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驱动电动机》PPT课件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20467327 上传时间:2021-03-22 格式:PPT 页数:221 大小:2.57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驱动电动机》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21页
《驱动电动机》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21页
《驱动电动机》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21页
资源描述:

《《驱动电动机》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驱动电动机》PPT课件(221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第 3 动 电 动 机 第 3 动 电 动 机 3.1 直流电动机 3.2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工作原理及特性 3.3 步进电动机 3.4 直流伺服电动机 3.5 交流伺服电动机 第 3 动 电 动 机 3.1 直 流 电 动 机 3.1.1 直流电动机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1 直流电动机的结构 直流电动机由定子和转子两大部分组成 。 直流电机运行时 静止不动的部分称为定子 , 定子的主要作用是产生磁场 , 由机 座 、 主磁极 、 换向极 、 端盖 、 轴承和电刷装置等组成 。 运行时 转动的部分称为转子 , 其主要作用是产生电磁转矩和感应电动 势 , 是直流电机进行能量转换的枢纽 , 所以通常又称

2、为电枢 , 由转轴 、 电枢铁心 、 电枢绕组 、 换向器和风扇等组成 。 图 3 1 是直流电机的纵剖面图 , 图 3 2是横剖面示意图 。 第 3 动 电 动 机 图 3-1 直流电机的纵剖面图 1 1 换向器; 2 电刷装置; 3 机座; 4 主磁极; 5 换向极; 6 端盖; 7 风扇; 8 电枢绕组; 9 电枢铁心 2 3 4 5 6 7 8 9 第 3 动 电 动 机 图 3-2 直流电机横剖面示意图 1 2 3 4 5 6 7 8 9 1 电枢绕组; 2 电枢铁心; 3 机座; 4 主磁极铁心; 5 励磁绕组; 6 换向极绕组; 7 换向极铁心; 8 主磁极极靴; 9 机座底脚

3、第 3 动 电 动 机 1) (1) 主磁极 。 主磁极由主磁极铁心和励磁绕组两部分组成 , 其作用是产生气隙磁场 。 铁心用 0.5 1.5 mm厚的钢板冲片叠压 铆紧而成 , 上面套励磁绕组的部分称为极身 , 下面扩宽的部分称 为极靴 , 极靴宽于极身 , 既可以使气隙中磁场分布比较理想 , 又便于固定励磁绕组 。 励磁绕组用绝缘铜线绕制而成 。 励磁绕组 套在极身上 , 再将整个主磁极用螺钉固定在机座上 。 第 3 动 电 动 机 (2) 换向极 。 两相邻主磁极之间的小磁极叫换向极 , 也叫 附加极或间极 。 换向极的作用是改善换向 , 减小电机运行时 电刷与换向器之间可能产生的火花

4、。 换向极由换向极铁心和 换向极绕组组成 。 换向极铁心一般用整块钢制成 , 对换向性 能要求较高的直流电机 , 换向极铁心可用 1.0 1.5 mm厚的钢 板冲制叠压而成 。 换向极绕组用绝缘导线绕制而成 , 套在换 向极铁心上 。 整个换向极用螺钉固定于机座上 。 换向极的数 目与主磁极相等 。 第 3 动 电 动 机 (3) 机座 。 电机定子部分的外壳称为机座 , 见图 3-1中的 3, 一方面机座用来固定主磁极 、 换向极和端盖 , 并对整个电机起 支撑和固定作用 , 另一方面也是磁路的一部分 , 借以构成磁极 之间磁的通路 , 磁通通过的部分称为磁轭 。 为保证机座具有足 够的机械

5、强度和良好的导磁性能 , 一般为铸钢件或由钢板焊接 而成 。 第 3 动 电 动 机 (4) 电刷装置 。 电刷装置用以引入或引出直流电压和直流 电流 。 电刷装置由电刷 、 刷握 、 刷杆和刷杆座等组成 。 电刷 放在刷握内 , 用弹簧压紧 , 使电刷与换向器之间有良好的滑动 接触 , 刷握固定在刷杆上 , 刷杆装在圆环形的刷杆座上 , 相 互之间必须绝缘 。 刷杆座装在端盖或轴承内盖上 , 圆周位置可 以调整 , 调好以后加以固定 。 第 3 动 电 动 机 2) 转子 (电枢 )部分 (1) 电枢铁心 。 电枢铁心是主磁通磁路的主要部分 , 同 时用以嵌放电枢绕组 。 为了降低电机运行时

6、电枢铁心中产生 的涡流损耗和磁滞损耗 , 电枢铁心用 0.5 mm厚的硅钢片冲制 的冲片叠压而成 , 冲片的形状如图 3-3所示 。 叠成的铁心固定 在转轴或转子支架上 , 铁心的外圆开有电枢槽 , 槽内嵌放电 枢绕组 。 第 3 动 电 动 机 图 3-3 电枢铁心冲片 1 2 3 1 齿; 2 槽; 3 轴向通风孔 第 3 动 电 动 机 (2) 电枢绕组 。 电枢绕组的作用是产生电磁转矩和感应电 动势 , 是直流电机进行能量变换的关键部件 。 它由许多线圈 按一定规律连接而成 , 线圈用高强度漆包线或玻璃丝包扁铜线 绕成 , 不同线圈的线圈边分上下两层嵌放在电枢槽中 , 线圈与 铁心之间

7、和上 、 下两层线圈边之间都必须妥善绝缘 , 为防止离 心力将线圈边甩出槽外 , 槽口用槽楔固定 。 第 3 动 电 动 机 (3) 换向器 。 在直流电动机中 , 换向器配以电刷 , 能将 外加直流电源转换为电枢线圈中的交变电流 , 使电磁转矩的 方向恒定不变;在直流发电机中 , 换向器配以电刷 , 能将电 枢线圈中感应产生的交变电动势转换为正 、 负电刷上引出的 直流电动势 。 换向器是由许多换向片组成的圆柱体 , 换向片 之间用云母片绝缘 , 换向片的紧固通常如图 3-4所示 , 换向片 的下部做成鸽尾形 , 两端用钢制 V形套筒和 V形云母环固定 , 再用螺母锁紧 。 第 3 动 电

