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系列理念

上传人:bei****lei 文档编号:204764907 上传时间:2023-04-27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62.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系列理念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系列理念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系列理念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资源描述: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系列理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系列理念(10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习近平讲话确立的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系列理念 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统筹发展安全两件大事,以积极进取、奋发有为的姿态开展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在保持我国外交大政方针稳定性和连续性基础上,把继承与创新、坚持与发展有机结合起来,深入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理论与实践创新,提出一系列重要新思想新理念新举措,为新时期中国外交确立了行动指南,开创了中国外交的新特色、新风格、新气派。 在诸多重大国内外场合,习近平全面、深入阐述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系列理念:中国梦、新型国际关系、人类命运共同体、正确义利观、亚洲安全观、国际发展观有关精辟论述,梳理如下: (一)中国梦的世界意义 点题:

2、2012年11月2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此后,在一系列重要外交场合,习近平深入阐述中国梦内涵及其世界意义,指出中国梦是追求和平的梦、追求幸福的梦、奉献世界的梦,中国梦同世界各国人民的美好梦想息息相通;中国梦不仅造福中国人民,而且造福世界人民。 精辟论述: 2014年3月27日,习近平主席在法国巴黎出席中法建交50周年纪念大会并讲话。他全面深入地阐述了中国梦的内涵及其世界意义: 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大的梦想就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的历史文化、历史命运、历史条件决定了中国人民必须在自己选择的道路上实现自己的梦想。中国梦是追求和平

3、的梦。中国梦需要和平,只有和平才能实现梦想。天下太平、共享大同是中华民族绵延数千年的理想。历经苦难,中国人民珍惜和平,希望同世界各国一道共谋和平、共护和平、共享和平。历史将证明,实现中国梦给世界带来的是机遇不是威胁,是和平不是动荡,是进步不是倒退。拿破仑说过,中国是一头沉睡的狮子,当这头睡狮醒来时,世界都会为之发抖。中国这头狮子已经醒了,但这是一只和平的、可亲的、文明的狮子。中国梦是追求幸福的梦。中国梦是中华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我们的方向就是让每个人获得发展自我和奉献社会的机会,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使发展成

4、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中国梦是奉献世界的梦。“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这是中华民族始终崇尚的品德和胸怀。中国一心一意办好自己的事情,既是对自己负责,也是为世界作贡献。随着中国不断发展,中国已经并将继续尽己所能,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 (2)2015年9月28日,习近平主席在纽约出席第七十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时发表讲话。在联合国讲坛上再次向世界发出明晰信息:中国人民的梦想同各国人民的梦想息息相通。13亿多中国人民正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中国人民的梦想同各国人民的梦想息息相通。实现中国梦,离不开和平的国际环境和稳定的国际秩序,离不开

5、各国人民的理解、支持、帮助。中国人民圆梦必将给各国创造更多机遇,必将更好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 (二)丰富和平发展战略思想 点题:中国新一届领导集体成立后,未来发展方向受到关注。回应各界关切,习近平提出新形势下中国和平发展的系列重要政策主张:走和平发展道路是中国的战略选择,不是权宜之计,不是外交辞令。中国将始终做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 精辟论述: (1)2013年1月28日,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进行第三次集体学习。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强调更好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夯实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基础。 习近平指出,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

6、纵观世界历史,依靠武力对外侵略扩张最终都是要失败的。这就是历史规律。世界繁荣稳定是中国的机遇,中国发展也是世界的机遇。和平发展道路能不能走得通,很大程度上要看我们能不能把世界的机遇转变为中国的机遇,把中国的机遇转变为世界的机遇,在中国与世界各国良性互动、互利共赢中开拓前进。我们要坚持从我国实际出发,坚定不移走自己的路,同时我们要树立世界眼光,更好把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统一起来,把中国发展与世界发展联系起来,把中国人民利益同各国人民共同利益结合起来,不断扩大同各国的互利合作,以更加积极的姿态参与国际事务,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努力为全球发展作出贡献。 习近平强调,我们要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但决不能放

7、弃我们的正当权益,决不能牺牲国家核心利益。任何外国不要指望我们会拿自己的核心利益做交易,不要指望我们会吞下损害我国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苦果。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其他国家也都要走和平发展道路,只有各国都走和平发展道路,各国才能共同发展,国与国才能和平相处。 (2)2014年3月28日,习近平主席在德国科尔伯基金会发表演讲。他深入阐释中国和平发展思想,强调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是根据时代发展潮流和我国根本利益作出的战略抉择,是理论自信和实践自觉的有机统一。 中国早就向世界郑重宣示:中国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既通过维护世界和平发展自己,又通过自身发展维护世界和平。走和平发展道路,是中国对国际社会关

