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益相关者治理与公司财务绩效——来自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的经验

上传人:卷*** 文档编号:204816518 上传时间:2023-04-27 格式:DOC 页数:27 大小:278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利益相关者治理与公司财务绩效——来自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的经验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利益相关者治理与公司财务绩效——来自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的经验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利益相关者治理与公司财务绩效——来自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的经验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资源描述:

《利益相关者治理与公司财务绩效——来自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的经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利益相关者治理与公司财务绩效——来自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的经验(2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利益有关者治理与公司财务绩效来自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的经验席宁严 继超内容提纲本文以中国制连业53家上市公司为样本,采用南开大学“利益有关者治理指数”,通过实证研究检查了利益有关者治理对财务绩效的影响。成果表白,利益有关者参与限度、利益有关者协调限度、利益有关者治理指数 与公司财务绩效之间明显正有关,即良好的利益有关者治理对公司的财务绩效具有积极的影响作用。因此,公司应当完善员 工和中小股东的参与机制,协调与政府、监管部门及自然环境的关系,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增强与利益有关者的和谐限度,从而改善公司财务绩效。核心词】利益有关者 参与限度协调限度资产收益率中图分类号:F27文献标记码:A文章编号:0

2、0-7636()0200756一、引言近年来,在股东利益最大化的驱动下,控股股东侵害中小股东、员工、消费者权益的事件不断发生,利益有关者治理日益成为学者和管理层关注的问题。公司治理的主体不应局限于股东,而是涉及股东、债权人、雇员、顾客、供应商、政府、社区等在内的广大公司利益有关者(李维安,)。OCD公司治理原则(99年)觉得公司治理框架应确认利益有关者的法定权利,并鼓励公司与利益有关者在发明财富、增长就业和维持财务稳健方面 进行积极的合伙。中国证监会在上市公司治理准则()中也波及了银行及其她债权人、职工、消费者等 利益有关者的合法权利及治理问题。但与此同步,利益有关者治理问题受到某些学者和管理

3、者的质疑,她们觉得,进行利益有关者治理睬增长公司运营成本,减少公司的财务绩效。 纵观利益有关者治理的研究,环绕利益有关者治理与财务绩效之间的关系,学者们已提出了丰富的理论和模型, 但实证研究还处在摸索的阶段。目前,对利益有关者治理的研究大多来自于欧美发达国家,且重要集中在利益有关者理论的框架下,研究产品安全、员工关系等公司社会责任与公司社会绩效问题,缺少对利益有关者治理的进一步研 究。本文采用南开大学公司治理研究中心开发的“利益有关者治理指数”(ccI巢),对利益有关者治理问题进行系统的研究与实证检查。二、文献回忆和研究假设(一)文献回忆自从963年斯坦福大学一种研究小组(SR)初次定义“利益

4、有关者”以来,学者们就利益有关者的概念及相关理论就开始不断讨论,其中以Freman(184)的定义最具代表性。她觉得,利益有关者是任何影响组织目的实 现的团队或个人,而同步她们也受到组织目的实现的影响。主张利益有关者理论的学者觉得,管理者的任务是实现公司总价值最大化,而不仅仅是股东投资回报最大化,因此管理者需要考虑决策对公司利益有关者的影响(Blair,1995),这在一定限度上否认了新古典经济学“股东利益最大化”的经营宗旨。但是,利益有关者治理对财 务绩效有什么影响呢?Tumbull(197)觉得,利益有关者治理可以实现参与型民主,引导公司自主治理,提高公司运营效率,改善资产状况。Carri

5、o()则觉得,股东和利益有关者的利益是相容的,两者均有助于公司的长期 效率与经营,在公司治理中,需要通过控制管理行为来支持利益有关者的权益。在实证研究方面,Cocran和Wood(19),ance(975),lexaer和ucholz(1978)等学者从公司对股东、员工、社区、环境等利益有关者的责任出发,检查利益有关者治理对财务绩效的影响,但得出的结论截然不同。adock和Gras(1997)、choem和Zhu()等学者使用LD数据库对利益有关者治理的财务效应作了有关的实证研究。但是,正如利益有关者治理理论存在争议同样,利益有关者治理的实证研究并未得出一致的结论。(二)研究假设1利益有关者参

6、与限度与财务绩效利益有关者已日益成为公司战略决策的重要参与者,通过利益有关者参与公司治理,可以减少信息不对称为公司决策带来的损失,但现实的问题是哪些利益有关者“应当”参与公司治理。对此,李维安等()在伊丹、王辉等人 研究的基本上,提出了“核心利益有关者治理观”,觉得只有核心利益有关者才干参与公司治理。在公司治理中,投资者和员工分别以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出资,获得收益,承当风险,都是公司的核心利益有关者。Beran(99)使用KLD数据库测量利益有关者对财务绩效的影响,成果发现员工和产品安全质量直接影响财务绩效。保护股东权益, 特别是注重中小股东的权益保护,通过累积投票、网络投票等方式减少中小股东

