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文化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83页)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204256312 上传时间:2023-04-26 格式:DOCX 页数:83 大小:249.16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特色文化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83页)_第1页
第1页 / 共83页
特色文化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83页)_第2页
第2页 / 共83页
特色文化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83页)_第3页
第3页 / 共83页
资源描述:

《特色文化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83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特色文化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83页)(8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特色文化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专业资料目录第一章项目概述5第一节项目背景5第二节项目概况6第三节研究过程9第四节主要结论10第二章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13第一节区域概况13第二节 现状及问题 16第三节旅游产业客源市场分析25第四节 某围屋文化旅游规划概况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五节项目建设的必要性32第三章工程方案拟定34第一节工程设计原则34第二节工程设计方案拟定37第三节道路工程其它内容40第四节集散广场与停车场工程 45第五节餐饮、商业、医疗服务区建设 47第六节展示陈列场馆设施建设49第七节 供水、供电管网设施建设 50第八节环境卫生设施建设51第九节消防设施建设53第四章

2、实施方案55第一节建设项目分阶段划分55第二节进度安排56第三节项目建设的质量保证体系57第五章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60第一节主要工程数量估算60第二节 项目投资估算 61第三节资金筹措63第六章 效益评价与分析65第一节 工程效益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二节经济效益分析66第七章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72第一节沿线环境现状72第二节设计采用的环境保护标准72第三节建设项目工程环境影响分析 73第三节减少工程环境不利影响的对策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八章节能分析与评价 77第九章结论与建议79第一节结论79第二节建议 80第一章项目概述第一节项目背景1项目名称:某特色文化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项目2、建设

3、单位:某县旅游局、某县文化局3、可行性报告研究编制依据(1)、某县文化局工程可行性报告研究委托书(2 )、某县城市建设发展规划(2003 2020年)(3 )、某县国民经济统计资料(2007年)(4 )、某县客家围屋保护工程三年规划(2008-2010年)(5 )、某县旅游发展规划(6 )、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GB50220-95 )(7 )、某省文物保护中心某某县关西新围保护规划(8)、某省文物保护中心某某县燕翼围保护规划(9)、城市道路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组成规定(10)、业主提供的其它基础资料4、编制原则(1) 遵循某县客家围屋文化旅游总体规划的布局,以科学 的发展观,结合社会经济发

4、展的实际情况进行方案比选,优化技术路线,力求方案合理;(2) 在某县客家围屋文化旅游总体规划指导下,结合小城 镇综合开发建设工程的要求,根据项目所在地的特点,主要建 设工程的开发时序和地区开发规划进行本报告的编制工作;第二节项目概况一、项目建设范围项目由“三个线区”构成。根据某县的地理区位、 交通条 件和围屋公布情况,把某县围屋文化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分为三 个“线区”:1龙关线区:覆盖某镇、里仁镇、关西镇等乡镇,代表 性围屋有关西围、西昌围、沙坝围、渔仔潭围、猫柜围、隘背 围、栗园围等十多个围屋;2、龙小线区:覆盖桃江乡、渡江镇、程龙镇等乡镇,代 表性围屋景点包括龙江围、曾屋围、马头岭围、新太水

5、围、象 塘荷恩堂围、红星(上、中、下)围等围屋建筑群;3、横黄线区:覆盖105国道至九连山沿线乡镇,代表性 围屋景点有大坝田心围、南亨昌萌围、临塘黄竹陂圆围、杨村 乌石围、杨太围、燕翼围、蔡屋围、坳下围等围屋建筑群。二、项目主要建设内容项目建设内容为6类:本项目主要考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 不涉及对围屋本身的修理整治,基本内容为6个方面:1、集散广场:主要包括各围屋点的游客中心、停车场;2、道路:交通线至围屋景点的连通道、围屋步行观景道 路;3、服务区:医疗卫生和餐饮服务区;4、陈展场馆;客家文化陈列展示场馆和活动线路设施;4、管网:供电线路、供排水管线;5、环卫:旅游公厕及污水、垃圾处理设施;

6、6、消防:消防设施。三、建设规模与技术标准1、道路建设:道路建设根据交通量预测结果,参照城市道路设计规范 与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中的规定,对本项目涉及的 道路,分别按如下标准建设。(1) 、改造进入关西路段道路, 新标准按城市次干口级道 路、计算行车速度30km/h技术标准设计,采用一块板型断面, 中间动机车道为15米,两侧人行道各3.5米。目前为8米宽公 路标准。改造线路全长 3000米。(2 )、新建渡江象塘荷恩堂道路 1400米。按7米宽三级 公路标准建设。(3) 、进入其它围屋道路。均从国道、省道接入,按按7 米宽公路标准建设。(4) 、各围屋和围屋间设置旅游步道,道宽2米,采用

7、卵石、青石、麻条石铺砌。2、集散广场、停车场在关西新围、杨村燕翼围、杨村乌石围、里仁粟园围和渡 江象塘水围设置较大规模的人流车流集散广场(停车场),沟通附近诸围屋旅游线路。其它围屋附近建设小型集散广场,具有组织人流、停车功 能。集散广场建设总面积 18700平方米。3、餐饮、商业、医疗服务区餐饮、商业和医疗服务区一般设置在集散广场周边,其中餐馆、商业服务区为游客提供餐饮服务,以及销售地方土特产 品、旅游纪念品等小商品;医疗服务为游客提供急诊救治和常 见病诊治,也为当地合作医疗的一个组成部分。本项目在为游 客提供服务的同时,也为当地居民提供了较好的就业场所,改 善地方社会经济构成。项目餐饮区建筑

8、面积 5600平方米,旅游商品市场建筑面 积7700平方米,医疗建筑面积 1700平方米。4、展示陈列馆区项目在关西新围、栗园围、乌石围、燕翼围、桃江龙光围、 渡江荷恩堂等设置展示陈列馆,以展示客家民俗文化等内容。展陈场馆一般在围屋内部选择条件合适的场地,进行修缮整理后用。展陈场馆投资分二部分:场馆建筑和设备。5、水电管网:旅游景区水电管网按如下标准设计:供电:景区供电采用附近乡镇供电系统。在中心景点的进 电线附近设一 10KV高压开闭所。电力线路采用电力电缆埋地 供电方式,所有室外杆上变压器均由箱变或室内变配电室取代。供水:供水系统就近采用镇自来水厂供水,给水管为 DN100的镀锌钢管。如远

