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和规范农旅融合发展项目创业计划书【范文】

上传人:陈雪****2 文档编号:204683072 上传时间:2023-04-27 格式:DOCX 页数:187 大小:137.08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引导和规范农旅融合发展项目创业计划书【范文】_第1页
第1页 / 共187页
引导和规范农旅融合发展项目创业计划书【范文】_第2页
第2页 / 共187页
引导和规范农旅融合发展项目创业计划书【范文】_第3页
第3页 / 共187页
资源描述:

《引导和规范农旅融合发展项目创业计划书【范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引导和规范农旅融合发展项目创业计划书【范文】(18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泓域咨询/引导和规范农旅融合发展项目创业计划书引导和规范农旅融合发展项目创业计划书xxx集团有限公司报告说明农旅融合是指将农业和旅游业有机结合,发挥双方优势,形成一种新型产业形态。这种模式下,农业资源作为旅游开发的载体,为游客提供了独特的乡村体验;旅游业则为农村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促进了农村经济转型升级。农旅融合不仅能够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还能增加就业机会,改善乡村环境,提高农民收入,并且能够满足市民对品质生活的需求。因此,农旅融合已经成为当前乡村振兴的重要措施之一,在未来的发展中也将持续受到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关注和支持。本期项目是基于公开的产业信息、市场分析、技术方案等信息,并依托行业分析模型

2、而进行的模板化设计,其数据参数符合行业基本情况。本报告仅作为投资参考或作为学习参考模板用途。目录第一章 项目概述7一、 项目名称及投资人7二、 项目提出的理由7三、 结论分析11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12第二章 市场营销分析15一、 农旅融合发展定位15二、 农旅融合总体要求16三、 农旅融合基本原则18四、 农旅融合发展对策19五、 农旅融合产业链分析20六、 农旅融合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22第三章 经营战略管理25一、 企业融资战略的概念25二、 企业经营战略控制的基本要素与原则26三、 企业文化的基本内容28四、 战略经营领域的概念32五、 人才的激励34六、 企业人力资源战略的类型40七、

3、企业技术创新战略的基本模式53第四章 公司治理55一、 内部控制的重要性55二、 内部控制目标的设定58三、 内部控制的种类61四、 监事66五、 公司治理的特征69六、 专门委员会72七、 董事及其职责77第五章 企业文化83一、 企业伦理道德建设的原则与内容83二、 企业文化是企业生命的基因88三、 企业文化管理的基本功能与基本价值92四、 塑造鲜亮的企业形象101五、 造就企业楷模105六、 “以人为本”的主旨108第六章 人力资源方案113一、 审核人力资源费用预算的基本程序113二、 招聘成本及其相关概念113三、 技能与能力薪酬体系设计115四、 录用环节的评估117五、 绩效管理

4、的职责划分120六、 岗位工资或能力工资的制定程序123第七章 SWOT分析说明125一、 优势分析(S)125二、 劣势分析(W)126三、 机会分析(O)127四、 威胁分析(T)127第八章 运营模式分析135一、 公司经营宗旨135二、 公司的目标、主要职责135三、 各部门职责及权限136四、 财务会计制度139第九章 财务管理147一、 应收款项的概述147二、 应收款项的管理政策149三、 营运资金的特点153四、 资本成本155五、 筹资管理的原则164六、 财务可行性要素的特征165七、 营运资金的管理原则166八、 决策与控制167第十章 投资方案分析169一、 建设投资估

5、算169建设投资估算表170二、 建设期利息170建设期利息估算表171三、 流动资金172流动资金估算表172四、 项目总投资173总投资及构成一览表173五、 资金筹措与投资计划174项目投资计划与资金筹措一览表174第十一章 经济效益评价176一、 经济评价财务测算176营业收入、税金及附加和增值税估算表176综合总成本费用估算表177固定资产折旧费估算表178无形资产和其他资产摊销估算表179利润及利润分配表180二、 项目盈利能力分析181项目投资现金流量表183三、 偿债能力分析184借款还本付息计划表185第一章 项目概述一、 项目名称及投资人(一)项目名称引导和规范农旅融合发展

6、项目(二)项目投资人xxx集团有限公司(三)建设地点本期项目选址位于xx(以选址意见书为准)。二、 项目提出的理由农旅融合是一种新的产业发展模式,将乡村旅游和休闲农业相结合,实现产业的融合。通过合理开发利用农业旅游资源和土地资源,以农业旅游休闲项目、农业配套商业项目、农业旅游地产项目等为核心功能架构,提升农业产业的功能性和多元性,同时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农旅融合的发展可以助力乡村振兴,增强造血功能,同步提升旅游配套带动乡村振兴。它能够为农民提供增收的机会,让他们从传统的农业生产中解放出来,也能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旅游,促进地方经济的繁荣。农旅融合,是指农业与旅游业的互动和融合,通过利用农村资源、

7、发展乡村旅游,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乡村振兴的目的;同时,也可以通过运用旅游市场的优势,推进农业发展、优化农产品结构,拓宽销售渠道,提高农产品附加值。二、详细解析:农旅融合是当前国家倡导的一种新型产业模式。传统意义下的农业和旅游业双方没有太多交集,但在城市化进程中,人们对生活品质和生态环境的要求日益提高,乡村旅游成为了一种重要的生活方式。同时,随着中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农村资源和农产品市场越来越被人们所关注,而且市场需求呈现多元化和差异化的趋势。因此,农业和旅游业两者之间的联系和合作具有广阔的前景和潜力。农旅融合不仅可以实现旅游业的良性发展、提升农业的产业链价值,还可以推动农村经济的转型升级

8、,进一步促进乡村振兴。具体而言,农旅融合的实现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1、整合资源:积极整合农村、乡村旅游等资源,建立旅游服务体系,提供个性化、差异化的旅游服务。2、开发体验:推出基于传统文化和当地特色的旅游项目和产品,创造独特的客户体验,鼓励客户参与产业链的不同环节,如采摘、加工、销售等,增强社区的凝聚力和活力。3、拓展市场:通过网络营销、品牌建设等手段,将乡村旅游和农产品推向更广阔的市场,扩大销售渠道,增强产品附加值。4、提高效益:通过农旅融合,促进农产品的生产、加工和流通,提高效益,增加农民收入;同时,旅游业的发展也能为当地带来更多的经济收益。综上所述,农旅融合是一种具有很大潜力的产业模

