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考语文现代文诗歌整理和习题练习

上传人:痛*** 文档编号:204356899 上传时间:2023-04-26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15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2020年高考语文现代文诗歌整理和习题练习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20年高考语文现代文诗歌整理和习题练习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020年高考语文现代文诗歌整理和习题练习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资源描述:

《2020年高考语文现代文诗歌整理和习题练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年高考语文现代文诗歌整理和习题练习(12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2020 年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 II 专题(三)现代诗歌阅读制作人:柄学 时间: 2020.3.9【注】各位老师,同学们。在我们 2019 年 12 月山东省的全省模拟考试中出现了多年未考的现代诗歌刈禾女之歌 ,这首诗歌的横空出世真是给广大师生当头一棒。这也警醒着我们:高考并非只考查散文、小说,在平时练习散文、小说的同时也要留意诗歌、戏剧的阅读。为了防止高考的突发事件发生,因此我对现代诗歌、戏剧做了一个整理,现在我主要以(真题再现、研究、备战、精刷)四个模块来梳理现代诗有关内容。A.现代文诗歌真题再现先来回顾这首“空而常满”的刈禾女之歌 :(2020 山东模拟)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 69 题。

2、刈禾女之歌辛笛大城外是山山外是我的家我记起家中长案上的水瓶我记起门下车水的深深的井我的眼在唱着原野之歌为什么我的心也是空而常满金黄的穗子在风里摇在雨里生长如今我来日光下收获我想告诉给妹妹们我是原野上的主人风吹过镶刀下也吹过我的头巾在麦浪里我看不见自己蓝的天空有白云是一队队飞腾的马你听风与云在我的镶刀之下奔骤而来一九三七年四月三十日在苏格兰高原6. 下列对本诗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D )A.“大城外是山 / 山外是我的家”,既点出抒情主人公的出身背景,也含有城市与乡野的对比。B.“我想告诉给妹妹们 / 我是原野上的主人”,写刘禾女收获时的心理活动,表达她对拥有原野感到欣喜

3、。C.“风吹过镶刀下 / 也吹过我的头巾”,写刘禾女劳作时的欢快,也写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1和谐。D.“在麦浪里 / 我看不见自己”,是从宏阔的视野观看原野,着意写刘禾女在面对原野时的渺小感。7. 下列对本诗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B )A.诗歌前四行,从“大城”“山”转向“水瓶”“井”,节奏也变得舒缓,这种变化带有情感倾向。B.“金黄的穗子在风里摇 / 在雨里生长”,是静与动、空间与时间的结合,这是该诗常用的表现手法。C.“我的眼在唱着原野之歌”,运用通感的修辞手法,以抒情的笔触表达了刘禾女愉悦的心情。D.“你听风与云 / 在我的镶刀之下 /奔骤而来”,通过使用祈使语

4、气和加快节奏,增强了抒情效果。8. “为什么我的心也是空而常满”中的“空而常满”如何理解? (4 分)【答案】“空”可以理解为主人公等待收获时的着急和空虚感,“满”可以理解为主人公收获时内心的满足感和愉悦感。9. 诗歌从刈禾女的角度抒情,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结合诗歌简要分析。( 6 分)【答案】文中主人公自述的语气抒情属于使用第一人称抒情,第一人称方便主观的心理的描写,代入感强烈,易于抒情。第一人称叙述角度,写的都是“我”眼中事,心中事,可充分展现“我”的内心世界,这就更具真实感。阅读时,不仅作者就是“我”,连读者也变成了小说的“我”。所以第一人称的好处是小说情境显得与读者的距离缩小了。【刈禾

5、女之歌赏析】“九叶派”诗美的核心观点是超越。在诗与生活的关系上,他们主张既要潜入现实深处,又不必直接粘于现实,力求表现上的客观性和间接性 ;在艺术表现上,他们既反对硬梆梆的写实, 又避免赤裸的抒情, 尽力营造一些实而又虚的新鲜意象, 以表达自己对社会人生的哲理思考、独特体悟和深切感受。 辛笛的这首抒情短诗,就是一篇意象清新明丽,情调委婉柔和,意蕴深沉玄虚,具有浓郁的时代色彩和强烈现代诗风的佳作。表面看来,这是一首现居大城市、家在原野上,曾是刈 (yi 收割)禾女的思乡诗或田园曲,诗中三、四句那两个“记起”即可说明。但细加玩味,诗人实在是在借他人之酒杯,抒自己胸中之块垒。诗篇起首两句, 点明了她