9、离自来水厂的景点, 有条件的引入山 泉供水,无条件的采用机井抽取地下水供水,供水水质达到国家有关饮用水标准。排水:景区结合和保护围屋原有建筑结构风格分别采用雨 污分流体制、雨污合流体制。排污干管为d400混凝土管,连接管为d200混凝土管。雨水排放采用明沟方式,排入附近的 河道水体,远期埋雨水管,道路上设雨水井。6、环境卫生设施旅游区的环卫设施有四类:公厕、垃圾箱、垃圾中转站和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旅游公厕28处,垃圾箱275处,垃圾中转站 5处, 小型污水处理站3处。7、消防设施项目消防设施按如下标准配置:本项目共设消火栓 72处,灭火器444个。烟感报警系统 80个,监控系统48个。三、项目投

10、资估算估算金额(万 元)序号工程费用名称比例建设工程费用4167.5483.65%1道路工程878.7817.64%2集散广场停车场工程343.906.90%3餐饮医疗服务中心955.0019.17%4展示陈列场馆295.405.93%5水电管网工程959.2019.25%6环境卫生工程667.9013.41%7消防设施工程67.361.35%工程建设其它费用445.408.94%三预备费369.047.41%四静态投资4981.98100.00%第三节研究过程根据项目委托书的要求, 公司成立了工程项目组。项目组收集了各种有关资料,并在现场进行了踏勘。在某县旅游局、 文化局及有关部门的大力协助

11、下,对拟建设的三条旅游线路沿 线及集散广场、服务区、展陈场馆等拟建场所的各种情况进行 了详细了解,并就重点围屋基础设施建设听取了有关市政建设 方面专家意见,于 2008年7月完成本报告。研究的主要内容为:(1)调查研究项目所在地区的社会经济现状与发展规划;(2)分析社会经济和旅游的发展趋势,进行客源量预测;(3)研究建设项目等级、建设规模和主要技术标准;(4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客家围屋文化旅游开发的影 响,项目建设的合理时序诸因素;(5 )计算主要工程量、估算工程投资;(6 )经济评价,综合分析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及可行性;(7)根据资金筹措的可能,研究实施方案及工期安排;(8)工程存在的问题

12、与建议。第四节主要结论一、建设的必要性客家围屋是中华民族民居建筑中的一枝奇葩,是研究明清 时期赣南及某社会历史极其宝贵的载体,是客家文化艺术的综 合载体,是研究传承中原优秀远古文化和客家文化形成发展的 宝贵资料,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研究中有着极其重要作用,是 认识和了解客家民俗文化不可替代的实物资料,是建筑史上不 可多得的珍贵遗产。370多座风格迥异的客家围屋犹如一颗颗 镶嵌在赣粤边陲某热土上熠熠生辉的明珠,吸引越来越多的专 家学者和国内外游客前来观光游览,考察研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 见中强调:“保护和发展有地方和民族特色的优秀传统文化”“村庄治理要突出乡村特色、

13、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保护有历 史文化价值的古村落和古民宅。”某古围屋承载着地域文化, 是新农村建设的必要元素。党的十七大提出,要推动社会主义 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并重视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推进 文化创新。保护和开发好某客家围屋,是践行科学发展观的体 现和需要。项目建设有利于改善景区现有面貌,扩大旅游区环境容量,为旅游经济的发展提供必要的条件。项目建设是搞好客家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的需要,是将赣 州建设成为客家旅游地区的需要;是赣州市实施客家旅游精品 的需要,是精神文明建设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的需要,是 人民群众赖以生存的环境建设的需要,通过建设旅游基础设施, 将带动其他旅游设施的完善。项目

14、的建成将带动一大批相关产业的发展,为城镇待业人员和农村剩余劳力提供就业机会,从而缓解就业压力,为建设安 定团结的社会义新农村作出贡献。项目建设有利于整体推进某省红色旅游、绿色生态旅游,同时与周边客家旅游特别是围屋文化旅游相关联,形成红色旅游 客源南进,绿色生态旅游客源东流,周边客家文化旅游客源汇 聚的良性互动。提升某省特色旅游品牌在全国乃至世界的知名 度。二、建设的可行性根据沿线工程地质条件调查,沿线地势起伏不大,地基承 载力适中,场地和路段中无不良地质地段。本项目符合城市规划和发展的要求。按照某县围屋文化旅 游的近期建设规划,该项目是近期建设的主要项目之一。道路施工所需的各种材料,诸如水泥、

15、砂、碎石等当地均 能生产,运距在几公里范围以内。施工的水电供应可由沿线接出,极为方便。某县近年来城镇建设发展较快,当地建设部门积累了十分 丰富的建设经验,为工程建设的运作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本项目符合国家对市政建设的有关政策,国家提倡加强对 市政基础设施的投入。当地政府部门和群众对加快城市建设具 有很高的热情。本项目国民经济评价表明,其经济内部收益率为51.18%,净现值(i=10%)为9124万元,效益费用比为1.62,均为较好的 指标。这表明该项目从国民经济角度分析是可行的。第二章旅游规划与市场分折第一节区域概况一、区位与交通某县位于某省最南端,是赣州市的次中心城市。县境东界定南县,南邻广东

16、省和平、连平县,西与全南县相接,北毗信某县交通便利,105过道纵贯南北,京九铁路横跨东西,赣粤高速公路穿境而过,正在规划中的大庆至广州高速公路也 经过某;目前,该县境内上等级公路里程超过400公里,对外出口达8个,形成了四通八达的交通路网,是某南部的重要交 通枢纽。县城北距赣州市 140公里、省会南昌市560公里,南 离广州市290公里,距深圳市 340公里,距珠海市 440公里, 距汕头市480公里,距香港 350公里,离澳门450公里,是 珠三角沿海开放地区向内陆辐射的最前沿阵地,通往内陆的咽 喉腹地,是承接粤、港、澳沿海发达地区产业转移的窗口 ”基地,是赣州南部新兴发展的次中心城市。二、

