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试卷]高中语文-第3专题-阿房宫赋教案-苏教版必修2

上传人:豆*** 文档编号:204356938 上传时间:2023-04-26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24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试卷+试卷]高中语文-第3专题-阿房宫赋教案-苏教版必修2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试卷+试卷]高中语文-第3专题-阿房宫赋教案-苏教版必修2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试卷+试卷]高中语文-第3专题-阿房宫赋教案-苏教版必修2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资源描述:

《[试卷+试卷]高中语文-第3专题-阿房宫赋教案-苏教版必修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试卷+试卷]高中语文-第3专题-阿房宫赋教案-苏教版必修2(9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阿房宫赋【教学目的】、能背诵课文,掌握“一”、“爱”、“取”、“族”、“焉”、“而”、“夫”等词的用法;、品味语言,能口述本文中的比方、夸张等艺术手法及写作特色;3、把握文意,能说出秦亡的因素及作者作本赋借古讽喻的目的。 【教学重难点】重点:能背诵课文,掌握“一”、“爱”、“取”、“族”、“焉”、“而”、“夫”等词的用法。难点:、能口述本文中的比方、夸张等艺术手法及写作特色。2、能说出秦亡的因素及作者作本赋借古讽喻的目的。【知识链接】一、走进作者杜牧(03-852),字牧之,唐京兆万年(现陕西西安)人,唐代出名诗人。因晚年居住在长安城南的樊川别墅,故后世称她为“杜樊川”“樊川先生”。京兆杜氏自

2、魏晋以来就是名门世族,杜牧的祖父杜佑是中唐有名的宰相和史学家。杜牧于唐文宗大和二年(828)中进士,授弘文馆校书郎。后在江西、淮南等地军府任幕僚近年。后任黄州、池州、湖州等地刺史。在地方任职时,改革弊政,成绩卓著。最后官至中书舍人。杜牧的文学创作中,诗歌的成就最大,在晚唐诗坛独树一帜。人们将她和杜甫作比,称她为“小杜”;又将李商隐与她合称为“小李杜”。二、有关“赋”赋,是一种文学性很强的文体,有一种长期的发展变化的过程。概括来说,它是在诗经铺陈言志的手法的影响下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它起于战国,昌盛于汉代,流行于两晋,每个时期又有不同的特点。到了唐代,在古文运动的影响下,发展成为“文赋”。 赋

3、的特点重要有两点:、铺陈文采辞藻,竭力渲染夸张,这是其形式上的特点;2、咏物说理,即通过对山水、风物、宫苑、鸟兽乃至车旗仪仗、音乐舞蹈等实物的描写来体现作者的思想意图,这是其内容上的特点。前者是手段,后者是目的。因此,尽管赋很讲究词的巧丽,但一定要服从体现内容的需要。“写志”是立赋的主线。 唐代的“文赋”较之战国时期的骚赋、汉代的汉赋、两晋的骈赋而言,不大讲求对偶、音律,而句式错落多变,章法灵活,押韵比较自由。杜牧的阿房宫赋就是文赋中颇具代表性的优秀之作。宋代欧阳修的秋声赋、苏轼的赤壁赋等也都继承了唐代文赋的特点,成为千古佳作。 阿房宫赋是千古传诵的名篇,历来得到很高的评价。元代祝尧曰:“至杜

4、牧之阿房宫赋,古今脍炙”清代金圣叹曰:“穷其极丽,至矣尽矣!却是一篇最清出的文字。文章至此,心枯血竭矣。逐字细读之!”三、写作背景唐敬宗李湛6岁时继位为君,即位之后就大兴土木,游宴无度,不视朝政,沉湎于声色。此时唐王朝已是大厦将倾,摇摇欲坠。她写这篇“赋”的目的是借写阿房宫的兴建和消灭,揭发秦王朝统治者的穷奢极欲,论述天下兴亡的道理,借秦王朝的教训来规谏唐敬宗。五、杜牧的诗歌名篇、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过华清宫绝句2、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江南春3、烟笼寒水月笼纱,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5、。泊秦淮、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山行【课前自主预习】一、朗读课文,理解字词中的有关历史知识。1、六王:指战国时齐、楚、燕、韩、赵、魏六国之君。、有不得见者,三十六年:指秦始皇在位共三十六年多(前24一前0)。3、戍卒叫:指陈胜、吴广在谪戍渔阳途中振臂一呼,率众起义。4、函谷举:指刘邦攻破函谷关。5、楚人一炬:指公元前,项羽入咸阳,杀秦将王子婴,“烧秦宫室,火三月不灭”(史记项羽本纪)。楚人.指项羽。项羽是楚将项燕的后裔,故称楚人。二、积累与词法句式有关的词语。1、盘盘焉:回旋。焉,犹“然”。2、辇:古代贵族乘坐的人力车。此用作动词,乘车。3、燕、赵之收