8、注中国发展走向的回应,更是中国人民对实现自身发展目标的自信和自觉。这种自信和自觉,来源于中华文明的深厚渊源,来源于对实现中国发展目标条件的认知,来源于对世界发展大势的把握。 事实胜于雄辩。几十年来,中国始终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始终强调中国外交政策的宗旨是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中国多次公开宣示,中国反对各种形式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不干涉别国内政,永远不称霸,永远不搞扩张。我们在政策上是这样规定的、制度上是这样设计的,在实践中更是一直这样做的。当然,中国将坚定不移维护自己的主权、安全、发展利益,任何国家都不要指望我们会吞下损害中国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苦果。总之,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

9、,不是权宜之计,更不是外交辞令,而是从历史、现实、未来的客观判断中得出的结论,是思想自信和实践自觉的有机统一。和平发展道路对中国有利、对世界有利,我们想不出有任何理由不坚持这条被实践证明是走得通的道路。 (三)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 点题:中国是首个将合作共赢作为处理国与国关系目标的大国。2013年习近平主席在对俄罗斯进行国事访问期间,提出各国应共同推动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各国人民应该一起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外事工作会议上强调,推动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要把合作共赢体现到政治、经济、安全、文化等对外合作的方方方面面。20

10、15年习近平主席出席联合国成立70周年系列峰会期间,进一步深入阐述新型国际关系理念。这是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继承和弘扬,是当代中国国际秩序观的重大创新和发展,开辟了国际关系新愿景。 精辟论述: (1)2014年11月28日至29日,中央外事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强调,我们要坚持合作共赢,推动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坚持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把合作共赢理念体现到政治、经济、安全、文化等对外合作的方方面面。 (2)2015年9月28日,习近平主席出席第七十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在题为携手构建合作共赢新伙伴 同心打造人类

11、命运共同体的讲话中,习近平主席全面深入阐述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理念。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是全人类的共同价值,也是联合国的崇高目标。目标远未完成,我们仍须努力。当今世界,各国相互依存、休戚与共。我们要继承和弘扬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为此,我们需要作出以下努力。 我们要建立平等相待、互商互谅的伙伴关系。联合国宪章贯穿主权平等原则。世界的前途命运必须由各国共同掌握。世界各国一律平等,不能以大压小、以强凌弱、以富欺贫。主权原则不仅体现在各国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容侵犯、内政不容干涉,还应该体现在各

12、国自主选择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的权利应当得到维护,体现在各国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改善人民生活的实践应当受到尊重。 我们要营造公道正义、共建共享的安全格局。在经济全球化时代,各国安全相互关联、彼此影响。没有一个国家能凭一己之力谋求自身绝对安全,也没有一个国家可以从别国的动荡中收获稳定。弱肉强食是丛林法则,不是国与国相处之道。穷兵黩武是霸道做法,只能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我们要谋求开放创新、包容互惠的发展前景。2008年爆发的国际经济金融危机告诉我们,放任资本逐利,其结果将是引发新一轮危机。缺乏道德的市场,难以撑起世界繁荣发展的大厦。富者愈富、穷者愈穷的局面不仅难以持续,也有违公平正义。要用好“看不见

13、的手”和“看得见的手”,努力形成市场作用和政府作用有机统一、相互促进,打造兼顾效率和公平的规范格局。 我们要促进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文明交流。人类文明多样性赋予这个世界姹紫嫣红的色彩,多样带来交流,交流孕育融合,融合产生进步。 我们要构筑尊崇自然、绿色发展的生态体系。人类可以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但归根结底是自然的一部分,必须呵护自然,不能凌驾于自然之上。我们要解决好工业文明带来的矛盾,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目标,实现世界的可持续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 (四)人类命运共同体 点题:继2014年中央外事工作会议提出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这一中国外交的努力目标之后,2015年中国又推出了打造

