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建设教程试题汇总

上传人:时间****91 文档编号:204937880 上传时间:2023-04-27 格式:DOC 页数:33 大小:97.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生态文明建设教程试题汇总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生态文明建设教程试题汇总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生态文明建设教程试题汇总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资源描述:

《生态文明建设教程试题汇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态文明建设教程试题汇总(3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生态文明单选题1. PM2.5是直径( D)的细颗粒物,也称可入肺颗粒物。A等于2.5微米不不小于等于2.5毫米不小于等于25微米D不不小于等于2.5微米 712. 按气体废弃物排放后的影响范畴,分为微观、中型和宏观三个层次,( B)是指工业生产及汽车排放所引起的室外周边空气的污染。A微观空气污染B中型空气污染C中宏观空气污染D宏观空气污染P583. 报告初次明确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 D) A十八届四中全会B十八届三中全会C十八大D十七大 P94. 被明确写入“十二五”规划并独立成篇,表白国内走绿色发展道路的决心和信心。 ( A)(单选 )A绿色发展B循环发展C生态发展低碳发展5. 不采用基

2、因工程技术,不使用化学合成农药、化肥、生长调节剂、饲料添加剂等物质,按照自然规律和生态原理,以生态食品或自然食品成为国际目前最高的安全级食品。( A) A有机食品绿色食品C无公害农产品老式农产品P906. 畜禽粪便通过沼气发酵,产生的沼气可向农户提供清洁的生活用能,用于照明、取暖、烧饭、储粮保鲜、孵鸡等方面”属于( )。废弃物能源或病虫害防治产业链B养殖废弃物种植产业链C养殖废弃物养殖产业链D生态兼容型种植养殖产业链7. 从( B)层面看,生态文明规定转变老式工业化生产方式,倡导清洁生产。A物质生产方式C生活方式D以上都是88. 从“真”的角度来看,就是从实际存在的真相出发,坚持物质第一性,以

3、物质文明建设为基本,紧紧抓住经济建设这个第一要务,加强经济管理,推动经济(A )发展,实现经济富强、发达的目的。 (单选 ) A又好又快B协调全面D可持续9. 党的( )明确提出提高生态文明水平。 (单选 ) D十七届五中全会10. 党的( C)提出了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和目的任务,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了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重要任务。A十六大B十七大C十八大D十八届一中全会P11. 的发展是目前循环经济发展的一种重要构成部分。 (C 低碳经济)12. 的工业革命,揭开了人类大规模开发运用化石能源和矿产资源的序幕。( B) A17世纪B世纪C9世纪C19世纪313. 的核心是解决经济发展与环保的关

4、系。() A低碳发展B绿色发展C循环发展D生态发展14. 低碳经济 本质是(A )。 (单选) A可持续发展经济B低能耗C低排放D低技术15. 低碳经济的特性是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为目的。16. 低碳经济波及的行业和领域十分广泛,重要涉及( D)A低碳产品B低碳技术C低碳能源D以上都对17. 低碳农业,就其本质来说,是一种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和(A高效益)的农业,即所谓的三低一高农业。18. 对于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资源的( )运用和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必不可少的基本。 (单选)D可持续19. 发展低碳经济,需要在哪个方面彻底转型?(B)能源构造和经济构造,选B两者都是20. 发展无公害农

5、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农产品,提高了农产品形象、价格及竞争力,实现了优质优价,体现( A)。A优质性B高效性C持续性D先进性8921. 法治”和“法制”不同,()是指一种国家的法及其法律制度,而( B)则强调一种国家处在依法治理的状态。法治;法制B法制;法治C法律;法治D法制;法律P14122. 佛教觉得,生命中的行是(A)A生物的行为 B地、水、风、火一种思维活动 D生活的感觉23. 改革开放0近年来,国内人口和筹划生育事业获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实现了人口再生产类型由( )向( )的历史性转变。(单选 ) 27 A高出生、低死亡、高增长;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B高出生、高死亡、高增长;低出

6、生、低死亡、低增长C高出生、低死亡、高增长;低出生、低死亡、高增长 D低出生、低死亡、高增长;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 24. 改革开放以来,国内人口特别是农村劳动力浮现了以( )为主导、以( A)型迁移为重要形式的规模空前的流动。A市场;发展B政策;发展C市场;政策D发展;政策P2925. 公元19至今,大概属于西方的哪个文明时期?(D) (单选 ) A古代文明 中世纪文明 C近代文明 D现代文明 26. 构建生态补偿机制时,注重支持西部地区特别是重要生态功能区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调节优化经济构造、发展替代产业和特色产业,大力履行清洁生产, 发展( B),发展生态环保型产业, 积极构建与生态

7、环保规定相适应的生产力布局,推动区域间产业梯度转移和要素合理流动,增进西部地区加快发展。(单选)A绿色经济循环经济环保经济D新型经济27. 构建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机制体制中,建立健全基层民主管理机制,要( )。A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大力推动政务公开和村务公开C充足发挥筹划生育协会等群众团队的生力军作用D以上都是P28. 固体废弃物的( B)是指在管理和工艺上采用措施,从固体废弃物中回收物质和能量,加速物质和能量的循环。A减量化资源化C无害化D增量化629. 环境法是一种综合性、边沿性的法律部门,( D)在其体系之中。A民事法律规范行政法律规范C刑事法律规范D以上都是13530. 环境侵权有间接性