6、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其中 “收藏”、“经营”、“精英”均为名词。4、鼎铛玉石:把鼎当作伙锅,把玉当作石块。这里是意动用法5、后人哀之而不鉴之:“哀之”为意动用法。6、函谷举:指刘邦攻破函谷关此处是无标志被动句。三、积累意义比较特殊的词语。、望幸:盼望皇帝到来。幸,封建时代称皇帝亲临为幸。2、其人:其民。唐人避太宗李世民讳,以“人”代“民”。3、独夫:丧尽人心的暴君,指秦始皇。、九土:九州,指全国。5、族灭:即灭族。古有灭三族、九族、十族的酷刑指秦朝彻底覆灭。 四、理清文意,明确文章的构造第一部分1-2节体物,阿房宫的雄伟壮观和宫中荒淫、奢侈的生活。第二部分3-4节写志,交待作这篇赋

7、的本意,向当世统治者发出警告。【教学过程】第一学时一、课题导入古代帝王骄奢横逸,往往是亡国败走的直接因素。中国历史上第一帝秦始皇也难逃“过眼云烟”的尬尴结局,气势磅礴的阿房宫在人民的血泪中筑造,又在人民的大火中付之一旦。今天就让我们一同走进晚唐文人杜牧的阿房宫赋,再一次去聆听那一段由血泪敲出的历史回音。二、梳理文章大声朗读、同桌对读、调序翻译、比较、发言。第段铺陈阿房宫的宏伟壮丽。第段叙写官中美女之众,珍宝之多。宫殿:a、位置:蜀山兀(耗尽物力)b、规模之大(“覆盖三百余里”)、构造之美明写阿房宫,实写秦始皇的骄奢。宫女:、初来秦宫,朝歌夜弦,强颜欢笑,忍受丧失家园和亲人的痛苦。这是形容其苦。

8、、打开梳妆镜,灿若繁星闪烁,这是形容其多。c、晨起梳妆,发如绿云朵朵,这是形容其美。d、泼下洗脸水,使渭河涨腻,是形容其侈。e、椒兰焚烟是形容其香。三十六年尽态尽妍不得见,而虚设了宫女的美好年华。秦始皇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众人的痛苦之上,真是淫逸无度,糜烂不堪。珍宝:更为奢糜的是从百姓中嘌掠来的、珍藏几世的珍宝,若敝帚,任意抛洒,有奢侈之新,无爱惜之意,真是令人新痛。表面写的是阿房宫,实际是写秦始皇的横征暴敛、穷奢极欲、腐败堕落、肆意挥霍,最后亡国。第3段夹叙夹议,点明:正是由于秦王朝的统治者骄奢淫逸,滥用民力,致使农民起义,一举亡秦。第4段转入议论,进一步指出:六国衰亡,秦朝覆灭,其主线因素都

9、在于不能爱民。篇末4句言简意赅,暗寓讽谏之意,含蓄地告诫后人,如不以历史为鉴,还会重蹈覆辙。三、研习第一段1词类活用六王毕,四海一 数词作动词 统一骊山北构而西折 名词作状语 向北向西廊腰缦回 名词作状语 像人的腰部同样,像缦带(绸子)同样 檐牙高啄 名词作状语 像鸟嘴同样蜂房水涡 名词作状语 像蜂房,像水涡未云何龙 名词作动词 浮现云 浮现龙不霁何虹 名词作动词 浮现彩虹歌台暖响 动词作名词 歌声古今异义隔离天日 古义:遮蔽 今义: 避免接触 直走咸阳 古义: 趋向 今义: 行走钩心斗角 古义:宫室构造参差错落,精致工致 今义:比方各自用尽心机,互相排挤气候不齐 古义:氛围 今义:气象概况3

10、.特殊句式长桥卧(于)波,未云何龙 省略4.内容理解本段重要写什么?分几层来写?本段重要写阿房宫的雄伟壮观,可分三层。 第一层(“六王毕”四句)写秦统一的气概,阿房宫的规模和建造它的辛苦。 第二层(从“覆压三百余里”到“不知西东”)从全景到本体构筑,写阿房宫的雄伟壮观,宏伟瑰丽。其中“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两句,勾勒出阿房宫占地广阔,凌云蔽日的雄伟气势,给人一种总体的印象:广、高 第三层(从“歌台暖响”到段末)用夸张的手法描写了歌舞之盛,烘托出阿房宫的宏大广阔。四、研习第二段.词类活用辇来于秦 名词作状语 乘辇车朝歌夜弦 名词作状语 在早上 在晚上2.重要词语杳不知其所之也 杳然无声而望幸焉

