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意的寻求

上传人:豆*** 文档编号:204424623 上传时间:2023-04-26 格式:DOC 页数:28 大小:3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创意的寻求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创意的寻求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创意的寻求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资源描述:

《创意的寻求》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创意的寻求(2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创意的谋求-靳埭强文 转贴 -042 00:09:4 看了先生的这篇文章,很感动。先生以自己的成就奉劝我们,要想有好作品,必须先有好人品,极是!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设计在市场经济的影响下发展得很迅速、蓬勃,但是设计教育的品质、课程的设立并没有同步发展起来。中国设计师的创作和学生学习设计过程中尚有一种最重要的问题没有解决。我今天的演讲就是对这个问题的批评和反思。我的讲题是创意的谋求,由于设计最重要的就是创意。没有好创意的设计很难成为一种好的设计。人的需求是创意之本设计是源于人的需求。有人觉得设计的历史很短,其实否则。自从有了人的生活,就开始有设计了,设计的历史是源远流长的。人在生活中有所需求,就

2、要想措施解决这些问题。这个满足需求的过程就是设计工作;设计工作是用创意、概念来实现人的需求,因此创意之本就是人的需求。例如我们要穿衣服,就需要有纺纱的机器,于是就设计了纺织机。纺织机就是一种很成功的设计,既能满足功能需求,又有美感。又如很早的时候,古人就懂得如何用图形传达概念,用连接的和断开的横线构成了八个不同的图案,代表八个不同的方位,这就是八卦;古人又用弧线和黑白两色将圆形分开对等的两半代表阴阳,这个太极图体现了古人对人生、宇宙的结识(图1)。这些是很伟大的设计,是我们今天做设计的一面镜子。我们应当时常问自己能否作出更好的设计?超越前人是我们的责任。 创意源于思想 创意源于生活,源于人的需

3、求,源于人的思想,由于设计师要思考、谋求满足需求的措施。如何重建创意教育 目前设计教育最重要的就是思想、概念和创意的启导。但是设计教育在创意培养方面还很局限性够。如何重建、提高创意教育呢?如何突破这个困难呢?我今天就是要探讨这个问题。我一方面谈谈中国市场上某些很可笑、很可怕、很可耻的现象抄袭、模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将模仿前人的设计当成一种学习措施,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当创作一件作品时,怎么可以只是模仿、照搬别人的东西呢? 三宅毕生(Isey Myak )的时装是一流的,原创的国际品牌。我很喜欢她的设计。中国浮现了一种媚丽毕生(sse Chrming),连品牌名称都东施效颦,这是巧合雷同吗?很是可

4、笑。 时装名牌rmani的商标是一种鹰的图案。另一种中国时装又模仿Amani的鹰做商标。为什么中国的时装要跟着别人的面貌来做?我在80年代初为香港一种周刊艺刊做了一种商标。我用书法和宋体组合成“艺”字,这是老式和现代融合,体现现代生活的品味。后来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的教师模仿做了一张海报。教师如此,学生又会怎么样?我于180年为中国银行做的商标(图)影响很大,有诸多模仿的商标浮现。其中一种酒店的商标(图3)在中间照搬我的图案,周边画蛇添足。我们为荣华饼家的旅游礼物创新了品牌、改良了包装(图4)。为了适应旅游产品一年四季推销的需要,我把月饼产品名称改成“秋月”秋天的月饼,四季皆可尝。名称上是一种创新

5、。此外,图案、饼印和书法都是原创的。这个包装被大量模仿(图5,6),甚至有一种模仿的包装在全国包装评比中拿奖。评委有无判断力?有些月饼也跟随叫“秋月”,其实不明白“秋月”的来历,又完全照搬字体,这侵犯了我们与公司的版权。 我为上海海报邀请展做了一种“互动”主题海报(图7)。有些书引用这张海报作为范例。但是有些设计师干脆把它作为自己的设计作品,还署上自己的名字(图,9)。更有甚者是只改动标题文字,其他所有盗用。我曾为在名古屋举办的一种香港画家画展创作了一张海报(图0)。红点代表画家的心灵,同步也代表日本的形象。毛笔与砚台构成“中”字。海报传达了中日交流和画展的信息。抄袭者只抄其表面,不知其意义。

6、照搬毛笔和红点,但对老式文房工具结识肤浅,所用的毛笔尚未开封。中国专业设计师如此,中国设计尚有无但愿呢?答案.原则 为什么浮现这种现象?为什么中国设计会走向这样一种死胡同?为什么不耻于抄袭?为什么不尊重原创?因素之一是中国试场上存在某些没有创意的试题,谋求所谓的原则答案。市场上有某些书,引导学生走向教条式的原则答案。静物素描怎么考呢?参照书教你如何摆放静物,给出四个环节的原则答案,同步还提供了某些低分卷和改优后的高分卷。考试前要临摹模板,临摹作品千篇一律,追求的是原则答案。 色彩静物画也是先教如何摆放,给出四个原则环节。书里也有低分卷和改优卷。高分之后就比低分卷好吗?改优后画面比较明朗,但是不

