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土壤类型分布概况及土壤性质.ppt

上传人:max****ui 文档编号:20467326 上传时间:2021-03-22 格式:PPT 页数:80 大小:13.06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河南省土壤类型分布概况及土壤性质.ppt_第1页
第1页 / 共80页
河南省土壤类型分布概况及土壤性质.ppt_第2页
第2页 / 共80页
河南省土壤类型分布概况及土壤性质.ppt_第3页
第3页 / 共80页
资源描述:

《河南省土壤类型分布概况及土壤性质.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省土壤类型分布概况及土壤性质.ppt(80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河南省土壤类型分布及性质 一、土壤分类的目的和意义 1、土壤分类:根据土壤的 发生发展规律 和 自然性 状 ,按照 一定的标准 ,把自然界的土壤划分为不 同的类别。 2、土壤分类的目的:就是为了科学地认识土壤 , 系统地区分土壤 ,从而达到 合理地利用土壤 。 3、分类的意义 土壤分类是土壤科学水平的标志;是土壤调查 制图的基础;是因地制宜,推广农业技术的依 据;是国内外土壤信息交流的媒介。 1954年中国土壤学会第一次代表大会上,借鉴前 苏联地理发生分类体系,拟定了土类为基本分类单 元。, 1958年开始了第一次全国土壤普查工作, 50年代末到 70年代末,由于历史等原因,延缓了 土壤分类科

2、学研究的步伐。到 1978年,在引入了 苏联地理发生分类和实用土壤分类结合下,产生了 中国的土壤分类,并拟定了 中国土壤分类暂行草 案 。在 1978年至 1984年期间开展了第二次全国 土壤普查,并在 1984年草拟了 中国土壤分类系 统 。 我国土壤分类的现状 我国土壤分类的现状 1985年以后 ,中国科学地院南京土壤研究所不断 吸取国外的经验,主要是美国的诊断分类,并参考 西欧,苏联的一些概念和经验,一次一次进行修改, 出版了 中国土壤系统分类 初拟,二稿,三稿, 于 1991年正式发表了 中国土壤系统分类 (首 次方案),在广泛征求国内外同行意见的基础上, 于 1995年又出版了 中国

3、土壤系统分类 (修订 方案) 。从而使我国的土壤分类工作进一步得到完 善。 目前我国的土壤分类是两个系统并存 。 现行的中国土壤分类系统,是对全国第 二次土壤普查所获得的资料进行汇总,在原 有分类系统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 土纲 亚纲 亚种 土种 土属 土类 亚类 河南的土壤类型 7个土纲, 17个土类 淋溶土 半淋溶土 水成土 盐碱土 人为土 黄 棕 壤 黄 褐 土 棕 壤 褐 土 沼 泽 土 盐 碱 土 水 稻 土 初育土 红 粘 土 新 积 土 风 沙 土 火 山 灰 土 紫 色 土 石 质 土 粗 骨 土 半水成土 潮 土 砂 姜 黑 土 山 地 草 甸 土 黄棕壤 (一)黄棕壤 黄棕壤

4、是黄红壤与棕壤之间过渡性土类。其在我国分 布范围大致为: 北起秦岭、淮河,南到大巴山和长江,西 自青藏高原东南边缘,东至长江下游地带。 黄棕壤分布于 亚热带北缘 。这里 夏季高温 ,具有亚热 带特点; 冬季寒冷 ,具有暖温带特点。年平均气温为 15 18 , 10 的积温为 4500 5300 ,无霜期 210 250 天,年降水量为 750 1000毫米,山区大于 1000毫米。地 带性植被是 落叶阔叶林 ,但杂生有常绿阔叶树种。成土母 质在山地多为 花岗岩、千枚岩、砂页岩 风化物,在岗地为 下蜀黄土。 黄棕壤 河南分布地区 主要分布在南阳盆地和桐柏 山地 信阳县、光山、商城、新县、 罗山、