17、自然条件(1)、土地资源 全县土地面积164236.31公顷,人均占 有土地量为0.588公顷,人均占有山地 0.49公顷,人均占有 耕地0.0445公顷,森林覆盖率为 68.7% 。(2 )、林业资源某县为典型的山区县,山地面积辽阔,林地占全县土地面积的 82.3%,林地分布与人口密度呈反相分 布。多林地区集中分布在西南部边缘山区,该区林地占地域面 积的93% ;东南部丘陵山地区,林地占地域总面积的85% ;东北部中丘,盆地区、林地占地域总面积的76%。全县高等植物多达1200种,隶属于206科,苔藓植物30 种,蕨类植物62种,种子植物1100种。珍贵树种有南方红豆 杉、水杉、银杏、竹柏、

18、伯乐木、杜仲、东方古柯、荸荠、甘 蔗、黄麻等近20种。(3 )、矿产资源某县地处东亚古大陆板块,区内地层发育不全,矿产种类繁多,分布广泛,储量丰富,已知矿种四十 多种,其中十多种构成单体矿床。主要有稀土、钨、煤、石灰 石、大理石等等,其他矿床有铁、锡、钛、钻、硅、磷、耐火 粘土、萤石、咼岭土等。(4) 、水资源某县境内天然水系发育旺盛,河流溪涧纵横,全县集雨面积 10平方公里以上的支流总长764.5公里,大小河流组成庞大的灌溉网,河网密度38.42公里/平方公里。全县多年平均天然径流总量为23.09亿立方米,属丰水型地区。全县水能理论蕴藏量 104139千瓦,平均理论水能密度 63.4千 瓦/

19、平方公里,水能可开发利用量为34000千瓦,占理论蕴藏量的32.69%,因此水能开发利用潜能很大。(5 )、气候条件某县地处中纬度地带,属典型的中亚热带大陆季风型气候,湿润温和,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光照充 足,有霜期短。气温:年平均气温:18.9 C全年日照时数1782.8 小时无霜期286天降水量:年平均总降水量:1509.7mm年雷暴日数49.5 天三、社会经济2007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36.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6.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6.8亿元,增长4.9% ;第二产业增加值 17.1亿元,增长22.6% ;第三产业增 加值12.4亿元,增长16.5%。产业结构进一

20、步调整, 二产和三 产所占比重上升,三大产业的比重由上年的 20.7 : 45.5 : 33.8 调整为 18.7 : 47.2 : 34.1。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经济总量偏小,产业结构不够合理,技术含量高、竞争力和带动力强的大企业、大项目不多,经济发展方式还比较粗放;节能减排任务繁重;农业基 础设施薄弱,抗灾减灾能力不强;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价格上涨, 企业经营成本提高;居民消费价格结构性涨幅偏高;社会保障 体系尚需完善。第二节现状及问题一、客家围屋的历史及现状1、 某县是一个特别典型的客家聚居区,围屋这一特色历史 建筑也以某县的最具代表性, 也最为集中。分布在全县各乡(镇) 的客家居

21、民围屋,无论是数量之多,规模之大,工艺之精湛,结构之独特,历史之悠久,在赣南名列前茅。全县共有376座围屋,其中275座是保存比较完整已有 10座客家围屋被列为 市级文化保护名录。2007年,某被上海吉尼斯总部授予“拥有客家围屋最多的县”的荣誉称号。2、某客家围屋文化资源丰富,极具特色和保护开发价值: 一是建筑形式最全,某围屋除大量方形围屋,还有半圆形的围 拢屋式围屋,近圆形围屋,以及八卦形和不规则的村围。二是 建筑结构最为丰富。既有三合土和河卵石构筑的,也有青砖,条石垒砌的。三是建筑体量多样。既有赣南最大的方围一关西新围,也有最小的围屋 一里仁“猫柜围”。其中:关西新围, 杨村燕翼围2001

22、年6月列入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关西新围 建于清朝嘉庆年间,主围占地达一万多平方米, 以其气势宏伟, 构造精良,工艺精湛成为赣南围屋的杰出代表,成为建筑史上 不可多的的珍贵遗产, 是赣南现存500多座客家围屋中面积最 大的一座围屋,被评为 “某十大特色美景”;杨村燕翼围建于 顺治7年(1650 年),围屋占地面积1376平方米,围高15米, 是众多两层结构客家围屋中的唯一四层的围屋,也是赣南客家围屋中最高的一座围屋;中央电视台直播客家文化底蕴最深厚 的杨村乌石围,建于明代万历39年,是赣南客家围屋中建筑年代最早的围屋;里仁粟园围结合新农村建设,形成了“全省十大最美村庄”。四是围屋数量最多,有些山

23、谷村庄,往往一 个自然村,便有七、八座围屋。并特别指出:位于某省某县的 客家围屋是古代客家民居的主要建筑形式,它集家、祠、堡于 一体,墙体由青砖或花岗岩砌成,易守难攻,非常坚固,造型 以方围为主。3、据统计,全县共有 376座围屋,其中275座是形态保 存比较完整,但是,这些围屋大多在明清时所建,距今都有二 三百年以上的历史,经历了几百年岁月风雨的冲刷,年久失修,大多破败不堪。如赣南唯一有地道的沙坝围,瓦面大面积的坍 塌,木楼和瓦檐严重腐朽;赣南唯一全部用麻条石砌成的龙光 围,里面的厅堂已全部倒塌;杨村乌石围、杨太围内的房屋多 数倒塌,只留有墙脚;渡江象塘荷恩堂围屋,墙体严重倾斜, 随时有倒塌

