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企业会计信息质量问题及治理对策毕业论文

上传人:痛*** 文档编号:204861655 上传时间:2023-04-27 格式:DOC 页数:27 大小:119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浅论企业会计信息质量问题及治理对策毕业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浅论企业会计信息质量问题及治理对策毕业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浅论企业会计信息质量问题及治理对策毕业论文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资源描述:

《浅论企业会计信息质量问题及治理对策毕业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论企业会计信息质量问题及治理对策毕业论文(2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目 录中文摘要及关键词1英文摘要及关键词2前言4一、 会计信息概述4(一) 会计信息的涵义及作用5(二) 会计信息质量特征5二、 会计信息质量问题5(一) 会计信息质量问题的具体表现6(二) 会计信息失真的案例分析7三、 会计信息质量问题的原因分析8(一) 法律环境因素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8(二) 政治、经济环境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8(三) 制度的缺陷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9(四) 法人治理结构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9(五) 现行财务会计制度规定不完善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10(六) 会计人员的业务、道德素质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10四、 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途径与措施11(一) 加强法制法规建设11(

2、二) 健全社会监控体系12(三) 建立科学的法人治理结构13(四) 完善会计制度建设14(五) 提高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素质和业务素质15致谢16参考文献17英文文献原文18英文文献译文23浅论企业会计信息质量问题及治理对策摘 要: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会计工作的范围也不断扩展,经济业务日趋复杂,会计信息使用者对会计信息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然而目前,我国会计信息失真的问题十分严重,已经带来了非常严重的经济后果和社会后果。如国有资产严重流失,证券市场发育不良,企业难以筹集到足够的资金,各种腐败现象严重,社会失业率和犯罪率逐年上升,社会经济秩序混乱等。总之,会计信息失真问题已经影响国民经济的正常运行和发

3、展,影响会计信息使用者的正确决策,己引起国家及有关方面的高度重视。因此,研究如何保证企业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如何在最大的范围内防止会计信息的失真,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本文主要从经济学和社会行为学的角度,对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和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重要性做一阐述,列举了当前我国会计信息失真的具体表现,通过有较大社会影响的会计信息失真违法案例的介绍与分析,进而探讨会计信息失真的深层次原因,并从宏观环境和微观制度两方面进行深入细致剖析,最后提出了现阶段治理会计信息质量问题的措施和途径,目的是通过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改善现阶段会计信息质量低劣的问题,杜绝虚假会计信息的产生,使会计信息更好地发挥作用,更好地

4、服务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关键词:会计信息;失真表现;原因分析;治理措施Discusses the enterprise accounting information quality question and control measures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market economy, the scope of accounting work also continues to expand, the growing complexity of economic business, accounting information on the

5、quality of accounting information users of the increasingly high demand. However, at present, Chinas distortion of accounting information is very serious, has been brought about very serious economic consequences and social consequences. For example serious loss of state assets, securities market dy

6、sphasia, it is difficult enterprises to raise sufficient funds, all kinds of serious corruption, unemployment and social crime increasing year by year, socio-economic disorder, and so on. In short, the distortion of accounting information has affected the normal operation of the national economy and

7、 development, the impact of accounting information users to the correct decision-making, state and the parties concerned have caused a high degree of attention. Therefore, on how to guarantee the authenticity of accounting information, how to maximize the extent to prevent the distortion of accounti

8、ng information, has important practical significance.This paper from the economics and social behavior point of view, the quality of accounting information on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accounting information on the importance of doing one, given Chinas distortion of accounting i

9、nformation specific performance, Through a greater social impact of illegal distortion of accounting information and analysis on the case, thus accounting information distortion of the deep-seated causes, and from the macro-and micro-system environment both in-depth and meticulous analysis and manag

10、ement at this stage last raised the quality of accounting information The measures and means, goal is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accounting information,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accounting information at this stage the problem of the poor, Put an end to a false accounting information generated, Acco

11、unting information to better play its role, Better serve the socialist economic construction.Key words: Accounting Information;Distortion performance;Analysis;Control measures.前 言从宏观的角度看,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是一种社会“公共产品”,会计信息与投资者的投资决策、债权人的信贷决策、对企业经济价值与社会价值的评价,政府对微观企业的控制,企业经营管理者的廉政建设等,都密切相关。因此,企业会计信息的质量,不仅影响到与企业有