14、人类命运共同体重大理念。从博鳌亚洲论坛2015年年会到联合国系列峰会,习近平主席全面系统阐述这一重大主张,倡导建立平等相待、互商互谅的伙伴关系;营造公道正义、共建共享的安全格局;谋求开放创新、包容互惠的发展前景;促进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文明交流;构筑尊崇自然、绿色发展的生态体系,形成了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五位一体”的总路径和总布局。这个重要理念正成为中国外交的又一面重要旗帜。 精辟论述: (1)2015年3月28日,习近平主席在博鳌亚洲论坛2015年年会上发表主旨演讲。在题为迈向命运共同体 开创亚洲新未来的演讲中,习近平主席提出通过迈向亚洲命运共同体,推动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重大理念。 人类只有

15、一个地球,各国共处一个世界。世界好,亚洲才能好;亚洲好,世界才能好。面对风云变幻的国际和地区形势,我们要把握好世界大势,跟上时代潮流,共同营造对亚洲、对世界都更为有利的地区秩序,通过迈向亚洲命运共同体,推动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借此机会,我愿就此谈一谈看法,同各位嘉宾交流。 迈向命运共同体,必须坚持各国相互尊重、平等相待。各国体量有大小、国力有强弱、发展有先后,但都是国际社会平等的一员,都有平等参与地区和国际事务的权利。涉及大家的事情要由各国共同商量来办。作为大国,意味着对地区和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更大责任,而不是对地区和国际事务的更大垄断。 迈向命运共同体,必须坚持合作共赢、共同发展。东南亚朋友讲

16、“水涨荷花高”,非洲朋友讲“独行快,众行远”,欧洲朋友讲“一棵树挡不住寒风”,中国人讲“大河有水小河满,小河有水大河满”。这些说的都是一个道理,只有合作共赢才能办大事、办好事、办长久之事。要摒弃零和游戏、你输我赢的旧思维,树立双赢、共赢的新理念,在追求自身利益时兼顾他方利益,在寻求自身发展时促进共同发展。合作共赢的理念不仅适用于经济领域,也适用于政治、安全、文化等广泛领域;不仅适用于地区国家之间,也适用于同域外国家开展合作。要加强宏观经济政策协调,防范不同经济体经济政策变动可能带来的负面外溢效应,积极推动全球经济治理变革,维护开放型世界经济体制,共同应对世界经济中的风险和挑战。 迈向命运共同体

17、,必须坚持实现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当今世界,安全的内涵和外延更加丰富,时空领域更加宽广,各种因素更加错综复杂。各国人民命运与共、唇齿相依。当今世界,没有一个国家能实现脱离世界安全的自身安全,也没有建立在其他国家不安全基础上的安全。我们要摒弃冷战思维,创新安全理念,努力走出一条共建、共享、共赢的亚洲安全之路。 迈向命运共同体,必须坚持不同文明兼容并蓄、交流互鉴。在漫长历史长河中,如亚洲的黄河和长江流域、印度河和恒河流域、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流域以及东南亚等地区孕育了众多古老文明,彼此交相辉映、相得益彰,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重要贡献。今天的亚洲,多样性的特点仍十分突出,不同文明、不同

18、民族、不同宗教汇聚交融,共同组成多彩多姿的亚洲大家庭。 (五)正确义利观 点题:2013年习近平主席首次访问非洲就提出正确义利观,强调加强与发展中国家的团结合作。此后习近平主席在不同场合就正确义利观作出精辟论述,主张政治上秉持公道正义、坚持平等相待;经济上坚持互利共赢、共同发展;要做到义利兼顾,讲信义、重情义、扬正义、树道义。正确义利观体现了我国在国际上主持公道、追求正义、践行平等的价值理念,是我国软实力的一个鲜明标志。树立正确义利观,对于我们进一步做好新时期外交工作尤其是做好周边和发展中国家工作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精辟论述: (1)2013年9月10日,外交部长王毅在人民日报发表坚持正确义利

19、观 积极发挥负责任大国作用深刻领会习近平同志关于外交工作的重要讲话精神,其中引述了习近平主席对“正确义利观”的重要阐述。 习近平同志秉承中华优秀文化和新中国外交传统,顺应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提出在外交工作中要坚持正确义利观,并就其内涵作出精辟论述。他指出:义,反映的是我们的一个理念,共产党人、社会主义国家的理念。这个世界上一部分人过得很好,一部分人过得很不好,不是个好现象。真正的快乐幸福是大家共同快乐、共同幸福。我们希望全世界共同发展,特别是希望广大发展中国家加快发展。利,就是要恪守互利共赢原则,不搞我赢你输,要实现双赢。我们有义务对贫穷的国家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有时甚至要重义轻

