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

上传人:suij****uang 文档编号:204873927 上传时间:2023-04-27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0.4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资源描述:

《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导读 :本文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 错,欢迎点评和分享。学生的现状表明:他们对历史知识的掌握往往是片面的、表层的、非 本质的,停留在感性认识阶段。只有帮助学生上升到理性认识阶段, 才能抓住历史现象的本质,揭示历史的发展规律,实现历史教学进行 素质教育的目标。那么如何以科学的态度帮助学生从纷繁复杂的历史进程中建立知识的整体结构、弄清史实的来龙去脉和前因后果、揭示 人类历史的发展趋势呢?我个人的体会是:首先,注重教材的整体结构教学。如果不把学生所学习的每个独 立的历史概念纳入历史概念的整体体系之中,学生获得的知识就会支离破碎、容易遗忘。教学中帮

2、助学生把一个个单独概念上下左右相互联系起来,形成一整套概念体系网络,这是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掌握由 感性认识阶段进入理性认识阶段的标志。例如中国近现代史下册 中关于抗日战争初期阶段国共两个战场的情况,如果按课文内容的顺序去板书和讲述,学生对纵横交错的历史现象就难以掌握。如果在板 书中对课文结构进行重新调整,结果就会一目了然:一、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抗战1组织会战:淞沪、太原、徐州、武汉制定全面抗线路线 确定开辟敌后战场,建立抗日根据地1 9 3 8年春,李宗仁抗战以来 的最大胜利人民遭殃:南京大屠杀(1937年12,30多万)抗 击和牵制了大量日伪军有力配合了正面战场发展壮大了抗日力量二、中国共产党开

3、辟敌后抗日根据地时地:19 3 78陕北3后果3作用2成就平型关大捷(19 3 7 9):抗战中的首 次大捷建敌后根据地:晋察冀等延安成为抗日指导中心华北:华中: 华南:丧师失地4 原因实行片面抗战路线害怕人民革命力量壮 大内容1洛川会议2台儿庄大捷这样不仅对抗战初期阶段的重要历史事件、历史 时间、历史人物进行了有效的展示,使学生便于形成整体概念,而且 运用推理分析法,引导学生对国共两党的活动及结果、原因进行对比 分析。这可使学生把握历史概念的本质属性,找出历史发展的内在逻 辑联系,从而得出正确的历史结论。其二,重视对历史理论知识的教学。历史理论的主要内容包括历 史研究的对象、历史发展的动力形

4、式及规律的探讨。涉及到人民群众 的作用、历史人物的评价以及民族的形成等一系列指导历史研究的重 要理论观点。在高一年级的世界近代现代史中,涉及到对英、法、 俄、美、日、德、意等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原因分析和领袖人物的评价 时,可着重让学生了解的历史理论知识有: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 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杰出人物对历史发 展有重要影响等。在讲述三次工业革命时,注重用史实分析“科学技 术是生产力”的道理,旨在说明“社会进步最根本的标志是生产力的 提高”。在讲到法国的启蒙运动和科学共产主义理论时,注重向学生如果对您有帮助!感谢评论与分享 阐明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促进作用,在一

5、定程度上能预见到 社会发展的趋势,借以说明“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反作用”。历史 理论溶于中外历史的各个重大事件之中,教师应以历史理论为指导来 进行教学,将其溶化在史实的分析中,以便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历史理 论。这样,学生不仅加深了对教材的理解,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在接受 历史知识的过程中,自然地得出历史理论,或用史实来论证理论,进 而培养学生运用这些理论辨析新的历史现象的能力。其三,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要想使学生把所学的知识由感 性阶段上升到理性阶段,在历史课堂教学中还必须加强思维训练,从 而提高学生运用历史理论分析历史史实的能力。教师在课堂上不仅要 给学生提供历史表象的东西,更要引导学生在感知

6、基础上对表象进行 想象、联想、再造,并与逻辑思维的方式结合,达到发展学生创造思 维的目的,这是培养学生历史形象思维能力的基本途径。要做到这一 点,教师首先要备出目的明确的具体教案,这样才能使课堂教学中的 思维训练有序且有效地进行。其次还要注意训练的方法和步骤,注意 挖掘教材中的智力因素,加强思维训练的力度,使学生在迁移知识的 过程中逐步深入思考,由感性上升到理性。例如,高一年级的历史新 教材,增加了不少插图及辅助材料。如果让学生死记硬背大块的文字, 对丰富的图像材料只是凑趣看热闹,这就削弱了教科书的功能和思维 训练的力度。如何引导学生进行形象思维为目的的观察呢?例如在讲 述“俄国彼得一世的改革

7、”时,先引导学生去观察教材中“彼得一世 的画像,要求学生凭感知产生的表象来描绘彼得一世的性格,从而给如果对您有帮助!感谢评论与分享 学生留下“乱世出英雄”、“英雄展雄才”的深刻印象,这就为后面 讲述彼得一世的改革和扩张奠定了良好的思维基矗近几年的历史高 考,已开始改变因教材造成的思维定势,引进史学研究的新观点、新 发现和新成果,以检测考生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式审视历史和客观 评价历史的能力具目的就在于欲以“创造性思维”为契机加强21 世纪创造型人才的培养。高中年级新教材容量增大,知识面拓宽,因此对学生的论证分析 能力、概括总结能力和比较评价能力等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更 加需要高中学生在初步掌握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 的基础上,能够初步运用这些观点分析历史现象和历史事物的本质, 认识社会发展的规律。感谢阅读,希望能帮助您!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