12、利益关系的投资者、债权人等群体的经济利益,而且影响到整个国家的经济秩序和社会秩序。会计信息必须真实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情况,是对会计的基本要求。然而,我国企业的会计信息失真现象大量存在,一些单位在会计数据上做文章,假帐真算、真帐假算、帐实严重不符,以达到转移国家资产、私设小金库、偷逃税收、粉饰业绩等目的。会计信息失真的问题愈来愈困扰会计信息的使用者。因而,有效地解决会计信息失真问题,成为我国会计界、经济界乃至我国政府面临的重大课题。从会计信息失真现象产生初始,人们把目光投向企业管理系统的组成部分的会计工作,以及用来规范企业会计行为的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本身。然而,经过多年的会

13、计准则与会计制度制定者和会计工作者的努力,却未能从根本上扭转会计信息失真的局面。这使得人们不得不反思会计信息失真问题的真正原因,以便对症下药。作为一名财务人员,我深深地感受到了当前的企业会计失真问题存在的普遍性及其危害的严重性,从理论研究与探讨的角度,对当前社会普遍存在的会计信息质量问题进行探讨。一、会计信息概述会计是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种通用的管理语言,会计在市场经济发展进程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作为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最全面、最直接的会计信息,己越来越广泛地被社会各方面所认识和利用。然而,目前我国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现象大量存在,其对我国市场经济建设与发展的制约效应己经显现

14、。会计信息质量问题己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之一,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己成为人们深入思考的重要课题。(一)会计信息的涵义及作用会计信息是一种经济信息,它通过一系列专门的方法,主要用货币来表示,表明企业在一定的时点或一定期间内资本运动的状况和经营成果,并对会计核算和经营管理活动产生影响的会计数据。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中规定,会计目标和会计信息的目的是要满足国家宏观调控、企业内部经营管理、企业外部相关决策的需要。会计信息质量对使用会计信息的有关各方能否做出正确的投资决策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会计信息可为企业的管理当局提供作为经营决策的信息;为投资者以及社会的潜在投资者提供作为认定责任和投资决策的信息;为贷款

15、者和债权人提供作为认定受托责任和信用决策的信息;为政府有关部门提供作为制定财税政策并实施宏观调控以及检查监督的信息;为证券交易所、律师和会计师组织、管制或注册机关以及财务分析人员或财务顾问提供各种相关决策所需要的信息。(二)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是财务会计概念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指的是为了达到会计的目标,会计信息应具有的质量要求,也就是指使会计报表提供的信息对使用者有用(包括决策有用和认定责任有用)的那些性质。这些特征成为沟通会计目标与其他概念(如会计要素、要素的确认与计量等)的“桥梁”。会计信息主要具备以下特征:1.可理解性 可理解性(Comprehension)是指要保证所

16、有重要事项都能得到充分披露,又要避免提供过分琐碎的信息而引起使用者的混乱。这是会计信息的一项基本的质量特征。它要求以尽可能清晰的形式为受过适当教育的使用者提供所有信息,与此同时,还要为那些文化程度不高的大量使用者提供他们看得懂、用得上的主要信息。2.真实性 真实性(truthfulness)也叫客观性。关于会计信息的真实性,我国会计准则规定“会计核算应当以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为依据,如实反映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这一真实性原则要求会计核算在各个阶段必须符合客观要求,即会计确认必须以实际经济活动为依据;会计计量、记录的对象必须是真实的经济业务;会计报告必须如实反映情况,不得掩饰。3.相关性 相关性

17、(relevance)是指会计信息要具有影响使用者决策的能力,即信息使用者提供决策或认定能力所需要的那种发现“差异”,分析和解释“差异”,从而能从“差异”中做出选择与判断的特性,这就要求信息能够及时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帮助使用者及时、准确地做出各种判断、预测和决策。4.可靠性 信息要有用,还必须具有可靠性。可靠性(reliability)是由如实反映、完整性和中立性三个特性共同构成的。如实反映是可靠性的核心,这一特性是指信息必须真实地反映或合理地预计其所拟反映或理当反映的交易或事项,使会计信息同会计行为所要反映的对象在数量(金额)和时间上保持一致。5.可比性 会计信息的可比性(com

