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底板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

上传人:hh****0 文档编号:204329746 上传时间:2023-04-26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1.77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基础底板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基础底板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基础底板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资源描述:

《基础底板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础底板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基础底板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基础底板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 摘要:近年来,大体积混凝土被广泛应用到建筑基础底板设计当中,且底板混凝土的厚度越来越厚,深度也越来越大,这就对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文章结合基础底板大体积混凝土工程实例,就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进行了介绍,包括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振捣、表面处理、养护等方面,使大体积混凝土质量得到保证。 关键词:大体积混凝土;温度计算;浇筑;振捣;表面处理;养护 中图分类号: TU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近年来,随着建筑规模不断的扩大,大型的现代化建筑不断涌现,于是出现许多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尤其

2、是在建筑基础底板的设计当中,底板混凝土已经变的是越来越厚,而且深度是越来越大。但和许多混凝土工程一样,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过程中会因水化热聚集在混凝土内部不易散发,使混凝土内外温差较大。内表温差、升降温改变会导致混凝土产生不匀称温度变形和温度应力,进而混凝土会出现裂缝,严峻影响结构的平安和耐久性。这就对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某建筑工程,总建筑面积67446.49m2。地上25层,地下两层,采纳静压桩和部分冲钻孔灌注桩基础,底板厚500mm,承台厚1.02.4m,底板整体混凝土浇筑量为19750m3。基础底板混凝土施工时间为12月份,气候相宜,平均温度为16。 1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

3、温度计算 1.1 混凝土协作比的选择 本工程承台和底板设计采纳C35高耐久性防渗混凝土,抗渗等级P8。 为降低混凝土的水化热,选用低水化热的水泥并掺入肯定量的掺合料,协作比(kg)为260(水泥):756(砂子):1086(石子):160(水):20(膨胀剂):98(粉煤灰)。 1.2 混凝土施工温度计算 依据阅历,大体积混凝土中部中心点的温上升峰值一般在混凝土浇筑后3d左右产生,以后趋于稳定并起先逐步降温。规范规定,对大体积混凝土的养护,应依据气候条件按施工方案实行控温措施,并按须要测定浇筑后的混凝土表面和内部温度,将温差限制在设计要求范围内。由于本工程设计无详细要求,依据本工程大体积混凝土

4、特点及施工阅历,宜将混凝土中心温度与表面温度差值限制在25内。而CT-180承台高2.4m,长35m,宽19m,为整个项目中最大的承台,具有代表性,故选取该承台为计算示例。 (1)水化热最大绝热升温计算 Th=mcQ/(c) 式中:mc为混凝土中的水泥用量(kg/m3),Q为水泥28d水化热(kJ/kg),查表得P.O42.5水泥28d水化热为375kJ/kg,粉煤灰52kJ/kg;c为混凝土比热容,取0.97kJ/(kg);为混凝土密度取2400kg/m3,经计算Th为48。 (2)混凝土中心计算温度 Ti(t)=Tj+Th(t) 式中:Ti(t)为t龄期混凝土中心计算温度(),Tj为混凝土

5、浇筑温度()。综合考虑当地自然温度及已施工的基础混凝土实测入模温度,取值定为26。(t)为t龄期降温系数,查表得3d降温系数为0.71,经计算龄期3d的混凝土中心计算温度为Ti(t)为57.29。 (3)混凝土表面温度Tb(t) 式中:Ta为大气平均温度,取15;T(t)龄期t时,混凝土内最高温度与外界气温之差();H为混凝土的计算厚度,H=h+2h=2.4+20.44=3.28;h为混凝土的虚厚度(m),h=K/=0.6662.333.55=0.44;K为计算折减系数,取0.666;为混凝土的导热系数,取2.33W/(mK),为模板及保温层的传热系数,由于保温方案采纳一层塑料薄膜,3cm厚麻

6、袋保温。 CT-180承台h2.4m,经计算,混凝土表面温度Tb(t)为35.18。 经计算,该承台在实行表面覆盖一层塑料薄膜,3cm厚麻袋保温的措施后,混凝土中心最高温度与表面温度的差值为22.11。表面温度和大气温度的差值为19.18,均未超过25的规定。 施工时实测57h后混凝土中心温度最高达57.89,混凝土中心最高温度与表面温度的最大差值为19.72,表面温度和大气温度的差值为20.11。分析以上计算数据并结合图1承台测温曲线图,证明混凝土温控计算的阅历公式与实测温值偏差较小,制订的混凝土温控方案能较好地指导施工实践。 图1 承台CT180测温曲线 2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 2.1

