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鉴赏的方法步骤

上传人:时间****91 文档编号:204529160 上传时间:2023-04-26 格式:DOC 页数:38 大小:623.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古诗词鉴赏的方法步骤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古诗词鉴赏的方法步骤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古诗词鉴赏的方法步骤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资源描述:

《古诗词鉴赏的方法步骤》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诗词鉴赏的方法步骤(3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古诗词鉴赏的措施环节一、考点分析及应对措施从近几年的全国各地的中考卷中不难发现古诗词鉴赏已成为一大亮点。其因素有二:一是和高考相衔接,高考中每年都考。二是体现“新课标”精神。语文课程原则明确提出:诵读古代诗词,故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纵观各地中考试卷,古诗词鉴赏的考察内容重要有如下几方面:1、品味诗词凝练、含意丰富、耐人寻味的语言。、对名句的分析理解。3、诗词节奏的划分。4、把握诗词的基本内容和作者的思想感情5、分析诗词的体现技巧。6、诗词意境的理解和感悟。古诗词鉴赏此类题目的一般所选材料来自名篇名家,由课内向课外发展从阅卷场反馈信息看,学生失分现象重要有如

2、下几种状况:1、诗词中的词语,典故等基本知识积累不够。2、分析问题时张冠李戴,或者脱离文本,不结合全文或背景来分析,、体现时语言空泛,分析问题不具体,不全面。4、缺少必要的诗词鉴赏术语,导致体现不精确,针对以上状况,教师应采用如下某些应对措施(一)、指引学生揣摩语言,理解作者“炼字”的技巧,特别体味诗句中核心的动词、形容词,以及运用修辞措施的字句。(二)、学一首诗,一定要学生明白诗歌写了什么内容,体现了什么样的情感我们可以先让学生审视题目,诗题是诗的“眼睛”分析诗题、是精确把握主旨的有效措施之一,透过诗题,我们可以懂得作品的内容是写景诗、怀古诗、咏物诗,还是送别诗、咏史诗、叙事诗。从而大体推断

3、出作者的思想感情,也可以抓住诗中体现诗人思想感情的核心词语或句子来体味作者情感,此外也可以结合诗歌意象体会作者感情。一般状况下“景乐则情乐”“景哀则情哀”如,“枯藤老树昏鸦”读出的就是凄凉,“好雨知时节,当春及发生”读出的则是喜悦(三)、弄清诗歌创作采用了什么体现技巧,诗歌的体现技巧重要涉及:比方、拟人、对比、烘托、烘托、渲染、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托物言志、虚实结合、借古讽今、动静结合、引用典故等。理解这些手法便可在鉴赏时得心应手。(四)、答题时一定要看清题目规定,是分析意象、内容,还是语言、体现技巧,让回答什么答什么(五)、掌握必要的鉴赏术语:如抒情方式:直接抒情间接抒情

4、风格流派:如李白的飘逸洒脱,杜甫的沉郁顿挫,苏轼的旷达豪放,柳永的柔美婉丽等。1、评价主旨:言近旨远,言简意丰、旨在言外、深化主旨、意境深远、耐人寻味。体现手法:卒章显志、画龙点睛、托物言志、象征、寄寓、寄托、侧面描写等。语言特点:勾勒、浓墨重彩、惟妙惟肖、诗情画意、朗朗上口、富有哲理、淋漓尽致。语言风格:行云流水、自然流畅、形神兼备、简洁、洗练、浅显、明白如话、平淡无奇、质朴、清新、淡雅、沉郁顿挫、苍凉、低沉、苍劲、舒缓、雄健、深厚恰当运用鉴赏术语,使体现更精确,更符合鉴赏诗歌的规定,提高答题质量。古诗词鉴赏能力的提高绝非朝夕之功,必须在提快乐趣的基本上反复涵咏、咀嚼体味、品味语言、分析形象

5、,把握主题;必须弄清与诗词有关的某些术语,必须反复历练,精确简洁地答题,规范答题语言,就会有较大的收获。(一)、套公式10个字:修辞、内容、特点、效果、情感 总答题模式为:“该句运用的手法(修辞),将的(内容),生动形象的(特点),描绘了一副的形象或画面(效果),体现了诗人的情感(情感)。 具体说来: 1修辞:例如修辞就有8种,比方: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你要找准,没找准背面也难得得分,实在找不到就说“融情于景”“情景交融”,什么虚实动静也比较常考。2内容:所谓内容就是把该句用信达雅的句子翻译一遍再说特点一般就是生动形象的,含蓄委婉的等等几种概括的词4效果:一般就是描绘了如何

