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敕勒川文化旅游产业园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204367543 上传时间:2023-04-26 格式:DOC 页数:100 大小:929.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内蒙古敕勒川文化旅游产业园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100页
内蒙古敕勒川文化旅游产业园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100页
内蒙古敕勒川文化旅游产业园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100页
资源描述:

《内蒙古敕勒川文化旅游产业园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蒙古敕勒川文化旅游产业园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100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内蒙古敕勒川文化旅游产业园区开发可行性研究报告内蒙古敕勒川文化旅游产业园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98 / 100目 录第一章 项目概况11第二章 项目总论12一、申报单位概况12二、可行性报告编制依据12(一)项目主管部门文件及相关部门批复文件12(二)初期已经形成的工作成果及文件12(三)根据项目需要进行调查和收集的设计基础资料13三、项目背景13(一)项目由来12(二)弘扬蒙古族民族文化 发展休闲度假旅游13(三)重塑民族特色文化 促进地区旅游发展14(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要14四、可行性研究结论及建议14(一)结论14(二)建议15第三章 市场需求与必要性分析15一、客源市场分析1

2、5(一)内蒙古旅游市场特征15(二)“金三角”旅游市场特征(以呼和浩特市为代表)16(三)周边其他重点客源市场特征分析16(四)入境客源市场分析19二、客源市场定位20(一)总体定位20(二)目标市场21三、项目建设的意义和必要性21(一)完善内蒙古黄金旅游线路的需要22(二)适应休闲度假旅游市场需求22(三)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收入增加的需要22(四)改善旅游区发展现状的需要22(五)新农村改造的需要22第四章 项目区位与环境分析23一、环境分析23(一)自然环境23(二)气候条件23(三)旅游区经营现状23(四)生态条件24二、区位概况24三、资源分析与评价25(一)资源梳理分析25(二

3、)旅游开发与评价26第五章 项目选址与主要建设条件27一、项目选址27二、用地条件27三、工程建设条件28(一)优点28(二)问题与不足28第六章 工程建设与工程规模29一、项目总体布局29二、功能分区30三、建设规模30(一)敕勒川旅游区总体建设规模31(二)各分区建筑形态设计及工程建设规模31第七章 分区设计与产品策划33一、敕勒川大门服务区33二、草原国际会议度假区34三、娱乐水郡区36四、生态湿地景观区37第八章 工程规划38一、交通道路38(一)外部交通38(二)内部交通38(三)停车场38二、电力电讯39(一)电力设施39(二)电讯设施39三 给排水设施40(一)给水设施40(二)

4、排水设施40(三)温泉给水41四、燃气供热设施42(一)燃气设施42(二)供热设施42五、环境保护43(一)环境评价43(二)环境规划标准44(三)环境保护措施45(四)生态保护工程46六、水系利用48(一)水系现状49(二)水系综合利用49七、旅游服务设施52(一)服务区设置53(二)住宿设施设施54(三)餐饮设施55(四)旅游购物56(五)旅游娱乐56(六)休闲运动57(七)解说系统57(八)游览安全系统规划58八、区域资源承载力与环境容量分析.60 (一)区域承载力分析.60 (二)环境容量测算与分析.69第九章 节能节水措施70一、节能70(一)窗户在符合窗墙面积比条件下其节能措施71

5、(二)平面设计中的节能措施71(三)采用节能产品71二、节水72(一)建设先进的节水型项目72(二)节约用水72(三)使用节水型设备72(四)提高管材、附件和施工质量,严格控制“跑冒滴漏”73第十章 劳动安全卫生与消防73一、 劳动安全卫生74(一) 危害因素和危害程度分析74(二)安全措施方案74二、 消防措施74(一) 危害因素和危害程度分析74(二) 消防工程规划和消防设施75第十一章 组织结构与人力资源建设76一、组织机构76二、人力资源建设77第十二章 项目实施进度78一、 项目实施的管理78二、 项目实施的各阶段78(一) 建立项目实施管理机构78(二) 勘察设计和设备订货79(三

6、) 施工准备79(四) 施工和生产准备79(五) 竣工验收80三、 项目实施进度表80(一)项目建设期限80(二)项目建设条件80(三)项目实施计划80第十三章 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82一、项目投资估算编制的依据及说明82(一)投资估算编制的依据82(二)几点说明82二、投资估算82三、资金筹措82第十四章 财务效益分析84一、财务评价编制依据84二、编制说明84三、基础财务数据预测84(一)营业收入84(二)销售税金及附加85(三)成本费用估算85(四)利益及分配86四、财务盈利能力分析86(一)投资利润率和投资利税率86(二)财务内部收益率和财务净现值87(三)投资回收期87五、财务不确定性

7、分析87六、经济评价结论88第十五章 工程招投标89一、招标依据及内容89(一)招标范围89(二)招标组织形式89(三)招标方式89(四)工程分包89(五)招标情况90二、招标要求90第十六章 社会效益与风险分析91一、社会与经济效益91(一)提升敕勒川知名度91(二)促进当地经济发展91(三)提高当地居民生活环境质量91二、社会风险评估91(一)生态环境问题91(二)社会环境影响分析92第十七章 可行性结论与建议94一、项目结论94二、项目实施建议94附表:经济分析表95 (表1表12 )附件:1、呼水保2011173号关于内蒙古敕勒川文化旅游产业园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的批复2、内环审20112

8、39号关于内蒙古敕勒川文化旅游产业园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的批复3、土地预审相关文件 (1)土左政请字201134号(2)土左国土资201183号(3)土左人劳社发201124号(4)土左旗人民政府关于2011年第十批城镇建设用地实行招、拍、挂程序的承诺报告(5)其他附表及协议(6)土左旗国土局关于内蒙古敕勒川文化旅游产业园项目用地的审查意见(7)土左政发20119号关于内蒙古敕勒川文化旅游产业园项目征用土地的公告4、内文产字20114号自治区文化厅关于建设内蒙古敕勒川文化旅游产业园项目的批复5、呼政办发2010188号 呼和浩特市人民政府关于成立内蒙古敕勒川文化旅游产业园项目领导小组的

