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工作创新案例

上传人:时间****91 文档编号:204764871 上传时间:2023-04-2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9.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德育工作创新案例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德育工作创新案例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德育工作创新案例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资源描述:

《德育工作创新案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德育工作创新案例(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德育工作创新案例 尤艺婷根据职业教育及学生现状,倡导以人为本的“全纳教育”理念,强调每个学生均有接受公平教育的权利,每个学生均有得到尊重的平等地位,每个学生均有着独特的个性、特长和品格。 一、全纳教育理念的提出1、背景根据。20世纪90年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特殊教育当中提出并应用“全纳教育”理念,指出要接纳所有需要特殊教育的孩子,给她们以平等的地位和平等的教育机会。“全纳教育”是一种持续的教育过程,即接纳所有学生,反对歧视和排斥,增进积极参与注重集体合伙,满足不同需求。2、现实需求。在目前国内应试教育的体制下,中档职业学校的学生们在学习的压抑中长大,经历了“失败”的中考,许多学生的文化限度、专

2、业意识、学习品质、心理素质和人文素养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缺陷。根据中档职业教育的现状,学校提出全面实行全纳教育的理念。它基于三个层面的内涵,相对于学校,接纳所有学生,为学生提供公平的教育机会;对于教师,予以每个学生享有尊重的平等地位,涉及她们的长处与缺陷;对于学生,规定接纳所有的同伴,理解、尊重教师的劳动,个人融入集体,实现同伴与自我的觉醒。二、全纳教育的重要内涵及实行的德育措施(一)基本观点:接纳所有学生,提供公平公正的教育机会。1、牢固确立新型学生观启动一种前所未有的价值理念。老式的观念将学校当作是培养人的地方,但它夸张了学校的功能,拔高了教师的地位,突出了教育者“施与”的作用。它没有看到学

3、生与教师、与学校这种对等、平等的关系。因而它不符合以人为本的现代理念。在推动本地经济建设上,职业学校的学生有着更大的奉献。“进城为创业骨干,入厂成技术能手,回乡是新型农民。”她们是农村脱贫致富的主力军,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有生力量。因此,学生,是我们的服务对象,是教师的感恩对象,是社会的珍贵财富。实行全纳教育一方面从转变教育工作者观念入手,摆正与学生的关系;以此作为基点开展教育教学各项活动,让学生享有到应有的公平待遇。2、从最后一名学生抓起颠覆一套学生工作的行为方式。青少年特别是职业学校学生,厌学逃学、翻墙外出、彻夜上网、吸烟滋事等多有发生,对这样的“问题学生”,一般的做法不外乎谈心感化、教

4、育批评,进而纪律处分直至一开了之。有的班主任会紧盯那些个学生,能转化是好事,否则就痛下“杀手”,设法“劝退”。殊不知良好班风不是靠处分开除能生效的,走了一种问题生,又浮现一种“眼中钉”。要接纳,就不言放弃。 我们 提出“从最后一名学生抓起”的标语,转化后进生,“不让一名学生因贫困而失学,不让一名学生因品行而掉队。” (二)教师任务:尊重所有秉性,涵盖长处缺陷的平等地位。 、蹲下身子看她发自内心的重新审视与定位。这虽是个比方的说法,却恰也是最形象化的规定,它强调对学生的重新审视。在中国目前的教育背景下,未能升入到重点高中甚至一般高中学习的学生,被舆论觉得是学习和发展竞争的失败者;价值观也受世俗的

5、影响因而不能对自身形成对的客观的评价;年龄和社会阅历的局限性导致她们对自己专业进而对职业的选择模糊不清。她们迷失了方向,对前程产生迷惘。但在职业教育蓬勃发展的当今,为她们铺设了一展风姿的大舞台,重塑目的的青年人将焕发生机,呈现更广阔的发展前程。她们有彷徨更具但愿。由于被认定是学习的失败者,在进入到职业学校后,部分学生的学习动力缺失,学习积极性低下,上进心局限性,精神状态不振。但是,这些问题更多应当从教育自身去寻找因素。事实上,学习是个大概念,它绝不等同于仅有的语、数、外等几门基本学科,不等同于纯知识强记型的老式方式。现代的理念更强调广泛的涉猎、动手实践、探究和创新。在这一点上,职业教育应当更勇

6、敢地自立门户,走一条有明显特性的教育之路。找到了问题的症结,也就解放了学生。“上帝关闭了她一扇门,必然为她启动另一扇门。”枯燥、机械的学习会让一部分学生痛不欲生,然而在繁复的机械操作面前她会如鱼得水。她们有活力,只是需要启动。在过去以分数定成败的学习生涯中经受教师一次次批评,始终以来得不到父母和教师的关注、肯定和尊重,一定限度上来说,她们或多或少有些性格的扭曲和心理的不健全。她们更易于心态失和、意气用事、情绪失控、偏激极端、屡教屡犯。但同步,她们身上也蕴涵了可贵的潜质-率真和勇气。她们敢作敢当,少顾忌得失;肯承认错误,不矜持虚伪;不惧怕失败,能探究冒险;讲友谊义气,少暗藏私心。她们有盲动更富勇

7、气。这些极其可贵的精神品质,只是由于它们长在成绩较差、常常翻墙外出的“劣生”身上而往往被无情地抹杀了,公平、客观、一分为二的评价何其难。因此教师要特别关注这些学生,给她们以尊重和信任,要蹲下来看待学生,发明师生平等的氛围,做学生的知己和真心朋友。典型案例1:精心设计的“表扬”我班里张某的劳动观念很差,寝室值日轮到她历来都是一走了之,班级里要做的事从不沾手,尚有不出操等其她诸多问题。对教师的批评她也早习觉得常、“刀枪不入”了。一次我请她的好友吴某配合,设法让她去清理卫生角,“碰巧”被我撞上。我当即对她的行动作出肯定,又在全班同窗前对她表达赞赏。这对她来说竟是一种新的体验,她为这个歪打正着的做事受