9、式,它不仅能够促进乡村振兴和农业增效,还能够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新的空间和动力。(一)农旅融合的概念与意义1、农旅融合的定义农旅融合是指将旅游业与农业相融合,以实现多种资源共享、功能互补、优势互补、产业协同的发展模式。2、农旅融合的意义(1)促进农业转型升级。农旅融合能够促进传统农业向特色农业升级,提高农业附加值,改善农民收入。(2)增强旅游吸引力和竞争力。农村地区自然环境和人文景观优美,通过农旅融合,能够打造出更加吸引人的旅游产品和服务,提升旅游业的竞争力。(3)实现城乡互利共赢。农旅融合可以带动农村经济的发展,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同时也可以给城市居民提供新鲜的农产品和体验式的休闲旅游服务

10、。(二)引导农旅融合的措施1、政策引导加大政策引导力度,鼓励和支持农村地区开展农旅融合,制定相关扶持政策,如提供优惠税收、金融贷款等多种扶持措施。2、优化资源配置在推进农旅融合中,充分利用农村地区的自然和人文资源,通过整合旅游资源和农业资源,实现资源共享,提高综合效益。3、打造品牌产品充分挖掘农村地区的文化、特色,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农业观光、农家乐、采摘等旅游产品,培育出一批具有品牌影响力的旅游产品。4、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完善农村地区的交通、通信、电力等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村地区的服务能力和吸引力,为推进农旅融合提供基础保障。(三)规范农旅融合的发展1、遵循市场规律在推进农旅融合中,要遵循市

11、场规律,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从客户角度出发,注重旅游服务的品质和体验,提高旅游消费者的满意度。2、加强监管加强对农旅融合中的环境保护、卫生安全、食品安全等方面的监管,防止因追求经济效益而影响到旅游服务的质量和安全。3、推动标准化建设制定农旅融合发展的标准规范,统一旅游产品的质量标准,推动农旅融合发展的规范化和标准化。4、促进产业协同加强与相关产业的协调和合作,实现多种资源共享和互利共赢,推动产业协同发展。综上所述,要引导和规范农旅融合的发展,需要政府、企业、社会等多方面的参与和共同努力,形成政策、资源、市场、管理的完整支撑体系,实现农旅融合的可持续发展。三、 结论分析(一)项目实施进度项目建设期

12、限规划12个月。(二)投资估算本期项目总投资包括建设投资、建设期利息和流动资金。根据谨慎财务估算,项目总投资4290.49万元,其中:建设投资2269.29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52.89%;建设期利息28.25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0.66%;流动资金1992.95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46.45%。(三)资金筹措项目总投资4290.49万元,根据资金筹措方案,xxx集团有限公司计划自筹资金(资本金)3137.41万元。根据谨慎财务测算,本期工程项目申请银行借款总额1153.08万元。(四)经济评价1、项目达产年预期营业收入(SP):17100.00万元。2、年综合总成本费用(TC):14478.

13、33万元。3、项目达产年净利润(NP):1914.28万元。4、财务内部收益率(FIRR):29.70%。5、全部投资回收期(Pt):5.31年(含建设期12个月)。6、达产年盈亏平衡点(BEP):7056.93万元(产值)。(五)社会效益项目建设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具有前瞻性;项目产品技术及工艺成熟,达到大批量生产的条件,且项目产品性能优越,是推广型产品;项目产品采用了目前国内最先进的工艺技术方案;项目设施对环境的影响经评价分析是可行的;根据项目财务评价分析,经济效益好,在财务方面是充分可行的。(六)主要经济技术指标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序号项目单位指标备注1总投资万元4290.491.1建设投资

14、万元2269.291.1.1工程费用万元1570.901.1.2其他费用万元649.731.1.3预备费万元48.661.2建设期利息万元28.251.3流动资金万元1992.952资金筹措万元4290.492.1自筹资金万元3137.412.2银行贷款万元1153.083营业收入万元17100.00正常运营年份4总成本费用万元14478.335利润总额万元2552.386净利润万元1914.287所得税万元638.108增值税万元577.459税金及附加万元69.2910纳税总额万元1284.8411盈亏平衡点万元7056.93产值12回收期年5.3113内部收益率29.70%所得税后14财

15、务净现值万元4170.82所得税后第二章 市场营销分析一、 农旅融合发展定位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旅游成为了重要的消费方式。而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之一,也在不断发展和壮大。因此,将农业和旅游相结合,进行融合发展,成为了当前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农旅融合是指将农业资源和旅游资源进行有机结合,形成新的旅游产品和服务,促进农业现代化和乡村振兴。农旅融合发展的定位,应该是以经济社会发展为导向,以生态文明建设为基础,以外部环境变化为背景,以改善人民生活质量为目标,以创新发展模式为手段。从经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看,农旅融合能够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村居民生活水平,促进农村经

16、济转型升级。同时,它也能够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扩大就业,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因此,农旅融合发展的定位应该是推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有效手段,实现乡村振兴和可持续发展。从生态文明建设的角度来看,农旅融合能够保护和利用好农业资源和旅游资源,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和保护。同时,它也能够促进环保意识的提升,推进绿色发展,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因此,农旅融合发展的定位应该是以生态保护为基础,推进绿色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从外部环境变化的角度来看,农旅融合需要关注国内外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变化,进行主动应对和适应。同时,也需要关注国家政策的导向和支持。因此,农旅融合发展的定位应该是根据国家战略和政策导

