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二上物理第一章声现象复习提纲和测试题(含答案)汇总

上传人:风*** 文档编号:204642797 上传时间:2023-04-27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95.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人教版初二上物理第一章声现象复习提纲和测试题(含答案)汇总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人教版初二上物理第一章声现象复习提纲和测试题(含答案)汇总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人教版初二上物理第一章声现象复习提纲和测试题(含答案)汇总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资源描述:

《人教版初二上物理第一章声现象复习提纲和测试题(含答案)汇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初二上物理第一章声现象复习提纲和测试题(含答案)汇总(1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第一章声现象复习教学设计产生的条件:物体的振动一、知识网络超声波超声波、次声波的频率范围、人耳听力的频率范围主要应用:声与信息、声与能量声音的产生和传播传播方式传播介质传播速度声音的传播乐音 音调响度音色噪声噪声物理、环保特征噪声的等级和危害噪声来源及防治途径乐音和噪声二、识记巩固1声音是由于物体的 振动 产生的,正在发声的物体叫做 声源 。2声音的传播是以 声波 的形式进行的。声音的传播需要 介质 , 真空 不能传声。一般情况下,声音在固体中传播的速度 最大 ,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最小 。空气中的速度大约是 340m/s 。3在物理学中,把声音的高低叫做音调, 声源每秒内振动的次数叫做频率,

2、单位是赫兹,符号H。振动的频率越高,声音的音调越高。4物理学中,把人耳感觉到的声音的强弱叫做响度,声源振动的幅度越大,声音的响度越大,它还跟距声源的距离有关,它的计量单位是分贝,符号dB 。5声音的三个特征是音调、响度、音色。音色反映的是声音的品质。6控制噪声主要着眼于 在声源处减弱 、 在传播中减弱 、 在入耳处减弱 这三个环节。7 1540 dB是较好的生活环境,超过 70 dB 就难以长时间忍受了。 8一般只有在 2020000Hz 范围内的声音才能引起人的听觉; 高于20000Hz 的声波称为超声波;而低于20Hz 的声波叫做 次声波 。三、声现象问题梳理1产生声音和听到声音的区别。物

3、体只要振动就一定能够产生声音,但是这个声音,人不一定能够听到。主要可能的原因有:(1)此声音属次声波或超声波;(2)此声音响度太弱或人距发声体太远;(3)没有传声的介质;(4)非正常的听觉。2产生回声和听到回声是否是一回事情?产生回声的条件很简单,只要有障碍物就存在回声。但是,有回声时我们不一定能够听到。由于人耳只能区分相隔0.1s以上时间的两个声音,所以当回声返回的时间不到0.1s时,人就无法听到回声,回声和原声混合在一起,使原声加强。3音调和响度的区别。这是两个容易混淆的概念:音调指声音的高低,也就是日常生活中所说的声音的粗细,它是由声源振动的频率决定的;而响度是指声音强弱,也就是日常生活

4、中所说的声音的大小,它是由声源振动的幅度决定的,响度越大具有的声能越多。4超声波在水中传播速度比次声波快吗?声音的传播速度是由传声的介质决定的,跟声波的频率无关,即在同一种传声介质中,超声波、次声波和可听见的声它们的传播速度都是一样的。5声速测距。声速测距可以把声音的传播速度和速度公式联系起来。主要有三种题型:(1)利用声速计算打雷处到人的距离,这类问题要注意闪电和雷电是同时产生的;(2)利用回声测人到障碍物的距离或利用超声波测海深,这类问题要注意声音走了一个来回。(3)利用声音在金属和空气中传播速度不同,计算传声时间之差,或测算钢轨或金属管的长度等问题。四、例题解析例1 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