24、的危险。针对上述现状,某县高度重视围屋的保护 和管理工作,在县财政资金紧缺的情况下,先后投入了1100多万元完成了关西新围,渔仔潭围和粟园围等围屋群的整修, 聘请省文物保护中心专家完成了关西新围保护规划、杨村燕翼围保护规划的编制工作,制定了关西围维修设计方案、 某燕翼围维修设计方案以及关西镇、里仁镇围屋群文物 维修,遗址保护设计方案,某县其他围屋的保护规划和维修方 案也正在紧张编制之中,因某县客家围屋数量多,客家围屋保 护工程涉及面广,溯及历史最长,是一项投资较大的基础性工 程。二、发展的有利的方面和制约因素1、发展的有利的方面客家围屋是中华民族民居建筑中的一枝奇葩,以其主房四 周以高墙炮楼而

25、得名。某是典型的客家县,现存客家围屋约370 多座。又因保存客家围屋数量之多、风格之全、保存之完好而被誉称为“客家围屋之都”某客家围屋造型以方型为主, 在主房四周建高墙以增强防御 性,与福建永定的圆形土楼风格迥异。某客家围屋大部分是砖 石结构,墙基用麻条石或花冈石,墙身用青砖或河卵石,也有 整座围用麻条石砌,如桃江乡的龙光围,当地群众称为“石围”, 异常坚固。砌墙用的粘合物大部分为 “三合土”,粘性强,防渗 水。客家围屋是在主房四周建高墙且在四角建有炮楼的特殊建 筑,围墙上和炮楼开有许多枪眼炮洞,可交叉射击不留死角而 形成抵御外侵的火力网,具有很强的防御功能。某客家围屋围 墙壁厚都在0.5米至

26、2米,可承受轻重武器攻击,如杨村的燕 翼围1938年遭到日机的侵扰,至今西面外墙仍有当年日机高 射机枪扫射未能洞穿的弹痕。 为了增强防御功能,杨村燕翼围大 门顶上设有漏斗,以防止敌人烧门火攻。为了防止敌人从地下 掘洞攻入围内,关西围的墙基前还埋有深达 10米的梅花桩,要 想从地下掘洞攻围根本不可能。为了防止敌人从房顶攻入,很 多围屋房顶上都布有许多剧毒的三角铁钉,杨村东水围、上新 围等还在整个围屋的天井上装满铁丝网,即使敌人上了房顶也 无法进围。大部分围屋内都有水井,而有的围屋如杨村燕翼围在围内围外挖有两口水井,平时围内的水井封闭用围外的水,一旦围 屋被困即启用围内的水井,以保障围内人生活的正

27、常用水。客 家围屋在储备粮食方面也有高招,如杨村燕翼围用红著粉制成 砖块状,在围内高楼上砌成假墙,还将食用粉刷在墙上,一旦 围屋被困时间长而缺粮时,即可将这些特殊储备的粮食取来应 急,这种以特殊储藏的粮食可供围内人食用半年以上,可保证 坚守围屋必备的粮食。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关西新围,建于清朝嘉庆年间,主 围占地约达一万多平方米,是赣南现存500多座客家围屋中面 积最大的一座。其围内主房结构是客家民居特色中三进六开而 形成九栋十八厅的典型建筑。围屋工艺精细考究,并有大量的 木雕石刻,被外国学者誉为“东方的古罗马城堡”。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燕翼围,建于清朝顺治7年(1650年),围屋占地面积13

28、67平方米,围高15米,是众多两层结 构客家围屋中唯一四层的围屋,也是赣南客家围屋中最高的一 座围屋。其主要特色还在于客家围屋都是在主房四周围以高墙, 而燕翼围却是将所有房屋都依四面高墙建于高墙上。中央电视台现场直播客家文化底蕴最深厚的杨村乌石围, 因围前一块大乌石而得名,这座围屋建于明代万历39年,是赣南客家围屋中建筑年代最早的围屋。其特色在于围屋以前方 后圆而形成半圆形,是赣南众多方形围屋中独一无二的半圆围。 据有关资料显示,乌石围是客家文化底蕴最深厚的一座围屋, 自明代万历年建围至清末的3百多年间,乌石围家族中有70多人经乡试、会试得中举人、进士,新中国成立后有36人考入高等学府获学士、

29、硕士和博士学位。杨村乌石围以东方时 空直播中国为媒,关西新围以第十九届世客会为媒,它们 都走向了世界。要让其他客家围屋走出深闺,做好宣传推介的 同时加强保护和开发是首要任务。某还有这么多各具特色、观 赏性和知识性极强的客家围屋,它们不应该再隐居偏隅,该县 因此提出了打造“中国客家围屋第一县”的目标,把客家围屋 当作一个整体进行建设和推介。某客家围屋,是研究明清时期赣南以及某社会历史极其宝贵的物质遗产,是客家文化艺术的综合体现,是研究传承中原优秀历史文化和客家文化形成发展的宝贵资料,在中华民族传统文 化研究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关西新围和杨村燕翼围是某乃 至赣南客家民居建筑的典型代表,这两座围屋

30、与福建永定的客 家土楼、广东梅州的围拢屋共同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具有十分 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370多座风格迥异的客家围屋犹如一颗颗镶嵌在赣粤边陲某热土上熠熠生辉的明珠,吸 引着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和国内外游客前来观光游览、考察研 究。对客家围屋的拯救和保护,某一直在努力:对全县现存的 围屋进行全面的普查摸底,被上海基尼斯总部授予“拥有客家 围屋最多的县”的荣誉称号。在投入200多万元维修关西新围基础上,2008年又投入200多万元维修渔仔潭围和栗园围。 近期已分别完成了国保单位一一关西新围与燕翼围的保护规 划和维修方案的编制工作。并且,关西新围、杨村燕翼 围2001年6月列入了国家级

31、文物保护单位;关西新围被评为 “某十大特色美景”;关西村被评为“省级首批历史文化名村”; 栗园围结合新农村建设,建成了“全省十大最美村庄”,目前,有10座客家围屋被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名录。近年来,为了更进一步保护和完善客家围屋,某实施了许 多保护性方案和举措。2006年,某客家围屋习俗被列为省级 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县里已准备将它申报为国家级非物质文 化遗产名录。同时,该县还向国家文物局争取了50万元资金,请省文物保护古建中心作为规划单位,完成了国家级文物保护 单位关西新围和燕翼围的保护规划和维修方案,并对关西新围 周边的其他围屋进行有效的整修开发。为弘扬客家文化,打造旅游品牌,新一届县委、县政