9、通知6、呼发改社字2010917号关于同意内蒙古敕勒川文化旅游产业园项目开展前期工作的函7、内旅规划发201021号关于蒙古敕勒川文化旅游产业园总体规划的批复8、土左水务政发201111号、201017号关于内蒙古敕勒川文化旅游产业园项目用水情况的批复9、呼环政函字201155号关于内蒙古敕勒川文化旅游产业园项目环评工作执行标准的批复10、 呼函政函字2010137号、2011207号关于内蒙古敕勒川文化旅游产业园项目环境保护初审意见的批复11、 天然气供气意向书12、 环保厅自然处关于内蒙古敕勒川文化旅游产业园项目占用哈素海保护区的意见13、内环函201137号关于哈素海保护区功能区调整事宜

10、的函14、 内林办发201136号关于同意调整内蒙古哈素海自然保护区功能区的批复15、内发改社字2011470号关于内蒙古敕勒川文化旅游产业园项目基础设施建设可研报告的批复16、 呼发改服字2011184号关于内蒙古敕勒川文化旅游产业园项目蒙古草原部落建设项目备案的通知17、 内发改社字20101731号关于上报内蒙古自治区“十二五”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报告18、企业营业执照、代码证、税务登记证、审计报告第一章 项目概况项目名称内蒙古敕勒川文化旅游产业园区项目建设单位内蒙古敕勒川旅游股份有限公司建设单位法定代表人项目建设地点北至大青山,南至哈素海南围堤,西至陶北公路,东至乌兰村南。财务计划本

11、项目总投资40740万元。建设周期重点区域建设周期为3年。项目简介内蒙古敕勒川文化旅游产业园区是经土默特左旗人民政府批准,由内蒙古敕勒川旅游股份有限公司负责组织实施的旅游项目。该项目依托区域内的“阴山、草原、湿地、湖泊、温泉文化、气候”等多种资源优势,以多元融合的北方游牧草原文化为主要的线索与脉络,构建以“草原文化休闲度假”为导向的特色旅游产品体系,最终将敕勒川打造成以“草原文化、生态湿地”为特色的旅游度假目的地。项目规模规划总面积98.6平方公里。其中湖面3000公顷,鱼塘1066公顷,草场3576公顷。项目效益敕勒川旅游区的建设,结合内蒙古旅游产品结构体系与市场需要,以呼和浩特产业结构调整

12、为契机,进一步弘扬呼和浩特市历史文化,促进呼和浩特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的发展,打造呼和浩特旅游新名片。本项目的建设,对于土默特左旗乃至呼和浩特旅游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一方面作为第三产业发展的新增长点,对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产生重大的影响。另一方面,对完善呼和浩特旅游产品结构、提升旅游品牌形象、塑造良好的生态环境起到积极推进作用。第二章 项目总论一、申报单位概况内蒙古敕勒川旅游股份有限公司,系经呼和浩特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批准,于2010年10月13日成立,取得注册号为150100000016042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公司住所在呼和浩特市土左旗哈素海度假村办公楼;法定代表人:武希慧;

13、注册资本:壹亿叁仟肆佰贰拾玖万贰仟元整,13429.2万元,;资本公积金壹佰肆拾叁万捌仟元整,143.8万元,公司自有资金壹亿叁仟伍佰柒拾叁万元整,13573万元,公司类型:股份有限公司(非上市、自然人投资或控股);经营范围:旅游区开发管理服务;营业期间:自2010年10月13日至2080年10月12日;开户银行:建行呼市东达支行;组织机构代码:56124092-8。二、可行性报告编制依据(一)项目主管部门文件及相关部门批复文件敕勒川文化旅游产业园区总体规划(二) 初期已经形成的工作成果及文件敕勒川文化旅游产业园区总体规划敕勒川文化旅游产业园区重点区域修建性详细规划(三)根据项目需要进行调查和

14、收集的设计基础资料1.2008-2010年哈素海水质监测数据表2.2008-2010年哈素海地区环境监测公报3.2008-2010年年哈素海地区降雨量、蒸发量数据表三、项目背景(一)项目由来内蒙古地区从西至东2000 多公里,跨越了北纬3753 度,形成沙漠、湖泊、草原、石林、森林、天池等自然奇观。立足区域经济角度,目前已经形成了以行政地理划分的东部、中部、西部三大旅游板块。在内蒙古三大板块中,东部和中部综合发展实力较强,西部实力相对来说较弱;其中中部板块近年来发展强劲,是内蒙旅游发展的核心。2009年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提出:把旅游行业培育成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将旅游业提升到前所未

15、有的高度,中国旅游业将迎来跨越式发展的新契机,也为敕勒川旅游发展带来巨大的外部政策性机遇。在经济转型和产业结构调整的过程中,旅游业将获得更大的生存空间和更好的发展机遇。处于内蒙古中部旅游板块的敕勒川,在整个板块中具有重大作用,成为内蒙古中西部旅游黄金线路中都市、草原、沙漠、成陵的重要节点,并与其他景区形成结构性互补,是此区域旅游经济的新增长点。(二)弘扬蒙古族民族文化 发展休闲度假旅游由于特殊的社会环境和市场条件,内蒙古敕勒川旅游区开发一直是立足于“度假村”的规模和等级进行开发与设施配置。发展至今天,敕勒川旅游停滞不前,并不是资源的问题,也不是市场的问题,最根本是“开发思路与定位”的问题,是要

16、把它开发成国家级的综合性休闲度假目的地,还是区域级的环城游憩目的地。面对蒙古族草原旅游的浅层次发展局面,敕勒川旅游区在规划设计以及建设过程中,拥有极大的发展和创新空间,尤其挖掘文化内涵,增加文化吸引力方面,具有极大的潜力。(三)重塑民族特色文化 促进地区旅游发展旅游行业的六大要素是:吃、住、行、游、娱、购。地方民族特色文化是极富吸引力的产业,也是旅游综合收入中比重较大的一个经营项目。敕勒川草原旅游区所在平原土默川平原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大窑文化考古发掘表明,70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这里就有人类活动,曾是北方草原游牧文化和农耕文化长期交融的地域。敕勒歌的千古传唱成为了中国的世界性文化遗产,为旅游区

