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理念下高中英语兴趣教学手段的探究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20425801 上传时间:2021-03-20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65.27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新课程理念下高中英语兴趣教学手段的探究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新课程理念下高中英语兴趣教学手段的探究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资源描述:

《新课程理念下高中英语兴趣教学手段的探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课程理念下高中英语兴趣教学手段的探究(2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新课程理念下高中英语兴趣教学手段的探究武汉市实验学校英语组白云【内容摘要】本文预设的突破对象是传统的英语教学。 对所谓的 “传统的英语教学” 笔者定义为一种不令人满意的现状, 即只片面追求应试成绩, 呆板的教学手段抑制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造成大多学生不能进行深层次学习,学习只停留在浅层次上,甚至出现教师厌教,学生厌学,从而享受不到英语教与学过程之乐趣的情况。在此背景下,笔者基于新课程理念进行了英语兴趣教学手段开发的实践与研究,旨在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能感受到所学知识的趣味性和使用价值, 乐学,思学;而教师也能感受到教学的快乐,教学相长,使英语教学符合新课程倡导的教学理念。【关键词】:新课程理念

2、英语学习兴趣教学手段探究笔者通过对英语教学中的各个方面, 如词汇,句型,翻译和篇章等教学开展了一些教学探索,其结果是要挖掘学习英语的求知兴趣, 情感兴趣,实践兴趣和文化兴趣, 并侧重于从心理方面,知识方面,人际交往方面和生活实践等方面进行实证研究, 在此基础上进行了一些兴趣教学手段的探索,如师生联手单词拼写游戏, 同学小组互助学句型, 课堂里创造生活场景以及课余师生互通电子邮件和撰写英文网络日志等, 重点是研究采用什么样教学手段能激发学生兴趣, 让教学体现新课程理念所倡导的学生主动性学习, 使课堂人文化, 生活化,教学情境下体现人格塑造、人格发展、人才培养的理念。同时,笔者对自己所在的武汉市实

3、验学校高一年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和个别访谈, 调查结果表明兴趣教学手段的开发不单纯是一个教学方法的改变和发现,而是教学理念的变化, 在教学中不仅要体现教学手段的现代化, 更要在教学中掌握学生心理,了解学生情感趋向, 教学活动中要体现教师对学生的人文关怀, 兴趣教学手段开发应朝多元化方向发展。一、基于新课程理念下兴趣教学手段的认识兴趣教学手段是基于新课程理念的基础上研究和开发的, 而这主要是依据有关武汉市中小学英语课程标准的规定, 笔者通过对这些内容的学习与思考, 并对照现有的教学手段分析, 对新课程理念有了以下认识: 1、课程理念更重视课程资源设置的多元性和发展性。由于传统的课程设置上是封闭的

4、, 就不可能对课程资源有多方面、 多渠道的开发和利用, 但是新课程理念认识到了这一问题, 把对课程资源的开发提到了应有的重要位置, 强调学生要努力提高适应多元文化为背景的社会交际能力, 同时,新课程标准考虑到了英语课程的设置要满足不同学生的发展需要,这充分显示了新课程理念的先进性与优势。 2、课程内容具有生活性、时代性和文化性。新课程理念在课程内容设置上更注重教学的生活化和人文化, 学习上更注重选择具有生活气息、时代气息和文化特点的材料, 而且学习是建立在学以致用的教学理念上, 创建一种以人为本的开放式的教学模式和营造一种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 教学设计要讲究构建新颖独特的生活化特点,课堂要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分析学情,根据所教学生特点,启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创新能力,铸造学生完美人格。 3、评价机制的多元化和英语课程改革创新机制。传统的英语教学不顾及学生兴趣挖掘, 身心发展,一味为了测试单纯灌输语言知识和操练机械语言技能,这样的课堂教学不能唤起学生情智。所谓情智是指“情绪智力” (Emotional Intelligence)简称EI,而不是 EQ。而在新课程理念的教学评价机制中,不仅要促进学生认知发展,同样,也要促进学生情感发展,学生在一门课上的情智多少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他们能否学好这门功课。1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