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块组合滚动练1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20426112 上传时间:2021-03-20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32.0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板块组合滚动练1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板块组合滚动练1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板块组合滚动练1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资源描述:

《板块组合滚动练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板块组合滚动练1(1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板块组合滚动练板块组合滚动练 (一)语言应用名篇名句古代诗歌阅读(分值: 40 分 )一、语言文字应用1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 分 )()曹聚仁既是一位名教授、名作家、名编辑,又是一位著名的社会活动家,当我得知可以忝列门墙时,心中一阵狂喜。在文化强省战略指引下,我省动漫产业迈入高速发展的新阶段,去年我省与沿海省份动漫原创产品的产值已经等量齐观。岁末钱荒,互联网巨头们却趁火打劫,于12 月下旬相继推出新的理财产品, 分食流动性资金, 这对于原本资金紧张的银行间市场简直是雪上加霜 。我们在学习时,要不断积累,必须厝火积薪,厚积薄发,才会学有所成。先秦哲学起源于对人生、社会的

2、忧患,先秦诸子周游列国,大多席不暇暖 ,以谋求天下由 “无道 ”转变为 “有道 ”的格局。实施 “阶梯电价 ”本应是大快人心 的改革之举,可问卷调查表明,并不是所有人都支持这项改革,所以改革还应慎重。AB第 1页CD解析 忝列门墙:谦辞,表示自己愧在师门。只能用于第一人称,一般指仍在老师门下。此处使用正确。等量齐观:不管事物间的差异,同等看待。此处属望文生义。雪上加霜:比喻一再遭受灾难,损害愈加严重。此处切合语境。厝火积薪:把火放在柴堆下面,比喻潜伏着很大的危险。此处不合语境。席不暇暖:座位还没有坐热就走了,形容很忙。此处使用正确。大快人心:指坏人受到惩罚或打击,使大家非常痛快。此处望文生义。

3、答案 C2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 分)()A古镇的形成不仅具有其独特的历史功能,如商贸、交通、边防等,而且其大量的传统建筑也与当地的地形地貌相融合,构成了古镇别具一格的景观。B作为公益性的教育资源,博物馆应担起“雅俗共赏”的社会服务职能,不仅要鼓励寻常百姓常来常往, 更要供学者精英雅玩品鉴。这是当下博物馆建设需要明确的功能定位。C关注原创和基础研究的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曾多年空缺,它在 2019 年终于被“透明计算:网络计算的模式及基础理论研究”这一成果终结。D全球三次重大核事故以铁的事实证明,在所有污染中,核污染是人类最难对付的污染: 重污染范围广, 持续时间长, 是不可逆转的环境

4、污染。解析 A 项,搭配不当,应把 “古镇的形成 ”改为 “古镇 ”。第 2页B , 关系不当, “不 要供学者精英雅玩品 ,更要鼓励 常百姓常来常往 ”。C , 主 , “被 终结 ”的主 是“曾多年空缺 ” 一 象,而不是 “国家自然科学 一等 ”,可将“它”改 “ 一 象 ”。答案 D3填入下面文段空白 的 ,最恰当的一 是(3 分)()中国古代的文人墨客,无 富 ,通达潦倒, 喜哀愁,_ _离不开酒。_ 魏晋南北朝的文人 酒是 逸中略 悲 情 ,那么唐朝文人 酒更多的是放浪和 达。 _唐代文人之醉酒,_有忘 痛苦的因素, 更多的是壮志豪情的抒 和 未来的展望。 “涵入豪 ,七分 成了月

