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井通风与安全课程设计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204542398 上传时间:2023-04-26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199.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矿井通风与安全课程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矿井通风与安全课程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矿井通风与安全课程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资源描述:

《矿井通风与安全课程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矿井通风与安全课程设计(21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目 录第一章 设计依据一、 矿井概况2第二章 矿井及采区通风系统4第三章矿井风量计算与分配6第四章、矿井通风阻力计算14第五章 矿井通风设备选型19第一章 设计依据一、 矿井概况矿井位于平原地区,井田长7200米,双翼开采,每翼长3600米。设计年产量60万吨,矿井第一水平服务年限为23年。矿井采用竖井主要石门开拓,在煤层底板开围岩平巷,其开拓系统如图 1,已拟定采用两翼对角式通风,在NO7,NO8两区中央上部边界开回风井,其采区划分见图 2。采区巷道布置见图 3,每个采区共有上层工作面2个,下层工作面2个,工作日产量均为500吨,全矿同时有4个工作面生产即能满足要求。备用工作面2个。井下同时

2、工作的最多人数为380人。该矿为单一煤层,煤层厚4m,倾角25,低瓦斯矿井,相对瓦斯涌出量为3.06m3 /t,煤尘有爆炸危险性。二、巷道尺寸及支护情况序号区段井巷名称断面形式支护方式长度(m)净断面(m2)备注11-2主井圆砌碹24019.6d=5m 两个罐笼216-17副井圆砌碹240 19.6d=5m 两个罐笼32-2主要运输石门三心拱混凝土1009.542-3主要运输石门三心拱混凝土1009.553-4主要运输巷三心拱混凝土450/31507.06 4 -5运输机上山梯形锚喷支护1357.0光面爆破凹凸度15075-5运输机上山梯形锚喷支护1357.0光面爆破凹凸度15085-6运输机

3、顺槽梯形木支架3704.8d=22cm =296-7联络眼梯形木支架304d=18cm =4107-8上分层顺槽梯形木支架804.8d=22cm =2118-9回采工作面切眼梯形金属支架1354.5采高2m 机组采煤129-10上分层顺槽梯形木支架804.5d=22cm =21310-11联络眼梯形木支架304.5d=18cm =41411-12回风顺槽梯形木支架3504.5d=22cm =21512-13回风石门梯形钢棚307.01613-14主要回风道三心拱混凝土2700/06.2壁面抹浆1714-15回风井圆砌碹707.1d=3m第二章 矿井及采区通风系统一、矿井通风方式:两翼对角式。二

4、、矿井通风方法:抽出式。第一节 采区通风系统一、采区进回风上山的选择 上(下)山至少要有两条;对生产能力大的采区可有3条或4条上山。 1、轨道上山进风,运输机上山回风 2、运输机上山进风、轨道上山回风比较:轨道上山进风,新鲜风流不受煤炭释放的瓦斯、煤尘污染及放热影响,输送机上山进风,运输过程中所释放的瓦斯,可使进风流的瓦斯和煤尘浓度增大,影响工作面的安全卫生条件。综上所述,采用轨道上山进风、运输上山回风二、采煤工作面进、回风巷的布置采煤工作面采用U型通风,用运输巷进风,回风巷回风,这样布置有利于在回风巷中布置轨道,在运输巷中铺设动力电缆,这样布置符合煤矿安全规程中的回风巷中不能布置动力电缆的规

5、定。二、采煤工作面上行风与下行风 上行风与下行风是指进风流方向与采煤工作面的关系而言。当采煤工作面进风巷道水平低于回风巷时,采煤工作面的风流沿倾斜向上流动,称上行通风,否则是下行通风。优缺点: 、下行风的方向与瓦斯自然流向相反,二者易于混合且不易出现瓦斯分层流动和局部积存的现象。 、上行风比下行风工作面的气温要高。 、下行风比上行风所需要的机械风压要大; 、下行风在起火地点瓦斯爆炸的可能性比上行风要大。综上所述,根据工作面实际情况采用上行通风。第三章矿井风量计算与分配一、矿井总进风量计算1、风量计算(1)按最大班下井人数计算Q矿4NK其中:4每人需风量;N最大班下井人数,380人;K风量备用系

6、数,取1.2;计算得:Q矿43801.2=1824m3/min=30.4m3/s(2) 按采煤、掘进、硐室及其它地点实际需要风量计算1)采煤工作面风量计算按绝对瓦斯涌出量计算采煤工作面按绝对瓦斯涌出量计算的风量为:Q采=100 q绝k=1000.651.8=117m3/min2m3/s式中: q绝采煤工作面绝对瓦斯涌出量,按矿井的85%计算 q绝=2.601m3/min,一个工作面q绝=0.65m3/min. K瓦斯涌出不均衡系数,取1.8按最大班出勤人数计算Q采=4NK=4241.2=115.2 m3/min1.9 m3/s式中: Q采-采煤工作面配风量;N一个工作面采煤班下井最多人数24人