5、固始、潢川 、 唐河、南 召、西峡、内乡、桐柏、镇平、 淅川、 卢氏、舞钢、鲁山、嵩 县 。 花岗岩发育的黄棕壤剖面 土壤性质 黄棕壤 1.土壤弱富铝化特性 2.土壤的酸化特性 3.土壤粘化特性 土壤养分状况 黄棕壤 黄棕壤 A层高的 有机质含量约在 40 g/kg,全氮 为 1.5 g/kg,低的有机质为 16 g/kg,全氮为 0.9 g/kg。 A层向下,土壤有机质含量普遍小于 15 g/kg,全氮多小于 0.7 g/kg,土壤全磷含量多在 0.2-0。 4之间,全钾含量多在 10 g/kg左右,速效 磷含量小于 50 mg/kg,速效钾的含量多为 50-100 mg/kg。 黄褐土 黄

6、褐土主要分布在 北亚热带 、 中亚热带北缘 以及 暖温带 南缘 的 低山丘陵或岗地 。其地域范围大致在 秦岭 -淮河以 南至长江中下游沿岸 ,与 黄棕壤处于同一自然地理区域 。 据统计,黄褐土的面积为 5714.6万亩,以 河南和安徽 的面 积最大,其次为陕南、鄂北、江苏和川东北;在赣北九江 地区沿长江南岸丘岗地也有小面积分布,这是黄褐土分布 的南界。黄褐土分布在北亚热带湿润的东部(江北区)和 半湿润的西部(秦巴区)地区。由于受东南季风的影响,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年平均气温 14-16 ,年 平均降水量 760-950毫米,由西向东逐增。降水季节多集 中在高温期的 6-8三个月,约占

7、全年降水量的 50%以上。 河南分布地区 黄褐土 主要分布于伏牛山南麓与沙河一线以南至桐 柏 -大别山以北的地区,多为海拔在 300m以下的 岗丘和沿河阶地 信阳市区、信阳县、光山、商城、息县、罗山、潢 川、淮滨、固始、 卢氏、项城、漯河市区、郾城、舞阳、 南阳市区、镇平、西峡、淅川、内乡、南召、方城、叶 县、桐柏、唐河、社旗、新野、邓州 、 驻马店市区、西 平、遂平、确山、泌阳、上蔡、汝南、平舆、正阳、新 蔡 、 鲁山、舞钢。 漯河 黄褐土 南阳 黄褐土 - 形态特征 黄褐土 土体深厚 ,土壤呈 黄褐色 或 黄棕色 , 质地粘重(粘壤土至粘土), 土层紧实,尤以心底土中的粘粒聚积明显,并有

8、铁锰胶膜 和 结核淀积 。 表土层和亚表土层色泽较暗,屑粒状或小块状结构。 B层的厚度多大于 30 厘米,黄棕、黄褐或淡红棕色,中到大棱块状或棱柱状结构,结构体间垂直裂 隙发达,表面有暗褐色粘粒胶膜和铁锰胶膜,土层致密粘实,有时可形成胶结 粘盘,根系不易穿透。底土色泽稍浅于心土,质地也略轻于心土,仍有较多老 化的棕黑色铁锰斑和结核。向下更深部位可出现石灰结核和暗色铁锰斑与灰色 或黄白色相间的枝状网纹。 全剖面一般无石灰反应 , 土壤呈中性偏微碱性。 黄 褐土的形态特征表现在不同土地利用强度上也有一定的差异。大部分岗顶、坡 地上的耕种黄褐土,均有程度不同的水土流失, 加之耕作管理粗放,土壤熟化

9、度不高,有机质含量比一般林草地土壤减少,由 15-20克每千克降低到 10克每 千克左右,颜色由暗变淡,土体亦趋紧实。相反,地形平缓地段以及庄户地或 菜园地,灌溉、施肥、耕作条件较好的黄褐土,熟土层增厚,色泽深暗,理化 性状及营养状况有显著改善。 土壤性质 黄褐土 1.颗粒组成与主要水分物理特性。 黄褐土全剖面质地层间变化不 大。由下蜀黄土发育的土壤,质地为壤质粘土至粘土,小于 0.002 毫米粘粒的含量 25%-45%,粉砂粒( 0.02-0.002毫米) 30%-40%。 粘粒在 B层淀积,含量明显增高,一般均超过 30%,高者可达 40% 以上。表土层和底土层质地稍轻,尤其是 受耕作影响