6、的家乡原在远离大城市的乡村, 接着便是对家乡甜美的回忆。 若问,她身处何市 ? 从事何职 ? 为何发思乡之幽情 ?对此,作者无须交待,故一笔带过。因为这里的城市和乡村均系似实而虚的象征意象, 即前面所指的“化装姿态” 的自然意象。 众所周知, 作者不是刈禾女, 更未必有过她的生活经验。这里只是借刈禾女之口,抒发自己积蕴已久的对生机勃发的自然宇宙之热烈渴望。 辛笛长期处于都市之中, 早已对城市中的嘈杂混乱,以及书斋生涯的狭小沉滞深感厌倦、苦闷。因此这派诗人曾一再呼吁“要把历史 (指人类社会现实 )还原为自然 (指宇宙空间 )”,提倡一切都要返回人类故乡。 故此诗中对故乡的眷恋,其实正是作者发自意

7、识深层的对广阔清新生活的本能追求。 这种追求早已到了如饥似渴的地步,所以她首先忆起的便是“家中长案上的水瓶”和“门下车水的深深的井”。这种思乡之情真是达到了望眼欲穿的程度, 故而连眼也唱起了原野之歌。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 眼唱即是心想, 一个巧妙的通感手法, 把诗人对人类故乡那种翘首远望之状和内心渴望之情, 含蓄而传神地暗示了出来。 然而, 由于种种复杂缘由,他对此只能心向往而无法身赴之。 面对现状,内心空虚惆怅,神往故乡,常觉充实甜蜜,故而才有“为什么我的心也是空而常满”的微妙心态。那么,她渴求故乡的什么呢 ? 那金黄色的麦穗,勤劳的女伴,朗照的阳光,闪亮的镰刀,鲜艳的头巾,蔚蓝的天空,飘浮

8、的白云,这一系列明丽清新的意象群,岂不正是2作者渴望的那种五彩缤纷、宁静和谐、广阔厚实、勤劳淳朴的文化之境吗 ?作者心驰神往的绝不仅是远离现实的世外桃源。我们知道, “九叶派”崛起、成熟于抗战后中国黑暗与光明交错,方生和未死更迭的特殊年代。他们曾于中国新诗 创刊号代序中指出:“我们原先生活着的充满了腐朽气息的房屋在动摇, 我们原先生活着的阴暗沉滞的空间在崩溃”,“到处有历史的巨雷似的呼唤:到旷野去,到人民的搏斗里去 ! ”据此,我们可以看到, 作者的诗正是在时代风雷的感召下, 对行将瓦解的黑暗王国的无情诅咒, 对渐露曙光的崭新世界的热烈憧憬, 对在斧头镰刀指挥下人民正在勤奋收获的衷心向往。 否

9、则, 我们便无法理解作者为何精心选择了经风沐雨、 喜割麦穗的收获季节, 为何特意强调 “我是原野的主人”,何以把白云喻为“一队队飞腾的鸟”。B.研究现代诗先见面高考越来越重视能力的考查,面诗歌鉴赏又是高考语文评价能力综合考试的主要题型 ;所以对鉴赏评价能力的培养, 解题技巧方面的训练也就越来越受到师生的重视了。 通过这几年的高三语文现代诗歌鉴赏的研究,我们摸索了以下几个解题技巧。10. 领会意境,综合分析,整体阅读防片面。现代诗歌鉴赏中, 有些关于思想内容和写作手法的考题, 往往采用以偏概全的方法来设置迷感项干扰考生。答题时,应整体阅读、把握原诗、看清注释及题干中提供的条件综合起来考虑分析,领

10、会意境,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选项。例如 :对下面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醉汉( 台湾非马 )把短短的巷子 / 走成/ 一条曲折 / 回荡的 / 万里愁肠左一脚,十年,右一脚,十年,母亲啊我正努力向您 / 走/ 来(1997 年 2 月 5 日).A.前五句诗,淋漓尽致地描写了醉汉酒后神情恍惚、走路左摇右摆的神态。B.“左一脚 /十年 /右一脚 / 十年”形象地说明醉汉酒后已被酒精麻醉 20 年,难以自损。C.诗的最后三句回答了人们的疑问,醉汉之“愁”的原因在于思念“母亲” ,却又长时间的骨肉分离。D.诗中“短短的巷子”喻指台湾海峡, “母亲”则指祖国, “醉汉”喻指远离祖国的游子。全诗篇