6、如何的画面,烘托了氛围等5情感:体现了如何的情感根据所学诗歌的内容与题材归类怀古诗 。此类诗往往将史实与现实结合到一起,或感慨个人遭遇,或抨击社会现实。如杜牧的赤壁送别诗。此类诗有的直接抒写辞别之情,有的借此一吐胸中激愤或表白心态,有的重在写离愁别恨,有的重在劝勉、鼓励、安慰,有的兼而有之。c行旅诗此类诗多抒发久宦在外或长期漂泊或久戍边关而引起的思乡怀人之情。d闺怨诗。 此类诗重在抒发女子对在外丈夫的怀念。如望江南。e战争诗(边塞诗)。此类诗体现的是建功立业的渴望,保家卫国的决心;山河沦丧的痛苦,久居边关的乡愁;生活的艰苦和征战的惨烈;报国无门的怨愤和归家无望的哀痛。如渔家傲。f写景咏物诗。此

7、类诗或托物言志,借景抒情;或钟情山水,厌弃官场;或描绘山川,热爱河山。 感悟诗歌规定掌握常用的抒情措施和体现手法,注意积累某些有关的名词术语。如:寓情于景,寓理于景,借景抒情,虚实结合,以声衬静,化静为动,直抒胸臆等。(三)、品诗。品核心词句,可以从画面、形象、思想感情、哲理和语言体现、锤炼词句、修辞等方面进行品析。(四)、平时学生要多读多理解性地背诵,并运用到写作中去,既提高了对诗歌的理解运用,又提高了写作能力。 二、诗词中常用思想情感的技巧点拨概括全诗或诗句内容,对诗歌要体现的情感、志向、观点、哲理等主旨进行揭示。解答此类题目时,分清体裁、题材和体现方式后,就可以按照相对固定的语言格式概括

8、其内容。如:叙事诗的内容主旨:这首诗论述了,塑造了,反映了的社会现实。抒情言志诗的主旨:这首诗通过对的论述描写,抒发了的情感。哲理诗的内容主旨:这首诗通过对的论述描写,揭示了的哲理。不仅概括的形式相对固定,并且不同题材的诗歌体现的情感、主旨也相对固定,只是叙写的具体内容不同而已三、诗词曲常用意象花、鸟、虫、鱼、山、川、草、木等无不可以写入诗歌寄寓一定的象征意义。菊花坚贞高洁的品质。松坚贞高洁梅花傲霜斗雪,不怕打击挫折,纯净洁白。莲体现爱情或高洁志趣。梧桐凄凉悲哀的象征。杜鹃鸟凄凉哀伤的象征。鹧鸪鸟离愁别绪。鸿雁游子思乡怀亲之情和羁旅伤感。柳于留谐音,古人有折柳送别的习俗。明月寄托相思。古诗词曲

9、中的常用意象还诸多,要在阅读鉴赏中逐渐积累这些表意抒情的符号 技巧点拨 ,解答信息提取题目,遵循如下四步:1.读懂提干,明确规定。2.读懂文本,涉及题目、诗前小序、有关注解3.精确筛选4.精确表述要顾及诗歌的体裁、题材、情感和主旨四、诗词鉴赏的基本流程第一步:明确作者和背景资料。这样可以保证鉴赏不盲目,但中考阅读的诗歌大多与作者背景没有密切的关系,除非有相应的注解,否则,可以忽视第二步:读懂全诗,整体感知,明确题材、体裁、写作目的,得到粗略的印象,这一步也是鉴赏成功的核心,要明确体裁,可以关注标题,如题目中有赠、送、别等字眼,一般为送别诗;如题目中有登、题、咏等字眼,也也许是山水诗或怀古诗,如

10、次等等,固然鉴定的最后根据是诗的内容。然后感知诗歌描绘的是什么景象,明确意向、意境的内容和特性,明确诗人要体现的是什么情感、志向或诗句中的核心字眼,要善于发现诗眼第三步:分析诗歌与否有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借古讽今等体现手法,其核心是理清内容与情感哲理的关系,分清是直接体现还是间接体现,看意向有无明显的对比,有无古今、动静或虚实的变化等等。第四步:赏析语言,反观全诗。看那些词语使用比较精妙传神,一般要多注动词、形容词,注意描绘色彩或情感的词语,看看有无叠词或连绵词,进而品析诗句中的修辞格,可以尝试从表意、构造和音韵三个方面分析某些词语或修辞格的体现效果(江苏宿迁市)六、诗歌鉴赏5分) 9.阅读古

11、诗,回答问题。(分)寒 夜杜耒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寻常同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注释竹炉:指用竹篾套子套着的火炉。才:仅。(1)请展开合抱负象,用形象生动的语言描绘诗歌一、二句的情景。(2分) (2)试从“梅花”这个意象來分析作者在诗中体现的思想感情(3分) 1(1)冬天的夜晚,来了客人,用茶当酒,吩咐小童煮茗,(分)火炉中的火苗开始红起来了,水在壶里沸腾着,屋子里暖烘烘的。(1分) (2)“梅花”有高洁的志趣,(1分)诗人写梅固然有赞叹梅花高洁的意思,更多的是在暗赞来客,(1分)写出了诗人的热情,表白自己和客人同样志同道合,具有高洁的志趣。(1分)解析(1)此题考査学生的想象能

