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寄生虫学重点总结

上传人:d****1 文档编号:204241535 上传时间:2023-04-26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7.36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人体寄生虫学重点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人体寄生虫学重点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人体寄生虫学重点总结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资源描述:

《人体寄生虫学重点总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体寄生虫学重点总结(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人体寄生虫学声明:溶组织性阿米巴、鞭毛虫、疟原虫,蚊、蝇,蠕形螨都没有总结,大家自己看课本。名词解释寄生关系: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一方受益,另一方受害。寄生虫:暂时或永久性的生活在另一种动物的体内或体表,以对方为居住场所,从对方获取 营养维持自己的生命活动,并使对方造成损害的低等动物。(即寄生关系中获利的低等动物。) 宿主:被寄生虫寄生并遭到损害的人或动物。分为终宿主、中间宿主、转续宿主、保虫宿主 等。转续宿主:某些寄生虫幼虫不能侵入非正常宿主,不能发育为成虫,但此幼虫若有机会再进 入正常终宿主,仍可发育为成虫,这种非正常的宿主称为转续宿主。生活史:指寄生虫完成一代的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全过程及

2、其所需要的外界环境。机会致病性寄生虫:某些寄生虫在人体内寄生处于隐性感染的状态,即不引起临床表现,又 不被常规的检测方法检出,当宿主的免疫功能受损时,它们的增殖力和致病力大为增强,导 致宿主致病甚至死亡。这种寄生虫称之。(粪类原线虫、兰氏贾第虫、弓形虫、隐孢子虫、 肺孢子虫)感染阶段:寄生虫生活发育史过程中,可分为多个发育阶段,其中能侵入人体且能继续生存 定居及发育繁殖的阶段,称之。寄生虫感染:寄生虫侵入人体能生活或长或短一段时间,若不引起明显的临床表现,这种现 象称之。带虫者:人体感染寄生虫后并不出现明显的临床症状和体征,这些人称带虫者。隐性感染:指人体感染寄生虫后,既没有明显的临床表现,又

3、不被常规的检测方法检获病原 体的一种寄生现象。幼虫移行症:指一些蠕虫幼虫侵入非正常宿主后,不能发育为成虫,但这些幼虫可以在体内 长期存活并移行,引起局部或全身性病变。异位寄生:有些寄生虫在常见的寄生部位以外的组织或器官内寄生,这种寄生现象称之。免疫逃避:寄生虫与宿主长期相互适应过程中,某些寄生虫产生了逃避宿主免疫攻击的能力, 在宿主体内繁殖或长期生存的现象。传染源:带有寄生虫排离阶段的病人、带虫者和保虫宿主的总称。原虫:能寄生在人体的、个体微小、结构简单,但具有能独立完成全部生命活动的一整套完 整的生理功能的单细胞真核动物。医学节肢动物:节肢动物中有些种类通过寄生和传播病原体等方式危害人类健康

4、,这类有医 学重要性的节肢动物称为医学节肢动物。机械性传播:病原体附着与节肢动物体内、夕卜,不经过发育或繁殖即能感染人体,这种传播 方式称之。生物性传播:病原体必须现在适宜的节肢动物体内生长、发育,其形态或数量发生了改变后, 才能感染人。完全变态:生活史包括卵、幼虫、蛹及成虫四个时期,各个时期的形态与生活习性完全不同。 不完全变态:生活史过程中有一个若虫其,若虫的形态、生活习性与成虫相似,仅体小,性 器官未成熟。龄:在昆虫胚后发育过程中,幼虫或若虫通常需要蜕皮数次,两次蜕皮之间的虫态称为龄。 它所对应的发育时间称为龄期。幼虫发育为蛹的过程称为化蛹。成虫从蛹皮中脱出的过程称 为羽化。蛆蝇病:蝇类

