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片摄于1924说课稿

上传人:m**** 文档编号:204415358 上传时间:2023-04-26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2.84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照片摄于1924说课稿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照片摄于1924说课稿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照片摄于1924说课稿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资源描述:

《照片摄于1924说课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照片摄于1924说课稿(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宜 兴 技 师 学 院 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宜兴学院 江苏省宜兴职业教育中心校说课稿课程:语文 课题:照片,摄于1924写在圆明园罹难 130 周年之际 说课者:谈俊说课时间:2010年4 月 22 日 说课地点:9#311教师说课稿学科: 语文一、说教材二、说学习 目标(教学 目标)办公室 部门 谈俊老师课题:照片,摄于 1924写在圆明园罹难130 周年之际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文被编入苏教版的中等职业学校语文全四册中第二册第 二单元的第七篇,属于自读课类型,体裁是散文,主要是配合讲 读课文,让学生通过本文学会自主阅读、自主感悟、自主发展、 自主巩固。单元阅读训练的目标是在完成感知领会、理解阐

2、释、积累筛 选的能力训练基础上,达到对文本的概括提要,以进一步理解文 本内容。2、教材的分析与处理本文是一篇立意深刻、发人深思的散文,由一张照片引起回 忆,叙述了作者三次进圆明园的见闻和感触。帝国主义强盗的洗 劫、焚烧,造成了中华民族的百年屈辱,也引起了作者的悲怆、 愤慨,但这并不是作者唯一想表达的情感,对于“另一种事实的 真相”的揭示,是指导学生剖析文章的关键所在。通过教师的启 发与指导,帮助学生对本文进行概括和提要,把握作者的写作意 图和本文的主旨。(一)确定目标本文的教学将以职业教育“能力为本位,学生为主体”教育 思想为指导,立足职校学生的学习实际,确立能力、知识、情感 “三维”教学目标

3、,组织各教学环节。1、能力目标:(1) 帮助学生进行探究性自主学习,能深入理解作者的写作意 图和寄予的情感。(2) 通过对文本的多层次讨论,启发、引导学生,能对复杂的 文本进行概括与提要。三、说教学方法2、知识目标:(1)了解有关圆明园的历史知识。(2)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上,领会散文形散神聚的特点。3、情感目标:(1)铭记中国的屈辱历史,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2)由反思历史,教育学生正确面对自身的缺点与不足。(二)制定目标的依据1、大纲要求:职高语文教学大纲中明确指出“语文教学的 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即“听说读写”能力;“知识 教学和能力训练要密切结合”;“进 步提高职高生现代

4、实用文的 解析能力”;“进步加强书面表达训练,提高学生的现代实用文 的写作能力”。2、学情分析: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由于其学习的主动性、积 极性与创造性的不足,造成了对学习缺乏兴趣与动力、目的与方 向不明等缺点,尤其是对自身缺点的正确对待上有待进步教育 与引导。(三)重点和难点1、重点:紧扣散文形神兼备的特点,理解作者三次进圆明园 的见闻、感受,重在理解作者的感触与感悟。2、难点:对缺乏自省精神的民族劣根性的剖析与理解,及对 自身缺点不足的正确认识。1、教法情点提景 f 拨一问法法法(1)情景法:创设情境,凭借视频、图片,让学生感其情,激 发对侵略者的憎恨之情。(2)点拨法:即诱导启发,是帮助学

5、生理解文意的重要手段。 学生在对本文的主旨理解方面肯定存在难度,教师的导学在此很四、说教学过程重要。(3)提问法:教师在文本理解的重点、难点处进行提问,在学 生容易忽视却对阅读来说是关键处提问,在学生阅读和理解时产 生困惑和障碍处进行提问。问题应能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或起 到指点迷津的作用。讨论法一探究法一法诵读法学、2(1)诵读法:多读,多理解,多揣摩,读过一遍再读第二遍第 三遍,自己提出些问题来自己解答,是理解有效方法之一。(2)探究法: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能力是新大纲的主要 思想,在发挥主体自主阅读积极性的前提下,结合集体的讨论与 探究,达成对文本的正确理解。(3)讨论法:是在教师指

6、导下,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根据学习 的内容和教师提出的问题,充分发表意见的一种体现以学生为主 体的学习方法,与职教课程改革的教学理念相吻合。本着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发展为主线的现代教 学理念,我将教学过程设置如下:导入=A预习检查=A整体感知突出重点|启发思考深层探究拓展迁移学以致用(一)导入(2分钟)先请大家观看一段视频。(播放火烧圆明园视频)观看 完之后,您是否在内心油然而生震惊、愤怒、悲哀 等等复 杂的感情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张若愚的散文照片,摄于 1924写在圆明园罹难130周年之际,跟着作者一起反思历 史,反思人生。设计意图:教师创设一个让学生感兴趣的情景,以最快速而 有

7、效地方法激起学生的阅读、探究的兴趣,披文以入境。(二)预习检查(5分钟)学生齐声朗读词语;学生谈对圆明园的了解;教师展示多媒 体图片及文字。附资料(多媒体显示):圆明园是我国园林艺术的瑰宝,有“万园之园”的美称。圆明园从1709年兴建直到I860年焚毁,共经营了 151年。几代清帝不知耗费了多 少天下的财力物力,来建造这座历代王朝前所未有的皇家园林。该园由圆 明园、万春园、长春园三园组成,故又称“圆明三园”三园总面积5200 亩,比现存最大皇家园林颐和园还大850亩。三园内有100多个风景 点,无数的楼台、殿阁、廊榭、馆轩尽在山环水抱之中。圆明园不仅有极 为精美的陈设、装饰,还收藏和陈列着全国