8、动 机 图 3-4 普通换向器 1 2 3 4 1V 形套筒; 2 云母环; 3 换向片; 4 连接片 第 3 动 电 动 机 (4) 转轴 。 转轴起转子旋转的支撑作用 , 需有一定的机 械强度和刚度 , 一般用圆钢加工而成 。 第 3 动 电 动 机 2 直流电动机的工作原理 任何电机的工作原理都是建立在电磁力和电磁感应基础之 上的 , 直流电动机也是如此 。 直流电动机工作时电刷两端外加 直流电源 , 转子上同轴连接机械负载 。 如图 3-5所示 , 电机作 为电动机运行时 , 由直流电源把直流电能经电刷 A、 B引入电机 , 在图 3-5( a) 所示的瞬间 , 导体 a的电流方向为

9、, 导体 b的电 流方向为 , 载流导体在磁场中受到电磁力作用 , 方向由左手法 则确定 , a、 b导体所受的电磁力对轴形成一个顺时针方向的转 矩 ( 电磁转矩 ) , 当电磁转矩大于阻力矩时 , 电枢沿顺时针方 向旋转 。 第 3 动 电 动 机 图 3-5 直流电动机的工作原理 N S T n a A B b ( a ) N S T n b A B a ( b ) 第 3 动 电 动 机 直流电机的电枢电势 a是指电机正负电刷间的电势,电枢 电势可用下式表示: nCE ea ( 3-1) 式中 , Ce为直流电机的电势常量 , 与电机的结构有关 , ( P为电机的极对数; N为电枢的总导

10、体数; a为并联支路对数 ) ; 为正 、 负电刷间的磁通 ;n为电机的转速 。 电枢绕组感应电势的方向 , 用右手法则判定 。 a PNC e 60 第 3 动 电 动 机 直流电机电枢绕组中的电流与磁通 相互作用 , 产生电磁 力和电磁转矩 。 电磁转矩 T是指电枢绕组中每根导体所受电磁转 矩的和 。 电磁转矩可用下式表示: aT ICT ( 3-2) 式中 ,CT为直流电机的转矩常量 , 与电机的结构有关 , 为正、负电刷间的磁通; Ia为电枢电流。 2 PNC T ; 第 3 动 电 动 机 因为 ,60,2 aPNCaPNC eT 所以 eT Ca PNC 55.9 602 60 (

11、 3-3) 无论是发电机还是电动机 , 电磁功率均指电机通过电磁 感应原理进行能量转换的这部分功率 , 既可以表示为机械功 率的形式 , 也可以表示为电功率的形式 。 因此,无论是发电机还是电动机,电磁功率都可表示为 Pem=EaIa=T ( 3-4) 第 3 动 电 动 机 3 直流电机的可逆原理 直流发电机和电动机的结构完全相同 , 每一台电机既可以 作为发电机运行 , 也可以作为电动机运行 , 这一性质称为直 流电机的可逆原理 。 电机的实际运行方式由外部条件决定: 如果在电机轴上施加外力 , 使电枢转动 , 那么电机可以把输入 的机械能转换为直流电能输出 , 电机作为发电机运行;如果在

12、 电枢绕组两端施加直流电源 , 输入直流电流 , 那么电机可以把 输入的直流电能转换为机械能输出 , 电机作为电动机运行 。 发电机和电动机 , 不是两种不同的电机 , 而是同一电机的两种 不同的运行方式 。 第 3 动 电 动 机 3.1.2 直流电动机的机械特性 1 机械特性方程式 他励直流电动机的机械特性方程式可由电动机的基本方 程式导出 。 他励直流电动机的电路原理接线图如图 3-6所示 。 第 3 动 电 动 机 图 3-6 他励直流电动机的接线图 U M I a E a R pa I f U f R f r f 第 3 动 电 动 机 电势方程式: U=Ea+IaR 电枢电势: E

13、a=Cen 电磁转矩: T=CTIa 式中 ,R=Ra+RPa, 表示电枢总电阻 , 包括电枢电阻 a和附 加电阻 RPa 。 第 3 动 电 动 机 将 Ea和 T的表达式代入电势方程式中,可得机械特性方程式为 TCC RCUn Tee 2 ( 3-5) 在机械特性方程式 ( 3-5) 中 , 当电源电压 U、 电枢总电阻 R、 磁通 为常数时 , 即可画出一条向下倾斜的直线如图 3-7所 示 , 这根直线就是他励直流电动机的机械特性 , 即 n=f(T)。 由图 可见 , 转速 n随电磁转矩 T的增大而降低 , 这说明电动机加上负 载 , 转速会有一些降落 。 第 3 动 电 动 机 1)

14、 理想空载点 A( 0, n0) 在方程式( 3-5)中,当 T=0时, n=U/Ce 称为理想空载转 速 n0,即 C Un e 0 ( 3-6) 由公式 ( 3-6) 可见 , 调节电源电压 U或磁通 , 可以改变 理想空载转速 n0的大小 。 必须指出 , 电动机的实际空载转速 n0 比 n0略低 , 如图 3-7所示 。 这是因为 , 电动机在实际的空载状态 下运行时 , 其输出转矩 T2=0, 但电磁转矩 T不可能为零 , 必须 克服空载阻力转矩 T0, 即 T=T0, 所以实际空载转速 n0为 020 0 TCC Rnn Te ( 3-7) 第 3 动 电 动 机 2) 堵转点 B

15、( TK, 0) 图 3-7中 , 机械特性与横轴的交点 B即为堵转点 。 在堵转点 , n=0, 因而 Ea=0。 此时电枢电流 Ia=U/(Ra+RPa)=IK, 称为堵转电 流 。 与堵转电流相对应的电磁转矩 TK=CTIK称为堵转转矩 。 第 3 动 电 动 机 0 T n B TT 0 n 0 A n 图 3-7 他励直流电动机的机械特性 第 3 动 电 动 机 3) 机械特性的斜率 方程式( 3-5)中右边第二项表示电动机带负载后的转速 降,用 n表示,则 TT CC Rn Te 2 ( 3-8) 其中, 表示机械特性的斜率,在同样的理想空载 转速下, 越小, n小,即转速随电磁转

16、矩的变化较小,称此 机械特性为硬特性; 越大, n大,即转速随电磁转矩的变化 较大,称此机械特性为软特性。 2 Te CC R 第 3 动 电 动 机 将公式( 3-6)及( 3-8)代入式( 3-5),即得机械特性 方程式的简化式: Tnn 0 ( 3-9) 第 3 动 电 动 机 2 固有机械特性 当他励电动机的电源电压 U=UN, 磁通 =N, 电枢回路中 附加电阻 RPa=0时 , 电动机的机械特性称为固有机械特性 。 固 有机械特性的方程式为 TCC RC Un NTe a Ne N 2 ( 3-10) 根据公式( 3-10)可绘出他励直流电动机的固有机械特性如图 3-8所示。由于