5、正确的是( ) A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相同 B人说话是靠舌头振动发声的C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人耳就能听到声音 D一切发声物体都在振动解析:本题关键是弄清声音的产生和传播:一切发声物体都一定正在振动,所以D正确;人说话是靠声带振动,故B错;固体、液体、气体都能传播声音,但是传播速度不同,所以A错;人耳要能听到声音,声音的振动频率必须在人耳的听力范围内,而且要有一定的响度,所以C错。点评:声音现象是非常熟悉的物理现象,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但是,究竟是哪一个物体在振动容易出错;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但是,在不同的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一般情况下固体中的声速液体中的声速气体中的声速人耳要能听到声

6、音有四个条件:正常的耳朵、物体的振动(振动频率在2020000Hz)、传播介质、一定的响度。例2 控制噪声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下面关于控制噪声的措施的说法,正确的是( )A摩托车的消声器是防止噪声进入耳朵 B城市道路旁的隔声板是防止噪声产生C道路旁植树是阻断噪声的传播 D工厂用的防声耳罩是防止噪声的产生解析:控制噪声的措施有三个途径:在发源地减弱;在传播过程减弱;在入耳处减弱。实际中究竟是采用哪一种方法要根据这三个途径进行比对。摩托车的消声器是在发声处减弱噪声,所以A错;城市道路旁的隔声板是在传播过程减弱噪声,所以B错;道路旁植树是在传播过程减弱噪声,阻断噪声的传播,所以C对;工厂用的防声耳罩

7、是在入耳处减弱噪声,所以D错。例3 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响鼓也要重锤敲”,说明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且振幅越大响度越大B“震耳欲聋”说明声音的音调高C“闻其声知其人”,说明可以根据音色来判断说话者D“隔墙有耳”,说明固体能传声解析:乐音的三个特征音调、响度、音色是容易混淆的三个概念:“响鼓也要重锤敲”说明声音是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其响度的大小与振幅的大小有关,所以A对;“震耳欲聋”反映了响度大,而非音调高,所以B错;“闻其声知其人”说明每一个发声体具有不同的音色,所以C对;“隔墙有耳”说明声音可以通过墙传播,即固体可以传声,所以D对。点评:在成语和民间谚语中,有很多关于声现象的

8、物理知识,涉及到声音的产生、传播、音调、响度、音色等,需要用物理知识判断和理解,在中考中也是经常出现。例4 第一次测定铸铁里的声速是用下述方法进行的,在铸铁管的一端敲一下钟,在管的另一端,听到两次响声,第一次是由铸铁传来的,第二次是由空气传来的。管长931m,两次响声相隔2.5s,如果当时空气中的声速是340m/s,求铸铁中的声速。解析:由于速度不同,两次响声相隔2.5s,但是路程是相同的,设铸铁中的声速为v 则: (931m340m/s)(931m v)2.5s v 3912 m/s第一章声现象检测题一(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 (每小提3分,共36分)1在欣赏民族音乐时,

9、之所以能将二胡、笛子等乐器的声音区分开,是依据声音的 ( )A响度 B音调 C频率 D音色2为防治噪声,下列做法属于在传播中减弱噪声的是 ( )A将市区的工厂迁往郊外B市区内严禁车辆鸣笛C种草植树搞好城区绿化D在机器上安装消音器3医生在诊病时使用听诊器,听诊器 ( )A能使心脏振动的振幅增加,响度增大 B能改变心跳的频率,使音调变高C能改变心跳的音色,使声音更好听 D能减少声音传播过程中的能量损耗4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俗话说“隔墙有耳”,说明固体也能传声B“震耳欲聋”主要说明声音的音调高C“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声音的音色来判断的D 用超声波清洗钟表等精密仪器,说明声波能

10、传递能量5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声在固体中传播的速度都比液体中的声速大B声可以在固体、液体和气体等介质中传播,声也可以在真空中传播C中考、高考期间要求学校周围噪声大的单位停工是从声源处减弱噪声D声是由于物体的振动产生的,环保角度的噪声一定是由物体无规则振动产生6对于声音,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我们能区分出小提琴和二胡的声音,是因为它们发出声音的音调不同 B 我们无法听到蝴蝶飞过的声音,是因为它发出声音的响度太小C敲锣时用力越大,它发出声音的响度越大D歌唱演员引吭高歌,其中的“高”是指音调高7唐诗枫桥夜泊中的名句“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中包含着声学知识对其中声现

