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兵卫与葫芦》课堂教学实录

上传人:风*** 文档编号:204308470 上传时间:2023-04-2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3.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清兵卫与葫芦》课堂教学实录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清兵卫与葫芦》课堂教学实录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清兵卫与葫芦》课堂教学实录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资源描述:

《《清兵卫与葫芦》课堂教学实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清兵卫与葫芦》课堂教学实录(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清兵卫与葫芦课堂教学实录教材分析清兵卫与葫芦是日本小说家志贺直哉写的一篇主张尊重个性的小说,通过讲述一个异国的悲剧性故事,揭露封建家长专制思想对青少年的扼杀。文章叙述直白,易于理解,贴近学生的思想实际和生活实际,是对学生进行小说的阅读欣赏与思想教育的好教材。教学目的 引导学生用心读课文,把握关键词句;体会作品运用简练传神的描写表现人物复杂的心理塑造人物的方法;指导学生揣摩作者的情感态度,深刻理解作品的主题;对学生进行情感、价值观教育,使之获得人生的感悟。教学环节1:导入新课师:上节课我们读了课文,理清了这篇小说的情节。作者以故事的结局开头,然后依次展开情节,巧妙的匠心见诸笔端。小说是围绕什么物

2、件展开情节、塑造人物、表现主旨的呢?生:(异口同声) 是葫芦。师:在黑板中心画一只葫芦,进一步引导,创设争论氛围 老师画了一只葫芦,这只葫芦是清兵卫喜欢的吗?生:(七嘴八舌)是。不是。师:顺势激发学生的兴趣 为什么呢?生:(争先恐后地)清兵卫喜欢的是外形周正的平常葫芦,这只就是他喜欢的那种。生:这只葫芦有点大,清兵卫不会喜欢的。(在争论中学生已不知不觉进入学习的情境)师:结束争论,适时点拨 每个人的审美都不同,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会有不同的结论。我们就当这只葫芦是清兵卫喜欢的,是那只惹了祸的葫芦吧!教学环节2:从众多人物中找出主人公,根据文中传神的描写分析人物的性格特征师:全文围绕葫芦展开情节、

3、刻画人物,都塑造了哪些人物?生:有清兵卫、清兵卫的爸爸、教员。生: 还有客人、古董店老板、买葫芦的富家、校役。生:还有清兵卫的母亲、卖柿子的老太太、秃脑袋老头儿。师:同学们归纳得很全面,那主人公是谁呢?生:(齐答)是清兵卫。师:板书“清兵卫”,追问 为什么?生:因为全文的事件都是围绕清兵卫来写,而且对清兵卫的描写细致、传神。师:启发 他只答出了部分原因,那最根本的原因是什么呢?生:通过对清兵卫的遭遇的叙述,可以表现作者的态度、文章的主旨。师:点拨 以上两名同学说的合在一起,答的也就全面了。故事中主人公清兵卫对葫芦的感情怎样?生:喜爱、热衷。生:痴迷、专心。师:板书“喜爱、热衷、痴迷” 你是怎样

4、知道的?找出关键的语句,指出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表现了清兵卫怎样的性格特点?(分组讨论,共四大组,每一大组围绕情节的一部分;再分小组,组与组讨论的内容可以交叉。同学们争先发言,彼此交流。教师巡查,针对各部分内容指导、启发,与学生交流看法。)师:宣布讨论结束 哪位同学来说一说?生:第4段写清兵卫“对葫芦热衷得这么厉害每次上街的时候总是呆呆地站在门前望。”这是动作描写,表现清兵卫喜爱葫芦。生:第5段写“清兵卫是一个才十二岁的小学生每天学校里放学回来,他也不跟别的孩子一起玩,常常一个人到街上去看葫芦。”是动作描写。生:第5段“一到晚上,就坐在起居室里收拾葫芦第二天早晨起来,立刻又打开罐子看他永远不倦

5、地看着,看过之后然后上学校去。”通过动作描写表现清兵卫喜欢葫芦。师:点拨 清兵卫除了上学、吃饭、睡觉,几乎全部的心思都用在葫芦上,真是喜欢到了极点,达到了痴迷的程度。作者对清兵卫的刻画还有哪些?表现他什么特点?生:第2段对清兵卫制作葫芦的动作进行描写,表明他做事很认真的特点。(教师给予肯定,同时板书“认真”)生:第3段写清兵卫错把一个老头儿的秃脑袋当成了葫芦这件事,通过对人物的心理、神态、动作的细节描写表现清兵卫对葫芦的痴迷。(学生的回答集中在开端部分,对人物性格的分析局限在对葫芦的喜爱、痴迷上师:引导学生发散思维 课文的其它部分有怎样的描写?清兵卫还有哪方面的性格呢?生:在发展部分,当爸爸、