18、parability)是指会计主体提供的会计信息在纵向和横向方面的可比性,纵向可比是与本企业历史同期相比,横向可比是与同行业不同企业相比。会计的国际化实际上就是指会计信息的可比性。二、会计信息质量问题(一)会计信息质量问题的具体表现日前,我国企业会计信息质量问题的形式和内容有很多,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1.企业单位帐表造假 不少单位从自身经济利益出发,不依法建帐,搞假帐、假发票、假报表,甚至虚假审计报告,企业通过搞假帐掩盖真实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本,进行偷税、逃税和骗税。采用“真帐假算”、一套真帐多套报表等手法,己经到了触目惊心、令人难以容忍的地步。2.粉饰财务报表 即以人为的手段使本来不佳的财务

19、情形或经营成果表现为良好,一般虚增资产、虚减负债或掩饰流动比率均属于此类。其目的一般在于提高分红数额,博取股东信任,刺激股票市价,或隐瞒营业亏损等。反之,企业为避免股东要求多分红利,减低甚至逃避纳税,加大秘密公积以保持其稳键性,减低股票市价以便收回库藏股票,其手段不外乎虚增负债、虚减资产。3.成本结转,随心所欲 亏损企业少转、多留成本,搞虚盈实亏,盈利企业多转少留成本,隐匿利润,搞以丰补欠,这都是成本结转为调节利润的重要手段。4.转移预算外资金,将其用作长期基建投资,投入后又无法收回,导致单位资金不能正常运转。5.私设“小金库”,造成国家资财的大量流失。6.在费用开支上做文章 即变相报销,以合

20、法的凭证掩盖非法内容,使支出符合法规的规定而进行的报销,违反了会计的真实性原则,属于一种欺诈行为。变相报销的手法,不外乎“化整为零”、“化明为暗”、“以假当真”、“无中生有”等多种,籍以强求符合法规规章,弥补无法支报的款项。并且,这种报销其实物证据难以查明,当事人既存心作假,就很少有相关财物可供验证。(二)会计信息失真的案例分析黎明股份有限公司于1999年1月挂牌上市,该公司管理层为了粉饰其经营业绩,当期虚增资产8996万元,虚增负债1956万元,虚增所有者权益7413万元,虚增主营业务收入1.5亿元,虚增利润总额8679万元。经过财政主管部门审定,该公司当期利润总额山检查前对外披露的5231

21、万元,变为3448万元。除常规性的少计成本、费用递延、缩小合并范围等操纵手段外,有90%以上的交易或事项数额是人为凭空编造的。黎明股份造假的主要手段是:对开增值税销售发货票,虚增收入和利润。如该公司下属的毛纺织厂通过与H户企业对开增值税发票,虚增主营业务收入1.07亿元,虚转成本7812万元,虚增利润2902万元,虚增存货2961万元,巧妙地利用增值税抵扣制度,达到了虚增收入利润,又不增加税负的目的;虚开产品销售发票,虚增收入和利润。该公司所属的营销中心,1999年6月和12月虚拟了两个销售对象,虚开不能进项抵扣的小规模企业增值税发票,虚增主营业务收入2269万元,主营业务成本1124万元以及

22、管理费用105万元,虚增利润1039万元,相应地虚增应收账款1748万元,坏帐准备105万元,预提费用174万元和应交税金224万元,虚减内部往来206万元。黎明公司不惜多缴税的代价换来形式上业绩改观的效果;利用有关出口货物优惠政策,虚拟外销业务,虚增收入。利用出口货物企业可以自制销售发票的条件,虚拟外销业务。如该公司下属的出口公司1999年6月籍此虚增主营业务收入582万元,主营业务成本519万元,虚增利润63万元,相应地虚增应收账款58项万元,虚减存货519万元;人为扩大企业销售业务的核算范围,虚增收入。如黎明进出口公司擅自将其本应在“委托发出材料”科目核算的委托加工服装业务,通过与被委托

