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期中联考语文试卷(含答案)

上传人:bei****lei 文档编号:204361364 上传时间:2023-04-26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90.78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高二期中联考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高二期中联考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高二期中联考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资源描述:

《高二期中联考语文试卷(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期中联考语文试卷(含答案)(12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高二期中联考语文试卷考生须知:本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答案必须做在答题卷的相应位置。试 卷 I一、选择题。(共28分,每小题2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栖(q)息 尸骸(hi) 倜傥(ttng) 强(qing)颜欢笑B不惮(dn) 徘徊(hu) 纤(xin)手 更(gng)相为命 C脖颈(gng) 札记(zh) 盘桓(hun) 呱呱(gg)而泣D汲(j)取 愠(wn) 色 会稽(kuij) 栈(zhn)桥2.下列各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晦朔 蛊惑 委曲求全 食不裹腹 B. 繁衍 纹身 伏法受诛 不径而走 C. 恶运 俯瞰 金榜题名 引人注

2、目 D. 震撼 磨砺 流觞曲水 皇天后土3.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 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一些地区画地为牢,实行地方保护主义,人为地分割和控制煤炭资源。B. 我国历史上有许多格言警句和诗辞歌赋,都是劝人要奋发向上,淡泊名利,不要为了一点蜗角虚名、蝇头微利而蝇营狗苟地生活。C.这所房子看上去装修得十分豪华,但因为地点太偏僻,故而显得茕茕独立。D人生不会一帆风顺。当遇到困难,甚而陷入困境时,我们尤其需要一个能与我们相濡以沫、举案齐眉的朋友帮助我们渡过难关。4.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与会专家学者围绕当前房地产形势、发展及相关问题为主题展开讨论,或对以往的房

3、地产情况进行总结,或对未来的房地产发展进行展望。B.影片深刻表现了战争的残酷与日军的人性沦丧,但并没有导向绝望,因为其主旨是捍卫民族尊严、弘扬人道主义精神,无时无刻都在谱写着生命的赞歌。C.从去年开始,因全球密集发生大型跨国石油公司漏油事故,使公众对石油公司的安全措施和责任意识产生怀疑。D.中国正逐步进入老龄化社会,人们日益重视养生保健,某些骗子就利用这种心理,给假药贴上保健的标签来牟取暴利。5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苏轼有“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日啖荔枝三百颗,不妨长作岭南人”一诗,久为人所_。 我希望读者能够原谅我讲这些私事,我之所以说明这些事情,是为了要

4、表明我并没有 地下结论。 粘满了铜丝的铜胎是一件值得惊奇的东西。且不说自在画怎么生动美妙,图案画怎么工整_,单想想那么多密密麻麻的铜丝粘上去,那是多么大的工夫! A传颂 轻率 细致 B传诵 轻率 细致 C传诵 轻易 细微 D传颂 轻易 细微6. 下列关于课文内容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柳永,(?-约1053), 北宋词人。原名三变,世称柳七、柳屯田。其词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妓生活, 尤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 所创慢词甚多,音律谐婉, 在当时流传很广, 传曰“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B. 元代杂剧盛行,体例一般为一本四折一楔子。剧本由曲、白、科三部分构成,扮演的角色有末、旦、净、丑等

5、。王实甫是元代杂剧的代表作家,与马致远、白朴、关汉卿齐名,被称为“元曲四大家”。C. 莎士比亚,文艺复兴时期英国戏剧家、诗人,一生成就卓著,其中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罗密欧与朱丽叶被称为“四大悲剧”。D. 序是古代文体的一种,大多用以题赠或作著作的前言。兰亭集序是朋友之间互相唱和的赠言。 7. 下列加点字解释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当侍东宫(应当) 犹有所待也(待,等待)B、寻蒙国恩,除臣洗马(拜官授职) 余扃牖而居(关闭)C、令人长号不自禁(呼喊) 猥以微贱(辱,自谦之词)D、白夺一个状元(枉自,徒然) 足以极视听之娱(尽) 8. 下面各项中加点词语不全属于古今异义的一项是( ) A因为长句,