8、,而国内()规定,只有与诉讼有直接厉害关系的人才有资格提起诉讼。A民事诉讼法B民法C宪法D行政法P12331. 环境权的具体主张是由( B)的一位医生在196年一方面提出来的。 (单选 )121 A美国 B德国 C法国 D英国32. 灰霾的浮现与相对湿度呈稳定( B)关系。正有关线性B负有关线性C正有关曲线负有关曲线P7233. 价值在( )的级别中增长, 并且是不断地出目前有顺序的价值序列中。这个系统是有价值的,能产生 价值,人类评价者也是其产物之一。”(单选) A自然演替B自然进化C社会演替D社会进化34. 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是固体废弃物污染防治的总原则。( C)是将不能回收运用资源

9、化的固体废弃物,通过物理、化学等手段进行处置,使之达到不损害人体健康、不污染周边的自然环境的目的。减量化B资源化C无害化增量化5635. 建立和完善环保立法和独立执法监察体制体系建设。加快环保立法、执法、监督的动态机制体系建设,建立和完善环保独立执法监察体制体系建设,把人与自然关系纳入制度化、(A )轨道。A法制化 B有序化C规范化D民主化 36. 建设的核心是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B)(单选 ) 生态文化 B生态文明37. 建设环境和谐型社会,要以(A)为目的。A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环境承载力遵循自然规律绿色科技P438. 建设环境和谐型社会,要以(B)为基本。A人与自然和谐相处B环境承载

10、力C遵循自然规律D绿色科技P339. 建设环境和谐型社会,要以(C)为准则。A人与自然和谐相处B环境承载力遵循自然规律D绿色科技P3440. 建设环境和谐型社会,要以(D)为动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B环境承载力C遵循自然规律绿色科技441. 建设生态文明,要以(D)为准则。A资源环境承载力B自然生态规律C可持续发展D以上都对(单选 )42. 建设生态文明的核心是(A )。 (单选) A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B发展 C变化消费模式 经济增长规定产品在完毕使用功能后能重新变成可以运用的资源,同步也规定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边角料、中间物料和其她某些物料也能返回到生产过程中或此外加以运用”属于循环经济活动的行

11、为准则中的( C)。 (单选 ) A减量化(euc)原则再使用(reuse)原则C再循环(reyce)原则D以上都不是如下属于生态旅游规划内容的是( D)。 (单选 ) A环境教育B科学普及C精神文明建设以上都是43. 建设如下(B )文明“涉及着环保和生态建设的精神追求” (单选 )A社会主义质文明B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D以上都不是44. 建设资源节省型、环境和谐型社会,要紧密结合中国国情,借鉴国际先进发展理念,着力解决中国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矛盾,这对于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不断提高( ),实现国民经济又快又好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单选) 生态承载力B资源环境保障能力环境容量限度环

12、境忍耐力45. 健全的生态法律制度体系,既是(B )的标志,也是生态保护的屏障。(单选) A生态文化生态文明46. 健全破产制度,通过市场裁减资源运用效率低下 的公司,尽快变化过剩产能长期难以 压缩的局面,增进高效公司发展”属于()。 (单选 ) A完善动力机制B完善协调机制C完善约束机制D完善补充机制47. 将()纳入政府的工作目的与成绩考核指标,各级政府和环保主管部门的环境决策行为、经济环境行为和环境管理部门的监管工作,听取群众意见。A保护生态 B治理环境C保护环境 D节省资源48. 节能、省料、节水属于生态工业的( C)。 (单选 ) A辩证观点 B指标 C目的 以上都是 49. 近年来

13、,人口问题开始浮现新的转型,人民群众非常注重追求( D)。 (单选 ) 生命质量B生育质量 C生活质量 以上都是 250. 就是生存的文明、健康状态,就是天地人之间构成客观的机制化内在自组织调节动态均衡系统,通过公正、公平的参与博弈机制,实现优化发展,避免矛盾的对抗,从而实现协调可持续发展,达到发展过程与成果的统一。( B) (单选 ) A生态文化B生态文明生态精神生态和谐51. 科学的生态和谐社会发展机制系的构建波及打造( )GP增长机制。 (单选 ) A生态经济绿色经济C低碳经济D环保经济52. 科学发展观的( A),就是各方面发展要互相衔接、互相增进、良性互动、有序运营,实现经济、政治、

14、文化、社会、生态各方面的协调和共同发展。A协调发展B以人为本全面发展D可持续发展P1353. 科学发展观的( C),就是要着眼于社会发展的全局,着眼于各个构成部分的有机联系,将不同领域的发展有机地结合起来,从总体上规划和布局,形成社会整体性发展的格局。A协调发展以人为本C全面发展D统筹兼顾P15354. 运用细菌和真菌等微生物、蚯蚓等动物以及水生藻类、陆生植物,甚至酶及分泌物等的代谢活性降解、减轻有机污染物的毒性,变化重金属的活性或在环境中结合态。( A) A微生物修复B植物修复C动物修复D酶学修复P555.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是世界上第一种为全面控制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以应对全球气

15、候变暖给人类经济和社会带来不利影响的国际公约。56. 陆地上最大微生物资源库是()。 (单选) A草地森林C海洋D沙漠57. 马克思主义文明观提到,要实现“和解”的境界,这里所说的“和解”也就是我们今天所指的()。 (单选 ) 和谐58. 民族文化D)是中国特色城乡化不能缺失的灵魂。59. 农业一体化的中心是( )。(单选) 市场效益C两者都是D两者都不是60. 气体废弃物的特性有(D)。 A来源广泛,成分复杂空间层次性C导致多种典型污染以上都是P5861. 人口的增长,会使都市的人口密度( B),生活污水、垃圾等导致的污染也更为严重。A减小B加大C不变D不能拟定2662. 人口问题的本质是(