20、利、舍利取义,绝不能惟利是图、斤斤计较。 习近平同志指出,对周边和发展中国家,一定要坚持正确义利观。只有坚持正确义利观,才能把工作做好、做到人的心里去。政治上要秉持公道正义,坚持平等相待,遵守国际关系基本原则,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反对为一己之私损害他人利益、破坏地区和平稳定。经济上要坚持互利共赢、共同发展。对那些长期对华友好而自身发展任务艰巨的周边和发展中国家,要更多考虑对方利益,不要损人利己、以邻为壑。 (2)2014年11月28日至29日,中央外事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 习近平指出,坚持正确义利观,做到义利兼顾,要讲信义、重

21、情义、扬正义、树道义。要切实落实好正确义利观,做好对外援助工作,真正做到弘义融利。 (3)2015年12月4日,习近平主席在中非合作论坛约翰内斯堡峰会开幕式上深入阐述了中国真实亲诚对非政策理念和正确义利观。中方将秉持真实亲诚对非政策理念和正确义利观,同非洲朋友携手迈向合作共赢、共同发展的新时代。为此,我提议,将中非新型战略伙伴关系提升为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并为此做强和夯实“五大支柱”。 第一,坚持政治上平等互信。高度政治互信是中非友好的基石。我们要尊重各自选择的发展道路,不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对方。在事关双方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问题上,要坚持相互理解、相互支持,共同维护公平正义。中方始终主张,非

22、洲是非洲人的非洲,非洲的事情应该由非洲人说了算。 第二,坚持经济上合作共赢。中国人讲究“义利相兼,以义为先”。中非关系最大的“义”,就是用中国发展助力非洲的发展,最终实现互利共赢、共同发展。我们要充分发挥中非政治互信和经济互补的优势,以产能合作、三网一化为抓手,全面深化中非各领域合作,让中非人民共享双方合作发展成果。 第三,坚持文明上交流互鉴。世界因为多彩而美丽。我们为中非都拥有悠久灿烂的文明而自豪。我们要加强中非两大文明交流互鉴,着力加强青年、妇女、智库、媒体、高校等各界人员往来,促进文化融通、政策贯通、人心相通,推动共同进步,让中非人民世代友好。 第四,坚持安全上守望相助。贫困是动荡的根源

23、,和平是发展的保障,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总钥匙。中方支持非洲人以非洲方式解决非洲问题,主张解决安全问题要标本兼治、综合施策,愿意积极参与非洲加强维护和平安全能力建设,支持非洲加快发展,消除贫困,实现持久和平。第五,坚持国际事务中团结协作。中非在国际事务中拥有广泛的共同语言和共同利益。我们要加强协商协作,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向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维护共同利益。中方将继续在联合国等场合为非洲仗义执言、伸张正义,支持非洲在国际舞台上发挥更大作用。 (六)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亚洲安全观 点题:2014年,习近平主席在我国主办的亚洲相互协作与信任措施会议上发表讲话,倡导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

24、亚洲安全观,努力走出一条共建、共享、共赢的亚洲安全之路。这一安全理念不仅为我国维护国家安全、加强对外安全合作提供了有力指导,而且为维护亚洲乃至世界的安全稳定提供了新思路,是中国对地区和世界安全作出的重要贡献。 精辟论述: 2014年5月21日,亚洲相互协作与信任措施会议第四次峰会在上海举行。习近平主席并发表题为积极树立亚洲安全观 共创安全合作新局面的讲话。 “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形势在发展,时代在进步。要跟上时代前进步伐,就不能身体已进入21世纪,而脑袋还停留在冷战思维、零和博弈的旧时代。我们认为,应该积极倡导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亚洲安全观,创新安全理念,搭建地区安全和合作新架

25、构,努力走出一条共建、共享、共赢的亚洲安全之路。 共同,就是要尊重和保障每一个国家安全。亚洲多样性特点突出,各国大小、贫富、强弱很不相同,历史文化传统和社会制度千差万别,安全利益和诉求也多种多样。大家共同生活在亚洲这个大家园里,利益交融、安危与共,日益成为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命运共同体。 综合,就是要统筹维护传统领域和非传统领域安全。亚洲安全问题极为复杂,既有热点敏感问题,又有民族宗教矛盾,恐怖主义、跨国犯罪、环境安全、网络安全、能源资源安全、重大自然灾害等带来的挑战明显上升,传统安全威胁和非传统安全威胁相互交织,安全问题的内涵和外延都在进一步拓展。 合作,就是要通过对话合作,促进各国和本地区