23、方对开发票的形式,虚增销售收入888万元。黎明股份管理层将造假视为公司形象的“系统工程”,直至抓出成效。其造假手段具有如下特点:造假时间分散,具有均衡性。从年初开始准备,各月份摊均匀,不易暴露造假痕迹;造假手续齐全,具有完整性。从原始凭证上看,假购销合同、假货物入库、假出库单、假保管帐、假成本计算单等一应俱全。从财务核算的流程上看,几近“完美”的地步;造假名目繁多,具有多样性。其范围遍及公司所属的原料生产、服装加工、进出口贸易、广告、运输和销售各个领域;造假手段诡秘,具有隐蔽性。该公司采取假帐真算的办法,在假原始凭证的基础上,依照规范的核算程序和方法,“按部就班”地进行会计处理,假中有真,真中

24、含假,鱼目混珠,真假难辨。三、会计信息质量问题原因分析(一)法律环境因素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首先,是受法律制度的科学性制约。会计工作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工作,有其自身的工作规律。其次,是受会计法规的可操作性制约。第三,是受人们的法律意识制约。第四,是受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和执行情况的制约。(二)政治、经济环境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我国当前的法制建设尚不健全,经济管理工作还必须依靠各种行政手段。如果行政管理部门不能很好地发挥其工作职能,甚至袒护和纵容公众会计工作的不法行为,就会提供虚假会计信息产生的温床。同时,我国正处于改革阶段,各种经济政策处于不断变化之中,也会给会计信息的造假者提供了一定的空间。首

25、先,市场机制不完善,制约着企业经营战略行为,从而影响着企业财务会计行为。其次,资本市场不成熟,尚未形成良好的运行机制。第三,由于受传统的计划经济管理模式的影响,政府对市场行使经济调控职能依然存在,地方保护主义根深地瘤。第四,由于经济体制改革形成了利益主体的多元化的格局,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企业领导打着保护集体利益的旗号,为了追求职工收入的最大化,采取虚增成本、侵蚀利润等会计造假的手法欺骗会计信息的使用者,或骗取贷款,或逃避税收,或化公为私,或截留收入。第五,由于现行干部、人事制度的弊端,迫使企业制造虚假会计信息,从而使会计信息失真现象越来越严重。第六,社会上各种虚假泛滥,经济秩序运行不良,是会

26、计信息失真的重要原因。(三)制度的缺陷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首先,会计管理体制不合理,这是会计信息失真的重要原因之一。一方面,由于目前企事业单位的财会人员的任命、提拔、调动、晋升,以及工资、奖金、福利都受本单位领导的直接控制,尽管国家规定各级财政部门管理本地区会计工作,但由于没有行使人事任免权,同时会计人才流动机制、人才市场没有形成,会计人员离开企业就意味着失去现有的一切待遇。另一方面,在目前会计管理体制下,企业的经营者选择会计人员,不只考虑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更多地考虑的是会计人员能否按经营者的意图去办事,这样,不可避免地形成了会计人员在全社会范围内的竞争。其次,社会监督机制不完善。一方面,我

27、国还没有普遍实行企业年度会计报表审计制度,从而不能有效制止和防范利用会计报表弄虚作假的行为。另一方面,在现实的经济活动中,社会监督相当混乱,基本上无法防止会计信息的失真,充当不了“经济警察”的作用。同时,财政、审计、税务等有关职能部门也没有起到真正的监督作用,存在职责不清楚、手段不完善、检查不及时、监督不到位等现象,使会计机构不能高效运转,从而造成了会计信息失真的现象越来越严重。(四)法人治理结构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首先,国有企业中所有者缺位,产权中各行为主体存在不同的利益驱动,法人治理结构中相互制衡机制失效。其次,国有企业高层管理人员的选择具有浓厚的行政色彩,法人治理结构创新阻力大,权力制约

28、和监督乏力。第三,法人治理结构中激励与约束机制不配套,为虚假会计信息提供了滋生土壤和生存空间。(五)现行财务会计制度规定不完善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从制度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制度中的个体各自的利益,都在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但是由于受到其他个体行为的影响,各个个体又不可能无限地扩大自身的利益,即制度中每个个体都希望达到“帕累托最优”。因此,制度的制订和形成是多方博弈的结果,而且成为博弈双方或多方自愿执行的有约束力的社会契约,然而,我国的会计规范的制订无论从空间还是从时间上都缺乏一个充分的博弈过程。而且,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环境的变迁,新的经济情况,新的经济业务不断涌现,会计规范中也难免有漏洞和不完善之