16、 A)问题。 (单选 ) A发展 B经济 C文化D政治 63. 人与自然共同生息,实现经济、社会、环境共赢,核心在于什么?( )(单选 ) 社会的发展B环境的变化C人的积极性D人与自然和谐相处64. 任何单位和个人均有(B )、避免和治理水土流失的任务。 (单选 )、保护土壤资源B、保护水土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保护水资源65. 仍然是长期制约国内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性问题之一。(D)A人口构造问题 B人口素质问题 C人口分布问题 D人口数量问题66. 生态补偿机制的理论中,环境法意义上的公平重要是(D )。 (单选)A起点公平全面公平过程公平D成果公平67. 生态产业的目的是( B)。 (单选

17、)A人与自然协调发展B“自然社会经济”复杂巨系统的动态平衡C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能量转化与生物生长的规律D以上都不是68. 生态化B)是目前人类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种重要趋势,它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是深刻的。69. 生态活动必须符合科学的生态观和生态规律,对生态资源的开发必须与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修复相平衡, 追求最佳的( )。 (单选)A生态利润B生态利益C生态收益D生态效益70. 生态旅游业的主线性质是()。A.经济性.以上都不对C文化性.生态性71. 生态旅游于( )年初次提出。(单选 ) C98 72. 生态农业在国民经济构造中的基本地位重要体目前( C)。A生态农业是生态产业的基本产业B生态

18、农业不同于工业的主线特点C两者都是D两者都不是农业现代化的道路与方向是( A)。(单选 ) A农业一体化B农业现代化C农业工业化以上都是从“真”的角度来看,就是从实际存在的真相出发,坚持物质第一性,以物质文明建设为基本,紧紧抓住经济建设这个第一要务,加强经济管理,推动经济( A)发展,实现经济富强、发达的目的。 (单选) 又好又快B协调C全面D可持续73. 生态农业最基本的生产资料是(B土地)。74. 生态文化价值取向具有推动绿色评价 、唤起生态觉醒、 伸张公平正义、 调节行为等(D)功能。 (单选 ) A特定基本C导向定向75. 生态文明建设的前提和核心是( A)。发展B人与自然和谐相处C增

19、进人的全面发展D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P876. 生态文明建设的前提和核心是( )。(单选 ) A发展 B开放 C观念转变D以上都不是 77. 生态文明建设规划所规定的环境质量以维持(A整体生态环境)平衡为原则。78. 生态文明社会建设过程中要充足考虑生态承载力,注重提高生态服务功能,在环境、资源承载力下统筹协调产业构造布局和(D人口)构造区域分布。79. 生态文明是有关世界样态和过程的生态学描述”是从下面那个视角在对生态文明进行界定?() (单选)A世界演化图景的视角80. 生态文明是物质、精神、政治、生态的融合文明” ,是从下面那个视角在对生态文明进行界定?(D ) (单选 ) A世界演

20、化图景的视角B文化形态的视角C价值论视角D社会文明的研究视角81. 生态文明是自然、人、社会价值的生态定位和选择”是从下面哪个视角在对生态文明进行界定?(B)A、世界演化图景的视角B、价值论视角C、社会文明的研究视角、文化形态的视角82. 生态文明倡导适度消费,追求基本生活需要的满足,崇尚精神和文化的享有”属于下面哪个层面?(B)A. 物质层面 B.生活方式层面 C. 生产方式层面D. 以上都不是83. 生态文明规定转变老式工业化生产方式,倡导清洁生产”属于下面哪个层次? . 生活方式层面B. 物质层面 C. 以上都不是 D. 生产方式层面84. 生态文明制度建设面临着哪些矛盾?(D) (单选

21、 ) 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急切性与观念滞后的矛盾人们追求幸福生活的期待与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滞后的矛盾C既有发展格局与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矛盾D以上都是85. 生态系统保持( A),具有一定的自主性、适应性,能在一定的范畴内进行自动调节、自动控制。A动态平衡状态B静态平衡状态C失衡状态D波动状态P386. 生态系统的( A)是指生态系统中,没有单个独立存在物,内部多种因素及生态系统之间互相联系,具有功能和构造的依赖性。A整体性B多样性C动态性D复杂性P87. 生态系统具有( ),在成分互动之前和之外没有任何系统原理,有的只是系统形成的自然条件,其中某些互动现象体现为互相关系,于是成了组织力量。(单选

22、) A开放性 B多样性 C自组织性D复杂性 88. 生态系统具有(C),生态开放原则最后启动了把物体孤立在自足中、并把环境和异己者排斥在自己原则之外的封闭观念。整体性多样性C开放性D复杂性P89. 生态系统具有(C),在成分互动之前和之外没有任何系统原理,有的只是系统形成的自然条件,其中某些互动现象体现为互相关系,于是成了组织力量。A开放性B多样性C自组织性D复杂性P490. 生态系统中,没有单个独立存在物,每一种生物都与其她生物、与环境的其她因素互相联系和互相作用的共生、合伙中存在,形成活的(生命共同体)。91. 生态修复的基本形式是( )。D.植物修复92. 生物量占全球植物的0以上的是(

23、)。 (单选 )A草地B森林C海洋D沙漠93. 是目前人类经济和社会发展 一种重要趋势, 它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是深刻的。(A)(单选 ) 全球化生态化C私有化D社会化94. 是对污染环境实行修复最为重要的技术之一,是正在发展中的技术,是生态修复的基本。( A) A生物修复B物理与化学修复植物修复D技术修复P595. 是行动,即按照自然规律,调节人类的行为。( ) A尊重自然B顺应自然C保护自然D征服自然1096. 是环保领域的基本权利、环境诉讼的基本,是公民参与原则得以更好贯彻的前提条件。( ) A公民环境权B宪法权利C知情权D人身权利P1397. 是就人与自然的关系而言的文明状态,着眼于保护自