10、较深的土壤 和白浆化(漂洗)黄褐土 ,表土质地更轻,多为粘壤土,甚至壤 土。 2.主要化学性质。 黄褐土全剖面 无游离碳酸钙 ,含少量氧化钙。 土壤盐基交换量 17-27me/100g。粘粒交换量 40me/100g,其中 以交换性钙和镁为主,占盐基总量的 80%以上,含微量甚至不含 交换性氯和铝。 土壤呈中性, PH6.5-7.5,盐基饱和度 80%,自 上而下增高,这些特性明显区别于同一地带的黄棕壤。 土壤养分状况 黄褐土 有机质和氮素含量偏低,钾素较丰富,磷素贫缺 有效微量元素中 铁和锰含量丰富 , 锌和钼属于低值 范围 ,硼极缺 。因此,在配方施肥时,注意因土因作 物不同, 补施硼、钼

11、和锌肥均可获增产效果 。 利用与改良 黄褐土因土质粘重,结构紧实僵硬,胀缩性强,耕性和通透性差,土壤 不耐旱涝。 (一) 合理轮作、间套作、发展绿肥,用地养地结合, 丘岗地区黄褐土既缺 有机质又缺氮磷,用地多养地少,耕作管理粗放,土壤肥力有下降的趋势。 因此,在保证粮棉油作物种植面积的同时,合理轮作,间套作绿肥或豆科作 物,是解决黄褐土区有机肥源就地取材的重要途径之一,同时又是培肥岗地 土壤的重要措施之一。 (二)因土配方施肥。 据各地资料表明,在黄褐土上无论什么作物进行氮磷 钾配合施肥均优于增施单一化肥的增产效果。黄褐土一般不缺钾素,但在水 旱轮作高产区或耗钾作物(如甘薯、烟草)区,因长期重

12、视施用氮肥而基本 不施钾肥,因此采用增磷补氮加钾三要素配合施肥更能显示增产效果,但配 肥比例必须根据土壤养分丰缺状况和不同作物需要而异。 (三) 发展多种经营。 在某些地形部位高、坡度较大、水土流失严重,土体 浅薄及石质性强的黄褐土,以及一些粘盘层位高,肥力地下不宜农作的黄褐 土,应采取水土保持措施,积极发展多种经营。 棕壤 棕壤也称棕色森林士;是 暖温带落叶阔叶林 和针阔混交林下形成的土壤, 主要分布干 山东半 岛 和 辽东半岛 ,在 褐土地带的垂直带 上亦有分布 棕壤地区气候条件的特点是, 夏季暖热多雨 , 冬季寒冷干旱 ,年平均气温为 5 14 , 10 以 上的积温为 3400 450

13、0 ,季节性冻层深可达 50 100厘米,年降水量约为 500 1000厘米。 棕 壤 所处地形主要为 低山丘陵 ,成土母质多为花岗 岩、片麻岩及砂页岩的残积坡积物,或厚层洪积 物。 河南分布地区 棕壤 豫西山地。 河南: 林州、 修武、济源、沁阳、 登封、巩义、 栾川、嵩县、宜阳、新安、灵宝、卢氏、禹州、 汝阳、鲁山、 西峡、内乡、南召、商城。 河北: 燕山: 600 m以上 ;太行山: 1000 m以 上; 冀东滨海低山丘陵 : 500 m。总面积: 230.9 万公顷,占 14.02%。 登封 土壤性质 棕壤 1.棕壤 呈微酸性 至 中性反应 , pH在 6.0-7.0 之间, 盐基饱和

14、度 与 pH呈正相关。 2.指示性粘土矿物以水云母、蛭石为主。 棕壤 土壤养分状况 棕壤多为农林用地,其养分状况,特别是 土壤有机质 以及氮素营养有很大变化 。 棕壤的磷、钾含量状况,取决于成土母质含磷、钾矿 物的种类和数量。但在某些自然植被比较好的表土和长期 耕种熟化的耕地, 全磷量仍比较高,速效磷含量也相应比 较高。 由于棕壤中水云母含量较高,因而 全钾含量和速效钾 含量均在较高水平。 褐土 褐土主要是暖温带半湿润地区发育于排水良好 地形部位的 半淋溶型土壤 。褐土分布于北纬 34 40 ,东经 103 122 之间,即北起燕山、太行 山山前地带,东抵泰山、沂山山地的西北部和西 南部的山前