5、光,余下的三分 成 气, 口一吐就半个盛唐。 ”盛唐之盛,不 在于 繁 , 目俊才,_也少不了 情勃 , 酒气恣横。 _有人 整个盛唐的 歌都是由酒香 成的。A 是如果而/但是从而B都如果/固然且因此C可是倘若那么既/所以D却与其所以 然反而/解析 本 考 言表达准确、 的能力。回答 个 ,要注重把握 句之 的关系以及 出的虚 的特点等并运用排第 3页除法。这段话主要表述的是古代文人墨客都离不开酒的问题。处,从前文的 “无论 ”分析,此处表条件关系, 故填写 “ 都”或 “总是 ”均可,可排除 C、D 两项。处,从前文 “不仅 ”分析,此处应该填写表递进关系的词语,比如“且”,可排除 A 项,

6、故答案选 B。答案 B4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20 个字。 (5 分)菊花的适应性强。 它喜爱阳光也耐寒冷。光照充足的地方,菊花长得更健康、更茁壮, _。与郁金香等花卉相比,_。它更适宜生长在排水良好的土壤中,但潮湿的环境中也能寻觅到它的芳容。播种或扦插的方式菊花都可成活。 _,使其在中国自华南至东北地区均能栽植。解析 处,前文写菊花适应性强,喜爱阳光又耐寒,且紧跟着写了菊花在光照充足的地方的生长状态,则处应写其耐寒的一面。处,结合后文写 “在排水良好的土壤中 ”“ 潮湿的环境中 ”都能栽种菊花,可见其强调的是菊花对土壤的要求

7、不高。处,这是文段的最后一句,应是总结句,结合后半句内容,可填写类似于“菊花良好的适应性 ”的内容。答案 而在少光、寒冷的地方菊花也能生长菊花对土壤第 4页的要求不高菊花良好的适应性5下面是活动策划前期准备阶段的流程图,请把这个流程图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得当,表达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85 个字。(6 分)答: _解析 根据本图的层次可知,活动策划前期准备阶段大体分两层。第一层是根据活动规划,搜集相关信息,激发创意,拟定初步方案;第二层是依据时间、地点、规模、参与者和费用预算等信息对初步方案进行可行性分析, 并对方案进行调整与修订。作答时,应根据这两层的顺序进行表述, 注意字数的限制和语言表达

8、的连贯、 准确。答案 先根据活动规划,搜集相关信息,激发创意,拟定初步方案;然后依据时间、地点、规模、参与者和费用预算等对拟定的初步方案进行可行性分析;在此基础上对方案进行调整与修订。二、名篇名句默写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5 分)(1) 辛 弃 疾 在 破 阵 子 里 用 “_,_”两句,深情回忆了往昔“沙场秋点兵”的雄壮场景。(2)“_,_”是杜牧在阿房宫赋中对秦奢侈靡费而不知怜惜的人发出的愤激的质问。(3)在逍遥游中,庄子用水、风作类比后推出大鹏要展翅高第 5页飞也须要有力依凭的句子是“故九万里,_”。解析 易错字: (1)麾; (2)锱; (3)斯。答案 (1)八百里分麾下炙五

9、十弦翻塞外声(2)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3)则风斯在下矣三、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7 8 题。 (11 分)曲江二首 (其一 )杜甫一片花飞减却春,风飘万点正愁人。且看欲尽花经眼,莫厌伤多酒入唇。江上小堂巢翡翠 ,苑边高冢卧麒麟 。细推物理须行乐,何用浮荣绊此身?注这首诗作于唐肃宗乾元元年,唐军暂时击退叛军收复长安后。杜甫时任左拾遗,因屡次谏言,被皇帝疏远冷落,遭贬官。曲江:又名曲江池,是唐代长安城南的一处游览胜地。翡翠:鸟名,此处指翡翠鸟。麒麟:传说中的仁兽名。象征吉祥,此处指麒麟状的石雕墓饰。7下列对诗歌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不恰当的两项是 (5 分)()A首联从