11、象的解释中,错误的是( )A客船上的人根据音调知道是钟发出的声音 B客船上的人根据音色知道是钟发出的声音 C钟声通过空气传播到客船 D钟声是由钟的振动产生的8超声波是人耳听不见的声音,但它有着广泛的应用。在下列设备中,利用超声波工作的是( )A验钞机 B微波炉 C电视遥控器 D潜艇上的声呐系统9对于人失去听觉,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人只要失去听觉,就不能感知声音B如果因为传导障碍而失去听觉,可以通过骨传导来感知声音C对于因传导障碍而失去听觉的人,只要设法将外界产生的振动传给听觉神经,就可以感知声音D声音可以通过头骨、颌骨传到听觉神经,引起听觉10声源发出的声音在均匀空气中传播时( ) A声

12、波波速逐渐变小 B声波频率逐渐变小 C声音响度逐渐变小 D声音的音色逐渐变化11小孩用嘴巴把一个气球吹大,由于小孩用力太大,气球被吹破了,发出“嘭”的一个大响声,这响声是由于( )A球皮被吹大时振动发出的响声 B吹气时球内空气振动发出的响声C破裂时球皮振动发出的响声 D球破裂时引起周围空气振动发出的响声 12夏天人们在购买西瓜时,有经验的人总是把西瓜拿在手中拍一拍,根据声音判断西瓜的成熟情况。这种选瓜的方法主要是依据声音的:( )A响度不同 B音调不同 C音色不同 D回声大小不同二、填空题 (每空2分,共30分)13声音是由物体的产生的,声音的传播需要,真空中不能传播声音声音不仅可以在空气中传

13、播,还可以在液体和固体中传播,但传播速度不一样,当温度相同时,在中传播速度最大。14上课时,老师的讲话声是通过传入学生耳中的;敲响的音又接触水面能溅起水花,说明声音是由于物体的而产生的;一根棉线和两个纸杯可以以制成“土电话”,说明能够传声。15东林书院名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表明声音可以在中传播;用小提琴和二胡演奏“二泉映月”乐曲时,我们可以根据声音的不同来加以辨别。16噪声是当代社会的公害之一,它是由发声体的振动产生的,有资料显示,噪声每经过一条100m宽的林带可降低2025分贝,从减弱噪声的途径看,这是在中降低噪声的。17长笛、箫等乐器,吹奏时 振动而发声,抬起不同的手指,就会

14、改变 从而改变音调。18水牛“哞哞”的叫声和蚊子“嗡嗡”的叫声相比较, 叫声音调高, 叫声响度大。19声音在25的空气中的速度是346米秒,要使声音传播到450米的地方需要秒。20用大小不同的两个力分别敲打同一个音叉,所发出的声音 不同, 相同。三、综合题 (共30分)21如图1,把振动的音叉移近一个用细绳吊着的很轻的塑料球,音叉并没有碰到球,球发生了运动,发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4分 )图1 22声源:正在发声的物体叫声源,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说出以下各种不同声音是由哪些物体的振动而产生的:胡琴声、水滴入水声、蚊子嗡嗡声、蝉声。(4分)23为了探究声音产生的条件,有人建议利用以

15、下几个实验现象。甲:放在钟罩内的闹钟正在响铃,把钟罩内的空气抽出一些后,铃声明显减少。乙:使正在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水面溅起水花。丙:吹笛子时,手指按住不同的孔便会发出不同的声音。丁:在吊着的大钟上固定一支细小的笔,把钟敲响后,让纸在笔尖上迅速滑过,可以在纸上画出一条来回弯曲的细线。你认为,能说明声音产生条件的实验现象是哪一个或哪几个?其它现象虽然不能说明声音产生的条件,但是分别说明了什么问题?(6分)24为了测定声音在钢中的传播速度,取一长664米的钢轨,在其一端用铁锤沿钢轨方向敲击一下,在另一端听到两次声音。第一次响声是由钢轨传来的,第二次是由空气传来的,记录指出两次响声相隔的时间是1.8