17、向,做好资源整合和产业布局,实现优势互补,形成新的发展格局。从改善人民生活质量的角度来看,农旅融合能够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旅游需求,丰富人们的生活方式,提高人们的幸福感。同时,它也能够促进文化交流,增强人们的文化认同感。因此,农旅融合发展的定位应该是以满足人民需求为出发点,以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为宗旨。总之,农旅融合发展应该定位于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实现生态文明建设、应对外部环境变化和改善人民生活质量的目标。只有这样,才能够实现农旅融合的双赢局面,促进农业现代化和乡村振兴,推动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二、 农旅融合总体要求(一)发展目标1、推动旅游与现代农业深度融合,实现农旅相得益彰,让农村成为宜居宜业

18、宜游的地方。2、提升农民收入,拓展就业岗位,增强农村区域经济发展能力。3、弘扬中华文化,传承乡土文化,保护自然生态环境,建设美丽乡村。(二)主要任务1、完善基础设施,提升农村交通、水利、电力等基础设施建设水平。2、加强乡村旅游规划和开发,推进休闲农业、观光农业、旅游农业等多种形式的农村旅游发展。3、鼓励农村企业发展,打造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壮大农村特色产业。4、强化文化传承和创新,挖掘乡土文化资源,推广非物质文化遗产,打造特色文化旅游品牌。5、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保护生态环境,修复生态系统,推进农业生态化、循环化、低碳化发展。6、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引进和培养旅游和农业领域的专业人才,提高农村旅

19、游和农业生产经营水平。(三)政策保障1、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完善农村旅游和农业产业发展资金渠道。2、制定相关规划和政策,统筹农村旅游和农业发展,促进协调稳定发展。3、加强监管,保障消费者权益,维护社会公共利益,促进农村旅游和农业产业可持续发展。以上是农旅融合总体要求的相关内容,未来需要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共同努力,为农村旅游和农业产业的发展创造更好的环境和条件。三、 农旅融合基本原则随着全球旅游业的不断发展,为了满足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需求以及推动经济发展,农业和旅游业的融合已成为一个趋势。农旅融合是指通过农业与旅游业互相促进、协同发展,实现共赢的方式。在实践中,农旅融合的目标是提高农村地区旅游资源

20、的利用率,同时扩大旅游市场规模,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其生产和生活条件。那么,农旅融合应该遵循哪些基本原则呢?以下是几个方面的建议:(一)生态环境优先原则农旅融合应该积极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维护生态平衡。旅游开发应该合理规划,科学设计,避免对环境造成破坏。同时,要注重绿色、可持续发展理念,强化对环境的保护和治理。只有在生态环境得到有效保护的前提下,才能够更好地推动农业和旅游业的融合。(二)资源共享原则农业与旅游业之间的融合应该基于资源共享,实现优势互补。具体而言,农村地区应该充分发掘其自然和人文资源,挖掘特色小镇和农家乐的魅力,提高其吸引力,在这些基础上开展旅游业。旅游业也应该有意识地回馈农村,支持

21、当地农产品加工、销售等活动,促进农村产业发展。(三)文化传承原则农村是传统文化的重要承载地。在推进农旅融合的过程中,应该注重传承和弘扬当地的历史文化和民族文化。同时,要以旅游为契机,积极推广当地的文化产品和文化特色,增强农村地区的文化影响力和品牌效应。(四)市场导向原则农旅融合的最终目的是推动经济增长和就业增加,因此需要遵循市场导向原则,根据市场需求和客户需求,不断优化旅游产品和服务,提升旅游形象和口碑,不断增强其竞争力和持续性。总之,农旅融合的基本原则是保护生态环境、资源共享、文化传承和市场导向。只有在遵循这些原则的前提下,才能够实现更好的农旅融合,促进农村产业升级和旅游业蓬勃发展。四、 农

22、旅融合发展对策随着全民旅游时代的到来,人们对旅游产品的需求越来越高,而乡村旅游作为旅游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逐渐受到关注。为了促进乡村旅游与农业产业的融合,推动乡村旅游及农业产业的共同发展,需要采取相应的对策,具体如下:(一)政府角色1、制定政策:政府应推动乡村旅游和农业产业的创新发展,制定相关政策,扶持农旅融合项目的发展。加强财政和税收政策的支持,提高对乡村旅游和农业产业的投资力度、支持力度和政策倾斜。2、优化管理:政府要加强对农旅融合项目的管理,完善有关部门的服务流程,建立健全对乡村旅游和农业产业行业的监管体系,规范项目建设和运营,保障项目的长期稳定发展。(二)资源整合1、整合旅游资源:农村

23、旅游资源丰富多样,政府要通过整合相关部门的资源,打造一批具有特色、魅力的乡村旅游景点和农业生态园区。五、 农旅融合产业链分析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旅游的需求也越来越大。而农业是中国的传统支柱产业之一,农村地区也具备众多的自然和人文资源。如何更好地利用这些资源,满足人们的旅游需求,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已成为当前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之一。农旅融合产业链就应运而生。(一)农业环节农业环节是整个农旅融合产业链的起点。在这一环节中,农民种植各类经济作物、养殖各类家禽家畜,为后续环节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同时,在农业生产的过程中,也会产生大量的副产品和废弃物。通过技术手段的加工和转化,这些副产品

24、和废弃物也可以被开发利用,并成为产业链下游环节的原材料。(二)初级加工环节初级加工环节是指将农产品进行基本处理后,制成半成品或成品。例如,将麦子加工成面粉,将玉米加工成玉米面等。这一环节的加工规模较小,但是对于农民和当地经济的贡献也非常重要。(三)中间加工环节中间加工环节是指那些将初级加工的农产品进一步精加工或转化为其他产品的企业。例如,将麦子加工成方便面,将玉米加工成淀粉等。这一环节需要大量的资金和技术投入,并且对于企业的管理水平要求较高。(四)旅游服务环节旅游服务环节是整个农旅融合产业链的核心环节。这一环节包括了各类旅游项目的开发、旅游服务设施的建设和运营管理等。在这一环节中,农村地区的自