11、幅短小,内丰涵富,表达了痛心分裂、渴望统 -的感情。“左一脚 / 十年 / 右一脚 / 十年”,表层意义是写醉汉的蹒跚步态,实际上是以脚步与时间的对映 , 形象说明回归路途之遥远与回返之艰难,这种象征蕴含的咫尺天瀝的悲剧意识,这是时代的悲剧,也是人生的悲剧。所以 B 是不恰当的一项。11. 把握意象,咀嚼重点,深刻体味辨真伪。现代诗歌的考查,一般侧重于诗歌的主题、意象 、意请等方面。命题者在设置选项时,往会采用肯定与否定的矛盾方法来干扰考生。因此,应该先找出矛盾之项再紧扣题目和旨趣,把握诗歌意象特点,咀嚼重点,感受情感内容,辨出真伪来。例如 1999 年全国高考第 10 题:对下面这首诗的赏析

12、,不恰当的一项是 ( )我爱这土地艾青假若我是一只鸟,3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为什么我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 .A.诗人未用“珠圆玉润”之类型词语而用“嘶哑”来形影容鸟儿的歌喉,使人体味到歌者经历的坎坷、悲酸和执著的爱。B.关于“土地” “河流”“风”“黎明”的一组诗句,抒写了大地遭受苦难、人民的悲愤和激怒、对光明的向往和希冀。C.“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这两句诗形象而充分地表达了诗人对土地的眷恋.而又隐含献身之意。

13、D.“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这两句的 “我”,指喻体 “鸟”,而不是指诗人自己。我爱这土地 - 诗是艾青在抗战时期的名作, 四个选项分别着眼于诗歌所抒发情感。 形象所蕴涵的意义、文字表达技巧等项,其中 C、D项,一说“形象而充分地表达了诗人对土地的眷恋”,- 说“诗中的我 ,指喻体鸟而不是指诗人自己”构成明显的矛盾项,必有一误。答题时便可从此人手,细作分辨。读诗可知, “我”是诗人的自我形象,其形象特点是“爱这土地” ,诗题已很明确。至于诗中写到“鸟” ,是对“我”的拟物,以丰富“我”的形象,“鸟”不是全诗的形象。再说,这最后两句诗人已从比喻的境界返回现实,是诗

14、人在向读者直抒胸臆,因此,根据这一形象特点,我们就不难判断 D项不恰当了。12. 分析技巧,品味表达,以小见大看本质。诗歌贵形象思维, 且讲究含蓄。 当诗人描绘什么事物时, 他的目的往往不在于说这事物怎样,而是运用象征或其它表现手法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写景则是借景抒情,咏物则是借物言志。而这些形象也好,情感也好,无不依赖于诗歌语言的表述 ;如果我们在应试时能借助这一作诗的技巧, 抓住这些技巧和关键性的诗句 ,根据诗歌内容,加以比较,准确理解,那么我们就能拨开迷雾,透过现象,以小见大,把握全诗的主旨或诗歌的关键词语的含义,从而解答关于主旨、诗句这 -类考题。例如 :对臧克家在 1932 年写

15、的老马一诗的主旨理解正确的是 ( )总得叫大车装个够,它横竖不说一句话,背压力往肉里扣,它把头沉重地垂下 !这刻不知道下刻的命,它有泪只往肚里咽。眼里飘来 - 道鞭影,它抬起头采望望前面。A.反映旧中国生产力低下。长途运输还得靠老马拉车。B.同情老马受到的折磨以及被人任意蹂躏的命运。4C.显示旧中国人民在死亡线上挣扎,命运十分悲惨。D.揭示了中国人民以惊人的毅力忍受着沉重的苦难。本诗以马为描绘对象,作者决不会是说现实中的马如何如何。作者自然是在以马喻人。本题 A、B 两项都是误在不懂得这种技法。 C 项能联系该诗写作的时代背景来展开想象和联想,以马喻人,但对诗的主旨理解错了。 “它横直不说一句