12、力和体现能力。想象要从诗歌描写的意境人手,要用形象生动的语言描绘情景,可合适使用某些修辞手法。()此题考察探究诗歌意象的能力,所谓意象就是寓“意”之“象”,指用来寄托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解答时要结合“梅花”这一物象自身的特点,再根据具体的情境,联系诗人的主观情思进行分析。(江苏常州市)(一)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毕56题。(3分) 登岳阳楼 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5.“乾坤日夜浮”一句中的“浮”字,体现了洞庭湖什么特点?(1分)答: 6.阅读全诗,概括“凭轩涕泗流”一句蕴含了哪些情感。(2分)答: “浮”有动态感,

13、体现了洞庭湖宏大壮阔、气势磅礴的特点(1分);解析:此题考査古诗的炼字。解答时不仅要注意字面意思,还要联系词语在诗歌中的意思和体现效果。6.亲人离散,漂泊无依的孤单感,(1分)对国家多难、壮志未酬的无奈和伤心(1分)解析:此题考察诗歌蕴含的感情。解答时要联系全诗内容和作者的生平以及写作背景。一、【贵州毕节】春 望杜甫(唐)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下面对这首诗理解不对的的一项是( )。A.全诗意脉贯穿,情景兼具,内容丰富,感情强烈,是一片脍炙人口的佳作。B在颔联中,诗人移情于物,通过花、鸟的情态体现了自己感时伤世的内心情感

14、。.诗人得不到家信,是由于战乱引起了长安城内一场持续了三个月之久的大火。D首联中“深”字形象地描写出战乱中长安城草木丛生、满目凄凉的景象,流露出诗人忧国伤时的感情。2请展开想象,描述“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所呈现的画面,并指出诗句所蕴含的情感。_一、【解析】本题考察的是对古诗词的鉴赏能力。第题是对诗词内容的理解,诗中的“烽火”原指古代战争中的信号源,后引指战争;“三月”极言时间之久;“抵万金”突出家书的贵重难得。此联反映的是战争给人们带来的劫难,导致音信隔绝。故C项不对的。第题是开放性题目,要展开丰富的想象,把诗句体现的意境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出来,再根据此情此景来体会诗人的情感,合情合理即

15、可。【答案】。示例:我徐徐年华已老,还为国忧心忡忡,不仅已是满头白发,连这白头也越抓越少了。简直连簪子也插不上,连束发都困难了。眼望京城的颓败景象,怀念远在她乡的妻小,郁结在心中的苦痛无法排解,只得用手搔头,却又徒增发短衰老之叹,体现了诗人忧国思家的情感。二、【贵州遵义】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1.请描述“瀚海阑

16、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所呈现的画面。_2.“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运用了什么抒情方式?抒发了诗人如何的思想感情?_二、1.【解析】本题考察的是描绘诗句画面的能力。题目规定描述“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这一诗句所呈现的画面,答题时,要扣住诗句中的意象“瀚海”“冰”“愁云”进行描述,并加以合适的描写。【答案】山沟的阴面纵横散步着百丈坚冰,万里长空凝结着惨淡的阴云。.【解析】本题考察的是诗歌抒情的方式以及作品体现作者情感的能力。诗歌抒情的方式一般有直抒胸臆与借景抒情两种。这两句诗中“山回路转”“雪”属于景物描写,友人已远去,诗人还在驻足远望,这个举动体现了对友人的不舍以及因友人

17、归京产生的惆怅之情,因此诗歌使用了借景抒情的抒情方式。【答案】借景抒情。抒发了诗人因朋友返京而产生的无限惆怅之情。三、【贵州铜仁】阅读范仲淹的秋思,按规定答题。渔家傲秋思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周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这首词的题目是_。词中环绕一种“_”字,描绘了塞下独特的景象。2.这首词意境深邃,请你选择一种角度对“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一句进行赏析。_三、1【解析】本题考察的是对文学常识和诗词内容的理解能力。就本首词来说,“渔家傲”是词牌名,“秋思”是题目。词的上片重

18、在写景,以一种“异”字统领,接下来从“衡阳雁去”“四周边声”“落日孤城”三个方面写塞外景色与别处不同,以此来突出“异”。【答案】秋思 异2.【解析】本题考察的是对诗句的赏析能力。本题没有明确的鉴赏规定,只提示自选一种角度,因此,鉴赏时我们可从修辞运用、写作技巧、词语运用、抒发情感以及互文见义等方面任选一处,结合有关内容分析其体现效果,只要言之成理即可。【答案】(江苏扬州市)(一)阅读诗歌,完毕第9题。(6分)岭上逢久别者又别权德舆十年曾一别,征路此相逢。马首向何处?夕阳千万峰。9.这首诗前两句在看似平淡的论述中流露出了 之情。(分) 从情景交融的角度,分析这首诗最后一句的妙处。(4分) .示例