17、Ra较小,数值最大,所以特性的斜率 最小, 他励直流电动机的固有机械特性较硬。 第 3 动 电 动 机 图 3-8 他励直流电动机的固有机械特性 n N n n 0 0 T N T 第 3 动 电 动 机 3 人为机械特性 1) 电枢回路串接电阻时的人为机械特性 此时 U=UN, = N, R=Ra+RPa, 电枢串接电阻 RPa时的人为机 械特性方程式为 T CC RR C Un NTe paa Ne N 2 ( 3-11) 第 3 动 电 动 机 与固有机械特性相比 , 电枢回路串接电阻时的人为机械 特性的特点是: 理想空载点 保持不变; 斜率 随 的增大而增大,使转速降 n增大,特性 变

18、软。如图 3-9所示是不同 时的一组人为机械特性(从理 想空载点发出的一组射线)。 Ne N C Un 0 PaR PaR 第 3 动 电 动 机 图 3-9 他励直流电动机电枢回路串接电阻时的人为机械特性 n n 0 0 T R a R a R Pa 1 R a R Pa 2 第 3 动 电 动 机 2) 改变电源电压时的人为机械特性 此时,电枢不串接电阻( ),改变电源电压时的 人为机械特性方程式为: 0PaR T CC R C U n NTe a Ne 2 ( 3-12) 注意:由于受到绝缘强度的限制,因此电压只能从额定值 UN向下调节。 第 3 动 电 动 机 与固有机械特性相比 ,

19、改变电源电压时的人为机械特性的 特点是: (1) 理想空载转速 n0随电源电压 U的降低而成比例降低 。 (2) 斜率 则保持不变 , 特性的硬度不变 。 图 3-10所示是不 同电压 U时的一组人为机械特性 ( 一组平行直线 ) 。 第 3 动 电 动 机 图 3-10他励直流电动机降压时的人为机械特性 n 0 T n 01 n 02 n 03 U N U 1 U 2 U N U 1 U 2 第 3 动 电 动 机 3) 改变磁通时的人为机械特性 一般他励直流电动机在额定磁通下运行时 , 电机已接近饱 和 。 改变磁通只能在额定磁通以下进行调节 。 此时 U=UN, 电枢不串接电阻 ( PP

20、a=0) , 减弱磁通时的人为 机械特性方程式为 T CC R C Un NTe a Ne N 2 ( 3-13) 第 3 动 电 动 机 图 3-11 他励直流电动机弱磁时的人为机械特性 n 0 T n 01 n 02 n 0 2 N 1 2 1 N 第 3 动 电 动 机 与固有机械特性相比 , 减弱磁通时的人为机械特性的特点 是: (1) 理想空载点 n0=UN CeN, 减弱磁通 , 理想空载转速 n0升高 。 (2) 斜率 与 2成反比 , 减弱磁通 , 使斜率 增大 , 特性变 软 。 如图 3 11所示是弱磁时的一组人为机械特性 ( 一组理想空 载转速升高 , 斜率变大的直线 )

21、 。 显然 , 在实际应用中 , 有时需要同时改变两个 、 甚至三个 参数 , 那么此时的人为机械特性同样可根据特性方程式分析得 到 。 第 3 动 电 动 机 4 机械特性的绘制 1) 他励直流电动机的固有机械特性是一条直线 , 只要求出直 线上两个点的数据 , 就可绘制出固有机械特性 。 一般选择理想 空载点 ( T=0, n0) 和额定点 ( TN, n0) 。 对于理想空载点,只需求 n0, 由于 Ne N C Un 0 第 3 动 电 动 机 式中 , UN已知, Ce N可由额定状态下的电势方程式求得: N aNN Ne n RIUC ( 3-14) 式中、均已知,只有为未知,可以

22、实测,也可用下式估算得到: 2)3221( N NNN a I PIUR ( 3-15) 式 ( 3-15) 是一个经验公式 , 表示在额定负载下 , 电枢绕 组的铜损耗占电机总损耗的 1/2 2/3。 这样 , 按公式 ( 3-15) 估算出 Ra后 , 代入公式 ( 3-14) , 即可算出 Ce N, 因而可得理想空载点 。 第 3 动 电 动 机 对于额定点,只需求 : NT NNeN ICT 55.9 两点求出后,通过该两点连线即为固有机械特性。 第 3 动 电 动 机 2) 人为机械特性的绘制 对于各种人为机械特性 , 只需要将相应的参数代入机械特性 方程式中 , 求出任意两点 (

23、 一般仍选理想空载点和额定负载 点 ) , 即可绘出 。 下面通过例子来说明机械特性的绘制。 第 3 动 电 动 机 例 3-1 他励直流电动机 , PN=13 kW, UN=220V, IN=68.6A, nN=1500r/min。 (1) 绘制固有机械特性 。 (2) 分别绘制三种情况下的人为机械特性: 电枢回路中串入 Pa=0.9 。 电源电压降至额定电压的一半 , 即 U=110 V。 磁通减弱为额定磁通的 2/3,即 N 3 2 第 3 动 电 动 机 解 : (1)绘制固有机械特性 估算 Ra: 22.06.68 10136.682202121 2 3 2 N NNN a I PI

24、UR 计算 eN: 136.01500 22.06.68220 N aNN Ne n RIUC 理想转速: m i n/r1620136.0 2200 Ne N C Un 第 3 动 电 动 机 额定电磁转矩: mN5.886.68136.055.955.9 NNeN ICT 根据理想空载点( 0, 1620r/min)和额定运行点( 88.5 Nm, 1500 r/min)绘出固有机械特性,如图 3-12所示。 第 3 动 电 动 机 图 3-12 他励直流电动机固有机械特性和人为机械特性的绘制 n T 0 25 50 75 100 2 1 3 810 1060 1620 2430 U 11

25、 0 V 固有机械特性 R Pa 0. 9 N 3 2 第 3 动 电 动 机 (2) 绘制人为机械特性 电枢回路中串入 RPa=0.9 。 理想空载转速不变, T=T 时电动机的转速 n1为 m i n/r10605.88136.550.9 9.022.01620 2201 N NTe Paa T CC RRnn 人为机械特性是过( 0, 1620 r/min)和( 88.5Nm, 1060 r/min)两点的直线,如图 3-12中 1所示。 第 3 动 电 动 机 m in/8 1 01 3 6.0 1 1 00 rC Un Ne 电源电压 U=110V 理想空载转速降为 0n 时电动机的

