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用建筑电气设计标准(题目)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204677908 上传时间:2023-04-27 格式:PDF 页数:63 大小:13.83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标准(题目)_第1页
第1页 / 共63页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标准(题目)_第2页
第2页 / 共63页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标准(题目)_第3页
第3页 / 共63页
资源描述: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标准(题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民用建筑电气设计标准(题目)(6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民用建筑电气设计标准(题目)火灾自动报警与联动控制;安全技术防范一.选择题1.下列民用建筑应设置火灾自动报警与联动控制系统(C)A.建筑高度超过20m的其他民用建筑,以及与其相连高度不超过20m 的裙房B.多层主体建筑高度超过24m的体育馆、会堂、影剧院等公共建筑。C.商场、医院、旅馆、展览厅、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D.九层及九层以下的多层住宅。2.下列选项中属于民用建筑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保护对象特级的是(D)A.4 万以上座位体育场B.省(市)级博展馆C.每层建筑面积超过3000 m 2的百货楼、商场、展览楼、财贸金融楼、电信楼、高级办公楼D.建筑高度超过100m 的高层民用建筑3.下列选项中属

2、于民用建筑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保护对象一级的是(B)A.高级住宅B.电子计算中心C.建筑高度超过100m 的高层民用建筑D.市、县级的邮政楼、广播电视楼、电力调度楼、防灾指挥调度楼4.下列选项中属于民用建筑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保护对象二级的是(C)A.中、小型电子计算站B.3 万以上座位体育场C.局级住宅D.中型以上的影剧院5.5列选项中属于地卜民用建筑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保护对象一级的是(B)A.使用面积超过900m2的地下商场、甚院、旅馆、展览厅及其他商业或公共活动场所B.地 F 电影院、礼堂C.地下铁道、车站、厕所D.长度超过400m的城市隧道6.下列选项中属于地下民用建筑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保护对象二

3、级的是(B)A.地下铁道、车站、厕所B.使用面积不超过1000 n?的地下商场、医院、旅馆、展览厅及其他商 业或公共活动场所C.实验室、图书、资料、档案库D.长度超过100 m 的城市隧道7.下 列可以将房间划分为一个探测区域的是(C)A.相邻房间不超过4 个,总面积不超过4 0 0 m 并在每个门口设有灯光显示装置B.相邻房间不超过4 个,总面积不超过400m并在每个门口没有灯光显示装置C.相邻房间不超过10个,总面积不超过lOOOm?,在每个房间门口均能看清其内部,并在门口设有灯光显示装置D.相邻房间不超过10个,总面积不超过lOOOm在每个房间门口均能看清其内部,并在门口没有灯光显示装置

4、8.下列场所哪些应分别单独划分探测区域(A)A.敞开或封闭楼梯间B.防烟楼梯间后室、消防电梯后室、消防电梯与防烟楼梯间合用的后室C.走道、坡道、管道井、电缆隧道、楼梯通道D.建筑物闷顶、夹层、厕所9.下列选项中属于火灾自动报警与消防联动控制系统的基本形式的是(B)A.区域报警系统,宜用于一级和二级保护对象B.集中报警系统,宜用于一级和二级保护对象C.控制中心报警系统,不宜用于特级和一级保护对象D.控制中心报警系统,宜用于一级和二级保护对象10.下列选项中符合区域报警系统设计的是(B)A.一个报警区域宜设置一台区域火灾报警控制器或一台火灾报警控制器,系统中区域火灾报警控制器或火灾报警控制器不应超

5、过四台B.区域火灾报警控制器或火灾报警控制器应设置在有人值班的房间或场所。C.系统中不可设置消防联动控制设备D.当用一台区域火灾报警控制器或一台火灾报警控制器警戒一个楼层时;应在这个楼层的楼梯口或消防电梯前室等明显部位,设置识别着火楼层的灯光显示装置11.下列选项中不符合区域报警系统设计的是(B)A.火灾报警控制器在墙上安装时,其底边距地面高度及正面操作距离应符合要求B.一个报警区域宜设置一台区域火灾报警控制器或一台火灾报警控制器,系统中区域火灾报警控制器或火灾报警控制器不应超过四台C.系统中可设置消防联动控制设备D.区域火灾报警控制器或火灾报警控制器应设置在有人值班的房间或场所12.下列选项

6、中符合集中报警系统设计的是(D)A.系统中应设置一台集中火灾报警控制器和两台及以上区域火灾报警控制器,或设置一台火灾报警控制器和四台及以上区域显示器B.系统定要设置消防联动控制设备C.集中火灾报警控制器或火灾报警控制器,应能显示火灾报警部位信号和控制信号,不亦可进行联动控制D.集中火灾报警控制器或火灾报警控制器,应设置在有专人值班的消防控制室或值班室内13.下列选项中不符合集中报警系统设计的是(C)A.系统中应设置一台集中火灾报警控制器和两台及以上区域火灾报警控制器,或设置一台火灾报警控制器和两台及以上区域显示器B.系统应设置消防联动控制设备C.集中火灾报警控制器或火灾报警控制器,应能显示火灾

7、报警部位信号和控制信号,不亦可进行联动控制D.集中火灾报警控制器或火灾报警控制器,应设置在有专人值班的消防控制室或值班室内14.下列选项中符合控制中心报警系统的设计的是(B)A.系统中至少设置一台集中火灾报警控制器,一台专用消防联动控制设备和两台及以上区域火灾报警控制器;或至少设置一台火灾报警控制器、一台消防联动控制设备和四台及以上区域显示器B.系统应能集中显示火灾报警部位信号和联动控制状态信号C.系统中设置的区域火灾报警控制器或火灾报警控制器和消防联动控制设备在消防控制室内的布置,应符合相关要求D.系统应设置消防联动控制设备15.下列选项中不符合控制中心报警系统的设计的是(D)A.系统中至少

8、设置一台集中火灾报警控制器,一台专用消防联动控制设备和两台及以上区域火灾报警控制潴;或至少设置一台火灾报警控制器、一台消防联动控制设备和两台及以上区域显示器B.系统应能集中显示火灾报警部位信号和联动控制状态信号C.系统中设置的集中火灾报警控制器或火灾报警控制器和消防联动控制设备在消防控制室内的布置,应符合相关要求D.系统应设置消防联动控制设备16.建筑高度超过100m的高层民用建筑火灾自动报警及控制系统设计,除应满足一类高层建筑的各项要求外,还应符合以下那个选项要求(A)A.各避难层内之交直流电源,应按避难层分别供给,并能在末端各自自动互投B.各避难层内应有可靠的应急照明系统,其照度不应小于正