24、然生态环境,与自然和谐相处,侧重点在环保和经济形态方面。(A),A狭义的生态文明广义的生态文明C生态文明D以上都是P698. 是通过影响逆温现象和雾的形成来影响雾霾的。( )A风速B温差气压降水P7299. 是一种以能源的清洁开发与高效运用为基本,以低能耗、低排放为基本经济特性,顺应可持续发展理念和控制温室气体排放规定的社会经济发展模式。( A)A低碳经济农业革命新能源D绿色产品P0100. 是指充足运用光、温、水、土、气、热等环境要素,根据污染物的理性性质,通过机械分离、蒸发、点解、磁化、冰冻、加热、凝固等物理和化学反映,使环境中污染物被清除或转化为无害物质。(B) A生物修复B物理与化学修

25、复C植物修复D技术修复51101. 是指对违法犯罪的行为,要严格追究其法律责任。() A有法可依B有法必依C执法必严D违法必究P4102. 是指列入国家废弃物名录或是根据国家规定危险废弃物鉴别原则和鉴别措施认定具有危害性的废弃物。( D) A工业固体废弃物B矿业废弃物放射性废弃物D危险固体废弃物P55103. 是指某个人消费某种公共品时,不能同步排除其她人也消费这种物品。( D) A竞争性B非竞争性C排她性D非排她性P27104. 是指人口总量适度、人口素质全面提高、人口构造优化、人口分布合理及人口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的协调平衡发展,并且人口的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协调、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适

26、应。 (C)(单选 )A人口和谐发展人口自然发展人口均衡发展D人合理发展105. 是指人们在平常生活过程中为人们平常生活提供服务的活动中产生的固体废弃物。 ( )(单选 ) 4 A工业废弃物矿业废弃物C放射性废弃物 D生活垃圾 106. 是指随大气扩散的污染物通过沉降或降水等途径进入水体,如放射性沉降物、酸雨等。( C) A自然污染源B化学性污染源C扩散污染源生物性污染源P61107. 是指一切政党、国家机关、社会团队、企事业单位、公民都必须遵循法律的规定办事。 (单选 ) ( ) 141 A有法可依 B有法必依C执法必严 D违法必究 108. 是指在立法方面,社会的各个领域都能有良好的法律可

27、以根据和遵守。(A) A有法可依有法必依C执法必严D违法必究P141109. 是尊重自然、保护生态的强烈的精神信奉,是一种理性的、具有生态智慧的信念。(A)A.生态精神B生态和谐C.生态文化D生态文明110. 水体废弃物按(A)分为自然污染源和人为污染源。A污染成因污染源释放的有害物质种类分布和排放特性D以上都是60111. 说:“实际则物质文明与心性文明相持,而后能进步。” ( A) A孙中山B毛泽东C列宁D马克思P112. 太阳能、风能发电成本为火力发电的(A),如无强制性规定,主线无法进入市场。A倍B0.32倍.310倍1330倍92113. 碳水化合物属于( )。A无机无毒物B无机有毒

28、物C有机无毒物D有机有毒物P0114. 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D十八大)115. 提出了“生态文明”的理念,标志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生态文明法制建设正在积极地开展中。 (单选 )(B ) 50 A十六大十七大 十八大十八届四中全会 116. 通过畜禽粪便的有机肥生产,将猪粪等养殖废弃物加工成有机肥和沼液,可向农田、果园、茶园等地种植作物提供清洁高效的有机肥料”属于(B )。(单选 )A种植饲料养殖产业链B养殖废弃物种植产业链C养殖废弃物养殖产业链生态兼容型种植养殖产

29、业链117. 通过健全有关制度,发明资源节省的经济环境和社会环境,引导建立资源节省的( D),是建设节省型社会的主线途径和有效方式。 (单选) 3 A生产模式B消费模式 社会运营模式 以上都是 118. 通过结识和实践,形成(C)和生态相结合的生态化理论。A伦理学B自然哲学经济学D社会学119. 推动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途径涉及( D)。A制定生态文明发展的总体规划B加快有关法律法规建设C转变政府职能D以上都是 P120120. 完善商品和生产要素的公平交易机制,引导资源在部门间和地区间合理流动;发挥市场价格信号的作用,引导公司根据市场变化调节生产”属于( ). (单选 ) A完善动力机制B完善

30、协调机制C完善约束机制D完善补充机制121. 国内( B)出台的环境影响评价法和出台的循环经济增进法等法律,也都着眼于环境污染的溯源式避免。 (单选 ) 136 A B C122. 国内二氧化硫年排放量居世界( ),二氧化碳年排放量居世界( )。A第一;第三第二;第二C第一;第一D第一;第二P3123. 国内于()年施行了最高人民法院有关审理环境民事公益诉讼案件合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A B C 37124. 国内在经济开发中也许存在的错误倾向是( D)。A部分沿海地区围垦大量滩涂B工业化、城乡化占用大量农田C部分都市建设过于追求奢华D以上都是P1125. 国内资源税的征税范畴涉及原油、天然气

31、、煤炭、黑色金属矿原矿、有色金属矿原矿、其她非金属矿原矿和盐等个税目大类,均(A)计征。A按量规定定额税负B采用累进税率C采用不变税率D从价定率43126. 污染直接受害者大多数是一般民众,高昂的诉讼费用、律师费、鉴定费用使她们难以支付,地方保护使得诉讼难上加难。这体现生态环境法律诉讼困难中的( B)。A难以举证B难以起诉难以鉴定评估D以上都是P137127. 雾和霾的区别在于霾发生时相对湿度(A ),而雾发生时相对湿度( )。 (单选) 69 不大;接近饱和 B接近饱和;大 C接近饱和;不大 D不大;不拟定 128. 系统的(C)动态均衡发展规律是宇宙发展演化的主线规律。A规范化B开放化C机