6、歌以赠之 臣之辛苦 B铁骑突出刀枪鸣 零丁孤苦,至于成立C则告诉不许 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 D曲终收拨当心画 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B乳二世,先妣抚之甚厚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D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 百忧感其心,万事劳其形9下列各项中加点字活用方式不相同的一组是( )A臣具以表闻故知一死生为虚诞 C余扃牖而居童子莫对,垂头而睡10.下列各项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A夙遭闵凶 B此小大之辩也 C彼且恶乎待哉 D虽趣舍万殊11下列各项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例:而刘夙婴疾病A草拂之而色变 B项脊轩,旧南阁子也 C之二虫又何知 D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12下列对课文内容或语句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7、( )A蜀道难是一首古体诗,李白借用乐府古题,同时展开奇伟的想象,着力描绘了秦代蜀道上壮丽雄奇瑰伟险峻的山川,其中也蕴含了人生坎坷之慨。B琵琶行继承了汉乐府叙事诗的优秀传统,是唐代七言歌行体的代表作,诗中作者描写了一位琵琶女弹奏琵琶诉说身世的情景,抒发了自己的“天涯沦落之恨”。C“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是传诵千古的名句。王勃化用庾信马射赋中的诗句:“落花与芝盖齐飞,杨柳共春旗一色”虽然句式相同,但在意境的创造上,王勃句比起庾信句更为优美和洒脱。D“见安排着车儿、马儿,不由人熬熬煎煎的气;有什么心情花儿、靥儿,打扮得娇娇滴滴的媚;准备着被儿、枕儿,只索昏昏沉沉的睡;从今后衫儿、袖儿,都

8、搵做重重叠叠的泪。”作者采用了比喻、排比、叠词等,把崔莺莺柔肠百结的离别苦痛写得哀哀切切,呜呜咽咽。声气口吻,宛然在侧。阅读诗歌,完成13、14小题漫成一首杜甫 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 沙头宿鹭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刺鸣。13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首句从水中月影写起,描写了江上月夜宁静的美景,与“江清月近人”这句诗异曲同工。 B第三句写白鹭屈曲着身子,恬静地夜宿在月照下的沙滩上,意境安谧、和平。 C二、四两句分写了江风吹打桅灯、大鱼跃出水面的“动”,与一、三两句的“静”对比鲜明。 D全诗通过写夜泊时的所见所闻,透露出诗人对平静、安宁生活的向往。14这首诗的四句分别写了月、

9、灯、鹭、鱼四景,四景又组成了一个统一的意境。下列四首诗中与这种写法相同的一首是( )A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B门径俯清溪,茅檐古木齐。红尘飘不到,时有水禽啼。 C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D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试 卷 II二、阅读题。(共40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5题。(9分,其中选择题每道3分)荔枝大小,通常是直径三四厘米,重十余克到二十余克。20世纪60年代,广东调查所得,有鹅蛋荔和丁香大荔,重达四五十克。还有四川合江产的“楠木叶”,四川果树良种图谱说它重19克左右,中国果树培学则说大者重60克,

10、不知哪一本书记载正确。所谓膜如紫绡,是指壳内的一层通常白色而紧贴壳的内壁的薄膜。说它“如紫绡”,是把壳内壁的花纹误作膜的花纹了。明代徐渤有一首咏荔枝膜诗,描写吃荔枝时把壳和膜丢落在地上,好似“盈盈荷瓣风前落,片片桃花雨后娇”,是夸张的说法。荔枝的肉大多数白色半透明,所以说它“莹白如冰雪”。有的则微带黄色。从植物学的观点看,它不是果肉,而是种子外面的一层膜发育而成的,特称假种皮。真正的果肉倒是前面说的连同果壳丢弃的那一层膜。荔枝肉的细胞壁特别薄,所以入口一般都不留渣滓。味甜微酸,适宜生食。有的纯甜。早熟品种则酸味较强。荔枝晒干或烘干,肉就成红褐色,完全失去洁白的面貌。荔枝不耐贮藏,正如白居易说的