7、参与公司治理的成本,可以使公司获 得持续的资金支持与来源,从而有助于提高公司的财务绩效。基于上述分析,我们提出:假设1:在其她条件不变的状况下,利益有关者参与限度与公司的财务绩效明显正有关。2利益有关者协调限度与财务绩效利益有关者协调限度与财务绩效利益有关者协调限度重要是衡量公司与利益有关者之间和谐共处、共同发展的状态,具体涉及公司履行社会 责任、协调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之间的关系。南开大学公司治理研究中心在利益有关者治理评价中,从狭义的公司社会责任(重要涉及环保、捐款等公益性活动)、公司与政府监管部门的关系及公司的诉讼仲裁事项等方 面来考察公司与利益有关者之间的协调限度。从公司社会责任来看,

8、注重环保,协调与自然环境之间关系的公司会比其竞争对手有更好的财务绩效,面临较小的经营风险(Belkou,1976);参与公益性活动有助于公司建立良好的公司形象,获得更多的客户,从而有助于公司财务业绩的提高。同步,协调与政府等监管部门的关系,尽量减少 违规带来的罚款。而公司与利益有关者之间不和谐的直接显性体现是公司存在诉讼仲裁事项,这将损害公司财 务绩效,进而影响公司成长与发展的潜力(李维安和唐跃军,)。可见,只有公司与股东、供应商、消费者、员工、政府和社区等利益有关者维持和谐的关系,才干为公司的发展发明一种有利的环境,从而提高公司价值。基于上述分析,我们提出:假设2:其她条件不变的状况下,公司

9、和利益有关者之间的协调限度与公司的财务绩效正有关。.利益有关者治理指数与财务绩效许多学者通过实证研究发现,加强利益有关者治理,履行对利益有关者的责任有助于公司社会关系的改善, 从而实现公司财务绩效的提高。f、Muralida和rown等()应用KLD数据库,从员工关系、产品责任、环保、社区关系等利益有关者治理方面进行研究,发现公司社会绩效的变动与当期的财务绩效(销售增长率)正有关,并正向影响着后来会计年度的财务绩效。这一成果阐明,公司通过利益有关者治理并改善公司社会绩效,不仅能提高短期的财务绩效,并且将有助于长期财务绩效的提高。李维安、唐跃军()的研究表白,利益有关者治理指数对每股收益、净资产

10、收益率等财务绩效指标均有明显的正面影响。Matinl、Harrat和lsen()发现实行有效的利益有关者管理的组织有更高的收益。基于上述分析,我们提出:假设3:其她条件不变的状况下,利益有关者治理水平与公司的财务绩效明显正有关。三,研究变量与数据(一)变量设计1.被解释变量本文以国内制造业上市公司财务绩效指标中的资产收益率(O)作为因变量。本文的财务数据来 自C,其计算公式为:资产收益率(净利润平均资产总额)100%2.解释变量本文将南开大学公司治理研究中心开发的“利益有关者治理指数”作为自变量,同步选用构成“利益有关者治理指数”的两个分指数,即利益有关者参与限度和利益有关者协调限度作为此外两

11、个自变量(详见表)。在实证研究中,根据数据分析的需要,将利益有关者治理指数、利益有关者参与限度、利益有关者协调限度这三个自变量作了百分解决,即取值范畴由0100变为一1。.控制变量考虑到公司的差别对财务绩效的影响,采用三个变量作为控制变量:上市公司第一大股东的控制力、公司规模和财务杠杆。用上市公司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衡量大股东控制力,用总资产的自然对数作为公司规模的替代 变量,用债务与总资产的比例来衡量财务杠杆(详见表1)。(二)样本选用与数据来源由于受到行业特性和行业监管的制约,不同行业的利益有关者治理状况存在差别,为了避免行业特性的差别 对实证成果的影响,本文以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

12、财务数据重要来自CCER数据库中的数据,遵循信息完整性原则,排除具有异常信息的样我司后,得到有效样我司533家。利益有关者是一种广泛的概念,要全面精确量化利益有关者治理是一种复杂而棘手的问题。本研究中的利 益有关者治理指数是南开大学开发的公司治理指数中的一种维度:利益有关者治理指数。由南开大学提 出的中国上市公司治理评价指标体系(CGI弧)是目前国内较为系统的公司治理评价体系,通过对中国上市公 司进行大样本全面量化评价分析,以指数的形式科学反映上市公司的治理状况。指数的基本数据来源涉及截至 月3日上市公司的年报、公司社会责任报告、巨潮资讯网站和上市公司网站等公开信息。实证数据采 用SSl.0软

13、件进行解决。四、模型设计与实证成果分析(一)模型构建为检查上述假设,建立实证模型如下:(二)利益有关者治理状况描述性记录如表所示,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利益有关者治理指数均值为05,最大值为0875,最小值为0.274,原则 差为095。就制造业上市公司利益有关者治理的平均值而言,利益有关者治理机制单薄,但从原则差来看,利益有关者治理机制在公司之间的差别并不明显。制造业上市公司利益有关者协调限度(680)好于利益有关者参 与限度(O.436)。财务绩效指标RA的均值为09,最大值(029)与最小值(一0.39)相差038,差距较大。(三)研究变量有关性分析由表3可以看出,在%的显性水平上,利益有关