26、安全。有句谚语说得好:“力量不在胳膊上,而在团结上。”要通过坦诚深入的对话沟通,增进战略互信,减少相互猜疑,求同化异、和睦相处。要着眼各国共同安全利益,从低敏感领域入手,积极培育合作应对安全挑战的意识,不断扩大合作领域、创新合作方式,以合作谋和平、以合作促安全。要坚持以和平方式解决争端,反对动辄使用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反对为一己之私挑起事端、激化矛盾,反对以邻为壑、损人利己。 可持续,就是要发展和安全并重以实现持久安全。“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发展是安全的基础,安全是发展的条件。贫瘠的土地上长不成和平的大树,连天的烽火中结不出发展的硕果。对亚洲大多数国家来说,发展就

27、是最大安全,也是解决地区安全问题的“总钥匙”。 (七)公平、开放、全面、创新的发展观 点题: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在联合国发展峰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倡导各国共同走出一条公平、开放、全面、创新的发展之路,并提出增强各国发展能力、改善国际发展环境、优化发展伙伴关系、健全发展协调机制四点主张,这实际上是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在国际发展领域的生动体现,反映了当代中国的国际发展观,增强了中国在国际发展领域的引导力和影响力。 精辟论述: 2015年9月26日,习近平主席在联合国发展峰会上阐述了当代中国的国际发展观。 本次峰会通过的2015年后发展议程,为全球发展描绘

28、了新愿景,为国际发展合作提供了新机遇。我们应该以此为新起点,共同走出一条公平、开放、全面、创新的发展之路,努力实现各国共同发展。 我们要争取公平的发展,让发展机会更加均等。各国都应成为全球发展的参与者、贡献者、受益者。不能一个国家发展、其他国家不发展,一部分国家发展、另一部分国家不发展。各国能力和水平有差异,在同一目标下,应该承担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要完善全球经济治理,提高发展中国家代表性和发言权,给予各国平等参与规则制定的权利。 我们要坚持开放的发展,让发展成果惠及各方。在经济全球化时代,各国要打开大门搞建设,促进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更加自由便捷地流动。各国要共同维护多边贸易体制,构建开放型经

29、济,实现共商、共建、共享。要尊重彼此的发展选择,相互借鉴发展经验,让不同发展道路交汇在成功的彼岸,让发展成果为各国人民共享。 我们要追求全面的发展,让发展基础更加坚实。发展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人民。在消除贫困、保障民生的同时,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保证人人享有发展机遇、享有发展成果。要努力实现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实现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我们要促进创新的发展,让发展潜力充分释放。创新带来生机,创新产生动力。发展中的问题只有通过发展才能解决。各国要以改革创新激发发展潜力、增强增长动力,培育新的核心竞争力。 (八)全球伙伴关系网络 点题:这一理念由习近平主席在中央外事工作会议上正式提出,强

30、调志同道合是伙伴,求同存异也是伙伴;要在坚持不结盟原则的前提下广交朋友,体现平等性、和平性、包容性的时代特征,建设遍布全球的伙伴关系网络。这是对我国坚持结伴不结盟成功实践的提炼升华。 精辟论述: (1)2014年11月9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出席2014年亚太经合组织(APEC)工商领导人峰会开幕式并发表主旨演讲。 (2)2014年11月28日至29日,习近平主席在中央外事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在坚持不结盟原则的前提下广交朋友,形成遍布全球的伙伴关系网络。 (3)2014年11月9日,习近平主席在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开幕式上演讲指出,我们要共同建设互信、包容、合作、共赢的亚太伙伴关系。

31、志同道合,是伙伴。求同存异,也是伙伴。朋友多了,路才好走。我们应该通过坦诚深入沟通,增信释疑;应该秉持和而不同理念,尊重彼此对发展道路的选择;应该坚持互利合作,充分发挥各自优势,促进共同发展;应该变赢者通吃为各方共赢,共同做大亚太发展的蛋糕,共同促进亚太大繁荣。 (4)2015年9月28日,习近平主席在第七十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时的讲话中指出,我们要在国际和区域层面建设全球伙伴关系,走出一条“对话而不对抗,结伴而不结盟”的国与国交往新路。 (5)王毅外长在2014年外交部新年招待会上说,中国已同世界上67个国家、5个地区组织建立了72对不同形式的伙伴关系。王毅指出,中国已初步形成了全球伙伴网