11、:“一日而色变,二日而香变,三日而味变,四五日外,色香味尽去矣。”在21摄氏度的环境里,可贮藏一二星期。人们一直在设法延长贮藏期,以利于长途运输。早在1800多年前,即东汉和帝时,唐羌曾谏阻从南方向洛阳贡献生荔枝和龙眼。唐代杜牧诗云:“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当时是“昼夜奔腾,有毒虫猛兽之害” (宋蔡襄),“颠坑仆谷相枕藉”,“惊尘溅血流千载”(宋苏轼)。为了封建统治者个人口腹之好,竟如此劳民伤财!但也足见当时荔枝贮藏与运输的不易。荔枝的核就是种子,长圆形,表面光滑而色棕褐,少数品种为绿色。优良的荔枝,种子发育不全,形状很小,有似丁香,也叫焦核。现在海

12、南岛有无核荔枝,核就更加退化了。(选自贾祖璋南州六月荔枝丹 )15节选部分的说明顺序是( )A由远及近 B由表及里 C由实及虚 D由虚及实16下列对荔枝的特征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荔枝的大小一般在二十克左右,如果达到四十克以上,就称得上“大荔”了。B、白居易在荔枝图序中说“莹白如冰雪”的荔肉是荔枝的假种皮,并非荔肉。真正的荔肉其实早在食用之前,就被人扔掉了。C荔枝不耐贮藏,所以古代君主若是想吃荔枝,须用快马飞骑日夜传递。D优良的荔枝,种子发育不全,形状很小,因而不能种植。17文中引用诗词典故,下列对其作用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引用明代徐勃的一首咏荔枝膜,是为了进一步印证白居易所言“膜

13、如此绡”的正确性。B作者引用杜牧的过华清宫绝句,既从侧面写出了荔枝不耐贮藏的特点,又含有凭吊古代和讽刺唐代统治者的意味。C作者多次引用白居易的荔枝图序,既有助于说明荔枝的有关特征,又增强了说明的生动性和艺术性。D作者引用四川果树良种图谱和中国果树栽培学中有关荔枝大小的内容,意在表明自己博学多识,是有关荔枝种植方面的专家。(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11分) 怀念一种声音 聂鑫荣画家的梦似乎与一种声音有关。这种声音叫做雨声。雨声从他出生和成长的方向,不断地传来,粗粗细细,高高低低,疏疏密密。在他的记忆里,总是弥漫着一片雨气和雨声,太阳总是见不到的。一下雨,他爹总会站在老屋的台阶上,听

14、着一院子的雨声,如醉如痴。然后把少不谙事的他叫到身边,告诉他许多古人关于雨的诗句:“夜雨剪春韭”、“梅子黄时雨”、“梧桐叶上三更雨”、“留得残荷听雨声”他听不懂,但他看懂了雨声被花叶染就的绚丽颜色。然后,他们回到厅堂里坐下来,爹说:“你听”这两个字在无数次的重复后,他的耳朵变得灵敏了:雨点先是小而密,落在薄薄的小青瓦上,叮叮咚咚,如珠玑在玉盘里乱跳;击在为采光而设的玻璃瓦上,声音尖脆,犹如琴声中的高音阶;射到木晒楼上的雨点,声音细腻而光洁;但前厅堂雕花檐板上的雨声,恰恰相反,浑重而古朴;响在麻石台阶上的雨声,沉着而充满一种力度。雨点越下越大,越下越密。他听见潺潺的流水声了,那声音来自高高低低的

15、屋檐边的木笕中,木笕节节相连,一直把水导到天井边;溜筒(打通的大楠竹)竖着与木笕相接,水便畅快地流入地下的阴沟。老屋的地下水道纵横交错,水声急促犹如金鼓轰鸣。古城有句俗语:“落雨天,留客天。”他记得一下雨,家里就会有客人不期而至,都是他爹的挚友。雨是请柬么?雨声中,他们谈天道、人道、医道、艺道;或者下围棋,落子声与雨声交错而响;或者,拉起京胡,唱他们所熟悉的京戏名段,音符从雨的缝隙里穿过去,居然没有濡湿他坐在一边,看着,听着,如梦如幻。雨声中,他长大了,考上美术学院了;雨声中,他成家了,做父亲了小巷、老屋和雨,成了他生命最奇诡的底色。突然有一天,他怅然携家人搬进了世纪花园。小巷没有了,老屋没有