9、常照度的40%C.各避难层内应设独立的火灾事故报警器,该系统宜能接收消防控制中心的有线和无线两种播音信号D.各避难层应与消防控制中心之间设有线和无线呼救通讯1 7.建筑高度超过100m的高层民用建筑火灾自动报警及控制系统设计,除应满足一类高层建筑的各项要求外,还应不符合以下那个选项要求(C)A.各避难层内之交直流电源,应按避难层分别供给,并能在末端各自自动互投B.各避难层内应有可靠的应急照明系统,其照度不应小于正常照度的50%C.各避难层内应设独立的火灾事故报警器,该系统宜能接收消防控制中心的有线和无线两种播音信号D.各避难层应与消防控制中心之间设独立的有线和无线呼救通讯18.当在屋顶设消防救

10、护用直升飞机停机坪时,应采取以下选项哪项措施(A)A.为保证在夜间(或不良天气)飞机能安全起降,应根据专业要求设置灯光标志B.在停机坪四周应设有航空障碍灯,障碍灯光采用能用直流电源供电的设备C.在直升飞机着陆区四周边缘相距3m范围内,不应设置共用电视天线杆塔、避雷针等障碍物D.从最高一层疏散口(疏散楼梯、电梯)至直升飞机着陆区,在人员行走的路线上应有明显的诱导标志或灯光照明。直升飞机的灯光标志应可靠接地,并应有防雷击措施。屋面应有良好的防尘措施,防止灰尘等进入灯具或管路内19.当在屋顶设消防救护用直升飞机停机坪时,不应采取以下选项哪项措施(A)A.为保证在夜间(或不良天气)飞机能安全起降,应根

11、据专业要求设置灯光标志B.在停机坪四周应设有航空障碍灯,障碍灯光采用能用交、直流电源供电的设备C.设置消防电源控制箱D.从最高一层疏散口(疏散楼梯、电梯)至直升飞机着陆区,在人员行走的路线上应有明显的诱导标志或灯光照明。直升飞机的灯光标志应可靠接地,并应有防雷击措施。屋面应有良好的防水措施,防止雨水等进入灯具或管路内20.消防联动控制设计应符合下列哪项规定(C)A.消防联动控制应根据工程规模、管理体制、功能要求合理确定控制方式,一般可采取分散控制B.容易造成混乱带来严重后果的被控对象(如电梯、非消防电源及警报等)应由消防控制室分散管理C.消防联动控制对象应包括灭火设施:送风、防排烟设施防火卷帘

12、、防火门、水幕;电梯;非消防电源的断电控制等D.设置消防电源控制箱21.消防联动控制对象应不包括以下选项中的哪项(B)A.灭火设施B.探测器C.防火卷帘、防火门、水幕D.非消防电源的断电控制等22.消防联动控制应根据工程规模、管理体制、功能要求合理确定控制方式,一般可采取下列哪个选项(B)A.分散控制B.集中控制C.半开控制D.全开控制23.消防水泵、防烟和排烟风机的控制设备当采用总线编码模块控制时.,还应在消防控制室设置什么装置(C)A.自动直接控制装置B.自动间接控制装置C.手动直接控制装置D.手动间接控制装置24.设有消火栓按钮的消火栓,其控制有何要求要求(C)A.消火栓按钮控制回路应采

13、用3 6 V 以下的安全电压B.应能消防控制(值班)室发送消火栓工作信号和停止消防水泵C.消防控制室内,对消火栓灭火系统应有控制消防水泵的起、停D.消防控制室内,对消火栓灭火系统应有显示消防水泵的工作、故障状态、手动或自动状态,显示消火栓按钮的工作部位;当有困难时可按防火分区或楼层显示。25.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控制应符合下列哪项要求(D)A.设有手动喷水灭火喷头需早期火灾自动报警的场所(不易检修的天棚、闷顶内或厨房等外除外),宜同时设置感烟探测器B.自动喷水灭火系统中设置的水流指示器,应作自动起动消防水泵的控制装置。报警阀压力开关、水位控制开关和气压罐压力开关等不可控制消防水泵自动起动C.设有

14、充气装置的手动喷水灭火管网应将高、低压力告警信号送至消防控制室。消防控制室宜设充气机手动启动按钮和停止按钮D.预作用喷水灭火系统中应设置由感烟探测器组成的控制电路,控制管网预作用充水26.下列哪项不符合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控制要求(C)A.设有自动喷水灭火喷头需早期火灾自动报警的场所(不易检修的天棚、闷顶内或厨房等外除外),宜同时设置感烟探测器B.自动喷水灭火系统中设置的水流指示器,不应作自动起动消防水泵的控制装置。报警阀压力开关、水位控制开关和气压罐压力开关等可控制消防水泵自动起动C.设有充气装置的手动喷水灭火管网应将高、低压力告警信号送至消防控制室。消防控制室宜设充气机手动启动按钮和停止按钮

15、D.预作用喷水灭火系统中应设置由感烟探测器组成的控制电路,控制管网预作用充水27.消防控制室内,对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应有哪些控制监测功能()A.控制系统的起、停B.系统的控制阀开启状态。但对管网末端的试验阀,应在现场设置自动动按钮就地控制开闭,其状态信号可不返回C.水池、水箱的水位。对于重力式水箱,在严寒地区宜安设水温探测器,当水温降低达0 C 以下时,即应发出信号报警D.湿式喷水灭火系统的最高和最低气压。一般压力的下限值宜与空气压缩机联动,或在消防控制室设充气机手动起动和停止按钮28.下列符合二氧化碳气体自动灭火系统的控制要求的是(B)A.设有:氧化碳等气体自动灭火装置的场所(或部位)应设感烟

16、变温探测器与灭火控制装置配套组成的火灾报警控制系统B.管网灭火系统应有自动控制、手动控制和机械应急操作三种起动方式;无管网灭火装置应有自动控制和手动控制二种起动方式C.自动控制应在接到一个火灾信号后才能起动D.被保护对象内应设有在释放气体前20s内人员疏散的声警报器29.下列不符合二氧化碳气体自动灭火系统的控制要求的是(A)A.被保护区域常开的防火门,应设有门自动释放器,在释放气体前能自动打开B.当被保护对象的房间无直接对外窗户时,气体释放灭火后,应有排除有害气体的设施,但此设施在气体释放时应是关闭的C.气体灭火系统在报警或释放灭火剂时,应在建筑物的消防控制室(中心)有显示信号D.自动控制应在

17、接到两个独立的火灾信号后才能起动30.气体灭火控制室应有哪些控制、显示功能(C)A.控制系统的紧急起动、切断和故障排除B.由火灾探测器联动的控制设备,应具有20s可调的延时功能C.在报警、喷射各阶段,控制室应有相应的声、光报警信号,并能手动切除声响信号D.在延时阶段,应能手动关闭防火门、停止通风、空气调节系统31.灭火控制室对泡沫和干粉灭火系统应有哪些控制、显示功能(C)A.在火灾危险性较大,且经常没有人停留场所内的灭火系统,应采用手动控制的起动方式;为提高灭火的可靠性,在采用手动控制方式的同时,还应设置自动起动控制环节B.在火灾危险性较小,有人值班或经常有人停留的场所,防护区宜设火灾手动报警

