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江画廊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上传人:208831****750245 文档编号:204334341 上传时间:2023-04-2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6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乌江画廊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乌江画廊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乌江画廊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资源描述:

《乌江画廊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乌江画廊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 欢迎阅读本文档,希望本文档能对您有所帮助!乌江山峡百里画廊旅游精品建设存在的困难和问题酉阳自治县龚滩景区管委会2009年6月28日乌江山峡百里画廊景区地处渝东南黔东北结合部,其范围包括彭水县酉阳县贵州省沿河县的乌江干流段及两侧支流,全长约105公里。景区旅游资源丰富,生态和民俗特色鲜明。拥有龚滩峡、马蜂峡、荔枝峡为代表的俊秀峡谷,以乌江干流及其支流的阿蓬江、阿依河为代表的秀美峡湖,以龚滩古镇为代表的浓郁民族风情,以铁围城、周家坝遗址为代表考古文化,以彭水大坝为代表的电站风光,以龙头山、永和寺为代表的宗教文化,以天仙洞、那乌米洞、阿蓬江为代表的喀斯特地貌。区位优势突出。国道319线、渝怀铁路并

2、行贯穿彭水、酉阳两县,省道304线连接两县和景区,与319线并行的渝湘高速公路即将贯通,景区进入2小时重庆经济圈。随着彭水电站的建成,乌江通航能力可达500吨级。整个景区地处长江山峡、乌江山峡、梵净山、凤凰、张家界大旅游环线的中心节点,区位优势明显。生态环境良好。乌江山峡雄峰夹峙,峡堰相连,滩险栉比,早有“乌江两岸山连山,乌江河中滩连滩”的民谚流传和“九堰十三峡”之说。山,有剑门之雄,三峡之壮,峨嵋之秀。远山神秘,近山雄奇,沟壑清幽、秀丽。水,碧若琉璃,畅游乌江,有“船在画中行,人在画幅中”之感。民族风情浓郁。景区地跨三县,均为土家族和苗族聚居地,民风淳朴,土家风情、苗族情韵传承和保持的较好,

3、文化特色鲜明,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厚。近年来,重庆市政府把旅游业作为支柱产业来进行培育,把乌江山峡百里画廊作为我市旅游精品和最具开发潜力的旅游资源来进行开发,把其定位为重庆三大旅游目的地体系之一、四大旅游建设精品之一、十大旅游主题公园之一、渝东南旅游民俗风情核心区。乌江山峡百里画廊旅游发展迎来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但由于起步晚、基础差、跨行政区域等多种因素,导致乌江山峡百里画廊旅游精品建设发展较慢。一、乌江山峡百里画廊旅游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一)发展基础薄弱。乌江山峡地处渝黔结合部,是国家贫困县集中连片区,沿线区县经济发展落后,旅游经济起步晚。旅游交通建设滞后。陆路交通处于其他省市县公路网络边缘,

4、穿越县境而过的渝湘高速路、酉阳火车站距离景区较远,均在90公里以外;景区内自建基础设施较为匮乏,等级低,在乌江沿线仅有一条龚滩至彭水的304省级公路,尚不通畅;乌江彭水电站的修建,虽然增强了彭水以上河段的航运能力,同时也切断了与重庆方向的航运联系。基础配套设施落后。水电管网等基础设施、绿化和环卫等市政设施、游客中心等公共游乐设施、车站码头等交通配套设施、酒店宾馆等接待设施,极不完善,十分滞后。旅游产业体系弱小。目前,处于观光游低阶段模式,旅游产品研发深度不够,产品单一,三县年游客量不足100万人次,且多为过境游,旅游效益不高。(二)发展规划滞后。酉阳、彭水、沿河三县的乌江山峡旅游规划均是200

5、5年以前编制的,规划缺乏联合开发思想指导,仅就当地资源进行规划,整体性较差,随着经济大环境的改变和彭水电站的修建,规划的指导性也逐步降低。三县联合开发乌江山峡的对话机制虽已开始探索建立,但跨三县的整合性整体规划尚未出台,严重影响乌江山峡整体开发的进程。(三)发展投入不足。三县均属国家贫苦县,地处偏远、交通不便、资源能源相对匮乏、发展基础薄弱,经济总量小(三县地区生产总值之和仅100余亿元,财政收入不足10亿),投入旅游产业发展财力有限,导致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和旅游配套设施严重滞后。因经济滞后,社会和民间资本不活跃,资本市场不成熟,投融资异常苦难。政府财政投入不足,市场投入不上规模,严重阻碍了景区

