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的由来及传说

上传人:豆*** 文档编号:204219353 上传时间:2023-04-26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8.29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元宵节的由来及传说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元宵节的由来及传说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元宵节的由来及传说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资源描述:

《元宵节的由来及传说》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元宵节的由来及传说(11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元宵节的由来及传说节日由来 元宵节是中国的老式节日,早在近年前的西汉时期就有了。据资料与民俗传说,正月十五在西汉已经受到注重,汉武帝正月上辛夜在甘泉宫祭祀“太一”的活动,(太一:主宰宇宙一切的神),被后人视作正月十五祭祀天神的先声。元宵,原意为“上元节的晚上”,因正月十五“上元节”重要活动是晚上的吃汤圆赏月,后来节日名称演化为“元宵节”。元宵之夜,大街小巷张灯结彩,人们赏灯,猜灯谜,吃元宵,将从除夕开始延续的庆祝活动推向又一种高潮,成为世代相沿的习俗。元宵在初期节庆形成过程之时,只称正月十五日、正月半或月望,隋后来称元夕或元夜。唐初受了道教的影响,又称上元,唐末才偶称元宵。但自宋后来也称灯夕。

2、到了清朝,就另称灯节。在国外,元宵也以ThenternFetivl而为人所知。元宵节的习俗中国幅员广阔,历史悠久,因此有关元宵节的习俗在全国各地也不尽相似,其中吃元宵、赏花灯、舞龙、舞狮子等是元宵节几项重要民间习俗。吃元宵正月十五吃元宵,“元宵”作为食品,在国内也由来已久。宋代,民间即流行一种元宵节吃 的新颖食品。这种食品,最早叫“ 浮元子”后称“元宵” ,生意人还美其名曰“元宝” 。元宵即汤圆以白糖、玫瑰、芝麻、豆沙、黄桂、核桃仁、果仁、枣泥等为馅,用糯米粉包成圆形,可荤可素,风味各异。可汤煮、油炸、蒸食,有团圆美满之意。陕西的汤圆不是包的,而是在糯米粉中滚成的,或煮司或油炸,热热火火,团团

3、圆圆。闹花灯农历正月十五是“元宵节”,此节日民间有挂灯、打灯、观灯灯习俗,故也称灯节。闹花灯是元宵节老式节日习俗,始于西汉,昌盛于隋唐。隋唐后来,历代灯火之风盛行,并沿袭传于后世。而正月十五,又是一年一度的闹花灯放烟火的高潮。因此也把元宵节称为“灯节”在山西的县城一级城廓甚至乡,镇中,这些居民集中地,繁华热闹区,在正月十五到来之前,满街挂满灯笼,到处花团锦簇,灯光摇曳,到正月十五晚上达到高潮。正月十五的“观灯”已经成为山西民间群众自发的活动,在正月十五晚上,街头巷尾,红灯高挂,有宫灯,兽头灯,走马灯,花卉灯,鸟禽灯等等,吸引着观灯的群众。太原一带,太谷县的灯是很有名气的。太谷的灯,以品种繁多、

4、制作精致、外观引人出名。猜灯谜猜灯谜又称打灯谜,是中国独有的富有民族风格的一种老式民俗文娱活动形式,是从古代就开始流传的元宵节特色活动。每逢农历正月十五,老式民间都要挂起彩灯,燃放焰火,后来有好事者把谜语写在纸条上,贴在五光十色的彩灯上供人猜。由于谜语能启迪智慧又迎合节日氛围,因此响应的人众多,而后猜谜逐渐成为元宵节不可缺少的节目。灯谜增添节日氛围,呈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聪颖才智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耍龙灯也称舞龙灯或龙舞。它的来源可以追溯上古时代。传说,早在黄帝时期,在一种清角的大型歌舞中,就浮现过由人扮演的龙头鸟身的形象,其后又编排了六条蛟龙互相穿插的舞蹈场面。见于文字记载的龙舞,是汉代张衡的