32、府确龙杨定2008年为某客家围屋文化年,计划用三年时间,以客家围 屋文化为主线把某建设成为“旅游强县”,重点打造龙关、 两条以围屋旅游为主的精品旅游线路,努力形成“一围一品” 特色鲜明的格局。其中有赣南唯一有地道的沙坝围、农耕文化 浓厚的隘背围、面积最小有着“袖珍围”之称的猫柜围、全部 用麻条石彻成的龙光围、极富生产队文化的佛仔围等等,结合 新农村建设,今年还把里仁渔仔潭围建设成为集客家酒展示、 观赏、品赏等为一体的“客家酒堡”。某在维修、保护客家围屋的同时,也积极地拯救与客家围 屋相辅相成的客家文化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关西新围有围主 徐老四的经商传奇故事。其实,某其他客家围屋的相关传说和 故

33、事同样生动、感人。如渡江镇象塘村荷恩堂围屋,被收养的 小乞丐长大成才后建围屋报恩的故事,折射了客家人善良、感 恩的优秀品质。为了挖掘更多的客家围屋传说和文化轶事,该 县正在全县开展围屋故事及楹联征集大赛,以唤起更多群众挖 掘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客家人文精神。在某县客家旅游产品陈列室,一整套客家旅游纪念品栩栩 如生:香火龙、擂茶、三角班、农耕、推笼、刮痧、戽水、水 车、赴圩、过米筛等,这是某县与福建一公司合作开发的反映 客家围屋文化内容的系列客家旅游纪念品。该县希望通过市场 化的运作,着力将客家围屋及客家文化推向全国、推了国门走 向世界。现在,某已经向世界旅游资源联合会、亚太旅游联合会、 世界华

34、侨华人旅游合作组织提请了 “中国客家围屋第一县”的 申报。在做好“中国客家围屋第一县”申报工作的同时,某将 对普查出来的客家围屋进行整理归类,并重点进行保护,对像 栗园围、佛仔围这种开发价值非常高的客家围屋则进行科学合 理的开发,结合新农村建设活动,使之成为客家旅游景点,扩 大影响力。如今,某已初步形成了一条“农耕文化浓厚的隘背 围一一生态景观靓丽的栗园围一一建筑文化神奇的关西新围一生产队文化味重的佛仔围”的客家围屋旅游精品线路。打响“客家”牌,大力发展旅游业,并专门成立了以县领导任组长 的客家文化旅游开发领导小组。为向海内外推介“客家游”,该县专门开设了“客家旅游”网站,向海内外展示“东方古

35、堡” 魅力,推介客家风情旅游,并组织人员搜集、整理编印了一套 反映客家风土人情、 历史文化的宣传画册 某客家风情录,摄 制了一部反映客家文化为内容的旅游光盘神奇的客家围屋,将之向海内外市场投放。该县客家旅行社还向粤港澳和新加坡、 马来西亚等地旅行社制作发送有关某客家旅游景点的宣传资 料,进一步扩大了“围屋行”、“客家游”在海内外旅游市场的 影响。为完善丰富“客家游”,该县开发了一系列客家文化旅游 产品,在食品方面有客家米酒、杨村乌粉、凤眼珍珠、擂茶、 捶鱼等,装饰品有冬头帕、花带、拦身裙等,宣传纪念品有客 家文化书画、光盘、邮册、印章等,以及推出了一批蕴含客家 文化内涵和独特风味的客家菜。某提

36、出打造客家名城,建设客家某的目标。他们把2008年定为客家文化年,正式出台关于2008年客家文化年活动的实施意见,将在城市建设中注入客家文化元素,保护和修 缮城区内的客家宗祠、客家围屋;规划建设“城市客厅”客家文化、商业中心、客家寻根园等一批特色鲜明的客家文化 设施。同时,还将以“客家文化”为主题开展一系列客家文艺 活动,包括创作排演客家戏、扶植民间文艺团体、举办赣粤闽 山歌邀请赛和客家民间民俗文化展等10项内容。某县在新农村建设中,充分利用散布乡村间的客家围屋,把村庄整治与围屋 改造相结合,把挖掘客家文化与发展富民产业相结合,使百余 个一度沉寂、破败的古村落热闹、美丽起来。目前,该县栗园 村

37、、乌石村、关西村等 100多个古村依托客家文化展现出新的 风采,61个客家文物陈列室成了活生生的客家文化“教材”。2、制约的因素客家围屋旅游受制约的方面有:(1) 基础设施建设落后:生态环境保护措施乏力;服务设施 建设滞后;资源开发与展示方法单一;旅游人才匮乏;旅游宣 传缺乏力度;(2) 资源保护和开发缓慢某虽然对围屋的保护取得一定的成效,但仍存在不少问题。 据介绍,目前,得到保护、开发、利用的围屋只有关西新围、 燕翼围、乌石围、粟园围、渔仔潭围等少数几座,大部分围屋 仍是养在深闺不为人所知。同时,赣南客家民居作为一种建筑 形态,自明晚期产生后到民国初年便消失了,由于保护维修资 金的投入不足,

38、一些因年久失修而濒危倒塌的客家民居得不到 及时的保护维修而逐渐消失。要让客家围屋走向世界,还须对 全县的围屋进行保护、整合、开发,让海内外游客领略更多各 具特色的客家民居的风采。老去的围屋日渐衰败,以围屋为中心的古村落一度是脏乱 差的代名词。散布在某乡村间的这些古围屋既是非物质文化遗 产的依托和载体,又是村落文化史、文明史的物化。这些古围 屋有它的独特作用,能代表较重要历史事件, 能呈现优良艺术, 能体现村民风俗,能揭示耕读文化,能代表村落的久远,最重 要的是它是客家文化的象征和代表。但是因为某这些古围屋大 多建于明清时期,距今最短的也在100年以上。经历了岁月的风雨,大多都破败不堪。而且,因