26、转速 : NTT 2n m i n/r7005.88136.055.9 22.0810 2202 N NTe a T CC Rnn 人为机械特性是过( 0, 810 r/min)和( 88.5N m, 700 r/min) 两点的直线,如图 3-12中 2所示。 第 3 动 电 动 机 磁通减弱为 =2/3 N 理想空载转速升为 n0: n m i n/r2 4 3 03/21 3 6.0 2 2 00 e N C Un T=TN时电动机的转速 n3: m i n/r22605.88)136.03/2(55.9 22.02430)3/2( 2203 N NTe a T CC Rnn 第 3 动

27、 电 动 机 5. 电力拖动系统的稳定运行条件 在生产机械运行时 , 电动机的机械特性与生产机械的负载 转矩特性是同时存在的 。 为了分析电力拖动的运行问题 , 可以 把两者画在同一个坐标图上 。 如图 3-13所示 , 直线 1为电动机的 机械特性 , 直线 2为负载转矩机械特性 。 两条直线交于 A点 , 系 统在 A点恒速运行并处于平衡状态 。 但系统处于平衡状态并不能 代表系统在此点就能够稳定运行 。 第 3 动 电 动 机 图 3-13 电动机的机械特性 负载的机械特性 n 0 T n 0 n a 1 2 T L A 1 电动机的机械特性; 2 负载的机械特性 第 3 动 电 动 机

28、 必须注意 , 如果在交点处两特性配合情况不好 , 运行也有 可能是不稳定的 。 就是说 , 两种特性有交点仅是稳定运行的必 要条件 , 但还不充分 , 充分条件是:如果电力拖动系统原在交 点处稳定运行 , 由于出现某种干扰作用 ( 如电网电压的波动 、 负载转矩的微小变化等 ) , 离开了平衡位置 , 当干扰消除后 , 拖动系统还能回到原来的平衡位置 。 电力拖动系统如能满足这 样的特性配合条件 , 则该系统是稳定的 , 否则是不稳定的 。 第 3 动 电 动 机 图 3-14( a) 表示他励直流电动机 ( 特性 2、 3) 拖动恒转矩 负载 ( 特性 1) 。 系统原工作在平衡点 A处

29、, 由于某种原因 , 电 网电压向上波动 , 从 U1升为 U2, 电动机的特性由 2变为 3, 又由 于瞬间转速不变 , 系统工作点由 A平移到 B, 出现 TTL, 然后沿 BC加速直到 C点 , 最后又以 nC恒速运行 。 当扰动消失 , 电压从 U2降到 U1, 电动机的特性由 3回到 2, 系统工作点由 C平移到 D, 出现 TTL, 之后系统沿 DA减速 , 直到转速恢复到 nA。 可见 , 该 系统在扰动消失后还能回到原来的平衡位置 , 所以 A点是稳定运 行点 。 第 3 动 电 动 机 图 3-14 他励直流电动机的稳定运行条件 n 0 TT L T B T D A 1 2

30、C B D 3 U 2 U 1 ( a ) n 0 T ( b ) n 0 T ( c ) n 0 A B 1 2 2 T LA T LB T LB T LA T A n 0 A 1 2 第 3 动 电 动 机 从以上分析可见 , 对于恒转矩负载 , 要得到稳定运行 , 电 动机需要具有向下倾斜的机械特性 。 如果电动机的机械特性向 上翘 , 就不能稳定运行 。 推广到一般情况 , 如果电动机的机械特性 n=f(T)与负载的 机械特性 n=f(TL)在交点处的配合能满足下列要求 , 则系统的运 行是稳定的 , 否则是不稳定的: 在交点所对应的转速之上应保证 TTL。 即在交点 T TL处 ,

31、满足 dT/dndTL/dn。 显然 , 特 性这样的配合能保证系统有恢复原转速的能力 。 第 3 动 电 动 机 3.2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工作原理及特性 3.2.1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三相异步电机是一种交流旋转电机 , 由于它具有体积小 、 重量轻 、 结构简单 、 运行可靠 、 制造方便 、 价格低廉 、 效率高而 又坚固耐用等一系列优点 , 因此在生产中得到了及其广泛的应用 。 但异步电动机的缺点是它的启动 、 调速性能较差 。 异步电动机是靠定子绕组建立的旋转磁场在转子绕组中产生 感应电势与电流 , 因而产生电磁转矩而进行能量转换的 。 所以 , 异步电动机又称感应电动机

32、 。 第 3 动 电 动 机 1.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结构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种类很多 , 并且有不同的分类方法 。 按 转子绕组的结构分类有:笼型异步电动机和绕线形异步电动机 两类 。 笼型异步电动机的结构简单 、 制造方便 、 成本低 、 运行 可靠;绕线形异步电动机则可通过外串电阻来改善启动性能并 进行调速 。 若按机壳的防护形式分类 , 则可分为防护式 、 封闭 式和开启式 。 还可按电动机的容量的大小 、 冷却方式进行分类 。 不论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分类如何 , 各类异步电动机的基本 结构是相同的 。 它们都由定子和转子这两大基本部分组成 , 在 定子和转子之间存在着气隙 。 图 3-15

33、所示是一台三相鼠笼型异 步电动机的结构图 。 第 3 动 电 动 机 图 3-15 三相鼠笼型异步电动机结构图 端盖 机座 端盖 轴 出线盒 冷却风入口 转子铁心 冷却风扇 冷却风出口 密封轴承 定子绕组 转子导体 ( 铝 ) 定子铁心 第 3 动 电 动 机 1) ( 1) 定子铁心 。 定子铁心是主磁路的一部分 , 为了增强导 磁性能并减少磁滞损耗和涡流损耗 , 铁心由 0.5 mm的硅钢片叠 压而成 。 在定子铁心内圆上均匀的冲有一定数目的槽 , 用来嵌 放定子绕组 。 定子铁心及冲片的示意图如图 3-16所示 。 槽的 形状分半闭口槽 、 半开口槽和开口槽等 , 如图 3-17所示 。

