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工程综合训练与创新设计实验报告

上传人:xins****2008 文档编号:205024813 上传时间:2023-04-27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283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机械工程综合训练与创新设计实验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机械工程综合训练与创新设计实验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机械工程综合训练与创新设计实验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资源描述:

《机械工程综合训练与创新设计实验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机械工程综合训练与创新设计实验报告(12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 目 录(一) 模具设计过程.1(二) 钻床接线.6(三) 创新设计.9(四) 总结. 10(一) 模具设计过程一:实验目的(1) 了解注射成型模具的常见类型及结构(2) 掌握注射模具的整体结构及单分型面模具的拆装(3) 了解注射成型模具的组成部分的结构和功能成型原理:将颗粒状或粉状塑料加热熔化呈流动态后,以高压和较快的速度注入温度较低的闭合模腔中,在模具的冷却作用下固化并定型,得到具有特定形状和质量的塑件。二:实验要求(1) 对新拆装模具零件进行测绘,按要求画出相应的零件结构图(2) 熟悉拆装过程及有关的操作规则三:准备工作(1) 选择注塑模具一副(2) 选择好必要的操作工具:包括内角扳手、

2、钳工台、旋具、润滑油、等(3) 选择好测量工具:钢直尺、游标卡尺、等量具(注意:测量取整数)四:模具的拆装步骤(1) 上下模分离,左右分别摆放(2) 冲出定位销,松动内六角螺钉,将上下模分别拆分,并按顺序摆放(3) 对拆分的模具进行测量并作好记录(4) 安装从下往上的顺序进行组装,并上好润滑油五:模具的绘制(1)定模座板 1:拉伸出带四个销孔和一个浇注口的实体2:拉伸出定位圈(2)型腔板1:拉伸出下半面为弧形的实体2:拉伸切除销孔(4) 动模板1:拉伸出上半部分为弧形的实体2:拉伸切除销孔(五)顶针固定板1:拉伸出固定板2:拉伸出各个顶针和导柱(六)左右模板1:拉伸出带孔的实体2:倒角(七)推

3、板 1:拉伸出带孔实体2:倒角(八)动模底板1:拉伸出带孔实体2:倒角(九)销钉及螺丝钉销钉可用拉伸做出,螺丝钉可用拉伸和混合扫描切口做出(十)组装1:按照如图所示进行组装,型腔板为缺省,其他装到指定位置完全约束即可2:顶针要和型腔板用销钉连接3:进行分析模拟4:检查错误并修正(二)钻床接线一:实验目的掌握模拟Z3040钻传电气控制的原理、线路及调试技能,同是掌握数字万用表的使用二:实验原理图三:操作说明1、主轴电动机M1的控制:电动机M1的起动。按下起动按钮SB2,接触器KM1线圈得电,其自锁触点闭合,KM1的主触点接通,电动机M1旋转。电动机M1的停止。按下停止按钮SB1,接触器KM1线圈

4、失电,KM1的常开主触点断开,电动机M1停止旋转。在M1运转过程中如发生过载,则串在M1电源回路上的过载保护元件FR1动作,使常闭触点FR1断开,同样也使KM1的线圈失电,电动机M1停止旋转。2、摇臂升降电动机M2的控制:按下摇臂上升(下降)按钮SB3(椰子),接触器KM3(KM4)线圈得电,其连接在主回路中的主触头闭合,接通电路,使摇臂上升(下降)。当摇臂上升(下降)到所需位置时,松开SB3(SB4),摇臂停止上升(下降)。四:操作注意事项(1)关于数字万用表1:严禁在测量较高电压(100V以上)或较大电流(0.5A以上)时直接转动转换开关。2:测量电量的频率不允许超出45500Hz范围。否

5、则,其测量结果不正确。3:使用完毕后,应将转换开关置于电压最高量程位置上,再关电源。4:严禁带电测量电阻。5:不得在高温、潮湿、灰尘等恶劣环境下使用或存放数字式万用表;当其长期不用时,应将电池取出。(2)关于电气线路1:不要漏接接地线,电动机的金属外壳必须可靠接地。2:在控制箱外部进行布线时,导线必须穿在导线通道内或敷设在机床底座内的导线通道里。3:在导线通道内敷设的导线进行接线时,注意力要集中,做到查出一根导线立即套上编码套管,接上后再进行复验。4:不能随意改变升降电动机原来的电源相序,否则将使摇臂升降失控。5:热继电器的热元件应串接在主电路中,其常闭触点应串接在控制电路中。6:热继电器因电