10、花瓣飘飞的景象落笔,描绘出“风飘万点”的暮春图景,“落花时节”所牵动的不仅是诗人的伤春之愁,而且有对国家大第 6页难未靖、自己忠而见弃的哀愁。B“一片花飞减却春”表现出诗人非同寻常的敏锐感觉,美好事物的一点点缺憾便引起诗人的惆怅,此处“一片花飞”与成语“一叶知秋”异曲同工,堪称锤炼语言的典范。C颔联写趁花还未落尽,赶快欣赏,不怕酒多会伤身,开怀畅饮。句中的“且看”是只管看之意, “莫厌”是不推辞之意,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珍惜春光,尽情行乐的愿望。D颔联两句不仅形象丰富,对仗工整,而且“且”“莫”等虚字的运用,更利于传达丰富的意蕴和幽微的情绪, 展现了格律与灵活辩证统一的特色。E颈联与刘禹锡的两句

11、诗“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的内容和手法相同, 都是以小见大, 在荒凉破败之景中寄寓了诗人慨叹盛衰兴亡的伤感。解析 C 项, “且看 ”中的 “且”是姑且、暂且的意思,诗人没有 “只管看 ”“ 不推辞 ”的率性无忌,看花和饮酒的举动在这里表现的是对美好事物的留恋和无法挽留的悲哀,不能说尽情行乐。 E 项,刘诗中 “寻常百姓家 ”的景象,不同于杜诗中的江上小堂和苑边高冢因无人居住和照管而变得荒凉破败的景象。答案 CE8尾联中的“物理”指事物变化的规律。诗中诗人“细推”的有哪些“物理”?体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6 分)答: _第 7页答案 诗中的 “物理 ”既有自然界美好事物、美好生命

12、的盛衰枯荣,也有家国盛衰人事兴亡的无常。尾联表面上是写诗人的感想:世间万物盛衰无常、得失难料,既然无法实现理想,何必留恋官位荣华,索性抛开世俗功名的束缚,自在行乐。而实际上,旷达之语的背后潜藏的还有诗人有志难申、报国无门的悲哀。诗歌鉴赏 诗歌通过写诗人在曲江江畔观看落花、无奈吃酒的情景,抒发了诗人的伤春之愁以及对国家昔盛今衰,自己思而见弃的哀愁。首联、颔联具体描写了江边落花的景象。“一片花飞 ”已经透露了春天消逝的消息,面对此景诗人已暗暗发愁,然而之后却看到“风飘万点 ”之景,诗人愁绪满怀,只能借酒浇愁了。颈联,通过描写翡翠鸟在小堂筑窝和麒麟倒卧在地的残败景象,表现了当年繁华的曲江江畔如今已经

13、是满目荒凉,抒发出诗人对昔盛今衰的感慨;联系诗人此时的处境, 可以感知诗人心如死灰的状态。尾联,表达诗人幻灭后万念俱灰的心情:如果 “物理 ”只能如此,无法改变,不如丢掉浮名,及时行乐。诗人用旷达之语表达了对现实政治的强烈不满和自己壮志难酬的悲哀。白话诗歌 落下一片花瓣就让人感到春色已减,如今风把成千上万的花瓣吹落,怎不令人发愁?暂且看着将尽的落花从眼前飞过,莫嫌伤感太多,只管将酒入口。翡翠鸟在曲江上的小堂上筑起了巢,第 8页原来雄踞高冢之前的石麒麟现今倒卧在地上。仔细推究事物盛衰变化的道理,那就应该及时行乐,何必让虚名荣华绊住自己呢?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910 题。 (11 分)潭州李商隐

14、潭州官舍暮楼空,今古无端入望中。湘泪浅深滋竹色,楚歌重叠怨兰丛。陶公战舰空滩雨,贾傅承尘 破庙风。目断故园人不至,松醪一醉与谁同。注承尘:唐代以前没有天花板, 房梁横木之上用遮布挡灰,名曰 “承尘 ”。9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 分)()A“潭州官舍暮楼空,今古无端入望中”,写诗人傍晚看到潭州官舍里人去楼空, 不禁陷入伤今吊古的情怀之中。 第一句由眼前景起,第二句由古今情承,由今及古,情由景生。B“湘泪浅深滋竹色”,传说舜帝南巡,死于苍梧,他的两个妃子蛾皇、女英往寻,得知舜帝已死,便在湘水边抱竹痛哭,泪洒在竹子上,使竹子润出或浅或深的颜色,诗人借此典故表达对爱情的忠贞。C“楚