25、然风光、人文历史、乡土风情等资源得到了充分的利用,给游客提供了高品质的旅游体验。(五)旅游商品销售环节在旅游服务环节之后,还有一项非常重要的环节,就是旅游商品销售环节。这一环节包括了农村特色产品、土特产、旅游纪念品等产品的销售。这些产品不仅可以丰富旅游者的消费选择,也可以为当地农民提供新的收入来源。综上所述,农旅融合产业链是一条从农业环节到旅游商品销售环节的完整生产流程。通过高效运作和各个环节的紧密衔接,可以实现农旅融合产业链的可持续发展,并且为当地经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六、 农旅融合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一)农旅融合的概念及意义农旅融合是指将旅游产业与农业产业有机结合,通过旅游业的发展来推动

26、农业产业的升级和发展,促进农业产业与服务业、文化创意产业等产业的深度融合,实现资源优势互补、产业协同发展的新型产业形态。农旅融合具有很高的意义,可以推动农村经济的转型升级,提升农业增效、增收、增加值;同时也可以为旅游业提供新的发展空间,推动旅游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此外,农旅融合还可以促进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增强乡村文化的活力和吸引力,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促进社会和谐发展。(二)农旅融合带来的经济效益农旅融合在带来社会效益的同时,也为经济增长带来了很大的推动作用。首先,农旅融合可以促进农业的转型升级,提高农业的附加值和竞争力,为农民增加收入。其次,农旅融合可以创造就业机会,提高就业率,促进农村经济的

27、发展。再次,农旅融合可以引导并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形成多产业协同发展的良好态势,促进区域经济整体发展。此外,农旅融合将伴随着消费水平的提高,提高农商贸流通的效率和效益,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三)农旅融合带来的社会效益农旅融合除了为经济增长带来推动作用之外,还可以带来很多社会效益。首先,农旅融合可以激发农民的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和生活品质。其次,农旅融合可以促进城乡交流和合作,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再次,农旅融合可以保护和传承农村文化遗产,促进文化多样性和文化创新,丰富了人们的文化生活。此外,在推动农村旅游发展的同时,还可以促进乡村环境和景观的改善和保护,提高旅游业的可持续性,对

28、促进社会和谐发展也起到了积极作用。总之,农旅融合是一种新型的产业形态,既有很高的经济效益,又带来了丰富多彩的社会效益,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和深远的意义。第三章 经营战略管理一、 企业融资战略的概念企业融资战略是根据企业的整体发展规划进行的资金安排或筹划,是企业为了有效地支持投资所采取的融资战略组合。其核心问题是要解决如何取得企业经营发展过程中所需要的资金。由此,需要对企业的融资目标、原则、结构、渠道与方式等重大问题进行系统安排。融资目标是企业在一定的战略期间内所要完成的融资总任务,是融资工作的行动指南,它包括融资数量、质量的要求,即既要筹集企业维持正常生产经营活动及发展所需资金,又要保证稳定的资

29、金来源,增强融资灵活性,努力降低资金成本与融资风险,不断增强融资竞争力。融资原则是企业融资应遵循的基本要求,包括低成本原则、稳定性原则、可得性原则、提高竞争力原则等。企业还应根据战略需求不断拓宽融资渠道,对融资进行合理搭配,采用不同的融资方式进行最佳组合,以构筑既体现战略要求又适应外部环境变化的融资战略。融资战略是企业财务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融资战略选择不仅直接影响企业的获利能力,还影响企业的偿债能力和财务风险。正确的融资战略,可以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实现企业的财务目标,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二、 企业经营战略控制的基本要素与原则(一)企业经营战略控制的基本要素企业经营战略控制由以下三个基本要素

30、组成:1. 确定评价标准对企业经营战略实施的结果必须适时地进行检查,对执行经营战略方案的情况是否符合要求,应做出正确的评价。而进行评价需要有一个客观的标准,企业的经营战略目标及其具体化的各项计划指标、下属的各组织目标、个人目标等,都是评价标准。目标标准有定性的和定量的,两者可结合起来使用,但标准应尽可能定量化,以便衡量和检查,对企业经营战略实施的结果做出客观的和全面的评价。2. 衡量工作绩效即把企业经营战略执行的实际结果与评价标准进行对照,找出差距,并分析产生差距的原因。企业经营战略实施是一个很长的过程,一般需经历若干阶段分别执行。因此,需对每个阶段执行的结果进行评价,衡量其工作绩效完成状况,

31、从中找出问题,分析问题的性质和产生的原因,以便在下一阶段的经营战略实施中加以解决。做好绩效评价工作的关键,一是要选择正确的控制系统和方法,二是要选择好适当的时间和地点。3. 及时纠正偏差根据评价和分析中发现的问题,在搞清产生问题的原因之后,要有针对性地采取有效措施解决存在的问题,纠正执行中出现的偏差。对可能产生的偏差,也要事先制定预防性措施,以保证下一步的经营战略实施能够较顺利开展,并最终达到经营战略控制的目的。(二)企业经营战略控制的原则企业经营战略控制应遵循以下原则:(1)预测未来原则。企业经营战略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对企业未来长远发展的谋划,因此,经营战略控制应着眼于未来,预测经营战略方案实

32、施中可能遇到的问题,预先制定若干对策措施,以便能够主动和及时地解决。(2)重点控制原则。企业选择的经营战略方案中都有一个或几个经营重点,它们对经营战略的实施和经营战略目标的实现起着关键性作用,因此,控制要抓住重点。作为经营战略领导者应着重抓住例外事件,即事先未能预测到而在执行中发现一些例外的、对经营战略实施有重大影响的事件,应进行重点控制,认真处理。(3)经济合理原则。进行控制需要掌握大量的信息,以便对执行结果做出客观的评价。但对不同系统的控制粗细要求不同,作业控制系统中的质量控制要求严格、细致、准确;对经营战略控制系统的控制就可粗一些,过细就会增加费用,也没有必要。经营战略控制要求做到恰当和