16、话” “它把头沉重地垂下” “它有泪只往肚里咽”这些关键语句的形象是在“忍受”而非“挣扎”它是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悲惨形象的真实写照。可见答案应为 D。C.备战现代诗再屯仓13. 鉴赏现当代诗歌知识储备(1) 主题: 是指诗人通过丰富的想象, 用精粹的语言创造清新的意境, 集中概括地反映社会生活,揭示社会生活深广的蕴涵,以及表现作者的思想和感情。(2) 意境: 是指作品描写某种事物所达到的境界, 是诗人的思想感情和作品的生活图景和谐统一的结果, 它是诗歌感染人的魅力所在。 它可以启迪人们联想,使人读后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从而获得美的享受。(3) 意象: 简单地说, 就是诗人心中的物象。

17、 物” 是个外延极广的概念。 除了诗人的 “我 而外,天地间的一切包括日月星辰、山川草木、亭台楼阁等等 - - 在特定情况下还有人,全都是 物”,用南宋诗人张孝祥的话来概括, 即万象皆宾客 。按一般情况说, 物是客观存在,它原来是什么样子, 就应当说成什么样子,不能有丝毫差错, 这便是所谓客观表述。但物象一旦进入诗人眼中,就会蒙上一层主观色彩,这就是古人说的 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 文心雕龙神思 ) 。因此,所谓意象,就是沾染成渗透了诗人情感而有所变形的形象。意象是主观情理和客观形象的融合,是意和象的融合, 简言之, 意象就是意中之象 。如徐志摩再别剑桥中的词句 : 金柳、青荇、水草、

18、剑桥等,已经不再是纯粹的客观物象,已经不再是纯粹的自然景观, 全部浸染了诗人对剑桥的依恋之情, 它们是主观情思和客观形象交融而产生的 新物 。诗歌是以形象来反映世界的。 确切地说, 诗歌是以意象来反映诗人眼里和心中的世界的。 诗人总是戴着感情的有色眼镜看世界, 那世界也便有了深浅不等的各种色彩。诗歌正是以不同的感情色彩感人的。而组成诗歌用以感人的基本因素正是意象。(4) 诗歌的抒情方式和表现技巧抒情方式 : 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 ( 直抒胸臆 ) 。间接抒情包括叙事抒情、借景抒情、托物抒情、寓情于景等。表现技巧有对比、夸张、衬托、反复、比喻、排比、象征、抑扬、虚实结合等。2、诗歌阅读方法(1)

19、掌握诗歌特点 : 高度的概括性、鲜明的形象性、和谐的音乐性(2) 了解时代背景、作者情况(3) 展开想象 : 诗歌的跳跃性要借助想象补充(4) 推敲词句 : 用词造句的凝练、准确、抒情关键词语的表达作用(5) 品味音韵 : 韵律美节奏美(6) 体会意象D.现代诗精刷后实战( 山东省济宁市 2020 届高三第 - 次联合质量检测 )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 14 题。故园别 ( 节选)5流沙河别了太阳照不到的园庭这里消磨我十二年的光阴我熟悉园墙上的每一条裂缝就像熟悉自己的掌纹我熟悉庭上的每一个凹坑就像熟悉自己的面影在这里早晚忙于挑水、劈柴、洗衣、煮饭在这里悄悄的结了婚在这里歌在这里哭在这里第一回当

20、了父亲在这里做过愚蠢的书生梦在这里偷看着天上的风云现在我要回城去了眼泪滴着恋栈之情别了我的小母鸡 .感谢你天天为我下蛋别了我的老公鹅感谢你夜夜为我们守门纸窗不须糊了让它去破柴灶不须烧了让它去冷菜园不须种了让它明年野草青青让蝼蛄来弹琴让蟋蟀来吹笙奏一支思乡曲飞入我的梦境 注: 故园指诗人流沙河 3 岁到 16 岁(1935 1947) ,36 岁到 48 岁(1966 1979) 曾居住过的余家老宅。1. 下列对本诗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A.“别了 / 太阳照不到的园庭” ,既照应了诗歌的题目,点出告别的对象, 又交代了故园的特点。B. “这里消磨我十二年的光阴” ,由“消磨