5、西京赋,作者在百戏的铺叙中对龙舞作了生动的描绘。而据隋书音乐志记载,隋炀帝时类似百戏中龙舞表演的黄龙变也非常精彩,龙舞流行于中国诸多地方。中华民族崇尚龙,把龙作为吉祥的象征。踩高跷踩高跷,是民间盛行的一种群众性技艺表演。高跷本属中国古代百戏之一种,早在春秋时已经浮现。中国最早简介高跷的是列子说符篇:“宋有兰子者,以技干宋元。宋元召而使见其技。舞狮子舞狮子是中国优秀的民间艺术,每逢元宵佳节或集会庆典,民间都以狮舞前来助兴。这一习俗来源于三国时期,南北朝时开始流行,至今已有一千近年的历史。“舞狮子”始于魏晋,盛于唐,又称“狮子舞”、“太平乐”,一般由三人完毕,二人装扮成狮子,一人充当狮头,一人充当

6、狮身和后脚,另一人当引狮人,舞法上又有文武之分,文舞体现狮子的温驯,有抖毛、打滚等动作,武狮体现狮子的凶猛,有腾跃、蹬高、滚彩球等动作。划旱船划旱船,民间传说是为了纪念治水有功的大禹的。划旱船也称跑旱船,就是在陆地上模仿船行功作,表演跑旱船的大多是姑娘。旱船不是真船,多用两片薄板,锯成船形,以竹木扎成,再蒙以彩布,套系在姑娘的腰间,犹如坐于船中同样,手里拿着桨,做划行的姿势,一面跑,一面唱些地方小调,边歌边舞,这就是划旱船了。有时还另有一男子扮成坐船的船客,伙伴着表演,则多半扮成丑角,以多种滑稽的动作来逗观众欢乐。划旱船流行于中国诸多地区。吃元宵“元宵”作为食品,在中国也由来已久。宋代,民间即

7、流行一种元宵节吃的新颖食品。这种食品,最早叫“浮元子”后称“元宵”,生意人还美其名曰“元宝”。古时“元宵”价格比较贵,有一首诗说:“贵客钩帘看御街,市中珍品一时来。帘前花架无路行,不得金钱不得回。”北方“滚”元宵,南方“包”汤圆,这是两种做法和口感都不同的食品。21 祭门、祭户古代有“七祭”,这是其中的两种。祭祀的措施是,把杨树枝插在门户上方,在盛有豆粥的碗里插上一双筷子,或者直接将酒肉放在门前。逐鼠逐鼠是一项元宵节期间的老式民俗活动,始于魏晋时期。重要是对养蚕人家所说的。由于老鼠常在夜里把蚕大片大片地吃掉,人们传说正月十五用米粥喂老鼠,它就可以不吃蚕了。荆楚岁时记中说,正月十五的时候,有一种

8、神仙下凡到一种姓陈的人家,对她们说:如果你们能祭祀我,就让你们的桑蚕丰收。后来就形成了风俗。送孩儿灯简称“送灯”,也称“送花灯”等,即在元宵节前,娘家送花灯给新嫁女儿家,或一般亲友送给新婚不育之家,以求添丁吉兆,由于“灯”与“丁”谐音。这一习俗许多地方均有,陕西西安一带是正月初八到十五期间送灯,头年送大宫灯一对、有彩画的玻璃灯一对,但愿女儿婚后吉星高照、早生麟子;如女儿怀孕,则除大宫灯外,还要送一两对小灯笼,祝愿女儿孕期平安。迎紫姑紫姑也叫戚姑,北方多称厕姑、坑三姑。古代民间习俗正月十五要迎厕神紫姑而祭,占卜蚕桑,并占众事。传说紫姑本为人家小妾,为大妇所妒,正月十五被害死厕间,成为厕神。每到迎