19、:(久别重逢的)惊喜。 示例:通过描写夕阳余晖映照着千万山峰的景象,体现了诗人即将与友人又别的伤感之情以及对前程迷茫的感慨。考点:本题是对古诗词鉴赏能力的考察。思路点拨:第题是体会诗人情感,这首诗前两句中,“十年曾一别”极言分别时间之久;“征路此相逢”是说就别后相见,由此可体会到诗人久别重逢时的愉悦心情。第题是赏析诗句,规定从情景交融的角度,解答这题,要注意“景”和“情”的融合,同步“情”涉及“与友人又别”和“对前程迷茫”两层情感。(江苏徐州市)(二)古诗词赏析。(3分).下列对诗词句子的品析有误的一项是( )(3分)天净沙秋思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

20、天涯。A天净沙秋思体现了一种羁旅漂泊的游子浓烈的思乡之情,被称为“秋思之祖”。B.“小桥流水人家”创设一种清新淡雅的境界,体现了游子对大自然的爱慕以及对美好生活的憧憬。C.作者把平淡无奇的客观景物连接成一幅简洁苍凉的水墨画,将无限愁思自然寓于画面中,寓情于景,情景交融。D.“断肠人在天涯”描绘出天涯游子凄楚、悲怆的内心世界,画龙点睛,直抒胸臆。9.【答案】。考点:本题是对古诗词鉴赏能力的考察。思路点拨:解答这题,要在熟悉诗词内容的基本上,联系环境描写的作用分析,如项的“小桥流水人家”一句是环境描写,营造的是一种幽静冷落的氛围,更增添了凄凉与愁苦之情。故该项的陈述错误。(广州市)12. 阅读下面

21、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5分)水调歌头苏轼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谦怀子由。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期,千里共婵娟。(1)“此事古难全”中“此事”指的是什么?(2分)_(2)“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一句体现了词人的什么情感?请简要分析。(3分)_【解析】本题考核对古词词句的赏析。(1)表面指的是“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的人合和月圆。实际是词人当时对国家和个人命运的忧落和对团圆的向往。回答第

22、(2)题时,可先描述题所选诗句的意境,并分析诗句所运用的修辞手法、体现手法,然后分析诗句所体现的诗人的思想感情。【答案】(1)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月光转过朱红的楼阁,低低地穿过雕花的门窗,照着屋里失眠的人,这句诗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借景抒情,体现了诗人怀念亲人以及被贬的失意之情。(云南昆明市)(一)诗歌赏析。(第题,2分) 品读下面的散曲,按规定回答问题。山坡羊潼关怀古张养浩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7.曲中“踌躇”一词用的好,请说说好在哪里。(2分) 【答案】诗人在通过潼关的时候,看到阿房宫变成

23、一片废墟,不禁大发感慨,联想到国家,不禁悲从中来,回眸长安,心情止不住的忧伤。“踌躇”一词抒发了作者对物是人非的感慨,体现了心中情绪激动,作者怀古伤今,自己心中暗叹。【解析】这首散曲的主旨是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无论如何改朝换代,人民群众仍旧过着痛苦的生活。体现了作者对人民苦难的同情。“踌躇”一词抒发了作者对物是人非的感慨,体现了心中情绪激动,怀古伤今,自己心中暗叹。(浙江台州市)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完毕117题。(一)(5分)浣溪沙宋晏 殊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山 行宋叶 茵青山不识我姓字,我亦不识青山名。飞来白鸟似相识,

24、对我对山三两声。.如果说浣溪沙中的主人公是故地重游,那么山行中的主人公则是 ,这从“ ”一词可以看出。(2分)1.初到此地(初次来到这座青山) 不识考点:此题考核对诗词内容的理解和把握。思路点拨:题目限定了答题的范畴“山行中”,研读诗句“青山不识我姓字,我亦不识青山名”抓住核心词“不识”,再结合题干中“浣溪沙中的主人公是故地重游”不难用四字短语概括出山行中的主人公“初来乍到”“初到此地”。11.两首诗歌的主人公在见到“似相识”的飞鸟时,流露出的情感有何不同?(分) 1.浣溪沙中的主人公看到“似曾相识”的燕子,流露出物是人非的无奈和怀旧伤今之情;而山行的主人公独行山中碰见飞鸟,则流露出惊喜之情。

25、考点:本题考核对诗中蕴含的思想感情的体味能力。思路点拨:揣摩诗歌情感的一般措施有:.读标题2读注释(背景)3读核心词4读意象5读作者。就本题而言,虽然题目规定回答主人公在见到“似相识”的飞鸟时,流露出的情感,但解答时也要注意结合诗境并展开想象来分析。如,由上阕的“去年天气旧亭台。”可见“物是人非”;由“无可奈何花落去”可见感慨时光易逝,“似曾相识”见其怀旧(人)之情。由前面的“青山不识我”而白鸟“似相识”,且对我“三两声”不难体会其惊喜之情。(吉林省)(乙)阅读下文,回答问题。(5分)点绛唇 陆游采药归来,独寻茅店沽新酿。暮烟千嶂,到处闻渔唱。 醉弄扁舟,不怕黏天浪。江湖上,遮回疏放,作个闲人