21、”一词可以看出“我”认为在这园庭生活是在虚度时光。C.“在这里歌 / 在这里哭”,园庭生活有喜悦也有悲伤,园庭是“我”这十二年人生经历的见证者。D.“纸窗不须糊了 / 让它去破”三句,写出了“我”要回城因时间仓促而决绝,无暇顾及窗纸、柴灶、菜园。2. 下列对本诗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 诗歌三到六行, 是用比喻的修辞手法, 写出了“我”对园庭的每个地方都十分的熟悉。B. “在这里早晚忙于挑水、劈柴、洗衣、煮饭” ,用日常生活中的典型活动来写园庭生活。C.“让蝼蛄来弹琴 / 让蟋蟀来吹笙” ,以拟人手法写出了蝼蛄、蟋蟀在“我”离开后的喜悦。D.“奏一支思乡曲飞入我的梦

22、境” ,思乡曲入梦 , 写出了故园牵绊着“我” ,感情真挚感人。614. “眼泪滴着恋栈之情”中的“恋栈之情”如何理解 ? (4 分)15. 诗歌选择小母鸡、老公鹅作为告别的对象,有何用意 ?请结合诗歌简要分析。 (6 分)( 曲一线一线名卷 2020 山东新高考模拟 )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 58 题。高翔远举 法 夏尔. 皮埃尔 . 波德莱尔飞过池塘,飞过峡谷,飞过高山,飞过森林,飞过云霞,飞过大海,飞到太阳之外,飞到九霄之外,越过了群星灿烂的天宇边缘,我的精神啊,你活动轻灵矫健 ,仿佛弄潮儿在浪里荡魄销魂,你在深邃浩瀚中快乐地耕耘 ,怀这无法言说的雄健的快感。远远地飞离那些致病的腐恶,飞

23、到高空中去把你净化涤荡 ,就好像啜饮纯洁神圣的酒浆,啜饮那弥漫澄宇的光明的火。在厌倦和巨大的忧伤的后面,它们充塞着雾霭沉沉的生存,幸福的是那个羽翼坚强的人,他能够飞向明亮安详的田园 ;他的思想就像那百灵鸟一般 ,在清晨自由自在地冲向苍穹,一翱翔在生活之上,轻易地听懂花儿以及无声的万物的语言。16. 下列对本诗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A. 诗歌开篇连续用了八个“飞” ,和诗题遥相呼应,抒情主人公精神上的愉悦也表现得淋漓尽致。B.“越过了群星灿烂的天宇边缘”一句, 能感受到精神打破了空间的限制, 在宇宙中自由地徜徉。C.“仿佛弄潮儿在浪里荡魄销魂” ,这一句中暗含着飞翔的精神放浪

24、不羁,完全没有约束。D.“它们充塞着雾霭沉沉的生存” ,这里的“它们”指代充满厌倦和巨大的忧伤的现实生活。17. 下列对本诗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 作者不经意间罗列池塘、峡谷、高山、森林、云霞、大海、太阳、云霄等意象,拓宽了想象的空间。B. 诗歌中的“纯洁神圣的酒浆” “光明的火”都是用来净化“致病的腐恶”的,这个比喻生动形象。C.诗歌第四节 (在厌倦 . 安样的田园 ) 中大部分人死气沉沉的生活状态与能够获得幸福的人明亮安详的生活形成对比。7D.诗句中“轻易的听懂” 这个表达, 用了拟人的手法,让我们看到了幸福的人的思想自由自在。18. “他的思想就像那百灵鸟一

25、般” ,这个比喻妙在哪里 ?请简要分析。 (4 分 )19. “幸福的是那个羽翼坚强的人,他能够飞向明亮安详的田园” ,结合全诗谈谈你如何理解“那个人”是幸福的。 (6 分 )( 天星金考卷 2020 山东高考预测卷第二模拟 )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 912 题。冬( 之一)穆旦我爱在淡淡的太阳短命的日子,临窗把喜爱的工作静静做完 ;才到下午四点,便又冷又昏黄 ,我将用一杯酒灌溉我的心田。多么快,人生已到严酷的冬天。我爱在枯草的山坡,死寂的原野 ,独自凭吊已埋葬的火热一年,看着冰冻的小河还在冰下面流,不知低语着什么,只是听不见。呵,生命也跳动在严酷的冬天。我爱在冬晚围着温暖的炉火,和两三昔日的