14、者参与程、利益有关者协调限度、利益相者治理指数与资产收益率正相。就控制变量而言,在1%的显性水平上,第一大股东控制力、司规模与资产收益率正有关;务杠杆与资产收益率负有关。(四)回归成果与讨论如表4所示,在模型1和模型2的回归成果中,Adj.2分别为.18和0.17,拟合优度一般;但从F检查(两个模型的值分别为30599和7.8)来看,回归方程对被解释变量在整体上具有明显影响;从DW值来看,两个模型均不存在自有关,因此总体来说模型1和模型可以接受。模型1的回归成果支持假设1和2,在1的明显水平下,利益有关者参与限度与公司财务绩效之间明显正有关。也就是说,提高员工、中小股东等利益有关者参与公司治理

15、的限度,加强投资者关系管理可以改善公司绩效。在1%的明显水平下,利益有关者协调限度与公司绩效之间明显正有关。这表白,履行公司社会责任,协调好与政府、社区等利益有关者的关系,会增强公司与利益有关者之间的和谐限度,有助于带来良好的财务绩效。模型2的回归成果支持假设3,在1的明显水平下,利益有关者治理水平与公司绩效之间明显正有关。五、建议整体来看,国内制造业上市公司利益有关者治理机制单薄,特别是利益有关者参与限度低。针对前面实证检查的成果,我们提出如下建议:第一,完善利益有关者参与机制,提高利益有关者参与限度。公司应当通过加强员工参与机制、中小股东参与机制和投资者关系管理来维护其权益,涉及可以通过职

16、工董事、职工监事、工会等方式使员工参与公司决策;通过网络投票、委托代理投票等方式可以减少中小股东参与公司治理的成本,提高其参与积极性。同步,上市公司应根据上市公司与投资者关系工作指引,进行充足地自愿性信息披露,为投资者参与公司治理发明条件,以此减少信息不对称,保证决策的公平性与科学性。第二,加强公司社会责任建设,完善利益有关者协调机制。公司必须履行对各利益有关者的责任,如产品质量责任、员工健康与安全责任等,制造业上市公司还要注重生产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加强环保。同步,公司应通过社会公益事业,建立良好的名誉,提高社会形象,使公司与社会环境更加和谐地发展。在平常管理中,上市公司应尽量减少诉讼及仲裁事

17、项,协调好与政府及监管部第三,完善公司治理构造,提高利益有关者治理水平。提高利益有关者治理水平需要良好的公司治理构造与治理机制予以保证。董事会是公司治理的核心,公司可以通过设立社会责任委员会或道德伦理委员会等董事会专门委员会,来监督公司的战略与决策与否考虑到利 益有关者权益等问题。通过加强董事会建设,保证公司决策的公正、公平、公开,实现上市公司的自主治理机制, 保证公司与利益有关者的和谐发展,最后提高公司财务绩效。最后阐明一点,为了研究模型的清晰,本文仅将第一大股东控制力、公司规模和财务杠杆作为控制变量纳入 到了研究模型中去考察利益有关者治理对公司财务绩效的影响,但也许还存在着影响公司财务绩效

18、的其她因素。 在此后的研究中,可以把公司特性(涉及公司成长周期、控制权属性等)、董事会特性(涉及董事会规模、独立董事的任职等)作为控制变量,进一步作系统的实证分析。参照文献:1李维安.公司治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reeman R.蜥cMange:A Sakehlde PespectiEgwod iffs,J:PrnteHal,19.3laiMMOwnershiendonrl:RethinkinCporatevernancefothewentfisCenturyMahingtonDC:TerookingInstituto,195.4unbwU SStakeoder vennce:AC

19、yberetic edPropertyghtBAnay害i8zcoaly Rearh andTeory Papers,1997(5):1l一23.5Clrlmo,en F Per.rporte Go,emce:Shrehldrineressand her StaoldersinteresJ.CrraeOwneshpotrol,。4(4):91026Cohran L,od RACrporate SocialResponiblity nd FinncialPerfrmancecmy 0f Maagement oua,194,27():4-56.7Vance S CAre Soialy Rspons

20、ile CorportiosGodIstment isks?J.Acdm 0fManaementRei,17,64():248Aexander,BuhhlzRA.Coporte Soial Responsbliyand StockMarket eformnceJAcadm oManagemnJournal,197,21():748.adocS,Graze SB.TheCorporate Soial edormaneFianialPfrman inkJ.StategiManee ounal,17(18):319.0Slts,Zlm YQtakhod elation andFiancial Pef

21、ranceJSusnbleDevemet,(16):21322.1李维安,王世权利益有关者治理理论研究脉络及其进展探析J外国经济与管理,(4):017eman S L,Wis A C,Koh ,et 1oe takholder Orietatio Mtte:th Reationship btweentkeoldeangeenModels n FmFinncl Pernc?JAcdemy of anagemen Jornal,1999,2(5):4850.13李维安,唐跃军上市公司利益有关者治理机制、治理指数与公司业绩管理世界,(9):271614唐跃军,李维安.公司和谐、利益有关者治理与公司业