15、低丘,西至晋东南和陕西关中盆地, 南抵秦岭北麓及 黄河一线 ,一般分布在海拔 500m以下,地下潜水位在 3m以下,母质各种各 样,有各种岩石的风化物,但仍以 黄土状物质为 主。 褐土的形成过程 1、干旱的残落物腐殖质积累 2、碳酸钙的淋溶与淀积 3、残积粘化,也称之为残积风化或地中海风化, 即粘粒的形成是由主体内的矿物进行原地的土内 风化而成 4、淋移粘化:即在一定降水和生物气候条件下, 粘土矿物继续脱钙,形成另外一种颗粒最细的新 生粘土矿物 如蒙脱石等,并开始于雨季期间 随重力水在主体结构间向下悬移,在一定深度形 成粘粒淀积层,这种粘粘往往有光学向性,一般 土体水分的干湿交替有利于粘粒下移

16、。 形态特征 A层:一般厚度 20 25cm,或者更厚一些,暗棕色( 10YR4/ 4 4/ 6),腐殖质含量 10 30k/kg 。一般质地为轻壤,多为粒状到细 核状结构,疏松,植物或作物根系较多,向下逐渐过渡。 B层:即心土层。厚度 50 80Cm左右,颜色棕揭,即所谓艳色的 粘化层( 7.5YR4/6 5YR4/4)。一般中壤 重壤,核状结构,较紧 实,结构体外间或有胶膜,明显程度因亚类而异,在 Bt展中有时有假 菌丝状的石灰淀积,因此有可能将 Bt层分为几个亚层。 C层:根据母质类型而有较大的变异,如黄土状母质则疏松而深 厚;如为石灰岩、沙岩等残积风化物质,则往往有石灰质残积;如为 花

17、岗岩等残积风化物质,则往往为微酸性;如在平原区,为其堆积物 母质,而且有一定地下水位影响而产生潴育化过程,并有小的铁锰软 质结核及锈斑等。 河南分布地区 褐土 豫西、豫北的低山、丘陵及冲积扇阶地。 三门峡市区、渑池、义马、灵宝、卢氏、 安阳市区、安 阳县、汤阴、林州、 鹤壁市区、淇县、浚县、 新乡市 区、新乡县、卫辉、辉县、温县、孟州、 郑州市区、新 郑、登封、巩义、新密、荥阳、 洛阳市区、洛宁、汝 阳、孟津、伊川、偃师、栾川、嵩县、宜阳、新安、 平 顶山市区、汝州、禹州、襄城、郏县、 鲁山、宝丰、 许 昌市区、许昌县、长葛。 河北:太行山、燕山脉的低山丘陵、山麓平原;总面 积: 500.8万

18、公顷,占全省土壤面积的 30.83%。 褐土 褐土梯田 土壤性质 褐土 褐土的土壤颗粒组成除粗骨性母质外,一般 均以 壤质土居多 。在这种质地剖面中,主要特 征是在一定深度内具有明显的粘粒积聚,即粘 化层。由于粘粒的积聚,碳酸钙含量也高,土 壤由中性到微碱性, 盐基饱和度多在 80%以上, 钙离子饱和。 褐土 土壤养分状况 褐土 有机质和全氮含量比较低 ,褐土对于一般作物来说 是 缺乏氮素营养的土壤 ,特别是大多数土壤有机质含量在 10-20g/kg,全氮在 0.4-1.0g/kg,碱解氮也在 40-60 mg/kg。 由于钙离子饱和,磷多与钙结合而被固定, 因此速效磷 含量较低。 土壤中有效

19、态微量元素 Zn、 Mn、 Fe、 B等均处于低量供应 水平,其中特别是锌,当 pH大于 7的时候,补锌效果特别明 显。 褐土的利用与改良 褐土所分布的暖温带半干润季风区,具有较好的光热 条件,一般可以 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 。 由于主体深厚,土壤质地适中,广泛适种小麦(绝大 部分为冬麦) 、玉米、甘薯、花生、棉花、烟草、苹果 等 粮食和经济作物,主要问题是 降水量偏小和降水量过于集 中, 在这种条件下的土壤利用及改良问题应考虑以下几个 方面。 (一)开展水土保持,发展水利灌溉 因褐土中除潮褐土地处平原区以此一般多为丘陵与高 平地,土壤侵蚀是普遍现象。因此开展水土保持与发展水 利灌溉是提高褐土地