5、幼虫寄生于人和动物的资组织或器官而引起的疾病。蠕虫:能寄生在人体的借肌肉伸缩作蠕形运动的多细胞无脊椎软体动物。 吸虫掌握、华支睾吸虫(肝吸布氏姜片虫(姜片并殖吸虫(肺吸虫)血吸虫(主要是日本虫)虫)卫氏并殖吸虫斯氏并殖吸虫血吸虫)成虫形态细长、背腹扁平,前 端窄,后端钝圆,体 表无棘。有口、腹吸 盘硕大、肉红色,肌 肉丰富而肥厚,椭 圆形,背腹扁平, 前窄后宽;有口、 腹吸盘口、腹吸盘大小 相似;卵巢与子 宫左右并列于 虫体中部,两睾 丸左右并列于 虫体后部腹吸盘 比口吸 盘大,卵 巢于腹 吸盘后 侧,两睾 丸同卫 氏雌雄异体,呈合抱状 态,吸盘有短蒂,消 化道分而又合;雄有 合抱沟;睾丸多可

6、达 7个,呈串珠样;雌 卵巢为椭圆形,位于 虫体中部虫卵形态芝麻状;蠕虫卵中最 小者;黄褐色;卵壳 较厚、有卵盖、肩峰、 小疣;内含物为毛蝴椭圆形,蠕虫卵中 最大者,淡黄色, 卵壳薄而均匀,一 端有小盖,卵内有 一个卵细胞和 20-40个卵黄细胞椭圆形或水缸 形;中等偏大; 金黄色;卵壳较 厚、不均,有倾 斜的大卵盖;内 含物为一个卵 细胞和10多个 卵黄细胞内部结 构与卫 氏相似椭圆形;中等偏大; 淡黄色;卵壳较薄均匀,无 盖,有侧棘;内为一 成熟毛蝴,可见油滴 状毛蝴分泌物生活史成虫一虫卵一毛蝴 一胞蝴一雷蝴一尾 蝴一囊蝴一童虫一 成虫;寄生部位:肝胆管 第一中间宿主:淡水 螺类,如豆螺、

7、沼螺 涵螺第二中间宿主:淡水 鱼虾成虫一虫卵一毛 蝴一胞蝴一母雷 蝴一子雷蝴一尾 蝴一囊蝴一童虫 一成虫;寄生部位:小肠 中间宿主:扁卷螺 终宿主:人或猪 传播媒介:菱角、 芥茉、空心菜等水虫卵一毛蝴一 胞蝴一母雷蝴 一子雷蝴一尾 蝴一囊蝴一后 尾蝴一童虫一 成虫;寄生部位:肺 第一中间宿主:淡水螺类如川 卷螺与卫氏 相似;不 同之处: 终宿主 为猫科 犬科 等哺乳 动物,人 不是适 宜宿主虫卵一毛蝴一母胞 蝴一子包蝴一尾蝴 一童虫一成虫;尾蝴 经皮肤感染寄生部位:肠系膜下 静脉、门脉系统; 只需一种中间宿主: 钉螺保虫宿主:牛猪犬猫 等终宿主:人或肉食哺乳动物,如猫狗生植物;第二中间宿主:

8、淡水蟹、蝲蛄终宿主:人或家畜致病性胆管阻塞性黄疸、胆 管肝炎、胆囊炎、胆 结石、肝硬化、胆管 上皮细胞癌、急性胰 腺管炎致病作用包括机 械性损伤及虫体 代谢产物被终宿 主吸收引起变态 反应;腹痛、腹泻、 消化不良,贫血等主要由童虫在 组织器官中移 行、窜扰和成虫 定居或移行引起人兽共 患的疾 病;其他 与卫氏 相似人兽共患;尾蝴:尾 蝴性皮炎、局部性皮 疹;童虫:穿破肺脏 毛细血管,引起点状 出血;分泌物、排泄 物的毒性作用;成 虫:静脉内膜炎 虫卵:虫卵肉芽肿病变过程及临床表现或流行特点;致病机制(课本 94);多数不明显, 一般有疲乏、肝大、 肝区隐痛、腹痛、食 欲不振、头晕等,严 重时腹