17、赋予了独特的、不可替代的草原文化符号,使旅游区在旅游文化资源(品牌)上具有垄断性的优势。深度挖掘草原文化,促进内蒙古草原旅游的发展。(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要按照“新农村建设的二十字要求”,结合内蒙古新农村改造的政策,提出统筹当地原住居民,将原住居民纳入到旅游中,其社会效益、示范效应以及带动效应显著。四、可行性研究结论及建议(一)结论1. 该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符合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土左旗关于旅游产业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指导意见原则。2. 项目设计规划部署合理,与建设区的条件相适宜,与敕勒川未来发展要求相适应。3. 项目以北京方圆水木旅游景观规划院等多方面的技术力量为依托,

18、技术条件有保障。4. 项目的社会经济效益显著,达到了村民增收、旅游增益、企业增效、国家增税的目的。5. 项目有较强的抗风险能力,偿还能力强。综上所述,该项目一业多效,目标明确,设计合理,项目可行。(二)建议该项目建设对保障敕勒川旅游区承担应有的旅游产业角色,塑造良好企业形象具有十分重要意义,建设成为政府树立的样板景区、百姓赞赏的民心工程、城市旅游的典范之作,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十分明显,是一个好项目。第三章 市场需求与必要性分析一、客源市场分析(一)内蒙古旅游市场特征1、以国内市场为主,近距离和经济发达的客源市场占大多数内蒙古国内游客接待量一直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速度增长,国内旅游发展势头良好

19、。主要的客源市场以本地游客、周边邻近省市以及发达地区的客源市场为主,来自内蒙古本地的游客占18.05%,毗邻的周边省市北京市、河北省、东北三省、山西省、宁夏等地区的游客所占比重较高,经济发达地区如北京为中心的京津地区、以广东为中心的珠江三角洲和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等地区比重较高。2、海外旅游市场不断扩大,边贸旅游市场占居重要地位近几年,内蒙古接待海外游客数量逐渐增加,主要是来自蒙古、俄罗斯、日本、美国、韩国、新加坡、英国、澳大利亚和海外游客等,而且占海外旅游者90%以上的俄罗斯、蒙古国游客是从满洲里、二连两大边境口岸进入内蒙古的边贸旅游者,这一部分客源市场在内蒙古海外游客市场中占居重要地位

20、。3、旅游设施的不断完善,精品旅游产品占据“舞台”中央政府性投入的增加,吸引了社会力量投资旅游业,自治区境内旅游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内蒙古依托自己的资源优势,在特色主题旅游产品、重点旅游景区,区域旅游线路等三个旅游产品层面取得了不同程度的进展,各条旅游精品线路跃入舞台,并成为今后旅游发展的主角。4、草原旅游为特色的商务会议旅游的人数不断攀升随着内蒙古经济的快速发展,商务、会议旅游的人数不断增加,尤其是盛夏避暑的大型商务会议的市场颇受欢迎。(二)“金三角”旅游市场特征(以呼和浩特市为代表)“金三角”城市经济区的形成,为内蒙古的经济发展提升了空间,使三市地区的产业之间联系更加紧密。同时,城市经济区的

21、建立,为“金三角”旅游带来了经济的支撑、客流的互动以及产业增长的“三源”优势,随着联系的不断加强,“金三角”旅游圈必将成为今后此地区的旅游发展趋势。呼和浩特市旅游市场从客源构成来看,本地客源比例最大;从旅游目的来看,以商务会议为主;从旅游需求特征来看,呈现出多样化、消费理性化的特点;从旅游消费结构来看,商务会议游客消费金额高;在合作与竞争格局上,项目区与周边景区的发展关系上更多地表现为草原休闲度假与山水观光及文化体验的互补结构;呼市地区商务会议(论坛、会议)与主题度假产品(会所、体育公园等)相对缺少,因此本项目应注重商务会议市场、草原文化休闲的开发。(三)周边其他重点客源市场特征分析1、京津冀

22、地区京津冀地区是国内旅游三大客源地之一,经济发达,人口基数大,居民出游意识强烈。随着京津冀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它的特殊地理位置(处于环渤海地区和东北亚的核心重要区域),越来越引起中国乃至整个世界的瞩目。而随着交通的快速发展,内蒙古已成为京津冀地区城市旅游的后花园。内蒙古敕勒川文化旅游产业园区依据其良好的区位优势和独特的自然草原景观、深厚的敕勒川文化底蕴,吸引着京津冀地区游客的进入,有利于提高内蒙古敕勒川文化旅游产业园区的品牌知名度,形成良好的口碑效应,因此,需要对京津冀地区游客市场进行分析,以便生产“适销对路”的旅游产品,进一步开拓京津冀地区旅游客源市场。(1)经济发达,市场需求量大京津冀

23、地区处于环渤海地区和东北亚的核心,近年来,经济发展迅速,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714.85元,刺激出游动机的产生。另外,该区域人口基数大,形成庞大的客源市场。(2)出游方式及时间分布自助游为主,周末自驾游和城市周边短途自驾游成为都市有车一族休闲度假的首选。参加旅行社组团的旅游方式已逐步被自驾车游、自助游、探险游、休闲游等个性化旅游取代,人们出游更趋理性化。出游时间多为五一、十一、春节及暑假,周末多为省内外短线旅游。(3)消费者特征中青年为主,各年龄阶段游客兼有。中青年主要以同学聚会游、户外探险游、婚礼蜜月游、商务会议游为主;青少年主要以学习参观游、科技体验游、知识竞赛