33、及时,费用较省而又获得了企业的经营战略优势,这种经营战略控制就算是合理的。(4)奖惩结合原则。经营战略的实施和控制中要重视激励机制,对于认真执行和灵活实施经营战略而取得成功的执行者,应根据他们的业绩大小,分别给予不同等级精神的和物质的奖励;对于不认真执行经营战略方案,或执行中出现重大失误者,应给予必要的惩罚,并引以为戒。只有将奖惩正确结合,才能实现有效的控制。三、 企业文化的基本内容企业文化是具有企业特色的精神财富和物质形态。它包括文化观念、价值观念、企业精神、道德规范、行为准则、历史传统、企业制度、文化环境、企业产品等。其中价值观是企业文化的核心。(一)共同价值观共同价值观是指企业成员分享着

34、同一价值观。价值观是企业全体成员对企业的生产经营、产品服务、公众形象、社会声望等的总的观点和看法,是企业长期形成的价值观念体系。共同价值观表现为一种共同的较稳定的心理定式或文化积淀,是任何企业文化的基础和核心。共同价值观是企业经营管理者和全体成员的最高追求,是衡量事物优劣的标准对于企业的发展具有指导意义。例如,有的公司的价值观是“顾客永远是对的”,有的公司的价值观是“质量第一”,或者“员工是我们宝贵的财富”。(二)企业使命所谓企业使命是指企业在社会经济发展中所应担当的角色和责任,是指企业的根本性质和存在的理由,说明企业的经营领域、经营思想,为企业目标的确立与战略的制定提供依据。企业使命要说明企

35、业在全社会经济领域中所经营的活动范围和层次,具体地表述企业在社会经济活动中的身份或角色。它包括的内容有企业的经营哲学、企业的宗旨和企业的形象。(三)企业精神企业精神是指企业基于自身特定的性质、任务、宗旨、时代要求和发展方向,并经过精心培养而形成的企业成员群体的精神风貌。企业精神要通过企业全体职工有意识的实践活动体现出来。因此,它又是企业职工观念意识和进取心理的外化。企业精神是企业文化的核心,在整个企业文化中起着支配的作用。企业精神以价值观念为基础,以价值目标为动力,对企业经营哲学、管理制度、道德风尚、团体意识和企业形象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可以说,企业精神是企业的灵魂。企业精神通常用一些既富于哲理

36、又简洁明快的语言予以表达,便于职工铭记在心,时刻用于激励自己,也便于对外宣传,容易在人们脑海里形成印象,从而在社会上形成个性鲜明的企业形象。如:王府井百货大楼的“一团火”精神,就是用大楼人的“光和热”去照亮、温暖每一颗心,其实质就是奉献服务;西单商场的“求实、奋进”精神,体现了以求实为核心的价值观念和真诚守信、开拓奋进的经营作风。(四)企业道德企业道德是指调整该企业与其他企业之间、企业与顾客之间、企业内部职工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它是从伦理关系的角度,以善与恶、公与私、荣与辱、诚实与虚伪等道德范畴为标准来评价和规范企业。企业道德与法律规范和制度规范不同,不具有那样的强制性和约束力,但具有积

37、极的示范效应和强烈的感染力,被人们认可和接受后具有自我约束的力量。因此,它具有更广泛的适应性,是约束企业和职工行为的重要手段。中国老字号同仁堂药店之所以三百多年长盛不衰,在于它把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美德融于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之中,形成了具有行业特色的职业道德,即“济世养身、精益求精、童叟无欺、一视同仁”。(五)团体意识团体即企业,团体意识是指企业成员的集体观念。团体意识是企业内部凝聚力形成的重要心理因素。企业团体意识的形成使企业的每个职工把自己的工作和行为都看成实现企业目标的一个组成部分,使他们对自己作为企业的成员而感到自豪,对企业的成就产生荣誉感,从而把企业看成自己利益的共同体和归属。因此,他

38、们就会为实现企业的目标而努力奋斗,自觉地克服与企业目标不一致的行为。(六)企业制度企业制度是在生产经营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对人的行为带有强制性,并能保障一定权利的各种规定。从企业文化的层次结构看,企业制度属中间层次,它是精神文化的表现形式,是物质文化实现的保证。企业制度作为职工行为规范的模式,使个人的活动得以合理进行,内外人际关系得以协调,员工的共同利益受到保护,从而使企业有序地运作起来,为实现企业目标而努力。(七)行为规范照4行为规范是企业群体所确立的行为标准,能通过公众舆论调整员工的行为。它们可以由企业正式规定,也可以是非正式形成。企业为了做到别具特色,需要规范自己的行为,以此影响企业的决策

39、与行动。(八)企业形象企业形象是企业通过外部特征和经营实力表现出来的,被消费者和公众所认同的企业总体印象。由外部特征表现出来的企业的形象称表层形象,如招牌、门面、徽标、广告商标、服饰、营业环境等,这些都给人以直观的感觉,容易形成印象;通过经营实力表现出来的形象称深层形象,它是企业内部要素的集中体现,如人员素质、生产经营能力、管理水平、资本实力、产品质量等。表层形象是以深层形象为基础,没有深层形象这个基础,表层形象就是虚假的,也不能长久地保持。四、 战略经营领域的概念经营领域是指企业选定的行业和选定的目标市场相结合形成的经营场所,也叫经营时空领域。战略经营领域是对企业生存发展具有决定性作用的一个

40、特定的微观环境,是企业在选定的行业中投放资源,提供特定产品或劳务,满足目标市场特定需求,迎接特定竞争,施展特定战略,追求理想效益的经营场所。之所以叫战略经营领域,是因为这一个或若干个行业和市场,关系着企业的前途、命运,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理解战略经营领域这一概念需要把握以下几点:(1)战略经营领域是企业的一个特定的微观环境,这个微观环境是指企业最直接的外部环境,与企业有着密切的关系,它是企业行业环境与市场环境的结合,表明企业的行业定位,即在什么行业从事生产经营活动,投放什么经营资源,提供什么产品或劳务。同时它又表明了企业的市场定位,即选择了某一或某些目标市场作为自己的服务对象,满足其特定的需求。