32、制化D辩证化129. 系统机制的健康是()基本。 (单选) A生态文化B生态文明C生态精神D生态和谐130. 下列能源中属于不可再生能源的是(A天然气)。131. 循环经济的原则是( )。 (单选 ) 资源使用的减量化B再运用资源化再循环D以上都是132. 循环经济得到哺育发展,实现资源在生产链条中多次、反复、循环运用,形成(A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循环流动。133. 循环经济的( )原则规定用尽量少的原料和能源来完毕既定的生产目的和消费。A减量化(ruc)再循环(ecycl)C再使用(euse)以上都是97134. 循环经济的基本特性是在资源开采环节()。 (单选) A大力提高资源综合开发和回

33、收运用率135. 循环经济的特性是(A)。A.以上都是B.物质闭路循环能量梯次使用.以上都不是136. 循环经济观不仅规定考虑工程承载能力,还要考虑(B )。 (单选 ) 经济承载能力生态承载能力C国力D居民的承受能力137. 循环经济是一致建立在( )基本上的经济发展模式。 (单选 ) 资源回收和循环再运用138. 要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增进人口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在( )上,实行双资源优化组合,充足运用人力资源,节省运用物质资源,形成在科技进步基本上的资本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并重的产业构造。A生产方式B消费方式C分派方式D以上都是P28139. 要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增进人口与资源、环境相协调。

34、在( C)上,兼顾公平和效率的统一,使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A生产方式B消费方式C分派方式以上都是 P28140. 要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增进人口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在(A )上,实行双资源优化组合,充足运用人力资源,节省运用物质资源,形成在科技进步基本上的资本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并重的产业构造。 (单选 ) A 28 A生产方式B消费方式 C分派方式 D以上都是141. 要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增进人口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在(B)上倡导适度消费,建设节省型社会。A生产方式B消费方式C分派方式D以上都是P8142. 规定用尽量少的原料和能源来完毕既定生产目的和消费”属于循环经济活动的行为 准则

35、中的(A)原则减量化原则B再使用原则再循环原则D以上都不是143. 一般觉得,(A)是指这样一种产品,即每个人对它的消费都不会导致别人对该产品消费的减少。公共产品私人产品C消费产品投资产品 P144. 一般无机盐属于( A)。A无机无毒物B无机有毒物C有机无毒物D有机有毒物P60 P6145. 以财税、金融和 产业政策等经济手段为主, 遵循市场经济运营规律,增进资源向高效公司集中, 增进产业构造优化升级”属于( D)。 (单选) 完善动力机制完善协调机制C完善约束机制完善补充机制146. 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完整内涵和精神实质具有两层含义:一是在经济社会领域里,解决人与人的社会关系是( C)

36、;二是在生态自然领域里,解决人与自然的生态关系是( C)。以人为本;以人为本B以生态为本;以生态为本以人为本;以生态为本D以生态为本;以人为本9147. 如下哪项不属于生态环境问题的特性?()D人文性148. 如下属于生态旅游规划内容的是(A)。 A环境教育 B科学普及149. 影响大气能见度,导致灰霾天气的最重要的因素是大气中的(C)。A灰尘B废气气溶胶粒子污染物P0150. 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在()要立产业协调发展理念,坚持工业化、信息化、城乡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A功能层面B区域层面C城乡层面D产业层面39151. 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在( )要树立均衡发展理念,坚持国土开发与资

37、源环境承载能力相匹配,坚持以重点开发增进面上保护,加快构建多中心网络型国土开发格局。 (单选 ) 陆海层面 B区域层面C城乡层面 D产业层面 152. 运用市场机制裁减资源低效运用的生产方式,要完善( A)。技术创新对于资源高效运用起决定性作用,应加大对公司技术创新的鼓励、支持力度,推动创新型公司发展,推动创新型国家建设。 (单选 ) A动力机制协调机制约束机制D补充机制153. 运用市场机制裁减资源低效运用的生产方式,要完善( C)健全有关法律,明确规定资源节省的总体规定和具体内容,做到有法可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A动力机制B协调机制C约束机制D补充机制P434154. 在把太阳能转变为生

38、物能的绿色植物中,( )是种类最多、适应性最强、覆盖面最大、周转速度最快的可更新资源。(单选 ) 花B草森林D海洋155. 在城乡,扩大基本养老保险覆盖范畴,提高统筹层次,构建以( B)为基本、(B)为依托、( )为补充的养老服务体系。A居家养老;机构照顾;社区服务B居家养老;社区服务;机构照顾C社区服务;居家养老;机构照顾D社区服务;机构照顾;居家养老P30156. 在控制放养密度前提下,运用开放式种植空间,散养某些对作物无危害甚至有正面作用的畜禽或水产动物,有条件地构筑“稻鸭共育”、“稻蟹共生”、放山鸡等种养兼容型产业链”属于(D)。 (单选 )A种植饲料养殖产业链养殖废弃物种植产业链养殖

39、废弃物养殖产业链生态兼容型种植养殖产业链157. 在人口、资源、环境三者的互动关系中,( A)居首。A人口B资源C环境不拟定P6158. 在国内,属于二次能源的有( D)。海洋能小水电C地热能D氢能P1159. 早在召开的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 A)就使用了“生态文明”这一术语。A胡锦涛B江泽民C习近平D温家宝P150160. 指个人或群体之间调节行为以适应她人或环境的过程。(),A尊重自然B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征服自然10161. 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的规律而获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是指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持续繁华、全面发展为基本宗旨的文化形态。