22、绩J中国工业经济,():8698责任编辑:魏小奋万方数据- Pae 7-利益有关者治理与公司财务绩效来自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的经验作者: 席宁, 严继超作者单位: 南开大学商学院公司治理中心,天津市,30001刊名:经济与管理研究英文刊名: REARCHON ECNOMISAND MAEMET年,卷(期): ,(2)被引用次数: 0次参照文献(14条)1.李维安公司治理学 2.Freeman tatc Mangemet:A Staehoder Perpectiv 1984Blair .M Owneshi an Conol:ethinking Crpot Govrncefr he Twenty-f

23、irs Century 19954.urbwl S Stakeolder ovemnc: Cybernetc andPrpey igts Aalysis 197(5)5arillo.ena FPez Coporae Governe:Shareholder interssn Othr Stkoldsinteests (4)6CochanP L.ood CorpratSocal Rssibilt nd Fianial eroce194(1).ane SC re ocilly esonsibl orpotionsGoodIvestmet Rsks 17()8.eandrGBucholz A Corp

24、orat SocalReponsility and k arkt Perfrmance 1978(3)9.ado A.GaresS B Te rporaeocia erformance-Financial Perfrae Link 1997(1)10.cholt .hou Y Q StakholdReltonsnd iacialPerformanc (16)11.李维安.王世权利益有关者治理理论研究脉络及其进展探析 (4).Berman L.Wick A C.Kotha De akeholdr OrienaionMatt:the Relaonship betweentaholer Manage

25、ment odels anFmFiancialerfomance 199()13.李维安唐跃军 上市公司利益有关者治理机制、治理指数与公司业绩 (9)1.唐跃军.李维安 公司和谐、利益有关者治理与公司业绩 (6)相似文献(1条)1.学位论文 蓝英 废旧家电管理中的消费者参与及回收模式研究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电子产品的更新换代越来越快,废旧家电的回收解决问题接踵而至。世界各国纷纷立法,在电子行业履行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将产品责任延伸至产品废弃后的回收解决阶段。在资源、环境、国际竞争等多重压力下,国内政府和公司也开始注重废旧家电的回收管理。但是,由于经济、文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国内的废旧家电回收

26、管理工作开展并不顺利。为理解决这个问题,需要进一步分析废旧家电回收管理体系的构造,辨认国内既有体系存在的问题,寻找可行的解决措施,为国内政府和公司开展废旧家电的回收管理提供决策参照。基于此,本文在有关理论的指引下,对废旧家电管理中的消费者参与及回收模式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另一方面,基于管理体系利益有关者分析的成果,对国内消费者的废旧家电回收参与行为进行了进一步研究。以成都市居民为样本的问卷调查成果表白:服务动机、行为态度、经济动机、主观规范、行为障碍是影响国内消费者参与的重要因素,且对参与行为意向的影响依次递减;环境知识对参与行为意向不产生直接影响,但是对行为态度的影响比较明显;情境因素中只

27、有宣传信息的影响具有记录意义,法规政策的强制实行对变化消费者废旧家电处置行为的作用并不明显。研究成果可觉得国内有关法规政策的制定和回收管理体系构建中波及到的有关问题提供参照。最后,在消费者参与行为意向研究的基本上,提出了三种废旧家电回收模式模型,为公司构建合适的回收管理体系提供决策参照。公司在废旧家电回收解决过程中,需要综合各方面因素的影响,选择有助于自身发展的回收管理模式。本文采用定性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的研究措施,对废旧家电管理体系,特别是消费者参与及回收模式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为国内政府制定有关的法规政策、公司构建合理的回收管理体系提供了理论参照。2.期刊论文孙蕾会计准则的经济后果及启示分析-

28、现代商贸工业,21(24)会计在客观反映公司经济活动的同步,还具有经济后果性,可以影响到不同主体的经济利益.而国内的利益有关者对会计准则制定过程的关注限度和参与限度还不高.准则制定机构应当充足考虑利益有关者的信息需求,让利益有关者可以充足参与会计准则制定的过程之中,这是制定高质量会计准则的主线前提3.期刊论文 唐跃军.张贻燊.Tn Yejn.Zang Yin 利益有关者治理评价和治理指数基于中国最具价值上- Pe8-市公司评价 -证券市场导报,(5)本文对中国最具价值上市公司利益有关者治理机制所做的评价显示:(1)上市公司利益有关者治理指数较低,在不同上市公司之间的分布不均衡,利益有关者治理机

29、制较为单薄.上市公司利益有关者参与限度的体现不如利益有关者和谐限度.中小股东参与和权益保护限度亟待提高(2)、中国最具价值上市公司利益有关者治理机制相对样本总体较好.中国最具价值上市公司利益有关者参与限度明显高于样本中的其她上市公司,同步中国最具价值上市公司利益有关者参与限度高于中国最具价值上市公司,但是利益有关者和谐限度则否则4.会议论文向蓓莉学校发展规划制定过程里的公民身份以北京两所农村小学为个案 论文根据参与研修的校长们对学校发展规划制定过程的讨论,以及北京两所农村小学分别制定非参与式与参与式学校发展规划的过程,探讨了如下问题:学校的利益有关者学生、家长、教师、中层管理者、校长、社区人员