18、装置,灭火系统可以采用自动控制的起动方式C.在灭火控制室应能做到:控制系统的起、停、显示系统的工作状态D.显示系统的手动、自动状态32.下列哪项电动防火卷帘的控制符合要求(C)A.疏散通道的电动防火卷帘一侧设专用的感烟及感温探测器组、警报装置及手动控制 按 钮(应有防误操作措施)B.疏散通道的电动防火卷帘应采取两次控制下落方式,第一次由感烟探测器控制下落距地1.9m处停止;第二次由感温探测器控制下落到底。并应分别将报警及动作信号送至消防控制室C.电动防火卷帘宜由消防控制室集中管理。当选用的探测器控制电路采用相应措施提高了可靠性时,亦可在就地联动控制,但在消防控制室应有应急控制手段D.当电动防火

19、卷帘采用水幕保护时,水幕电磁阀的开启宜用变温探测器与水幕管网有关的水流指示器组成控制的电路控制33.下列选项中符合电动防火门的控制的要求的是(B)A.门一侧应装设专用的感烟探测器组成控制电路,在现场自动关闭。此外,在就地亦宜设人工手动关闭装置B.电动防火门宜选用平时不耗电的释放器,且宜暗设。要有返回动作信号功能C.当电动防火门采用水幕保护时,水幕电磁阀的开启宜用变温探测器与水幕管网有关的水流指示器组成控制的电路控制D.电动防火门宜由消防控制室集中管理。当选用的探测器控制电路采用相应措施提高了可靠性时,亦可在就地联动控制,但在消防控制室应有应急控制手段34.下列选项中符合排烟阀的控制要求的是(A

20、)A.排烟阀宜由其排烟分担区内设置的感烟探测器组成的控制电路在现场控制开启B.排烟阀动作后应起动相关的排烟风机和正压送风机,可采用接力控制方式开启,但不宜多于4 个,并由最后动作的排烟阀发送动作信号C.同一排烟区内的多个排烟阀,若需同时动作时,可采用接力控制方式开启,但不宜多于4 个,并由最后动作的排烟阀发送动作信号D.设在排烟风机入口处的防火阀动作后应联动停止排烟风机35.下列符合非消防电源断电及电梯应急控制的是(C)A.火灾确认后,应能在消防控制室或配电所(室)自动切除相关区域的非消防电源B.火灾确认后,应能在消防控制室或配电所(室)手动切除相关区域的消防电源C.火灾发生后,根据火情强制部

21、分电梯依次停于首层,并切断其电源,但消防电梯除外D.火灾发生后,根据火情强制部分电梯依次停于顶层,并切断其电源,但消防电梯除外36.根据火灾的特点选择火灾探测器时,选项中哪项符合原则(B)A.火灾初期有阴燃阶段,产生大量的烟和少量的热,很少或没有火焰辐射;应选用感烟探测器或感温探测器;B.火灾发展迅速,产生大量的热、烟和火焰辐射的场所,可选用感温探测器、感烟探测器、火焰探测器或其组合;C.火灾发展迅速,有强烈的火焰辐射和少量的烟、热,应选用感烟探测器。D.火灾形成特征不可预料的场所,可进行实地试验,根据试验结果选择探测器37.下列对不同高度的房间选择探测器正确的是(C)A.房间高度12Vh 2

22、 0,感烟探测器适合,感温探测器H级 适 合 火焰探测器适合B.房间高度8hW12,感烟探测器适合,感温探测器H级 适 合 火焰探测器适合C.房间高度6hW 8,感烟探测器适合,感温探测器II级 适 合 火焰探测器适合D.房间高度4hW 6,感烟探测器适合,感温探测器H级适合火焰探测器不适合38.下列不宜选用可燃气体可燃液体探测器的是(D)A.可燃气体的场所B.可燃蒸气的场所C.可燃液体的场所D.可燃固体的场所39.对于一楼大厅厅堂宜采用什么探测器(大厅的顶是空的)(C)A.感烟探测器 B.感温探测器 C.红外光束感烟探测器 D.感光探测器40.下列选项宜选用离子感烟探测器或光电感烟探测器的是

23、(C)A.办公楼、教学楼、百货楼的厅堂、办公室、库房、大型车库等B.酒店、饭店、旅馆的客房、餐厅、会客室及其他公共活动场所C.电子计算机房、通讯机房及其他电气设备的机房以及易产生电器火灾的危险场所D.书库、档案库、中厅等41.下列选项不宜选用离子感烟探测器或光电感烟探测器的是(C)A.空调机房、防排烟机房及有防排烟功能要求的房间或场所B.大型库房、中厅、室内广场、大型车库等高大空间建筑C.重要的电缆(电线)竖井、配电室等D.楼梯间、前室和走廊通道42.下列场合宜采用光电感烟探测器,或光电和离子感烟探测器的组合的是(B)A.大型库房、中厅、室内广场、大型车库等高大空间建筑B.电子设备机房、配电室

24、、控制室等处C.重要的电缆(电线)竖井、配电室等D.书库、档案库等43.下列选项中不宜选用离子感烟探测器的是(C)A.相对湿度长期大于90%B.气流速度大于4m/sC.可能产生腐蚀性气体D.在正常情况下有水滞留44.下列选项中不宜选用光电感烟探测器的是(B)A.可能产生白烟B.可能产生蒸气和油雾C.在正常情况下有水滞留D.存在低频电磁干扰45.下列选项中宜选用感温探测器的是(C)A.相对湿度经常高于90%B.可能产生腐蚀性气体C.厨房、锅炉房、发电机房、茶炉房、烘干房等D.存在高频电磁干扰46.下列场所宜选用差定温复合式探测器的是(C)A.相对湿度经常高于90%B.在正常情况下有水滞留C.垃圾

25、间D.可能产生蒸气和油雾47.有下列选项的场所,不宜选用火焰探测器的是(D)A.火灾时有强烈的火焰辐射B.无阻燃阶段的火灾C.需要对火焰作出快速反应D.探测器的镜头易被污染48.下列选项中对感烟探测器的灵敏度级别选择正确的是(B)A.禁烟场所、计算机房、仪表室、电子设备机房、图书馆、票证库和书库等灵敏度级别为HI级B.一般环境(居室、客房、办公室等)灵敏度级别为H级C.走廊、通道、会议室、吸烟室、大厅、餐厅、地下层、管道井等处,灵敏度级别为 I 级D.当房间高度超过7m时,感烟探测器灵敏度级别应取I 级49.在下列选项的场所中可不安装感烟、感温式火灾探测器的是(B)A.火灾探测器的安装面与地面