9、水、肝昏迷、 死亡;极少数可致侏 儒症致病机制(课本 98);食欲不振、 恶心、呕吐、腹泻、 大便稀烂等致病机制(课本103);流行特点为自 然疫源性致病机 制(105)致病机制(课本 111);临床分型: 急性、慢性、晚期、 异位血吸虫病流行因素:自然因素(地理、气温、雨量 等)和社会因素(主 导)检查法1粪检:粪便直接涂 片法、粪便水洗沉淀 法、2十二指肠胆汁引 流3酶联免疫吸附试 验(ELISA)1粪便直接涂片 法;粪便水洗、自 然沉淀酶;2联免 疫吸附试验 (ELISA)法;间接免疫荧光 试验IFA1查粪便:粪便 水洗沉淀法;查 痰液:2直接涂 片、24小时痰液 经50%NaoH消化

10、后离心沉淀;3 活检:手术摘除 皮下包块或结 节;4皮试;5 ELISA1活检;2 血检;3 免疫学 检查疫水接触史;直接涂 片法(急性期);粪 便沉淀孵化法;尼龙 集卵法;直肠粘膜活 检;环卵沉淀防治(只写 药物,其他 没写)最多是用吡喹酮、阿苯达唑;吡喹酮;槟榔煎剂吡喹酮吡喹酮;、绦虫 掌握曼氏迭宫绦虫链状带绦虫(猪肉绦虫)肥胖带绦虫(牛肉 绦虫)细粒棘球绦虫(包生绦 虫)成虫或幼虫形态成虫为指状,背腹各 有一纵行吸槽,颈部 细长,链体节片约两者区别:课本137绦虫中最小的虫种之 一,除头颈节外,链体 只有幼节、成节、孕节1000个。裂头蝴 为长带形,白色,头 端膨大,中央有一凹 陷,体不

11、分节有横皱 褶,可伸缩各一节,偶或多一节。 幼虫(棘球蝴)为圆形 囊状体,由囊壁和囊内 含物(生发囊、原头蝴、 囊液等),还有子囊、 孙囊。虫卵形态椭圆形,两端稍尖, 浅灰色,卵壳薄,一 端有卵盖,内含物为 一个卵细胞和若干 个卵黄细胞两种带绦虫虫卵相似,类圆形;卵壳薄,易破 裂;壳内具有放射性条纹的胚膜;含六钩蝴与带绦虫基本相似生活史成虫f虫卵f钩球 蝴原尾蝴裂头 蝴;成虫寄生部位:小肠 裂头蝴寄生部位: 眼、皮下、颌面、脑 等;第一中间宿主:淡水 桡足类动物剑水蚤 第二中间宿主:蛙 转续宿主:蛇、鸟类 等脊椎动物人可为第二中间宿 主、转续宿主甚至终 宿主虫卵f六钩蝴f囊尾蝴 f成虫f孕节、

12、虫卵; 寄生部位:成虫寄生于 人体肠道,幼虫寄生于 人体皮下、肌肉或内脏 只有一中间宿主:猪或 人、终宿主:人是惟一终宿 主虫卵f六钩蝴f囊 尾蝴f成虫f孕 节、虫卵;寄生部位:人体小 肠中间宿主:牛终宿主:人是牛带 绦虫惟一的终宿主虫卵、孕节f六钩蝴f 棘球蝴f成虫;成虫寄生部位:小肠上 段棘球蝴寄生部位:多寄 生于肝、肺、腹腔等, 单个寄生终宿主:犬、狼等食肉 动物中间宿主:牛羊等偶蹄 类、人感染阶段裂头蝴、原尾蝴囊尾蝴、虫卵感染期为虫卵囊尾蝴被人吞食f成虫(肠绦虫病,人是惟一 终宿主)虫卵f被人吞食(或者 孕节反呕至胃被消化) f囊尾蝴(囊虫病,人是 中间宿主)虫卵f被人吞食 f不具备感

