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升机显模型跟踪控制与仿真

上传人:m**** 文档编号:204600570 上传时间:2023-04-27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118.87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直升机显模型跟踪控制与仿真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直升机显模型跟踪控制与仿真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直升机显模型跟踪控制与仿真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资源描述:

《直升机显模型跟踪控制与仿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直升机显模型跟踪控制与仿真(1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直升机控制系统大作业题 目 直升机显模型跟踪控制与仿真学生姓名Xx学号xxx学院xxx专业xxx指导教师xxx二O年六月第一章 小型直升机的建模小型无人直升机要实现控制,首先要对小型直升机进行模型的建立,建立准 确的模型能够简化直升机的设计的流程,缩短设计时间,大大提高设计的效率, 而且对于仿真来说,是不需要成本的,这也大大减少了硬件调试时由于控制律的 不合适导致的直升机的坠毁的情况。基于准确的模型,设计出来的控制律,能够 非常不错的用在实际的小型无人直升机上,大大缩短了调试时间。1.1 小型无人直升机建模方法简介小型直升机的模型表现为高阶非线性、非对称非定常等特点,而且很多参

2、数 很难通过仪器测量得到,而且与大型有人直升机相比,稳定性较差,抗干扰能力 比较弱,因此建立小型直升机的模型非常困难,如今小型无人直升机的建模应用 最广的方法主要为两种,分别为原理建模法和系统辨识法。本文采用原理建模法。原理建模法是将直升机分为主旋翼、机身、尾桨等部分,并对各部分进行动 力学分析,从而获得各部分的动力学模型,然后建立位置,姿态,控制量之间的 非线性方程组,获得比较精确地模型。在某个平衡位置,要获得小型无人直升机 的线性方程,可以对小型无人直升机的非线性模型进行线性化。由于原理建模法 是从小型无人直升机本身的动力学特性出发,因此适合直升机全包线飞行设计。相对于系统辨识法来说,原理

3、建模法比较复杂,建立的方程阶数比较高,而 且很多参数获得比较困难,但是对于直升机建模来说,它有它自己独特的优势, 仍然是无可替代的,比如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小型直升机的性能要求也越来 越高,一些超机动的飞行动作,采用系统辨识法就很困难,因为一些超机动飞行 操纵起来很困难,而且很危险,这时候就需要采用原理建模法。1.2 小型直升机模型的建立1.2.1 坐标系在忽略弹性变形的情况下,小型直升机为六自由的刚体,选择合适的坐标 系可以简化对直升机的研究,并且可以使对直升机的描述更简单准确。我们按笛 卡尔右手定则选取地面坐标系,机体坐标系和速度坐标系。(1)地面坐标系 O X Y ZE E E E地面

4、坐标系是为了描述直升机的实际的状态信息而建立的,它是一个与地面 固连的坐标系。地面坐标系通常选择原点为直升机的起飞点, O X 轴可以选择EE地平面的任意方向,通常选择直升机机头的指向作为地面坐标系的 O X 轴,EEO Z轴垂直于水平面向下,O Y选择垂直于O X Z平面,水平向右为正,通E E E E E E E常O X轴与地球的地理北方的夹角称为直升机的航向角,顺时针为正,由于直EE升机飞行范围有限,因此忽略地球的弧度。(2)机体坐标系 O X Y Zb b b b机体坐标系是固连于直升机机体的坐标系,通常选直升机的重心的位置为原点位置,将机头方向设为O X轴的正方向,OZ 一般选在直升

5、机纵向对称面内, b b b b垂直于O X轴向下方为正。OY轴垂直于O X Z平面,指向右方。b b b b b b b实际中,由于惯导器件固连于直升机机体,所以测出的绕三个轴转动的角度 是以机体坐标系为基础的,而对直升机的姿态的描述需要在地面坐标系中,所以 需要地面坐标系与机体坐标系两者之间的转换。按照W tG T0的旋转顺序,地面坐标系向机体坐标系转换矩阵:cos屮 cos0cos屮 sin 0 sin - sin屮 cos cos屮 sin 0 cos + sin屮 sin sin屮 cos 0一 sin 0sin屮 sin 0 sin + cos屮 cos cos 0 sin sin

