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表格)(DOC 290页)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204935749 上传时间:2023-04-27 格式:DOCX 页数:293 大小:656.57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最新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表格)(DOC 290页)_第1页
第1页 / 共293页
最新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表格)(DOC 290页)_第2页
第2页 / 共293页
最新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表格)(DOC 290页)_第3页
第3页 / 共293页
资源描述:

《最新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表格)(DOC 290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表格)(DOC 290页)(29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统编教材五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目 录第一单元单元说明31 白鹭52 落花生123 桂花雨194 珍珠鸟25口语交际 制定班级公约28习作 我的心爱之物32语文园地一35第二单元单元说明405 搭石426 将相和537 什么比猎豹的速度快668 冀中地道战76习作 “漫画”老师89语文园地八92第三单元大单元说明989 猎人海力布10010 牛郎织女(一)10911 牛郎织女(二)118口语交际 讲民间故事125习作 习作故事128语文园地三131第四单元单元说明14012 古诗三首14213 少年中国说15514 圆明园的毁灭16515 小岛177习作 二十年后的家乡186语文园地四191第五

2、单元单元说明19616 太阳19817 松鼠208交流平台 初试身手218习作例文221习作 介绍一种事物226第六单元单元说明23018 慈母情深23219 父爱之舟24320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255口语交际 父母之爱263习作 我想对你说268语文园地六272第七单元单元说明27721 古诗词三首27922 四季之美29423 鸟的天堂30224 月迹310习作 _即景318语文园地七322第八单元单元说明32725 古人谈读书32926 忆读书33827 我的“长生果”349口语交际 我最喜欢的人物形象356习作 推荐一本书360语文园地八363第一单元单元说明单元内容总述 1

3、.本单元主题:本单元的课文主要是围绕“一花一鸟总关情”这个主题编排的,由白鹭、落花生、桂花雨、珍珠鸟四篇课文组成。目的一是通过引导学生把握课文内容,体会“花”“鸟”的内涵,二是培养学生观察、思维能力,培养他们善于通过普通事物发现不寻常的“美”,并能根据对事物的描写,抒发自己的感情。2.本单元重点:(1)通过对比的写法,突出事物的特点。本单元的4篇文章都运用了对比的写作手法突出了事物的特征,这种手法的运用,使所描述的事物形象更鲜明生动。如白鹭中把白鹭和白鹤、朱鹭、苍鹭进行对比;落花生中把花生和桃子、石榴等进行对比;桂花雨中把故乡的桂花和杭州的桂花对比;珍珠鸟中把大珍珠鸟的“胆小”与小珍珠鸟的“与

4、人亲近”的前后对比,突出了事物形象,令人受到启发。(2)通过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的方式理解重点句子,从而把握住文章的中心意思。理解课文内容,朗读和背诵课文。(3)练习写作。能够抓住事物特点,抒发自己的感情。内容教学要点课时教学建议1 白鹭1.本课用优美的语言描写了白鹭的美。重点是通过对比、直接描绘等方式体现白鹭的美。2.体会重点词句的含义,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2课时在朗读的基础上把握课文内容。借助图片体会白鹭不同形态的美。2 落花生 本课采用种花生、收花生、品花生、评花生的顺序,讲述了平凡的花生的不平凡,从而揭示深刻的人生哲理。重点是通过花生的平凡去品味不平凡的人生哲理。2课时 抓住人物的语言

5、,并理解其含义,从而把握文章的中心意思。多元识字。3 桂花雨本文回忆了童年故乡的桂花,着重描写了“摇桂花”。重点是能通过回忆故乡的桂花,体会作者的思乡情感。2课时 在朗读的基础上,把握课文内容;理解重点语句的含义,感受作者对家乡的思念之情。4* 珍珠鸟 本文讲述了小珍珠鸟由远离人到亲近人再到喜爱人的过程。重点是能清楚在这个过程中小珍珠鸟的不同表现。1课时 在朗读的基础上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理解重点句子的含义,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并受到启发。口语交际口语交际是以“制定班级公约”为内容。重点是能听取他人意见,正确、流利地表达自己的观点。1课时 在小组活动的基础上制定班级公约,并通过口述,清楚地把公

6、约表达出来。习作会写题为“我的心爱之物”的文章。重点是做到中心突出,感情真挚。1课时 首先确定描写对象,然后详细地介绍你们之间发生的故事,抒发你的情感。语文园地1.利用多种方式增加积累,提高对词句段的运用。2.把握句子重点词语的含义及语气,并能灵活运用。1课时 通过朗读把握重点词句的意思,从而理解句子的含义,运用朗读、背诵等增加积累。1 白鹭课题白鹭课型讲读课文授课时间2课时教学目标 1.认识“鹭、嫌”等8个生字,会写“素、宜” 等11个字。掌握“精巧、配合”等18个词语。2.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重点句子的深刻含义。3.学习作者通过对比、直接描绘等方法体现白鹭的美,体会作者对白鹭的喜爱

7、、赞美之情,激发学生对鸟类,对大自然的热爱。教学重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学习本课通过对比的手法和从多角度描写白鹭的美。理解“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的含义。教学难点学习作者通过对比、直接描绘等方法体现白鹭的美,体会作者对白鹭的喜爱、赞美之情,激发学生对鸟类,对大自然的热爱。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鹭、嫌”8个生字,会写“素、宜” 11个字。掌握“精巧、配合”等词语。2.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学习本课通过多角度描写白鹭的美的方法。教具准备课件,白鹭的图片教学设计设计意图导入( )分钟一、谜语引入,介绍资料。(出示课件2)1.教师以谈话形式引入:大家猜一则谜语

