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培-记承天诗夜游

上传人:文*** 文档编号:204848934 上传时间:2023-04-27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4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国培-记承天诗夜游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国培-记承天诗夜游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国培-记承天诗夜游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资源描述:

《国培-记承天诗夜游》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培-记承天诗夜游(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名称: 人教版中学语文八年级上 记承天寺夜游 授课教师:周传月(合肥市琥珀中学) 【说课】 记承天寺夜游是人教版八(上)第六单元的文章。 优秀的山水诗文,是这个单元学习的主题。本篇文章是作者苏轼被贬黄州所写的一系列作品中的精品,是一篇传统的文言散文。 抱着“古文新教,古为今用,走出文言文教学的误区”的设计理念,在实际的教学中,以“写作”串联老师送文章,师生共同学习本文的写作技巧,指导学生写出自己的文章。 教学目标设计为: 1. 诵读:读出文章韵味; 积累:掌握文中重点字词句的含义。 2. 能力: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写出属于自己的生活类文章。 3. 感悟:感受作者的特殊心境,领悟作者的人生态度

2、。 教学过程分为三大块:“明事析景悟情”,感受作者在叙事写景方面的精妙,学习写作技巧;同时,把握作者豁达乐观的人格魅力,指导自己的学习生活。 信息技术指导并服务于语文教学。本节课信息技术的使用力求做到以下几点: 1体现语文学科特点:“图”、“声”为“文字”服务。 2为课堂教学“板块化”服务。 3指向性明确:让整个“学程”清晰、流动、有层次。 4实现“课前 -课堂-课后”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 5作业信息化设置,希望提高语文作业的兴趣性、实效性。 在实际的教学中,通过阅读、品味、合作探讨的教学方法,在多媒体的辅助下,顺畅地完成所有教学任务。 当然本节课也有许多遗憾:如个别环节的设计还不够大胆与创新

3、,课文朗读不够充分等,需在以后的教学中改进提高。 【教学设计】 教学设想 : 1. 古文新教,走出文言文教学的误区。 2. 古为今用,阅读指导写作:以“写作”串联,老师送文章,师生共同学习本文的写作技巧,写出自己的文章。 教学目标 : 1诵读:读出文章韵味; 积累:掌握文中重点字词句的含义。 2能力: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写出属于自己的学习生活类文章。 3感悟:感受作者的特殊心境,领悟作者的人生态度。 教学重点 : 明事析景悟情 教学难点 : 感受作者的特殊心境,领悟作者的人生态度。 教学方法 : 诵读法、品味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准备 : CAI 多媒体课件 打印的文章 预习资料 【教学过程

4、】 一、导入新课: 送大家一篇文章:请记得我们的青春 这是我写在我们琥中校园网上送给我第一届也是 2010 年刚刚毕业的学生的文章:很清楚地记得考完英语的那个下午,阳光灿烂的近乎耀眼。看着他们最后一次关上教室的门,下楼,再下楼,走出学校的大门,没有毕业典礼,没有抱头痛哭的场面。那一刻,我忽然感觉,2010 年的那场毕业,就如一窗易碎的玻璃,我擦着凛冽的痛,一扇一扇地走过去,回头,是一地的碎片。 我想说的是,语文就是生活,文章就是心声。热爱生活、热爱语文的人,必然热爱写作。 细细想来,生活中,总会有那么一些时刻,需要我们用心去记一件事,绘一片景,抒一段情。 在古今众多的文学家里,苏轼就是那么与众

5、不同的一个。再苦涩的遭遇,再难言的酸辛,哪怕是生活中最平淡无味的地方,在内心芬芳的他那儿,都有风景。 记承天寺夜游就是这样一篇佳作。 今天,就让我们穿越时空的隧道,回到公元 1083 年 10 月 12 日,和苏轼共同经历一个难忘的夜晚,学习他的记承天寺夜游。 二、检查预习: 在老师看来,会学习语文的同学都有一个很好的习惯,就是预习。预习是提前接触,是准备,是基础。我也相信咱们班的每一位同学都会有预习的好习惯。 下面老师就 以“读”的形式来检查大家的预习情况,我们将课文读三遍: 1一读:请一位同学读课文,要求 读准字音。 2二读:再请一位同学读课文,要求读出节奏。 3三读:对照注释疏通文义,不

6、理解的作出记号,讨论,提问,读懂。 过渡:有人说, 在我国古典文学宝库中,垂着两轴精品:宋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和明张岱的湖心亭看雪。在学术界,人们更是认为记承天寺夜游是神品,84 字的文章是神品。神在哪里?下面我们就一起从文学的角度,来品味这篇课文。 三、新课内容: 1“明事”: 问:文章的题目是“记承天寺夜游”,你能围绕六要素提出怎样的问题? 同学提问题,思考,明确: 时间: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 地点:承天寺。 人物:“我”与张怀民。 事件:夜游承天寺。 起因:月色如户,欣然起行。 经过:寻张怀民,相与步于中庭。 细心的同学会发现,寥寥数语,记叙的六要素聚集了。如何不显枯燥?要在凝练之余,味