30、(村支书与村长、事业公司单位负责人、工会主席)、教育行政管理者(教委负责人)有参与学校公共生活的权利;学校发展规划制定过程里,未享有参与学校管理与决策权责的学校利益有关者成为学校里的不完整公民。在参与式学校发展规划中,利益有关者不再是被研究对象、学校发展规划的被告知对象,而成为参与学校决策的主体,学校发展规划的制定过程由此成为一种交互主体间对话与协商的过程,利益有关者的参与限度达到“参与阶梯”的第六级:学校管理者发起,与利益有关者共同决定。利益有关者参与每一步筹划和执行,并参与决策;利益有关者的公民身份趋于完整。5.学位论文 庄旭筠 论公司并购中利益有关者的保护 公司并购是一项重大的公司间的交

31、易行为,公司间的有效并购有助于资源的优化配备,扩大和提高规模经济效益。本文拟探讨五个方面的内容。第一,公司并购的基本理论问题。本文从公司并购与有关概念的界定入手,论述了公司并购的对价方式及并购形式,并引出公司并购中的利益有关者保护问题;第二,国有公司并购中的问题。本文分析了国有公司在并购行为中存在的国有资产流失问题,同步在借鉴西方国家国有资产监管经验的基本上提出了完善国内国有资产监管体制的设想;第三,公司并购中职工利益保护问题。在公司并购中,公司必须高度注重职工权益,无论在并购程序中职工的参与限度上,还是公司解散后与职工劳动关系的变动及救济上,以及在公司并购完毕前职工在公司内形成的债权的实现及

32、救济上,公司都必须妥善安排、周密解决,较大限度上实现职工的权益;第四,债权人利益的保护。本文的第四部分从债权人利益保护的基本和原则写起,从并购的不同类型对债权人的利益进行辨别保护:第五,公司并购中利益有关者保护的立法思考。要完善国内公司并购立法一方面应拟定公司并购的基本原则,并结合国内的实际状况提出建议。6学位论文 郭大瑞 商业银行参与公司治理研究 “公司治理”作为舶来品,是从英文“orporaeGrnance”翻译过来的。何谓“公司治理”?学界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不同的观点,笔者觉得,公司治理是用来协调公司与所有利益有关者的利益关系,以实现各利益有关者之间的利益平衡而实行的内部治理构造与外部治

33、理机制的总和。公司治理的实质是所有权与控制权配备的契约关系,它的核心是治理的主体、治理对象和治理方式。换句话说,就是谁有权治理公司、治理什么和如何治理。在“股东会中心主义”理念下,股东被觉得是公司的唯一所有者,公司存在与发展是以股东利益为最后目的,且唯一目的就是为股东赚钱,公司治理的设计都是环绕着如何使股东利益最大化来设计的。但随着公司规模的扩大,在资我市场上中小股东众多,股份日益分散,作为“理性的冷漠人”的中小股东,在证券市场上以“用脚投票”的方式发挥对经营者的惨淡监督,于是,公司治理踏入“董事会中心主义”时代。在此理念下,由于信息不对称所带来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董事监督经营者的能力下降,

34、监控总体上浮现了弱化趋势,经营者损害职工、债权人等利益有关者的利益的现象不断发生,随后,公司治理演进到利益有关者参与的“共同治理”阶段。公司作为与利益有关者签约的一种联结,银行是公司的重要签约人,有权参与公司治理,监控经营者,维护其切身利益。因此,银行参与公司治理,是人们对公司治理结识不断深化的必然成果,是公司治理理念变迁下的必然产物。商业银行参与公司治理并非偶尔,其背后有着深厚的理论基石。从经济民主理论上讲,在老式的公司民主中,公司治理所体现的民主只是资本民主,即资本所有者股东们的民主。而银行作为在经济民主理论下的市场经济主体,则被排除在公司治理之外。作为民主的公司,如要缓和各利益有关者之间

35、的矛盾,使它们平等地享有经济发展的机会,平等地分享财富和权力(利),赋予参与权是必不可少的,银行也不例外。从对公司治理外延的结识上讲,人们将目光转向除股东以外的其她利益有关者,公司治理的目的函数不再限于股东的利益参数,而是全体签约人的利益的最大化。银行作为资我市场的最重要签约人,公司如要实现其利益最大化,最佳的措施是让银行参与公司治理。从社会本位理念来讲,公司治理理念已由“股东本位”转向“社会本位”,公司不仅对股东承当责任,也对社会承当责任。银行作为公司融资的最重要渠道,公司一旦陷入困境,银行债权实现势必落空,进而影响整个社会的金融秩序。因此,银行有必要参与公司治理。从公司的社会责任上来讲,公