16、7秒。如果当时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为332米秒,求声音在钢轨中的传播速度。(8分)25声音也是一种波,某同学为了探究决定声音的传播速度大小的因素时,查阅了一些资料得到数据如下表:(8分)空气其他介质空气(15 )温度/速度/ms-1介质速度/ms-1频率/Hz速度/ms-10330水1497100034015340冰2506200034025346钢、铁52003000340分析上表中的数据,总结其中的规律。写出其中的两条。例如:声音在不同的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1) (2) 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 (每小题3分,共36分)1答案:各种乐器可能奏出相同的响度(振动的幅度)和音调(震动的频率),但

17、我们可以根据音色来区分乐器的种类。2答案:题中;均是在声源处减弱噪音。3答案:听诊器能减弱声音在传播过程中能量损耗,并不能改变心脏的振动。4答案:“震耳欲聋”主要说明声音的响度大。5答案: 6答案:注意声音响度,音调,音色的概念及区别。7答案:人们是通过乐器的音色来确定乐器的种类。8答案:验抄机利用紫外线;微波炉利用微波(电磁波的一种);电视机遥控器利用红外线。9答案:对于因传导障碍而失去听觉的人,只要设法将外界产生的振动传给听觉神经(如利用骨传导等),就可以感知声音。10答案:声音在传播过程中,由于能量损耗,使振幅变小,即响度变小。11答案:气球破裂后,原球内空气突然膨胀引起周围空气振动发出

18、响声。12答案:拍西瓜时,由于成熟西瓜与未成熟西瓜的振动频率不同,故发出声音的频率也不同,也就是音调不同。二、填空题 (每空2分,共30分)13振动介质固体 14空气振动固体 15空气音色16无规则传播途径中17空气振动频率18蚊子水牛191.320响度音调三、综合题 (共30分)21音叉的振动通过空气传给了塑料球。22胡琴声是弦振动而产生的,水滴入水声是水振动产生的,蚊子嗡嗡声是蚊子的翅膀振动产生的,口琴声是簧片振动产生的。23能说明声音产生条件的实验现象是乙、丁。而甲说明了声音传播需要的条件:一定要在介质中传播。丙说明了发声体振动频率不同,音调不同。24解:设声音在钢轨中传播的速度为v钢轨

19、 。 s/v空气 -s/v钢轨=t代入数据:664/332-664/v钢轨=1.87v钢轨=5107.7 m/s25同一种介质中温度越高传播速度越大;同一种介质中不同频率的声音传播速度相同。第一章声现象检测题二(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3分)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只要物体在振动,人就一定能听到声音B只要听到物体在发声,那么物体一定在振动C只要人听不到声音物体就一定没有振动D以上说法都正确2下列情况,哪一种声音不能传播()A.在空气中 B.在水中 C.在地面以下 D.在太空中3关于“声速”,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回声的传播速度小于原声的传播速度 B声音在

20、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最大C物体振动得越快,声音的传播速度越大 D声音传播速度与物体振动的幅度无关4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正确的是()A声音从空气传到水中后,传播速度将变小B工人用超声波清洗钟表等精细的机械,属于声波的利用C人能分辨出二胡和小提琴发出的声音,主要是因为它们的音调不同D在医院、学校附近机动车禁呜喇叭属于噪声的利用5古代的侦察兵为了及早发现敌人骑兵的活动,常常把耳朵贴在地面上听,以下解释错误的是()A.马蹄踏在地面时,使土地振动而发声 B.马蹄声可以沿土地传播C.马蹄声不能由空气传到人耳 D.土地传播声音的速度比空气快6.如图1所示,将一只小电铃放在密闭的玻璃罩内,接通电路,可清楚地听到铃声