29、处。因此,由于这些法律法规的前瞻性不够,未能适应会计实务的发展做出适当的补充和修订,从而使得某些已出现的会计实务缺乏规范,这是会计准则与实践存在的时滞性造成的。再加上会计核算过程中存在的诸多客观性因素,企业的管理层和会计核算人员往往利用一些客观性误差作为操纵财务状况的突破口,通过人为的恶意利用和特意放大,粉饰公司的会计报表,从而其反映的会计信息也就偏离了公司的实际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六)会计人员的业务、道德素质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一般而言,会计人员是虚假会计信息的直接制造者,如果会计人员具备了较高的业务素质和道德水平,就能够自觉抵制来自各方面的诱惑和压力,拒绝制造虚假会计信息。在市场经济条件

30、下,企业经营行为日益多样化,会计核算内容极大扩展。但是,从我国目前会计人员素质情况看,受过大专以上会计教育的人员不足20%,估计未受过真正会计专门教育和训练的约占70%,会计人员存在普遍素质较低的现象。在实际工作中,由于高素质、高水平的会计人员的严重短缺,造成在实际操作中不少会计人员对会计核算的原则和方法认识不够,理解不透,识别不合理及违法会计行为的能力差,难免会经常出现这样那样的错误,有意无意地制造虚假会计信息。同时,会计人员的政治素质较低,执行国家各项财经法规的能力差,在工作中抵制各种不正之风的能力差,加之职业道德标准不明确,没有坚强的法律后盾,会计人员实施会计监督行为得不到法律的保护,因

31、而导致会计信息失真及违法行为的泛滥。“检查不断,错误照犯”,年年搞财务大检查,而查出的问题一年比一年多就是很好的例证。四、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途径与措施对于处于转型期间的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会计信息失真的危害很可能是灾难性的。因此,治理企业会计信息失真问题己刻不容缓。治理虚假会计信息,应根据其形成原因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同时还要注意对多种治理措施的综合运用。(一)加强法制法规建设首先,完善会计法规。这是治理会计信息失真的主要措施。在会计法规的制定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与会计信息有一定利益关系的人员对会计信息影响,制定相应的措施对其行为加以限制。在确认制造虚假会计信息的主要责任者时,考虑的重点应在虚假

32、会计信息的利益获得者身上,从根源上防止有关人员通过虚假会计信息谋取利益。我国原会计法由于将会计信息失真责任归咎于会计人员,没有找准会计信息失真的主要根源,治理效果不理想。新会计法在这方面有了很大的改进,明确了企业负责人对会计信息失真所承担的责任,这样就可以大大降低企业负责人对会计信息质量的不利影响,并促使其加强企业会计工作的管理。国家应尽快完善以会计法为中心的会计法规体系建设,除应尽快制定会计法实施细则外,还要制定有关会计信息质量的管理法规,对其管理方法、管理人员的责任与权力以及提供虚假会计信息的惩处等方面做出明确的规定,要像“刑法”那样,对违犯会计制度的责任人处罚能够对号入座,为加强会计信息

33、质量管理提供明确的法律依据。其次,强化法制观念。多年以来,会计法应有的作用和威慑力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和体现。主要原因是宣传不够,对会计法的执行检查少。尽管每年都在搞税务、财务、物价大检查,但是只是形式上的走过场,而且检查的范围很小,往往是挂一漏万。因此,提高社会公众,尤其是企业领导和会计人员的法制观念是治理会计信息失真的重要一环。强化企业负责人的法律意识,不仅可以有效避免会计违法行为的发生,还有利于会计人员依法提供真实、完整的会计信息。这是当前提高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的基本保证。第三,加大处罚的力度。加大对会计信息造假行为的处罚力度是充分发挥会计法规作用的关键。由于制造虚假会计信息的主要目的是获得

34、一定的非法经济利益,如果处罚力度过低,甚至低于虚假会计信息制造者由此获得的经济利益,就无法发挥会计法规对虚假会计信息的处罚作用。本人认为,对会计信息造假行为的处罚力度,应数倍于其获得的经济利益的损失,不仅使造假者无经济利益可图,还因造假行为倾家荡产,这样才能充分发挥法律对会计信息造假行为的震慑作用。第四,加大执法力度。我国虚假会计信息现象普遍存在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有关部门执法不力。一方面我国现有会计法规对会计信息造假行为的处罚力度偏弱;另一方面,已有会计法规也未能得到充分贯彻,影响了会计法规在治理会计信息失真中的作用。由于有些部门对会计信息失真问题检查不够,致使许多虚假会计信息未能充分暴露,从