26、好友会心闲谈,听着北风吹得门窗沙沙地响,而我们回忆着快乐无忧的往年。人生的乐趣也在严酷的冬天。我爱在雪花飘飞的不眠之夜,把已死去或尚存的亲人珍念,当茫茫白雪铺下遗忘的世界,我愿意感情的热流溢于心间 ,来温暖人生的这严酷的冬天。1976 年 12 月20. 下列对本诗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A. 诗歌第一节写诗人在一个冬日里平淡平凡的生活, 但从这平淡平凡中又可看出诗人坚忍不屈的身姿和激昂慷慨的情怀B. 如果说第一节写的主要是“我”所做的,那么第二节主要写“我”所见的,如“枯草的山坡”“死寂的原野” “冰冻的小河”等C.第三节写冬夜生活的乐趣,有“温暖的炉火” ,有“好友” ,

27、有“回忆” ,屋内小环境中的温暖压倒了冬日的严寒,快乐驱赶了忧伤D.第四节中,“我愿意感情的热流溢于心间,来温暖人生的这严酷的冬天”流露出诗人心迹,写出诗人面对苦难的坦然之情21. 下列对本诗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A. 本诗各节均为五行,前面具体展开,最后以感叹作结 ; 各节二四五行押韵,一三行不8押韵,显得错落有致,回环有序B. 诗人在“冬”这个核心意象的统摄下,通过“北风” “茫茫白雪”等意象,营造出昏黄、凄冷、死寂而又悲凉的意境C.穆旦的诗歌有鲜明的现代主义特色,诗中意象的内涵具有开放性,如“严酷的冬天”和“冰冻的小河”均有象征意义D.诗中的 “冬天” 融合视觉、

28、 听觉, 带给读者强烈的官能感受, 如“昏黄”“茫茫白雪”等视觉和“门窗沙沙地响”等听觉22. “才到下午四点,便又冷又昏黄”中的“又冷又昏黄”有何作用 ? (4 分)23. 冬( 之一 ) 并不是一首单色调的诗,而是体现了现实生活和诗人感情世界关系的复杂性,甚至是矛盾,请结合诗歌内容简要分析矛盾之处。 (6 分)( 预测题 )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 1316 题。沉默的芭蕉邵燕祥芭蕉,你为什么沉默伫立在我窗前枝叶离披神态矜持而淡漠从前你不是这样的在李清照的中庭 .在曹雪芹的院落你舒卷有余情绿蜡. 上晴光如泼近黄昏,风雨乍起敲打着竹篱瓦舍有约不来谁与我相伴一直到酒酣耳热呵,沉默的芭蕉要谈心请拿

29、我当朋友要争论请拿我当对手在这边乡风雨夜打破费尔巴哈式的寂寞芭蕉啊我的朋友你终于开口 .款款地把幽思陈说灯火也眨着眼睛一边听,一边思索芭蕉,芭蕉且让我暖了搁冷的酒凭窗斟给你喝夜雨不停话不断9孤独,不是生活1980 年 4 月24. 下列对本诗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A. “你为什么沉默 / 伫立在我窗前” ,诗歌赋予芭蕉以人的情感,用第二人称“你” ,更能表现我与芭蕉之间的亲切交谈。B.“谁与我相伴 / 一直到酒酣耳热” ,相约的人不来, 诗人只能独自斟饮, 塑造了一个落寞孤独的形象。C.“芭蕉啊我的朋友 / 你终于开口” ,“终于”体现了作者希望实现以及对此的释怀和激动。D

30、.“夜雨不停话不断” ,显得热闹而充满活力,一位旷达的诗人形象展现在读者面前。25. 下列对本诗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A. 第一节中 “枝叶离披 / 神态矜持而淡漠” 用拟人手法, 赋予眼前的芭蕉以生命和性格。B. 第二节作者发挥联想, 想到了李清照、 曹雪芹笔下的芭蕉, 与诗人眼前的芭蕉形成对比。C.“近黄昏, 风雨乍起 / 敲打着竹篱瓦舍” 从视听角度来描写, 渲染了雨夜冷清的气氛。D.“在这边乡风雨夜 / 打破费尔巴哈式的寂寞”运用了比拟的手法,形象写出了诗人盛情邀约芭蕉与他谈心。26. 沉默的芭蕉 在创作上化用了我国古典诗词名作的精华, 请结合文本分析 ( 至少