6、屮 sin 0 cos - cos屮 sin cos 0 cos 1.1)3)速度坐标系 O X Y Zv v v v速度坐标系,它主要用于对气动力的分析,有时人们也称其为风轴系。以直 升机的重心作为速度坐标系的原点,直升机重心瞬间速度的方向作为 O X 的正vv方向,OZ轴在直升机的纵向对称平面内,垂直于OX轴向下。OY轴垂直于v v v v v vO X Z 平面指向直升机的右方。v v v1.2.2 线性化模型通过对直升机的主旋翼,尾桨和机身进行动力学分析,可得到直升机的非线性方程。其中 u,量, L,u = vr 一 wq 一 g sin 0 + (X + X )/m mr fusv

7、= wp -ur + g sin0 cos0 + (Y + Y + Y )/m mr fus trW = uq 一 vp + g cos 0 cos 0 + (Z + Z )/mmr fusp = qr(I -1 )/1 + (L + L )/1yyzzxx mrtrxxq = pr(I-1)/1+ M/1zz xx yy mr yyr = pq(I -1 ) + (-Q + N )/11.2)xx yyzze tr zzv, w为直升机三个轴向速度,0分别为绕x, y轴转动的角度,p,q,X,Y,r 为绕直升机三个轴向转动角速Z 分别为飞机受力沿机体轴的分M,N 为直升机的力矩绕三个机体轴的

8、分量,Q 为主旋翼的反扭力矩。 exx下标 mr,tr,fus 分别表示主旋翼,尾桨,机身。 I ,I ,I 表示直升机绕三个 yy zz轴向的转动惯量。通常我们通过小扰动的方式,将非线性方程进行线性化。在小扰动一般形式中 AX = AuAvAwA0A0A屮AqApAr,AU = AAAAearc小扰动方程一般形式业=AAX + BAU。选取某小型无人直升机悬停模态的线性模型进行分析。悬停飞行状态下线性模型A, B阵如下。_-0.0258-0.0272- 0.007-0.17090- 0.00970.0102- 0.00490.00230.0071- 0.07330.045500.17090-

9、 0.0048-0.0101-0.3811-0.1402-0.0054-0.558100.009700.3844- 0.00080000000100A=0000000100000000011.24030.6055-1.083200.00160- 0.94570.31260.00051.0993-3.508711.636100.00020-1.2981- 2.9707-0.0159-0.56671.43290.21850000.3139-0.126-0.0918-0.074- 0.008300.06320-0.0614- 0.00520.01640.08770.00060- 0.61810000

10、B =00000000-5.56270.3726- 0.1911- 0.2085- 2.430118.40291.66421.7999-0.01841.70848.45454.4001第二章 直升机显模型跟踪控制系统设计直升机动力学特性表现为高阶、非线性、强耦合。轴间耦合包括俯仰与滚转、 总距与俯仰、总距与航向之间的耦合,它不仅增加了驾驶员的工作负担,而且是 直升机贴地飞行时影响操纵品质的主要因素。显模型跟踪控制系统 (Model-Fellow Control System,MFCS)可以有效的减少轴间耦合,提高飞行操 纵品质。2.1 显模型跟踪控制系统工作原理用矢量表示的典型的显模型跟踪控制

11、系统的结构如图 4-1 所示。驾驶员指令AW不与实际飞机相连,而与显模型相连,矢量AW = AW , AW , AW , AW t为 earc四通道的驾驶杆输入量,显模型的输出为Ax = A0 ,A ,Ar ,Aw t,它体现直m m m m m 升机操纵四个通道时所要求的状态量。外回路经反馈阵 G ,使反馈量为俯仰角1变化量A9及横滚角变化量A。内回路经G反馈阵,使反馈量为俯仰角速率变2化量Aq、滚转角速率变化量Ap、偏航角速率变化量Ar和地垂速率变化量Aw。姿态误差e经比例阵G,以一定的比例关系转变成速率指令Ax,它与直升机1 52 c实际的速率信号Ax之差形成速率误差0。该误差信号经控制