26、样。【注释】陆游:南宋爱国词人。这首词写于作者遭弹劾罢职还乡,闲居山阴之时。黏天浪:连天的波浪。遮回疏放:这一回,定要放浪山水,疏闲纵放。5“到处闻渔唱”中的“闻”字在词中的意思是6.这首词写了作者闲居时的哪些平常生活片段?(2分).从这首词中你读出了作者如何的复杂情感?(2分)15.答案:听、听见、听到(1分)解析:根据语句的整体含义释义即可。16.答案:环绕“采药归来(采药);找寻酒店(沽酒、买酒、喝酒、醉酒);醉弄扁舟(荡舟、弄舟、划船)”答出两点即可。(共2分,每点1分)解析:“采药、沽新酿、闻渔唱、醉弄扁舟”叙写悠闲、潇洒、无拘无束的乡居生活片段。17.答案:环绕“个人生活”和“爱国

27、”两方面情感回答即可。(2分,每点1分)示例:这首词流露出作者村居生活的闲适(洒脱、豪迈、寂寞等)之感,无力报国的愤懑(怀才不遇的抑郁、无奈等)之情。解析:“作个闲人样”布满抑郁和无奈,使前文所写的一切笼罩上壮志难酬和自我解嘲的意味,使全诗在洒脱中满含沉郁和悲愤。这种感情正是作者无力报国的抑郁之情的反映。(河南省)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毕1920题。(共分)次北固山下王 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19这首诗体现了诗人如何的思想感情?(1分)_19【解析】本题考核对诗人思想感情的领悟。由尾联可领悟到诗人的思想感情:诗人想起了“雁

28、足传书”的故事,还是托雁捎个信吧:雁儿啊,烦劳你们飞过洛阳的时候,替我问候一下家里人。这两句紧承三联而来,遥应首联,全篇笼罩着一层淡淡的乡思愁绪。【答案】思乡(意思对即可。1分)20“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体现了如何的自然理趣?是如何体现的?请结合具体内容进行分析。(3分)_0.【解析】本题考核对重点诗句的赏析。“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所描写的是:夜尚未消尽,一轮红日已从海上升起,江上春早,旧年未过新春已来。显然体现了时间变化、季节交替的自然之趣。第二问可从诗句所描写的意境之妙、用词的巧妙、运用修辞的作用等方面分析。【答案】时序交替(时间变化、季节交替、新旧更迭)(分)示例一:通过描写景物

29、,在残夜未退红日已出、旧年未尽新春已到的画面中体现了自然理趣。示例二:运用拟人的修辞措施,“生“入”赋予“日”“春”以人的情态,生动形象地体现了自然理趣。(分析合理即可。2分)(共分)(河北省)一、阅读下面两首诗,回答6题。(分)望 岳 春 望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6.在下面的横线上填写相应内容。(4分)(1)“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描绘了 的景象。 (2)“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描绘了 的景象。【解析】本题是对诗

30、词意境理解能力的考察。第题,前半句写大自然对泰山情有独钟,把神奇和秀丽集中于泰山,突出了泰山之美。后半句写泰山像一把硕大无比的刀,把山南山北的阳光切断,突出了泰山之高大;第题可紧扣“国破”“草木深”来思考。【答案】泰山神奇秀丽、高大雄伟 国都残破、乱草丛生7下面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对的的一项是【 】(分)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体现了诗人由望岳而产生的登临愿望,充足体现了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B.“家书抵万金”,形容家中书籍的贵重。此句写出了乱离中人共有的一种感受,可以引起人们的共鸣,因而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 C.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生动细致地

31、描绘了诗人哀愁难解的情状,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D.这两首诗的三、四两句与五、六两句都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措施,语意凝练,节奏感强,富有韵律美,增长了诗歌的体现力。【解析】本题是对内容理解和修辞的体现效果判断能力的考察。解答这题,要将选项陈述的内容与原文对照做出对的判断,如B项,“家书抵万金”从侧面反映战争给人民带来的巨大痛苦和人民在动乱时期想懂得亲人平安与否的迫切心情;同步也以家书的不易得来体现诗人对国家深深地忧虑。故该项不对的。【答案】。(上海市)(二)阅读下面的诗句,完毕第67题(4分)【甲】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乙】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江城

32、子密州出猎)【丙】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望岳)6. 以上三句诗均为诗词的末句,都抒写了作者心中的渴望,请分别写出渴望的内容。(分)甲句:渴望能直接抒发心中的哀愁乙句:_丙句:_【解析】本题考核对诗句含义的理解。题干中已作了“都抒写了作者心中的渴望” 提示,再根据甲句的示例,可知需从体现诗人的“渴望”(思想感情)的角度分析。【答案】乙句:渴望能杀敌报国的雄心壮志;丙句:渴望能登顶泰山、俯瞰一切的气概。7. 下列对诗句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2分)A以上三句都在感情高潮时结束。B.以上三句或写目前或写将来。C三句都与诗人的个人经历有关。D.三句都与标题有直接关系。【解析】本题考核对诗句内容