8、,这是一首古诗。“霜衣雪花青玉嘴,群捕鱼儿溪水中。惊飞远映碧山去,一树梨花落晚风。”同学们知道是什么吗?对,是白鹭,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牧笔下的白鹭(出示白鹭的图片)今天我们就学习现代杰出文学家郭沫若的白鹭这篇课文,同学们知道郭沫若吗?(板书:白鹭)2.展示交流有关郭沫若的资料。(出示课件3)郭沫若(18921978),原名郭开贞,中国现代杰出的作家、诗人、历史学家、剧作家、考古学家、古文字学家、著名的社会活动家。四川乐山人。1914年赴日本留学。1918年开始新诗创作。1921年,出版第一部诗集女神。代表作有诗集女神、星空;剧本屈原、蔡文姬等。本文选自郭沫若全集文学篇,写于1942年10月31

9、日。白鹭也作鹭鸶。白鹭就是鹭鸶,它是鹭的一种,羽毛白色,腿长,能涉水捕鱼虾等。3.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运用谜语引入,提高学生的兴趣,同时增加学生的诗歌积累。新课教学( )分钟二、初读课文,扫清障碍。1.利用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自学生字词。(出示课件4)2.准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带着以下问题默读课文:(出示课件5)(1)课文主要描写的是什么?它有什么特点?(2)作者描绘了几幅图?分别给这几幅图取一个名字。(3)作者对白鹭是怎样的情感?你能找出相应的句子吗?(4)你能给课文分成几部分?每部分的内容是什么?四、交流自学成果,解决问题。师:这篇课文主要描写的是什么?它有什么特

10、点?这个特点希望同学们用一个词语总结出来。(板书:白鹭-外形美) 作者描绘了几幅图?你分别给它们取了什么名字?(板书:清田独钓图。(出示课件7)清晨望哨图(出示课件8)黄昏低飞图。(出示课件9)我们可以给课文分成几部分?生给课文划分段落,并概括段落大意。师总结:这篇散文共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1)总体介绍白鹭的美。第二部分(2-10)从不同方面介绍白鹭的美。第三部分(11)总结全文,照应开头,再次表达对白鹭的赞美之情。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非常重要,这是在检查学生预习的效果,同时也是在扫清阅读的障碍,为接下来的理解分析课文打下坚实的基础。】【设计意图:设计这一环节,是让学生在自读课文的基础上整

11、体把握课文内容,为下一环节的教学打下基础。】 课堂小结及拓展延伸()分钟五、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认识了白鹭,明白了白鹭的美,体会到了作者对白鹭的喜爱之情。可以说,这一课是很有收获的。六、布置作业。1.掌握课后生字词。2.背诵课文。【设计意图:背诵优美的段落,让学生积累优美的语句,可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对语文的爱好。】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 1.复习生字,复习课文的主要内容。 2.理解重点句子的含义,明白作者的情感。3. 学习作者通过对比、直接描绘等方法体现白鹭的美,体会作者对白鹭的喜爱、赞美之情,激发学生对鸟类,对大自然的热爱。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设计设计意图导入( )分钟一、复习导入。1

12、.这节课我们来继续学习白鹭这篇文章。(板书:白鹭)2.听写词语,订正。(出示课件12)精巧 色素 配合 身段 生硬 寻常 常见 忘却 流线型 结构 青色 清晨 安稳 悠然 黄昏 恩惠 美中不足 散文诗 3.抽查背诵。【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的设计,能有效地检查学生对生字词的把握情况,夯实学生的基础知识。】新课教学( )分钟二、深读课文,体会情感。 师:在上一节课的教学中,我们已经知道这篇文章描写了白鹭的美,那么,作者是如何体现白鹭的美的?就让我们深入阅读课文,去感受一下。重点句子解析。(出示课件13) 鹭是一首精巧的诗。运用比喻句,从总体上赞美白鹭的美。用“诗”来比喻,新奇,贴切,耐人寻味。板书:

13、精巧的诗 鹭“色素的配合”从哪里可以体现出来?作者对此是如何评价的?学生讨论,师生共同总结:板书:色素美:雪白 铁色 青色 评价:素之一忽则嫌白,黛之一忽则嫌黑。这句话说明了白鹭颜色的恰到好处。 鹭“身段的大小”从哪里可以体现出来?作者对此是如何评价的?(出示课件14)学生讨论,师生共同总结:板书:身段美:流线型结构,长喙,脚。评价:增之一分则嫌长,减之一分则嫌短。这句话说明了白鹭身段美得恰到好处。白鹤、朱鹭、苍鹭与它相比呢?白鹭:色素的配合,身段的大小,一切都很适宜。白鹤:太大而嫌生硬。朱鹭、苍鹭:太大了些,而且太不寻常了。这是把白鹭和白鹤、朱鹭、苍鹭进行了对比,写出了白鹭无论色素的配合,还