7、大体积混凝土浇筑 本项目为超长结构,为削减结构应力及变形,设置宽1m的后浇带(图2),并结合后浇带将底板和承台划分为4个大体积混凝土浇筑作业区,每个作业区按后浇带划分为自然施工段,混凝土浇筑不留施工缝,浇筑量和完成时间如表1所示。采纳跳仓法施工,确保前期收缩自由完成。各作业区域混凝土浇筑大体施工依次为ABCD作业区。浇筑时采纳“分层浇筑、分层振捣、一个斜面、一次到顶”的推移浇筑法方法。先浇大承台混凝土,后浇小承台和底板混凝土;承台混凝土分层浇筑,每层厚度限制在0.5m内;最终留出上部约0.5m厚混凝土与其他区域板和小承台混凝土按依次浇筑。综合楼大承台厚2.4m,分6次浇筑,其余承台厚度均小于2

8、.0m,可分4次浇筑完成,其他底板厚0.5m,采纳斜面分层法施工,按自然流淌坡度(1:8)采纳斜面分层方式进行,一次浇完。全部混凝土采纳泵车并排浇筑(图3)。 图2 后浇带和作业分区示意 图3 混凝土浇筑方向及泵车泵管布置示意 表1 各段配备搅拌车、泵数量及浇筑时间 2.2 混凝土振捣 混凝土振捣须保证混凝土的密实度,仓面布置6至8台插入式振捣器,振捣时遵循快插慢拔的原则。振捣过程中,振捣棒略上下抽动,使混凝土振捣密实,插点要匀称,插点之间距离限制在50cm,重点限制浇筑厚度和振捣棒插入间距、深度及依次,详细振捣方法如图4所示。振捣捧离模板20cm,振捣时间限制在2030s,至混凝土表面泛浆,

9、不出现气泡,混凝土不再下沉为止。混凝土浇筑应连续进行,上下层浇筑间歇要严格限制在下层混凝土初凝前一次浇筑完成,以免出现施工冷缝层。在振捣上层混凝土时振捣棒下插5cm,使上下层混凝土更好结合。为保证插入深度精确,在距振捣棒端部65cm处捆绑红色皮筋作为深度标记。 图4 底板混凝土振捣和插点排列示意 (a)立面;(b)行列式排列;(c)边列式排列 2.3 混凝土表面处理 混凝土振捣密实后,用铝合金刮杆将表面脚印、振捣接槎不平处整体刮平,混凝土表面的虚铺高度应略高于其实际高度。待混凝土初凝前,再用平板振捣器振捣一遍。此遍振捣时,应保证振捣后的混凝土面标高比实际标高稍高。平板振捣器振捣完毕,混凝土初凝

10、时(以可踩出脚印但不下陷为准),再用铝合金刮杆将表面刮平,并用木抹子及铁抹子抹压,混凝土初凝后、终凝前再进行一次抹压,使面层再次充分密实,与底部结合,以消退混凝土由初凝到终凝过程中由于收水硬化而产生表面裂缝的可能。全部抹压应限制在混凝土终凝前完成。 2.4 养护 浇筑完成后12h内,承台和底板即进行保温保湿养护,底板采纳铺砂洒水的方法养护。在500mm厚底板区域,应保持混凝土表面覆盖20mm厚的砂具有合适的湿度,砂湿度不足时需刚好浇水补充水分。1.6m,1.8m及2.4m大承台混凝土区域采纳覆盖塑料薄膜和加盖麻袋保温养护。施工人员依据表面测温数据用热水浇湿覆盖的麻袋,热水温度限制在浇前高于混凝土表面温度510。由于大承台区域混凝土水化热大,表面温度高,水分易蒸发,施工人员应刚好依据温控状况进行养护。 3 结语 回填前经监理和业主对混凝土进行隐藏验收,本工程的基础底板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证明是有效的。在底板混凝土浇筑完毕至今未出现有害裂缝,混凝土强度也完全符合设计要求。因此,本工程的施工阅历值得类似工程参考借鉴。 参考文献 1 王白林.大体积混凝土基础底板施工裂缝限制技术J.陕西建筑,2012年第05期 2 朱勇飞.浅谈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J.华章,2012年21期-最新【精品】范文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