39、为围屋内外乱搭乱建,围屋 的原有风韵被破坏得非常严重。又处在乡村间,农村卫生条件 简陋,农民不好的卫生习惯等使得这些老围屋处在污水沟和家 畜排泄物的包围中。甚至有些年久失修,倒塌得只存墙根,有 的已被现代红砖房掩藏了原有面貌,仅存历史痕迹。据了解, 在刚刚开展的围屋普查中,某县已有近百座围屋不再有完整的 模样。(3) 缺乏与自然风景、客家文化的有机联系体现在基础设施的建设上是缺之二者的有机的联系,基础设施建设零乱,没有统一的规划。主次和轻重不明确。某除有丰富的客家围屋资源外,还有相当丰富的自然风景区如九连山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小武当山自然风景区、 龙头滩瀑布风景区、 杨梅千年古树群等。缺乏与此

40、相关联的基础设施投入,使旅游 线路单一。(4) 缺之与城市(小城镇)建设规划中基础设施的有机联系。目前某客家围屋旅游的总体建设仍是局限于客家围屋的修 缮、道路建设等,缺乏与小城镇建设的有机联系。由于旅游是 一项内容较丰富、形式较复杂的活动,对当地经济拉动性较强。 项目基础设施规划应与小城镇建设相关联,整体推进当地社会 经济建设步伐。(5 )缺乏与某红色旅游文化的关联客家围屋文化是一朵绽放在赣南红土地上的奇葩,但目前 在宣传方面,与赣南红土地文化宣传关联度较低,从而导致与 红色旅游资源和客源共享度低。事实上,围屋文化、客家文化 和红色文化在赣南是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6)缺乏与福建、广东客家围屋

41、旅游的关联客家围屋以福建土楼(圆围)、广东围笼屋、某围屋为三大 代表性建筑。福建土楼因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成功,客源量较大。广东是传统的旅游客源区。由于三地围屋旅游在宣传营销上各 自为政,缺乏互动关联,其客源市场未能共享。第三节某围屋文化旅游规划概况某县已委托某省文化保护中心完成关西新围保护规划、燕 翼围保护规划。从这二个代表性围屋保护规划中的旅游规划内 容,可以看出某围屋文化旅游规划具有如下特点:一、旅游定位某县客家围屋文化旅游是某县“围绕目标,突出重点,打 造品牌加快推进重大旅游项目建设”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实现某旅游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的转变,切实加快旅游 产业的发展,围绕“打造客家某、建设

42、客家名城”的战略目标, 着力培育和打造“纯客家风情、原生态山水”两大特色品牌, 建设赣州南部消费娱乐中心,优化旅游休闲产业区域布局和功 能定位,重点抓好“一个龙头景区、二条精品线路、三大旅游 节点、十大基础项目”。一个龙头景区:活化以关西新围、栗园围、渔仔潭围、沙 坝围为代表的客家围屋资源,整体策划和包装以关西新围为龙 头,主题鲜明、特色突出的综合性客家风情文化旅游景区。二条精品线路:着力打造两条旅游精品线路,即“武当山 一栗园围一渔仔潭围一关西新围”的文化旅游观光线路、“九连 山一太平廊桥一燕翼围、乌石围一武当山一汤湖温泉”的生态 休闲旅游线路。三大旅游节点:一是以汤湖温泉、武当山为主的山水

43、休闲 区。积极引入社会资金,高起点规划、高水平建设、高层次管 理,鼓励和引导景区申报国家4A级旅游景区,逐步形成在珠三角地区有一定影响力和市场占有率的旅游观光区;二是以九 连山国家森林公园为主的森林生态旅游区。逐步建成以原始森 林为核心,泉、瀑、鸟、石相映成辉的森林生态旅游区,唱响 “绿色旅游”品牌;三是以城区为主的消费娱乐区。采取政府 引导、市场运作的方式,实行划行归市,规划建设客家消费特 色街,重点发展歌舞、茶庄、餐饮、购物、保健服务产业;把 解放桥至龙泽居大桥的渥江两岸、红旗大道、龙桂路、商贸街 等打造成购物商业区,在龙翔广场周边区域规划建设高品位的 购物新区;做大做强握江两岸休闲娱乐中

44、心,把东湖新区规划 建设成高品位的休闲娱乐新区,逐步打造辐射赣州南部的消费 娱乐产业群,建设成为赣州南部消费娱乐中心。十大基础项目:积极实施“十个一”旅游基础项目,包括 一部旅游规划、一批金牌导游员、一部导游词、一册自助旅游 指南、一部旅游形象宣传片、一套地方旅游纪念品、一条特色 休闲娱乐街、一台客家大戏、一套客家文化系列从书、一台某 经典美食等。二、环境容量合理的环境容量是指不对文物造成破坏、不影响环境质量, 并为游客保障舒适的游览环境和空间的前提下,景区可游面积 范围内所能承受的合理游客量。本项目游人活动的线性和面状活动环境容量采用线路法和 面积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测算。计算指标:游览步道1

45、0米/人,集散广场10平方米/人 日允许环境接纳量按全天周转 3次计算。年允许环境接纳量按适游时间10个月计算。项目计算结果如下表:序 号景点名称游客合理 容量日环境容量年环境容量1关西关西新围2607802340002关西西昌围2407202160003里仁沙坝围1604801440004里仁渔仔潭围1604801440005里仁隘背围1604801440006里仁栗园围 2607802340007里仁猫柜围180540162000临塘黄竹陂圆 围81604801440009南亨昌萌围132396118800武当岗山围屋 群10220660198000武当大坝田心 围111223661098

46、0012杨村乌石围22066019800013杨村杨太围18254616380014杨村燕翼围350105031500015桃江龙江围n21063018900016渡江马头围13039011700017渡江新太水围144432129600渡江象塘荷恩 堂181103309900019渡江象塘水围152456136800合计3552106563196800第四节旅游产业客源市场分析一、国内客源市场区域结构1国内客源市场区域结构通过当地旅游部门提供的统计资料以及对游客进行抽样调查的结果分析,在接待的国内游客人数中,省内游客占大多数。其中本地及周边地区的游客占总数的55 %左右:区外游客主要来自广东