34、 从提 高效率和功率因数来看 , 半闭口槽最好 , 因为它可以减少气隙 磁阻 , 使产生一定数量的旋转磁场所需的励磁电流最少 。 但由 于绕组的绝缘和嵌线工艺比较复杂 , 因此只用于低压中小型异 步电动机中 。 对于中型异步电动机通常采用半开口槽 , 对于高 压中型和大型异步机 , 一般采用开口槽 , 以便于嵌线 。 第 3 动 电 动 机 图 3-16 (a) 定子铁心; (b) 定子铁心冲片 ( a ) ( b ) 第 3 动 电 动 机 图 3-17 (a) 半闭口槽; (b) 半开口槽; (c) 开口槽 ( a ) ( b ) ( c ) 第 3 动 电 动 机 ( 2) 定子绕组 。

35、 定子绕组是电动机的定子电路部分 。 嵌放 在定子铁心的槽内 , 既可以是单层的 , 也可以是双层的 。 三 相绕组的六个出线端都引至接线盒上 , 首端为 U1、 V1、 W1, 尾端分别为 U2、 V2、 W2。 为了接线方便 , 这六个出线端在接 线板上的排列如图 3 18所示 , 根据需要可以连成星形和三角 形 。 第 3 动 电 动 机 图 3-18 (a) 星形连接; (b) 三角形连接 ( b )( a ) U 1 U 2 V 1 V 2 W 1 W 2 U 1 V 1 W 1 W 2 U 2 V 2 U 2 W 2 U 1 V 1 W 1 W 2 U 2 V 2 U 1 V 1

36、W 1 V 2 第 3 动 电 动 机 ( 3) 机座。 机座是电动机机械结构的组成部分, 用来 支撑整个电机。 第 3 动 电 动 机 2)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转子由转子铁心 、 转子绕组和转轴组成 。 ( 1) 转子铁心 。 转子铁心也是主磁路的一部分并且用来嵌 放转子绕组 。 它由厚 0.5 mm的硅钢片叠压而成 , 在铁心外缘冲 有一圈开口槽 , 外表面成圆柱形 。 中小型异步电动机的转子铁 心一般直接固定在转轴上 , 而大型异步电动机的转子铁心则套 在转子支架上 , 然后把支架固定在转轴上 。 第 3 动 电 动 机 ( 2) 转子绕组 。 转子绕组是转子的电路部分 , 它的作用 是感

37、应电势 、 流过电流并产生电磁转矩 。 按结构形式可分为笼 型和绕线形转子两种 。 笼型转子 。 笼型转子绕组是在转子铁心的每个槽内放入 一根导体 , 在伸出铁心的两端分别用两个导电端环把所有的导 条连接起来 , 形成一个自行闭合的短路绕组 。 如果去掉铁心 , 则剩下的绕组的形状就像一个鼠笼 , 如图 3-19所示 , 所以称之 为笼型转子 。 对于中小型异步电动机 , 笼型转子绕组一般采用 铸铝将导条 、 端环和风叶一次铸出 , 如图 3-19( a) 所示 。 也有 用铜条焊接在两个铜端环上的铜条笼型绕组 , 如图 3-19( b) 所 示。 第 3 动 电 动 机 图 3-19 (a)

38、 铸铝转子; (b) 铜排转子 ( a ) ( b ) 第 3 动 电 动 机 图 3-20 绕线形转子绕组示意图 第 3 动 电 动 机 绕线形转子绕组 。 绕线形转子与定子绕组一样 , 也是 一个对称的三相绕组 。 它连接成 Y形后 , 其三根引出线分别接 到轴上的三个集电环 , 再经电刷引出而与外部电路接通 , 如图 3-20所示 。 所以 , 可以通过集电环与电刷在转子绕组中串入附 加电阻或其他的控制装置 , 以便改善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启动性 能及调速性能 。 绕线形转子的异步电动机还装有提刷短路装置 。 当电动机启动完毕而不需调速时 , 可操作手柄将电刷提起切除 全部电阻的同时使三只集

39、电环短路起来 , 其目的是减少电动机 在运行中的电刷磨损和摩擦损耗 。 第 3 动 电 动 机 一般的绕线形异步电动机的外串电阻是放在电动机的非轴 端而且伸出盖外的 , 所以绕线形异步电动机的外形与笼型异步 电动机的外形有很大的区别 , 看上去一头大 、 一头小 , 大的是 电动机本身 , 小的是三相电阻包 , 且还有一个手柄外露 。 但 在生产实际中 , 大吨位行车主钩电动机的外串电阻可以不紧挨 在电动机旁 , 而且不需要手柄操作 , 而是操作员在驾驶室中控 制接触器开关来串入或调节电阻的 。 第 3 动 电 动 机 ( 3) 转轴 。 转轴是支撑转子铁心和输出转矩的部件 , 它必须具有足够

40、的刚度和强度 。 转轴一般用中碳钢车削加工 而成 , 轴伸出端铣有键槽 , 用来固定带轮或连轴器 。 第 3 动 电 动 机 3) 三相异步电动机中在定 、 转子之间有一气隙 , 该气隙比 同容量的直流电机的气隙小的多 , 一般仅为 0.2 1.5 mm。 气 隙的大小对异步机的性能有很大的影响 。 气隙大则磁阻大 , 要产生同样大小的旋转磁场就需较大的励磁电流 , 由于励磁电 流基本上是无功电流 , 所以为了降低电机的空载电流 , 提高功 率因数 , 气隙应尽量减少 。 但是气隙过小时 , 将使装配困难 , 运行不可靠 。 同时高次谐波磁场增强 , 从而使附加损耗增加以 及使启动性能变差 。

41、 一般气隙长度应为机械条件所容许达到的 最小值 。 第 3 动 电 动 机 2. 异步电动机的铭牌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铭牌数据有 : (1) 额定功率 PN: 是指电动机在额定运行时转轴上输出的机 械功率 , 单位是 kW。 (2) 额定电压 UN: 是指额定运行时电网加在定子绕组上的线 电压 , 单位是 V或 kV。 (3) 额定电流 IN: 是指电动机在额定电压下 , 输出额定功率 时 , 定子绕组中的线电流 , 单位是 A。 (4) 额定转速 nN: 是指额定运行时电动机的转速,单位是转 / 分( r/min)。 第 3 动 电 动 机 (5) 额定频率 fN: 是指电动机所接电源的频率