24、游为主;老年以参观遗址遗迹、自然风光、体验民俗风情,回忆早年生活为主要内容。(4)消费者习惯偏好短线旅游倾向于周边知名度高的旅游景点,长线旅游倾向于西部地区和东南沿海城市。中青年出游倾向范围较广,体验各种风土人情的欲望强烈;青少年主要跟随家庭旅游,偏向知识性、趣味性、参与性较强的旅游目的地;老年人出游考虑自身健康问题,多为短线旅游,偏向自然平和的旅游目的地,最好兼具愉悦身心锻炼身体的功能。2、东北地区东北地区包括黑龙江省、吉林省、辽宁省,是新中国的老工业基地。随着经济的发展,交通的完善,商务贸易往来的频繁,东北地区成为内蒙古敕勒川文化旅游产业园区的基础客源市场。并且东北地区与俄、日、韩交界,成

25、为内蒙古敕勒川文化旅游产业园区拓展俄、日、韩国外旅游市场的纽带和桥梁。(1)经济发展速度快,消费潜力大2008年末,东北地区常住人口1.09亿,人均GDP超过2.5万元,高于全国平均水平。随着东北地区的经济发展速度加快,居民消费能力提高,为旅游度假提供了物质支持。(2)出游方式及时间分布短线旅游多为自助散客游,自驾游、亲友结伴出游;长线旅游多为参加旅行团出游。出游时间在五一、十一、春节及暑假,周末多为省内短线旅游,并倾向于知名度较高的旅游景点。(3)消费者特征年龄阶段以中青年为主,职业以大学生、事业单位员工、公务员为主。这部分人假期较多且稳定,出游的欲望强烈。学生经济负担小,结伴出游费用低;公

26、务员、事业单位员工收入稳定,福利待遇好,多为单位组织出游或公务旅游。(4)消费者习惯偏好作为生活在中国东北部的居民,性格直爽、思想大胆,追求新奇特的食物,渴望感受不同的生活体验方式,尤其是对新鲜时尚的旅游产品情有独钟。3、长三角地区长三角地区客源市场不仅一直代表着国内客源市场需求的发展方向,而且能在很大程度上反应入境游客市场的需求动态,也就是说长三角游客市场能综合反应国内国外两大游客市场的需求特征。因此,对其进行充分研究和把握,对于内蒙古敕勒川文化旅游产业园区发展方向有重要意义。(1)经济发达,消费潜力大由上海、江苏、浙江这两省一市组成的长三角地区,是我国经济最发达的区域。区域范围内人口数量和

27、人均GDP都较高,拥有庞大的旅游消费市场和巨大的消费潜力。(2)出游方式出游自主意识强,多为亲朋搭伴和家庭出游,喜爱自助游的方式。单位组织出游作为员工福利也开始盛行于长三角地区。出游时间大多在周末、五一、十一等公众假期,在目的地停留时间在3-5天左右。(3)消费者特征出游者以中青年为主,职业以工作时间稳定,收入丰厚的城市白领为主。长三角地区城市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大,大多人处于亚健康状态,因此,以康体养生、休闲度假项目为主的旅游区及旅游线路得到游客的追捧。另外,以商务为出游目的也是这部分人出游的另一特征,多为工作需要的商务会议、生意洽谈等。(4)消费者习惯偏好城市的高速发展导致一系列大城市问题

28、;又受生活节奏限制,休闲减压游需求强烈,偏爱一流景观、生态稀缺资源、又有人文渊源的度假项目及具有特色风情的旅游目的地。(四)入境客源市场分析内蒙古敕勒川文化旅游产业园区入境游客,是内蒙古入境旅游市场的一部分,因此对内蒙古敕勒川文化旅游产业园区的入境市场分析,可以从整个内蒙古入境旅游市场体现。2004年,内蒙古接待入境旅游人数79.98万人次,入境旅游创汇25313万美元。而到2008年,全区接待入境旅游者人数154.93万人次,创汇则达到57718万美元。可见内蒙古入境客源市场增长快速,是内蒙古旅游市场分析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从区域空间来看,入境旅游客源主要来自蒙古国和俄罗斯,以口岸边境游为主

29、,如在2010年一季度接待入境旅游者中,接待蒙古国入境旅游者14.2万人次,同比增加59%,创汇4615万美元;接待俄罗斯入境旅游者9.7万人次,同比增加38%,创汇4450万美元。根据外国游客数量的多寡,同时考虑港澳台市场的总体份额,把敕勒川入境市场分为三个等级。一级市场是蒙古、俄罗斯、港澳台;二级市场是日本、韩国等东南亚国家及美国;三级市场为机会市场,是其他客源国。同时,以一级市场为核心,二级市场为主导,机会市场为辅助开发的原则,针对不同的市场特点进行分级开发。表3.1 敕勒川入境市场分析及对应的旅游产品市场特点对应的旅游产品一级市场蒙古、俄罗斯、港澳台蒙古、俄罗斯是中国的邻国,在文化上具

30、有一定的相通性,尤其是蒙古,更具有一定的同属性。港澳台处于中国沿海地区,文化、环境与草原地区差异很大,因此对草原旅游具有强烈的探索欲。草原文化体验、草原旅游观光、敕勒川冰雪娱乐二级市场日本、韩国等东南亚国家及美国属于经济发达区域,消费水平高,注重安全、舒适、便捷的旅游环境。对休闲度假产品要求高。温泉度假、草原湿地观光、商务会议三级市场其他客源国属于机会市场,可根据市场变化随时对本市场进行调整。所有旅游产品二、客源市场定位根据入境、国内以及区域客源市场特点分析,内蒙古敕勒川文化旅游产业园区将根据各市场特点以及需求方向,开发不同的旅游产品,具体如下:(一) 总体定位明确三级市场,构建四大客源体系三

31、级市场: l 呼和浩特、包头市、鄂尔多斯市三市人口规模达到569.22万人,2009年经济总量达到了5720亿元人民币,人均可分配收入21050元,这为“敕勒川”成为周末休闲、娱乐中心提供了坚实的区域主体市场基础。 l 以呼和浩特为中心形成的内蒙古中西部旅游集散中心,面向国内国际两大草原旅游和商务会议市场。2009年旅游接待规模达到了1025.2万人次,同比增长58.9%,这为敕勒川奠定了广阔的客源市场。 l 张呼快速铁路、京藏高速、航空直达等快速交通改变着传统旅游格局,将京津彻底纳入本项目主体市场。 四大体系: l (区内市场)庞大的经济规模与人口总量形成的环城游憩休闲市场。 l (区外市场