36、司作为一种社会存在,其经营与发展必然影响到各类社会力量,在公司治理中不能排除此类利益主体。从利益有关者理论角度讲,公司作为多种要素投入的组合,股东仅是资本提供者之一,并且可以借助“用脚投票”来转移风险,但银行债权人的本金与利息的回收则要承当更大的风险,且无机会转移风险。因此,应提高银行在公司治理中的发言权,形成“共同治理”模式。从经济学理论上分析,一方面,根据公司契约理论,公司已经由一种所有权与经营权绝对统一于一身的“业主经营”进入了物质资本与人力资本相分离的“委托她人经营”。另一方面,在委托代理理论下,股东日益分散,每个股东的监控权被稀释,无法克服经营者的道德风险及逆向选择。银行作为资金提供

37、者,作为委托人,有权参与公司治理,并能克服该理论产生的弊端。再次,公司的产权理论决定了谁是经营活动的参与者,并界定了收益的分派。作为产权主体之一的银行,为避免债务人(公司)逃离其债权,有资格参与公司治理,也有权对财富的分派予以参与。在实践中,银行作为公司重要的资金提供者,是公司最大的债权人,相对于股东来说更为关注公司的运营,加之银行以其自身的优势更易获取公司的信息,有能力也有动力参与公司治理。在有限责任制度下,股东利益受到保护,但由此制度产生的风险外部性却剥夺了银行债权,使银行承受这一部分风险。银行债权无论通过私法还是司法救济,都起不到多大的作用,因此,银行参与公司治理是必然的也是必要的,鉴于

38、此,美、德、日三国逐渐吸收银行参与公司治理。由于各国文化老式、融资方式等不同,呈现出不同的参与模式。在德国、日本,银行积极、积极地参与公司治理,银行同步兼具股东和债权人的双重身份,银行的股权监督与债权监督有效地制约了公司经理层,又最大限度地维护了银行利益。而美国银行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主要是通过其作为公司的债权人来实现,参与方式是间接、悲观的,这种单纯的债权干预使得美国银行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相对较弱。而国内银行对于公司治理的参与限度相对较弱,现行的商业银行法严禁商业银行持有公司股份,新公司法仍将银行排除在公司治理之外,破产法对银行债权的保护起不到实质作用,银行债权约束总体上是软化的。鉴于美、德

39、、日三国的成功经验,立足于自身的文化土壤,借鉴国外的成功模式,并以此构造自己的参与模式。笔者觉得,国内作为大陆法系老式国家,融资体制、资我市场的发达限度都与德、日两国相似,在设计国内银行参与公司治理途径方面,应吸取德、日两国的有效制度。完善新公司法,增长银行参与公司治理的有关规定;修改商业银行法,取消分业经营,容许银行持有公司的一定股份;制定统一的破产法,建立银行对公司的相机治理机制;修改主办银行管理暂行措施,确立真正的主办银行制度。通过法律、法规的修改与完善,建立银行参与公司治理的相应制度与法律环境。健全的法律制度是现代社会文明的基本,这就昭示我们治理公司犹如治理国家同样,在多元化、多元利益

40、的社会里,塑造和谐社会、和谐公司,就需要找一种银行参与公司治理结合点。7.学位论文 王永建 社会责任背景下的公司治理 公司社会责任理论是波及法学、经济学及管理学等众多学科的一种重要课题,旨在缓和直至解决现代公司带来的一系列严重社会问题,最后构建公司与社会之间的和谐关系。随着社会本位思想的确立,老式公司法中股东利益至上的观念招致质疑,谋求股东利益最大化不再是公司存在的唯一目的,整个社会都注重并呼唤公司的良知,规定公司承当社会责任的呼声随之高涨。处在变革进程中的中国,经济体制、社会构造、价值观念的巨变在推动中国融入世界的同步,也一定限度上导致了社会失序,公司社会责任的缺失便是体现之一。某些公司只片

41、面追求股东利润的最大化,却忽视了基本的人文关怀,忽视对环境的善待保护等等,这些由公司所引起的问题使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公司发展绝不仅仅是公司自身的问题,公司不仅觉得股东获取最大利润作旨归,它同步应当维护公司的职工、债权人、消费者、甚至公司所在社区等其她有关者的切身利益,而对这些利益有关者合法权益的保护,规定公司承当相应的社会责任。随着公司社会责任运动的逐渐兴起,进而推动了公司治理构造的变革和完善。本文从完善公司治理构造的角度论述了如何通过公司治理构造的调整,引入非股东利益有关者参与公司治理,以强化公司社会责任。全文将从四个部分展开,重要内容如下:第一部分,公司社会责任一般理论诠释。此部分将简介

42、公司社会责任的提出及其背景、发展脉络,并分析公司社会责任之重要法律特性,论述公司社会责任的法理基本,对公司社会责任的内涵进行界定。第二部分,公司社会责任与公司治理构造。从公司治理构造的演变来看,公司社会责任与公司治理构造之间存在着互动关系,此部分将论述公司社-Pae -会责任理念的确立和贯彻对公司治理产生的积极影响,而基于“利益有关者”理论的公司治理构造改革正是贯彻公司社会责任的抱负途径。第三部分,公司社会责任理念下的国外公司治理构造变革研究。此部分将依次简介美国在立法实践中如何受公司社会责任有关理论影响而对公司治理构造进行的变革情形,以德国为典型的欧洲公司治理中的职工参与制度,德、日实行的银