32、络。 (九)中美新型大国关系 点题:党中央积极运用新型国际关系理念引领和运筹大国关系。2013年习近平主席与奥巴马总统在安纳伯格庄园会晤,提出构建不冲突不对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赢的中美新型大国关系,为中美关系指明了正确方向,推动中美关系沿着健康稳定轨道向前发展。 精辟论述: (1)2013年6月7日,习近平主席在与奥巴马总统第一次会晤后共见记者。他在记者会上介绍了对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看法。 习近平强调,我和奥巴马总统都认为,面对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和各国同舟共济的客观需求,中美应该也可以走出一条不同于历史上大国冲突对抗的新路。双方同意,共同努力构建新型大国关系,相互尊重,合作共赢,造福两国人民和

33、世界人民。国际社会也期待中美关系能够不断改善和发展。中美两国合作好了,就可以做世界稳定的压舱石、世界和平的助推器。 习近平强调,事在人为。我对中美建设新型大国关系抱有信心。第一,双方都有建设新型大国关系的政治意愿。第二,40多年双方合作的积累,使两国合作具有很好的基础。第三,双方建立了战略与经济对话、人文交流高层磋商等90多个对话沟通机制,为建设新型大国关系提供了机制保障。第四,双方建立了220多对友好省州和友好城市。中国有近19万学生在美留学,美国有2万多学生在华留学。建设中美新型大国关系具有深厚民意基础。第五,未来两国有着广泛的合作空间。习近平指出,中美建设新型大国关系前无古人、后启来者。

34、中美需要在加强对话、增加互信、发展合作、管控分歧的过程中,不断推进新型大国关系建设。(2)2015年9月22日,习近平主席在华盛顿州当地政府和美国友好团体联合欢迎宴会的演讲中,就在新起点上推进中美新型大国关系作了深入阐述。如何在新起点上推进中美新型大国关系?中美应该怎样携手合作来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答案就是要坚持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正确方向,一步一个脚印向前走。中国古人说:“度之往事,验之来事,参之平素,可则决之。”这其中,有几件事尤其要做好。第一,正确判断彼此战略意图。同美方一道构建新型大国关系,实现双方不冲突不对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赢,是中国外交政策优先方向。我们愿同美方加深对彼此战略走

35、向、发展道路的了解,多一些理解、少一些隔阂,多一些信任、少一些猜忌,防止战略误解误判。我们要坚持以事实为依据,防止三人成虎,也不疑邻盗斧,不能戴着有色眼镜观察对方。世界上本无“修昔底德陷阱”,但大国之间一再发生战略误判,就可能自己给自己造成“修昔底德陷阱”。第二,坚定不移推进合作共赢。合作是实现利益唯一正确选择。要合作就要照顾彼此利益和关切,寻求合作最大公约数。中美两国合作好了,可以成为世界稳定的压舱石、世界和平的助推器。中美冲突和对抗,对两国和世界肯定是灾难。中美应该和能够合作的领域十分广阔。我们应该推动完善全球治理机制,共同促进世界经济稳定增长,共同维护全球金融市场稳定。我们应该早日谈成一

36、个双向平衡、高水平的双边投资协定,深化中美新型军事关系建设,拓展在清洁能源、环保等领域务实合作,加强在执法和反腐败、卫生、地方等领域交流合作,挖掘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合作潜力。我们应该深化在联合国、亚太经合组织、二十国集团等多边机制以及重大国际和地区问题、全球性挑战上的沟通和合作,为维护和促进世界和平、稳定、繁荣作出更大贡献。第三,妥善有效管控分歧。“日月不同光,昼夜各有宜。”正是因为有了差别,世界才多姿多彩;也正是因为有了分歧,才需要聚同化异。矛盾是普遍存在的,纯而又纯的世界是不存在的。中美两国在一些问题上存在不同看法、存在分歧在所难免,关键是如何管控。最关键的是双方应该相互尊重、求同存异,