6、客人批评清兵卫喜欢的葫芦不好时,清兵卫说:“这样的好呀。”、“那种葫芦我可不喜欢,不过大了一点就是了。”这是语言描写,表现了清兵卫有独特的爱好。师:及时肯定,点拨 这就是说清兵卫很有个性吧!板书“个性”师:参与发言 第22、23段,当清兵卫在卖柿子的老太太那发现一个喜欢的葫芦,“他却喜欢得什么似的。”;“他心里发着跳。”是对清兵卫喜欢葫芦的激动心理的描写。生:第29、30段写清兵卫的葫芦被教员没收后“哭也没哭一声”;”他脸无人色地回到家里,靠在火炉边发呆。”通过这样的神态、动作描写,写出了清兵卫的恐惧、害怕、无可奈何。师:点拨 这是通过神态、动作来揣摩人物的心理,能表现清兵卫什么性格特点?生:

7、对葫芦的喜爱,喜爱得很执著。师:板书“执著”,并提示 清兵卫花一毛钱买的葫芦,校役卖了五十元,而古董店的老板又以六百元卖给了富家,葫芦的价钱变成了原来的6000倍,以后,这只葫芦还将卖多高的价钱是不可估量的。从这么高的增值率来看,清兵卫有怎样的能力?生:鉴赏葫芦的能力。师:板书“独特鉴赏能力” 这部分的叙写就与上文客人、爸爸对清兵卫的批评形成生:(紧接着答)对比。师:表现大人们什么特点?生:不懂装懂、虚伪。师:他们自以为会鉴赏葫芦,其实根本不会,真是自以为是呀!师:放慢教学节奏,小结 作者通过动作、语言、心理、神态的描写,还有细节的刻画,塑造了一个有独特的兴趣爱好的清兵卫。可这样一个有天分的孩

8、子,一个有可能成为葫芦鉴赏家的孩子,却因为大人们的干涉阻止,和葫芦“断了联系”,有了“新的寄托”。板书“断关系”、“新寄托”(学生陷入沉思)教学环节3:揣摩客人、教员、爸爸对清兵卫的爱好的做法与态度师:清兵卫的天性被扼杀了,短暂的停顿后,引入下一步教与学在扼杀清兵卫志趣爱好的大人中,有一位客人,作者是怎样刻画他的?生:有语言描写“真是小孩子呢”。生:第10段“再去买几个奇特点的来呀”。师:点拨 客人认为清兵卫很幼稚,喜欢的葫芦太普通,不够特别,不够大,也就是对清兵卫的爱好持什么态度?生:不赞同 。师:板书“不赞同”师:教员在整个的扼杀行动中,起了不小的推波助澜的作用,他对清兵卫喜欢葫芦、上课玩

9、葫芦持什么态度?文中如何描写的?生:不赞同。文中写教员的心理“对本地人爱好葫芦的风气心里本来就不舒服”。生:很生气。教员说“这种小孩子将来不会有出息的。”并且没收了清兵卫的葫芦。生:他还去清兵卫家家访,说“家里应该干涉他”。生;教员到清兵卫家“训斥了一顿之后”才走。师:点拨 他的语言、动作、心理、神态表明了他的态度,借原文的关键词,教员对清兵卫喜欢葫芦持的态度是:要干涉。板书“要干涉”师:最终迫使清兵卫放弃自己的爱好的最关键人物当数他的爸爸了,爸爸在和客人的对话中,在教员家访后怎么表现的?生:第9段写“他爸爸很不高兴”。师:参与课堂,带动课堂气氛 第18段,听到清兵卫的反驳,表现为“圆睁着眼呵

10、叱”。生:教员家访后,爸爸回来了,“使劲揍了一顿”,“就拿起锤子来一个一个地砸碎”。师:可以说他的语言、动作、神态表明他对清兵卫的态度是?生:(马上接)不理解。 不支持。 反对。师:板书“反对”教学环节4:理解小说的现实意义,揣摩作者的情感与态度,深刻体会文章的主旨师:小说中的人物是有代表性的,文中的人物绝不仅仅是他们自己,本文中的这些人各代表了哪种人呢?生:清兵卫代表那些有个性,有爱好,有追求的孩子。生:爸爸代表的是那些强迫孩子放弃自己爱好的家长。生:教员代表的是那些不理解孩子的教育者。生:客人代表的是除家长、教师以外的大人们。师:小结,并进一步引导 他们构成了孩子所接触到的整个社会。作者在