16、了。那个地方建起了一条商业街,广告牌和霓虹灯,点缀着白天和黑夜。只有季节不会变,下雨的日子依旧存在。但他记忆中雨的声音,没有了!从画室走到露台的檐下;从露台的檐下走到画室,如一匹落入陷阱的豹子,孤立无助。给朋友打个电话吧,该说些什么?什么也不想说。他决定,请些工匠,在露台上做一个屋顶,木屋架,盖上小青瓦,嵌上玻璃瓦。他希望找回那种声音。他还置办了一个瓷圆桌、四个鼓形瓷凳;一个烧木炭的红泥火炉,一个烧水的青陶提粱壶。下雨的时候,他坐在这里烹茶、沏茶,静静地坐下来听雨。露台的前方是开敞的。他一抬头便看见一栋栋的高楼,整齐地排列着;所有的窗口都装着锃亮的防盗窗,窗口的后面都垂下厚厚的窗帘,害怕有人窥

17、探自家的隐私;外墙挂满了空调的外机,像一个个难看的肿瘤这样的背景,绝对不会生发一种古典的雨声!他明白了,在未来的日子里,他将永恒地怀念一种雨的声音了。他蓦地离开露台,急急走进这间静寂的画室。宽长的画案上:砚池里墨汁盈盈;调好色的瓷碟一字排开;宣纸早早铺好了,四角用瓷镇纸压着。他拎起一支大斗笔,刷刷地画起来。他希望在宣纸上画出那一片久远的雨声(选自微型小说选刊有删改)18请赏析第段中“雨点先是小而密,落在薄薄的小青瓦上,叮叮咚咚,如珠玑在玉盘里乱跳;击在为采光而设的玻璃瓦上,声音尖脆,犹如琴声中的高音阶”这句话。(3分) 19文中的“他”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请结合文本作简要分析。(4分) 20文

18、章主体部分是写雨声,而标题是“怀念一种声音”,请探究“怀念”的深刻意蕴。(4分) (三)阅读逍遥游语段,回答2123题。(12分,其中选择题每道3分)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风之积也不厚

19、,则其负大翼也无力。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风;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蜩与学鸠笑之曰:“我決起而飞,抢榆枋,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适百里者,宿舂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之二虫又何知!21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而控于地而已矣 控:投,落下 我決起而飞 決:疾速的样子B适莽苍者,三餐而反 适:去,往 则芥为之舟 芥:芥子C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怒:奋发 而后乃今培风 培:凭D齐谐者,志怪者也 志:记载 覆杯水于坳堂之上 坳:凹陷不平22下列各组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北冥有鱼,

20、其名为鲲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B我決起而飞,抢榆枋 水浅而舟大也C鹏之徙于南冥也 生物之以息相吹也D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 南冥者,天池也23翻译文中画线句(6分)(1)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3分) (2)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3分) (四)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回答2426题。(8分)苏幕遮 范仲淹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注:黯乡魂:思念家乡,黯然销魂。追:追随,引申为“萦绕”。24“碧云天,黄叶地”这两句被王实

21、甫在西厢记“长亭送别”中的一支曲子化用。这支曲子被誉为剧曲中的“秋思之祖”,请写出这支曲子的曲牌名及内容。(2分) 25本词上片写寥廓多彩、境界悠远的秋色,“ ” (1分)一句将“天”“地”“水”三种景象融为一体。上片末两句“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在全词结构和内容上的作用是_ 。(2分)26本词是乡思离愁之作,请结合全词分析作者是怎样抒写“乡思离愁之深重”的。(3分) 三、填空题。(8分)27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每空1分)(1)剑阁峥嵘而崔嵬,_,_。(蜀道难李白)(2)东船西舫悄无言,_。(琵琶行白居易)(3)问君能有几多愁, _。(虞美人李煜)(4) _,斜光到晓穿朱户。(蝶