41、(2)企业选定的行业和市场为什么是战略经营领域呢?这是因为这一经营领域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关系重大,具有战略意义,是需要施展特定战略、追求理想效益的经营领域。企业能否正确认识战略经营领域及其运行关键之一。例如:随着我国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某企业决定投资汽车生产以寻求更大发展,这是行业定位。然而,该公司不可能笼统、抽象地满足汽车行业的全部需求,从事汽车行业的所有业务。为此,需要结合市场需求与行业发展动态,选择适合自己并具有发展潜力的战略经营领域,如将自己的产品服务定位在轻型汽车行业中的新能源汽车生产业务范围内,主要满足国内市场的消费需求。由此,在产品服务方面,企业就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定位与目标市场,

42、这个特定的经营领域就构成了该企业的战略经营领域。五、 人才的激励人才的健康成长,离不开领导的热情鼓励和激励。人才的激励方式很多,主要有:(一)物质利益激励企业可以运用的物质利益激励手段包括工资、奖金、分红、员工持股和各种公共福利等。物质利益激励是最基本的激励手段,因为工资、奖金、住房等能满足人们的基本需要,同时也影响其社会地位、社会交往,甚至精神需要的满足感,因而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这一激励手段的运用。美国管理学家孔茨指出,大多数主管人员倾向于把金钱看作比其他激励因素更重要的因素。(二)目标激励大多数人都有成就需要,希望不断获得成功。成功的标志就是达成预定目标,有目标才能产生动力,因此目标是一个

43、重要的激励因素。目标激励就是指通过设置具有挑战性的目标以及把目标和员工需要相结合来实现有效激励的一种激励方法。目标不能设置得高不可攀,但也不能轻而易举,目标要具有一定的挑战性,“跳一跳、够得着”,同时企业目标和员工需要相结合,员工参与目标的设置及自主完成目标,从而使员工产生责任感、成就感。可以产生激励作用的目标包括两类,一类是企业目标,另一类是个人目标,如掌握某种工作技能,降低原材料消耗5%,等等。应当充分利用这两类目标的激励作用。(三)任务激励这是指利用工作任务本身来激励职工。例如一项符合自己专长或兴趣的工作、一个富有挑战性的任务、在工作中取得成就等都能产生激励作用。按照行为科学理论的观点,

44、任务激励属于“内在激励”,其付出的代价小,作用持久。任务激励的方式包括:(1)合理分配工作。即尽可能使分配的工作适合职工的兴趣和工作能力。(2)合理进行“职务设计”,即在职务设计中充分考虑到技能的多样性、任务的完整性、工作的独立性,并阐明每项工作的结果,从中产生高度的内在激励作用。(3)工作丰富化。指使工作具有更丰富的内容、更大的挑战性和给人更强烈的成就感。工作丰富化的内容包括:工作的多样性、任务的整体性、任务的重要性、工作的自主性和反馈的及时性。(四)榜样激励榜样激励是通过树立榜样,满足员工模仿和学习的需要,把员工的行为引导到企业目标所期望的方向。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特别是树立企业内的榜样,

45、确实能起到非常好的带动作用。但榜样的树立一定要实事求是,不要拔高、“神化”和“虚化”,以免引起员工的逆反心理。(五)培训激励当代社会发展日新月异,知识更新换代的周期越来越短,人们自身发展的需求越来越强烈,因此,对员工进行不断的培训成为一种重要的激励手段。培训的激励作用是多方面的,它可以满足员工求知的需要。通过培训,可提高员工达成目标的能力,为其承担更大的责任、更富有挑战性的工作及提升到更重要的岗位创造条件。著名的世界化工企业德国的巴斯夫公司把培训职工、提高其工作能力作为激励的五项基本原则之一。公司认为,员工接受培训,既提高了知识,又培养了个性,同时,他们会在今后的工作中寻找更多的认可、更高的级

46、别和更高的挑战,这对公司是十分有利的。(六)荣誉激励荣誉激励是一种终极的激励手段,它主要是把工作成绩与晋级、提升、选模范、评先进联系起来,以一定的形式或名义标定下来。其主要的方法是表扬、奖励、经验介绍等。荣誉可以成为不断激励荣誉获得者保持和发扬成绩的力量,还可以对其他人产生感召力,激发比、学、赶、超的动力,从而产生较好的激励效果。美国IBM公司有一个“百分之百俱乐部”,当公司员工完成他的年度任务,他就被批准成为该俱乐部会员,他和他的家人将被邀请参加隆重的集会。结果,公司员工都以获得“百分之百俱乐部”会员资格作为第一目标,以获取那份光荣。荣誉激励的作用显著,在应用时有以下几点要求:一是要满足员工

47、的自尊需要;二是对员工的贡献要公开表示承认;三是不要吝啬头衔和名号。(七)企业激励这是指动用企业责任及权力对职工进行激励。行为科学家认为,大多数人都愿意承担责任。员工希望有自我控制的权力,这也是行为科学的论点。实行企业激励,要求尽可能明确每个工作人员应负的责任,让他们承担更多的责任,并享有相应的权利,为此,企业在建立严格的责任制的同时应当实行各种形式的民主管理,如让职工或其代表参与企业重大决策的审议,监督各级领导干部的工作,广泛开展班组民主管理及合理化建议活动,等等。(八)制度激励一方面,企业中的各项规章制度,一般来说都与一定物质利益相联系,因此,对职工的消极行为是个约束,另一方面,规章制度也

48、为职工提供了行为规范与社会评价标准。职工遵守规章制度的情况还与自我肯定、社会舆论等精神需要相联系,因此,其激励作用是综合的。例如,企业用工制度若规定可以辞退表现不好或技能过低的人员,这无疑会对职工的工作造成一定的强制性压力。对职工激励作用较大的规章制度包括:职工守则职工行为的基本规范,用工制度与职工的职业保障相联系的制度,用人制度涉及个人前途、地位的制度,责任制度与职工的工作评价有关的制度,考勤考绩制度,等等。(九)环境激励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和生活环境,一方面可直接满足员工某些需要,如:企业中各级领导尊重、关心和信任职工,保持工作群体内人际关系的融洽,及时调解其矛盾;提供必要的物质条件,使

