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学期古文复习

上传人:痛*** 文档编号:204480858 上传时间:2023-04-2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74.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八年级上学期古文复习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八年级上学期古文复习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八年级上学期古文复习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资源描述:

《八年级上学期古文复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上学期古文复习(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八年级上学期文言文复习试卷一、阅读晏子使楚选段,完成16题。晏子将使楚,楚王闻之,谓左右曰:“晏婴,齐之习辞者也。今方来,吾欲辱之,何以也?”左右对曰:“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王曰:何为者也?对曰:齐人也。王曰:何坐?曰:坐盗。”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王曰:“缚者曷为者也?”对曰:“齐人也,坐盗。”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王笑曰:“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1.解释下列句中加粗的词语。(1)圣人非所与熙也( )

2、 (2) 齐人固善盗乎( )(3)吾欲辱之,何以也?( ) (4) 晏子避席对曰( )(5)酒酣( ) (6)左右对曰(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 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 3.楚国君臣采用了怎样的计谋来侮辱晏子的?(用自己的话回答) 4.晏子的回答,体现了一个外交家的风范,请说说晏子外交语言的特点。 阅读范仲淹有志于天下,完成67题。范仲淹二岁而孤,家贫无依。少有大志,每以天下为己任,发愤苦读,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食不给,啖粥而读。既仕,每慷慨论天下事,奋不顾身。及至被谗受贬,由参知政事谪守邓州。仲淹刻苦自励,食不重肉,妻子衣

3、食自足而已。常自诵曰:“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注释】昏怠:昏沉困倦。 辄:总是,就。啖:吃。谗:说人坏话。5.你认为上文表现了范仲淹哪些高尚的品质? 6.读了上文后,试写出和“天下为己任”意义相近的一句名言。 二、阅读人琴俱亡,回答下列问题。7-11 题。王子猷、子敬俱病笃,而子敬先亡。子猷问左右:“何以都不闻消息?此已丧矣。”语时了不悲。便索舆奔丧,都不哭。子敬素好琴,便径入坐灵床上,取子敬琴弹,弦既不调,掷地云:“子敬!子敬!人琴俱亡。”因恸绝良久。月余亦卒。7解释下列句中加粗字在文中的意思。(1)病笃( ) (2)索舆( )( ) (3)都不哭( )(4)掷地( )

4、(5人琴俱亡( ) (6)文中表示死亡的词有( )8翻译下列句子的意思。(1)子猷问左右:“何以都不闻消息?此已丧矣。”语时了不悲。 (2)子敬素好琴,便径入坐灵床上,取子敬琴弹,弦已不调。 (3)因恸绝良久,月余亦卒。 9文中能表示子猷与子敬兄弟情深的地方有哪些?并做简单说明。 10子猷面对子敬的死,不哭与哭各是什么原因? 11有人认为文中“弦已不调”不能表示琴已经“死亡”,你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三、阅读小石潭记,回答文后问题。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亻叔尔远逝,往来翕忽,_。潭西南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_。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

5、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12用课文原句在横线处填空。13解释文中加粗字意思。(1)许:_(2)去:_14按要求符号画出限定句子。(1)用“”画出第段中描写游鱼静态的句子。(2)用( )标出第段中描写游鱼动态的句子。15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句子意思。16选文高度概括小石潭的氛围并表现作者对现实的不满及被贬后凄苦心情的句子是:_。阅读柳宗元钴姆潭西小丘记选段,完成1718题。得西山后八日,寻(沿着)山口西北道二百步,又得钴姆潭。潭西二十五步,当湍而浚者,为鱼梁。梁之上有丘焉,生竹树。其石之突怒偃蹇(高耸仰卧),负土而出,争为奇状者,殆不可数。其嵚(qn 高耸)

6、然相累而下者,若牛马之饮于溪;其冲然角列而上者,若熊罴之登于山。17用自己的话概括这段文字的主要内容。 18这段文字在描绘景物方面很有特色,请你结合文章内容就这方面作一些点评。 四、阅读记承天寺夜游一文和下面一篇文言短文,完成1923题。(A)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松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B)王子猷居山阴,夜大雪,眠觉,开室,命酌酒,四望皎然。因起彷徨,咏左招隐诗,忽忆戴安道。时戴在剡,即便夜乘小船就之。经宿方至,造门不前而返。人问其故,