31、找出一处 ) 。(4 分)27. “孤独,不是生活”被诗评家称为是“神来之笔” ,请简述理由。 (6 分 )( 山东省临沂一中 2019 2020 学年阶段性测试 )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 1720 题。一片槐树叶纪弦这是全世界最美的一片,最珍奇、最可宝贵的一片,而又是最使人伤心、最使人流泪的一片,薄薄的、干的、浅灰黄色的槐树叶。忘了是在江南、江北,是在哪一个城市,哪一个园子里捡来的了,被夹在一册古老的诗集里 ,多年来,竟没有些微损坏。蝉翼般轻轻滑落的槐树叶。细看时,还沾着些故国的泥土哪。故国哟,呵呵,要到何年何月何日才能让我再回到你的怀抱里去享受一个世界 . 上最愉快的飘着淡淡的槐花香的季节

32、 ? .1954 年 注: 纪弦,1913 年出生于河北清苑县, 1929 年开始创作,属于现代派的一员。 1948年 1 月底由上海迁徙至台湾。28. 下列对诗第一节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A. 开头两行落笔见情 : 赞美之情,欣喜之情,溢于言表,并以三个“最”字叠用,层层10推进,增加了感情的强度和浓度。B. 第三行由“而”字急转,情感的流程由赞叹变为伤感,由欣喜变为悲泣。为了表现这种乐中之苦、喜极之悲,诗人以两个“最”字重叠加以强化,构成了全诗情感的基调。C.第四行“薄薄的、干的、浅灰黄色的槐树叶” ,初步展示全诗的中心意象,点明诗人感情的触发物,并由此引出下一节所要表达的更深

33、情感。D.这四句采用白描手法, 从外形和意蕴两方面对“一片槐树叶”作了集中的描绘, 突出了全诗的中心意象,加强了感情渲染。18. 下列对诗第三节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A. 第一句再次点明“槐树叶” ,它“蝉翼般轻轻滑落” ,既表现槐树叶轻而且薄,也抒写了主人公小心翼翼、倍加爱护的心态。B.“沾着些故国泥的土” 的槐树叶, 使诗人感情激荡, 禁不住用了 “故国哟” 的呼告语,再以“呵呵”的叹词强调,从而把全诗的感情推向了高潮。C.结尾一句和首句呼应, 从视觉再一次写槐叶, 加强了诗的感染力, 完成了全诗中心意象的整体构造,意味深长,给读者留下了充分的想像余地。D.这一节, 一个长句分

34、四行来写, 既是为了诗的外在形式的需要, 也是为了表达主人公 .思乡之情的悠远深长。19. “忘了是在江南、江北 / 在哪一个城市,哪一个园子里捡来的了”两句,既是实写又是虚写,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 (4 分)20. 从全诗看,诗人为什么说这片槐树叶是“最美的” 、“最珍奇、最可宝贵的” ?为什么又说它是“最使人伤心,最使人流泪的” ? (6 分)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1. D ( 诗歌并没有说时间仓促 ; 也表达有对故园的留恋,并非“决绝” 。)2. C( “让”字是“我”的主动行为,与“奏一支思乡曲”一起表达了诗人对故园的眷恋。)3. “恋栈”指马舍不得离开马棚, “恋栈之情”指诗人恋念故园,

35、诗人在故园生活了十二年, 故园有着诗人青春的回忆, “眼泪滴着恋栈之情”写满了诗人的不舍与眷恋。 ( 每点 2 分,共 4 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4. 小母鸡、老公鹅是故园中的家禽,小母鸡“天天为我下蛋” 、老公鹅“夜夜为我守门”与“我”朝夕相伴 ; 聚焦“我”和小母鸡、老公鹅的关系,体现了人与故园动物的和谐相处 ; 感谢小母鸡、老公鹅,抒情对象具体化,有利于诗人情感的抒发,表达出诗人对故园的感恩与不舍。 ( 每点 2 分,共 6 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5. C “弄潮儿”这个比喻,主要是为了表现飞翔的精神轻灵矫健