49、员工能顺利开展工作;美化和清洁工作环境,消除有害于健康和不安全因素等,从而使员工心情舒畅、精神饱满地工作。另一方面,良好的环境还可形成一定的压力和规范,推动员工努力工作,如开展劳动竞赛,安排后进职工到先进班组工作等。因此,环境激励是十分重要的激励手段。(十)危机激励危机也是重要的激励方法之一,其实质是树立全体成员的忧患意识,做到居安思危不盲目乐观,在发生真正的危机时,能够上下同心,共渡难关。陈惠湘在其中国企业批判一书中谈到:“什么是激励呢?激励就是要在人的前面放一个大金砣子,在人的身后放一只老虎。想要钱的要往前猛跑,想活命的也要往前猛跑。”想活命的要往前猛跑,这就是危机激励。(十一)信息激励信

50、息是一种重要的资源,它是人才成长的“营养液”,是人们智力培养和提高的有效载体,也是激励员工的有效手段。在信息爆炸和互联网时代,面对大量信息,能否迅速地捕捉、掌握和运用大量的信息决定了人们能否在竞争中持有有效的武器,能否跟上瞬息万变的时代形势。为此,培养员工掌握应用信息的能力,既是提高企业活力的要求,也是激励员工的重要手段。而绩效信息的及时反馈更是员工激励的重要方式。六、 企业人力资源战略的类型人力资源战略指导着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活动,它使人力资源管理的活动之间能够有效地互相配合。因此,不同的人力资源战略必然会影响到人力资源的管理活动。(一)舒勒对人力资源战略的分类美国人力资源管理学者舒勒和沃克

51、将人力资源战略分成三种类型:1. 累积型的战略累积型的战略指以长远观点看待人力资源管理,注重人才的培训,通过甄选来获取合适的人才;以终身雇佣为原则,公平对待员工,员工晋升速度慢;薪酬是以职务及年资为标准,高层管理者与新员工工资差距不大。2. 效用型的战略效用型的战略指用短期观点来看待人力资源管理,较少提供培训。企业职位一有空缺随时进行填补,非终身雇佣制,员工晋升速度快,采用以个人为基础的薪酬。3. 协助型的战略协助型的战略是介于积累型和效用型战略之间的,强调个人不仅需要具备技术性的能力,同时在同事间要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在培训方面,员工个人负有学习的责任,公司只是提供协助。企业在不同的情况下会选

52、择不同的人力资源战略类型。当企业将人力资源视为一项资产时,就会提供较多的培训,更倾向于累积型战略;而当企业将人力资源视为企业的成本时,则会提供较少的培训以节约成本,更多采用效用型战略。(二)依据企业人力资源战略的内容分类企业的人力资源战略,涉及人力资源管理的各个方面,如甄选、录用、培训绩效、薪酬、激励、职业生涯管理等。概括起来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人力资源开发战略、人才结构优化战略、人才使用战略。每一类战略中又有多种战略方案可供选择。1. 人力资源开发战略人力资源开发是指企业提供给员工一个教育或学习的计划来帮助员工提高技能,并改变他们的态度和行为,这个过程使个人和企业都得到提升。人力资源开发战略

53、,就是指有效地发掘企业和社会上的人力资源,积极地提高员工的智慧和能力,所进行的长远性的谋划与方略。可供选择的人力资源开发战略方案有:(1)引进人才战略。一般主要是指从国内外企业或科研机构、高等院校、设计院所,引进企业所需的各种专家和高级技师,帮助企业掌握从国外引进的硬件技术和软件技术。这个战略实质上是一种同硬件和软件技术引进相配套的智力引进战略,通过外部专家的帮助指导,使企业技术人员和技术工人熟悉和掌握所引进的技术,使企业管理人员能够管理好所引进技术的生产过程,充分发挥引进技术的效益。(2)借用人才战略。这是指企业缺乏某方面或某些方面的人才,而通过各种正当的途径和有效形式,从其他企业或科研单位

54、、大专院校、设计院所暂借所需人才的战略。这是中小型企业,尤其是严重缺乏人才的乡镇企业普遍采用的人才战略。“借才发财”,关键是走正当途径,利用有效形式。例如小型企业与大型企业搞专业化协作生产,取得大型企业扩散出来的零件或部件的协作生产权,因而就容易获得大型企业派出专家在技术和管理上进行的具体指导;通过与科研院所、高等院校进行科技开发的合作,签订联合开发协议,或者购买其技术成果,都能从拥有科技开发优势和掌握科技成果优势的单位“借”到专家进行指导,促进本企业人才的成长。此外可以从退休的老专家、老教授、老工程师中,退休的高级技师、技工中,“借”到极为宝贵的人才,充分发挥他们的余热,攻克企业的技术难题,

55、在他们的热心帮助下,掌握新技术,开发出适销对路的新产品。(3)招聘人才战略。这是指企业根据生产经营活动发展的需要,对所缺人才通过在社会上公开招聘,择优录用所需人才的战略。这一战略的特点:一是公开性,对所需人才的专业、条件、人数、年龄等,都公之于世;二是广泛性,在社会范围内,不论在什么单位工作的个人,只要符合招聘条件,都可以前来应聘;三是竞争性,即需要通过笔试、口试或答辩等多种形式,择优录用。任何企业都可以实施这一战略,从社会上招聘企业所需人才。实施这一战略的关键在于企业在某一方面或某些方面对社会上的人才有较强的吸引力,或是待遇优厚,或能施展才智、实现抱负。没有一定的吸引力,是很难招聘到企业急需