20、区农业的重要途径。 (二)开展旱作农业的土壤耕作措施 由于水源的限制,大面积发展灌溉是有限的。因此应 当普遍地、大面积地发展旱作农业,其中包括工程措施 (如水平梯田、径流农业)与系统的土壤耕作(如少耕、 覆盖、轮作)等。因褐土区降水一般均在 600mm左右, 稍稍增加以保墒培肥为中心的土壤旱作的耕作措施,将是 发展褐土区的持续农业的重要途径。 (三)合理施肥,提高土壤肥力水平 1、增加土壤的 有机质 ,因为褐土区的温暖而干旱的 时期长,土壤有机质分解决,保证一定的有机肥源(其中 包括轮作在内)是保证土壤肥力构重要基础。 2、合理施用 磷肥 ,因为褐上的活性铁及 CaCO3均容 易促使磷的固结,

21、形成铁质和钙质的以及闭态磷而使磷肥 固结失效。因此应加强 过磷酸钙 的施用技术的研究。 3、合理施用 微量元素肥料 ,因为褐土大多有石灰反 应,它往往减弱 Zn、 Mo、 Mn、 Fe等等有效性。另一方 面,在淋溶褐土及沙性土壤中 B、 Cu的含量较低。因此, 要充分注意微量元素肥料的合理应用。 (四)因土种植,发展土壤潜力优势 如 淋溶褐土上的板栗、烟草 ; 潮褐土上的玉米、小 麦 ;其它如 苹果、谷子、棉花 等都是褐土的优势作物,一 些相应的名优特产都是在这些相应上宜的土壤上生产出来 的。因此,应当困地制宜地发展。由于水分条件的限制, 不必勉强强调发展小麦。 (五)适当发展畜牧业与林果业

22、改变褐土区生产的土地利用结构和农业经济状况,为 褐土区的持续农业与生态农业的发展创造条件。 潮土 潮土是 河流沉积物受地下水运动 和 耕 作活动 影响而形成的土壤,因有 夜潮现象 而得名。属 半水成土 。其主要特征是 地势 平坦、土层深厚 。多数国家称此类土壤为 冲积土或草甸土。 集中分布于 河流冲积平原 、 三角洲泛 滥地 和 低阶地 。 潮土的形成过程 主要受 3种因素的影响 : 沉积物。 河流沉积物是形成潮土的物质基础。 地下水。 地下水位较高,但变化幅度大,通常随季节升 降在 1 1.5米 之间。毛管作用强的潮土,地下水常在夜间 上升至地表,形 成夜潮现象 。地下水中的溶性物质随地下

23、水向表土移动 而引起 盐类 在土壤表层聚积 。在心土层,地 下水常导致棕色调的锈纹、锈斑或铁锰结核的形成 耕作。 潮土的沉积物母质中矿质养分较丰富,疏松易垦。 开垦初期须通过排灌工程系统改善土壤水分状况,防止 盐 化、碱化 和 沼泽化 等不利环境因素的影响。 商丘 河南分布地区 潮土 多分布在河南省 东部的黄河故道 , 河谷平原 、 滨湖低地 与 山间谷地 。 濮阳市区、濮阳县、南乐、清丰、台前、范县、 安阳市区、内黄、 安阳县、汤阴、林州、 淇县、浚县、滑县、 新乡市区、长垣、卫辉、原 阳、封丘、获嘉、 焦作市区、延津、武陟、温县、博爱、修武、济源、 沁阳、孟州、 商丘市区、商丘县、虞城、永

24、城、夏邑、宁陵、民权、淮 阳、 开封市区、兰考、开封县、通许、尉氏、 郑州市区、中牟、新郑、 新密、登封、巩义、荥阳、 洛阳市区、孟津、伊川、偃师、栾川、嵩 县、宜阳、新安、 渑池、义马、洛宁、灵宝、卢氏、 禹州、襄城、郏 县、 许昌市区、长葛、鄢陵、扶沟、汝阳、汝州、宝丰、 周口市区、西 华、商水、郸城、鹿邑、柘城、沈丘、项城、淮阳、太康、杞县、 漯 河、郾城、舞阳、西平、临颖、叶县 河北: 京广线以东 、 京山线以南 的冲积平 原和 滨海平原 ,山区沟谷低阶地也有零星 分布。面积 425万公顷,占全省土壤面积 的 25.8% 濮阳 土壤性质 潮土 1.土壤质地变化 较多。 紧砂满 淤 ,