40、( C),A社会文明B文化文明C生态文明D可持续发展P162. 指自然界自身的地球化学异常释放有害物质或导致有害影响的场合。( A) A自然污染源B化学性污染源C扩散污染源D生物性污染源60163. 中国老式文化中的儒家、道家、佛教中均有诸多生态伦理思想,重要涉及(C天人合一)的生存主张、“和谐共生”的价值追求、“知天畏命”的道德态度、“仁爱万物”的道德情怀、“爱有差等”的道德 原则、“与天地参”的道德抱负。 164. 主体功能区是增进区域协调发展、实现(B人口与经济)合理分布的有效途径。165. 重要针对区域性生态保护和环境污染防治领域,是一项具有经济鼓励作用、与“污染者付费”原则并存、基于

41、“受益者付费和破坏者付费”原则的环境经济政策。(A) 生态补偿机制B循环经济C绿色产品D可持续发展P16166. 重要指致力于那些在自然突变和人类活动影响下受到破坏的自然生态系统的恢复与重建工作,恢复生态系统原本的面貌,例如森林砍伐要再种植,退耕还林,让动物回到本来的生活环境中。 (单选 )(A ) 50 A生态修复 B环保 C节省资源D和谐社会167. 资源和环境是经济社会(B)发展的物质基本和保障,经济的发展离不开资源和环境的支撑。B.可持续168. 资源环境问题,究其本质是()问题。A发展方式经济构造C消费模式D以上都对2169. 自然资源的基本特性涉及(D)。 (单选) 3 自然资源的

42、形成和分布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和不均衡性 B许多自然资源之间的关系是互相影响、互相制约的 自然资源的数量是有限的,但其生产潜力却可不断扩大和提高 D以上都是170. 作为现代乃至我们长期追求的目的,受到全世界不同制度国家的普遍关注,成为时代潮流。A.生态文明171. 作为社会正义、秩序维护的最后一道屏障,理应介入环保这一重要的社会问题。(B) (单选) 立法刑法C司法D执法172. 作为一种安全食品的原则,具有统一的绿色食品名称及商标标志,并逐渐与国际接轨。( B) A有机食品B绿色食品C无公害农产品D老式农产品90多选题199年国内对资源税进行调节。其征税对象为开采应税矿产品和生产盐的单位和个人

43、,列入征税范畴的有(ABD)。 A原油B天然气C煤炭盐 P422PM25中可溶性粒子,如( ABCD)等具有强吸水性,它们与水蒸气结合在一起,使天空瞬间变得灰蒙蒙,形成雾霾天气。A硫酸盐硝酸盐C铵盐D有机酸盐P71按污染源释放的有害物质种类分类, 水体废气物的来源可以分为(BC )。A物理性污染源化学性污染源生物性污染源人文性污染源4不注重生态环保工作,甚至导致环境的严重污染和退化,则不只与我们发展生产力的主线目的不相符合,并且也会危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自身。这是由于:( AB)。自然资源的退化和破坏将成为生产力发展的障碍B生态环境污染严重将会引起锋利的矛盾,影响人的生产积极性C现代化的生产装

44、备需要一种清洁的环境D搞不好生态环保也就难于实现现代化生产P465大气污染防治的重点领域涉及( ABCD)等。A煤炭洗选B循环流化床锅炉C煤的气化和液化D转炉炼钢收尘P606目前生态文明建设重要存在的问题有( ABC)。A配套经济发展模式不完善B环境资源法律体系尚不健全、环境经济政策缺少生态文明的环境伦理价值观尚未真正建立公众环保和参与意识较弱 P167目前国内人口和筹划生育形势仍然严峻,“十二五”及将来一种时期,国内将迎来( ABD)高峰。A总人口B劳动年龄人口C新出生人口D老年人口P27低碳经济的核心是( ABC),它是继农业革命、工业革命、信息革命之后,世界经济形态新浮现的革命浪潮,即低

45、碳革命。A低碳产业B低碳能源C低碳技术D低碳消费P99低碳经济的基本是( C)。 (多选 ) 能源的再生B能源的清洁开发C能源的高效运用D以上都不对0低碳饮食,就是对碳水化合物的消耗量进行严格限制,同步稳步提高( B)和( C)的 摄入量。A. 糖分 . 蛋白质. 维生素D. 水分11地球的资源是有限的,要使人类的财富持续增长,就必须变化经济增长方式,实行循环经济,以最小成本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实现“( ABC)”。(多选 ) 2 污染排放最小化 B废弃物资源化废弃物无害化D废弃物有害化12二次气溶胶颗粒的形成方式重要可分为( ABC)。A直接由气体形成气溶胶粒子B新粒子通过碰撞、汇

46、集形成更大的粒子C通过凝结等方式形成粒径更大的粒子D直接由液体形成气溶胶粒子P713二次污染物是指在大气中一次污染物之间或一次污染物与大气正常成分之间发生化学作用生成的污染物,例如(AD)。AO BO2 C酸类酮类P5814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途径, 从资源流动的组织层面来看,重要是从(AB )等几种层面来展开。(多选 ) A公司小循环B区域中循环社会大循环D以上都不是15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途径,从资源运用的技术层面来看,重要是从哪个层面来展开?(BCD)A以上不是B资源的高效运用资源的循环运用D废弃物的无害化解决6根据十八大报告,生态文明制度涉及( ABCD)等。A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B水资源