14、是身段的大小,都很适宜的特点,突出了白鹭的美。而白鹭却因为它的常见,而被人忘却了它的美。作者告诉我们怎样的哲理?(出示课件15)学生讨论,师生共同总结:美往往蕴含在生活中,蕴含在我们常见的事物中,只要我们用心体会,就会发现寻常事物中那独特的美。现在我们认真品味描绘白鹭的三幅图,看看作者是怎样直接描绘白鹭的美的。(出示课件18-20)图画之美:清田独钓图。生讨论:作者是怎样描写“图画美”的?(板书:图画美)师生共同总结:借助插图,我们可以感受到图画之美。田为镜匣,白鹭为主体,好一幅水墨丹青。悠然之美:清晨望哨图 生讨论,作者是怎样描写白鹭的“悠然之美”的?(板书:悠然美) 师生共同总结:描绘的背

15、景-清晨;描绘的状态-悠然,这是其他鸟儿没有的,是白鹭独特的。清澄之美:黄昏低飞图生讨论:作者是怎样描绘白鹭的“清澄之美”的?(板书:清澄美)师生共同总结:背景-黄昏状态-低飞感觉:乡居生活的一种恩惠三、 合作探究,把握主旨。 (学生讨论总结,教师引导指正)1.课文的开头和结尾有什么特点?又有什么不同?(出示课件21)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板书: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喜爱赞美开头句的比喻旨在点出作者的发现,引出下文;结尾的两个比喻是对全文的总结,在上文描写的基础上进一步揭示出白鹭美的本质。2.通读课文。这篇文章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出示课件22)这篇散

16、文通过对白鹭的歌颂,表达了作者对白鹭的喜爱和赞美之情。板书:喜爱赞美3.从这个感悟中,你在生活中能发现常见的美吗?【设计意图:通过对重点句子的把握,体会白鹭的美,感受作者对白鹭的喜爱之情,从而明白作者的写作意图。】 。【设计意图:通过合作探究的方式把握主旨,既能锻炼学生的合作意识,又能提高参与度,同时还能让学生从别人身上学到解决这类题目的方法。】课堂小结及拓展延伸()分钟四、小结。郭沫若先生的这篇文章清纯自然,富有情趣。作者通过对形象和色彩的刻画,描写出白鹭独特的美,同时运用新颖、贴切的比喻,使白鹭的形象鲜明生动,使文章清丽悠远,富有浓浓的诗情画意。五、布置作业。运用本课学习的对比的手法,写一

17、写你熟悉的事物。【设计意图:学以致用是我们的目标,设计这个环节就是让学生们把课堂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中,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巩固,提高写作能力。】板书内容 【板书设计】 色素美:雪白 铁色 青色 外形美 白鹭(精巧的诗) 身段美:流线型结构、 长喙、脚 (韵在骨子里的散 图画美-清田独钓图 文诗)-喜爱 悠然美-清晨望哨图 赞美清澄美-黄昏低飞图教学反思1.这篇文章是一篇非常优美的散文诗,我注重学生的朗读。通过朗读,感受语言美,感受意境美,激发学生对美的感受,从而使学生达到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对作者思想感情的把握。2.不足之处在于,在教学过程中,对个别学生关注较少,造成他们对基础知识掌握得不够扎实

18、;在讲解课文的写作手法时一带而过,部分同学不能很好把握。总之,我需要改进的地方还有很多,在今后教学中,要在注重朗读的基础上,训练学生不同形式的阅读方式,比如默读,希望这样能加快阅读速度而且能更快地理解课文。同时我还要多多关注这些学困生,使他们能牢固掌握基础知识。2 落花生课题落花生课型讲读课文授课时间2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榴”等6个生字,会写“亩、播”等8个生字;掌握“便”这个多音字,理解“便宜、爱慕”等词语的意思。2.分角色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重点句,把握课文内容。3.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学习花生朴实无华,默默奉献的精神,懂得“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的道

19、理。学习对比手法在文中的作用。教学重点分角色朗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学习对比手法在文中的作用。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学习花生朴实无华,默默奉献的精神,懂得“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的道理。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榴”等6个生字,掌握“便”这个多音字;会写“亩、播”等8个生字。2.朗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设计设计意图导入( )分钟一、激趣导入1谜语导入:麻屋子,红帐子,里面住着个白胖子。(打一物)同学们,你们知道是什么吗?生猜谜语2教师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板书:落花生)3.作者简介:许地山,(1894年2月3日1941年8月4日

20、),名赞堃(kn),字地山,笔名落华生(古时“华”同“花”,所以也叫落花生),籍贯广东揭阳。生于台湾一个爱国志士家庭。许地山是中国现代著名小说家、散文家、“五四”时期新文学运动先驱者之一。主要著作有危巢坠简空山灵雨道教史达衷集印度文学;译著有二十夜问太阳底下降孟加拉民间故事等4“落花生”就是我们平时常见常吃的花生,可为什么叫它“落花生”呢?课前同学们都查阅了资料,谁来谈一谈?(出示课件2)5过渡:课文围绕花生讲了一些什么事呢?同学们读读课文就知道了。 【设计意图】运用谜语导入,提高学生的兴趣,同时增加学生的诗歌积累。新课教学( )分钟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出示课件3)1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

21、音,把句子读通顺,标出自然段序号。2同桌互读课文,互相检查,纠正读错或读破句的地方。3借助多媒体检查认读生字词情况(可指名读、齐读、分行、分组比赛读)。4检查学生读课文情况,指名读指定的段落,评议读的情况。(出示课件4)5默读课文,思考:课文围绕花生讲了哪些事?(种花生、收花生。母亲提议过一个收获节,并为收获节做了准备。吃花生时的议论。)教师:按照课文讲的这三件事,我们把课文分成三部分来理解。生讨论,并回答,师总结:第一部分(1)写“我们”按照母亲的吩咐开辟空地种花生,居然收获了。第二部分(2)写母亲提议过一个收获节,并定下过节的地点。第三部分(315)写“我们”和父亲吃花生、议花生的过程。三