7、;4规程规定井下每人最低供风标准4 m3min;K风量备用系数,取1.2; 按一次爆破消耗的炸药量计算Q采25A式中:A:采煤工作面一次起爆使用最大炸药量(按每15m一段分次放炮,一次起爆最大炸药量为9kg)。故 Q采259=225m3/min= 3.75m3/s按回采工作面适宜温度计算Q采60VcScKi=60.016.290.9=339.66 m3/min5.66m3/s煤矿安全规程第一百零二条规定:生产矿井采掘工作面空气温度不得超过26。式中 Vc-回采工作面适宜风速m(2023时取1.0m/s);Sc-采面平均过风面积。工作面采高2.0m,平均控顶距3.7m,平均断面积7.4,考虑运输

8、机、浮煤、支柱影响因素,有效过风断面积按平均断面积的85%计取,面积 6.29 ;Ki:回采工作面长度系数,取0.9。 根据以上计算,采煤工作面实际需风量最大值为5.66m3/s。按风速进行验算根据煤矿安全规程规定,按回采工作面最低风速为0.25m/s,最高风速为4m/s的要求进行验算。即回采工作面风量应满足: 0.25 S采Q采4S采 (m3/s) 式中 S采 采煤工作面有效过风断面积5.44则:0.257.4Q采47.4验算结果:1.85Q采29.6,符合要求。根据以上计算结果确定投产时采煤工作面实际需要风量的总和Qc=5.664=22.64m3/s2)备用工作面风量计算备用工作面按采煤工

9、作面的60%计算。Qi=3.40 m3/sQb=3.402=6.8m3/s3)掘进工作面风量计算按绝对瓦斯涌出量计算Q掘=100 q绝k=1000.121.8=21.6m3/min =0.36m3/s式中: q绝单个掘进工作面绝对瓦斯涌出量, q绝=0.12m3/min K瓦斯涌出不均衡风量备用系数,炮掘工作面取1.8按一次爆破最大炸药消耗量计算Q25A=255=125m3/min2.08m3/s式中: A掘进工作面一次起爆炸药消耗量,取A=5kg。按掘进工作面作业人数计算Q=4N=49=36 m3/min=0.6m3/s式中:N掘进工作面作业人数,取 N=9人;按局部通风机实际风量计算Q局=

10、QfIKf=12011.25=150m3/min2.5m3/s式中;I掘进工作面同时运转的局部通风机台数为1台;Kf 防止局部通风机吸循环风的风量备用系数,取1.25;Qf- 掘进工作面局部通风机额定风量,FBDNO6.0/215型局部通风机额定风量为275345m3/min,取280 m3/min;按风速进行验算半煤岩巷、煤巷掘进风量应满足:0.25SQ煤掘4S (m3/min) 则 0.254.5Q煤掘44.5 验算结果: 1.13Q煤掘18,符合要求。根据以上计算,选取计算中最大需风量2.5m3/s。从以上计算结果表明,所选用的局部通风机额定风量可以满足各掘进工作面需求的风量。矿井安排4

11、个掘进工作面,则掘进工作面实际需要风量的总和为:Q掘=42.5=10m3/s;3)硐室需风量计算根据矿井开拓布置,井下不设充电硐室等需要单独供风的硐室。井底车场主要硐室均位于稳定岩层,有大于1.5m的通道、管子道等与井底车场、副井井筒联接的进风风流中,而且机电设备容量较小,不需单独供风。爆破材料库Q硐=1.5m3/s、绞车房Q硐=21.5m3/s4)其它巷道风量计算其它巷道用风按采煤、掘进、硐室用风量总和的5%考虑且风速不低于0.25m/s, 即:Q其它=(Q采+Q备采+Q掘+Q硐)5%Q其它(22.64+6.8+10+4.5)5%2.2m3/s;(3)矿井实际总需风量计算Q矿=(Q采+Q备采

12、+Q掘+Q硐+Q其它)Kkt =(22.64+6.8+10.0+4.5+2.2)1.256m3/s;式中:Q矿矿井的总进风量,Q备采采煤工作面实际需要风量的总和,m3/min;Q采采煤工作面实际需要风量的总和,m3/min;Q掘掘进工作面实际需要风量的总和,m3/min;Q硐独立通风的硐室实际需要风量的总和,m3/min;Q其它其他井巷需要通风风量的总和,m3/min;Kkt矿井通风系数,取1.2。(4)风量分配及验算根据矿井生产能力,+200m水平设计生产能力为600Kt/a,矿井生产时布置4个机采工作面、4个掘进工作面。矿井总需风量经以上计算取最大值:Q矿=56m3/s,按先采掘后其它的原