32、)形成与成吉思汗陵、响沙湾等知名品牌景区结构性互补的内蒙古核心精品线路。 l (会议度假市场)针对中国西部会议市场,确定专项旅游的人群。(二)目标市场草原休闲度假、商务会议、周末休闲这三类市场在敕勒川旅游区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可行性。以“金三角”地区为集散地的游客主要产品的吸引力为“内蒙古草原旅游的代表”产品,强调“精品草原和草原文化集中展示、草原文化浓缩”的概念。“金三角”周边的游客主要的产品吸引力为休闲餐饮、温泉娱乐、冰雪娱乐等休闲项目。中国西北商务游客主要的产品吸引力为草原文化汇集地和中国西部“主题会都”。敕勒川文化旅游区商务会议环渤海经济圈城市及周边城市双休日休闲度假市场商圈会议企业培训康

33、体休闲娱乐体育草原观光三、项目建设的意义和必要性呼和浩特市作为“天堂草原”旅游目的地,需要一个具有“草原民族文化体验”的系统旅游服务区,敕勒川旅游区既是内蒙古西部“金三角旅游”的核心旅游地,也是服务各大“外景地”的旅游集散地,敕勒川的旅游资源及区位条件正可以担纲,别无二家。(一)完善内蒙古黄金旅游线路的需要随着内蒙古旅游的强劲发展,已经形成了以都市、草原、沙漠、民族风情为主题的黄金旅游线路,而以“哈素海”为核心的敕勒川草原文化景区,因其独特的资源优势,成为区域旅游的新亮点,将形成内蒙古中西部旅游黄金线路的重要节点,并与其他景区形成结构性互补。(二)适应休闲度假旅游市场需求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

34、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追求高尚、健康、优雅舒适的度假旅游成为一种新的时尚生活方式,回归生态、探寻体验历史文化已成为当代人们旅游的新潮。本项目以构建“休闲度假”为导向,实现“敕勒川”以草原文化集中展示、富有草原湿地为特色的旅游度假目的地,以适应休闲度假旅游发展趋势和需要。(三)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收入增加的需要旅游业是综合性的产业,对相关行业具有巨大的拉动作用,通过覆盖“行、游、住、食、购、娱”六大要素的消费链,将众多行业串联在一起。内蒙古敕勒川文化旅游产业园区的建设对当地社会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劳动就业率的增加等等方面都产生着重要影响。(四)改善旅游区发展现状的需要目前,旅游区内已

35、有住宿餐饮、水上娱乐、度假休闲等基础产品,但是由于产品单一,形象特色不明显,发展至今天,仍然停滞不前,处于开发的初级阶段。作为特色资源如敕勒川经典文化资源、草原资源、地热资源等都未充分开发利用。因此旅游区急需重塑旅游形象,打造强势品牌,通过自然与文化两方面来丰富旅游产品结构。(五)新农村改造的需要2006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从推进新农村建设入手,强化对“三农”领域的全方位支持,更是以人为本地从乡风村容、社会文化事业以及民主管理等方面“多管齐下”,全面求解。项目建设对于实现土左旗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顺利进行,改善村民物质文化生活条件具有重要的意义。第四章 项目区位与环境分析一、环境分析(一)自然环境

36、敕勒川拥有良好的原生态草原资源、广阔的水域资源、丰富的芦苇荡资源、种类繁多的鸟类资源。天然的青山绿水融为一体,构成一副完整的敕勒川草原画卷,是体现呼和浩特市“草原天堂”城市形象的重要载体。(二)气候条件敕勒川所在区域属于大陆性季风气候,雨热同期,寒暑变化较大。七月平均气温22.7,是盛夏避暑胜地。全年主导风向是西北风,夏季为西南风和东北风,年平均风速1.9 米秒。大部分时间感觉凉爽舒适。敕勒川冬季平均湿度为43%,夏季的平均湿度为67%。景区负氧离子的浓度在整个植物生长季平均能超过1200 个/cm,具有极好的草原保健功效。(三)旅游区经营现状项目区内5个自然村,涉及到搬迁的人口为230 户,

37、其中乔庞家营30 户,塔尔号100 户,新营子100 户。现状项目主要以娱乐、水上游览观光和度假住宿餐饮设施为主,康乐设施包括:摩天轮、急流勇进、露天游泳池等,水上豪华游船、6人快艇、自驾摩托艇、海上飞伞、观光索道,健身项目垂钓场、标准网球场、国际标准台球案;接待设施包括同时接待600人用餐的餐厅、欧式度假木屋、豪华套间、蒙古包群,可接待350人住宿;相关设施有牌楼、八角亭、扬水闸,以及康乐园夜总会、露天篝火娱乐广场等。初步形成了集吃、住、游、购、娱于一体的初级综合旅游区。(四)生态条件1996年,哈素海被确定为“内蒙古哈素海湿地自然保护区(5360公顷)”,是湖泊湿地与水产池塘湿地结合的复合

38、类型。哈素海湿地的确定加大了管护力度,172种陆生、水生脊椎动物和227种植物在这里繁衍生长,是呼和浩特市、包头、鄂尔多斯金三角区域中,唯一一块天然湿地,它的保护对呼和浩特市净化地下水、保护生物多样性都很有好处。政府部门先后投入177万元购进了科研检测设施,建设了专门的野生动物救护站等基础设施。每年经这里迁徙的鸟类有白皮鹭、苍鹭、草鹭等20多种。二、区位概况1、地理区位呼包鄂金三角核心区内蒙古敕勒川文化旅游产业园区地处土默川平原,北依大青山,南临黄河。属于典型的大陆性季风气候,为中温带半干旱区,在行政上归属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土默特左旗,位于东经1105611101,北纬40344038之间

