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形象探究 巧解地理疑难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204643204 上传时间:2023-04-27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58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运用形象探究 巧解地理疑难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运用形象探究 巧解地理疑难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资源描述:

《运用形象探究 巧解地理疑难》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运用形象探究 巧解地理疑难(2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运用形象探究巧解地理疑难 七年级上学期地理教材中经纬网、东西半球、等高线、地表形状等涉及空间概念的知识点,对于刚进入初中而缺乏空间体验和空间思维能力的学生来说,确实是个难点,再加上实际教学课时的限制,使学生的接受理解难度更大,这些知识在后来的地理教学中也会经常出现,突破这些难点的必要性就不言而喻了。我在平常的地理教学中试图不断寻求一些直观的教学方法,探索突破难点的途径。贴上字条解疑“点”上学期在七年级一个班上人教版地理第一章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我出了这么一道题来检查学生对东西半球、南北半球等知识的掌握情况:地球上有一个点,北侧是北半球,南侧是南半球,东侧是西半球,西侧是东半球,该点的经纬度是A

2、、0,20WB、0,180C、0,20ED、0,160E 对于这个问题,百分之六七十的学生选B项,小部分学生选D。我要同学们先找选错的原因,再想出避免出错的方法,经过同学们的讨论,有人说原因是对东西半球的划分,以及东西半球的东边、西边这些方位给弄糊涂了。又有同学建议方法:要是像中药店柜上贴上药名,像超市里货柜上给商品贴上标签一样,用纸条写上东半球、西半球、赤道、西经20和东经160等经线(如下图),分别贴在自己的小地球仪相应的部位上。凭着这些字条,同学们对东西半球和它们的“东边”、“西边”等空间方位就有了明确的印象,可能就好记了。全班的同学采纳这种方法写出字条,用透明胶带粘在小地球仪上。原来答

3、错的学生都高兴地说出“因为东经160经线的东边是西半球了,西边才是东半球,那是D,是D”。见此情景,我又将上述题目的后半题的条件换成:“它的东侧是东半球,西侧是西半球”要求学生回答。学生对照自己的地球仪,都高兴地答出:“西经20经线的东边是东半球,以西是西半球,那是A点。”“十”字画定等高线教材第一章第三节地图中地形图的判读框题下图1.18等高线示意图,乍看起来比较直观,但学生对于立体感不强的等高距分层“地形”,也不容易与等高线联系起来,考虑到这种可能性后,我在课前让同学们找到一些白色泡沫板和红色泡沫纸,做成厚度大致相同而面积大小不一的五层泡沫块,大块在下小块在上,重叠在一起,固定好,用刀削成

4、一边坡陡,一边坡缓的小山的模型(如图)。为确保等高线地形图绘制的可操作性和准确性,我选用“十字固定法”,即先在制作好的模型的山顶上用红色笔往上下、左右画上“十”字,从山顶向各块的山坡下延伸。上课时,学生先阅读课文,了解到等高线、等高线地形图等知识和识读等高线示意图后,再画模型的等高线图。在画图前,还要在要画的黑板或者纸上,再画出一个稍微明显的“十”字,画等高线地形图时,先拿模型最下面的大块,将模型块上四周的的红色线与黑板的“十”字对准,然后用粉笔沿模型块的边缘画出模型的轮廓,这样依次画出各模型块的轮廓后,就形成了这座模型山的等高线地形图。这样,学生对地形与等高线的关系有了更加明确的认识。再训练

5、通过等高线对地形的判读题目,学生的回答则是不假思索了。小旗插上泡沫“山”用等高线图表现各种地形部位,既是教学难点,又是对学生考核中出现频率较高的知识点,历来经常受到关注,尤其是山脊、山谷、陡坡、陡崖等处的等高线形状特点,学生看图虽能识别,但缺乏实感,只是靠背、记来掌握,效果不是很好。为解决此难题,在课前我建议同学们从商店买来红白两色的泡沫纸板,或者是橡皮泥,按1:6的块数比例重叠在一起,先将其固定,再把它削成偎依在一起的两座山峰,削好后,白色的山体、红色的等高线鲜艳夺目,高耸的山峰、凹陷的鞍部格外明显,夸张的山脊、阴郁的山谷轮廓分明。上课时,学生读完教材上山地不同部位的等高线(米)形态示意,从

6、理论上了解不同地形部位的名称、部位及等高线特点,再对照自己手中的模型,同学们都非常高兴,老师说到哪个地形部位,同学们都能说出其地形部位名称及等高线特点,我准备的带有大头针写着各种地形部位名称的小旗,出示一个学生站起来都能准确地插到他们的模型相应位置,我由此问到:从哪里攀登比较省力?如果上山累渴了在哪个部位容易找到水喝?等问题,让学生进行探究性分析,学生都会运用所学到的知识加以解决,并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他们说:“等高线稀的那个坡缓和些,攀登起来要省力,那个等高线密集的坡陡些,要是攀上去就很累,山上的水一般会在山谷地带出现,因为那些地方低洼些,容易汇集水,也容易出现山泉,所以要喝水,就得往山谷里去找”。此时,我又拿出瓶盖上有许多小孔,装有半瓶清水的饮料瓶,倒过来,再用力一捏,“雨雾”就“下”到模型上,很快“山谷”地带就出现“小河”、“瀑布”。学生看后很是高兴,笑中记住了各地形部位名称。看到贴有字条的地球仪和同学们自制的一件件地形模型,许多年轻的教师都感到好奇和喜爱,听到同学们的介绍和讲解,回忆起他们的过去说,那时没有做这些,所以听地理老师讲时也是听得稀里糊涂,根本搞不清啥名堂。许多同学反映,这些知识虽说是初中地理中的难点,但是通过这些字条、模型,再加上自己制作,动手动脑,就显得不多难了,学得还挺有意思,自己做过的东西,所以记得也牢。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