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要素价格的决定

上传人:h****3 文档编号:204400836 上传时间:2023-04-26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80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生产要素价格的决定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生产要素价格的决定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生产要素价格的决定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资源描述:

《生产要素价格的决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产要素价格的决定(9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第八章 要素价格与收入安排 第一节 生产要素的需求一. 生产要素需求的特点 1派生需求(引致需求) 2. 联合的需求二. 厂商最佳要素投入决策厂商对生产要素的需求取决于其要素投入决策。设厂商运用两种生产要素L和K生产一种产品Q,厂商通过调整要素投入追求利润函数最大化。 = TR TC依据极值原理,利润函数最大化的必要条件为:其中,MRP(marginal revenue product)称为边际收益产品(或边际生产收益),它是指厂商增加一个单位的要素投入所增加的总收益。依据定义,劳动的边际收益产品可表示为可见,某种要素的边际收益产品等于该要素的边际产量与该产品的边际收益的乘积。MFC(marg

2、inal factor cost)称为边际要素成本(或要素边际成本),它是指厂商增加一个单位的要素投入所增加的总成本。依据定义,劳动的边际要素成本可表示为 即边际要素成本取决于要素的价格是否随着厂商投入增加而改变,也就是厂商面临的要素供应函数,它取决于厂商所处要素市场的结构。其次节 竞争性要素市场的厂商投入决策一竞争性要素市场的需求要素需求反映要素价格与厂商购买数量之间的对应关系。厂商的支付意愿取决于要素的边际收益产品。因此,厂商的边际收益产品曲线反映了厂商对要素的需求曲线。厂商短期要素需求曲线:单一要素可变因为MRPl = MRMPl ,依据边际酬劳递减规律可知,其斜率为负,向右向下倾斜。1

3、、要素市场、产品市场均为竞争性假如厂商面临的产品市场是一个完全竞争性市场,则产品市场上MR = AR = P, MRP l = MRMP l = PMP l = VMP l ,VMP l(value of marginal product)称为边际产品价值或边际产值,即边际产量带来的收入,它等于边际产量乘以产品价格,反映了消费者对边际要素投入的价值评定。上式表明,在产品市场完全竞争的条件下,由于产品的边际收益等于价格,厂商投入生产要素的边际收益产品等于边际产品价值。2、要素市场竞争、产品市场为存在垄断假如厂商在产品市场上具有肯定的垄断势力,则产品市场上P和MR随着投入和产量增加呈下降趋势,且M

4、RP,所以MRP l与VMP l不一样,MRP l低于VMP l且下降的速度更快。二要素市场的供应1要素的市场供应:与一般产品市场供应一样,因边际成本递增而向右向上倾斜。劳动力供应特别。2行业的要素供应:在竞争性要素市场上,行业的要素供应只占要素市场供应的一部分,当某个行业的要素价格提高时,供应量会很快增加。因此,对行业的要素供应弹性比要素的市场供应弹性要大得多。3厂商面临的要素供应:在竞争性要素市场上,个别厂商的购买量不会影响要素价格。厂商可以以要素市场均衡价格购买任何数量的要素。因此,厂商面临的要素供应曲线是一条水平线。 三. 竞争性要素市场的厂商投入决策生产要素的供应和需求共同确定要素市

5、场的均衡价格We。1竞争性产品市场当厂商面临竞争性产品市场时,均衡工资由劳动的需求曲线(边际收益曲线)与劳动的供应曲线的交点确定。此时,厂商的边际要素成本等于平均要素成本等于均衡工资,也等于边际收益产品,达到了要素最佳投入水平。 2垄断性产品市场当厂商面临垄断性产品市场时,虽然仍旧是劳动的供应曲线和需求曲线的交点确定均衡工资,但厂商的边际收益产品曲线(MRP)低于边际产品价值曲线(VMP)。VMP反映了社会消费者对边际要素投入的价值推断。在达到要素市场均衡后,厂商实现了利润最大化,但资源利用没有达到社会最优水平,即VMP = AFC确定的投入水平。与竞争性产品市场相比,均衡时要素投入较少,要素

6、的边际产品价值(V e)大于边际要素成本(We),存在“剥削”和社会福利的净损失。 第三节 垄断性要素市场的投入决策一买方垄断势力的要素市场1含义和特点:个别厂商在要素市场上占有很大的份额,其投入数量增加会引起要素价格上涨。如由于专业性质、区位因素和买方卡特尔等因素在军货、汽车零部件、体育运动员等市场上往往会出现买方垄断的状况。当存在买方垄断时,厂商的边际要素成本MFC会大于平均要素成本AFC。例如,设要素市场上厂商的供应曲线函数为 w = a + b L,它反映了厂商在某一投入水平上的平均要素成本(AFC)。则厂商的边际要素成本为 MFC = d(w L)/d L = a + 2bL 可见,