39、。2、旅游区位内蒙古“金三角”腹地中的休闲接待中心内蒙古敕勒川文化旅游产业园区处于内蒙古自治区首府呼和浩特市、自治区最大的城市包头市和经济发达的草原新兴城市鄂尔多斯市形成的内蒙古“金三角”核心区,属呼和浩特都市旅游圈。旅游区紧邻110国道京包铁路一级经济发展轴,是呼和浩特“一核双圈”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3、交通区位首府近郊,核心经济圈内内蒙古敕勒川文化旅游产业园区东距呼和浩特市区65公里,西距草原钢城包头市85公里,距鄂尔多斯市192公里,距离首都北京542公里。内蒙古敕勒川文化旅游产业园区北部有京包铁路、丹拉高速公路、110国道通过。有呼和浩特白塔机场、包头机场、鄂尔多斯机场。借助三城市的

40、机场、火车站,有效沟通了京津地区、珠三角和长三角地区。同时,随着张呼城际高铁的开通,呼和浩特市将挺进京津三小时圈,全程将缩减到3小时,这对敕勒川的旅游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三、资源分析与评价(一)资源梳理分析1、核心自然资源表4.1 自然资源分类一览表资源现状分析草原常见的草类有羊草、披碱草,还有人工种植经济价值较高并且有观赏价值的牧草紫花苜蓿。羊草系多年生根茎型禾草,品质好,适口性强,具有耐寒、耐旱耐盐碱、耐放牧的优点,而且产量高、质量好、营养丰富、生长期长。紫花苜蓿是多年生豆科草本植物,其经济价值很高,既可以做饲草,同时开花期长,也是很好的蜜源植物和观赏植物。阴山(大青山)大青山是土默川平原

41、和黄河的天然屏障,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秦汉和魏晋时期,大青山被称为阴山,隋唐时期称为秦山、大斤山,辽金元时期复称阴山,明清时期蒙古语称“哈喇兀纳”、“达兰哈喇”或“漠喀喇”,汉语意思为“众多的黑山头”或“黑山”,故俗称大青山。汉代以前称大青山为阴山,四世纪末到六世纪中叶的南北朝亦称阴山。哈素海 哈素海,意为青水湖, 有“塞外西湖”之美誉,原为黄河故道,湖面面积30平方公里。 哈素海主要承纳美岱沟、西白石头沟、万家沟等九条山沟的径流,水源主要由黄河磴口扬水站经民生渠补给,总流域面积1976平方公里。湿地项目区水面广大,形成北方典型的湿地景观。湿地是地球上具有多种独特功能的生态系统,它不仅为人类提

42、供大量食物、原料和水资源,而且在维持生态平衡、保持生物多样性和珍稀物种资源以及涵养水源、蓄洪防旱、降解污染调节气候、补充地下水、控制土壤侵蚀等方面均起到重要作用。湿地的类型多种多样,通常分为自然和人工两大类。自然湿地包括沼泽地、泥炭地、湖泊、河流、海滩和盐沼等,人工湿地主要有水稻田、水库、池塘等。据资料统计,全世界共有自然湿地855.8万平方公里,占陆地面积的6.4%。本项目区的湿地多为自然湿地。动植物湖内的植物以芦苇和蒲为主,湖内有万多亩芦苇,约占湖面的1/3,芦苇生长成片状。项目区内有包括大天鹅、灰雁、红嘴鸭、银鸥、小田鸡、白骨顶等在内的120余种鸟类在此繁衍。每年411月份有大量水鸟来此

43、栖居。哈素海内盛产草鱼、鲤鱼、鲫鱼、鲢鱼、武昌鱼、青虾、河蟹等20多种水产品。地热由内蒙古自治区政府、国土资源厅投资1165万元建设,打成深度约3300多米,出水口温度52-55度,孔底温度99.47度的一口地热井。总体评价属于温泉II等级用水,盐度含量较高。2、文化资源敕勒川草原旅游区所在平原土默川平原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大窑文化考古发掘表明,70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这里就有人类活动,曾是北方草原游牧文化和农耕文化长期交融的地域。敕勒歌的千古传唱成为了中国的世界性文化遗产,为旅游区赋予了独特的、不可替代的草原文化符号,使旅游区在旅游文化资源(品牌)上具有垄断性的优势。概括的说:敕勒川文化是以敕

44、勒歌为线索,以蒙古族为主体的多元融合的北方游牧民族复合型草原文化。是内蒙古敕勒川文化旅游产业园区中重要线索和脉络。正是这种多元文化的综合体使本区域具有明显的文化主体特色,同时也体现出草原文化的包容性和适应性,而这正是发展国际化旅游最需要的人文环境。(二)旅游开发与评价1、综合评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布的旅游区(点)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GB/T2260)中规定的旅游资源类型体系,对规划区内主要旅游资源进行评价:通过对规划区核心旅游资源单体进行划分,得出评价结果如下:五级资源单体2个,占总数的25%;四级资源单体3个,占总数的37.5%;三级资源单体2个,占总数的25%;

45、普通级资源单体1个,占总数的12.5%。从资源的单体等级与丰度看,敕勒川的草原资源薄弱,但原生态条件较好。自然生态资源,如湿地、鸟类等可以评为四级资源,人文资源综合利用的程度比较高,但无遗址遗存,只能对历史文化本身进行评价,未来结合旅游开发进行重建。 立足现状,敕勒川的旅游开发更着重从景观与文化视野再发现的角度进行,充分体现大视野的游牧民族文化,大气度的草原文化。2、旅游开发利用方向通过对规划区资源梳理分析,旅游资源的开发应在依托良好资源的前提下,充分挖掘其内部的文化内涵,打造文化与自然相结合的一流旅游区。充分利用好“水、芦苇荡、草原、水鸟”四大自然资源,以“敕勒歌和蒙古族草原文化世界性”为主

46、线,追寻草原文明,探索蒙古族的豪迈气概。第五章 项目选址与主要建设条件一、项目选址哈素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核心建设项目选址主要考虑自然保护区划定的条件,尽量远离缓冲区,减少建设的强度,尽量将项目布局在控制区。具体到项目分区则充分利用好现有的建设用地,旅游项目布局采用相对集中的原则。充分保护现有生态良好的区域,尊重哈素海自然保护区确定的核心区范围,尽可能的预留出草原景观区域。根据以上原则,整个项目区的西南、东南区域的生态良好,并且与自然保护区范围相结合,所以确定为生态保护区,严格保护。国际度假、会议度假区的选址主要考虑因素:本区是建筑密集区,尽量远离自然保护区规划确定的核心区,考虑建筑朝向和草原