13、染 性感染方式局部生贴生蛙肉;吃 生或者半生的蛙肉、 蛇肉;饮用生水、误 食剑水蚤误食虫卵:自体内重复 感染、自体外重复感染、 异体感染虫卵对人体不具备感染性经口误食致病性裂头蝴病:局部游走性结节与包块;局部炎症、坏死、虫爬感、压痛成虫致病f绦虫病;临床表现:排节片 史;消化道症状;营养不良、消瘦贫血、 神经衰弱等人兽共患;棘球蝴病(包虫病):以机械损 害为主:压迫和刺激(肝、肺、脑功能障碍);过 敏(囊液溢出,过敏休 克);中毒和胃肠功能幼虫致病f囊尾蝴病(仅猪带);临床 表现:1皮下及肌肉囊虫病;2脑囊虫 病(三大症状);3眼囊虫病紊乱诊断特点问病史;有无外敷蛙 肉,吃生或者半生的 蛙肉、

14、蛇肉;局部检 出虫体;粪检虫卵1肠绦虫病:问病史;查孕节鉴别(猪带分支 不整齐、复杂7-13支每侧子宫,牛带分支较 整齐,15-30支每侧子宫);查虫卵鉴别(肛 周虫卵检查法)2囊虫病诊断:活检;影像学;免疫学;免疫诊断+超声检查; 手术时取囊液查病原 体(穿刺时注意房主囊 液外溢)防治宣传教育,手术摘除 裂头蝴,必将头部取 尽;成虫合用吡喹 酮、甲苯达唑驱虫治疗:吡喹酮、阿苯达唑、南瓜子与槟榔 煎剂及硫酸镁;服药后24小时大便,查头节; 囊尾蝴患者:手术摘除虫体,特别是眼部棘球蝴病首选外科手 术,但避免囊液溢出引 起过敏和继发性腹腔 感染;早期棘球蝴病, 用阿苯达唑效果最佳, 亦可用吡喹酮、

15、甲苯达 唑线虫掌握似蚓蛔线虫(人蛔虫、蛔 虫)蠕形住肠线虫(蛲虫)钩虫旋毛形线虫(旋毛 虫)十二指肠钩 虫美洲钩 虫成虫形态圆柱形,形似蚯蚓,活时 粉红色,死后灰白色,有 完整的消化系统:口孔、 口腔、咽管、肛门(雌虫)、 泄殖腔(雄虫);雌雄异 体,生殖系统:雌(为双 管型),雄(单管型,有 交合刺)细小,乳白色, 有头翼、咽球 管,尾尖、细、 长,中部膨大成虫形态鉴别(体形、口 囊、背辅肋、交合刺)课 本169页表寄生人体的最小线 虫;成虫线状,雄虫, 有咽、其后段背面有 一杆状体,两性成虫 生殖器官均为单管 型;雌虫子宫较长, 中段含虫卵,后段和 近阴道处充满幼虫; 幼虫囊包含幼虫,囊

16、包壁有内外两层,内 层厚,外层薄,由成 肌细胞退变以及结 缔组织形成虫卵形态受精卵:宽椭圆形,中等 大小,卵壳较厚而透明, 壳分三层,卵壳外有凹凸 不平的蛋白质膜,被胆汁 染成棕黄色,内含一个大 而圆的卵细胞;未受精:长椭圆形,中等 大小,卵壳与蛋白质膜较 受精卵薄,内含折光颗粒长椭圆形,中 等大小,无色 透明,两侧不 对称,一侧扁 平,一侧稍凸, 卵壳较厚,分 为3层,内含 一蝌蚪形胚胎椭圆形,两端钝圆,卵壳 较薄,无色透明,内含 2-4个卵细胞,卵壳与卵 细胞之间有明显空隙,两 种虫卵相似生活史成虫一受精卵(多为受精) 一感染期虫卵一幼虫一童 虫一成虫;寄生部位:人体小肠属土源性线虫,不需