43、行(债权人)参与治理制度,及这些国家同一的发展趋势,即:将利益有关者直接或间接地参与到公司治理中来。第四部分,完善国内公司治理构造,以强化公司社会责任。尽管新公司法中明确规定了公司要承当社会责任,并在通过具体法律条文的增改从具体制度上来强化公司社会责任,较以往规定有了较大进步,但新公司法的规定仍然存在局限性。此部分将从完善国内公司治理构造出发,有针对性地提出引入非股东利益有关者对公司进行共同治理,继而对如何进一步提高职工参与限度和具体制度安排及如何引入银行参与公司治理进行设计,并对其她利益有关者的参与作了初步摸索。8.期刊论文 唐跃军NG ue-jn 上市公司利益有关者治理机制评价与治理指数分

44、析 -管理科学,8(4)利益有关者的有关问题已成为现行公司治理框架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因此设立公司员工参与限度、公司社会责任履行状况、公司投资者关系管理、与公司监督管理部门的关系、公司诉讼与仲裁事项等利益有关者治理评价指标,考察中国上市公司利益有关者参与公司治理和利益有关者权益的保护状况,并得出利益有关者治理指数.研究表白,国内上市公司利益有关者治理指数较低、治理机制较为单薄、治理机制在不同上市公司之间差别较大利益有关者治理机制较好的上市公司只是少数,多数上市公司的利益有关者治理机制,特别是投资者关系管理制度有待加强.建议在公司治理中考虑利益有关者的权益,鼓励利益有关者合适而有效的参与公司治理和

45、管理9.学位论文谭曦 国内上市公司财务治理评价研究基于财务治理效率最优化目的导向20世纪末,为解决上市公司治理中浮现的一系列难题,财务治理理论应运而生,上市公司的财务治理质量也开始成为学术界和理论界共同关注的焦点问题。要提高上市公司财务治理质量,必须从整体上把握上市公司财务治理的状况。而要理解上市公司财务治理的状况,就必须进行财务治理评价。本文立足于国内上市公司财务治理实践,构建财务治理评价的理论框架,将财务治理目的与财务治理评价相结合,以“财务治理效率最优化”为导向,确立财务治理评价要素,设计“财务治理评价记分卡”作为评价的重要工具,从而将财务治理评价转化为对财务治理构造、财务相机治理机制、

46、财务治理信息披露及财务绩效四个方面的评价,并设立相应的评价指标进行综合评分,最后实现财务治理评价指标体系的完整构建。本研究是在财务治理理论研究方面进行的一次摸索,同步也为利益有关者分析国内上市公司财务治理状况,摸索上市公司财务治理模式,提高上市公司财务治理质量提供一定的根据和原则。其重要内容涉及如下几种方面:一方面,明确财务治理评价的概念,初步建立财务治理评价的理论框架。财务治理评价是由独立的法人评价机构,根据财务治理环境,设立财务治理评价指标与评价原则,采用规范的程序和科学的措施,对评价对象目前的财务治理状况进行系统、客观、精确地评估的一种行为。财务治理评价系统作为财务治理一种相对独立的子系

47、统,重要由评价主体、评价客体、评价目的、评价原则、评价要素及指标、评价原则、评价措施和评价报告八个要素构成。各构成要素互相关联协调,具有一定的逻辑关系。其中,评价主体是评价的起点,评价主体的需要构成评价目的,并进一步决定评价客体、评价指标以及评价原则等其她方面。评价要素及指标是整个评价体系的核心。评价要素是根据作用机理或体现特性的不同,对影响财务治理的重要因素进行的基本类别划分。而评价指标则是评价要素的具体化。评价原则是衡量财务治理质量的标尺。有了评价指标和评价原则,还要通过一定的评价措施进行综合运用,才干获得公正的评价成果。评价报告则是财务治理评价最后成果的体现。在进行财务治理评价的整个过程

48、中,为保证评价成果的有效性,应始终以客观性、全面性、科学性、可操作性及重要性等财务治理评价原则为指引。明确财务治理评价的目的导向,并以此为核心确立财务治理评价要素,初步完毕“财务治理评价记分卡”的设计。财务治理目的是分析和评价公司财务治理活动与否合理、有效的基本根据和准绳。要实行财务治理评价,并建立起完善的、可衡量公司长远发展的财务治理评价体系,必须将财务治理评价与财务治理目的结合起来。现阶段财务治理的目的是在既定的财务治理环境及其变迁中,获取最优化的财务治理效率。财务治理效率是一种复合性效率,是构造性效率和适应性效率的结合,也是静态财务治理效率和动态财务治理效率的综合体现。从效率的主线涵义来