47、、福建、北京和江浙(包括上海),约占游客总数的25.5 %左右。国内旅游者客源市场区域结构表本地及周边地区地区南昌广东福建北京江浙其他%55.315.69.48.34.23.63.6旅游区有较优越的客源区位优势:以某县城为中心,旅游区与靠近国内两大主要客源市场之一的珠江三角洲,与另一主 要客源市场长江三角洲的距离都在1000km的范围内,乘车可朝发夕至。但由于旅游区立体交通网络还不完善,尤其是联系 各景区的旅游公路等级较低,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旅游区的可 进入性和客源市场的开拓。因此,旅游区目前只能就近吸引京 九线、大广高速南面的客源,以及赣州市中心城区的客源,北 面客源量较小。此外,交通及基础

48、、服务设施条件方面的限制、 与红色旅游关联度低等因素,还使得旅游区很难有效接受省内 红色旅游热点(如瑞金、井冈山、龙虎山等)的客源辐射。2、入境客源市场区域结构旅游区的入境客源市场主要由港澳台、东南亚(包括日本)和欧美三部分组成(其中港澳台游客约占总数的 75 %,东南亚 约占18%,欧美地区的约占7 %),入境客源主要是华侨。 海外 主要客源国是: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等。3、旅游者行为特征分析(1)、国内旅游者行为特征 旅游者性别及年龄构成 旅游区的国内旅游者以男性为主,占国内旅游者的54.6 %。其中18岁至45岁之间的国内旅游者占 56.8 %。可见,中青年 旅游者是旅游区国内旅游市场

49、的主体。详见下表。按性别、年龄划分的国内旅游者构成(%)地区亠男女 6546-64岁25-44岁18-24岁v 18全国50.449.64.332.245.310.47.8客家文 化57.642.44.528.546.810.010.2尽管目前客家旅游区的国内旅游者的年龄构成与全国相比 大致相当,但结合旅游区的资源和产品的开发状况,我们可以 认为:旅游区的资源优势还未能充分发挥出来。这是因为:旅游区拥有丰富的客家围屋旅游资源,是进行 传统民族文化和爱国主义教育最理想的场所,但学生市场所占 据的份额仅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说明旅游区在开拓学生市场 方面应有很大潜力;中老年和老年市场方面,由于他们对

50、客家 文化有着深厚的感情,应是旅游区客源细分市场中较重要的一 个部分,但目前所占份额也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这说明旅游 区对该细分市场缺乏有针对性的促销手段,同时也缺乏相应的 接待及服务设施。客家围屋文化旅游,在市场开发的方向上应以海内外客家 文化研究者、客家人以及对客家文化感兴趣者为主。从上表可 以看出:客家围屋旅游区除在机关的宣传促销工作卓有成效外, 其他方面都乏善可陈,对学校的宣传促销工作尤其滞后、未能 很好起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作用。旅游者的旅游目的构成客家围屋旅游区接待的旅游者以“围屋之旅”观光游览的 游客为主,辅以游览各地自然风光、休闲度假、红色旅游的游 客以及各地到此寻根问祖的客家

51、人。不同旅游目的国内旅游者构成 ()期 观光 探杀 砂主 人、 占夂 交流 宀站 甘M地 休 访友健康一会议商务访问I示教其他根据围屋资源的特点以及目前的旅游目的构成,结合旅游 业一方面应在不断完善当前“客家围屋旅游”观光产品的同时 配套开发休闲度假、生态旅游等旅游产品,调整和完善旅游产 品结构;另一方面,应加强宣传促销工作, 吸引、聚集到瑞金、 井冈山和赣州方向的旅游团队开发旅游线路、拓展旅游空间, 充分发挥出旅游区旅游资源的优势,在主打“客家”品牌的同 时打响“红色”和“绿色”牌。旅游者的消费结构旅游区国内旅游者人均消费构成 ()地区长途 父通住宿餐饮区内 父通游览 观光娱乐购物其他全国3

52、113.415.82.95.01.517.10.6客家 文化2530203.212.01.28.44.2目前客家围屋旅游区国内旅游者人均旅游日消费(190元)已超过全省平均水平(160元左右),由于停留时间不长(人均2 天)、人均消费水平(380元)与全省平均水平(500元左右)相比 还有一定差距。人均消费构成方面,由于某县客家围屋旅游区范围较大, 国内旅游者中90 %以上为过夜游客,因此游客在住宿、餐饮方 面支出较多,但在游览、购物、娱乐方面消费支出很少。这反 映出旅游区目前旅游产品结构单一、 景区景点开发程度还不高, 旅游设施和服务设施建设以及旅游商品开发滞后。要使旅游收入得到提高,必须想

53、方设法迎合旅游者的消费 心理,尽快完善旅游设施和服务设施,丰富旅游产品结构;在 餐饮、购物上多方面推出适合旅游者需要的品种;在娱乐方面 推出富有客家特色、观赏性和参与性强的项目,扩大并满足旅 游者的需求;同时,要提高服务质量,使旅游者觉得物有所值。(2)、入境旅游者行为特征目前客家旅游区的入境旅游者人数一向较高,且增长势头 良好。分析境外旅游者的行为特征,其目的是在开发旅游项目 和建设接待服务设施时要考虑上述因素,以满足游客的不同需 求。入境旅游者的旅游目的构成客家旅游区入境旅游者大部分 (占总数90 %以上)是观光寻 根游客,其余有少量探亲、休闲度假游客,基本没有商务、会 议等方面的游客。第

54、五节项目建设的必要性1是改善景区现有面貌的需要。与其他风景名胜区比较, 某县客家围屋文化旅游景区景点除关西新围、杨村燕翼围、乌 石围、粟园围、渔仔潭围开发保护比较到位外,其它景区点很 大一部分都处于资源的极待“抢救”状态,基础设施及旅游服 务设施较缺乏,致使景区景点不连贯、游客滞留时间短,游览条件差,不利于文物保护,因此,先期完善大部分景区景点的 基础设施建设,整治环境污染,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2、 项目建设是搞好客家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的需要,是将 赣州建设成为客家旅游地区的需要,是赣州市实施客家旅游精品的需要,是精神文明建设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的需要, 是人民群众赖以生存的环境建设的