15、歌重叠怨兰丛”,“楚歌”是古代的楚地民歌,这里专指楚国诗人屈原写的离骚 九歌九章等骚体诗。D“陶公战舰空滩雨,贾傅承尘破庙风”,是说东晋名将陶侃第 9页当年用战舰来作战,呼风唤雨,所向无敌;西汉贾谊祠庙如今破败,只回荡着风吹着承尘发出的声音。E李商隐写诗善于用典。本诗连用湘妃、屈原、陶侃、贾谊等四个历史人物, 含蓄地表达了情感。 典故的运用使诗歌产生了耐人寻味的艺术效果。解析 B 项, “诗人借此典故表达对爱情的忠贞”错,诗人借此典故隐晦曲折地表达了自己的幽怨哀伤之情。D 项,“东晋名将陶侃当年用战舰来作战,呼风唤雨,所向无敌”错,颈联的 “ 空滩雨 ”不是 “呼风唤雨 ”,而是说 “现在陶公

16、的战舰已经没有了,空荡荡的沙滩上,只见细雨飘飞”。答案 BD10本诗思想情感极为丰富,请结合全诗加以赏析。(6 分 )答: _答案 羁旅愁思之痛:借此地空寂、缺乏生机的环境以及娥皇、女英为舜帝之死痛哭而泪洒湘竹的典故,委婉含蓄地表达了寄居他乡的幽怨哀伤之情; 世事沧桑之感: 面对昔日大将陶侃的战船已经不在,空空的沙滩上只有细雨飘飞以及一代才子贾谊的祠庙呈现出破败荒凉等景象, 表达了昔盛今衰, 世事变迁,而自己却无可奈何的心情;怀才不遇之悲:才华出众的诗人屈原被贬后投江而死,贾谊因梁怀王堕马而抑郁而终, 诗人借此表达了怀才不遇之悲;知音难第 10 页觅之伤:诗人孤独寂寞, “人不至 ”“ 与谁同

17、 ”,无人可诉,难以释怀。 (答出三点即可。其他答案,只要分析合情合理即可)诗歌鉴赏 这是一首讽喻诗,开头两句写诗人傍晚看到潭州官舍里人去楼空,不禁陷入伤今吊古的情怀之中。接下来四句,诗人使用多个典故,不仅使文辞妍丽,声调和谐,对仗工整,结构严谨,而且隐晦曲折地表达了自己幽怨哀伤的心情。如“湘泪 ”句,是引用故事:舜帝南巡,死于苍梧。舜妃娥皇、女英伤心痛哭,泪下沾竹,而竹色尽斑。 “楚歌 ”句,“楚歌 ”指屈原的作品,楚歌连续不断地唱着怨恨 “兰丛 ”的歌。“ 陶公 ”句,借当年陶侃之战功显赫,暗讽当今之摒弃贤能。 “贾傅 ”句,借贾谊祠中蛛网尘封等景象,寓人才埋没之感,又切合潭州之地,典中情

18、景,与诗人当时之情景融成一体,读之令人顿生无限感慨。 末尾两句则更满含着诗人因“目断故园人不至”而难以痛饮述怀的感慨。白话诗歌 傍晚时分,潭州官舍里人去楼空;没有来由,不禁陷入伤今吊古的情怀之中。 舜帝的两个妃子娥皇、 女英在湘水边抱竹痛哭,以致泪洒在竹子上, 使竹子润出或浅或深的颜色。楚歌反复吟唱怨恨 “兰丛 ”的歌。现在陶公的战舰已经没有了, 空荡荡的沙滩上,只见细雨飘飞; 一代才子贾谊的祠庙如令破败不堪,只回荡着风吹着承尘发出的声音。望断故园没有人来,又有谁能与自己同醉呢?第 11 页 下面 首宋 ,完成1112 。 (11 分 ) 江仙 登凌歊台感 李之 偶向凌 歊台上望,春光已 三分