7、MFC的斜率为AFC的2倍,两者不一样且MFC上升的速度更快。这是因为厂商投入增加时,必需支付较高的价格给全部的要素单位。因此,边际要素成本大于要素价格(即平均要素成本)。(比较:产品垄断市场上厂商P = AR MR )2厂商均衡的要素投入数量厂商最佳要素投入的条件仍旧是 MRP = MFC。(1)假设厂商的产品市场是完全竞争的市场,具有买方垄断势力的厂商的投入水平如右图所示。 可见,与竞争性要素市场相比,买方垄断条件下厂商雇佣的劳动比较少,支付的工资比较低,存在对劳动的剥削。 (2)假设厂商不仅在要素市场上居于买方垄断地位,而且在产品市场上拥有垄断势力,则会形成双重垄断。厂商的投入水平进一步

8、削减,工资进一步下降。详细如图所示。 二卖方垄断势力的要素市场1含义:生产要素的供应者较少,可以限制供应的数量和价格。例如石油、特别的矿产资源,探讨最多的是工会势力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2特点:假设工会具有限制劳动力供应的实力,并且追求其整体利益最大化。那么正如产品市场上的垄断厂商一样,它会发觉增加劳动供应的边际收益小于平均收益,边际收益曲线MR l低于平均收益曲线Dl,且下降速度更快。三劳动力市场的双边垄断1含义:双边垄断是指在要素市场上买方垄断与卖方垄断同时存在的市场结构。2特点:就业量和工资率取决于双方讨价还价的实力和策略。(1)假如没有垄断,均衡的就业量为L3,工资水平为w3;(2)假如

9、按工会垄断势力的目标,在A点达到均衡,均衡的就业量为L2,工资水平为w2;(3)假如按厂商垄断势力的目标,在B点达到均衡,均衡的就业量为L1,工资水平为w1;(4)工会以罢工相威逼,厂商以雇佣非工会成员劳动力相威逼,假如双方势均力敌,最终工资协议可能在接近均衡工资的水平达成一样 第四节 生产要素价格的确定一、均衡工资的确定1、对劳动的需求2、劳动的供应我们以下图来说明劳动的供应曲线。图中,横轴H代表闲暇,纵轴Y与以前一样表示收入。在图中我们假定,消费者每天的24小时中,固定的睡眠时间为8小时,因此可用于劳动供应的时间(资源总量L)最多为16小时。 1、个人的劳动的供应曲线具有向后弯折的特点例如

10、:初始阶段:工资W = 10元/小时,我情愿工作5小时,获得收入50元/每天假如工资上升到W = 15元/小时,我情愿工作10小时,获得收入150元/天。但是太累了!当工资上升到W = 30元/小时,我只需工作5小时,仍旧可获得收入150元/天。不同是我有更多的休闲时间了J!2、劳动的市场供应曲线:单个消费者的供应曲线水平相加即可得整个市场的供应曲线。虽然单个消费者的供应曲线具有向后弯曲的特点,但整个市场的供应曲线却不肯定也是如此。因为:劳动的市场供应曲线的形态不同于个人劳动供应曲线的缘由。在较高的工资水平上,现有的工人或许提高较少的劳动,但高工资也吸引进来新的工人,因而总的市场劳动供应一般还

11、是随着工资的上升而增加,从而市场劳动供应曲线仍旧是向右上方倾斜的。3、劳动力市场的均衡劳动的供应与需求确定劳动市场的均衡。要素的市场需求曲线通常总是向右下方倾斜的,因此劳动的需求曲线也不例外。依据本节前面的分析,劳动的市场供应曲线是向右上方倾斜的。将向右下方倾斜的劳动需求曲线和向右上方倾斜的劳动供应曲线综合起来,及可确定均衡的工资水平。 劳动力市场均衡问题: 现实中的工资是这么定的吗?劳动的质量不同补偿性工资差异劳动市场的不完全竞争(工会的力气、信息不完全等)宗教及风俗习惯人口总量和结构二、资本的价格资本:由经济制度本身生产出来并被用作投入要素以便进一步生产更多的商品和劳务的物品。利息:厂商在

12、肯定时期内为利用资本的生产力所支付的代价。或者是资本全部者在肯定时期内因让渡资本运用权,担当风险所索取的酬劳。厂商对资本的需求,取决于资本的边际生产力2 、资本供应,资本要素全部者将资本在“ 供应” 与“ 自用” 之间进行安排以达到效用的最大化。 S 与利息率呈同方向变动 3、资本市场的均衡,对资本的需求和供应确定了资本市场的均衡。三、土地的供应曲线和地租的确定1、土地、土地需求、供应和土地价格经济学中的土地泛指一切自然资源。土地是需求取决于土地的边际生产力,所以土地的需求曲线是向右下方倾斜的。从整个社会看,土地的数量既不能增加也不能削减,因而是固定不变的。或者说,土地的“自然供应”是固定不变的,它不会随土地的价格的改变而改变。从单个行业看,地租的上升却可以引起土地供应的增加。2、土地的供应曲线 3、土地市场均衡 4、经济租金经济租金超过为了吸引某种生产要素用于某种服务或某个企业进入特定行业所须要的最低收益的部分。经济租金的存在是以某种要素的稀缺为前提的。稀缺要素的酬劳可以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对该要素必需支付的最低限度的酬劳,另一部分是对该要素特别才能的嘉奖,这部分就是经济租金(对土地就是级差地租)。四、 利润的确定1、正常利润与超额利润2、对利润来源的分析(垄断、创新、风险)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