26、高度大于10m(感烟)、8m(感温)的场所B.因气流影响,靠火灾探测器不能有效发现火灾的场所C.天棚和上层楼板间距、地板与楼板间距小于0.4m的场所D.闷顶及相关吊顶内的构筑物和装修材料是易燃型的或者已装有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闷顶或吊顶的场所50.下列符合火灾探测器的设置与布局要求的是(B)A.探测区域内的每个房间至少应设置两只火灾探测器B.在宽度小于3 m 的走道顶棚上设置探测器时,宜居中布置。感温探测器的安装间距不应超过10m,感烟探测器的安装间距不应超过15m。探测器至端墙的距离,不应大于探测器安装间距的一半C.探测器至墙壁、梁边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1mD.探测器至空调送风口边的水平距离不

27、应小于2 m,并宜接近回风口安装51.安装在天棚上的探测器边缘与下列设施的边缘水平间距宜保持在(C)A.与照明灯具的水平净距不应小于0.1mB.感温探测器距高温光源灯具(如碘鸨灯、容量大于100W的白炽灯等)的净距不应小于0.4mC.距电风扇的净距不应小于1.5mD.距不突出的扬声器净距不应小于0.2m52.下列对探测器数量的确定正确的是(B)A.在梁突出顶棚的高度小于100mm的顶棚上设置感烟、感温探测器时,可不考虑梁对探测器保护面积的影响B.当被梁隔断的区域面积超过一只探测器的保护面积时,则应将被隔断的区域视为一个探测区域C.当梁突出顶棚的高度超过800mm时,被梁隔断的每个梁间区域应至少

28、设置只探测器D.当梁间净距小于0.5m 时,可不计梁对探测器保护面积的影响,视为平顶棚53下列对手动火灾报警按钮的设置正确的是(C)A.报警区域内每个防火分区,应至少设置个手动火灾报警按钮。从一个防火分区内的任何位置到最邻近的一个手动火灾报警按钮的步行距离,不应大于20mB.自动火灾报警按钮应在火灾报警控制器或消防控制(值班)室的控制、报警盘上有专用独立的报警显示部位号,不应与火灾自动报警显示部位号混合布置或排列,并有明显的标志C.手动火灾报警按钮系统的布线宜独立设置D.手动火灾报警按钮安装在墙上的高度可为1.5 1.8m,按钮盒应具有明显的标志和防误动作的保护措施54.下列选项中符合火灾应急

29、广播扬声器的设置要求的是(D)A.走道、大厅、餐厅等公共场所,扬声器的设置数量,应能保证从本层任何部位到最近一个扬声器的步行距离不超过20m。在走道交叉处、拐弯处均应设扬声器。走道末端最后一个扬声器至走道末端的距离不大于12.5mB.走道、大厅、餐厅等公共场所装设的扬声器,额定功率不应小于5WC.客房内扬声器额定功率不应小于2WD.设置在空调、通风机房、洗衣机房、文娱场所和车库等处,有背景噪声干扰场所内的扬声器,在其播放范围内最远的播放声压级,应高于背景噪声15Db5 5.火灾应急广播系统宜设置专用的播放设备,扩音机容量宜按扬声器计算总容量的1.3倍确定,若与建筑物内设置的广播音响系统合用时,

30、应符合下列哪项要求(A)A.火灾时应能在消防控制室将火灾疏散层的扬声器和广播音响扩音机,强制转入火灾应急广播状态B.客房内扬声器额定功率不应小于1WC.采用射频传输集中式音响播放系统时,床头控制柜内扬声器宜有紧急播放火警信号功能,如床头控制柜无紧急播放火警信号功能时,设在客房外走道的每个扬声器的实配输入功率不应小于5 W,且扬声器在走道内的设置间距不宜大于10mD.消防控制室应能监控火灾应急广播扩音机的工作状态,并能遥控开启扩音机和用传声器间接播音56.下列部位应设置消防专用电话分机,不符合要求的是(D)A.消防水泵房、备用发电机房、配变电室、主要通风和空调机房、排烟机房、消防电梯机房及其他与

31、消防联动控制有关的且经常有人值班的机房B.灭火控制系统操作装置处或控制室C.消防值班室、总调度室D.设有手动火灾报警按钮、消火栓按钮等处宜设置电话塞孔。电话塞孔在墙上安装时,其底边距地面高度宜为1.51.8m57.下列部位应设置备用照明的是(A)A.疏散楼梯(包括防烟楼梯间前室)、消防电梯及其前室,合用前室、高层建筑避难层(间)等B.消防控制室、自备电源室、配电室、消防水泵房、排烟机房、防排烟机房、电话总机房以及在火灾时仍需要坚持工作的其他房间等C.观众厅、宴会厅、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及每层建筑面积超过lO O O nf的展览厅、营业厅等D.建筑面积超过100m的演播室、人员较密集的地下室、每

32、层人员密集的公共活动场所等。58.消防设备供电及控制线路选择不正确的是(D)A.凡建筑物内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保护对象分级为特级,消防供电负荷等级为一级的消防设备供电干线及支线,宜采用矿物绝缘电缆;当线路的敷设保护措施符合防火要求时,可采用耐火类电缆B.凡建筑物内火灾自动报警保护对象分级为一级、消防用电供电负荷等级为级的消防设备供电干线及支线,宜采用耐火类电缆,当线路的敷设保护措施符合防火要求时,可降一级标准选择C.凡建筑物内火灾自动报警保护对象分级为二级、消防用电供电负荷等级为二级的消防设备供电干线线及支线,应采用阻燃电线、电缆D.消防设备供电线路,其导线截面的选择,应适当放宽,一般可减小一级5

33、9.下列关于线路敷设不正确的是(C)A.当采用矿物绝缘型耐火类电缆时,应直接明敷设(含吊顶内明敷设)B.阻燃电缆或耐火电缆在电气井道内或电缆沟内敷设时不可穿管保护,但应采取一定的措施与非消防用电电缆隔离C.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用的电缆竖井,宜与电力、照明用的低压配电线路电缆竖井分别设置。如受条件限制必须合用时,两种电缆分别布置在楼梯的两侧D.建筑物内宜按楼层分别设置配线箱做线路汇接。当同一系统不同电流类别或不同电压等级的导线,应分别接于不同的端子板上,且各种端子板应作明确的标志和隔离6 0.消防控制室(中心)的位置选择,宜满足什么要求(D)A.消防控制室应设置在建筑物的首层或地下一层,距通往室外出