7、王日:“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选自世说新语任诞)注释山阴:今浙江绍兴。 皎然:洁白的样子。 左思招隐诗,表现隐居的乐趣。 戴安道:戴逵,字安道。 剡(shn):县名,今浙江嵊县。 就:拜访、访问。 经宿:一整夜。 造门:这里是到门口的意思。19.解释下列句中加粗词在文中的意思。(1)欣然起行 (2)念无与为乐者 (3)相与步于中庭 (4)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20.用现代汉语写出“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的意思。 21.作者发挥奇特的想象,用了两个新奇的比喻来描写月色。请你写出一句他的其它作品中关于描写“月亮或月色”的诗句或语句。 22.两段文字都写了月色、

8、月夜,请说说它们什么异同点? 23.两段文字都是写的夜找好友,请比较他们的异同点?(可从目的、原因、结果、情感、性格等方面考虑) 五、阅读治水必躬亲和大禹治水两篇文章,回答问题。治水之法,既不可执一,泥于掌故,亦不可妄意轻信人言。盖地有高低,流有缓急,潴有浅深,势有曲直,非相度不得其情,非咨询不穷其致,是以必得躬历山川,亲劳胼胝。 昔海忠介治河,布袍缓带,冒雨冲风,往来于荒村野水之间,亲给钱粮,不扣一厘,而随官人役亦未尝横索一钱。必如是而后事可举也。如好逸而恶劳,计利而忘义,远嫌而避怨,则事不举而水利不兴矣。24.解释下列句中加粗的词在文中的意思。(1)泥于掌故 ( ) (2)是以必得躬历山川

9、( )(3)未尝横索一钱 ( ) (4)事可举也 ( )(5)亲劳胼胝 ( ) (6)势有曲直( )(7)潴有浅深 ( ) (8)不得其情( )25.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线句子的意思。 _26.请从本文中概括出两个成语 阅读过家门不入,完成文后问题。禹伤先人父鲧(gn)功之不成受诛,乃劳身焦思(禹因父亲治水不成被杀而悲哀,就尽心尽力去治水),居外十三年,过家门不敢入。薄衣食,致孝于鬼神(向鬼神表明自己的诚心);卑宫室(使自己居住的房屋矮小),致费于沟淢(x沟渠)。陆行乘车,水行乘船,泥行乘橇(qio古时走泥路所用工具),山行乘榉(j)。左准绳,右规矩,载四时,以开(开通)九(虚数,言其多)州,

10、通九道,陂(bi添塞)九泽,度(du翻越)九山。令益(人的名字)予众庶稻,可种卑湿(潮湿、低洼的地方)。命后稷予众庶难得之食。食少,调有余相给,以均诸侯。(史记)27.请你从本文中摘录能够证明观点“非相度不得其情,非咨询不穷其致”的原句在下面横线上。 28.阅读文章,请你列举出禹值得我们学习的举动。 29.我国历史上治水的名人有许多,你能再列举几个吗? 六、阅读小石潭记,回答下列问题: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

11、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1解释下列加粗词。(1)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2)心乐之( ) (3)卷石底以出( ) (4)潭中鱼可百许头 ( ) (5)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 (6)斗折蛇行 ( )(7)凄神寒骨 ( ) (8)以其境过清( )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2)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3)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4)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

12、源。3请从文中找出你最喜欢的句子,并说明理由。句子:_理由:_4选文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在表现感情时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七、阅读记承天诗夜游,回答下列问题: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1.解释下列句中加粗的词。月色入户:( )怀民亦未寝:( )庭下如积水空明:( ) 水中藻、荇交横:( )盖竹柏影也:( )2.“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在文中的作用。3.文中“怀民亦未寝”说明了什么?“亦”字去掉,在表达效果上有什么变化?4.“一