7、是明朗就等于好呢?低分卷中背景的布解决得就比改优后的好。此外这张低分卷中对油瓶的质感体现也比改优后好,所谓原则自欺欺人。书中强调的也是多次的临摹。 头像素描无非也是机械地给出几种原则环节。改优之后就比低分卷好吗?例如这张低分卷线条潇洒,层次分明,有感觉。改优卷比较细致因此就好吗?(图11)黑白分明、对比强烈就好吗?那么这张女人头像应当拿高分还是低分呢?如果根据前面的评判标注,这张素描拿不到高分。但是这是伟大的画家毕加索作的素描(图12),这张素描体现力很强,线条富有感情,使人物神韵活现。伟大的画家的作品在今天评卷的原则面前也许都是低分卷。速写同样也是四个环节。书中给出的改优卷没有说服力,好在哪

8、里呢?某些优秀的速写按照当今的评判原则都难以合格。例如这张速写,线条敏锐、传神、形态豁然,却难拿高分。设计科中的改优卷好在哪里呢?色彩上,这张低分卷用色大胆,很有创意。另一张低分卷,色彩有民间韵味,并且标题醒目。又如为低分字体设计加上许多装饰就成了高分卷(图1)。难道字体的好坏就在于有无装饰吗?这是错误的教育。此外某些新的考试的参照书,多了某些不同的思考措施,例如如何衍生图案。这是一种进步,但是图例好在哪里没有启导性的阐明。我的作品也被用于范例,也不错(一笑)。但是抄袭的作品居然也被当成了范例。这是如何教导学生的呢?再看看官方评奖的作品。官方评奖的作品都是原则化的。香港回归的获奖海报都是公式化

9、的,总离不开特区市花、现代化建筑、烟花和五星红旗。相比,宁波蒋华在全球华人学生比赛中的海报就很独特(图14)。她极具创意地将香港的英文H Kong做成中文的“双喜”字剪纸,正体现了香港的中英文化融合的特质。这样的设计师才是佼佼者,而这些作品为什么不能在官方评比中胜出呢? 澳门回归的官方评奖作品也是特区市花、五星红旗和烟花的原则答案。相比,香港赖维均获得香港评奖的作品就别出心裁,用飞翔的五角星破笼而出传达了澳门获得自由,回归祖国怀抱的意念(图15)。另一张我所创作的澳门回归的海报也获得香港评奖,莲花代表澳门,花开花落,落叶归根,落在“99”两数字构成的涟漪上。整个意象体现出污泥而不染的精神,也是

10、以平常心体现喜悦之情(图16)。临写模仿 为什么临摹和模仿成为了理所固然呢?这不是一代人的问题,中国老式中就有一种观念是我们应当思考的。中国老式艺术的传授是基于模写。模仿往往也成为一种创作的措施。画家往往通过重新演译名作,体现个人对人生的体验,传达一种不同的气质。张大千的老式绘画造诣深厚。她临摹了诸多古代名家的作品。如五代画家董源所作的青绿山水江堤晚景(图7,18)。她虽模仿古人,却不止于模仿。这才是她大有成就的因素。清代王翚的仿古山水之四是对关仝的风格的模仿,而进行的是新的创作。明代张宏仿宋代夏珪。取其笔法,发明自己的构图(图19,0)。清代王翚、王鉴,均习米点。然而只师技法,自行创作(图1

11、,)。元代画家倪云林独创皴法,空灵清逸的平远构图也是她的原创。她的画面往往是近坡高树数株,中间是广阔的湖面,远山被提到了画幅最上端。后裔大师董其昌、王原祁、王时敏都模仿她的构承传.创新 中国艺术应当是遵从继往开来的。师古是必要的,但还要师自然、师心。古人就说要师古、师造化,造化就涉及大自然和人生。我的教师吕寿琨先生曾教导我“师古、师自然、师自我”,这也成为我终身追随的观念。 张大千师前人,模仿巨然的皴法、构图,创作如仿巨然夏山图(图24)。师古之外,她亦师自然。写生创作印度大吉岭瀑布(图25)。然而张大千最大的成就是后期发明了破彩泼墨(图26)。一种人的艺术成就最重要是在于有无自我,张大千最后