9、紫姑这一天夜晚,人们用稻草、布头等扎成真人大小的紫姑肖像,与夜间在厕所间猪栏迎而祀之。此俗流行于南北各地,早在南北朝时期就见于记载。走百病“走百病”,也叫游百病,散百病,烤百病,走桥等,是一种消灾祈健康的活动。元宵节夜妇女相约出游,结伴而行,见桥必过,觉得这样能祛病延年。走百病是明清以来北方的风俗,有的在十五日,但多在十六日进行。这天妇女们穿着节日盛装,成群结队走出家门,走桥渡危,登城,摸钉求子,直到夜半,始归。元宵灯谜的由来灯谜在春秋时代就有,那时叫“隐语”,到汉魏时才开始称为“谜”,南宋时有人将谜语写在灯上,在上元节让人猜灯谜。南宋后,赏花灯、猜灯谜让元宵节的氛围热闹而温馨。由于灯谜都难以

10、猜中,犹如老虎难以被射中同样,因此也称为“灯虎”(也叫文虎)。老式灯谜的制作讲求一定的格式,需运用巧思才可以制出十分高妙的灯谜,是中国独创的文学艺术。有一年元宵节,乾隆皇帝带着一群文武大臣,兴致勃勃前去观看灯会。左看多种灯笼五颜六色,美不胜收;右瞧多种灯笼别致风趣,耐人寻味。看到快乐时,乾隆皇帝陪她的大臣们也出谜联,让人们猜一猜。大学士纪晓岚稍思半晌,就挥笔在宫灯上写了一副对联:“黑不是,白不是,红黄更不是。和狐狼猫狗仿佛,既非家畜,又非野兽。诗不是,词不是,论语也不是。对东西南北模糊,虽为短品,也是妙文。”乾隆皇帝看了冥思苦想,文武大臣一种个抓耳挠腮,怎么也猜不出来,最后还是纪晓岚自己揭了谜

11、底:猜谜。元宵诗词“一曲笙歌春如海,千门灯火夜似昼”。历代文人墨客赞美元宵花灯的诗句数不胜数,如今读来仍趣味无穷。唐代时,元宵放灯已发展成为盛况空前的灯市。京城“作灯轮高二十丈,衣以锦绮,饰以金银,燃五万盏灯,簇之为花树”。唐代诗人苏味道的正月十五夜诗云牶“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描绘了灯月交辉,游人如织,热闹不凡的场景。值得称道的,还应首推唐代诗人崔液的上元夜牶”玉漏铜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明开;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这里虽没有正面描写元宵盛况,却蕴含着十分欢乐愉悦热烈熙攘的场景。宋代的元宵夜更是盛况空前,灯市更为壮观。苏东坡有诗云牶“灯火家家有,笙歌到处

12、楼。”范成大也有诗写道“吴台今古繁华地,偏爱元宵影灯戏。”诗中的“影灯”即是“走马灯”。大词人辛弃疾曾有一阙千古传诵的颂元宵盛况之词“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明代更加铺张,将元宵放灯从三夜改为十夜。唐伯虎曾赋诗盛赞元宵节,把人们带进迷人的元宵之夜。诗曰“有灯无月不误人,有月无灯不算春。春到人间人似玉,灯烧月下月似银。满街珠翠游春女,沸地笙歌赛社神。不展芳樽开口笑,如何消得此良辰。”清代元宵热闹的场面除多种花灯外,尚有舞火把、火球、火雨,耍火龙、火狮等。阮元有羊城灯市诗云:“海螯云凤巧玲珑,归德门明列彩屏,市火蛮宾余物力,长年羊德复仙灵。月能彻夜春光满,人似探花马未停;是说瀛洲双客到,书窗更有万灯青。”清代诗人姚元之写的咏元宵节诗:“花间蜂蝶趁喜狂,宝马香车夜正长。十二楼前灯似火,四平街外月如霜。”更是生动、精彩别致。布满诗情和浪漫色彩的元宵节,往往与爱情连在一起。历代诗词中,就有不少诗篇借元宵抒发爱慕之情。北宋欧阳修词:“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仍旧;不见去年人,泪满春衫袖。”抒写了对情人的怀念之苦。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