19、。江山重叠倍 魂。 花 有 ,烟絮 无痕。已是年来 感甚,那堪旧恨仍存!清愁 眼共 ?却 台下草,不解 王 ?注李之 ,宋徽宗崇宁初,李之 因得罪 蔡京被除去名籍, 管太平州 (今安徽当涂 ),本 作于李之 居太平州期 的某年春天。却 ,即 “ ”,相当于 代 “ 道是 么”。11下列 本 的理解,不正确的两 是(5 分)()A起句照 目,“偶向”二字透露出 人平日幽居、极少出 的境况,“望”字 起下文,引出 登台所 之景的描写。B“春光已 三分” 承首句,写登台 望的整体印象,既点明 令已是暮春,又在平淡的叙述中寄托着 烈的情感。C 花、 絮本是自然之物,但在 人眼中, 花姿 美, 絮落地无

20、痕,二者一有情一无情,可 不着一字,褒 分明。D“清愁 眼”把抽象的愁写得具体可感,仿佛愁 弥漫空 ,触目所 ,无不含愁,但又不言因何而愁, 者留下了想象空 。E此 是咏 。 上片写景,下片抒情;但写景也是 了抒情。 人借登凌歊台抒 了内心的感慨。解析 B , “ 烈的情感 ”理解有 , 句在写景中流露出第 12 页淡淡的惊讶、遗憾和惆怅,情感并不强烈。C 项,“ 二者一有情一无情,可谓不着一字, 褒贬分明 ”对词意理解错误,这两句生动地描写了飞花与坠絮的情态,并无赞美前者有情、贬斥后者无情之意。答案 BC12全词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赏析。(6 分 )答: _答案 伤春之情:看到眼

21、前春光将尽, 流露出遗憾伤感之情;思归之情:词人登台远眺,只见江山重叠,阻断望乡(望京 )之路,更觉愁苦;被排挤 (或政治不得志、被贬谪 )的郁闷:词人因触犯权贵被除去名籍编管太平州,前途无望,旧恨新愁,异常苦闷;无人理解的落寞:词人满怀愁绪,却无人可以倾诉,内心无限寂寞惆怅。(答出任意三点即可 )诗歌鉴赏 起首用 “偶向 ” ,透露出词人平时幽居抑郁的心情。 “春光 ”句概括种种思绪,把无穷的空间感化作有限的时间感,从而收到含蓄蕴藉的审美效果。“江山 ”句,“销魂 ”兼有极度高兴和极度伤心两方面的含义: 眼见江山多娇,喜爱之情油然而生;但江山重叠,汴京不见,又难免兴去国之愁。“风花 ”两句中

22、,飞花、坠絮本都是自然形态的东西, 但经过词人渲染,都变成了含情物。下片第 13 页点明题意。“已是 ”句,“伤感甚 ”指以往岁月里所遭受的政治打击。“那堪 ”句意味着此刻、此后仍然 “旧恨 ”绵绵。“清愁 ”句,词人在“愁” 字下加用 “满眼 ”,使人觉得愁如春天的游丝弥漫空际。“却应 ”两句,词人把归乡不得的怨恨归咎于春草的不解相忆,看似无理,但深一层想,词人究竟该怨谁呢?白话诗歌 偶然登上凌 歊台眺望,春光已经过去了三分。江山重重叠叠,让人黯然销魂。 风中飞花舞态蹁跹,飘忽如烟的柳絮坠落在地上,了无痕迹。以往岁月中所遭受的打击令人伤感,怎能忍受旧恨依然! 满眼的清愁能够与谁一起论说?难道是因为凌歊台下的青草,不能了解我无法归乡的原因么?第 14 页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