22、、学习课文的第一、二部分(出示课件5)1默读第一、二自然段,边读边思考:你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不懂的地方?2汇报交流。(出示课件6)(1)说一说你都读懂了什么?(2)质疑、解疑。“开辟”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不说“开发”出一块空地?“居然”一词怎么理解?你能找一个和它意思相近的词吗?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非常重要,这是在检查学生预习的效果,同时也是在扫清阅读的障碍,为接下来的理解分析课文打下坚实的基础。】【设计意图:设计这一环节,是让学生在自读课文的基础上整体把握课文内容,为下一环节的教学打下基础。】 【设计意图:让学生带着问题读课文,做到有的放矢,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23、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课堂小结及拓展延伸()分钟四、布置作业1.会写课后10个生字。2熟读课文。3预习课文的第三部分。第二课时教学目标 1.分角色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重点句,把握课文内容。学习对比手法在表达中的作用。2.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学习花生朴实无华,默默奉献的精神,懂得“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的道理。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设计设计意图导入( )分钟一、复习引入,交代探究目标1回忆课文围绕落花生讲了哪些事。2这节课我们继续探究课文,学习课文的第三部分,弄清作者对花生为什么有着特殊的感情,还要学习作者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的设置,既能回忆

24、巩固上节课的内容,又能让学生明白这节课的重点,有的放矢。】新课教学( )分钟二、深入探究课文的第三部分(出示课件7)1默读课文,想一想:这部分课文讲了几层意思?讲了两层意思,第一层(311自然段)讲议论花生的好处。第二层(1215自然段)讲从谈花生到论人生。2自读课文,画出父亲说的话,谈谈你的理解,体会文中对花生好处的议论以及从谈花生怎么到论人生。(出示课件8)3小组讨论交流。4全班交流,教师引导。(出示课件9)(l)体会第一层意思(重点理解父亲的话)出示父亲的话。指名读父亲的话,然后完成如下填空:(出示课件10)父亲的话中提到了_、_、_、_四种事物,父亲认为虽然_、_、_让人一见就_,但是

25、和_相比,还是_最可贵。分析父亲的话,学生议答。(出示课件11)a“爱慕”是什么意思?什么是“爱慕之心”?b父亲有没有产生爱慕之心?父亲对什么产生了爱慕之心?你是从哪个词看出来的?c什么是“最可贵”?父亲为什么认为花生最可贵?(板书:默默无闻地奉献最可贵)(引导学生理解苹果、桃子、石榴高挂枝头,炫耀自己,而花生踏踏实实、默默无闻地奉献自己,具有藏而不露的美德。)d学生再次读父亲的话,并根据自己的理解,判断以下句子是否正确,并说出理由。(出示课件12)(a)花生好,桃子、石榴、苹果不好。()(b)凡是埋在地里的东西都是好的,高高挂在枝头上的东西都是不好的。()(c)我们不需要外表美。()板书:对

26、比的手法:落花生和桃子、石榴等对比。师:对比手法,是文学创作中常用的一种表现手法,是把对立的意思或事物、或把事物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作比较,让读者在比较中分清好坏、辨别是非。运用这种手法,有利于充分显示事物的矛盾,突出被表现事物的本质特征,加强文章的艺术效果和感染力。(出示课件13)教师:本课中父亲用花生同桃子、石榴、苹果相比,是仅就果实是否露在外面这一点来比较,突出花生不炫耀自己、默默奉献的品格,并不是说那三种水果只是外表好看,而没有实际用处。生活中有没有其他事物让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的?有没有其他事物具有花生这样的品质?你能用上“爱慕”一词说一说吗?(2)体会第二层意思过渡:父亲给我们点出了花

27、生有别于桃子、石榴、苹果的特点,父亲仅仅是说花生吗?(出示课件14)出示父亲的话。学生齐读,谈理解。(父亲引导孩子谈花生的目的是论人生,他赞美花生的品格也是为了说明做人应该做怎样的人;父亲教育孩子们要学习花生的优秀品格,注重实际,不炫耀自己,做一个对国家、对社会、对别人有用的人。)教师:父亲的话孩子们明白了吗?从哪儿看出来?理解“我”说的话:a齐读 b讨论交流“体面”什么意思?什么叫“只讲体面”?什么是“有用的人”?“有用的人”和花生有什么联系? c你身边有没有这种默默奉献的人?请说一说。 d我们要做什么样的人?5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第三部分。三、分清课文的主次1按课文叙述的顺序填空,再说

28、说其中哪部分是主要的。(思考练习2)(出示课件15)种花生()()()(板书:收花生 品花生 评花生)2思考:从种花生到收花生经历了多少时间,在课文中占了多少篇幅?从吃花生到谈花生、从谈花生到论人生经历了多少时间,在课文中占了多少篇幅?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安排?四、总结全文1分角色朗读课文。2读了这篇课文,你想说点什么?把你的想法和同学们交流。3总结:课文讲了一家人过花生收获节的经过,通过收获节上对花生好处的谈论,说明要做对别人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课文在讲述的时候主次分明,把次要内容写得比较简略,把主要内容写得比较详细。正是由于围绕主要意思来写,所以文章篇幅虽短,却给人以