33、的理解。【甲】句就与题目“书博山道中壁”无关。【答案】一、(山东临沂市)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毕背面的题目。卜算子 咏梅陆游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傍晚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1.词的上阕通过描写梅花所处的环境,创设了一种如何的氛围?_2这首词虽在“咏梅”,可作者旨在言外,作者的言外之意是什么?_一、1.【解析】本题考核对诗词所描写的意境的领悟。梅花紧临着破败不堪的“断桥”,自然是人迹罕至、寂寥荒寒、倍受冷落、令人怜惜了。它只能“寂寞开无主”了,渲染了一种寂寞的氛围。“已是傍晚独自愁”描写的是苦闷而凄清的氛围。【答案】寂寞、苦闷、凄清 2【解析

34、】本题考核对词作言外之意的领悟。纵观全词,诗人以物喻人,托物言志,巧借饱受摧残、花粉犹香的梅花,比方自己虽终身坎坷,绝不媚俗的忠贞。写出“孤傲、隐忍的品格”和“高洁的志向”即可。【答案】体现自己孤傲、隐忍的品格与高洁的报国志向。二、(山东德州市)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毕背面的题目。 春寒 梅尧臣春昼自阴阴,云容薄更深。蝶寒方敛翅,花冷不开心。 亚树青帘动,依山片雨临。未尝辜景物,多病不能寻。注这首诗写于庆历六年初春,当时作者支持的范仲淹革新政治活动处在低潮。“亚”通“压”,“青帘”指酒旗。1欣赏颔联中“不开心”的妙处。_2.颈联描绘了一幅如何的画面?_一、【解析】本题考核对诗歌中重点词语的赏析。本

35、诗体现了作者内心感情的凄苦、心情的悲凉。诗人借景抒情,首联点明春阴的季节特性,薄云密布,是诗人心境的流露;颔联“不开心”三字一语双关,写景写人,移情手法,别故意味;尾联 “病”字既写了身体状况,也流露出诗人此时的心情。应在理解全诗感情的基本上欣赏颔联中“不开心”的妙处。【答案】示例:“不开心”三字一语双关,一是写出了花蕾因天冷无力舒展的形态,照应了题目“春寒”;二是移情入景(情景交融),抒发了作者凄苦、悲凉的心情。2.【解析】本题考核对诗中意境的描绘。颈联写压挂在树枝上的酒旗翻动,足见风很猛;依傍山丘的阴云挟带着阵雨压来,表白雨势之急。在理解诗句含义的基本上来描绘画面。【答案】示例:压挂在树枝

36、的酒旗随风翻转,依傍山丘的阴云送来了阵雨,风雨交加,春寒料峭。三、(浙江宁波市)阅读樵夫词一诗,完毕背面的题目。樵夫词【清】朱景素白云堆里捡青槐,惯入深林鸟不猜。无意带将花数朵,竟挑蝴蝶下山来。1.前两句体现环境清静的景物有_、_。2.请赏析“竟挑蝴蝶下山来”一句的精妙之处。_三、1.【解析】本题是对环境描写理解能力的考察。诗人在诗的开头描写了一种人捡柴的宁静环境,用“捡青槐”来烘托“白云堆”的清幽,又用“鸟不猜”来反衬“深林”的幽静,“白云堆”“深林”集中体现了环境的清静。【答案】白云堆 深林 2.【解析】本题是对诗句鉴赏能力的考察。诗的最后两句是写樵夫挑柴下山的情景,“竟挑蝴蝶下山来”一句

37、,不说是樵夫挑柴,而说挑的是蝴蝶,语句含蓄,意蕴颇丰,一种生活的悠闲自在其中,一种“竟”字体现了喜出望外,与前句的“无意”遥相呼应。【答案】四、(四川乐山市)诗歌鉴赏。江城子密州出猎 (宋)苏 轼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词的上阕从哪些方面体现了作者的“少年狂”?_细读全词,请品析下阕中划线的句子。_四、1【解析】本题是对诗词有关内容理解和核心句子鉴赏能力的考察。第1题,就上阕内容而言,从出猎时的装束气派和“倾城随太守”的庞大气势以及“亲射虎,看孙

38、郎”的雄心壮志,都是“少年狂”的具体体现。第2题,从拉弓如满月的力度和“射天狼”的决心来看,体现了诗人大干一番事业的雄心,呈现了她报效国家、建功立业的强烈愿望。【答案】1.出猎时英姿潇洒,出猎的队伍浩大,观看出猎的百姓众多,以孙郎自喻。2.将拉开的弓箭比作满月,运用“射天狼”的典故,体现了作者欲驰骋沙场、杀敌报国的强烈愿望。五、(山西省)下列古诗词欣赏有误的一项是( )A观沧海中“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体现了作者博大的胸怀。B.木兰诗全诗明朗刚健、质朴生动,具有浓郁的民歌情味。C山坡羊潼关怀古中“峰峦如聚,波涛如怒”以动写静,使山河人格化。D李商隐无题中“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