25、不紧不慢 出两合 。 2.一般呈 中性至 弱碱性 潮土有机质含量在 5-11 g/kg,全氮 含量在 0.4-0.89 g/kg,全磷含量在 0.4- 0.6g/kg,全钾 19.6-20.1 g/kg,碱解氮 32-64m g/kg,速效磷含量 1-3m g/kg, 速效钾含量 75-144m g/kg。 潮土 土壤养分状况 砂姜黑土 砂姜黑土 发育于 河湖相沉积物 上经脱沼 泽作用而形成的 半水成土 ,因而多分布于山 前交接 洼地 、 岗丘间洼地 和 河间洼地 , 淮北 平原 是我国最大的砂姜黑土分布区。 分布地区 砂姜黑土 多分布在河南省东南部的低洼地 。 南阳市区、新野、淅川、内乡、方

26、城、唐河、南召、社 旗、邓州、镇平 、驻马店市区、确山、正阳、新蔡、遂 平、上蔡、平舆、汝南、西平、泌阳、 信阳县、淮滨、 息县、固始、 项城、沈丘、商水、郾城、舞阳、舞钢、 叶县、宝丰。 砂姜黑土 土壤性质 1.土体深厚,剖面自上而下 有耕作层、亚耕层、残留 黑土层、氧化还原过渡层 砂姜土层。 2.铁锰氧化物的迁移与积累 明显,形成锈纹斑、铁锰 斑与结核。 3.土体中有 黑土层 砂姜黑土 土壤养分状况 有机质含量不足 ,为 5.8-13.5 g/kg, 严重缺磷少 氮,但钾素含量比较丰富 , 其中全氮含量在 0.43- 0.93 g/kg,全磷含量在 0.28-0.34 g/kg,速效磷含

27、量 1.5-3.6m g/kg,速效钾含量 141-150m g/kg。 水稻土 水稻土是指发育于各种自然土壤之上、经过人为水耕熟化、淹水 种稻而形成的耕作土壤。这种土壤由于长期处于水淹的缺氧状态,土 壤中的氧化铁被还原成易溶于水的氧化亚铁,并随水在土壤中移动, 当土壤排水后或受稻根的影响(水稻有通气组织为根部提供氧气), 氧化亚铁又被氧化成氧化铁沉淀,形成锈斑、锈线,土壤下层较为粘 重。 水稻土在我国分布很广,占全国耕地面积的 1/5,主要分布在秦 岭 淮河一线以南的平原、河谷之中,尤以长江中下游平原最为集中。 水稻土是在人类生产活动中形成的一种特殊土壤,是我国一种重要的 土地资源,它以种植

28、水稻为主,也可种植小麦、棉花、油菜等旱作。 信阳商城 河南分布地区 水稻土 多分布在 冲积平原 、 背河洼 地 、 岗地及谷地 。 信阳市区、信阳县、息县、固 始、商城、光山、罗山、淮滨、潢 川、新县、 林州、辉县、济源、鲁 山、 镇平、西峡、内乡、南召、桐 柏、唐河、 确山、泌阳、汝南、正 阳、 信阳 水稻土的一般性状 1水稻土中的有机质和氮素 ( 1) 水稻土利于有机质的积累 ,与旱作土壤相比,腐殖 质化系数也高,据沈阳农业大学观测,旱作土壤施新鲜猪 粪、牛粪及马粪,其腐殖质化系数(一年)分别为 27 5 、 37 6和 32 0,而水稻土分别为 38 4、 69。 8和 48 0。 (

29、2) 水稻土中的氮素;因有机质量高,所以水稻土的氮 素营养主要来自土壤, 已有研究表明,在施氮肥条件下, 水稻所吸收的氮素 60 80来自土壤, 20 40来 自化肥,从这可以看出水稻土培肥的重要意义。 2. 水稻土中的磷、钾与硅 ( 1) 水稻土往往缺磷: 一是早春土温低,微生物活动 弱,不利于有机磷的转化,故早春易发生 僵苗或红苗 ;另一 是后期水稻土水层的落干管理, Fe2+ 变为 Fe3+与 PO43-结 合,形成难溶性的 Fe( PO4 ) 。 ( 2) 水稻土往往缺钾 :主要是 Fe2+交换土体中的钾而 产生置换淋失,致使幼苗缺钾,可用 稻草还田、施草木灰及 钾肥等解决。 ( 3)