22、恋花晏殊)(5)渔舟唱晚, ;雁阵惊寒, 。(滕王阁序并诗)(6)但以刘 ,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陈情表)四、语用题。(4分)28按照下面句子的句式,以“宁静”或“自由”为开头仿写一句话。(4分)例:幽默不是搞笑,不是滑稽,而是闪耀在言语中的光芒,是绽放在脸上的微笑。 五、作文。(40分)29.阅读下面的资料,按要求完成写作。“独”是最平凡的生存常态,却也是最富意蕴的哲理呈现。 “独当一面”诚然神勇,“众志成城”亦牢不可破;人们需要团结合作,但也离不开“宁静独处”;“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高风亮节,但又何尝不是悲怆孤独。“独”有时不太完美,有时是一种需要,有时则是一种追求

23、的境界。你对“独”有怎样的体会和见解?请以“独”为话题,自选角度,自定文体(诗歌除外),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高二期中联考语文答卷纸学校 班级 姓名 试场 考号 密封线考试时间: 120分钟;满分:120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试 卷 I一、选择题(共28分,每小题2分)题号1234567答案题号891011121314答案试 卷 II二、阅读题(共40分)(一)选择题(共15分,每小题3分。请看清题号作答)题号1516172122答案(二)问答题(共25分)18.(3分)_19. (4分)_20. (4分)_23.翻译(6分,

24、每小题3分)(1)(3分)_(2)(3分)_24. (2分)_25.“_”(1分)_(2分)26.(3分)_三、填空题(共8分,每空1分)27.(1)_,_。(2)_。(3)_。(4)_,(5)_;_。(6)_,四、语用题(共4分)28.(4分)_五、作文(40分)“独”是最平凡的生存常态,却也是最富意蕴的哲理呈现。 “独当一面”诚然神勇,“众志成城”亦牢不可破;人们需要团结合作,但也离不开“宁静独处”;“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高风亮节,但又何尝不是悲怆孤独。“独”有时不太完美,有时是一种需要,有时则是一种追求的境界。你对“独”有怎样的体会和见解?请以“独”为话题,自选角度,自定文

25、体(诗歌除外),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作文题目:_200字400字600字800字高二期中联考语文答案一、选择题。(共28分,每小题2分)1、C 【A强(qing)颜欢笑 B徘徊(hui) D 愠(yn) 色 】2、D 【A食不果腹 B文身 不胫而走 C噩运(厄运)】3、B 【A画地为牢: 在地上画一个圈当做监狱。比喻只许在指定的范围内活动,不得逾越。望文生义。C 茕茕独立:孤身一人。形容一个人无依无靠,孤苦伶仃。对象错。D“举案齐眉”适用于夫妻关系】4、D 【A杂糅,“围绕主题”或“以为主题” B否定不当,“无时无刻”后加“不”C主语残缺,去掉“使” 】5、B 【试题分析:传诵:传扬称

26、颂,多用于诗文;传颂:传播颂扬,多用于事迹。随随便便,言行不慎重,不严肃,不认真。多用于形容人做事的态度、行事的风格;轻易:容易,简单。细致:细密精致;细微:细小。】6、A 【B元曲四大家:马致远、白朴、关汉卿、郑光祖;C莎士比亚四大悲剧: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哈姆雷特;D兰亭集序是书序而非赠序】7、B 【A 当,担任。待,依赖。 C号,哭泣。D白,很容易地,轻而易举地。】8、B 【A因为:于是写下。辛苦:辛酸苦楚。B“刀枪”古今意思相同。成立:成人自立。C告诉:报告申诉。不行:不能行走。D当心:正中间。往往:(古)到处,(今)经常】9、A 【A闻,使动;一,把看作一样B乳,名词作动词,喂养;职,

27、名词作动词,任职。C两个“而”都是用在状语和中心词之间,表修饰。D屈,使动用法,使受屈;感,使动用法,使感伤。】10、C 【A“闵”通“悯” B“辩”通“辨” D“趣”通“取”】11、A 【例句意思是祖母刘一直被疾病缠绕,是被动句A意思为绿草被它吹拂过,就要改变颜色,是被动句。B判断句 C宾语前置D省略句】12、D 【没有运用比喻手法】13、C 【第二句没有写动,且鱼的大小未明】14、C二、阅读题。(共40分)(一)南州六月荔枝丹(共9分,每小题3分)15B 【本题考查对说明顺序的理解,实质考查的是分析文章结构。由第1段“荔枝大小”,再到第2段“膜”,再到第3段“肉”就可确定说明顺序是由表及里