42、, 单位是 Hz。 中国的工频频率为 50 Hz。 (6) 绝缘等级 : 绝缘等级决定了电动机的允许温升 , 有时也 不标明绝缘等级而直接标明允许温升 。 (7) 接法 : 用 Y或 D表示 。 表示在额定运行时 , 定子绕组应采 用的连接方式 。 (8) 转子绕组开路电压 : 是指定子为额定电压 , 转子绕组开 路时的转子线电压 , 单位是 V。 (9) 转子绕组额定电流 : 是指定子为额定电压 , 转子绕组短 路时的转子线电流 , 单位是 A。 第 3 动 电 动 机 (8)、 (9)两项主要用来作为配备启动电阻时的依据 。 铭牌上除了上述的额定数据外 , 还表明了电动机的型号 。 型号一

43、般用来表示电动机的种类和几何尺寸等 。 如新系列的异 步电动机用字母 Y表示 , 并用中心高表示电动机的直径大小;铁 心长度则用 S、 M、 L表示 , S最短 , L最长;电动机的保护形式由 字母 IP和两个数字表示 , I是 International( 国际 ) 的第一个 字母 , P是 Protection( 防护 ) 的第一个字母 , IP后面的第一 个数字代表第一种防护形式 ( 防尘 ) 的等级 , 第二个数字代表 第二种防护形式 ( 防水 ) 的等级 , 数字越大 , 表示防护的能力 越强 。 第 3 动 电 动 机 3.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工作原理 1) 基本工作原理 图 3-2

44、1绘出了三相异步电动机工作原理的示意图 。 当三相 异步电动机接到三相电源上 , 定子绕组中便有对称的三相交流 电流 ( 相序为 U、 V、 W) 通过 , 产生一个旋转的磁场 ( 方向如图 3-21所示 , 转速 n1=60f1/P) 。 由于启动瞬间转子是静止的 , 因 此该旋转磁场与转子导体之间有相对运动 , 转子导体切割旋转 磁场产生感应电势 (方向由右手定则判定 ,如图 3-21所示 )。 由 于转子绕组闭合 , 转子绕组中便有电流通过 , 该电流与旋转磁 场作用 , 产生电磁力 F, 形成电磁转矩 T(方向由左手定则判定 )。 当电磁力矩大于转子所受的阻力矩的时候 , 转子就沿着电

45、磁转 矩方向旋转起来 。 电机把由定子输入的电能转变成机械能从轴 上输出 。 由图 3-21可知 , 异步电动机的转向与电磁转矩和旋转 磁场的转向一致 。 第 3 动 电 动 机 图 3-21 异步电动机的工作原理 T n n 1 U 1 V 2 W 1 U 2 V 1 W 2 第 3 动 电 动 机 由于异步电动机的旋转方向始终与旋转磁场的转向一致 , 而旋转磁场的方向又取决于三相电流的相序 ,因此要改变转向 , 只需改变电流的相序即可 , 即任意对调电动机的两根电源线 , 便可使电动机反转 。 异步电动机的转速恒小于旋转磁场的转速 n1。 因为如果当转 子的转速等于旋转磁场的转速 n1的时

46、候 , 转子导体与旋转磁场之 间就不再有相对运动 , 转子导体就不再切割旋转磁场的磁通 , 转子绕组中的电流及其所受的电磁力均消失 。 由此可见 , nn1是 异步电动机工作的必要条件 。 异步电动机的转速与旋转磁场的 转速不同 , 这就是异步电动机得名的原因 。 第 3 动 电 动 机 2) 异步电动机的转子与旋转磁场之间必须存在转差 ( n1-n) , 否则异步电动机就不能正常工作 。 转差相对于同步转速的比值 称为转差率 , 常用 s来表示 , 即 1 1 n nns ( 3-16) s是异步电动机的一个重要的运行参数 , 它反映异步电动机 的各种运行状态 。 对于异步电动机 , 起动的

47、瞬间 , n=0, 此时转 差率 s=1;额定运行时 , 转子的转速接近于同步转速 n1时 , 转差率 非常小 。 第 3 动 电 动 机 异步电动机的负载越大,转速越慢,转差率越大;反之, 负载越小,转速越快,转差率越小。故转差率直接反映了转速 的高低和负载的大小。 异步电动机的转速由下式推算: 1)1( nsn ( 3-17) 第 3 动 电 动 机 3) 异步电动机的三种运行状态 根据转子导体的电流所受的电磁力与转子转动方向之间的 关系或 s的数值 , 可以把异步电动机分为三种运行状态 。 ( 1)电动机运行状态。转子的转速 n与同步转速 n1的方向一 致但低于同步转速时,即 ns0,

48、这时异步电机作为电动机运行。 第 3 动 电 动 机 异步电动机运行时有以下几个特征: n与 n1同方向 , 且永远保持 ns0; F( 或 T) 的方向与 n的方向一致 , T起着驱动转子转动 的作用; 定子绕组的电磁功率体现为负值,即实际上是定子绕 组从电网吸取电功率;转子在拖动负载时将向负载输出机械 功率。 第 3 动 电 动 机 ( 2) 发电机运行状态 。 如果用原动机拖动异步电机的转子 , 使其沿旋转磁场的方向作高速运动 , 使 nn1, 并且定子绕组始 终保持和电网接通 , 这时 sn1的关系 , 即 s0; F( 或 T) 的方向与 n的方向相反 , T起着阻碍转子转动 的作用

49、; 必须存在一高速旋转的原动机,转子从它那里获取机械 功率,同时定子绕组向电网输出电功率。 第 3 动 电 动 机 ( 3) 电磁制动运行状态 。 如果用一原动机拖动转子使其沿 着与旋转磁场相反的方向转动 , 此时 n1, 异步电机处于 电磁制动状态 。 异步电机运行于电磁制动状态时有以下几个特征: n与 n1方向相反 , s1; F( 或 T) 的方向与 n的方向相反 , T起着阻碍转子转动 的作用; 必须存在拖动转子向 n1的反方向转动的原动机,转子从 它那里获取一定的机械功率,同时定子绕组从电网吸取一定的 电功率,这两种功率都变成绕组的损耗使其大量发热。 第 3 动 电 动 机 综上所述

50、,异步电机可以作电动机运行,也可以作发电 机和电磁制动状态运行。但一般作电动机运行;异步发电机 很少使用;电磁制动状态是异步电动机完成某一生产过程出 现的短时运行状态。例如,起重机下放重物时,为使安全、 平稳,需要限制速度,就使异步电动机短时处于电磁制动状 态。 第 3 动 电 动 机 3.2.2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空载运行和负载运行 1. 空载电流和空载磁势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定子绕组接在对称的三相电源上 , 转子 轴上不带机械负载时的运行称为空载运行 。 异步电动机空载时,定子三相绕组中通过空载电流 , 三相空载电流将产生一个旋转磁势,称为空载磁势,用 表 示,其基波幅值为 0 I 0 F 0