7、道十足。 下面,请大家通过填写“叹词”的形式,来揣摩我的心理活动,体察作者言简意丰、曲折为文的风格。 欣然 起行(欣喜之情) 念无与为乐 (有点遗憾) 遂寻 (急切访友之情) 亦未寝(心有灵犀一点通的喜悦) 相与步于中庭(一份闲适,一份从容) 叹词:噫唉嘻哇 这就是苏轼的行文风格:以极少的文字,包含极多的内容。才 47 字,不仅记叙得眉目清秀,而且是跌宕起伏,字字翻江倒海,句句韵味无穷。 朗读指导:读出一点文言的味道 2“析景”: 问: 在苏轼的眼里,那是怎样的一个夜晚?夜游所见,乃是全篇之精华所在。 品味:“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这一句写的是什么景?请同学们把“如”和

8、“盖”去掉读一遍。 既然是比喻,那么就让我们这样来写:“庭下如积水空明,竹柏影如水中藻荇交横。”比较这两者,课文的“盖竹柏影也”的“盖”给人怎样的感觉? 是的,原来先前所看到的“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是一种幻觉,文章先虚写,再实写,虚实相生,为读者描绘了一幅亦真亦幻的美妙月景。 这样美妙的夜晚,这样澄清透明的月光,为我们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呢?请一位同学用充满诗意的语言描绘一下月色。 这么美的句子我们应用什么语气来读呢? 朗读指导:读出一种宁静的氛围。 无一月字,却句句写月。把一用俗了的比喻句“月色如水”,化腐朽为神奇。走进古典诗文的世界,我们发现处处都有月亮的影子。这轮明月曾照亮了诗

9、经的河畔,曾惊扰了鸟儿的安眠,也曾打湿了乡书的封面。 老师布置大家课下一个任务(任选其一完成): 课下积累关于月的诗词或图片,然后为诗词配图,或为图配诗词。 找一些美景的图片,用本节课学到的方法,为图片配写一段优美的写景文字。并制成 PPT 的形式,为它起个诗意的名字。 3“悟情”: 问:王国维说,“凡景语,皆情语。”苏轼用心灵为我们拍摄了一幅照片,透过这张照片,看出作者怎样的心境? “闲人”最能体现。 “闲人”什么意思? 大家想想这里的“闲”是不是闲来无聊,无所事事啊?下面注释:闲情逸致的人!如果仅仅如此说,大家对文章的理解还是肤浅的。 学生分小组交流课前搜集到的关于本文写作背景的资料。 讨

10、论明确:一声“闲人”,几多“内涵”:贬谪的悲凉、失意的落寞、悠闲赏月的欣喜、自我排遣的达观。 学生思索、笔记、形成认识。 短暂的沉默,是想让大家在这里停留得更久一些,思考得更深一些。 苏轼就是苏轼,面对命运的重创,短短 84 个字里,没有悲伤,没有抱怨,没有一蹶不振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在逆境中依然善于发现生活之美的豁达乐观的苏东坡!何其洒脱! 朗读指导:读出一些复杂的情愫。 4综合演绎: 看视频,分小组为它拟写配音词,检验并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以期读懂读透。 多美呀!通过你们的演绎,九百多年前的那个夜晚仿佛正穿越时间的千山万壑向我们走来。 四、总结拓展: 当代散文家余秋雨说“苏轼成就了黄州,黄州成就

11、了苏轼。”的确,对于苏轼来说,黄州是他最重要的人生驿站。被贬的苦难如重锤般敲击着他的心灵,但更像雕塑家塑造了他的精神世界!让他在人生的低谷完成了豁达人生观的塑造,从而达到了自己创作的巅峰! 阅读指导写作,通过这篇文章的学习,我们明确,苏轼在被贬黄州的境况下,面对一片如水的月色,抒发了一段闲人的心境。这也是我们可以总结出的 写作公式:“在怎样的情况下,面对怎样的一处场景,有了怎样的感受。”希望大家尝试着去写作。 想想我们自己,如果把生命比作是一条小舟的话,大家停靠的人生站点真的不多,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想过,两年后的今天,你们还会像现在这样吗?从家出发,穿过红绿灯,走过斑马线,走过一个又一个陌生的人

12、,然后,出现在琥珀中学和老师同学们的面前了吗?不会了。三年呀,一千多个日子。在这期间,考试,分数,会有压力、失意与痛苦,面对学习与生活的风雨坎坷,请经常读一读苏轼吧!更希望大家用笔为生活存档,老师愿作为你们忠实的内心聆听者。 送大家三句话:愿我们的心灵永远澄澈明净,愿我们的人生更加豁达从容,愿我们能书写出自己的人生经典! 五、作业布置: 写一篇属于自己的叙事写景抒情的学习生活类文章。 【教学反思】 教学观摩活动教学反思表 应用交互式电子白板教学小结 应用了交互式电子白板的哪些功能,是否合理?效果如何? 图片、声音与文字处理;视频播放;“图”、“声”形象直观,但为“文字”服务,体现学科特点,合理

13、有实效。 应用交互式电子白板解决的教学关键问题及形成了哪些生成性资源? 1. 还原“文字”背后的“生活”; 2. 为课堂教学实现“板块化”; 3. 让语文课堂教学效果的检验形象化、兴趣化; 4. 作业网络化。 教学反思 应用交互式电子白板 课堂教学 的 改善 ,应用前后教学效果的比较教学创新、资源应用创新、交互过程和结果的思考等。 1. 让整个“学程”清晰、流动、有层次; 2. 提高了课堂教学节奏与效率 ; 3. 真正实现: 语文是生活,课堂向课外延伸,“课前 -课堂-课后”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 。 建议 对所用的交互式电子白板的教学适用性暨有关功能等的改进建议或意见。 总体适用性优良,功能齐全。 建议:教学资源的储备更丰富,音频调控与调取更便捷。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