35、而导致会计信息造假行为的愈演愈烈。只有加大会计法规的执法力度,才能有效地发挥会计法规在治理会计信息失真中的作用,减少会计信息造假行为的发生。本人认为,必须严格贯彻、实施新修订的会计法,抓住那些会计信息严重失真的典型案例,依照会计法的规定及时从严处理,以形成社会震动效应和对那些造假分子的威慑力量。总之,只有会计法律法规的尊严和权威真正建立起来,社会环境才能不断改善,会计信息失真的现象才能逐步得到消除。(二)健全社会监控体系会计信息质量的提高必须有严密的、有效的监督体系来保障。第一,要发挥政府的监督职能。银行、财政、税务、审计等部门不仅是会计信息的使用者,而且也是会计信息真实性的监督者。财政部门要

36、发挥审查预决算、组织财政专项检查的作用,搞好财政财务监督检查。审计部门要加强对国有单位的审计监督,同时要加强对领导干部的经济责任审计和离任审计。税务部门要加强发票管理和征管工作,督促纳税人依法建帐和依法纳税。组织部门要加强对领导干部的政绩考核,防止弄虚作假,对于依靠会计的造假手段捞取各种好处的,骗取个人政绩的,不仅不能得到重用,还要移交纪检机关和司法部门严肃处理,情节严重的要追究其刑事责任。总之,通过财政、税务、审计等有关职能部门的密切配合,严肃查处编造、篡改会计报表和其他弄虚作假的行为,保证单位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第二,要加强社会监督检查。在社会会计监督方面,要大力发展注册会计师事业,充分

37、发挥社会审计的公正作用。依靠注册会计师这种社会监督力量去监督企业的会计行为,发挥注册会计师和会计事务所在经济监督中的作用。应当通过深化改革,逐步实行现有的会计师事务所同挂靠单位脱钩,使会计师事务所真正成为依法经营、自主管理,独立承担社会和法律责任的社会中介组织。同时,检察机关和司法机关必须密切关注会计信息,对会计信息失真负起监督检查责任。加强对领导千部大案要案的查处力度,严厉打击会计信息质量问题及其治理措施的探讨各种贪污腐败行为,要筑起反贪反贿赂的钢铁长城,彻底铲除经济犯罪的温床,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为会计信息的真实性提供法律保证,造就会计的法治环境。第三,要加强群众的监督和管理。在全社

38、会范围内,形成人人参与管理,共同监督会计信息质量的良好氛围。制定会计信息的举报制度和奖励制度,设立公开的举报电话,开展会计信息评价和不定期的会计信息大检查等多种形式,为会计信息质量的提高,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三)建立科学的法人治理结构首先,建立科学的公司治理结构和组织管理机制。明晰产权,发挥产权会会计信息生成过程的规范和界定功能。产权是企业界取得市场法人资格的基本条件,只有产权明晰的企业,才能真正成为市场主体。在产权不明晰的企业,权力的让渡不足,使得企业的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偏离了市场,未能按市场的规律实施企业行为,从而造成会计信息并未按市场的需要提供。产权的明确界定,是会计工作规范运行和会计信

39、息生成的基础。只有产权明晰界定,才会使市场主体根据会计行为规范开展会计管理交易活动。其次,以企业经营者为核心,建立科学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理顺各方的利益关系,减少利益的冲突。进一步规范和促进我国证券市场建设,鼓励市场并购行为,活跃资本市场。通过资本市场的有效运行将替换机制引入职业经理人才市场。“能者上、庸者下”,改变干部能上不能下的现状。其次,在企业内部建立一套对经营者进行有效监督与激励的机制,使日标函数与所有者目标函数一致,最终使所有者、经营者和会计人员二方达到经济利益上的激励相容性。应强化外部监督和内部监督,加强对经营者的行为约束,应按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健全企业内部治理结构,明确董事会