12、阵G后,又以比例2 2 3 加积分的形式形成作动器控制信号 Au ,其中积分信号的引入可抑制稳态误差, 并使整个飞行包线内保持直升机自动配平,该信号通过作动器操纵舵面AS使 直升机的实际状态量Ax跟踪显模型的输出。由于外回路姿态信号已经通过G变5 成速率信号加入到内回路,而控制阵 G 的设计准则是,在数字控制一拍采样周3期内使内回路速率信号Ax跟踪速率指令A,所以,直升机实际状态量Ax能够22 c一拍跟踪模型输出量Ax。舛|显模型#、平庐c単Ge , 包 o,oUTq , ), ,G *2作直动升器机7 UU图 2.1 显模型跟踪控制系统框图2.2 解耦矩阵 G 的设计3设计模型跟踪系统控制律

13、的第一步是将自然直升机非线性动力学方程线性化,产生线性化运动方程,由图 2-1 可知,包含作动器动力学的直升机线性状态方程为AX = A AX + BAU2-1)式中A为9x9动力学状态矩阵,B为9x4控制矩阵,状态向量A x 二 k q A p A r A w A u A v A 0 A A 屮T ,控制向量AU = ku Au Au Au 1,其中Au ,Au ,Au ,Au分别为操纵纵向、横向、航 e a r ce a r c向、高度4个作动器AS =(AS aS A A3的输入信号;用后向差分法将earc上述方程离散化即得A(i + D-AX(i)二 AAX(i +1) + BAU(i

14、)2-2)式中, T 是模型跟踪系统的采样时间, 经推导式(2-2)可写为AX (i + 1)二(I AT )-1AX (i) + (I AT )-1 BT A U (i)。令 A 二(I AT)-1,DB = (I - AT)-iBT。则可得离散化直升机动力学方程DAX (i +1) = A AX (i) + B AU(i)DD2-3)称式中 A 为直升机离散动力学方程的状态矩阵, B 为直升机离散动力学方程的DD控制矩阵。因为上述线性运动方程是相对于配平状态(t rim)的小扰动而进行线性化的,因此,式(2-3)又可展开成相对于配平状态的方程X (i +1) X (i) = A (X (i

15、) X (i) + B (U (i) U (i)TDTDT2-4)式中X (i)为配平状态,AU = U(i) U (i),表示四个作动器相对于配平位置的 TT变化。假定:经历一个采样周期后,可使系统进入新的配平状态,这是显模型跟踪控制系统设计中的一个重要假设,即X (i) = XT 2-5)因此式( 2-4 )可写为X (i +1) = X (i) + B U (i) - U (i)DT2-6)由图 2.1 可知, PI 控制器的输出为U(i) = AU(i) + U (i)2-7)又因为积分器的输出信号总是跟踪系统的配平信号,所以U (i) = UT (i)2-8)将式(2-7)、(2-8

16、)代入式(2-6),则X (i +1) = X (i) + Bd AU (i)2-9)模型跟踪控制系统的目的应使实际状态跟踪指令状态。最好的跟踪效果应使直升机的当前输出状态X( +1)和显模型的前一拍输出Xm相等,即X (i +1)二 X (i)m2-10)将式(2-10)代入式(2-9),则得e(i) = X (i) X (i) = B AU(i)mD2-11)因此可最终获得如图 2.1 所示的内回路角速率控制的比例控制项的控制律:AU(i) = Bd-1X (i) X (i) = Bd-1e(i) = G,e(i)D mD32-12)由上式可知,所导出的控制阵G 3是自然直升机离散动力学控

17、制阵Bd的逆G3 = BD-12-13)由于控制量n二4,小于状态量m二9,将状态矢量X分解为被控制的状态量BAABBA,式中 B 表示AAX 及未被控制的状态量 X ,若控制系统有优良的抑制扰动能力,则未被控制的 AB状态对被控制的状态影响可看作是干扰。故将B写为B二DD控制量对被控制的状态量的控制阵,B表示控制量对未被控制的状态量的控制BA阵。当对显模型跟踪控制系统的内回路(即如图 2.1 所示的速率跟踪回路)进行设计时,认为被控制的状态量为A X = A q, Ap, A r, A w t ,控制量为AAU(i) = ku (i) Au (i) Au (i) Au (i)l。式中 Au