55、需要。通过建设旅游基础设 施,将带动其他旅游设施的完善,扩大旅游区环境容量,为旅 游经济的发展提供必要的条件。3、某县的三条客家围屋旅游线区以农业区为主,第三产业 先天不足,农村劳力大量过剩,城镇待业人员偏多,社会包袱 沉重,项目的建成将带动一大批相关产业的发展,为城镇待业 人员和农村剩余劳力提供就业机会,从而缓解就业压力,为建 设安定团结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作出贡献。4、 项目建设有利于整体推进某省红色旅游、绿色生态旅游, 同时与周边客家旅游特别是围屋文化旅游相关联,形成红色旅 游客源南进,绿色生态旅游客源多留,周边客家文化旅游客源汇聚的良性互动,提升某省特色旅游品牌在全国乃至世界的知 名度。第

56、三章工程技术方案第一节工程设计原则一、道路设计1、国道或省道通往旅游景点的道路标准不低于三级公路,道路路面采用砼路面,道路路面宽7m,路基宽9.0m,荷载等级汽一 20、道路纵坡一般5 %,道路横坡2%。2、景区内游览步道路面形式为条石铺砌、卵石压花、 石板铺砌三类。;3、 保证道路线型充分结合自然地形,使之达到顺畅、 协调,尽可能地融入城镇景观,美化城镇环境并满足城镇未来 交通发展的需要;4、方便施工,节约投资,使工程经济合理;5、合理安排道路附属设施, 使道路的功能得以充分的 体现;6、在设计时考虑残疾人对道路的使用,体现人文关 怀。二、集散中心和停车场设计1、依照旅游规划对客流、车流量分

57、析预测,规划集散广场面积,合理选择场地,成为新的人流、车流、物流集散中心; 停车场采用两种类型:一是重点围屋景区,成为集散中心 的采用砼镂空花预制砖铺砌,花格中嵌萆;二是一部分小型围 屋客流量较小的旅游区采用沙石地面。2、满足旅游业未来发展的需要;3、美观大方,适度超前;4、方便施工,节约投资,使工程经济合理;5、考虑周边环境,使本项目能带动邻近地块增值,使 服务区的商业用地功能得以充分体现。三、餐饮服务、医疗服务设施设计1、 依照旅游发展和旅游规划对客流的预测,坚持以人为本, 创造良好的旅行服务环境。2、在重点景区集散广场周边设置餐饮、商业服务用地。 方便游客出行食宿,和购买当地土特产、旅游

58、纪念品等商品;3、根据规划要求,设置医疗服务区,满足为游客提供突发性疾病救治、一般常见病医疗保健的需要,同时,项目建设也可以当地农村合作医疗提供一定的基础设施,惠及当地民众。四、展示陈列场馆设计1、 文物是不可再生的文化资源,其展示利用不能对文物造 成破坏,并要对今后考古研究孵出广阔的空间。2、遗存地点与遗存环境的整体展示原则。3、展示利用的分层次、 分区域,现在展示与室内展示相结 合的原则。4、 尽可能利用现有人工构筑物和设施的原则。利用围屋内 部较有条件的空间进行修缮整理,达到与环境背景相协调的展 示陈列空间。5、展示陈列场馆主要展示建筑布局、 建筑功能、建筑构造、 客家传统文化等,陈列围

59、屋历史介绍,陈列客家生活、生产用6、在展示陈列场馆中,注意旅客的参与性,增强互动内容。7、需要进行客家传统用品的搜集、仿制。五、水电管网规划设计1满足景区用电、用水和排水需要。2、供电采用附近乡镇供电系统。在中心景点的进电线附 近设一 10KV高压开闭所,提高供电范围与质量。电力线路采 用电力电缆埋地供电方式,所有室外杆上变压器均由箱变或室 内变配电室取代。3、 供水系统采用就近镇自来水厂供水,给水管为DN100 的镀锌钢管。如远离自来水厂的景点,采用机井抽取地下水供水。4、景区分别采用雨污分流体制、雨污合流体制。排污干 管为d400混凝土管,连接管为 d200混凝土管。雨水排放采 用明沟方式

60、,排入附近的河道貌岸然水体,远期埋雨水管,道路上设雨水井。六、环境卫生设施设计1、满足旅游区的正常环卫需要。2、旅游公厕全部采用冲水厕所。3、垃圾处理:各景点分设垃圾箱,在中心景区设置垃圾 处理中转站。4、小型污水处理站。七、消防设施设计1、满足目前围屋文物消防安全需要。由于围屋所在各乡镇均没有消防站,最近的消防站是在某县城,所以无法为围屋提 供有效的防火灾服务。鉴于各围屋分别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 位、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和县文物保护单位,消防工作建议在地 方政府的主导下,在相关乡镇成立一支由当地居民组成的义务 消防队,业务上接受县消防大队的指导,并配备简单的消防设 备。2、根据各围屋情况和文物保

61、护等级,设置消火栓、灭火 器等消防设施;设置火灾烟感器、监控摄像头等火灾预警监控 系统。第二节工程设计方案拟定一、交通量预测及服务水平评价从国道或省道通往各旅游景区景点的联接道路从其实质上 来说交通量主要是旅游车辆的通行,兼顾周围城镇或村镇居民 生活出行的车辆通行,因此实质上是专用道路,反映在交通量 上即为旅游旺季车流量较大。从某旅游发展规划的资料分析, 除关西新围道路结合小城镇建设,改造现有道路,采用城市型 15M宽道路外,其余均采用双向双车道7m宽的路面完全能满足交通量的需求。二、横断面布置方案拟定根据旅游发展规划要求与交通流量的预测与分析,并考虑 到景观要求,初步拟定关西新围道路的横断面布置方案如下:机动车道为双向二车道沥青砼路面,宽度15米;两侧人行道铺设地板砖,宽度各为 3.5米。人行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