56、的理想人才的。(4)自主培养人才战略。这是企业根据中长期发展规划对各方面人才的需要,有针对性地采用多种形式,自主地进行培养的战略。例如企业自办职工大学或业余大学,培养一批具有大专和本科学历的人才;通过自己办学,解决所需要的技术员一级的人才;通过自办技校,解决所需的技术工人后备队伍。自主培养人才的战略的特点在于:一是具有针对性,缺哪方面的人才,就有的放矢地选拔一批职工进行培养和提高,以解决企业事业发展对人才的需要;二是具有实用性,缺什么学什么,并结合企业实际进行学习,理论联系实际,解决企业产品开发和生产过程中的技术难题,学了就能用,见效快;三是人才队伍的稳定性,自主培养的人才,土生土长,容易与企

57、业同呼吸、共命运,风雨同舟,和衷共济。实施自主培养人才战略关键在于企业要形成完善的职工培训中心和组建水平较高的师资队伍,以及对所培养的人才进行有效使用和正确的激励。(5)定向培养人才战略。在企业缺乏教学条件、未建培训中心的情况下,或企业有培训中心,但对某些高学历、高学位人才缺乏培养条件,可与有关院校签订定向培养合同,把具有大学本科学历的专业人员送到高校攻读硕士学位,把具有硕士学位的专业人员送去攻读博士学位,把具有高中、中专学历的人员送到高校攻读大专或本科学士学位;把具有初中毕业水平的工人送到技校或中专进行学习。总之,将有培养前途的人员送到有关学校进行学历或学位教育,解决企业当前和长远发展所需的

58、有关专门人才。实施这一战略的特点主要在于:能够解决好人才的知识更新和进一步的提高;有利于发挥和利用专业院校的教学优势,促进企业人才的成长。实施这一战略的关键在于企业领导者应有远见,敢于进行智力投资,放手让人才出去见世面、长见识,使他们学有所得,如虎添翼,回到企业后发挥更大的作用,做出更多的贡献。(6)鼓励自学成才战略。企业总有相当一部分人,由于各种原因未能上大学,较早地进入社会,走进企业。但他们不灰心、不丧志,根据工作需要,奋发图强,走自学成才之路。企业领导者要善于发现并充分调动他们勤奋学习的积极性,引导他们按照企业发展的需要,选择所学专业,并创造条件支持他们完成学业。职工自学成长之路十分宽广

59、,如参加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参加有关高校成人教育学院的函授学习,进夜大学、业余大学学习。他们通过严格的有关考试,获得了国家承认的高等教育学历,企业应根据他们所学专业,恰当地调整他们的工作,充分发挥他们的专长,促进他们健康地成长。鼓励自学成才战略的主要特点在于企业花钱少,却能促进很多职工自觉地刻苦学习,走成才之路;企业也从中获得不少宝贵的人才。实施这一战略的关键在于领导要积极支持,并妥善解决好工学矛盾,安排好工作时间,使他们在不影响工作的情况下,专心致志地学习,完成学业;对成绩突出者给予奖励,以激励更多的青年职工走自学成才、岗位成才之路。2. 企业人才结构优化战略企业需要很多人才,但每个方面的人才

60、应有一个恰当的比例,各个方面的人才应形成一个合理的结构。因此,客观上存在着人才结构的优化决策问题。可供选择的企业人才结构优化战略方案有:(1)企业人才层次结构优化战略。这主要是指企业管理层次所需的各级管理人才应形成合理结构的战略。管理层次,也称组织层次,是指从企业最高到最低管理层所划分的组织等级,形成一个管理层次结构。每级管理层次都需要配备相适应的管理人才,如高层需配备战略决策人才,中层应配备专业管理人才,基层应配备作业管理人才。高层人才需精干,中层人才需要量较多,基层人才需要量很多。应根据工作需要,形成合理的金字塔形人才层次结构,以便保证高层战略的顺利实施。(2)企业人才学科结构优化战略。企

61、业的生产经营过程,需要挑选不同学科、不同专业特长的人才,其中包括研究开发、原材料采购、生产、销售和售后服务以及管理工作等人才,人才学科结构优化战略就是要根据学科和专业特长的不同,将多种学科的人才结合在一起,形成合理的人才学科结构,构建一支互补性、创新性很强的员工队伍,以保证生产技术活动和生产经营管理活动对各种学科人才的正常需要。(3)企业人才职能结构优化战略。人才职能结构的优化,主要是指企业应该具体分析内部的不同岗位和职能,然后对应配备不同的专业人才,将之合理安排到企业所需要的岗位中,使之相互匹配,形成合理的结构。与此同时,根据企业经营战略目标的要求,本着精干、统一、效能、节约的原则,合理地确

62、定各职能管理人才的比例,充分地发挥各种职能人才的作用,提高管理的整体效能。(4)企业人才智能结构优化战略。智能是指运用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个人的智能表现在多方面,即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创造能力、决策能力、组织能力、指挥能力、协调能力、信息处理能力、交际能力等。这些能力在某一个人身上不可能都强,只是在某一方面或某几个方面强,而某些方面较弱。作为企业领导班子的各个成员并不要求他们在各个智能上都强,但要求进入领导班子的成员各有较强的突出的智能,即有的决策能力突出,有的创新能力突出,有的组织、指挥能力突出,有的协调能力、交际能力突出,各有强项,才能够优势互补,使整个领导班子的智能结构合理,整

63、体功能大于个体智能简单相加之和。实施人才智能结构优化战略,就能保证企业领导班子真正担当战略角色的重任,领导企业走向成功。(5)企业人才能级结构优化战略。能级结构是指人才的专业职称结构,即具有高级职称的人才、中级职称的人才和初级职称的人才各占的比例。企业人才能级结构优化战略就是指各个等级的职称人才比例合理化,向金字塔形结构优化。企业每个领域或专业都有一个或一个以上具有高级职称的技术或业务带头人(如高级工程师、高级经济师、高级会计师等),然后配备35个具有中级职称的专业人才(工程师、经济师、会计师),再配备较多的初级职称专业人才(技术员、经济员、会计员),这种能级结构不仅使高级专业人才能集中精力在专业技术上向深度和高度发展,而且有利于培养人才,使企业的发展后继有人。(6)企业人才年龄结构优化战略。在企业人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