13、则对风量进行分配。矿井正式投产时各用风地点风量分配调整如下:见表3-3-2。 经过风量分配,各采掘工作面、硐室和各处其它用风地点通过的风量都较计算需要风量有不同程度的增加。风速经过验算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的规定。详见通风系统图。矿井总风量分配表 表3-3-2井下用风地点风量 (m3/s)风速 (m/s)风速验算采煤工作面241.23符合规程要求备用采煤工作面80.77运输平巷掘进头50.89符合规程要求回风平巷掘进头50.89符合规程要求运输上山绞车房30.45炸药库30.45其它巷道用风805符合规程要求合计56第四章、矿井通风阻力计算一、矿井通风摩擦阻力及局部阻力计算1、矿井通风摩擦阻力按以下

14、公式计算:h摩=LPQ2/S3=RQ2式中:h摩摩擦阻力,Pa;摩擦阻力系数,Ns2/m4;L井巷长度,m;P井巷净断面周长,m;Q通过井巷的风量,m3/s;S井巷净断面积,m2;R井巷摩擦风阻,Ns2/m8。在+200m水平服务期内,把通风分为两个时期,即开采NO701工作面的投产时期为通风容易时期;当矿井开采NO7区最西面的工作面时,是通风困难期。两个时期的矿井通风摩擦阻力计算及局部阻力计算,详见表4-1和表4-2。其主要通风路线为:主井、副井+200m井底车场运输石门运输大巷运输上山运输顺槽联络眼NO701顺槽NO701工作面NO701回风巷顺槽回风石门主要回风道回风井引风硐地面2、矿井

15、的自然风压:矿井进出风口标高基本相同,采深小于400m,不考虑自然风压的影响。3、矿井通风总阻力 : h=h摩+h局 式中 h矿井通风总阻力,Pa; h摩矿井通风摩擦阻力,Pa; h局矿井通风局部阻力,Pa,按摩擦阻力的15%计算。经计算,通风容易时期总阻力为2877.76Pa;通风困难时期期总阻力为3614.72Pa。4、矿井等积孔(1)、投产时期:(2)、通风后期:计算结果表明,矿井在通风容易时期等积孔为1.24m2,通风困难时期等积孔为1.02m2,均属中等通风阻力矿井。 矿井通风阻力容易时期 表4-1 矿井通风阻力困难时期 表4-2第五章 矿井通风设备选型一、选型依据矿井需要风量:Q=

16、56m3/s矿井需要风压:容易hmin=2877.76Pa;困难hmax=3614.72Pa二、风机选型参数计算1.风机的计算风压 hFmin=hmin+hT+hs=2877.76+0+100=2977.76PahFmax=hmax+hT+hs=3614.72+0+100=3714.72Pahs通风设备阻力,一般为100200Pa,风机工况点风量与所选风机风量相差悬殊时取下限,否则取上限。hT矿井自然风压,hT=H(1-2),H为入风口与出风口的高差(m),1和2分别为入风井和出风井的空气容重(kg/m3)。2.风机的计算风量QF=Ks.Q=1.0556=58.8(m3/s)Ks矿井外部漏风系

17、数,专用通风井取1.05。3.风机的选择选用FBCDZ-6-No19C防爆轴流对旋式通风机两台,一台工作,一台备用。配用电机为YBFe355M1-6,额定功率Pe=2185kW,电压U=380V,额定转速n=980r/min,风量Q=3582m3/s,风压P=10004850Pa。三、确定风机工况点1.通风风阻为:Rmin=hFmin/QF2=2977.76/58.82=0.86Rmax=hFmax/QF2=3714.72/58.82=1.072.网路特性方程 Hmin=0.86Q2:Hmax=1.07Q23.工况点根据上述两方程式,用描点法在所选的型防爆轴流对旋式通风机的性能曲线上,绘出末期与初期的网络特性曲线,即得两工况点和。见图5-1。点 =38/25 点 =41/28 四、选择电动机1.初期和后期风机的轴功率分别为 2.电动机的输出功率为式中 传动效率,直联传动,取所选风机功率为2185kW,可满足要求。五、风机的选择根据以上计算煤矿选用4台同等能力的主要通风机投入运行,其型号为FBCDZ-6-No19C,主要技术参数为:功率2185KW,风量Q=35-82m3/s,风压1000-4850Pa,主要通风机能满足以上所计算参数的要求。 图5-1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