6、动机过载动作后,若需再次起动电机,必须待热了件冷却后,才能使热继电器复位。一般自动复位时间大于5分钟,手动复位时间大于2分钟。7:在一般情况下,热继电器应置于手动复位的位置上。若需要自动复位时,可将复位调节螺钉沿顺时针方向向里旋转。五:安装步骤1: 根据电器元件选配安装工具和控制板。2: 连接电机的外壳的保护接地线。3: 连接电源、电机等控制板外部的导线。4: 自检布线的正确性、合理性、可靠性及元件安装的牢固性。5: 检验。6: 经指导教师检查合格后,方能进行通电试验。7:通电试验完毕后,拆线。六:电路的检修1:对照接线图进行检查。2:检查接线端子紧固情况,排队虚接现象。3:用万用表检查线路的

7、通断情况。4:先检查主电路,后检查控制回路。5:检查过载保护环节 (三)创新设计题目:盲人之眼设计目的:健康对每一个人来说都很重要,而对于在黑暗中生活的盲人来说,他们是多么渴望光明,去看看那个陌生而又熟悉的世界,为了让盲人享受光明,发明一个特殊的嵌入式模块并植入到人体当中,让这个模块成为盲人新的眼睛,从而重见光明。设计思路:从电影鹰眼追击中智能电脑天网可以通过摄像头监控一切,并且能自主做出各种各样的指令。现在的街头的摄像头越来越多,大有摄像头普及之势。通过将摄像头联网,和这个特殊的嵌入式模块进行网络连接传输,再通过模块转换为人的大脑可识别的信号并通过神经传入大脑。随着模块的移动和控制,模块时时

8、的与附近地区的摄像头同步通信,从而达到摄像头的切换,盲人们就可以了解附近的一切图像信息。想法来源:随着物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和摄像头的普及,物与物之间都可以进行交流通信,为何不能和人体进行交流通信。只要合理的利用摄像头,就可以了解到附近一草一木所有状况,只要能够破解信号的转换,就可以使人也能够与物通信交流。同是怎样把模块做的更小,效率更高,同是可以合理的植入到人体内,也是一项世界性的难题。(四)总结首先要在这里感谢指导老师,如果没有老师在我们实验过程中遇到困难的时候悉心教导,我们就完不成这个注塑模具的拆装和电气线路的连接。在60个课时的训练中,不仅回顾了已学的知识,而且在拆模具和电路接线过程中,

9、发现了自己的不足,意识到自己学到的只是还是太少,还需要不断的学习。在刚开始的多媒体教室中,看了许多欧洲及美国国家的先进制造业,惊叹于他们的先进的制造技术,更惊叹于他们精益求精的品质。而相比较下我国目前的制造业还差了很多,机械自动化程度低而且管理理念和方式落后。下午看了电气安全的知识,学习了怎样安全用电,并深刻体会到错误用电造成的巨大危害,对于电,我们应该以正确的方式使用,一刻也不能松懈。接下来的模具拆装实验,在拆卸模具中有了明显的思路,在拆卸的过程中没有什么大问题,能够顺利的进行模具拆装。同时又对模具进行了详细的观察,了解到模具的内部结构和各部位之间的联系,进一步把教材和实践结合的模具有了更深

10、的理解。在对各部分的测绘方面却遇到了一些问题,一开始并未真正找到一种方法去测绘模具,总是漏掉一些数据或者忘掉里面的结构,不得不重新测量。在拆卸的过程中,要合理的进行摆放,否则在装的时候就会找不到安装的位置。同是模具的各个部分重量较大,需要团队的合作才能拆装。一个人是不可能完成一切的,需要学会团队合作和沟通,合理分配任务。在绘图过程中,我们还学习了caxa2006的使用,对于自己能够在极短的时间内学会一个新的软件,很是高兴。虽然在使用过程中遇到了这样那样的问题,但通过老师和同学的帮助,都一一解决。而其他的ug和solidworks就需要自己在课余时间进行学习。最后是电气连线,刚开始接线想到哪里接

11、到哪里,接的线很乱,自己都不知道接到哪里。后来老师说要从上往下,从主到辅线路逐个连接,这样就很有条理性,就不会乱了。按照这样做后果然效果很明显。而每次接完线路后,要把线藏起来,不要有多余的线暴露在外面,这样可防止线路的磨损,而且看起来更加简洁美观。对于接完线后不能正常工作的线路,再仔细检查后终于能正常运作。学会了故障分析和怎样改正。而在之后的比赛中,可以考验大家在压力作用下挑战极限,看自己最快能连完线路。同是也可与其他同学进行比较,来了解自己和别人的差距。虽然说几天都是站着接线,接完后很累,但是也很充实,毕竟学到了许多新知识。虽然实验结束了,但是我要再一次感谢老师和同学们,没有他们的指导与帮助,我是不能完成这些内容的。11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