49、看,财务治理效率的本质是财务治理所得效用与所付成本之间的对比关系。从博弈的角度看,财务治理效率更多地体现为一种合伙性效率。以“财务治理效率最优化”为导向,分析影响或体现财务治理效率的重要方面,确立了财务治理构造、财务相机治理机制、财务治理信息披露、财务绩效四个财务治理评价要素,设计“财务治理评价记分卡”作为上市公司财务治理评价的重要工具。其中,“财务治理构造”、“财务相机治理机制”要素分别从财务静态治理和财务动态治理两个方面出发,对财务治理的“构造性效率”和“适应性效率”进行评价;“财务治理信息披露”要素则着重考察财务治理信息的质量和获取以便性。财务治理信息是财务治理的载体,其枢纽作用的发挥状

50、况直接关系到财务治理的效率,也是财务静态治理和财务动态治理共同协调发挥作用的核心。而以上三者在财务治理中发挥的作用最后还是会反映在“财务绩效”上,财务绩效是财务治理效率的终极量化体现形式。同步,财务绩效自身也是财务治理信息的一种重要构成部分。这四个方面的评价要素以“财务治理效率最优化”为核心,统一于财务治理评价记分卡这个体系之中。通过对这四个要素的评价,可以兼顾定性指标与定量指标,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从而实现对财务治理进行简洁全面评价的目的。财务治理评价记分卡作为财务治理评价的重要工具,将财务静态治理与财务动态治理相结合,体现了利益有关者共同参与财务治理的观念,强调了财务治理信息的重要作用,

51、还体现了财务治理目的与财务目的的统一。环绕四个财务治理评价要素,进行具体评价指标的设立,并对综合评价措施的运用及财务治理评价的实行进行简介。本文设计了8类共45个重要指标进行财务治理评价,其中:()财务治理构造评价由财务资本构造评价和财务组织构造评价两个部分构成。财务资本构造评价重点针对股权分布状况和股权性质进行;财务组织构造评价则从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四个层面出发,对财务组织制度设定的完备度、运营规范性、运营有效性等方面的内容进行考察。该部分设立6类共22个重要财务治理评价指标。(2)财务相机治理机制评价实质上就是对外部利益有关者(重要是债权人和员工)参与相机财务治理的能力和限度

52、进行评估,共设立含债权人参与能力、参与限度、员工参与能力、参与限度在内的4类共11个重要财务治理评价指标。()财务治理信息披露评价重要是考察财务治理中信息枢纽功能发挥的状况,具体从所披露财务治理信息的客观性、完整性、及时性及使用以便性四个方面设立了相应评价指标。(4)财务绩效是财务治理成果的一种体现,对公司财务绩效进行评价,可以从量化的角度对财务治理评价的成果进行补充和修正。在指标的设立方面,重要从赚钱能力、资产质量、债务风险和发展能力四个方面出发,设立个具有代表性的、能综合反映财务绩效的评价指标。单个零散的评价指标只能对上市公司财务治理的某一种方面进行评价,运用多指标综合评价措施才干得出最后

53、的结论。进行各指标的分值拟定期,定性的指标可采用评价分值的形式对其进行定量化解决;定量指标则根据正向指标、逆向指标和适度最优指标的不同属性进行分值拟定。运用专家调查法进行各指标的权重设立,按照简朴线性加权的措施,计算出具体评价分值,并据此拟定相应评价级别,最后完毕上市公司财务治理的综合评价。财务治理评价的实行方面,在国内市场竞争机制以及信誉机制尚未完善的状况下,评价工作可考虑由非营利性组织独立实行或是由独立的征询公司与非营利性机构合伙进行。当信誉机制以及市场机制得到完善后,也可以由市场选择并逐渐形成最有权威和公信力的评价机构。财务治理评价的实行程序一般涉及:评价前期准备、现场信息收集、分值计算

54、及出具初步结论、反馈与修正及作出最后评价结论五个阶段。本文还选用国内资我市场上的一家上市公司,从实际应用角度对财务治理评价指标体系的可操作性进行了模拟演示和解说。本文的创新点在于:()初步构建财务治理评价体系。建立财务治理评价理论框架,确立财务治理评价要素,设计财务治理评价记分卡,完毕具体评价指标设立,并对评价措施的运用和评价实行的程序等进行了阐明,较为全面地对财务治理评价问题进行探讨。()结合财务治理目的,以“财务治理效率最优化”为导向进行财务治理评价研究。(3)将静态财务治理评价与动态财务治理评价相结合,强调对动态财务治理的评价。10学位论文应业荣 联合伙业理论及其在海洋石油对外合伙应用的

55、研究 199该论文从中国南海东部中外合伙油田采用联合伙业三年多来的实践出发,针对联合伙业中存在的误区,对联合伙业的产生背景进行了追溯,指出了联合作业的优热与缺陷.通过对联合伙业法律概念的澄清,得出联合伙业集团中各方的合伙关系,为联盟关系,联合伙业机构是一种契约式合营公司,其基本根据是联合伙业合同.论文中对该地区三个联作业管理形式的实证分析,解释了现代管理模式与组织形式的不拟定性,表白参与各方的文化、油田的具体状况、中方的参与限度及谈判的成果等都在一定限度上的影响或决定着管理模式的选择该论文还对联合伙业的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两方面进行了分析,提出联合伙业一方面要考虑利益有关者管理,建立一种和谐的中外合伙关系.本文链接:下载时间:1月1日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