39、无力百花残”讴歌了无私奉献的精神。五、【解析】本题是对古诗词鉴赏能力的考察。解答这题,要调动对古诗词的积累知识,结合选项的陈述内容作出对的判断,如“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是写由于受到某种力量的阻隔,一对情人已经难以相会,分离的痛苦不堪忍受,因此,“讴歌了无私奉献的精神”的说法有误。【答案】D。六、(山东济宁市)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背面的问题。湘南即事戴叔伦卢橘花开枫叶衰,出门何处望京师。沅湘日夜东流去,不为愁人住少时。1.湘南即事共四句,每句七字,从体裁上看,这首诗属于 。诗中所写的季节 应为 。2.作者在诗中体现了如何的情感? 六、1.【解析】本题考察古诗知识的积累及对诗中信息的

40、梳理。填写第一空时,应从字数句数方面来拟定体裁。第二空规定填写的季节可根据“卢橘花开枫叶衰”一句来判断。【答案】绝句(或:七言绝句) 秋季(或:深秋)2.【解析】本题考核对诗人思想情感的感悟。“出门何处望京师”显示了报国之情,“不为愁人住少时”抒了了哀愁苦闷之情。【答案】体现了作者一心想为国效力但又报国无门的哀愁苦闷心情。(意思对即可)七、(湖北黄冈市)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回答背面的问题。闻洮西捷报(苏轼)汉家将军一丈佛,诏赐天池八尺龙。露布朝驰玉关塞,捷书夜到甘泉宫。似闻指挥筑上郡,已觉谈笑无西戎。放臣不见天颜喜,但惊草木回春容。【注释】指元丰四年种谔(北宋将领)指挥的米脂大捷,米脂在山西洮河

41、之西,故称洮西。是说将士身材像佛像同样高大。天子的马曰龙,高七尺以上,故称八尺龙。指征讨西夏的檄文。此处指边塞。指宋朝廷。指修筑边境防御工事。古时国内西部少数民族的总称。苏轼时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故以放臣自称。帝王的容颜。1.下列对诗歌赏析不对的的一项是( )A.首联采用夸张的手法,以“一丈佛”“八尺龙”竭力渲染了将士的威风和朝廷抗敌的决心。B.颔联中“朝”“夜”对举,夸张地写出了王师的威风,突出了战争胜利之迅速。C颈联想象奇特,极具浪漫豪放之风。诗人远在千里之外,却宛若在前线同样,亲历了将士们的艰苦苦作与御敌英姿。D.尾联寓情于景,诗人是说听到这样大快人心的消息,她却无法见到皇帝的笑颜,

42、只能在盎然的春色中暗自神伤。2.阅读全诗,品析作者在诗歌中所体现的思想感情。(2分)_七、1.【解析】本题是对古诗词鉴赏能力的考察。诗的尾联,意思是我被放逐外郡不能亲见皇帝欣喜的面容,但惊喜地看到草木忽然春意盎然,在欣喜的心情下,似乎大地回春,相比之下,D项的陈述有误。【答案】D。2.【解析】本题是对诗人思想情感体会能力的考察。解答这题,要联系时代背景作分析,从诗的后两句可以体会到,草木无情,尚知为捷报传来而“回春容”,何况有感情的人呢?作者用感情移入法,借草木之喜写人之喜,把一片爱国忠君之情生动地体现出来了。【答案】不计较个人得失,渴望国家强盛,渴望建功立业的爱国主义情感。八、(浙江杭州市)

43、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毕1、2两题。九日寄子约明皇甫汸漫有登快乐,兼当望远何?对花惊白发,见雁忆黄河。乱后书来少,霜前木落多。不堪羁宦日,同是阻干戈。【注】子约,即皇甫濂,作者之弟。黄河 :代指家乡.羁宦:离家在外地做官。1.从首联 、 等词语中,可判断标题里的“九日”是指节 。(2分)2本诗蕴含着诗人丰富如情感,请作赏析。 (分)八、【解析】本题是对古诗词鉴赏能力的考察。第题规定根据核心词语推断节日名称,按民间习俗,九月初九这一天,中国人都要登高望远、怀念亲人,因此,从两句中的行为动作可推断出节日是重阳节。第2题规定回答诗词蕴含着诗人的情感,解答时,可结合具体诗句来分析,意思基本符合即可。【答

44、案】1.登高;望远;重阳。.“对花惊白发”写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见雁忆黄河”写出对家乡的怀念;“乱后书来少”体现对亲人的挂念;“不堪羁宦日”体现对宦游的厌倦等。九、(山东潍坊市)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毕1、2两题。山房春事(其二)【唐】岑参梁园日暮乱飞鸦,极目萧条三两家。庭树不知人去尽,春来还发旧时花。【注】梁园,西汉梁孝王刘武所建,方圆三百多里。梁孝王曾在园中设宴,一代才人枚乘、司马相如等都应召而至。1诗歌前两句描绘了如何的景象? 2.请简要分析诗歌三四两句运用的体现手法和体现效果。(分) 九、1【解析】本题考察诗句意境的描述。找出诗中的物象、意象。展开联想和想象,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点明景