47、管理制度C生态补偿制度环境损害补偿制度1817构建生态补偿机制的理论基本涉及( C)。 (多选 ) A公平理论 B平等理论 C公共物品理论 D私人物品理论 18固态环境污染按其来源不同,重要分为( ACD)。(多选 ) A工业废弃物 B农业废弃物 C矿业废弃物D都市垃圾1有关环境权的刑事保障,集中在国内刑法“破坏环境资源保护罪”一节中对(ABCD)等方面犯罪的规定及其贯彻,还远远不能满足保障公民环境权的需要。A危险废弃物管理森林破坏C水生生物保护D濒危物种保护P2320国土资源涉及(AD)A海洋 B天空C矿产土地过量施用化肥与农药导致(B)。A土壤板结B水体富营养化抗药性害虫种类与数量增长D农

48、、林、牧、副、渔业的总产量增长P252环保公共服务的范畴涉及( C)。 (多选) 环境资源服务B环境政策服务C环境信息服务环境教育服务23环境财政”重点支持矿山生态环境治理,推动矿山生态恢复与土地整顿相结合,实现(BD)开发的良性循环。 A生态保护 .生态治理.矿山资源D土地资源4环境经济政策具有( ABCD)等长处。增进环保技术创新B增强市场竞争力减少环境治理成本减少行政监控成本P环境权作为一项人权已为一系列国际法文献所肯定,如( C)都对环境权作了论述。A人类环境宣言B内罗毕宣言社会进步和发展宣言D共产党宣言P12226积极增进人口和筹划生育工作由单纯控制人口数量向统筹解决人口问题转变,要

49、( BD)。A大力提高出生人口素质B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C加强流动人口服务管理D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P2927坚持(C )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省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保护环境、保护资源C、节省资源D、提高效率28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积极增进人口和筹划生育工作思路与工作措施的转变,要(BC)。A创新工作理念B改善工作措施C完善工作体系D加强流动人口服务管理P3029建设环境和谐型社会, 就是要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目的,( ABD),倡导环境文化和生态文明,构建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的社会体系, 实现可持续发展。 (多选) A以环境承载力为基本B以遵循自然规律为准则C以环境和

50、谐为目的D以绿色科技为动力30建设生态文明,要树立( AC)的理念。(多选) 1 尊重自然 B顺应自然 C保护自然 D征服自然31建设生态文明,有助于( BC)。A唤醒全民族的生态忧患意识B认清生态环境问题的复杂性、长期性和艰巨性持之以恒地注重生态环保工作D尽最大也许地节省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P232建设资源节省型、环境和谐型社会的举措有( ABCD)。 (多选) A发展资源节省型、环境和谐型社会的经济体系 推动适应资源节省型、环境和谐型社会的体制和机制创新 C大力开展科技创新 D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33建设资源节省型社会,就要在社会(AC)的各个领域,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切实保护和合

51、理运用多种资源,提高资源运用效率。 (多选 ) AC 4 生产B建设 流通 消费34建议制定有关生态补偿的行政法规,使参与生态补偿工作的执法者的行为和行政执法过程受法律约束, 这样不仅有助于实现生态补偿的(AC ), 尚有助于提高政府补偿的效率。 (多选 ) A程序化B透明化C法制化D公开化5健全制度以增进资源节省,规定制定严格的产品原则,它涉及(C )。 (多选 ) A提高产品的质量原则B加强法律法规C强化资源约束和环保原则D以上都不是健全制度以增进资源节省应当( C)。运用市场机制裁减资源低效运用的生产方式制定严格的产品原则C形成节俭的消费风尚D调动公司、单位和个人参与建设的积极性43-4

52、43紧密联系,构成了生态文明系统的三大要素。(ABC) (多选) A人口均衡 资源节省 环境和谐 生态平衡就共时态来看,社会文明涉及( CD)。物质文明精神文明C制度文明D人的文明 69美丽的自然需要细心地庇护,需要人类确立(D )的生态文明理念,进行生态文明实践。(多选) A尊重自然保护自然40目前有关公平的争论,重要形成了几种不同的公平观:( AB)A起点公平过程公平成果公平D立法公平P271目前国内资源、环境上的问题,很大限度上是体制与机制的不适应导致的,如政府职能的( ABD),导致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不适应。 (多选 ) “越位”B“错位”“倒位”“不到位”42全

53、面建成小康社会,涵盖了(ABCD)等多种方面。A经济政治C文化可持续发展P134人口发展是国内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长期面临的重大问题,我们应在稳定低生育水平的基本上,着力提高人口素质,改善人口构造,增进人口与( ACD)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实现社会和人的全面进步。A经济B社会C资源D环境24人口均衡发展,是指( ABCD),人口的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协调、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A人口总量适度人口素质全面提高C人口构造优化人口分布合理P2645人类必须有这样的生态精神:履行生态道德义务和责任,( BD),保护地球,维护地球生态系统的平衡,遵循可持续发展的生态道德准则,人类的发展应以保护和增进

54、生物多样性为前提。A尊重生态B尊重自然C顺应自然D善待自然6人类生态学涉及的方向有( ACD)。A地理学自然学C社会学D文化学4人为污染源涉及( AB)。A工业污染源B生活污染源C农业污染源D生物污染源P604森林具有(BCD)等多方面的作用。修养水分保持水土C防风固沙D调节气候2549森林在生态平衡中的作用涉及(AC)。 (多选)A修养水源防风固沙C保护环境50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不仅体目前生产力的发展上,并且体目前(ABD )等社会文明的诸多方面。 (多选 )公平公正B共同富裕道德进步D社会和谐51生态保护的重要目的涉及(CD)。A重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明显减少B城乡饮用水水源地环境安全得到有