34、入口不应大于10mB.内部和外部的消防人员能容易找到并可以接近的房间部位。并应设在交通方便和发生火灾时易延燃的部位C.应将消防控制室设于厕所、锅炉房、浴室、汽车库、变压器室等的贴邻和上、下层相对应的房间D.有条件时宜与防灾监控、广播、通讯设施等用房相邻近61.下列符合系统设计应原则的是(B)A.入侵报警系统应由探测前端、传输、声光显示与(或)记录三个主要部分组成B.根据总体纵深防护和局部纵深防护的原则,分别设置或综合设置建筑物(群)周界防护、建筑物内区域防护、空间防护、实物目标防护系统C.系统应自成网络,不可独立运行;应能与视频监控系统、出入口控制系统等联动;应具有网络接口、扩展接口等D.根据

35、需要,系统除应具有本地报警功能外,还应具有异地报警功能。具有异地报警功能的系统,不应有报警模式识别功能62.下列符合入侵探测器的选择规定的是(C)A.各类入侵探测器的设置原则是防范区内不得有盲区,探测器之间应有至少10%以上的交叉覆盖面,探测器的作用距离应有20%裕量。在交叉覆盖时,应避免相互干扰B.探测器的设置应远离影响其工作的电磁辐射、热辐射、光辐射、噪声、气象条件等环境,或采取防护措施C.复合入侵探测器,应视为一种探测技术的探测装置D.被动紫外探测器的防护区内不应有障碍物63.下列符合系统的信号传输规定的是(D)A.传输方式的选择应根据系统规模、系统功能、现场环境和管理方式综合考虑。一

36、般采用专用无线传输为主、有线信道传输为辅的传输方式B.控制信号电缆耐压不应低于A C 250V,铜芯绝缘导线、电缆芯线的截面积应不小0.50mm2;穿管敷设的绝缘导线,芯线的截面积应不小于0.8 mm2;多芯电缆的芯线截面积应不小于0.30mm2C.电源线耐压不应低于AC400V,铜芯绝缘导线、电缆芯线的截面积应不小于1.0 mm2D.要求较高的项目,缆线应敷设在接地良好的金属管或金属桥架内64.下列不符合显示、记录及控制要求的是(C)A.现场报警控制器宜安装在具有自身防护设施的弱电间内,应配备可靠电源,断电时应能保存以往的运行数据B.系统应能显示和记录发生的入侵事件、时间和地点。重要部位报警

37、时,系统应能对报警现场进行声音和(或)图像的复核,复核手段不宜少于3种C.系统应能按时间、区域、部位任意编程设防和撤防D.在探测器防范区内,发生入侵事件时,系统不应产生漏报警,平时宜避免误报警65.一级防护系统设计应满足什么要求(C)A.文博馆禁区必须配备4 种以上不同探测原理的探测器组成立体防护;银行营业场所高度风险区必须配备2 种以上不同探测原理的探测器组成立体防护。中度风险区(涉及银行票据交易等区域)应适当设置入侵报警装置及紧急报警按钮B.重点目标防护:存款业务区应设置2 路以上的独立防区,每路串联的紧急报警装置不应超过2 个;文物展柜应设置2 种以上探测报警装置,并设置实体防护C.各区

38、在发生入侵报警时,应能进行声、像复核。高度风险区触发报警时,应为一级报警模式,同时启动现场声光报警装置。其他风险区触发报警时,宜采用二级报警模式D.民用机场安检区应设置防爆安检系统,包括X 射线安检设备、金属探测门、爆炸物检测仪等其它设备。铁路车站的旅客进站口、行包房应设置防爆安检系统,包括X 射线安检设备、爆炸物检测仪等其它设备。文博馆的宾客入U 宜安装防雷系统6 6.下列符合系统设计原则的是(B)A.视频监控系统应由摄像、传输、显示与图像记录、控制、监控五个主要部分组成,并具有对图像信号的分配、切换、存储、还原等功能B.系统设计应满足监控区域有效覆盖、布局合理、图像清晰、控制有效的基本要求

39、C.视频监控系统的制式应采用与通用的电视制式一致,选用设备、部件的视频输入和输出阻抗以及电缆的特性阻抗均应为80;音频设备的输入、输出阻抗宜为高阻抗D.沿警戒线设置的视频监控系统,宜对沿警戒线10m宽的警戒范围实现无盲区监控6 7.下列符合摄像机的设置规定的是(D)A.应优先选用C C D 摄像机。要求彩色摄像机的水平清晰度在200TVL以上,黑白摄像机的水平清晰度在400TVL以上B.摄像机信噪比要求在50dB以上C.监视场所的最低环境照度应高于摄像机要求最低照度(灵敏度)的8倍D.被监视场所照度低于所采用摄像机要求的最低照度时,应在摄像机防护罩上或附近加装辅助照明(应急照明)设施。室外安装

40、的摄像机,宜加装对大雾透射力强的灯具6 8.下列符合选择显示方式规定的是(D)A.彩色摄像机应选用彩色监视器,黑白摄像机应选用黑白监视器,至少配置三台以上B.一般采用12-25黑白或彩色监视器,最佳视距宜在34 倍显像管尺寸之间C.应选用比摄像机低一档(100TVL)清晰度的监视器D.有特殊要求时,可采用大屏幕投影、背投或电视墙等69.下列符合室内线路的布线设计应做到短捷、隐蔽、安全、可靠,尽量减少与其他系统交叉及共用管槽的要求的是(A)A.线缆选型应根据各系统不同功能要求采用不同规格及类型的线缆B.线缆保护管宜首选金属管,其次是阻燃BV管、封闭式金属线槽或阻燃BV线槽C.二级风险场所的布线槽

41、架应有防火措施及槽盖开启限制措施D.当与其他弱电系统共用线槽时,应减分隔板分类敷设70.下列对联动控制和系统集成描述不正确的是(D)A.入侵报警系统应与视频监控系统联动,旦发生报警,视频监控系统立即启动进行监视,同时自动进行实时录像状态B.视频监控系统宜与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联动,在火灾情况下,可自动将监视画面切换至现场,监视火灾趋势,向消防人员提供必要信息C.安全防范系统的集成应遵守行业管理的相关规定,在开放标准的软硬件平台上,适当地实现可互操作、资源共享及综合管理D.被监视场所照度低于所采用摄像机要求的最低照度时,应在摄像机防护罩上或附近加装辅助照明(应急照明)设施。室外安装的摄像机,宜加装对