21、,用抽气机逐渐抽去玻璃罩内的空气,将会发生() A.电铃逐渐停止振动B.听到的铃声越来越响 C.听到的铃声越来越轻 D.听到的铃声保持不变 7.桌子上的鱼缸中有若干条金鱼,敲击桌子,鱼立即受惊,鱼接收到声波的主要过程是()A.空气水鱼 B.桌子空气水鱼C.桌子鱼缸水鱼 D.桌子空气鱼8. 通过学习“声”,你认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声音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最大,在水中传播的速度最小B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就一定能够听到声音C我们能区别不同人说话的声音,是因为他们的音色不同D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与空气的温度高低无关 9.乙人用铁锤打击一下铁管的一端,甲人在另一端把耳朵贴在铁管上能听到两次击管声,这

22、是因为()A.一个是原声,另一个是回声 B.人耳的错觉C.声音沿铁管传播快,先听到;沿空气传播慢,后听到 D.外界杂声干扰10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蝙蝠在飞行时发出超声波B.大象的语言对人类来说就是一种次声波C.地震、火山喷发、台风等都伴有次声波D.人们利用次声波来清洗钟表等精细的机械11下列实验与实例中,能探究声音的产生条件的是()A用手机拔打放在真空罩中的BP机,BP机显示手机号码,却听不到BP机呼叫B人们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C往正在发声的鼓面上撒一些泡沫屑,见到泡沫屑在不停地跳动D登上月球的宇航员们即使相距很近也只能用无线电交流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8分)12在大鼓上放些沙粒,

23、击鼓时,会看到现象,这说明_。鼓敲击得越响,会看到_现象,又说明_。13在山间小道上,人们听到远处传来的鸟叫声是通过 传入人耳的,分辨不同种类的鸟叫声是根据声音的 来判断的。14乐音具有三要素,反映声音高低特性的是_,反映声音大小特性的是_,人们能把不同的乐音区分开,是因为它们具有不同的_.人们通常说女子的声音比较尖,是指声音的_高。15在班里举行小型音乐会,张刚同学在8个相同的水瓶中灌入不同高度的水(如图2),敲击它们,就可以发出“1,2,3,4,5,6,7”的声音来。这些声音的_不同。但瓶子的顺序排乱了,正确的瓶子编号是_。图216人们用_来划分声音的等级。_是人们刚刚能听到的弱声。为了保

24、护听力,应控制噪声不超过_;为了保证工作和学习,应控制噪声不超过_;为了保证休息和睡眠,应控制噪声不超过_。17声源发出声音后,声音碰到物体反射回来,根据回声到来的方位和时间,可确定物体的位置和距离,这种方法叫_,利用这个原理发明了_。18控制噪声要从三个方面着手,即防止噪声的_、阻断它的_、防止它进入_。19列举两个生活或自然现象实例说明发声的物体在振动:例1_;例2_。20列举两个实验:说明声音能传递信息或能量:例1_;例2_。21科学工作者为了探测海底某处的深度,向海底垂直发射超声波,经过4 s收到回波信号,海洋中深处的深度是_ m(声音在海水中传播的速度是1 500 m/s);这种方法

25、不能用来测量月亮与地球之间的距离,其原因是_。三、综合题(共39分)22.(3分)请你想象一下,如果“声音的速度变为0.1 m/s”,我们的世界会有什么变化?请写出三个有关的合理场景。23.(7分)请你找到鼓、小提琴、长笛,观察它们的发声。(1)鼓是靠_振动发声,鼓皮绷得越紧,振动越_,音调越_。(2)小提琴是靠_振动发声,长而粗的弦发声的音调_。(3)长笛是靠_振动发声,长的空气柱产生的音调_。24.(3分)如图3所示,将一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先让一端伸出桌边短一些,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然后一端伸出桌边长一些,再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使钢尺两次振动幅度大致相同。比较两种情况