55、效保障C重金属污染得到有效控制D城乡环境基本设施建设和运营水平得到提高452生态和谐社会的构建的论述中,生态社会和谐涉及(ABCD )。 (多选 ) A社会生态和谐B自然生态和谐C社会与自然的生态和谐D以上都53生态价值是指生态系统的价值,涉及自然价值、 功能价值、经济价值、 文化价值等。要确立( ABC)的理念,进行科学的生态核算, 采用合理的生态补偿,体现绿色发展、 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全面发展。 (多选 ) A生态有价B环境有价资源有价自然有价54生态经济是( ACD)法制经济、多元化市场主体经济,同步以宏观调控为辅、市场调节为主的内生动力经济。 (多选 ) A环保经济B低碳经济绿色经

56、济D循环经济55生态旅游商品的特点涉及(ABCD )。 (多选 ) A地方性B环保性C实用性D以便性5生态农业是生态产业的基本产业,体目前(BC )。A农业与自然生态环境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农业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本 C农业是其她产业得以产生和发展的基本 D以上都不是5生态社会和谐涉及(AB )。 (多选 ) A社会生态和谐B自然生态和谐C社会与自然的生态和谐D人与自然的生态和谐5生态文化创新是生态文明时代全人类的共同使命。 通过(ABD),才干达到全人类共同繁华和持续发展的目的。 (多选 ) A共生B共容C创新D整合5生态文化是人类适应生态环境而发明的文化,它涉及(ABD )、生态工程及与之有

57、关的生态制度等。 (多选) 生态意识生态美学C生态旅游D生态教育60生态文明()。 (多选) ABD 强调人的自觉与自律 B强调人与自然环境的互相依存、互相增进、共处共融 倡导人际关系和谐 强调人格的平等 6生态文明的核心要素是( ABD)。A公正高效C和谐人文发展P1062生态文明的一大特点就是谋求和谐,是( ABC)的和谐。 (多选 ) 1 A人与人 B人与自然C人与社会 D以上都不对 6生态文明法治建设的必要性中指出,和谐社会规定社会(ABCD)。A根据既定的规则有序运营B尊重人权C崇尚法治反对无序的状态 P104生态问题涉及(ABD)等。A生态失衡B环境污染能源枯竭C人口膨胀65生态系

58、统物质循环对人和其她生命的生存有价值,( AC),是人和其她生命生存的基本。 (多选)A保持生态系统整体性稳态B维护自然资源可持续发展C维护生态平衡保护生物多样性建议制定有关生态补偿的行政法规,使参与生态补偿工作的执法者的行为和行政执法过程受法律约束,这样不仅有助于实现生态补偿的(),尚有助于提高政府补偿的效率。 (多选 ) 程序化 B透明化C法制化D公开化66生物圈涉及( BC)。A生物有机体无机环境C生物有机体的生存环境D生态系统36生物圈的构造和功能具有(AB)的性质,使自然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保持动态平衡。A自动调节B自动控制自动破坏自动损耗P68十八大所理解和规划的生态文明,上升到(C

59、D)的现代化发展高度,并且体现为工作部署、发展目的、制度设计,预示着与时俱进、改革创新的生态文明浪潮到来。A节能减排节省资源C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提高社会文明水平69是对污染环境实行修复最为重要的技术之一,是正在发展中的技术,是生态修复的基本。(C) A生物修复B物理与化学修复C植物修复D技术修复170是生态社会的基本特性。( ABCD)A遵循程序B优化发展生态和谐D自我完善P15771属于二次能源的有( D)。A小水电太阳能C燃料电池D氢能9172属于有机无毒物的有( ABD)。A蛋白质B脂肪C苯酚D碳水化合物P67属于有机有毒物的有( D)。A重金属B多环芳烃C脂肪D苯酚P6074私人物品

60、具有( AC)。竞争性B非竞争性排她性D非排她性P1775提高生态文明水平,核心是在环保上获得突破性进展。遵循( ABD)的基本规定。 (多选) A代价小 效益好 C排放低 可持续76通过解决(CD )同自然环境资源的关系,把生活水平由量的增长到质的增长的转变, 严格控制物质资料再生产和人口的再生产规模, 把人的再生产及人类生活资料的再生产建立在对自然的改造与自然的修复能力平衡的基本上。 (多选 )A生产互换消费D人的需求77通过建立固体废物回收运用网络信息系统,对危险废物采用集中收集和集中解决,实现生活垃圾的( B ),城乡生活垃圾无害化解决率达1%。减量化资源化 C无害化 D清洁化 7推动

61、农村生态环境建设过程中,重要采用的措施是(AD)。 . 实行农村“以奖促治”政策 B. 鼓励农村“都市化”进程 C. 发展农村特色产业 D 完善农村环境基本设施9推动生态文明制度建设途径涉及(A )。 (多选 )A制定生态文明发展的总体规划B加快有关法律法规建设转变政府职能 D以上都不对生态精神是(AD )的强烈的精神信奉,是一种理性的、具有生态智慧的信念。 (多选 ) A尊重自然敬畏自然C平衡生态D保护生态在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时代, 国力的强弱,经济发展后劲的大小,越来越取决于(C)。 (多选 ) A劳动者质量的提高 B劳动者素质的提高C人力资本的积累D自然资本的积累尽管美学趣味千差万别,但( BCD)的全球化语境下的美学境界是可以被奉为人类崇高的审美境界的。 (多选 )A美己之美B美人之美C各美其美美美与共8推动生态文明制度建设需要加快有关法律法规建设,要( BCD)。A加快国内的环境立法B在法律法规上贯彻生态补偿机制C完善国内的环境法律法规D完善地方的环境立法120-1281推动适应资源节省型 、环境和谐型社会的体制和机制创新中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