8、罕见的珍宝、文物、名人字画、 秘府典籍、钟鼎宝器、金银珠宝和稀世文物,集中了古代文化的精华。1860年10月18日,在这个近代中华民族史册上灾难的一天,3500 名英军手持火把,进入圆明园,到处点燃。园内300多名太监、宫女和工 匠葬身火海,这座巨大宫苑烈焰腾起三天,余烟月余不息。法国文豪雨果 曾愤怒地谴责过这一暴行:“在历史的审判台上,一个强盗叫法兰西,另 一个则叫英吉利。”如今的人们来到圆明园遗址时,眼前所及只有依稀可辨的石基、曲折 的水道和小径。惟有大水法和远瀛观的几根石柱还站立在那里,俯瞰这残 垣断瓦,零乱荒芜,如同一座纪念碑。设计意图:一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收集及删选资料的能力; 二

9、是对这段历史、对圆明园有一个整体的印象与了解,进而对后 续文本的解读设下伏笔。(三)整体感知突出重点(5分钟)整体阅读:初步了解文章构思教师提问:1、全文叙述了作者几次走进圆明园的经历?重点 是第几次?2、贯穿全文的感情基调是什么?学生自主阅读后,回答问题。设计意图:注重学生对文本的总体把握,基于职教学生语文基础薄弱的学情,可以引导学生从阅读提示中寻找答案,同时也结 合单元教学重点,培养学生概括与提要的能力。(四)启发思考深层探究 (20分钟)1、快速浏览文章,学生分小组讨论,完成表格次数时间景物感情第一次1986大水法残骸 颓垣破壁 残石断柱悲愤、仇恨第二次1987简全景模型 图册资料惊叹、

10、骄傲详照片惊骇、颤栗、 悸痛第三次1990照片 远瀛观仇恨、忧焚设计意图: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对文本做进一步 的合作与探究,重点让学生把握住作者的感情,继而能引入下一 环节,对详写部分的解读。同时这一环节再次锻炼学生概括与提 要的能力。2、指导学生再次阅读第二次进园的经过,把握“照片”的内容 与内涵。解决文章中阅读重点:1、作者为什么重点记叙第二次进圆明园的经过?2、这部分中,作者的感情是怎样的?3、有没有揭示“另一种事实的真相”?附资料:因管园机构逃走,园内无以为生的闲散旗兵和城里流氓游民群 起盗运建材。进入民国年间,遗址更无人看护,各派军阀来盗运的马车几 乎每天络绎不绝,残园简直成

11、了 “石料场”。直至新中国成立,圆明园遗 址才得到保护。设计意图:这次解读,既是对文本的进一步深化与把握,同 时也为揭示作者的写作目的做铺垫与准备。3、教师示范朗读第12自然段,学生集体朗读第13自然段,五、说板书设计学生自由讨论,找出议论性语句,并解决文章中阅读难点:通过 表达第三次到圆明园的感想,作者透露出怎样的写作目的?设计意图:以问题导航,以朗读带动自主感悟,注重锻炼学 生合作探究的意识,培养学生自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及概括、提要的能力,完成探究阅读。但在此过程中要摒弃看 似热闹实则无功的特点,考虑学生的学习能力设置讨论问题,力 求由易入难,逐步展开。(五)拓展迁移 学以致

12、用(5分钟)本文分析之后,学生心中产生对帝国主义的愤恨及对麻木国 人的悲哀之情,希望学生牢记历史,不忘国耻!以史为鉴,振兴 中华! !在此基础上延伸,组织学生讨论对自身缺点的正确认识。讨论之后,选择1-2名学生代表发言。设计意图:语文学习源自教材,但不可局限于教材,应当向 生活延伸,注重对学生人文精神和独立思考精神的引导。设计意图:板书是无声的语言,是课文内容的缩影,达到启 发学生进行科学的思维和帮助学生记忆、分析、消化、巩固所学 知识的作用。同时,我认为板书要力求精而美。因此,我在学生 正确理解作者感情的基础上,一副对联来概括作者的主题。在课 堂上可以先出上联,让学生尝试对下联,这 新颖的方

13、式可以激 起学生思考的兴趣,加深对文章的理解。(2分钟)恨仇国强六、说作业布置愚悲恨一悸痛忧焚无面感情层层深入痛在讨论的基础上,课后以“反思”为话题完成作文(1分钟)(1)古人尚且“吾日参省乎吾身”,可是现实生活中,人们却已习惯 于对别人的所作所为说三道四,很少有人反思自己。比如上课迟到推门而 入径直走到座位去,比如面对走来的熟悉或不熟悉的老师低头而过,比如 搬动桌椅发出可以避免的声响,你反思过自己的行为吗?(2)当你听说,在美国的珍珠港“垃圾桶在此”是专门写给中国人看的 提示语时,你想到了什么?反思,可以是对自己或他人的不良行为,也可以是对自己或他人的成绩及 荣誉;其实,对任何事情都可以进行反思,该反思的事情还有很多很多。请就“反思”这个话题写一篇文章。你可以发表看法,也可以写自己的亲 身经历,或编故事等。注意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 目自拟。不少于800字。设计意图:课堂教学向课外的延伸与巩固,是教学目标的体 现之一。针对情感教学目标与中职学生的实际,根据本文的学习, 要求学生更深入的思考历史、思考人生,实现对自我的反思。设 计这样的作业,是为了进 步让学生正确认识自身缺点,寻找正 确对待自身缺点的有效途径,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书面表达能 力。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