13、切景语皆情语”你认为“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这一景色描写饱含作者怎样的情感?5.文中叙事、写景、抒情相结合,这三者都为写人服务,写人又突出一点“闲”,请你写出文中的几个“闲”?6.本文作者借月抒情,与其水调歌头中“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相似之处是哪一句?并谈一谈与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抒发的情感是否相同?7.结尾“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两句在文中的作用?8.德国的荷尔得林说:“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人有评价苏轼的人生也是诗意的人生,你同意这种看法吗?请结合这篇文章谈谈。9.“月色入户”运用了拟人的写法,写得很有人情味,请为这一句写一段批注文字,体会这一句的妙处。八、阅

14、读治水必躬亲,回答下列问题:治水之法,既不可执一,泥于掌故,亦不可妄意轻信人言。盖地有高低,流有缓急,潴有浅深,势有曲直,非相度不得其情,非咨询不穷其致,是以必得躬历山川,亲劳胼胝。 昔海忠介治河,布袍缓带,冒雨冲风,往来于荒村野水之间,亲给钱粮,不扣一厘,而随官人役亦未尝横索一钱。必如是而后事可举也。如好逸而恶劳,计利而忘义,远嫌而避怨,则事不举而水利不兴矣。1.解释下面各句中加粗词的意思。(1)不可执一,泥于掌故 :( )(2)流有缓急,潴有浅深:( )(3)非咨询不穷其致:( ):(4)布袍缓带:( )(5)必如是而后事可举也:( ) 2.用现代汉语说说下面句子的意思。(1)随官人役亦未

15、尝横索一钱。(2)必如是而后事可举也。3.请各用一句话概括两段内容。第一段:第二段:4.课文的第二段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论证了什么问题?5.请联系课文说说治水的必要条件是什么?为什么?6请联系课文内容,谈谈你对课文论述特色的理解。7.海瑞当年是如何治河的?请用课文原话回答。8.为什么说治水“必得躬历山川,亲劳胼胝”?用课文原句回答。9.治水要防止哪些现象?用课文原句回答。参考答案:1.同“嬉”,可玩笑。 本来 用 离开座位,表示郑重。5.酒喝得很高兴6.回答2.酒喝得正畅快的时候,两个小官吏捆绑着一个人到楚王面前。橘树生长在淮河以南就是橘;在淮河以北就变成了枳,只是叶子的形状很相像,它们(果实

16、)的味道是不同的。3.预先安排抓住齐人偷盗的情境,当晏子到来时,故意带到楚王面前,以此影射齐人都善偷盗,从而戏弄晏子。(2分,意思对即可。)4.晏子以子之矛攻子之盾,运用比喻、类比等反驳方式反击了楚王的无礼和无理。5.范仲淹读书发愤、勤勉;以国家大事为己任,有远大的抱负;生活节俭;忧国忧民。6.如:天下兴亡,匹夫有责。(2分)7、8.略9.(1)何以都不闻消息?此已丧矣。说明子敬虽不愿子猷知道他的死而更悲伤,但子猷却能感到子敬已死,表明兄弟情深。(2)恸绝良久,月余亦卒。表明子猷因为子敬之死而悲痛,加之病重,随子敬而去。(3)子敬素好琴,径入坐灵床上,取子敬琴弹 子猷希望为子敬弹奏琴曲,作为送

17、别,表明兄弟情深。10不哭是因为子猷知道自己大去之日不远了,可以与九泉之下的子敬相聚了。哭是难以忍受与兄弟阴阳相隔,孤独一人之痛。11作者是作了艺术化的处理手法,这里是表现子猷独特的悼念方式,其实是子猷的生存之心已死。12(1)似与游者相乐 (2)不可知其源13 (1)表示约数。 (2)离开14(1)日光下彻 影布石上 佁然不动 (2) 亻叔尔远逝,往来翕忽15译出“以”和“清”二个词1分,句子大意大正确1分,共2分。因为小石潭周围的环境过于冷清(凄清) 16每句1分,共2分。凄神寒骨 悄怆幽邃17. 写小丘所处位置及小丘的形貌。18文中描绘景物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如“其石之突怒偃蹇,负土而出,