30、 水稻土中的硅虽多 ,但溶解度小,硅酸以单分子 Si( OH) 4 形态溶于水,但它可以被铁、铝两性胶体吸 附,又能与 Fe( OH) 3 结合成复盐。这种化合物只有 通过 淹灌 , 增加其还原性而提高其硅的有效性 ,以补充水稻生长 时的需要。 3水稻土中的硫:水稻土中的硫,其 85 94为 有机态,当通气状态不好时易还原为 H2S,引起水稻中 毒,其临界浓度为人 0.07mg/kg. 其中毒标志是水稻根系 发黑,为 FeS所蒙覆。因此水稻土的通气状况比较重要。 良好的通气状况的标志是根系嫩白、主体根孔为红色 胶 膜蒙覆。 4水稻土中的铁和锰:如在水稻土形成一节所述, 水稻土的铁和锰易于随 E

31、h值的变化产生移动。但在作为水 稻的营养状况而考虑时,只有在酸性较强的排水不良的 “ 锈水田 ” 中 Fe含量可达 50 100mg/kg的毒害临界值。 5水稻田中的 pH值:水稻田的 pH值除受原母土影响外, 而与水层管理关系较大,一 般酸性水稻土或碱性水稻土 在淹水后,其 pH值均向中性变化 , 即 pH值在 4.6 8. 0范围 内,变化到 6 5 7 5。因为酸性土灌水后,形成 Fe2+ 和 Mn2+,在水中形成 Fe ( OH) 2 和 Mn( OH) 2 ,使水 稻土 pH值升高;碱性水稻土由于灌溉,使土壤中的碱性物 质遭到淋失,从而使 pH值降低。 土壤养分状况 水稻土 土壤中有

32、机质含量和氮含量稳定。磷的活 性提高,供磷能力提高。铁锰被还原为低价, 具有更高活性。 水稻土培肥改良 1搞好农田基本建设,这是保证水稻土的水层管理和 培肥的先决条件。 2增施有机肥料,合理使用化肥:水稻土的腐殖质系 数虽然较高,而且一般有机含量可能比当地的旱作土壤 高,但水稻的植株营养主要来自土壤,所以增施有机肥, 包括种植绿 肥在内,是培肥水稻土的基础措施。 合理使用化肥,除养分种类(如北方盐化水稻土的缺 锌)全面考虑以外,在氮肥的施用方法上也应考虑反硝化 作用,应当以铵类化肥进行深施为宜。 3水旱轮作与合地灌排:这是改善水稻土的温度、 Eh 值以及养分有效释放的首要土壤管理措施。 盐渍土

33、 土壤中含有大量易溶性盐分的一类土壤 河北:主要分布于 滨海平原 、 冲积平原 及 坝上地区。 具体为: 沧州、衡水、廊坊市、邢台、邯 郸东部 ,即黑龙港流域的 47个县市;唐山 的某些沿海县,白洋淀周边,坝上内陆湖 淖 盐基饱和度 土壤盐基饱和度 (BS) Base Saturation 土壤胶体上的交换性盐基离子占全部交换性阳离子 (总量 )的百分 比。 酸基离子: H+、 Al3+ 盐基离子: K+、 Na+、 Ca2+、 Mg2+等 BS真正反映土壤有效 (速效 )养分含量的大小,是改良土壤的重要 依据之一。 盐基饱和度是指土壤吸附交换性盐基总量的程度。土壤吸附性阳 离子,根据其解吸后

34、的化学特性可区分为致酸的非盐基离子(如氢和 铝离子)与非致酸的盐基离子(如钙、镁、钠等)两大类。当土壤胶 体所吸附的阳离子基本上属于盐基离子时,称为盐基饱和土壤,呈中 性、碱性、强碱性反应;反之,当非盐基离子占相当大比例时,称为 盐基不饱和土壤,呈酸性或强碱性反应。土壤盐基饱和度以土壤的交 换性盐基总量占土壤阳离子代换量的百分比表示。盐基饱和度的大 小,可用作施用石灰或磷灰石改良土壤的依据。 总氮 包括溶液中所有含氮化合物,即亚硝 酸盐氮、硝酸盐氮、无机盐氮、溶解态氮 及大部分有机含氮化合物中的氮的总和。 总氮 =总凯氏氮 +硝氮 +亚硝氮 碱解氮 只是有效氮测定中水解法中的一种 平顶山 THE END 谢 谢 !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