29、清晰明了的印象,使人从平凡的事物中悟出了耐人寻味的哲理。今后我们在读文章或写文章的时候要注意分清文章的主次。【设计意图:小组讨论交流的方式可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设计意图:采用理解重点词语、重点句子的方式,使学生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并从中受到启发。】【设计意图:分角色朗读课文,有助于让学生把握内容,明确文中蕴含的思想感情,并且从中受到启发。】课堂小结及拓展延伸()分钟五、延伸拓展人们常常从某种事物的特点上,体会到一些做人的道理。你能以一种常见的事物为例,说说你体会到的道理吗?【设计意图:设计“拓展延伸”这个环节既能巩固这节课所学的知识,又能引导学生把自己的感悟或体会加

30、深理解,运用到实践中去,提高学生的能力。】板书内容 【板书设计】 收花生 落花生 品花生 默默无闻地奉献最可贵 评花生对比(桃子、石榴等)教学反思1.在这篇文章的教学中,我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培养他们合作的精神,同时,我也注重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提高他们的参与度,让他们知道自己才是学习的真正的主人。2.这篇文章非常富有教育意义,而这教育意义则蕴含在人物的语言中,因此,我注重通过朗读来让学生体会这种教育意义,通过把握重点词句让学生受到启发,从而达到教学目的。同时,我还设计“分角色朗读”这样的环节来加深学生对这种教育意义的理解。3.不足之处在于,对本课的生字教学,我没有作为重点去把握,而

31、是一带而过,使部分学生对生字掌握不够牢固。总之,需要改进的还很多,我要多吸取别人的经验,不断实践、不断反思,争取让自己有个较大幅度的提高。3 桂花雨课题桂花雨课型讲读课文授课时间2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箩、杭”这两个生字,会写“懂、兰”等10个生字,理解“至少、完整”等词语的意思。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象课文描述的情景。体会作者留恋童年,思念家乡的思想情感。3.朗读课文,联系上下文体会重点句子的含义,体会思乡情感,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趣。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象课文描述的情景。体会作者留恋童年,思念家乡的思想情感。教学难点在朗读课文的基础上,联系上下文体会重点句子的含义,体

32、会思乡情感,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箩、杭”这两个生字,会写“懂、兰”等8个生字,理解“至少、完整”等词语的意思。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象课文描述的情景。体会作者留恋童年,思念家乡的思想情感。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设计设计意图导入( )分钟一、激趣导入。同学们,我们学过李白的诗静夜思(出示课件2),我们知道这首诗描写的是诗人通过“月”这件事物来表达思乡之情。是啊,人们往往把思乡之情寄托于一件事物,今天,我们就看看作者琦君是怎样把思乡之情寄托于“桂花雨”的吧!(板书:桂花雨)(出示课件3)作者简介:琦君(1917-2006),名潘希真,浙江温州市瓯海区人。有散文集、

33、小说集及儿童文学作品40余本,主要著作有永是有情人水是故乡甜万水千山师友情细雨灯花落等。 【设计意图:运用诗歌导入,既能复习学过的知识,又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设计意图:设计这个环节,有利于增加学生的文学常识,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新课教学( )分钟二、初读课文(出示课件4)1.学生读课文,读准字音。圈出生字、词,并借助工具书理解其含义。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体会作者通过“桂花雨”表达对家乡的思念之情。三、整体感知1.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课文写了哪些事?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我们可以把课文分成几部分?(出示课件5)2.小组交流、讨论。 师:请同学们展示交流、讨论的成果。

34、过渡语:要想整体把握一篇文章,我们首先要把握这篇文章的结构。这篇文章可以分为三部分:(出示课件6)第一部分介绍桂花开放的时间,描写桂花树的样子。第二部分具体回忆了家乡院子里桂花开放的情形,细致地描写了“我”和母亲摇桂花的情景。第三部分描写了杭州一座小山上的桂花,将它与家乡的院子里的桂花比较,再次表达了对家乡的热爱和怀念。过渡语: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出示课件7)课文主要写了“摇桂花”这件事。(板书:爱桂花摇桂花思桂花)四、从具体事件入手,详细把握课文内容。师:请同学们带着这些问题认真阅读课文。1.作者写爱桂花,喜爱它的什么?2.作者写摇桂花过程中,主要介绍了什么?里面包含了怎样的感情?

35、3.作者又是通过哪几件事体现思桂花的?生答,师总结板书:爱桂花喜欢它迷人的香气摇桂花桂花盛开,香气四溢 摇落桂花,如雨飘下 一年四季,香甜生活 充满欢乐思桂花杭州赏桂花 给母亲带桂花又现故乡桂花情 深埋心中 【设计意图:设计初读课文这个环节,既能锻炼学生的学习能力,又能锻炼学生的总结能力。】课堂小结及拓展延伸()分钟四、作业布置。1.听写本课生字。2.收集有关“乡愁”的句子。【设计意图:整体感知课文,有助于帮助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小组交流讨论,有助于提高学生参与度,提高学生兴趣。】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阅读和同学交流的方式,把握重点句子的意思,体会作者思念家乡的思想感情。2.通过把握语言描