11、 兼词 在这里3第2段重要写什么?内容可分为几层?第2段写阿房宫的美人和珍宝,揭发秦朝统治者奢侈的生活。本段内容可分三层。 第一层(从“妃嫔媵嫱”到“为秦宫人”)接上文,点出那些供秦始皇享乐的歌舞者,乃是六国的“妃嫔媵嫱,王子皇孙”。同步又回应“六王毕,四海一”阐明歌舞者的由来。 第二层(从“明星荧荧”到“有不得见者三十六年”)通过六组排比句,写宫人梳妆打扮,既体现了她们的悲惨命运,又揭示了秦始皇的骄奢淫逸。 第三层(从“燕赵之收藏”到段末)承上歌舞之盛,美人之多,进而写珍宝之富。由写人的被欺压转而写物的被践踏。第二学时一、 研习第三段1. 古今异义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 金玉珠宝

12、等物可怜焦土 可惜.词类活用鼎铛玉石,金块珠砾 名词作状语 把宝鼎 把美玉 把黄金 把珍珠 名词作动词 当作铁锅 当作石头 当作土块 当作沙子可怜焦土 名词作动词 化作焦土3.特殊句式状语后置多于南亩之农夫 多于机上之工女 多于在庾之粟粒多于周身之帛缕 多于九土之城郭 多于市人之言语定语后置钉头磷磷 瓦峰参差被动句 戍卒叫,函谷举 分析第段的内容和层次本段由描写转向议论,显示出作这篇赋文的本意。共分三层。“用之如泥少”以上为第一层,对秦统治者的残民以自肥作了有力的抨击。 从“使负栋之柱”到“日益骄固”为第二层,用六组比方句排比,尽情地揭发了秦王朝的奢靡给人民带来的深重劫难,也写出了郁积人民胸中

13、的愤怒和仇恨。 最后四句是第三层,写了三件史实:“戍卒叫”写陈涉、吴广起义,“函谷举”写刘邦破关,“楚人一炬”二句写项羽火烧阿房宫。它们共同体现了貌似强大的秦王朝在人民起义的怒涛中迅速土崩崩溃灰飞烟灭的可耻可悲下场,突出了人民的巨大力量。二、研习第四段1.词类活用 族秦者,秦也 名词作动词 灭族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意动 以为鉴2. 特殊句式(1)判断句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六国也(2)省略句谁得而族灭(秦国)也(3)宾语前置秦人不暇自哀 (哀自)3内容理解()作者觉得六国与秦灭亡的因素是什么?请一句话概括本段段意。因素都是不爱其民。段意是总结六国和秦灭亡的历史教训,向当世统治者

14、发出警告。() “呜呼”一词用在段首,有什么作用,体现了作者如何的感情?“呜呼”之后的四句话说出了一种什么道理? “呜呼”一词领起全段,体现了作者对历史教训的沉痛感触,加强感情色彩,起到既以理服人,又以情动人的作用。“呜呼”之后的四句话提出论点,阐明兴亡自取的道理。(3)四个“后人”分别指什么人?把结尾改为“秦人不暇自哀,而今人哀之;今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今人也”,为什么没有原文好?第1、4个指“秦朝后来的人”,第3个指“更后的人”。阿房宫赋挖苦的大兴土木、穷奢极欲的现象关涉作者当时的君主,直言“今人”,触犯帝威,因此以“后人”婉讽;这个现象又关涉人类与生俱来的劣根性,因此以“后人”

15、泛指有永远的警醒意义,普遍的现实意义,“后人”固然也涉及我们以及我们的子孙。这样的结尾确有“一结无穷”的艺术效果。三、自由品读、选用最喜欢的句子进行鉴赏分析。示例:“明星荧荧,开妆镜也;绿云扰扰,梳晓鬟也;渭流涨腻,弃脂水也;烟斜雾横,焚椒兰也”四句。第一句“明星荧荧,开妆镜也”是倒置式的暗喻。“明星荧荧”是比方句的喻体,“开妆镜也”是本体。以璀璨晶亮的明星来比方纷纷打开的妆镜,既贴切又形象。将喻体置放在前,先予以人鲜明的画面,令人惊奇,再浮现本体,解释因素,读者印象更为强烈。“绿云扰扰,梳晓鬟也”,与上一句的体现方式相仿。第三句说丢弃脂水竟使渭流涨腻,用的是夸张手法,极言梳洗美女之多。第四句写焚烧椒兰竟至烟斜雾横也是夸张,效用同第三句同样。四句字数相等,句句押韵,加之新鲜的比方,巧妙的夸张,读来使人有眼花缭乱、目不暇接之感。作者正是借助于开镜、梳鬟、弃脂水、焚椒兰这些生活细节形象地写出了宫中美女之多,宫室之广。写宫室,是承办上文;写美女,则是启动下文。因此,作者紧接着便是写美女望幸。这一层都是写美人,但是从美人的生活遭际也可以看到秦始皇的荒淫无度。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