51、 111 0 9.02 IP kNmF w ( 3-18) 第 3 动 电 动 机 异步电动机空载电流的大小约为额定电流的 20 50 异 步电动机比变压器的空载电流大的原因是异步电动机的磁路中 有气隙存在 。 异步电动机空载运行时 , 由于轴上不带机械负载 , 其转速 很高 , 接近同步转速 , 即 nn1, s很小 。 此时定子旋转磁场与转 子之间的相对速度几乎为 0, 于是转子的感应电势 E20, 转子电 流 I20, 转子磁势 F20。 所以空载时电动机的气隙磁场完全由定 子空载磁势 产生 。 空载时的定子磁势即为励磁磁势 , 空载 时的定子电流即为励磁电流 。 0F 第 3 动 电

52、动 机 空载电流 的有功分量 用来供给空载损耗 , 包括空 载时的定子铜耗 、 定子铁耗和机械损耗 。 无功分量 生气隙磁场 , 也称为磁化电流 , 它是空载电流的主要部分 , 空 载电流 可写为 0I PI0 QI0 0I QP III 000 ( 3-19) 第 3 动 电 动 机 励磁磁势产生的磁通大部分同时与定子 、 转子绕组交链 , 这称为主磁通 , 用 m表示 , 主磁通参与能量的转换 , 在电动 机中产生有效的电磁转矩 。 主磁通的磁路由定 、 转子铁心和气 隙组成 , 受磁路饱和的影响 , 为非线性磁路 。 此外还有一小部 分磁通仅与定子绕组交链 , 称为定子漏磁通 。 漏磁通

53、不参与能 量的转换 , 并且主要通过空气闭合 , 受磁饱和的影响较小 , 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看作线性磁路 。 第 3 动 电 动 机 2. 空载时的电压平衡关系 1) 主、 主磁通在定子绕组中的感应电势为 m1111 44.4 kNfjE w ( 3-20) 和变压器的分析方法一样 , 定子漏磁通在定子绕组中的感 应电势可采用漏抗压降的形式来表示 , 即 011 IjXE ( 3-21) 式中 ,X1为定子漏抗 , 其大小为 ,是指对应于定 子漏磁通的电抗值 。 1 211 NX 第 3 动 电 动 机 2) 据以上分析的异步电动机空载时的电磁关系 , 可列出异步 电动机定子回路电势平衡方程式

54、 10110111 ZIErIEEU ( 3-22) 和变压器的分析一样,可写出: mmm ZIjXrIE 001 )( ( 3-23) 式 (3-22)和式 (3-23)中 ,Z1为定子漏阻抗 , Z1=r1+jX1;Zm为励磁 阻抗 , Zm=rm+jXm;rm为励磁电阻 , 反映铁耗的等效电阻; Xm为励 磁电抗 , 与主磁通 m对应 。 第 3 动 电 动 机 因为 ,可近似认为 101 ZIE 1111 EUEU 或者 由( 3-22),可画出异步电动机空载时的等值电路,如图 3-22所示。 第 3 动 电 动 机 1 E 0 I r 2 X 2 X 1 r 1 1 U 图 3-22

55、 异步电动机空载时的等效电路 第 3 动 电 动 机 3.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负载运行 异步电动机负载是指定子外施对称的三相电压 , 转子带上 机械负载时的运行状态 。 1) 负载时转子绕组的各电磁量与转差率 s的关系 转子以转速 n旋转时 , 旋转磁场以 ( n1 n) 相对速度切割 转子绕组 , 因此当转速 n变化时 , 转差率变化 , 那么转子绕组的 各电磁量将随之变化 。 ( 1) 转子电势的频率 f2。转子旋转时,旋转磁场以 的速度切割转子绕组,所以在转子中感应电势的频率为: nnn 1 第 3 动 电 动 机 1 1 1 1 2 6060 sf pn n nnnpf ( 3-24)

56、式中 f1为电网频率,为定值,所以转子频率与转差率 s成正 比。这是异步电动机转子回路的一个重要特点。转差率 s是异步 电动机中一个重要的变化量。当转子不转(如起动瞬间)时, ,此时转子频率达到最大。转速升高时, s减小, f2也随之减小;达到额定转速时,转子转速与同步转速 非常接近,转差率很小,所以转子频率只有几赫兹。由于转子 的频率随着转差率 s的变化而变化,便引起了转子电路中与 s有 关的各物理量发生变化。 12,1,0 ffsn 第 3 动 电 动 机 ( 2) 转子绕组的感应电势 。 由于转子绕组中产生感应电势 的频率为 f2, 因此 , 转子转动时的感应电势为 22212222 4

57、4.444.4 sEKsNfKNfE mWmWS ( 3-25) 式中,表示转子静止时的感应电势。 式( 3-25)表明:转子电势的大小与转差率成正比。 第 3 动 电 动 机 ( 3)转子绕组的漏抗。转子的漏电抗是由转子漏磁通引起 的,所以漏抗与频率有关,转子转动时的漏抗为 221222 22 sXsLfLfX S ( 3-26) 式中 ,X2s为转子旋转时的漏电抗 ,X2为转子静止时的漏电抗 ,L2为 转子绕组的每相漏电感 。 式 ( 3-26) 表明:转子漏抗的大小与转差率 s成正比 。 转 子转动时 , X2s随 s的减小而减小 。 第 3 动 电 动 机 ( 4) 转子绕组的电流 。

58、 异步电动机转子绕组在正常时处于 短接状态 , 其端电压 u = 。 因为转子绕组的电势和转子的漏 抗都随 s而变化 , 所以转子电流一定也与转差率有关 , 即 : 2 2 2 2 2 2 2 2 2 2 2 )( sXr sE Xr EI s S S ( 3-27) 上式说明转子电流随着 s的增大而增大 。 当电机启动的瞬间 , s=1最大 , 转子电流也最大; 当转子旋转时 , s减小 , 转子电流 也随之减小 。 第 3 动 电 动 机 ( 5) 转子绕组的功率因数 。 转子的每相电路都包括电阻和 漏抗 , 是一感性电路 。 那么转子电流滞后与电势的角度 2随转 差率 s而变化 , 功率