11、文中明显地表明了自己对他们的态度,各是怎样的态度呢?生:作者对清兵卫是同情的。生:作者对爸爸、教员、客人的做法是批评、揭露。生:是否定的。师:清兵卫喜爱葫芦,可在大人们的干涉、阻止下,他的志趣、个性被无情地扼杀了,这种悲剧不仅在过去,而且也在现在;不仅在日本,而且在世界上其他国家不断地上演。小说的现实意义非常深刻,作者不仅在批判,也在呼吁,本文的主旨至此清楚地透露出来,请同学们总结一下。生:本文批判了大人们扼杀了孩子的天性。生:本文通过记叙清兵卫喜欢葫芦,可是这种爱好被爸爸扼杀,后又热衷上绘画的故事,表现了作者对清兵卫的同情,批判了那种粗暴扼杀少年个性的做法,呼吁人们要尊重个性,让个性自由发展

12、。教学环节5:拓展反思,体验感悟师:总结得很恰当。放慢语速,给学生回顾时间 以上我们通过作者在文中的描写,体会了人物复杂的心理,分析了人物的性格特点,揣摩了作者的态度,深刻地理解了小说的主题。学了这篇小说后你有什么体会、感想或受到什么启发?(小组讨论,教师参与,启发思路,寻找发现其中有代表性、有个性的结论)师:结束讨论,启发 你们中有喜爱葫芦的吗?生:没有。师:那你们喜欢什么呢?让我们调查一下。(抽两行同学调查他们的爱好、兴趣。)生:(一个接一个的答)看电视;上网;看小说;听音乐;画画;打篮球;玩四驱车,参加比赛;追星;书法;看动画片师:这些爱好在中学生中较有代表性。那你们受到了怎样的对待呢?

13、你们想让家长老师怎样做呢?生:(齐答 )限制;制止;不许生:我喜欢玩四驱车,可是父母不同意,于是我节省零花钱偷偷的买,并且参加了比赛获得了名次。后来,爸妈知道后,坚决反对,不让我再玩四驱车。在我的再三请求下,他们来到赛场,看我比赛,当他们看我成功时,非常高兴,并且允许我在不耽误学习的情况下,可以适当的玩一玩。师:他通过努力,用实际行动说服了爸爸妈妈,这可以算是一个好办法。生:我的爱好,被父母绝对禁止,我想我们应该向他们夺回我们的权利。生:父母的话都是为孩子好,我会听从他们的意见的。生:我呼吁广大家长对孩子健康有益的兴趣爱好应该给予更多的理解、支持、鼓励,甚至是资金上的帮助,而不是干涉、扼杀。师

14、:刚才在讨论时有个同学说得很有道理,我们听听他是怎么认识的。生:我喜欢上网。师:上网都干什么呢?生:打游戏、聊天、也看新闻。师:那你希望老师家长怎么对待你和你的爱好呢?生:不要过于干涉,也不要过于放纵完全不管。师:为什么这么说呢?生:因为上网可以查到资料,了解很多的知识,开阔视野,它有有利的一面,过于干涉会让双方有矛盾,形成敌我关系,产生逆反心理。师:那为什么又不能放纵不管呢?生:网上的诱惑力太强了,我们的控制力不强,控制不了自己时,就应该让父母来督促、教育、说服我们。教学环节6:课堂总结师:同学们说的都很好。是的,有追求、有爱好是孩子的天性,但发展自己的天性应在一定的前提下。你喜欢打篮球,就可以24小时玩吗?你爱上网,就能不分时间,不选内容,无节制的上吗?你爱看小说,就可以上课看吗?这样还能要求家长老师理解支持吗?发展个性应该在完成学习任务,不影响身心健康,不违反法律,不侵害他人利益,不违背道德的前提下,在合适的时间、场合进行。同时,老师家长和社会也应提高认识,对孩子的健康有益的兴趣、爱好给予理解和支持,并应该正确的指导、调控,给孩子以自由的空间,发展自己,健康成长。教学环节7:布置作业师:小说的结尾意犹未尽,清兵卫对葫芦的爱好被扼杀后,又热衷于绘画了,他的这一新的爱好能守住吗?后来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呢?请合理展开想像,续写这篇小说。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