要做到真正的培训,明确培训团队的责任、义务和权力,提高培训团队规划方案设计、组织教研、指导校本应用、开展能力测评的能力。4培训团队的功能转变。在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工作结束后,应该把培训团队转化为学校信息化应用指导团队,永久长设。结束语培训学习期间,看上一看,都没有做到,连隔壁的党建文化主题公园都没有进去;还是没有完成心愿。培训总时短暂的,留下的是记忆,是知识。在今后时间,努力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工作中,我们有行政领导的重视,有专家的引领,通过我们的努力,精心组织,周密安排,一定能把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落到实处,真正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教育信息化发展路子。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