59、因数为 2 2 2 2 2 2 )( c o s sXr r ( 3-28) 说明,转子回路的功率因数也与转差率 s有关,随着转差 率的降低而降低。 第 3 动 电 动 机 ( 6) 转子的旋转磁势 。 不论是绕线形异步电动机还是鼠 笼型异步电动机 , 其转子绕组都是对称的 。 对绕线形异步电动 机而言 , 转子极对数可以通过转子绕组的连接法做到与定子一 样; 而鼠笼型异步电动机 , 其转子导条中的电动势和电流由 气隙磁场感应而产生 , 因此转子导条中电流分布形成的磁极数 必然等于气隙磁场的极数 。 由于气隙磁场的极数决定于定子绕 组的极数 , 因此鼠笼型电动机转子的极数与定子绕组的极数相 等

60、 , 与转子导条的数目无关 。 第 3 动 电 动 机 异步电动机转子的转向与旋转磁场的转向相同 , 但转子 的转速小于旋转磁场的转速 , 即 nn1, 所以转子磁势 F2的旋转 方向和定子磁势 F1相同 。 由于转子电流的频率为 f2=f1, 因此 F2 相对于转子的转速为 1 12 2 6060 sn P sf P fn 又因为转子本身以转速 n旋转,所以 F2的空间转速即相对于定 子的转速为: nnn nn nnsn 1 1 1 1 第 3 动 电 动 机 2) 磁势平衡方程式 由于磁势 F1与 F2相对静止,就可以把 F1和 F2合成起来,所 以异步机负载时在气隙内产生的旋转磁场是定、

61、转子合成磁势, 即 F 1 F2 F0 ( 3-29) 式中 F0是气隙中总的励磁磁势,它产生负载时的气隙中的总 旋转磁场。此式即为异步电动机的磁势平衡方程式。( 3-29) 也可写成: F1 F0( F2) ( 3-30) 第 3 动 电 动 机 3) 带负载时, 定子电流为 , 可列出负载时的电势平衡方程式: 1I 0)( , 2222 11111111 jxrIE ZIErIEEU sS ( 3-31) 注意:因为转子绕组自成闭路,端电压 0 2 U 第 3 动 电 动 机 式 (3-31)中, 是指转子每相电流,有: sI2 2 2 2 2 2 2 2 2 2 2 2 )( sxr s

62、E xr EI s S S ( 3-32) 它是由转子转动的电势和转子实际的电阻及电抗来决定的, 其频率为 f2。 第 3 动 电 动 机 4. 异步电动机的等效电路 1) 频率折算 频率折算是指在保持整个电磁系统的电磁性能不变的前提 下 , 把一种频率的参数及物理量换算成另一种频率的参数及物 理量 。 我们知道 , 在转子不动的时候 , , 所 以频率折算就是用一个静止的转子来代替转动的转子绕组 。 为此,将实际运行的转子电流: 12,1,0 ffsn s s s jxr E I 22 2 2 ( 3-33) 第 3 动 电 动 机 分子和分母同除以转差率 s,则得 222 2 2 2 2

63、2 ) 1 ( jxr s s r E jx s r E I s ( 3-34) 以上两式的电流的数值仍是相等的,转子的功率因数角 的大小也没有改变,但两式的物理 意义是不同的。这就说明了如果在转子回路中串入一个电阻 ,那么转子的电流大小及相位大小都没有变化。这就实 现了频率折算。 2 2 2 2 2 /a r c t a na r c t a n x sr x r s 2 1 r s s 第 3 动 电 动 机 为了便于和变压器的等效电路对应 , 将电阻 分为两部 分 ,即 r2和 。 第一项 r2为转子绕组的实际电阻 , 第二项 称为模拟电阻 , 它与转差率 s有关 , 又称为等效负载电

64、阻 。 等效负载电阻 上消耗的电功率为 , 为整个转子绕组的 m2相等效负载电阻上的电功率 , 实际上相当 于电动机轴上的总机械负载功率 Pm, 即 : s r2 2 1 r s s 2 1 r s s 2 1 r s s 2 2 22 1 r s sIm 2 2 22 1 r s sImP m ( 3-35) 第 3 动 电 动 机 2) 对异步电动机进行了频率折算后 , 定转子频率不同而发生 的问题就解决了 , 但是还不能把定转子电路联系起来 , 因为 E1=4.44f1N1KW1m, E2=4.44f1N2KW2m, 即 E1E2, 所以还要像 变压器的处理方法一样 , 进行绕组折算 ,

65、 才能得出两个电路有 电的联系的等效电路 。 所谓绕组折算 , 就是人为的用一个相数 、 匝数以及绕组系数和定子一样的绕组去代替原来的转子绕组 , 在折算中必须保证折算前后转子的电磁效应不变 。 折算后的转 子各量称为折算量 , 加上符号 “ ”表示 。 第 3 动 电 动 机 2 222 2 111 29.029.0 IP KNmI P KNm WW 若折算后的转子电流为 ,应保持折算前后转子磁势不变,所以 2I ( 3-36) 式中 , ki称为电流变比, 222 111 W W i KNm KNmK 若折算后的转子电势为,因为折算前后主磁通不变,所以 电势与匝数和绕组系数成正比。即, 2

66、2 11 222 111 2 2 44.4 44.4 W W mW mW KN KN KNf KNf E E 第 3 动 电 动 机 22 22 11 2 EKEKN KNE e W W ( 3-37) 式中, 称为电势变比, ek 22 11 W W e KN KNK 若折算后转子每相电阻为,因为折算前后转子的铜耗不变,所以 22222 2 21 rImrIm 222 2 2 2 2 2 2 1 2 1 2 1 1 2 2 rKKrKNm KNm m mr ei W W ( 3-38) 第 3 动 电 动 机 若转子折算后的每相电抗 ,因为折算前后转子无功 功率不变,所以 2x 22 2 2 222 2 21 XKKX XImXIm ei ( 3-39) 显然,折算后转子的每相阻抗 22 ZkkZ ie ( 3-40) 第 3 动 电 动 机 可见经绕组折算后,转子电势和电压应乘以 Ke ,转子电流 应除以 Ki ,转子电阻和电抗应乘以 Ki K e ,则转子电路电压 方程为: 2 2 22 Xjs rIE ( 3-41) 第 3 动 电 动 机 3) T型等效电路 经过频率和绕组的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