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单元测试题

上传人:txadgkn****dgknqu... 文档编号:204515703 上传时间:2023-04-26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4.72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单元测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单元测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单元测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资源描述: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单元测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单元测试题(9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6分)1如图1所示,对光有发散作用的透镜是()图12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蜡烛、凸透镜、光屏处于如图2所示的位置时,恰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利用这一成像原理工作的光学仪器是()图2 A投影仪 B照相机 C放大镜 D显微镜3下列与凸透镜有关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阳光通过凸透镜可以点燃纸屑,是利用了凸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B投影仪能使物体在屏幕上成正立、放大的虚像C凸透镜所成像的虚实、大小、正倒跟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有关D借助放大镜看地图时,地图到放大镜的距离应小于一倍焦距4在我国首次“太空授课”中,女航天员王亚平制造了一个小水球,我们透过

2、水球看见了她的“倒影”,如图3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图3A“倒影”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B“倒影”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C“倒影”可以在光屏上呈现D若王亚平距水球变远,“倒影”会变大5小满同学经过对凸透镜成像的实验探究,写出了如下一些结论,你认为他的结论中不正确的是()A凡是实像,都是倒立的B凡是虚像,都是正立的C凸透镜所成的实像,既有放大的,又有缩小的,还有等大的D凸透镜所成的虚像,既有放大的,又有缩小的,还有等大的6用手机摄像头扫描二维码可快速登录网页,访问网络数据。当手机扫描二维码时()A摄像头相当于凹透镜B必须保证二维码位于摄像头的二倍焦距以外C二维码是光源D二维码中黑色部分反射光

3、,白色部分吸收光7关于如图4所示的四幅图阐述正确的是()图48一凸透镜的焦距为15 cm,将点燃的蜡烛从距凸透镜20 cm处移到40 cm处的过程中,像的大小和像距的变化情况是()A像变大,像距变大 B像变小,像距变小C像变大,像距变小 D像变小,像距变大9王老师的一只眼睛是近视眼,一只眼睛是远视眼。一次,她拿着她的眼镜做了一个有趣的实验。她左手捏着左边镜腿,一束平行光从她后方投射过来,在前方屏幕上出现了眼镜的影像效果(左边发虚了,右边出现亮斑),如图5所示。由此可判断,王老师的眼睛和对应镜片的情况是()图5A右眼是远视眼,镜片是凸透镜B左眼是远视眼,镜片是凹透镜C右眼是远视眼,镜片是凹透镜D

4、左眼是远视眼,镜片是凸透镜10将蜡烛放在如图6所示位置,通过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像,小红画了图中的光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图6A小红画的光路是正确的B透镜成的是虚像C透镜的焦距小于10 cmD透镜的焦距大于20 cm11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小明将蜡烛放在凸透镜前某一位置时,恰好在凸透镜后20 cm处的光屏上出现一个与烛焰等大的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该凸透镜的焦距是20 cmB此时的物距大于20 cmC当物距是30 cm时,成倒立、缩小的像D当凸透镜的一部分被遮住时,光屏上不能呈现完整的像12一支蜡烛放在距离透镜18 cm处,在透镜另一侧距透镜18 cm处的光屏上看到了烛

5、焰清晰的像,现将这支蜡烛放在距透镜15 cm处,那么在透镜另一侧成实像的位置可能距透镜()A11 cm B14 cmC18 cm D22 cm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36分)13如图7所示四幅图中,正确表示远视眼成像情况的是图_,其矫正做法是图_。(填序号) 图714如图8所示,一个写着“F”字样的胶片放在教学用的投影仪上,此时在屏幕上刚好形成一个清晰的像。如果要得到更大的清晰的像,应使投影仪_(选填“远离”或“靠近”)屏幕,并把透镜向_(选填“上”或“下”)移动。图815为加强学校安全保卫工作,在学校大门附近安装了摄像头(如图9所示)。该摄像镜头相当于_,经摄像镜头所成的是_(选填“正立”或

6、“倒立”)、_(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实像;若镜头的焦距为10 cm,为了能成清晰的像,人到镜头的距离应大于_cm。图916小芳和妈妈到位于抚州城东抚河之畔的著名古楼拟岘台游玩时,用单反相机拍了两张照片,如图10所示,如果拍摄这两张照片时照相机镜头的焦距相同,则在拍完甲照片后改拍乙照片时,应将照相机_(选填“靠近”或“远离”)拍摄对象,同时_(选填“增大”或“减小”)照相机暗箱的长度。图1017小明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他在透明的玻璃板上用黑色笔画了一个手表盘,如图11甲所示。把这个玻璃板放在小于凸透镜二倍焦距的位置上,并用平行光源对着玻璃板上的表盘照射,如图乙所示。移