36、有活力。 )6. A(“作者不经意地罗列”表述不当,意象的排列是有层次的 : 从地上到空中再到云霄之外。 )7. “他的思想就像那百灵鸟一般” ,这句话为下文的“清晨冲向苍穹,听懂万物的语言”的阐释做了铺垫 ; 这个比喻表现出他的思想具有自由的特性,同时体现出他的思想超脱,生活,同时又能和世界对话。 ( 每点 2 分,共 4 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8. 那个人的精神可以打破时空的桎梏 ; 可以远离致病的腐恶 ; 可以超脱死气沉沉11的生活 ; 他的思想是自由自在又能与世界进行精神交流的。 ( 每答出一点给 2 分,给满 6分为止。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

37、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9. A ( “又可看出诗人坚忍不屈的身姿和激昂慷慨的情怀”错误,根据“又冷又昏黄”“我将用一杯酒灌溉我的心田” “多么快, 人生已到严酷的冬天” ,可知诗人有着淡淡的忧伤 )10. B ( “营造出昏黄、凄冷、死寂而又悲凉的意境”错误,从诗歌整体来看,冬天虽然是严酷的,但也是温暖的 )11. “冷”指天气寒冷, “昏黄”指阳光暗淡,突出了“严酷的冬天”的特征 ; 与首句中的“短命”相呼应,传达出年衰岁暮之感 ; 为下文的深沉感慨“多么快,人生已到严酷的冬天”做铺垫 (答出一点给 1 分,答出两点给 2 分,答出三点给 4 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

38、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12. 在“死寂的原野”上,小河却仍在冰下“低语” ; 在“严酷的冬天” ,“我”却享受着人生的乐趣” ; 诗人笔下, “严酷的冬天”与“感情的热流”并存,两者相辅相成,交叉渗透,丰富了诗歌意蕴。 ( 每点 2 分,共 6 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13. A ( “亲切交谈”理解有误, “沉默”写出其淡漠的性格。 )14. D ( “比拟手法”有误 )15. “李清照的中庭” “你舒卷有余情”化用李清照“阴满中庭,叶叶心心,舒卷有余情 。”( 或者李清照的 “红了樱桃 , 绿了芭蕉” ; 或者李商隐 代赠二首 中“芭蕉不展丁香结,

39、同向春风各自愁” : 白居易夜雨中“隔窗知夜雨,芭蕉先有声” ;) “在曹雪芹的院落”红楼梦怡红院内有阔叶芭蕉 ( 或者探春所住秋爽斋,蕉叶舒展,阔朗雅致,她雅号蕉下客。) “绿蜡上晴光如泼” 唐代诗人钱詡 未展芭蕉“冷烛无烟绿蜡干, 芳心犹卷怯春寒” 。“近黄昏, 风雨乍起 / 敲打着竹篱瓦舍 / 有约不来” 化用欧阳修的 生查子元夕 中的“月上柳梢头, 人约黄昏后” 。( 或者宋代赵师秀 约客,“有约不来过夜半, 闲敲棋子落灯花。 ”)“且让我暖了搁冷的酒 / 凭窗斟给你喝” 与诗人李白饮酒邀月有异曲同工之妙,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兴趣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 任答出其一即可得

40、4 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16. 照应题目中的“沉默” ,从反面来点明主题 ; 直抒胸臆,在前文抒怀基础上直接揭示主题 ; 将诗人热爱生活的感情和盘托出,激励读者抛弃孤独,热情地拥抱生活,珍惜现在。 ( 每点 2 分,共 6 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17. D ( 只有第四行是白描手法。 )18. C ( 诗的第一节写的是视觉意象,而结尾“淡淡的槐花香”则是清香逸远的嗅觉意象,视嗅交感,加强了诗的感染力。 )19. 虚实相生, 大大拓展了思乡的幅度一 - 大陆的每 - 一个城市、 每一个乡村、 每一寸土地,都是值得怀念的。 ( 共 4 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20. 因为这片槐树叶来自 “故国”,沾着故国的 “泥土”,所以它是 “最美的、 最珍奇、最可宝贵 “的一片 ; 又因为离开了哺育它的 “泥土”,离开了生长它的枝干, 所以它又是 “最使人伤心”的一片。 ( 每点 3 分,共 6 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12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