6、旅游产业的发展。(四)发展方式落后。一是整体开发程度不高。因缺乏规划指导和有效的合作机制,三县在资源开发、产品打造、旅游宣传和形象塑造等方面各自为政封闭发展,出现主题重叠、产品趋同问题,民俗和生态特色不突出,甚至形成无序竞争,既降低了旅游品质,又破坏了旅游市场和景区整体竞争力。二是旅游开发方式粗放。三县旅游产业发展基本处于普通游船的观光游发展阶段(旅游产业发展的最低阶段),休闲游和体验游发展。景点产品开发不够、线路产品单一无新意、接待产品量少质差;文化挖掘不深,缺乏有效的表现载体和宣传形式;产品研发不够,可携带性差、品种不多、延伸产品匮乏、产品体系单一;旅游经营理念和服务意识落后,生态环境保护

7、不力,资源利用率低,综合效益不高。(五)发展瓶颈突出。一是风景名胜区产业政策受限。酉阳和沿河段的乌江山峡百里画廊景区属市级风景名胜区,景区内项目开发多属限制性产业政策,大规模酒店饭店等设施建设项目的规划、环保、建设、用地、可研批复等审批权限上移、程序复杂、受限较多。二是项目开发建设用地紧缺。景区旅游资源主要分布在乌江极其支流阿蓬江、阿依河流域,绝大部分属于山林地和地质灾害点,乌江沿线城镇规划建设用地多未获批,可用土地少。二、建议对策(一)强化基础。三县要把旅游产业发展提升为重要的发展战略,作为支柱产业来培育,加快以交通和水电等为主的基础建设,改善区内外交通环境,提高景区可达性;加快市政和旅游配

8、套设施及接待设施建设,提高景区可娱性。(二)科学规划。面向国际,立足整体,突出民俗和生态,高起点、高标准策划、规划,用科学的规划指导跨三县的乌江山峡百里画廊开发建设,差异发展、合理布局、优化线路,防止破坏性开发,避免雷同化、同质化,提高整体竞争力和品牌形象。(三)加大投入。一要尽快搭建投融资平台。重庆、贵州两省市成立旅投公司,通过旅游资源特许经营、参股、收购、租赁、评估作价等多种市场化手段运作开发建设资金,解决财政投入不足问题。二要大胆创新融资方式。积极争取发行地方政府债券或地方旅游债券,吸纳社会和民间资本。三要整合涉旅资金。整合景区所涉各类旅游结构调整资金、旅游结构专项资金、产业发展资金,归

9、口打捆投入景区开发,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四要加大金融支持。鼓励各级金融机构将旅游业列入重点支持领域,对重点的旅游精品项目、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应优先安排贷款资金,优惠贷款利率。鼓励和支持组建商业性担保机构和旅游企业担保公司,探索收费权质押、联保互保等担保方式。(四)创新模式。一是建立合作机制。组建两省市开发乌江百里画廊联合机制,打造平台。由重庆市分管旅游副市长与贵州省分管旅游副省长以及三县县长共同组成的乌江百里画廊旅游项目指导小组,就乌江百里画廊整体开发进行具体沟通协调,彻底打破地区行政分割、部门壁垒,在乌江全线实现整体推出、集中开发、重点打造的联动发展格局。二是联合整合开发。按照坚持管理体制不变

10、、坚持产权关系不变的基本原则,加快旅游资源整合,结合各地资源禀赋和特色,进行统一设计规划、统一策划包装、统一宣传推介、科学集约开发。避免各自零星开发、资源浪费,解决旅游发展“散、小、弱、差、浅、缺”等突出矛盾和问题,实现景区的整体协调发展。三是完善导向机制。一是建立旅游发展利益共享机制,三县景区项目招商和旅游发展效益按比例共享,提高各地招引旅游项目和发展旅游的积极性。二是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加大旅游资源、生态环境的监督治理和保护投入力度,实现旅游资源可持续利用。(五)破解瓶颈。一是建立项目审批协调机制。建立由两省市发改委、国土、规划、环保、旅游、水利等单位组成的乌江山峡百里画廊景区项目开发协调工

11、作组,统筹协调开发项目审批事宜,精简程序流程,最大限度解决景区开发建设项目审批难问题。二是提高项目用地供应能力。要加快土地开发。创新土地开发方式,探索农村宅基地流转交易,加大“四荒地”、坡地等土地开发力度,提高三县建设用地指标和土地调规空间。要完善供地机制。景区公益事业和基础设施建设用地可按划拨方式供应土地,并优先安排用地计划指标。旅游建设项目用地以招拍挂牌出让取得土地使用权,重点旅游项目优先提供用地。对部分旅游点结合新农村建设,协调解决落实建设用地。(六)强化保障。各县要组建景区管理专门机构,加大旅游专项经费投入,充实管理队伍工作人员,加强景区法律法规宣传,加强景区管理制度建设,加强景区执法监管,切实加强对景区的规划、管理、开发、保护,保障乌江百里画廊旅游健康持续发展。两省市研究制定实施加快乌江山峡百里画廊旅游精品开发优惠政策,在市场准入、资金支持、土地供应、税收优惠、人才保障等方面给予优惠扶持政策,为加快景区发展提供政策支撑。 感谢阅读本文档,希望本文档能对您有所帮助!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