36、写,体会人们思乡的情怀。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设计设计意图导入( )分钟一、复习导入 1.桂花雨这课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这篇课文承载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二.听写生字词。桂花 木兰花 台风 糕饼 至少 完整 茶叶 箩筐 婆婆 浸入 尤其 缠着 (请小组长看小组同学的听写情况并向老师汇报。)【设计意图:设计复习导入这个环节,能复习上节课的内容,并加以巩固,同时对这节课是一个有效的衔接。】【设计意图:听写这个环节的设计,能检验同学对上节课所学生字的掌握情况,同时也能检查学生课下学习的情况。】新课教学( )分钟三、精读课文,深入领悟。(出示课件12)1、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思考桂花给“我”带来了哪

37、些快乐,并画出有关的词句。2、将你找出的句子有感情地读给同桌听。3、重点品味摇桂花的乐趣。(出示课件13)思考:(1)为什么说“摇桂花”对“我”来说是件大事?(2)理解 “总是”。 生答,师总结:“总是”一词体现出“我”对摇桂花的喜爱之情。理解“这下,我可乐了,帮大人抱着桂花树,使劲地摇。” 生答,师总结:“乐”字体现出“我”对摇桂花的喜爱之情;“使劲”写出了“我”摇桂花的状态。这句话是“摇桂花对我来说是件大事”的具体化。画出“我”摇桂花的句子。边自读,边想象当时的情景。指名读,其他学生闭眼想象。指名说说想象的情景。再指名读,男生读,女生读。(老师随机指导)齐读。引导学生理解:摇桂花带给“我”

38、的乐趣,以及长大后对家乡的热爱和怀念。四、对比阅读,反复体会1、反复读读“可是母亲说,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和同桌讨论一下对这句话的理解。 生答,师总结:这是母亲内心的感受,因为家乡院子里的桂花和母亲朝夕相处,母亲对它有着深厚的感情,母亲是用感情体味两地桂花的,所以才会有这样的感受。2、浏览全文,找理由说说:你认为家乡桂花香还是杭州桂花香?品读,体会家乡桂花的香。 生答:桂花盛开的时候,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师总结:这些句子具体描写了故乡桂花的香。觉得故乡桂花香,是因为“我”的母亲对故乡院子里的桂花有感情,

39、所以觉得它更香一些。(1)哪个字突出地说明桂花的香气呢?(2)指导朗读,指名读,小组读。3、 杭州的桂花香,找出相关的句子。4、事实上,桂花的香气是一样的,甚至,杭州小山因为桂树多,更显得香气浓郁些。而母亲为什么还要说“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生答,师总结:母亲这句朴素的话,与“月是故乡明”如出一辙。母亲每年都闻着桂花的香气;关注桂花,收获桂花,体验着馈赠桂花的快乐;吃着桂花食品,喝着桂花茶桂花已充盈了她全部的生活。家乡院子里的这棵桂花树,是母亲生活乃至生命的一部分,还有什么可以替代它吗?从中,我们不难看出,家乡在母亲心中的分量。 这里运用对比的写法,体现出母亲对家乡的热爱

40、和怀念。5、 母亲的这种情感,这份情怀,无疑也感染了作者。体会“于是,我又想起了我在故乡童年时代的“摇花乐”,还有那摇落的阵阵桂花雨。生答,师总结作者通过回忆“摇花乐”,表达对童年生活的回忆,表达对故乡的思念之情。板书:点点桂花雨 片片思乡情【设计意图:把重点句子的理解作为重点,能有效地帮助学生把握作者的思乡情感,并给学生带来深切的体验。综合采用各种阅读方式,有利于学生更深地把握课文内容,加深情感体验。】课堂小结及拓展延伸()分钟五、小结这节课,我们通过把握重点词语和重点句子,体会了作者浓浓的思乡之情,这种思乡之情令我们感动。六、布置作业。1.把喜欢的句子、段落背一背,并抄下来。2.写一写,回

41、忆自己的童年生活,记录下难以忘怀的人或事。【设计意图: “写一写”这个环节是让学生把所学运用到实际的一个有效的办法,能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板书内容 【板书设计】 爱桂花-喜欢它迷人的香气 桂花盛开,香气四溢 摇桂花 摇落桂花,如雨飘下 充满欢乐 一年四季,香甜生活 点点桂花雨桂花雨 片片思乡情 杭州赏桂花 思桂花 给母亲带桂花 深埋心中 又现故乡桂花情教学反思1.桂花雨是一篇充满着浓浓思乡情感的优美散文,文中弥漫着作者的思乡之情和对家乡的美好回忆。本课的重点是引导学生体验摇桂花的乐趣,并从中体会对家乡、对母亲的怀念。在这篇文章的教学中,我抓住“摇桂花”这一重点内容,通过重点句子的阅读和理解,

42、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快乐的心情,并引导学生发挥想象,体会作者的思乡情感,圆满地完成了教学任务。2.在教学过程中, 我还从母亲的语言等描写入手,让学生们反复朗读,从而体会句子中蕴含的浓浓的思乡之情。美中不足的是对于有些地方,我管得过多,引导得过多。在引导过程中,往往我说了一半,学生们就能给出正确答案。这是我的不足,我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要相信他们能通过自己的努力完美地解决问题。4 珍珠鸟课题珍珠鸟课型略读课文授课时间1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蔓、幽”等10个生字,掌握多音字“挨”。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3.练习快速默读课文,提高默读能力,理解课文最后