26、下,第_次钢尺振动得快,它的音调_(填“高”或“低”),这说明音调与_有关。 图3 25.(3分)如图4所示,当敲响右边的音叉时,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_(填“会”或“不会”)振动,靠在左边音叉的小球能弹起.这说明_,这是由于_。 图4 图5 26.(3分)如图5,向暖水瓶中灌开水时,有经验的人通过声音就知道水是否快满了。自己实际灌一次开水,再想一想这是为什么? 27(4分)如图所示,是声音输入到示波器上时显示的波形。其中声音音调相同的是 图和 图;响度相同的是 图和 图。 28.(4分) 你试试能用哪些方法使下面的这些物体发声 一根棉线或者橡皮筋;一个酒杯;一个笔帽;_它们在发声时的共同之处是:

27、_。通过上述探究,可能知道声音是_产生的。29.(6分)旅游者进入两侧是峭壁的山谷,大喊一声后经2秒听到一侧峭壁反射回的声音;又经1秒听到另一侧峭壁反射的回声。求两峭壁间的距离约多远?(声速约344米/秒)30.(6分)现给你如下器材:钢尺一把、木梳一把、音叉、乒乓球(系细线)、皮筋、鼓、纸张、小锤.请你任选器材,设计一个有关声现象的实验。提出问题:猜想或假设:器材:设计实验:探究结论: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3分)1答案:B振动的物体不一定发声,需振幅、频率在一定范围内才能听到,但只要物体发声,必然在振动。2答案:D真空中没有介质不能传声。3答案:D声音传播速度与物体振动的

28、幅度、频率无关,仅与介质有关。4答案:B声音从空气传到水中后,传播速度将变大;人能分辨出二胡和小提琴发出的声音,主要是因为它们的音色不同;在医院、学校附近机动车禁呜喇叭属于噪声的控制。5答案:C马蹄声可以从空气中传入人耳,但传播速度应比在土地中的传播速度要慢。6答案:C. 声音传播的条件:一定要在介质中传播。 7答案:C 8答案:C. 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振动不一定能发声;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与空气的温度高低有关。 9答案:C 10答案:D. 人们利用超声波来清洗钟表等精细的机械。 11答案:C. 振动是声音产生的条件。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8分)12沙粒跳动发声体在振动沙粒跳动得越

29、高振幅越大,响度越大13空气音色14音调响度音色音调15音调 B,H,F,A,G,E,D,C16分贝0dB90dB70dB17回声定位声呐18. 产生传播耳朵 19参考答案:(1)说话时用手触摸喉头能明显感觉到振动 (2)琴弦在发声时能看到振动20参考答案:(1)人与人之间交谈 (2)点燃的蜡烛靠近发声的音响,烛焰随着声音跳动213000真空不能传声三、综合题(共39分)22参考答案:(1)两个人对面说话,也要隔一段时间才能听到;(2)闪电过后好半天才能听到雷声;(3)发令枪冒烟后好长一段时间运动员才起跑。23(1)鼓皮快高 (2)琴弦低 (3)空气柱低24一高频率25会左边的音叉在振动空气能

30、传声26这是根据声音音调的变化觉察的。灌水的时候,瓶里的空气受到振动,发出声音,这部分空气就是声源。开始的时候里边的空气多,空气柱长,它振动起来比较慢,频率低,发出的音调也就低了,水越灌越多,空气越来越少,空气柱越来越短了,振动得越来越快,即振动频率高,音调也变高了。 27甲乙乙丙28拉紧并拨动;用小锤敲;向笔帽内吹气物体在振动物体振动29提示:第一次听到的回声是经2s后反射回来,单程用时1s,距此侧峭壁为1344m ;第二次听到的回声是经3s后反射回来,单程用时1.5s,距此侧峭壁为1.5344m ;所以两峭壁间的距离应为13441.5344m ,即860m 。30参考答案:提出问题:音调与什么有关。猜想或假设:与振动的快慢有关。器材及设计实验:钢尺一把,木梳。用钢尺拨动木梳齿,先慢后快,比较声音的高低。探究结论:振动快(或频率高)音调高,振动慢(或频率低)音调低。(提示:探究的结论与提出的问题相符即可)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