47、景观的营造,选址尽量在规划范围内偏西,结合水景布局休闲设施,包含体育公园。水域休闲娱乐的选址:尽可能的利用现有的建设用地,结合新营子的村镇用地,进行冰雪、地产项目的开发,从景观上和布局上以及游客分流方面都比较合适。草原文化体验区:是项目区能够充分体现“天苍苍、野茫茫”景观的唯一大片的草原地,利用微地形对周边村落和铁路等不合宜的景观进行遮挡。二、用地条件哈素海是敕勒川的核心资源之一。主要用地性质为草地、荒地、村镇用地和建设用地。哈素海,意为青水湖,有“塞外西湖”之美誉,原为黄河故道,湖面面积30平方公里。东西最大跨度5公里,南北最大跨度9公里,库容量为6060万立方米。平均水深1.5米,最深处达

48、3.5米,水面海拔980米。项目区内5个自然村,乔庞家营30户、塔尔号100户,新营子100户。水产:哈素海内盛产草鱼、鲤鱼、鲫鱼、鲢鱼、武昌鱼、青虾、河蟹等20多种水产品, 9个渔场,7000亩鱼塘,分布在哈素海周围,是自治区规模最大的池塘养殖基地,2006年产量为3700吨,通过农业部无公害水产品质量体系认证。鸟类:敕勒川草原旅游区内有大天鹅、灰雁、红嘴鸭、银鸥、小田鸡、白骨顶等120余种鸟类在此繁衍。每年411月份有大量水鸟来此栖居。水生植物:湖内的植物以芦苇和蒲为主,湖内有1万多亩芦苇,约占湖面的1/3,芦苇生长成片状,每一片芦苇之间均有水道相通。三、工程建设条件项目区场址现状对满足项

49、目建设目标和要求以及所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将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分析:(一)优点1.项目符合旅游度假区规划的用地功能布置,规划的各项控制指标对项目建设不会造成严重影响。2.项目区用地总量基本满足项目建设的总体规模需求和设想。3.场址在水域沿岸两侧以及防洪堤沿线地段,景观效果极佳。4.场址临水,形成了较好的景观效果。(二)问题与不足敕勒川的草原资源薄弱。敕勒川草原旅游面临的环境问题很严峻,一方面是草原恢复和土地盐碱化的问题,另一方面是旅游开发带来的生态问题。项目场址在道路交通、能源供应、给排水、通讯等城市基础设施、公共设施条件方面均不能满足项目建设与运行的需要,未来基础设施的投入比较大。第六章 工程建设

50、与工程规模一、项目总体布局本着“尊重自然肌理、遵循历史线索、珍惜文化资源、创新旅游产品、引导生态潮流”这五大原则,以“草原休闲观光、会议度假、冰雪温泉、民族传统文化”四大产品系列为核心,形成以草原主题旅游发展为核心的“三园”,即草原文化产业园、草原休闲博览园、草原温地公园,以旅游引导发展为核心的“三区”,即休闲农业产业示范区、休闲渔业产业示范区、休闲牧业产业示范区。通过将单一的山水空间转化为具有文化气息的旅游发展空间,人工与自然的巧妙结合,与现代资源保持最佳的亲和度,与山川、湖泊、温地、动植物和谐相处,形成特色鲜明的文化旅游区,打造“一山一湖一原一田”的多层次景观风貌格局,营造良好的文化体验,

51、休闲度假的氛围。一山(山体景观)依托大青山,形成以山体植被恢复、四季林地景观为主的景观意向。包括大青山山体景观修复及山麓生态经济林长廊两大片区。 一湖(湖泊湿地景观)以哈素海为资源本底,形成环哈素海景观带,打造具有哈素海特色的湿地景观。包括湿地文化体验、水上运动和湿地科教三个片区。 一原(草原景观)重点恢复最能代表草原文化特色的景观要素。包括草原景观恢复区和以牧草景观为主的牧业景观展示区。 一田(田原景观)结合周边农田,打造展示土默特左旗农林渔各行业成绩的景观展示区。包括农业、渔业三个景观体验片区。二、重点功能分区 表6.1 分区一览表名称面积(公顷)特色功能定位大门服务区93.35 敕勒川风

52、情文化展示与体验引入区、景区印象集中体现地旅游集散、购物文化展现文化休闲度假区5229.43草原文化展示、原生态休闲体验、温泉度假、会议接待、草原体育公园主要功能是休闲度假,凸显草原避暑度假会议接待休闲体验水域娱乐区689.67水上娱乐、滨水休闲娱乐、体验生态湿地景观区3847.55草原湿地、候鸟、鱼塘观光体验三、建设规模(一)敕勒川旅游区总体建设规模经统计,本项目总建筑面积为1023200平方米,广场为261706平方米,停车场为75000平方米,详见工程建设规模一览表。表6.2 敕勒川旅游区重点区域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规划区重点区域用地面积(m2)60124500道路用地面积 (m2)2471

53、80建筑及广场用地面积(m2)773611其中旅游接待建筑用地(m2)5000游客服务建筑用地(m2)506905其中会议休闲度假区330735 水域休闲区176170旅游区广场(m2)261706 蒙元帝国广场11706敕勒川草原文化广场250000(二)各分区建筑形态设计及工程建设规模1、敕勒川大门服务区紧邻重要的交通干道,大门服务区不仅体现实用功能,更要体现标志性景观的功能。整体形态以蒙古族图案为基础,弧形与矩形相结合,寓意了蒙古族“天圆地方”的宇宙观,表现出饱满、雍容的形态,体现皇家建筑的尊贵。建筑本身设计汲取敕勒歌中对草原的神往天似苍穹,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的景象。表6.3 敕勒