8、表扬而兴奋。就是这样一位少有劳动观念集体观念的同窗后来竟能用去污剂清洗卫生间蹲坑。 2、坐着与她谈话严格保证的同等人格与尊重。我们的教师在做学生工作时,不能站在学生面前而居高临下,也不能让学生站立以傲慢自居。不仅不能俯视学生,而要保持平等的高度,更要适时地高看她,发自内心的爱惜她、赞扬她,德育工作就会有成效。当学生出错误时,我们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换位思考,就能理解她们的行为,体谅她们的错误。“我能理解你的行为”、“在我年轻的时候也犯过同样的错”、“谢谢你能跟教师说这样多”,换个角度看待学生的缺陷,挖掘学生缺陷背后的特点,在交流的过程中语调更加缓和。学校在校园里开展感恩教育,感恩学生,感恩教师,感

9、恩身边的同窗,感恩眼前的一草一木。引导学生想自己,想她人;尊重自己,善待她人;少看矛盾,多体温馨。在这样的心境下她看待同窗,一改以往的冷漠与自私,人际氛围达到了和谐。以此为信号真正将学生当作自己的服务对象“以学生的呼声为第一信号,以学生的需要为第一选择,以学生的利益为第一追求,以学生的满意为第一原则。”变化教师“冷面孔”和居高临下姿态,减少工作重心,提高服务质量。3、登上台子展示竭力创设机会赞美与鼓励。俗话说:“数子十过,不如奖子一功。”“赞扬如阳光,批评如利剑。”面对这些最不缺批评、挖苦的学生而言,她在乎的是你与否看到她的长处,能否说出她的长处。一旦能如其所愿,正如心理学家所说,“满足了人的

10、赞誉需要”,能促其产生良好的自我感觉,从而增强自信,改正自己的局限性。教师要用放大镜照学生的长处,努力寻找她们的长处;鼓励学生“不求事事优秀要有一点杰出”,规定教师“宽容学生过错放大学生亮点”。每个班级都要召开“你身上的闪光点”主题班会活动,有目的、有筹划、有针对性地给某同窗找长处,汇集起来就有了连她本人都意识不到的动人之处。在过去应试教育的强压下,某些学生遭遇了诸多的批评,逆反由此而生,如今在同窗们眼里,她竟尚有那么多的好处,她体会到了集体的温暖,也对自己进行了重新结识和评价,止住了自暴自弃。典型案例:发现“闪光点”李楠的爸爸在外地开了一家公司,家庭经济条件较好,但父母两地分居,她缺少家庭温

11、暖,常常独自在家。初中时很任性,一遇到不如意的事就会选择逃避,曾经失踪在外一段时间,是她父母通过朋友和Q才在某网吧找到她。进入中专后,一次自我简介,她的言语清晰、仪态大方给人们留下了好印象。之后我又发现,她唱歌不错,还会演奏吉它。因而被我建议担任了文艺委员,负责教唱新歌和文艺节目编排。在工作中她获得了尊严和自信,先后担任班团支书、班长、学部学生会主席和校学生会生活部长等职务,显现了她的工作才干。(三)学生抱负:融入整体活动,实现同伴自我的精神觉醒。“思想指引行动,精神决定成败。”全纳教育中的德育不在于规矩学生的一言一行,更高在于一种积极的姿态和集体精神,在于人的精神品质的提高。我们提高学生的精

12、神状态从组织活动入手。1、挺起胸膛强调步调一致凝聚精神心气。学校坚持倡导学生“五起来”“额头抬起来、胸牌挂起来、胸膛挺起来、声音响起来、手脚甩开来”,以此提高学生自信、阳光的气质。 2、增氧养鱼开展多彩活动发明文化氛围。“活动造氛围,氛围孕文化,文化哺育人。”学校给教师们打比方,一种大池塘,养了好多的鱼,在闷热的天气下,水得不到流动,整个水域氧气就不充足,鱼儿的生存就存在困难。在池塘里设一增氧泵,不断的打水,水活动起来,鱼儿跟着活动,氧气增长了,鱼有生命力了。 3、拉长战线注重过程教育放大身体力行。学校开展多彩的活动不仅注重活动效果,更注重过程,强化过程教育的意义。举办球类比赛,除了比拼搏、比

13、合伙、比球技,还进行文明啦啦队、创意服务队的评比。技能节活动除了集中动静态展示外,更强调前期的筹划、组织、准备和演习,让百分之百的学生参与到多种技能项目当中去。三、结论总结以学生的呼声为第一信号,以学生的需要为第一选择,以学生的利益为第一追求,以学生的满意为第一原则,“不放弃任何一种学生”,“从最后一名学生抓起”,规定教师真正将学生当作自己的服务对象,蹲下来看学生,变化“冷面孔”和居高临下姿态,在感情上温暖她们,人格上尊重她们,心理上开导她们,目的上指引她们,学习上鼓励她们。组织开展“唤醒教育”活动,倡导以“关爱、感恩、赞美”为主题,开展感恩教育、诚信教育,抓多彩活动,抓鼓励教育,给学生展示自我的平台,让学生体味到从未有过的更多机会、更多成功、更多快乐,构建“阳光、快乐、和谐”的校园,摸索出一条职业教育德育工作成功之路。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