18、(i), Au (i), Au (i), Au (i)分另U对earcearc应于纵向周期变距舵A ,横向周期变距舵A ,航向尾桨舵A及总距舵A的 earc作动器输入信号。由于角速率跟踪系统中,仅对 Aq(i),Ap(i),Ar(i),Aw(i) 进行控制,2-14)B = BDAAB为4x4可逆矩阵,故控制阵G最终为G = B-13 AAAA32-15)经控制系统设计优化表明,控制阵G前乘以一个R因子,以改变系统前向3增益,获得优良的动态跟踪性能;所以对图 2.1 所示内回路而言2-16)AU = RG3e(i)其中显模型的输入为四个通道驾驶杆的输入量AW=AW AW AW AW,输 ear

19、c出为期望的姿态信息,四个通道选择的显模型分另为:纵向通道:54s 2 + 4.2s + 9横向通道:108s 2 + 4.2s + 9偏航通道:250s 2 + 7 s + 25总距通道:-20.25s + 25第三章 仿真与实现以第一章中的某型直升机仿真为例,得到线性化的直升机模型。选取采样时间 T=0.1s ,DD0.0078- 0.00070.0002 - 0.0004- 0.00010.0014- 0.0374 - 0.0149- 0.01040.0028- 0.0005 - 0.0589- 0.05100.0074- 0.0015 - 0.0011- 0.01450.14130.0

20、138 0.0090- 0.00170.01540.0830 0.0431- 0.51040.0741- 0.0155 - 0.0115- 0.14491.41330.1385 0.0905- 0.01660.15420.8302 0.4312,求得B由BBD =进而AA-0.51040.0741-0.0155-0.0115-0.14491.41330.13850.0905-0.01660.15420.83020.4312-0.01040.0028-0.0005-0.0589B =-1.9917 0.1102 -0.0554 0.1521所以G = B -i =3 AA-0.2086 0.73

21、18 -0.1258 0.2441-0.1789 -0.1423 1.2307 8.81800.3426 0.0165 -0.0075 -17.0612为构造图 2.1 所示的显模型跟踪系统,所设计的其他几个矩阵分别为000100000000000100000010000000000010G=,G=,1000000000200000000100000000000100000040007000 -1.2000 -0500070001.200G=,G=,R =4004.5050010001.20000400010001.2首先验证系统的跟踪性能和轴间解耦性能。为验证系统的动态特性,引入串连作动器的

22、传递函数985.96。并给出如图3.1至图3.4所示的四个通s 2 + 43.96s + 985.96道分别加入阶跃信号后的动态响应曲线。其中图 3.1 为总距通道杆位移产生阶跃变化AW二1cm,而其他通道AW二0,AW二0,AW二0时,系统的动态响应。care图 3.1 总距通道跟踪图3.2为横向通道杆位移产生阶跃变化AW二1cm,而其他通道aAW二0,AW二0,AW二0时,系统的动态响应。cre图 3.2 横向通道姿态响应图3.3为纵向通道杆位移产生阶跃变化 A W 二1 cm ,而其他通道eAW二0,AW二0,AW二0时,系统的动态响应。arc纵向通道姿态响应图-165_ / Aw(m/

23、s)Zb丄刑 i1-,./M(/s)10时 间 (s)图 3.3 纵向通道姿态响应图3.4为航向通道杆位移产生阶跃变化 A W = 1 cm r,而其他通道AW二0,AW二0,AW二0时,系统的动态响应。aec图 3.4 航向通道姿态响应 通过曲线分析可知:1、控制器内环姿态跟踪效果比较好,基本在2.6秒内便可到达平衡位置;2、纵向通道、横向通道、总距通道和航向通道到达平衡位置时基本没有误 差;3、纵向通道、横向通道、航向通道内环跟踪都有超调,而总距通道内环跟踪没有超调;4、跟踪到姿态后可以长时间保持稳定,不发散。由各通道动特性响应表明,系统具有优良的姿态跟踪性能及各通道间的解耦 性能。显模型跟踪控制系统具有最优的解耦效果,为实现位置跟踪提供了基础。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