37、采取建设性方式增进理解、扩大共识,努力把矛盾点转化为合作点。第四,广泛培植人民友谊。国家关系归根结底是人民之间的关系。中美两国虽然相距遥远,但两国人民友好交往源远流长。230多年前,美国商船“中国皇后号”跨洋过海首航中国。150年前,数以万计的中国工人同美国人民一起,铺设了横贯东西的美国太平洋铁路。70年前,中美作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盟国并肩奋战,共同捍卫了世界和平和正义。在那场战争中,数以千计的美国将士为中国人民的正义事业献出了宝贵生命。我们不会忘记美国人民为中国人民抗击侵略、赢得自由和独立给予的道义支持和宝贵援助。(十)亲诚惠容周边外交理念、真实亲诚对非工作方针点题:中国视周边为安身立命之所、

38、发展繁荣之基。2013年10月,中央召开新中国成立以来首次周边外交工作座谈会,确定今后5至10年我国周边外交的战略目标、基本方针和总体布局,明确要在与周边各国交往中体现亲、诚、惠、容的理念,为周边外交开辟了更加广阔的前景。2013年习近平主席首次访非,提出真实亲诚对非中国方针。贯彻真实亲诚的理念,中国同非洲、拉美、阿拉伯和南太等发展中国家的友好合作关系全面提升。精辟论述:(1)2013年10月24日至25日,周边外交工作座谈会在北京召开,这是党中央为做好新形势下周边外交工作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强调,我国周边外交的基本方针,就

39、是坚持与邻为善、以邻为伴,坚持睦邻、安邻、富邻,突出体现亲、诚、惠、容的理念。发展同周边国家睦邻友好关系是我国周边外交的一贯方针。要坚持睦邻友好,守望相助;讲平等、重感情;常见面,多走动;多做得人心、暖人心的事,使周边国家对我们更友善、更亲近、更认同、更支持,增强亲和力、感召力、影响力。要诚心诚意对待周边国家,争取更多朋友和伙伴。要本着互惠互利的原则同周边国家开展合作,编织更加紧密的共同利益网络,把双方利益融合提升到更高水平,让周边国家得益于我国发展,使我国也从周边国家共同发展中获得裨益和助力。要倡导包容的思想,强调亚太之大容得下大家共同发展,以更加开放的胸襟和更加积极的态度促进地区合作。这些

40、理念,首先我们自己要身体力行,使之成为地区国家遵循和秉持的共同理念和行为准则。 (2)2013年3月25日,习近平主席在坦桑尼亚尼雷尔国际会议中心发表演讲,提出并深入阐述了中国真实亲诚对非方针。 新形势下,中非关系的重要性不是降低了而是提高了,双方共同利益不是减少了而是增多了,中方发展对非关系的力度不会削弱、只会加强。 第一,对待非洲朋友,我们讲一个“真”字。真朋友最可贵。中非传统友谊弥足珍贵,值得倍加珍惜。我们始终把发展同非洲国家的团结合作作为中国对外政策的重要基础,这一点绝不会因为中国自身发展和国际地位提高而发生变化。中国坚持国家不分大小、强弱、贫富一律平等,秉持公道、伸张正义,反对以大欺

41、小、以强凌弱、以富压贫,反对干涉别国内政,将继续同非方在涉及对方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的问题上相互支持,继续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中坚定支持非洲国家的正义立场,维护发展中国家共同利益。中国将继续坚定支持非洲自主解决本地区问题的努力,为促进非洲和平与安全作出更大贡献。 第二,开展对非合作,我们讲一个“实”字。中国不仅是合作共赢的倡导者,更是积极实践者。中国致力于把自身发展同非洲发展紧密联系起来,把中国人民利益同非洲人民利益紧密结合起来,把中国发展机遇同非洲发展机遇紧密融合起来,真诚希望非洲国家发展得更快一些,非洲人民日子过得更好一些。中国在谋求自身发展的同时,始终向非洲朋友提供力所能及的支持和帮助。特别是近些年来,中国加大了对非援助和合作力度。只要是中方作出的承诺,就一定会不折不扣落到实处。 第三,加强中非友好,我们讲一个“亲”字。中国人民和非洲人民有着天然的亲近感。“人生乐在相知心。”中非如何知心?我以为,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通过深入对话和实际行动获得心与心的共鸣。 第四,解决合作中的问题,我们讲一个“诚”字。中国和非洲都处在快速发展过程中,相互认知需要不断与时俱进。中方坦诚面对中非关系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对出现的问题,我们应该本着相互尊重、合作共赢的精神加以妥善解决。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