7、动光屏直到成清晰像为止,此时表盘在光屏上所成像的形状(不考虑大小变化)是图丙中的_。图1118在利用如图12所示的装置做“验证凸透镜成实像规律”的实验时,陈刚把蜡烛由离凸透镜90 cm处移动到120 cm处时,发现像几乎都在离凸透镜5 cm的地方,他判断凸透镜的焦距是_cm,理由是:_;当把蜡烛移动到图中B点时,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不能在光屏上得到烛焰的像,这时,眼睛应在透镜的_侧观察,能看到烛焰_、_的_像,若把蜡烛放到B点_(选填“左”或“右”)侧一些,可以使虚像更大。图12三、作图题(共10分)19(4分)根据图13中已给出的入射光线和出射光线,请在虚线框内画出合适的透镜。图1320(2分

8、)如图14所示,请画出入射光线通过透镜后的折射光线。图1421(4分)如图15所示,ab是光源S射向平面镜的一条光线的反射光线,并射向凹透镜的焦点F。S是光源S在平面镜中的像。请画出:(1)光源S的位置;(2)ab的入射光线;(3)ab经凹透镜后的折射光线。图15四、实验探究题(共18分)22(8分)小军和小民在老师的指导下,用如图16甲所示的装置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图16(1)开始时,小军和小民商议,先用眼睛来观察一下凸透镜成像的各种情况。于是,他们先把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0 cm处,小军负责将蜡烛从透镜一侧50 cm处逐渐向透镜靠近,小民从另一侧透过透镜观察烛焰,并按照观察到的像的大

9、小进行编号,然后整理记录观察到的几个像的情况如图乙所示。小军想知道观察到的各个像的先后顺序,小民有些记不清楚,请你帮他排列出来:_。(2)小军和小民依次选取了不同的物距分别进行实验,同时记录下相关实验数据和观察到的像的情况,如下表所示。实验次数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u/cm成像特点放大或缩小正立或倒立虚像或实像130缩小倒立实像225缩小倒立实像320等大倒立实像416放大倒立实像512放大倒立实像68放大正立虚像74放大正立虚像通过实验发现:凸透镜既可以成实像也可以成虚像。请分析表格中的“成像特点”,找出实像和虚像的不同之处:_。(3)小军和小民使用同一套器材进行实验,在交流实验数据时,发现凸透

10、镜焦距都是10 cm、物距都是25 cm时,他们所测的像距明显不同,分别为14.5 cm和16.7 cm。他们讨论后认为:数据出现差别不是测量像距时的误差所致,而是由实验时的操作引起的。请你写出数据出现差别的原因:_。(4)实验时他们发现,在观察光屏上清晰的烛焰像的过程中,随着蜡烛的燃烧,光屏上的像向_(选填“上”或“下”)移动。23(10分)如图17所示,某同学用自制的水透镜来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当向水透镜里注水时,水透镜的焦距将变短;当从水透镜里抽水时,水透镜的焦距将变长。图17(1)如图甲所示,一束平行于主光轴的光射向水透镜,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则此时水透镜的焦距为_cm;

11、实验前,应调节烛焰、水透镜和光屏三者的中心在_。(2)当蜡烛、水透镜和光屏在如图乙所示位置时,恰能在光屏上看到清晰的像,利用此成像特点可制成_(选填“照相机”或“投影仪”);若仅将蜡烛与光屏位置对调,则在光屏上_(选填“能”或“不能”)看到清晰的像。(3)在如图乙所示实验场景下,该同学把自己的眼镜给水透镜“戴上”,如图丙所示,当从水透镜中抽出适量的水后,他发现烛焰的像再次变得清晰,由此判断该同学戴的是_(选填“近视”或“远视”)眼镜。答案1B2.B3.B 4C5D6.B 7D8B9A10C11C12D13BD14远离下15凸透镜倒立缩小2016靠近增大17D185当物距远大于焦距时,像距近似等于焦距右正立放大虚左19如图所示20如图所示21如图所示22(1)1、2、3、5、6、4(2)实像都是倒立的,虚像都是正立、放大的(3)光屏上没有呈现清晰的像时就进行了测量(4)上23(1)8.0同一高度(2)照相机能(3)远视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