45、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能用两个双音节形容词概括出来更好。体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或给人什么样的启示和思考。本领的前两句写景,因此描述画面时应抓住前两句描述即可。【答案】日落时分,群鸦乱飞,叫声嘈杂;极目远望只有三两户人家。描绘了梁园萧条破败的景象。2【解析】本题考核对诗歌体现手法的分析。诗歌常用体现手法:小中见大,化虚为实,虚实结合,托物寓理,以动写静,声色结合,多角度描写,以乐写哀,对比映衬等。此类题作答时应注意三点:()精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2)结合诗句阐释为什么是用了这种手法;(3)此手法有效传达出诗人如何的感情。【答案】运用拟人和反衬。写庭树不知人去尽,仍然繁花盛开,用乐景反衬哀情

46、,形象生动地体现了诗人凭吊古人的伤痛之情。十、(浙江丽水市)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毕背面的题目。纳凉秦观携扙来追柳外凉,画桥南畔倚胡床。月明船笛参差起,风定池莲自在香。(选自宋诗鉴赏辞典)【注】胡床,亦称“交床”“交椅”“绳床”,一种可以折叠的轻便坐具。1前两句,“ ”字体现了诗人寻觅凉爽之地的愿望。“倚”字写成了诗人 的心境。2.“风定池莲自在香”寄寓了诗人如何的志趣? 十、1.【解析】此题考察字词赏析能力。根据提干提示,关注前两句,理解其大意;然后采用逐字比较排查的措施,抓住“柳外凉”三个字前面是“追”字可拟定(1)的答案。(2)处,需要结合诗的意境,发挥自己的想象,进入角色体会诗人找到了心仪

47、的纳凉之处,一边纳凉,一边观景的悠然、闲适、自在心境。 【答案】追 (纳凉时)悠闲自在2【解析】此题考察诗歌主旨的把握能力。理解全诗大意,体会诗人笔下诗情画意的美,以及心境的悠然、惬意,再根据“风定池莲自在香”中“风”与“莲”的常用寓意,即可领悟诗人远离世俗,洁身自好的人生追求。【答案】寄寓了诗人远离世俗,保持高洁品性的态度。(湖南株洲市)(三)兰(明)徐渭兰亭旧种越王兰,碧浪红香天下传。近日野香成秉束,一篮不值五文钱。注:传说越王勾践在兰亭种植兰花。秉,量词,束,把。5.诗中的“兰”比方 ,“野香”比方 ;兰花“一篮不值五文钱”体现了作者 。25.君子伪文人和被诗人所不齿的人鄙视那些伪文人,

48、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洁身自好的人生态度。【解析】此题考核对诗歌中意象的理解,以及对诗人形象的把握。第题,熟读这首诗,第一句可知诗中诗人把兰比方为君子,天下美传,把野草比方成那些伪文人和诗人所不齿的那些人,不值五文钱。第题结合这首歌的内容可知,体现诗人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洁身自好的态度。(四川资阳市)(四)(4分)约客赵师秀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到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2.诗歌前两句写景营造了如何的氛围?(1分) 25简略分析“闲敲棋子落灯花”中“敲”“落”两个动词的妙处。(3分) 2.【解析】本题考察景物描写及其作用。解答此类试题,必须熟悉诗歌的重要内容,并且作出详尽的分析。一方

49、面前三句中描写的景物:雨、青草、池塘、蛙,写出了时令特色和地方气息,从侧面透露出诗人在静候友人来访时的感受。【答案】(1分)营造了单调、寂寞的氛围。(意对即可)25.【解析】本题考察学生对重点词的赏析。“闲”是没事做,由于客人未到,可知等的焦急的心理,诗人当时侯客不至,心情或是无聊或是烦躁或是不安。【答案】(分)“敲”写出了客人迟迟不来的焦急,“落”写出了客人不来的失落与无耐。(2分,意对即可)“敲”与“落”衔接紧密,将等待客人到来的心境刻画得极为生动。(1分,意对即可)一、(江苏连云港市)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毕3题。迎 燕(宋)葛天民 咫尺 春三月,寻常百姓家。为迎新燕入,不下旧帘遮。翅湿沾微雨,泥香带落花。 巢成雏长大,相伴过年华。【注释】咫尺:距离很近。比方春天的短暂。咫,古代称八寸为咫。 .这是一首咏物诗。首联能让人想起唐朝诗人刘禹锡在乌衣巷中的两句诗:“_,飞入寻常百姓家。”2.颔联“为迎新燕入,不下旧帘遮”中的“旧帘”有何妙处?_3.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翅湿沾微雨,泥香带落花”的画面。 _一、1.【解析】本题是对古诗词识记能力的考察。可根据下句“飞入寻常百姓家”的提示,立即就可想到上句“旧时王谢堂前燕”来,但要注意默写时不能有错字。【答案】旧时王谢堂前燕。.【解析】本题是对诗句中核心词语鉴赏能力的考察。解答这题,既要结合全使内容,又要联系诗词主旨来思考,可从“旧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