43、一句话的含义,领悟信赖是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基础,激发学生爱护动物、善待生命的情感。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教学难点练习快速默读课文,提高默读能力,理解课文最后一句话的含义,领悟信赖是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基础,激发学生爱护动物、善待生命的情感。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蔓、幽”等10个生字,掌握多音字“挨”。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设计设计意图导入( )分钟一、激趣导入。 哪些同学家里养了小动物? 谁来说说你和家中的小动物是怎样相处的?老师给你们带来一只珍珠鸟。(出示课件1)小小的珍珠鸟可

44、爱吗?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就叫珍珠鸟。 (板书:珍珠鸟) 【设计意图:用问题导入,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新课教学( )分钟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出示课件4)1.学生默读课文,扫清生字词的障碍,正确认读10个生字。 2.浏览课文,思考:从哪里可以看出怕人的珍珠鸟后来会一点都不害怕人,而且和作者相处得非常好?这些变化是怎么来的?从哪里体现了“我”对珍珠鸟的喜爱之情?文章最后一句话是什么意思? 三、品读课文,尝试回答前面3个问题。 (出示课件5)1读课文,说一说:珍珠鸟在“我”的照料和呵护下发生了哪些变化?珍珠鸟为什么会发生这些变化? 2找出文中重点句子,深入体会“我”对珍珠鸟

45、的喜爱之情。 四、合作,探究。 (出示课件6)1教师提出参考方向,学生们通过分组合作,讨论探究某一方面,解决文中的难点、疑点。 (1)为什么文章在起始部分用单独一段强调珍珠鸟“是一种怕人的鸟”? (2)珍珠鸟在“我”的照料与呵护下发生了哪些变化? (3)为什么写小珍珠鸟啄那些大文豪的名字?这有何用意? (4)珍珠鸟开始怕人后来不怕人,这是一种什么写法?有什么作用?(5)“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这句话对全文有什么作用? 2小组推荐代表汇报讨论结果,回答其他组提问,全班讨论。 (出示课件7)师总结:珍珠鸟对人的情感经历了怕喜近亲爱这个过程,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小珍珠鸟对人的情感变化, 而这一变化

46、来自于 “信赖”。(板书:怕喜近亲爱)五、回顾全文,有感情地朗读令自己感受最深的句子,体会语言特色。 六、联系生活实际,再次理解课文重点句。 (出示课件8)板书:“信赖创造美好的境界”。 作者仅仅是为了给我们讲述这样一个故事吗?他想告诉我们什么?师生交流。 【设计意图:让学生带着问题读课文,能让学生在阅读中思考,从而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设计意图:在提出疑问的前提下,学生们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的形式解决问题,能提高学生的参与度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充分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地位。】课堂小结及拓展延伸()分钟作业布置 (出示课件9)结合生活实际,把你对“信赖创造美好的境界”的理解写下来。【设计

47、意图:作业的布置,不仅能增加学生的积累,还能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当中,加深学生对语言的理解,并体会生活中的美好。】板书内容 【板书设计】珍珠鸟 怕 喜 近 亲 爱 信赖创造美好的境界教学反思1.在课堂教学中,我根据课文的特点,采用循序渐进的方法一步一步引导学生理解小珍珠鸟对人的情感的变化,从而自然而然地揭示“信赖,往往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这一主旨,效果较好。2.在对主旨的把握上,我主要是通过重点句的分析,让学生理解重点句包含的意思,同时,结合课文内容以及板书,让学生从情感上受到熏陶。这节课的不足之处在于,对于个别问题我统得过死,导致一些同学没有积极参与到讨论中。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不断改进自

48、己的不足之处,在学习中超越自我,不断进步。口语交际 制定班级公约课题制定班级公约课型口语交际授课时间1课时教学目标1.根据班级的实际情况,让学生制定班级公约,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建设团结友爱的班集体。2. 引导学生清楚明了地表达自己的观点,认真听取别人的观点。3. 引导学生发挥主动性制定班级公约,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并培养学生的班集体意识。教学重点清楚明了地表达自己的观点,认真听取别人的观点。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发挥主动性制定班级公约,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并培养学生的班集体意识。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设计设计意图导入( )分钟一、激趣导入。(出示课件2)同学们,我们每个人都是班级的一员,我们每个人都是

49、班级的小主人。为了把我们班建设成一个学习环境良好、大家团结友爱的温馨的大家庭,今天,我们就一起制定一个班级公约,让大家一起遵守,让我们班呈现出崭新的面貌。(板书:制定班级公约) 【设计意图:设置这一环节,目的是让学生明白班级公约的重要性,同时提高学生主人翁意识,提高学生的参与兴趣。】新课教学( )分钟二、合作探究。(出示课件3)同学们,我们分小组活动制定班级公约。(板书设计:针对学习、纪律、卫生)等方面,全班讨论班级想要达到的目标。1.班级公约要根据我们班的实际情况来制定。2.制定的公约要切实可行,不能好高骛远。3.每个同学先在纸条上写出两三条自己认为比较重要的公约内容,然后再小组讨论。每个小

50、组制定一份,进行全班交流。4.选择最合适的班级公约,大家共同遵守。(出示课件4)三、小组汇报,形成公约。(出示课件4)现在,每个小组把自己制定的公约向大家展示,注意发言要控制时间,要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读出来。大家做好笔记,把自己认为好的内容记下来。最后大家讨论,既总结大家的共同意见,也说明不同意见。四、大家总结,形成公约。现在,我们班的公约已经形成,希望大家共同遵守,让我们班成为一个学习环境良好、大家团结友爱的大家庭。现在老师把班级公约公布如下:(板书设计:学习方面):(出示课件6)1. 按时上学,不迟到。2.上课专心听讲,大胆发言。回答问题声音响亮。 3.课间休息做有益的游戏,不追逐,不打