28、。】16D 【原文没有“荔枝因核小而不能种植”的意思。解答此类题时要回到原文,找到上下文的语境,仔细比较、分析。】17C 【解答本题只要理解清楚一点说明文中的引用是为说明服务的就能准确解答本题了。从这一点上来理解,只有C项才符合要求。】(二)怀念一种声音(共11分)18、作者采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落在小青瓦和玻璃瓦上的雨点发出的声音比作“在玉盘里乱跳”的“珠玑”和“琴声中的高音阶”,形象生动地表现出了雨声的特点以及带给人的美妙感受。【评分标准:比喻1分,分析1分,作用1分】19、他是一个画家,从小受到自然之美以及和谐温馨的人际关系的熏陶,热爱自然和谐的生活,追求淳朴祥和的生活。在现代生活环境改

29、变之后,依然执著努力将往昔的美好珍藏在心中(3分)。比如他在现代环境改变之后,内心失落,努力通过找工匠造古典屋顶找回雨声,用画笔在宣纸上画出雨声,永恒的怀念往昔的美好。(1分)【评分标准:只要答出“热爱自然”、“追求和谐(祥和)”“努力将往昔的美好珍藏在心中”各1分;结合文本分析1分。】(三)逍遥游(共12分)21B 【芥:芥草,小草。】22C 【A它的,代词/表选择,是还是B表修饰/表转折C都是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D助词,可译为的/表判断。】23(1)当大鹏鸟飞往南海时,翅膀拍击水面激起三千里的波涛,借助旋风盘旋直上九万里高空,它是乘着六月的大风而飞去的。【“徙”译为飞往;“扶摇”译为

30、旋风;“以”译为凭借,乘着;“息”译为大风。】(3分)(2)背负着青天没有什么能阻挡他,然后才图谋飞往南方。(3分)【“夭阏”为滞碍,“莫之夭阏”译作“无所滞碍”或者“没有什么能阻碍他”(宾语前置);“图”译作“图谋”;“南”为名作动,译作“向南飞”。】(四)苏幕遮(共8分)【答案】24(端正好)(1分):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1分,错一处无分)25(3分)“山映斜阳天接水”(1分)“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在结构上的作用:由上片的写景转入下片的抒情,承上启下(或过渡。)(1分)“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在内容上的作用:以芳草无情反衬人之有情。(1分)26

31、(3分)答案要点:从芳草天涯的景物描写中暗暗透出乡思离愁;“黯乡魂,追旅思”句直抒胸臆,主人公飘泊异乡之久,与乡思离情之深自见;从“斜阳”到“明月”显出时间的推移,而主人公所处的地方依然是那座高楼,足见乡思离愁之深重;从“酒入愁肠”句可看出,诗人借酒浇愁,但愁情难遣,足见乡思之缠绵。(答足三点给满分)【解析】抓住“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中“黄叶、秋色、寒烟”这些典型的意象来揣摩,体会“黯乡魂,追旅思”“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这两句明显带有感情色彩的句子就可品味出作者的乡思离愁。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8分)27.(1)一夫当关,万夫莫开。(2)唯见江心秋月白(3)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32、4)明月不谙离恨苦(5)响穷彭蠡之滨;声断衡阳之浦(6)日薄西山四、语用题。(4分)28答案示例:宁静不是沉默,不是木讷,而是轻洒在心怀里的月光,是流淌在思绪里的清泉。自由不是寂寞,不是无聊,而是矗立于静谧之林的高山,是漂荡在豁达之空的浮云。五、作文。(40分)29.阅读下面的资料,按要求完成写作。“独”是最平凡的生存常态,却也是最富意蕴的哲理呈现。 “独当一面”诚然神勇,“众志成城”亦牢不可破;人们需要团结合作,但也离不开“宁静独处”;“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高风亮节,但又何尝不是悲怆孤独。“独”有时不太完美,有时是一种需要,有时则是一种追求的境界。你对“独”有怎样的体会和见解?请以“独”为话题,自选角度,自定文体(诗歌除外),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12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