42、大雾透射力强的二.判断题1.民用建筑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保护对象分级应根据其使用性质、火灾危险性,火灾疏散和扑救难度等综合确定,分为特级、一级、二级、三 级.(义)2.高层民用建筑中,一类高层建筑为特级保护对象,二类高层建筑为一级保护对象(X)3.报警区域应按防火分区或楼层划分。-个报警区域宜由个防火分区或同楼层的几个防火分区组成。.(J)4.火灾自动报警部位号的显示,一般是以探测区域为单元,但对非重点建筑当采用非总线制式,亦可考虑以分路为报警显示单元.(J)5.一个报警区域宜设置台区域火灾报警控制器或一台火灾报警控制器,系统中区域火灾报警控制器或火灾报警控制器不应超过三台.(X)6.当用一台区域

43、火灾报警控制器或一台火灾报警控制器警戒多个楼层时,应在每个楼层的楼梯口或消防电梯前室等明显部位,设置识别着火楼层的灯光显示装置.(X)集中火灾报警控制器或火灾报警控制器,应设置在有专人值班的消防控制室或值班室内.(V )7.各避难层内应设独立的火灾事故广播系统,该系统宜能接收消防控制中心的有线和无线两种播音信号.(V )8.建筑中的电缆竖井,宜按避难层上下错位设置,有条件时竖井之间的水平距离至少相隔两个防火分区.(X)9.消防水泵、防烟和排烟风机的控制设备当采用总线编码模块控制时,还应在消防控制室设置手动直接控制装置.(V)10.气体灭火系统在报警或释放灭火剂时,应在建筑物的消防控制室(中心)

44、有显示信号(J)11.设在排烟风机入口处的防火阀动作后应联动停止排烟风机.(V)12.设于空调通风管道上的防排烟阀,宜采用定温保护装置直接动作阀门关闭;只有必须要求在消防控制室远方关闭时,才采取远方控制.(J)13.火灾确认后,应能在消防控制室或配电所(室)自动切除相关区域的非消防电源(X)1 4.防水泵(包括喷淋泵)、排烟风机及正压送风机等重要消防用电设备,宜采取定期自动试机、检测措施.(V)15.火灾发展迅速,有强烈的火焰辐射和少量的烟、热,应选用感温探测器.(X)16.大型库房、中厅、室内广场、大型车库等高大空间建筑宜选用火焰探测器,吸气式探测器或其组合.(X)17.对于在火势蔓延前产生

45、可见烟雾、火灾危险性大的场合,如:电子设备机房、配电室、控制室等处,宜采用光电感烟探测器,或光电和离子感烟探测器的组合.(V)18.若火灾初期环境温度变化难以肯定,宜选用差定温复合式探测器。垃圾间等有灰尘污染的场所,亦宜选用差定温复合式探测器.(V)19.当有自动联动装置或自动灭火系统时,宜采用感烟、感温、火焰探测器(同类型或不同类型)的组合。.(V)20.探测器至空调送风口边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1.0m,并宜接近回风口安装.(X)21.开水房、浴室等房间连接的走廊安装探测器时,应避开其入口边缘1.0m安装.(X)2 2.感温探测器距高温光源灯具(如碘铝灯、容量大于100W的白炽灯等)的净距不应

46、小于 1.0m.(X)23.当梁突出顶棚的高度在100 3 0 0时,按附录D.2和D.3确定梁的影响和一只探测器能够保护的梁间区域的个数。.(X)24.报警区域内每个防火分区,应至少设置一个手动火灾报警按钮。从一个防火分区内的任何位置到最邻近的一个手动火灾报警按钮的步行距离,不应大于20m.(X)25.手动火灾报警按钮应在火灾报警控制器或消防控制(值班)室的控制、报警盘上有专用独立的报警显示部位号,不应与火灾自动报警显示部位号混合布置或排列,并有明显的标志。.(V)26.消防火警电话用户话机或送受话器的颜色宜采用红色。火警电话机挂墙安装时,底边距地高度为1.0m。.(X)27.设有手动火灾报

47、警按钮、消火栓按钮等处宜设置电话塞孔。电话塞孔在墙上安装时,其底边距地面高度宜为1.1 1.3m。.(X)28.疏散照明灯的设置,应不影响正常通行,并不应在其周围存放有容易混同以及遮挡疏散标志灯的其他标志牌等.(V)29.消防联动控制装置的直流电源电压,应采用36V。.(X)30.消防系统用电负荷等级为一级时,应由常用电源和自备电源或城市电网中独立于正常电源的专用回路提供备用电源的双电源供电.(V)31.两路消防电源同时供电时,可由任一回路作常用电源,当常用电源断电时,另一路电源应能自动投入,确保消防系统的可靠供电。.(V)32.消防用电设备配电系统的分支线路应跨越防火分区,分支干线不宜跨越防

48、火分区。.(X)3 3.公共建筑屋顶层,除消防电梯外的其他消防设备,可采用一组消防双电源供电,末端应设自动切换配电箱,由配电箱引至相应设备控制箱,应采用集中式.(X)34.高层建筑楼梯间的应急照明,宜山消防总电源中的应急电源,提供专用回路,采用树干式供电,每层或最多不超过3层,设置应急照明配电箱,提供备用照明和疏散照明电源.(X)3 5.断路器的额定电流不应小于120%的电动机额定工作电流,应设置瞬时短路保护,不应设置过负荷保护和剩余电流动作保护.(X)36.消防线路的选择及其敷设,应满足火灾时连续供电或传输信号的需要,所有消防线路,应为铜芯导线.(J)37.当线路暗敷设时应穿金属管或电工塑料

49、管保护,并应敷设在不燃烧结构内,且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20mm。.(x)38.消防系统规模大,需要集中管理的群体建筑及建筑高度超过150m的高层民用建筑内应设消防控制中心。.(X)39.盘前操作距离,单列布置时不小于1.5 m,双列布置时不小于2m;但在值班人员经常工作的一面,控制屏(台)到墙的距离不宜小于2m.(X)40.消防控制室内不应穿过与消防控制室无关的电气线路及其他管道,亦不可装设与其无关的其他设备。.341.消防控制室内应有显示被保护建筑的重点部位、疏散通道及消防设备所在位置的平面图或模拟图等.(V)42.一级工程:一级风险或投资额200万元以上的工程.(X)43.系统设计应以用户提

50、出的安全防范要求为主要依据,有条件时应对现场进行勘查。一、二级工程必须进行初步设计和方案论证,待相应主管部门批准后,方可进行正式设计.(J)4 4.根据需要,系统除应具有本地报警功能外,还应具有异地报警功能。具有异地报警功能的系统,还应具有报警模式识别功能。.(V)45.入侵探测器盲区边缘与防护目标间的距离不得小于1m.(X)46.视频监控系统应由摄像、传输、显示与图像记录、控制四个主要部分组成,并具有对图像信号的分配、切换、存储、还原等功能。.(V)47.视频监控系统的制式应采用与通用的电视制式一致,选用设备、部件的视频输入和输出阻抗以及电缆的特性阻抗均应为80Q;音频设备的输入、输出阻抗宜