40、、监事会和经营者的责、权、利,可以将会计按职能和作用分成内部管理会计和对外报告会计,前者属于企业内部委托代理网络的一环,受托于经营者,起参谋和决策作用,后者则直接受托于董事会,起反映和监督作用。第三,强化企业内部管理与内部控制的科学化和有效化。要建立健全单位的各项规章制度。法律要求单位负责人承担相应会计责任,并不是要求单位负责人代替会计人员记账、算账、报账或逐笔逐项核对有关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和完整性,而是要求单位负责人在单位内部建立健全相应的内部控制制度,加强内部监督,以此来督促会计人员和其他人员依法进行会计核算。(四)完善会计制度建设第一,完善会计核算制度。我国会计改革的具体目标是建立以企业会

41、计准则为核心的会计核算制度体系。目前,会计核算制度包括企业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两个方面。我国1992年制定了13个具体会计准则;2006年修订为38项具体会计准则,自2007年1月1日起实施。新会计准则的制订,使我国会计准则进一步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更好的与国际接轨。第二,完善其他会计制度。针对会计法的修订导致原来的会计人员管理制度、会计工作管理制度与之有不适应状况,国务院及财政部门应及时修订完善总会计师条例、会计人员职权条例、会计工作基础工作规范、注册会计师法等规章制度。同时还应制定和完善会计监督制度,尽快建立健全全国统一的会计监督管理制度体系。第三,逐步完善财务报告内容。一是要扩充财务报告要

42、素。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财务会计报告既要报告过去己经发生的交易、事项,同时也要报告未来的经济行为、经济利益或者未来的机会与风险。而且,人们相对更关心后者。二要改进财务报告要素的计量属性。第四,规范财务报告体系。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和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投资者、债权人等对于企业信息的需求,不再满足于阅读会计报表。从近期来看,应当结合我国实际,在现有财务报告的基础上,应对其作一些适当的改进:规范分布信息的披露。拓宽财务报表附注提供的信息量。(五)提高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素质和业务素质会计人员是单位会计工作的直接参与者和会计信息的直接生成者,要从根本上提高会计信息质量,进而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完整,主要

43、通过会计人员素质的提高来实现。一要进一步修订会计职业道德准则;二要加强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教育和业务培训;三要加强会计队伍考核,形成会计人员竞争上岗的机制。会计人员综合业务能力的提高,不仅可以消除技术性原因等造成的非违法性会计信息失真,而且可以对违法会计信息失真行为形成威慑和制约。总之,有效地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实现会计工作秩序的根本好转,是会计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且是长期的任务。治理会计信息失真必须要有关部门齐抓共管,相互协调,通过法规、制度的建设、完善,采用综合治理措施,才能得到有效的提高和改善。致 谢在接近四年的大学生活期间,通过专业课程的学习,我得以接触到李荣强、何存花、刘小明、郭冰、范年茂、

44、田祥宇等多位优秀教师。他们学识渊博令人印象深刻,他们耐心的教导和帮助,使我受益匪浅。没有他们的教诲,我很难具备写作此文所必须的基础知识,在此,向他们表示衷心的感谢。我的指导老师简燕玲教授,她渊博的知识、严谨的治学态度永远激励我踏实做人和刻苦学习,她的谆谆教导使我获益良多,尤其是在本文的写作过程中她不断启发我的思维,开拓我的视野,鼓励我精益求精。从文章的选题开始,简老师就对本人指出各注意事项及应考虑的问题;简老师更是对本文开题的内容、格式、选词用句给予全面指导。没有这些指导建议,本篇文章很难顺利完成。借此时机,谨向简老师表达深深的感谢之意。伴随紧张而愉快的校园生活的结束,我的学生生涯将告以段落,

45、我将走上工作岗位。然而学无止境,我还需要不断的加强学习,汲取新的营养。我深知:前面的路不可能一帆风顺,但我愿向关心我的父母、师长和朋友保证:我一定会不断努力!主要参考文献:1阎金愕,李妹 “会计信息披露、股票价格变动及资本市场效率之间的关系研究” 财务与会计 2005.072尚志强 企业会计信息披露与分析 立信出版社 2006.053陆建桥 中国亏损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实证研究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24高子宏 “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失真及其治理” 中南财经大学学报20035陈娟 “公司治理与会计信息质量的相关性研究” 会计研究 2004年第8期6王其芬 上市公司财务信息披露的现状分析 上海综合经