12、的师自我,便是成就伟大的重要因素。 我的教师吕寿琨精通笔墨,源于师古。她在教学时会示范如何临摹古人画作。她仿石涛进行创作,求异立新(图27)。她还师法自然,在维多利亚港写生创作(图2)。最后师自我,以禅念入画,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和创作面貌(图29)。这才是学习之路;这才是传承、创新之道。我的创作讲求求异立新,会借鉴古人绘画中的某些元素,如对范宽溪山行旅图的学习。但是创作的山融入了几何形构图(图30)。又如我学高克恭的米点山水,创作云烟山峰。后来游名山,写自然之境(图31),徐徐由现代人的心境在画中体现白日梦似的现代山水(图32)。我的创作过程也是师古人、师自然、师自我。山外.有峰中国应当倡导原

13、创,要打破抄袭、临摹的枷锁,启导创意、老旧立新才有前程。设计师受她人影响是正常的,核心是在学习她人之外要打破她人的模式,激发自己的创意。我们一起来看某些例子。 我70年代作的海报第一选择已经是开始运用笔墨进行创作了。台北设计师李根在学习了我采用毛笔的手法,注意了淡墨的运用,但是采用了鼠标,是新的工具融入,自己构思了新的创意(图33)。 我受台湾一种展览的邀请做了一套中文的感情的海报。我用四个中文“山水风云”和笔墨纸砚组合构成四个新的意象,体现了书写者与工匠的情感融合,像是“如鱼得水”,“恩重如山”这般的感情。台北设计师陈俊良受到了这组作品的影响,但努力地去超越它。例如用自然的一小段梅花做成的笔

14、架是她个人创新的东西(图34)。年轻设计师周鹏使用毛笔挥洒出随意的线条,其作品很具原创性(图35)。马深广同样也用毛笔乱线,用墨浓淡不一,层次分明(图6)。两者虽都是用笔墨,却各有新意。年轻人不应学作品之表面,而应习她人如何创新。70年代我写了商业设计艺术一书,谈如何创作。书中提到我为“派”品牌所作的广告设计(图7),用撕纸的体现手法巧妙地将品牌名与减价的信息合而为一,构思天衣无缝。台北设计师王炳南所作的反吸毒的海报沿用了我的体现手法和思考措施,更为杰出的将“毒”与“寿”构成一种新的意象,一“字”了然地传递了毒品危害生命这一信息(图38)。王炳南不是停留在模仿我作品的表面形式上,而是抓住了我的

15、思考方式和创意之法,同步又注入了她自己的新的精神。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承传与创新,中国的学生都应当这样进行创作。 我创作设计时也学习她人。我曾和我的偶像设计师Paulnd通信,她曾在信中给我珍贵的建议。她说,你学得较好,但最重要的是你要爱惜你的中国文化。中国文化是很伟大的。那时我已经开始在设计中融入中国文化了,而她加强了我对承传中国文化的省思。今天我也把她的这句话送给你们。她去世时我做了一张纪念她的海报,学习的是她在50年代为达达主义做的一张作品。她当时用对比鲜明的黑白字母和跳跃性的字体摆列突出体现了布满冲突的前卫风格。我在她这个伟大的作品上衍生出我的纪念海报,运用她的姓名,学习她的字体风格和排

16、字,同步融入了我自己的文化,用中国文化向她致敬(图9,40)。中国文化不单属于中国人,也属于全世界。而承传推广的责任就在我们身上。 设计师田中一光对字体设计的奉献很大,发明了“一光明朝体”,特点是瘦横肥竖尖角。王序在田中一光的设计世界一书的推广海报中善用了明朝体的基本元素“一”字,同步也代表一流的设计师田中一光先生,风格简炼(图)。我做的哀悼田中一光海报也是运用了最佳代表她的“一”字。所不同的是将“一”字翻转,运用水墨和数码技术发明了一种流泪的意象,体现了怀念之情(图4)。启导创意是设计教育之本我今天举的这些例子是为了阐明启导创意是设计教育之本。我盼望我们能打破原则答案的教育桎梏,打破教师为主导的教育模式。我们应当倡导学生教师共同发明一种以学生为主导的互动平台,教师能开怀地听取学生意见、和学生讨论,学生能自主、积极的学习。这才是教育的宗旨。中国文化是很重要的,中国现代设计教育应当以中国文化为本,同步注重现代化。我们不仅要锻炼自己的手,还要找到自己的体现手法,这就要将心和手合而为一,用心思考。因此对创意思维的启发更为重要。这也是我在汕头大学长江艺术与设计学院进行教学改革的抱负。我盼望每一种学生均有自己强烈的个性和发明力,同步也很热爱自己的文化,并能在自己的作品中融合、承传中国文化。来自:设计.中国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