51、为高阻抗.(X)48.监视场所的最低环境照度应高于摄像机要求最低照度(灵敏度)的5倍。.(X)49.摄像机需要隐蔽时,可设置在天花板或墙壁内。电梯轿厢内设置摄像机宜安装在电梯厢门左或右侧上角.(J)5 0 .室内线路宜选用外导体内径6mm以下的聚氯乙烯外套同轴电缆:室外线路宜选用外导体内径6 m m及以上的聚乙烯外套同轴电缆或光缆.(X)5 1.出入口控制系统宜由出入对象识别装置,出入口信息处理、控制、通信装置及出入口执行机构等三部分组成。.(V)5 2 .控制器宜安装在读卡机附近房间里、弱电间等隐蔽处,读卡机应安装在出入口、通道(门)旁,安装高度中心距地宜为1.5 m。.(X)5 3 .在停

52、车场(库)的入口区应设置出票读卡机,出口区应设置验票读卡机。在停车场(库)的出口区宜设置收费管理室.(J)5 4 .车辆检测器线圈宜为防水密封感应线圈,设计与施工时所有线路不得与地感线圈相交,并应与其保持至少1m的距离。.(X)5 5 .穿管线缆的总截面面积,直段时不应超过管内截面积的4 0%;弯段时不应超过管内截面积的2 0%,敷设在线槽内的线缆总截面面积不应超过线槽净截面积的5 0%.(X)三.填空题1 .火灾自动报警与联动控制系统的设计,应针对保护对象的特点,做到安全可靠,_技术先进,_经济合理_,管理维护方便2 .建筑高度超过_2 4 _m的其他民用建筑,以及与其相连高度不超过_ 2

53、4 _ m的裙房设置火灾自动报警与联动控制系统3 .民用建筑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保护对象分级应根据其使用性质、火灾危险性,火灾疏散和扑救难度等综合确定,分为_ 特级_、_ 一级_、_ 二级一4.保护对象分级为特级的民用建筑,应采用全面保护方式进行保护,保护对象分级为一级的民用建筑,应采用_ 总体保护_方式进行保护;保护对象分级为二级的民用建筑,宜采用区域保护_方式进行保护5.报警区域应按防火分区或楼层划分。一个报警区域宜由_一个防火分区_或同楼层的几个防火分区组成6 .探测区域应按独立房(套)间划分。一个探测区域的面积不宜超过_5 0 0 _m 2。从主要出入口能看清其内部,且面积不超过1 0 0

54、 0 m 2的房间,也可划分_ 一 _ 个探测区域7 .防烟楼梯间前室、_消 防 电 梯 前 室、_消防电梯_与防烟楼梯间合用的前室应分别单独划分探测区域8 .火灾自动报警部位号的显示,般是以探测区域为单元,但对非重点建筑当采用_非总线制式_,亦可考虑以分路为报警显示单元9 .一个报警区域宜设置一台区域火灾报警控制器或一台_火灾报警控制器_,系统中区域火灾报警控制器或火灾报警控制器不应超过两台1 0 .区域火灾报警控制器或火灾报警控制器应设置在_有人值班_的房间或场所1 1 .当用一台_区域_火灾报警控制器或一台火灾报警控制器警戒多个楼层时,应在每个楼层的楼梯口或消防电梯前室等明显部位,设置识

55、别着火楼层的灯光显示装置1 2.集中报警系统中系统中应设置一台_集中_火灾报警控制器和两台及以上区域火灾报警控制器,或设置一台火灾报警控制器和两台及以上区域显示器。1 3 .集中火灾报警控制器或火灾报警控制器,应能显示_火灾报警部位_信号和_控制信号,亦可进行联动控制1 4 .控制中心报警系统中系统中至少设置二台集中火灾报警控制器,台专用消防联动控制设备和两台及以上区域火灾报警控制器;或至少设置一台_火灾报警控制器_、一台消防联动控制设备和两台及以上区域显示器1 5 .建筑高度超过1 0 0 m的高层民用建筑火灾自动报警及控制系统设计,除应满足一类高层建筑的各项要求外,还应符合各避难层内应有可

56、靠的应急照明系统,其照度不应小于正常照度的_50%_16.建筑中的电缆竖井,宜按避难层上下错位设置,有条件时竖井之间的水平距离至少相隔一个_防火分区_17.消防联动控制对象应包括_灭火设施_;送风、防排烟设施;_防火卷帘_、防火门、水幕;电梯:非消防电源的断电控制等18.容易造成混乱带来严重后果的被控对象(如电梯、非消防电源及警报等)应由消防控制室集中_ 管理19.消防水泵、防烟和排烟风机的控制设备当采用总线编码模块控制时,还应在消防控制室设置一手动直接_ 控制装置20.消火栓按钮控制回路应采用_ 5 0 V _以下的安全电压。21.设有自动喷水灭火喷头需早期火灾自动报警的场所(不易检修的天棚

57、、闷顶内或厨房等外除外),宜同时设置一感烟_ 探测器。22.二氧化碳气体自动灭火系统的控制中被保护对象内应设有在释放气体前_ 3 0 _ S内人员疏散的声警报器23.设有二氧化碳等气体自动灭火装置的场所(或部位)应设_感烟定温_ 探测器与灭火控制装置配套组成的火灾报警控制系统24.应在被保护对象主要一出入口_ 门外,设手动紧急控制按钮并应有防误操作措施和特殊标志25.疏散通道的电动防火卷帘两侧设专用的感烟及感温探测器组、_ 警报装置_ 及手动控制 按 钮(应有防误操作措施)。26.疏散通道的电动防火卷帘应采取两次控制下落方式,第一次由感烟探测器控制下落距地1.80!一处停止:第二次由感温探测器

58、控制下落到底。并应分别将报警及动作信号送至消防控制室27.排烟阀动作后应起动相关的排烟风机和正压送风机,可采用接力控制方式开启,但不宜多于_ 5 _个,并由最后动作的排烟阀发送动作信号28.火灾确认后,应能在消防控制室或配电所(室)_手动_切除相关区域的非消防电源29.火灾发展迅速,有强烈的火焰辐射和少量的烟、热,应选用_ 火焰_探测器30.火灾形成特征不可预料的场所,可进行模拟试验,根据试验结果选择探测器在散发可燃气体、可燃蒸气和可燃液体的场所,宜选用一可燃气体可燃液体_探测器31.对于在火势蔓延前产生可见烟雾、火灾危险性大的场合,如:电子设备机房、配电室、控制室等处,宜采用_光电感烟_ 探