46、济 1999.77张先治 财务分析 中国政治经济出版社 2003.118林钟高 “会计信息、期权理论与债务契约” 财务会计 2001.059吴彦龙 “试论虚假会计信息产生机理及其治理” 财务与会计导刊2004.0210郭杨珍 “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分析” 财会月刊 2005.0111王其芬 财务报表披露 上海综合经济 2005.0812刘峰 “制度安排与会计信息质量” 会计研究 2006.0513干曙晖 “当前注册会计师造假的原因及治理对策” 审计2000.114刘惠风 “提高会计信息披露质量策略选择” 当代财经2007.1215汤立斌 “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法律责任的设定问题” 会计研

47、究 2007.0216ASB.Statement of Principles for Financial ReportingASB 199917FSC.Section 1000 General AccountingCICA Handbook.CICA.198818Moonitz.The Basic Postulates of Accounting.AICPA.196119ASB.The Objective of Financial Statements&the Qualitative Characteristics of FinancialInformation.ED Statement of

48、 Principles.1999英文文献原文False Accounting Information AnalysisAccounting as an economic information system, and radio communications system with the same configuration, the same message input, processing, exporting process. We believe that the distortion of the meaning of accounting information should

49、be referring to the output of accounting information leading to inconsistent with the importation of the false information. Accounting information system is reflected in the output of financial reports, enter the business reflected in the economy that have taken place or the completion of the origin

50、al certificate. Clearly this point, to accurately understand the meaning of accounting information distortion. If the financial reports reveal the information and records of the original certificate does not match, produced a distortion of information; if the original certificate to reflect the econ

51、omic activities and financial report revealed the same information, did not produce distortion. The information is distortion depends on the consistency of input and output, not input information is true. If the original certificate itself is false, the resulting output will certainly false informat

52、ion, but as long as such false between the input and output are consistent, it should not be regarded as information distortion.The above analysis that, information is bound to lead to distortion of information is untrue, but the information does not mean that information distortion untrue, false in

53、formation and information distortion is not the same concept. False information, including two types, one is the output and input information inconsistencies that information distortion the other is the importation of false information. Thus, false accounting information will be expressed as informa

54、tion distortion is not comprehensive, the reference should be to correct inaccurate information, or simply mention untrue information. Untrue and refers to the actual situation does not match, untrue and distortion Even from a purely linguistic point of view, the word meaning is also differentiated.

55、False Accounting Information and false accounting informationFalse Accounting Information, the output of information is inconsistent with the importation of the false information that the financial report reflects the situation with the original documents (including the original certificate based on

56、 the further processing) do not match. There are many accounting information distortion performance can be summed up, no more than two types: 1. From the horizontal, the flow of inaccurate information. 2. From the vertical, the flow untrue. As the profit and loss is phased basis, through the differe

57、nt accounting periods arbitrary adjustment of income and expenses (especially costs) to regulate artificial profits, some companies used the way.The information is distortion, is to evaluate the accounting information system as a quality of the work and reliability of the important criteria. As long

58、 as the output and input the information is consistent, it should make a reliable accounting information system evaluation, even if the information is due to the importation of output followed a false lead to false and should not be regarded as unreliable accounting information system. Due to the im

59、portation of false information leading to the false accounting information, of course, we must resolutely eliminate and false accounting information as to prevent the most important issues to be studied, but this is not the issue of accounting information system, but accounting control systems.Regar

60、dless of distortion of accounting information for whatever motive, either by who instigate, always from the hands of accountants, other people can not pre-empt, accounting personnel are directly responsible. Judging from the current reflected the actual situation, the vast majority of accounting inf

61、ormation distortion of potential to do this, because of operational quality is not high or negligence causing distortion of information only a few. Therefore, the distortion of accounting information to strengthen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should mainly rely on external economic supervision, in parti

62、cular the audit and supervision. False accounting information, is a distortion of accounting information than the broad meaning of the concept. False accounting information, including information distortion, but also includes the importation of false information. The latter have a variety of forms:

63、1. Documented the original certificate of economic activities inconsistent with the actual, 2. Documented the original certificate of economic activities and the actual match, but the quantity or the amount of serious discrepancies, 3. Documented the original certificate of economic activities simply do not There, 4. The actual economic activities do not reflect. Enter false information is false accounting i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