18、争为奇状者,殆不可数。”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其嵚然相累而下者,若牛马之饮于溪;其冲然角列而上者,若熊罴之登于山。”则用了对偶和比喻的修辞手法,突出了小丘的奇特风光,展现了永州一带山水的特点,写得生动、形象、传神。(2分)19.(2分)(1)愉快地,高兴地(2)想,思考(3)共同,一起(4)只是20.(2分)月色洒满庭院,如同积水自上而下充满院落,清澈透明,水中水藻、荇菜交叉错杂,原来是竹子、柏树的影子。21.明月几时有,;月有阴晴圆缺,;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千里共婵娟。22.3分)两段文字都写出了月光的皎洁,运用了侧面描写;(A)段描写得详尽些,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B)段描写得粗略些

19、。23.(3分)两段文字都表现了他们旷达的胸襟,都是触景而想找自己好友;目的和结果不同:A段文字为了找好友一起游玩,找同乐者,最终找到了;B段文字注重找的过程,是想念好友,最终没找到。24.略25如果贪图安逸,害怕辛劳,计较私利,忘记公益,只想远远地躲开嫌疑,避免抱怨,那么事情就做不成,水利也就办不好了。26(1)、好逸恶劳、见利忘义(4分。每个2分。)27.左准绳,右规矩,载四时,以开九州,通九道,陂九泽,度九山。28.至少两点,答对一点得一分。面对困难全力以赴,一心一意为老百姓谋利益,有节俭的精神,做事情讲究方法。29.李冰父子、郑国等六、1向西;喜欢或以为乐;而,顺接;大约;成为;像北斗

20、星那样;使凄凉;因,因为。2略。3如:句子: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理由:这几句描写游鱼,动静结合,充分显示出游鱼的情趣,也间接地表现了小石潭水的清澈。4乐、悲(由乐到悲);寓情于景(情境交融)七、2.起笔扣准“夜游”的“夜”字,点明题旨,交代夜游时间。3.因张怀民与作者同时被贬到黄州,张怀民的境遇与作者一样,亦是也,去掉就表达不出两人的境遇,也不会有下文对景物的描绘,也不会说明他们有共同的感受与情绪。4.苏轼宦途失意的苦闷,被贬到此的孤独郁闷之情。5.入“夜”即解衣欲睡,闲;见“月色入户”,便欣然起行,闲;与张怀民步于中庭,连“竹柏影”都看得那么仔细,那么清楚,两个人都很闲。6.月色入

21、户,欣然起行;被贬之后,内心孤独失落,而又刻意达观的复杂情怀是一致的。7把写景与抒情融为一体,点明主旨。8.苏轼写这篇文章已被贬黄州四年,作为一个有济世之才的读书人,长期被闲置,内心一定是异常苦闷,但是苏轼在这种情况下不能超越自我,月色在他的眼中那么富有人情味,这种通过赏月来摆脱抑郁之情,在欣赏美景中达到忘我的思想境界,正是一种诗意人生的体现。9.月光似乎懂得作者的寂寞无聊,悄悄地走进门来与他作伴。作者把无情月亮人格化,写得生动有趣,衬托作者欣喜的心情,在作者的笔下,那柔和的优美的月色是那样的善解人意,惹人喜爱,正当作者孤寂无聊的时候,它悄悄地溜进屋来慰藉作者。八、1.(1)泥:拘泥(2)潴:

22、水停聚的地方(3)穷:追究到底(4)缓带:宽束衣带(5)如是:像这样2.(1)随同的管理差役也不曾横行勒索一文钱财。(2)必须像这样,以后才能做成事情。3.第一段:论述治水必躬亲的原因。第二段:以海瑞为例,说明治水不但要躬亲,而且要清廉。4运用正反对比的方法,深刻地指出治水与利和义之间的关系。5治水的必要条件是躬亲、廉洁。能答出要点,并能正确说明原因,表意清楚则可 。6课文论述躬亲是治水的必要条件,强调亲自登山涉水察看水情的重要性,通过正反对比指出治水与利和义的关系。道理简明,论据确凿,令人信服。能答出要点,并能正确说明原因,表意清楚则可。7.海忠介治河,布袍缓带,冒雨冲风,往来于荒村野水之间,亲给钱粮,不扣一厘,而随官人役亦未尝横索一钱。8.盖地有高低,流有缓急,潴有浅深,势有曲直,非相度不得其情,非咨询不穷其致。9.治水之法,既不可执一,泥于掌故,亦不可妄意轻信人言。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