59、测器,或光电和离子感烟探测器的组合32.常温和环境温度梯度较大、变化区间较小的场所宜选用_定温_探测器33.在宽度小于3 m的走道顶棚上设置探测器时,宜_ 居中_布置。感温探测器的安装间距不应超过_ 1 0 _ m,感 烟 探 测 器 的 安 装 间 距 不 应 超 过 探 测 器 至 端 墙 的 距 离,不应大于探测器安装间距的一半34.在楼梯间、走廊等处安装感烟探测器时,应选在不直接受外部风吹的位置。当采用光电感烟探测器时,应避开_ 日光_或 _强光_直射探测器的位置35.在厨房、开水房、浴室等房间连接的走廊安装探测器时,应避开其入口边缘安装36.电梯井、未按每层封闭的管道井(竖井)等安装

60、火灾探测器时应在_最上层_ 顶部安装37.在梁突出顶棚的高度小于_ 200_mm的顶棚上设置感烟、感温探测器时,可不考虑梁对探测器保护面积的影响38.当梁突出顶棚的高度超过_600 _ m m时,被梁隔断的每个梁间区域应至少设置一只探测器39.报警区域内每个防火分区,应至少设置一个 _ 手动_ 火 灾报警按钮。从一个防火分区内的任何位置到最邻近的一个手动火灾报警按钮的步行距离,不应大于_30_m40.手动火灾报警按钮应在_ 火灾报警控制器 _ 或消防控制(值班)室的控制、报警盘卜.有专用独立的报警显示部位号,不应与火灾自动报警显示部位号混合布置或排列,并有明显的标志41.手动火灾报警按钮安装在

61、墙上的高度可为_1.3 1.5 _ m,按钮盒应具有明显的标志和防误动作的保护措施42.走道、大厅、餐厅等公共场所装设的扬声器,额定功率不应小于_ 3 W _43.消防控制室应能监控火灾应急广播扩音机的工作状态,并能遥控开启_扩音机_和用一传声器_ 直接播音44.应设置火灾应急广播备用扩音机,其容量不应小于火灾时需同时广播的范围内火灾应急广播扬声器最大容量总和的_1.5一 倍45.火灾应急广播用扬声器不得加开关,如加开关或设有音量调节器时,则应采用_三线_ 式配线强制火灾应急广播开放46.一类_ 高层居住建筑的疏散走道和安全出口应设置疏散指示标志照明,一二类_高层居住建筑可不设置47 .火灾报

62、警控制器的直流备用电源的蓄电池容量应按火灾报警控制器在监视状态下工作2 4 h _ 后,再加上同时用二个分路报火警_30_m in用电量之和计算48.消防控制室应设置在建筑物的一首层_ 或 _地下-层_,并应设直通室外的安全出入口,且应设置明显的标志49.安全技术防范系统的设计应根据建筑物的使用功能、性质、安全防范管理要求及建设标准,构成_ 技 术先进_、_ 安全可靠_、经济适用、灵活有效的安全技术防范体系50.入侵报警系统应由探测前端、传输_声光显示与(或)记录、_控制一四个主要部分组成51.各类入侵探测器的设置原则是防范区内不得有盲区,探测器之间应有至少_ 2 0 _%以上的交叉覆盖面,探

63、测器的作用距离应有_ 30 _%裕量。在交叉覆盖时,应避免相互干扰。52.入侵探测器盲区边缘与防护目标间的距离不得小于_ 5 _ m53.视频监控系统应由摄像、传输、显示与图像记录、控制四个主要部分组成,并具有对图像信号的分配、一切换_、存储、_还原_等功能54.出入口控制系统宜由出入_对象识别_ 装置,出入口信息处理、控制、通信装置及出入口_ 执行机构_ 等三部分组成四.简答题1.火灾自动报警与联动控制系统的设计,应针对保护对象的特点,做什么要求?安全可靠,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管理维护方便2.写出民用建筑应设置火灾自动报警与联动控制系统三大类建筑物?高 层 建 筑 低 层 建 筑 地 下 民

64、 用 建 筑3.民用建筑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保护对象分级,分为特级、-级、二级是根据什么来分的?使用性质、火灾危险性,火灾疏散和扑救难度等综合确定4.保护对象分级为特级的民用建筑应采用什么方式进行保护?保护对象分级为一级的民用建筑应采用什么方式进行保护?;保护对象分级为二级的民用建筑应采用什么方式进行保护?全面保护方式 总体保护方式 区域保护方式5.当采用总线方式网络结构时,应有断路和短路故障保护措施。对于断路故障宜采用什么结构?对于短路故障宜针对工程的重要程度和条件,采取在总线上适当部位插入什么的探测器等措施环形总线隔离器或选用带隔离器6.消防联动控制对象应包括内容?灭火设施 送风、防排烟设施

65、防火卷帘、防火门、水幕 电梯 非消防电源的断电控制7.消防联动控制应根据工程规模、管理体制、功能要求合理确定控制方式,般可采取怎样的控制方式?集中控制分散与集中相结合8.什么场所宜采用缆式线型感温探测器电缆托架、电缆隧道、电缆夹层、电缆沟、电缆竖井等场所9.什么场所可选用空气管线型差温探测器库房、电缆隧道、天棚内,地下汽车库以及地下设备层等场所10.探测器数量的确定的步骤?1.一个探测区域内所需设置的探测器数量,应按下式计算:NS/K.A2.在梁突出顶棚的高度小于200mm的顶棚上设置感烟、感温探测器时,可不考虑梁对探测器保护面积的影响3.当梁突出顶棚的高度在200 600m m 时,按附录D

66、.2 和D.3 确定梁的影响和一只探测器能够保护的梁间区域的个数4.当梁突出顶棚的高度超过600m m 时,被梁隔断的每个梁间区域应至少设置一只探测器。5.当被梁隔断的区域面积超过一只探测器的保护面积时,则应将被隔断的区域视为一个探测区域6.当梁间净距小于1 m 时,可不计梁对探测器保护面积的影响,视为平顶棚11.手动火灾报警按钮宜安装在什么部位?各楼层的楼梯间、电梯前室大厅、过厅、主要公共活动场所出入口餐厅、多功能厅等处的主要出入口主要通道等经常有人通过的地方12.消防火警电话用户话机或送受话器的颜色宜采用什么色?。火警电话机挂墙安装时,底边距地高度为多少?红 色 1.5m13.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常用电源应采用什么电源?直流备用电源应采用什么电池?并能保证在消防系统处于最大负载状态下不影响报警控制器的正常工作消防备用电源火灾报警控制器的专用蓄电池14.消防设备中的消防控制设备、消防水泵、消防电梯、防烟排烟风机等的供电,应在什么地方设置自动切换装置最末一级配电箱处15.安全防范工程规模按风险等级或工程投资额划分为三级,包括哪三级各有什么要求?1 一级工程:一级风险或投资额100万元以上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