17、要中 间宿主;雌虫产卵量巨大,幼虫须 经肺移行,才能到小肠发 育为成虫成虫一虫卵一 感染期虫卵一 幼虫一成虫; 寄生部位:人 体小肠末端、 盲肠、结肠成虫一虫卵一杆状蝴一 丝状蝴(感染期幼虫)一 成虫;寄生部位:人体小肠感染期:丝状蝴 感染方式:皮肤钻入 经肺移行:皮肤一右心一 肺一支气管一气管一咽 一胃一小肠;迁延移行:脑、母乳、胎成虫一新生蝴一囊 包一幼虫一成虫; 寄生部位:成虫寄生 于十二指肠和空肠 上段,幼虫寄生在同 一宿主的横纹肌细 胞内;盘致病性是人体感染最常见、最普 遍的寄生虫,损害表现为 机械性损伤、超敏反应、 营养不良以及宿主肠道功 能障碍:幼虫致病:幼虫对肺组织 机械性损伤

18、、分泌免疫原 性物质引起局部及全身反 应,主要引起肺蛔虫症 成虫,表现为咳嗽、血痰、 哮喘发热、荨麻疹、嗜 酸性粒细胞增高。成虫致病:1夺取营养(掠 夺半消化食物f营养不 灵,儿童发育障碍);2 损伤肠粘膜(唇齿机械损 伤、代谢产物化学刺激f 肠粘膜炎症,影响消化吸 收功能),常出现间歇性 脐周疼痛等消化症状3引 起过敏反应f荨麻疹、皮 肤瘙痒,神经性水肿4并 发症:胆道蛔虫症、蛔虫 性肠梗阻成虫寄生于肠 道可造成肠粘 膜损伤。1局 部症状:成虫 产卵f肛周皮 肤瘙痒;2全 身症状:烦躁、 失眠、夜惊等; 3异位寄生: 雌虫侵入引导 f阴道炎、子 宫内膜炎、附 件炎4蛲虫性 阑尾炎; 感染方式

19、:1 肛周f手f口(自体外感 染)2接触感染 (异体感染)幼虫致病(主要是丝状蝴 侵入皮肤和幼虫在体内 移行造成损害):1钩蝴 性皮炎(粪毒),造成局 部皮肤奇痒,有红点、丘 疹2肺部病变:幼虫经肺移 行穿破毛细血管,引起局 部出血、炎症反应。病人 有咳嗽、痰中带血、发热、 哮喘等。成虫致病:1贫血(缺铁 性贫血),原因是成虫吸 血快,边吸边排、分泌抗 凝素至流血不止、频繁更 换吸血部位,新旧伤口一 起流血;2婴儿钩虫病3 消化道症状:机械性刺 激、粘膜损伤可致腹痛等人兽共患;旋毛虫病 是一种动物源性寄 生虫病,猪是重要的 传染源;主要致病虫期为幼 虫,致病过程为三 期:侵入期(感染后 1周)

20、,主要由幼虫 和成虫侵犯小肠粘 膜,引起十二指肠和 空肠发炎,称肠型 期;幼虫移行寄生期 (感染后23周), 引起肌肉病变,称肌 型期,主要是幼虫毒 素,病人肌细胞破 坏,一起对机体造成 毒害和过敏反应(危 险期);成囊期(感 染后46周),幼 虫在肌细胞形成囊 包,囊包死后钙化诊断特点1粪检找虫卵(确诊): 直接涂片法、饱和盐水浮 聚法、1查虫卵:透 明胶纸法、棉 签试子法;2 查成虫:晚上 查肛周粪便查虫卵或孵出钩蝴 法:1直接涂片法、饱和 盐水浮聚发(最常用)、 改良加藤法四联症:肌痛、高热、 浮肿、嗜酸性粒细胞 增多;活检找囊包, 确诊,取材部位(腓 肠肌、肱二头肌), 肌肉活组织压片法; 血清学检查阿苯达唑(首选)防治阿苯达唑、甲苯达唑,注 意机体驱虫,时间为夏秋 季节阿苯达唑+甲 苯达唑;噻嘧 啶治疗药物,参照蛔虫;对 严重贫血症,宜先纠正贫 血再驱虫,对钩蝴性皮 炎,可用透热疗法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