51、闹。4. 课后认真复习,按时完成作业。 (板书设计:纪律方面):(出示课件7)5. 放学按时回家,少看电视,不玩无益的电脑游戏。 6. 不随地吐痰,不乱扔果皮纸屑。保持教室和包干区的整洁。7.爱护公物,损坏公物要照价赔偿。8.保持教室安静。自习课或老师不在的时候,要保持教室安静,讨论问题要小点声,不能打扰到别人。(板书设计:卫生方面):(出示课件8)9.值日生每天早晨和中午打扫卫生,保持教室清洁干净。10.不乱扔垃圾,不随地吐痰。 【设计意图:设置合作探究这个环节,既可以明确班级公约的具体要求,又能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欲望,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参与度。】【设计意图:设置这一环节,是让学生

52、养成认真倾听的习惯,同时培养学生认真做笔记的习惯。】课堂小结及拓展延伸()分钟总结: 师:我们齐心协力制定了班级公约,希望同学们认真遵守,把我们班变成一个文明、干净、学习氛围浓厚的班级。板书内容 【板书设计】 学习方面制定班级公约 纪律方面 卫生方面教学反思课后反思: 1. 在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发挥学生合作意识和自主学习的精神,通过同学们自己制定班级公约,充分调动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达到了预期的效果。2.在这节课中,同学们积极思考,认真做笔记,勇于发言,提出不同的看法,能力得到提升。3.美中不足的是个别同学做的笔记太慢,跟不上全班节奏,希望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多关注学困生,让他们的能力也

53、有较大幅度地提升。习作 我的心爱之物课题我的心爱之物课型习作授课时间1课时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根据本单元课文的写法,围绕自己的心爱之物去写习作。2办一期“我的心爱之物”习作专栏,贴上习作和图片,引导学生之间互相分享交流。教学重点能写清楚心爱之物的外形,得到心爱之物的过程,以及成为自己心爱之物的原因。教学难点能结合本单元课文的写法去写习作。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设计设计意图导入( )分钟一、创设情境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特别钟爱的东西,你的心爱之物是什么呢?是生日时爸爸送的玩具熊,还是妈妈送的小白兔?是爷爷奖励你的旱冰鞋,还是妈妈在寒冷的冬夜为你赶织的毛衣?今天,我们的习作就是围绕“心爱之物”来写的。现

54、在就让我们写一写“我的心爱之物”吧。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有利于引发学生的思考,让学生们尽快搜集写作的对象及材料。】新课教学( )分钟二、审题指导(出示课件2)1.读题目,你都了解到了什么?(板书:心爱之物)2.你认为这次习作的重点应在什么上下功夫?(板书:心爱之物的外形 心爱之物得到的过程 我和心爱之物之间发生的事)三、组织材料。(出示课件3,4)1.想想什么是自己的心爱之物,是什么原因让你对它产生这样的感情。按要求准备。要求:(1)说一说它是什么。(2)说一说你的心爱之物是什么样子的,你和它之间发生过怎样动人的故事。 2.汇报自己的选材。 (1)请习作较好的同学先汇报,其他同学认真听,根

55、据自己的理解进行较为客观的评价。 (2)再请中等和有一定困难的学生进行汇报。同学和老师之间进行及时评价,友善地提出不足之处。四、突破难点(出示课件5)1.刚才我们已经说过,要写好这篇文的章重点是写清心爱之物的样子、得到的过程以及你和它之间发生的故事。怎样把这些写下来,形成一篇文章呢?2.就刚才同学们的故事,大家提出修改方案。小组进行讨论,汇报讨论结果3. 教师总结:描写心爱之物样子的时候,我们要抓住它的外形特点进行描写;简要介绍得到它的过程;详细介绍你们之间发生的故事。(板书设计:心爱之物得到的过程(略写)我和心爱之物之间发生的事(详写)五、动笔练习(出示课件6)根据你刚才的材料进行写作练习,

56、注意要把过程写得生动具体。【设计意图:审题指导这个环节能让学生很快了解题目,把握写作重点。】【设计意图:通过具体指导,让学生明白写作对象及具体要求,同时,通过口述,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设计意图:设计“突破难点”这一环节,除了有利于学生写作之外,还能锻炼学生修改文章的能力,让学生写的文章更加生动具体。】【设计意图:设计“动笔练习”这个环节,能让学生把理论运用到实践,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课堂小结及拓展延伸()分钟六、 小结:(出示课件7) 这节习作课,我们学习了写“我的心爱之物”这样的文章,我们在介绍自己的心爱之物的时候,要抓住特点,详略得当,做到中心突出,感情真挚。板书内容 【板书设计】 心爱之物的外形我的心爱之物 心爱之物得到的过程(略写) 我和心爱之物之间发生的事(详写)教学反思习作教学一直是教学中的难点,如何才能让学生写好一篇文章,这是值得我深思的问题。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我总结了自己的优缺点: 1.在这节课中,我抓住习作题目,让学生深入了解题目,明确写作目的,在写作中做到有的放矢。2.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我充分照顾到不同程度的学生的情况,通过设置“组织材料”“突破难点”“动笔练习”这些环节,让不同程度的学生有物可写,有据可依,从而达到预期目的。3.教学中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比如,没能及时把握不同学生的写作情况,没能对学生的作品做出及时评价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