54、川大门服务区用地规划一览表项目名称面积(公顷)比例(%)建筑0.780.84道路2.412.58广场(含停车场)1.171.25绿化6.226.67水面0.060.0006草地82.7188.6594总用地93.35100.002、文化休闲度假区文化休闲度假区内各酒店组团汲取传统蒙古族建筑元素,重点强化蒙古族传统吉祥纹样,突出蒙元皇室宫廷文化风貌,营造蒙古族皇家贵族气息,并结合现代设计手法,通过现代高科技与传统民族文化打造出气势恢宏、富丽堂皇的高等级酒店建筑群。其整体布局方式采用中国传统对称布局与欧洲传统古典园林布局方式相结合。表6.4文化休闲度假区用地规划一览表项目名称面积(公顷)比例(%)

55、建筑33.070.63道路8.540.16广场(含停车场)23.430.45绿化90.931.74草地5058.4296.73水面15.040.29总用地5229.43100.003、水域休闲区 水域休闲区重点建设漕运水街和冰雪运动MALL等,其中水街的设计主要依托元代的漕运文化,以蒙古帝国外扩的版图为线索,串联西夏(今中国西部地区)、花剌子模(今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一带)、西亚(伊朗、阿富汗地区)、俄罗斯、波兰、匈牙利、斯洛伐克、捷克等国家风情建筑,并辅以特色的地域风情表演,展现蒙古帝国时代多元文化汇集、万国风情的繁荣景象。水街建筑风格为仿古仿蒙建筑,墙体采用粘土青砖,屋面为青瓦坡顶或蒙

56、式穹顶,配置铝合金仿古门窗,配合上特色的彩色图案与线脚雕刻,使建筑更加具有表现张力。表6.5 水域休闲区用地规划一览表项目名称面积(公顷)比例(%)建筑17.622.55道路24.963.62广场(含停车场)11.331.64绿化79.9711.59水面25.843.75草地529.9576.84总用地689.67100.00第七章 分区设计与产品策划一、敕勒川大门服务区规划思路:因为紧邻高速公路、铁路、110国道等优势,本区被规划设计为内蒙古敕勒川文化旅游产业园区的主入口,承担着游客咨询中心、调度中心、游客投诉中心、游客休闲中心、特色旅游购物中心、管理中心、旅游交通换乘等综合服务功能。同时本

57、区又是旅游区的起始点,在整个旅游区形象塑造中起着重点作用,因此整个分区设计上要给人视觉震撼,给游客留下深刻的初始印象。项目设置:1、铁路景观门旅游区形象的核心展示窗口,可以依托三条过境交通的客流人群,对景区形象进行宣传推广,白天通过巨型建筑的优美形态和文化符号,晚上则通过灯光效果的变化营造氛围,起到日夜宣传的效果。同时又成为丹拉国道等三条线路的线路标志性景观。2、游客服务中心蒙元帝国广场蒙元帝国广场是内蒙古敕勒川文化旅游产业园区标志性入口,是景区游客服务中心及景区形象的标志性展示区,与景区的入口管理功能、包含游客换乘、旅游纪念品购物等功能结合在一起。二、文化休闲度假区规划思路:内蒙古敕勒川文化

58、旅游产业园区中高端的休闲活动区,满足游客会议、文化交流、娱乐、运动、购物、温泉等多种需求。包含以下重点项目。项目设置:1、度假酒店项目构想:位置选址于中心区域,建筑面积约40000平米,建筑高度16米,共计地上四层。2、休闲会所集群依托敕勒川良好的温泉资源条件,选择国际知名企业合作建设Cotel(公馆),并通过和进驻企业联合营销,形成具有全国知名度的企业会所。3、草原体育休闲公园包括体育公园、体育休闲会所及体育休闲度假区的建设,根据地形设计标准18个球场。根据四季,打造特色的草原体育公园、雪地体育公园、水上体育公园、冰上体育公园等几种形式。4、敕勒川草原文化广场草原艺术文化的展示区。广场四周分

59、布圣主台、圣水台、圣火台、圣典台等四圣台、四大雕塑和八大篝火台及若干图腾柱等景观。中心有旋转舞台,设计为可伸缩型设施,舞台边缘为草地,外围铺设细沙石地面。广场地下配有演员化妆间及整个广场设备控制功能间。5、草原民族文化长廊草原民族文化苑是本项目区主导的文化线索,按照“鬼方丁零高车敕勒蒙古”不同的文化元素形成三大组团,以水为景观,高车作为特色化的交通工具进行串联。6、温泉养生中心敕勒川文化旅游产业园区以健康、休闲、旅游为目的,营造舒适、整洁的居住环境,配套各种疗养设施,打造内蒙古康体疗养接待地。主要建筑包括养生中心、养生会所、嬉水乐园、体育练习场,人工湖、信步园等。 7、标制性敖包本项目拟建直径

60、为60 米的标制性大敖包,周边配有8 个小体量的敖包,形成一个有特色的敖包组团,不仅要求符合蒙古族的祭祀习惯,还要符合敖包的形式美。8、蒙元部落在本区域以跑马场为配套设施,设置有多组蒙古部落,每个部落由多组大小不同的蒙古包组成,主要承担接待服务功能,并且分别在不同的部落展示民俗风情和布置活动项目。三、水域休闲区规划思路:利用现有鱼塘和建设用地进行改造,主要设置娱乐冰雪(滑草)、勇者契丹苑、个性接待区、水榭丰苇苑等项目,强调项目的个性和运动。项目构思:1、水域运动MALL本项目区的水上活动中心,包括水上乐园、水上运动比赛场馆、三维立体水空间体验、娱乐滑雪、娱乐冰堡。2、个性接待酒店水上旅馆使游客容身于景,能够满足游客追求新、奇、特的游览需求。突破了草原原有的观览模式,使游客有更多的机会亲近哈素海,享受水上漂浮住宿的别样情趣。3、珍珠屋休闲酒店项目区中的大众型酒店4、水街临水而建的滨水休闲街,提供饮食、休闲服务。具体包括特色餐饮店、酒吧、咖啡店等休闲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